养生健康

宝宝哮喘推拿手法图 风寒型实喘推拿手法

宝宝哮喘推拿手法图 风寒型实喘推拿手法

主证:哮喘的症状较为严重,通常伴随感冒的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烧体热且无汗等,此外还有排泄不畅,可见大便结燥,小便赤涩表现。

推拿主穴:1.揉小天心穴5分钟,揉一窝风3分;2.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

主穴功效:揉小天心和一窝风可通窍开络,有散寒之功。

推拿配穴 :1.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2.揉小横纹5分钟,推肺经5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3.揉二人上马3分钟。

配穴功效: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平和胃气,减缓胸闷气短的症状,并可缓解腹胀;推小横纹,推清肺经,推下六腑可平复咳喘,化痰止咳,并行气通滞,通利大便;揉二人上马穴可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宝宝哮喘推拿手法图 揉按足三里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揉按足三里,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4横指),胫骨旁开1寸的位置。

婴儿哮喘推拿手法图 肾虚哮喘推拿手法

主证:咳喘痰多,呼多吸少,动则气喘加重,形体消瘦,神惫,面色青黑,自汗,四肢逆冷,夜多小便,苔光薄,尺脉虚大。

治则:滋阴,补肾,定喘。

取穴:推补肾水15分钟;揉二人上马15分钟,运肺经8分钟,配穴揉掌小横纹8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肾水可补肾阴;配揉二人上马以温肾阳,固下元,肾气充,下元固,则喘息可平;推运肺经,加强宣降清肃功能;揉小横纹以豁痰止咳而定喘。

小儿咳嗽喘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在儿科,对于小儿咳嗽气喘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小儿推拿是要根据他的症状,然后辨别他的寒热,选择他的穴位还有经络进行推拿,一般小儿推拿的方法是根据病情的轻重,决定推拿的次数,然后决定一个疗程。

小儿推拿比较专业,穴位的定取,还有一些经络的选取,是需要专门的小儿推拿医生进行选择,所以小孩子如果咳嗽气喘需要做推拿,还是建议去医院的小儿推拿科,由医生根据小孩的情况进行推拿,家长不建议自己在家里给小孩推拿,因为小孩子他的身体都比较娇嫩,如果是力度没搞好,有可能会对小孩子有一定的损伤,所以还是建议去医院,由专科的医生给小孩子做进行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哮喘怎么治

风寒型实喘推拿手法

主证:哮喘的症状较为严重,通常伴随感冒的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烧体热且无汗等,此外还有排泄不畅,可见大便结燥,小便赤涩表现。

推拿主穴:1.揉小天心穴5分钟,揉一窝风3分;2.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

主穴功效:揉小天心和一窝风可通窍开络,有散寒之功。

推拿配穴 :1.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2.揉小横纹5分钟,推肺经5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3.揉二人上马3分钟。

配穴功效: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平和胃气,减缓胸闷气短的症状,并可缓解腹胀;推小横纹,推清肺经,推下六腑可平复咳喘,化痰止咳,并行气通滞,通利大便;揉二人上马穴可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多痰型实喘推拿手法

主证:患儿通常喉中有痰,多而脓,多伴随呼吸急促,不思饮食,有恶心干呕的症状,面色萎黄,大便呈粘稠状。

推拿主穴:1.推补脾经7分钟,揉一窝风4分钟;2.揉外劳宫4分钟;3.推补肾经7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4.推清肺经5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脾经,揉一窝风有健脾化痰之功,是治本之法;揉外劳宫可温补肾阳,促进脾脏恢复;推补肾经,揉二人上马可补肾水,温补肾阳,将痰饮下化于小便;推清肺经有化痰止咳之功。

推拿配穴:1.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2.揉合谷穴1分钟;3.揉小天心5分钟,揉小横纹1分钟;4.推清天河水1分钟,捏挤神阙穴。

配穴功效:1.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促进消化,增加食欲;揉合谷可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揉小天心,揉小横纹可起到止咳作用;推清天河水,捏挤神阙穴可清热泻火,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伤肾型虚喘推拿手法

主证:患儿呼吸不畅,通常吸入少呼出多,稍作运动,便喘息更甚;面色呈青中发黑,身体虚弱,精神疲惫。

推拿主穴:1.推补肾经15分钟;2.揉小天心2分钟;3.推清板门5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4.推清肺经5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肾水,是治本之法;揉小天心可疏邪解表;推清板门,逆运内八卦可缓解呼吸不畅,增加食欲;推清肺经可平衡肾气与肺气,缓解咳嗽症状。

推拿配穴:1.揉小横纹5分钟;2.揉二人上马5分钟;3.推清天河水1分钟。

配穴功效:揉小横纹可缓解咳喘;揉二人上马可巩固肾气,平息咳喘;推清天河水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伤肺型虚喘推拿手法

主证:患儿气息短促,声音低而发涩;有低烧的症状,大便稀薄,面色白中发青,身体瘦弱。

推拿主穴:1.推补脾经7分钟;2.揉一窝风4分钟;3.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4.揉小天心3分钟,揉小横纹5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脾经有健脾之功,并助益肺;揉一窝风可化解体内湿浊之气;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平胃气,促进消化,消除腹胀,增加食欲;揉小天心,小横纹可有效缓解咳喘症状。

推拿配穴:1.推补神经7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2.揉二人上马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3.揉外劳宫4分钟。

配穴功效:推补肾经可清热滋阴;揉二人上马,推清天河水可清热泻火,清利小便;揉外劳宫可温养下元,缓解大便稀薄的症状。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按摩

小儿推拿疗法是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小儿身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传统方法,这种方法有促进气血流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系疾病、肺系疾病,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快柔和为原则,取穴要以经络脏腑、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情灵活取穴,所以宝宝如果出现了感冒流鼻涕需要做推拿手法的话,建议是由专门的小儿推拿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用穴位进行专业的推拿治疗。

小孩哮喘推拿手法图 揉天突

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推拿手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揉按天突30-50次,力度轻柔,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揉天突可以降逆止呕,理气平喘,主治小儿哮喘,打嗝,咳嗽,呕吐,咽喉炎,咽喉肿痛等症。

宝宝哮喘推拿手法图 伤肾型虚喘推拿手法

主证:患儿呼吸不畅,通常吸入少呼出多,稍作运动,便喘息更甚;面色呈青中发黑,身体虚弱,精神疲惫。

推拿主穴:1.推补肾经15分钟;2.揉小天心2分钟;3.推清板门5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4.推清肺经5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肾水,是治本之法;揉小天心可疏邪解表;推清板门,逆运内八卦可缓解呼吸不畅,增加食欲;推清肺经可平衡肾气与肺气,缓解咳嗽症状。

推拿配穴:1.揉小横纹5分钟;2.揉二人上马5分钟;3.推清天河水1分钟。

配穴功效:揉小横纹可缓解咳喘;揉二人上马可巩固肾气,平息咳喘;推清天河水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宝宝厌食怎么推拿

宝宝脾运失健厌食推拿手法

治法:健脾助运,佐以消食和中。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虎口三关,揉外劳宫,摩腹,食窦,揉脐,脾俞,运内八卦。

方解:《诸病源候论》云:“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饮食者也。脾气磨而消之,则能食。”故补脾经,摩脾俞,推虎口三关,揉外劳宫,以补脾健中;摩腹,食窦,揉脐,运内八卦,以消食和中。

宝宝胃阴不足厌食推拿手法

治法:养胃育阴,生津润燥。

推拿手法:清胃经,大肠,掐四横纹,运内八卦自坤经对至乾,推膊阳池,摩脾胃,胃俞,膏肓俞。

方解:清胃经,大肠,掐四横纹,推膊阳池,以清肠之热而存胃肠之阴;运内八卦自坤经兑至乾,乃土生金,金生水,而成金水相滋之功,以达养阴清热之治;摩脾俞,肾俞,胃俞,膏肓俞,乃养胃生津之法,具清而不滋,补而不碍脾运之效。

宝宝脾胃气虚型厌食推拿手法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消食。

推拿手法:补脾经,胃经,推虎口三关,揉板门,中脘,天枢,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分腹阴阳,按揉脾俞,胃俞,膏肓俞,足三里。

方解:健脾益气,有补脾经,按揉脾俞,揉板门,中脘,天枢,运内八卦之治;推虎口三关,推四横纹,分腹阴阳,补胃经,摩胃俞,膏肓俞,按揉足三里之施。

婴儿哮喘推拿手法图 痰饮哮喘推拿手法

主证:突然发作,气促喘急,喉中有哮鸣声,痰多不易咯出,甚则抬肩欠肚,呼气延长,往往不易平卧,经过一段时间,痰涎咯出,略见平静,稍停又复喘促,食欲减退,比准色青明显,面黄,苔薄白,脉沉细或紧。

治则:宣肺,散寒,定喘。

取穴:推补脾土10分钟,推下板门10分钟,运肺经10分钟,揉外劳宫12分钟,揉二人上马12分钟;配穴掌揉小横纹8分钟,逆运内八卦8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脾土,揉外劳宫以健脾温中化饮;推下板门,运肺金以疏通三焦,降逆肃肺,祛痰定喘;揉二人上马与揉外劳宫配伍,可起到温肾阳,回生脾土,增强运化机能的作用,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痰消喘自止。

相关推荐

宝宝呕吐推拿手法 痰吐推拿手法

主证:时吐痰涎,饮后更甚,或流涎不止,食少不渴,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腻,脉滑,指纹滞。 治法:建中化湿,降逆止呕。 推拿方法:补脾土,横纹推向板门,下推胃经,按弦搓摩,猿猴摘果,逆运内,外八卦,推四横纹,下推七节,揉涌泉,利小肠,揉二马。偏寒者加揉外劳,一窝风,推三关;偏热者加清天河水,揉内劳,推六腑。 推拿功效:补脾土,推板门,下推胃经以健脾化湿,以堵“生痰之源”;猿猴摘果以利气化痰,健运脾胃;清小肠具有清热利尿除湿之功。

小脑萎缩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推拿推拿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肢体或穴位和按摩,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使脑萎缩的肢体功能和其他功能的障碍得以恢复。 对于脑萎缩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肢体功能障碍,推拿部位则以头面部为主。头面部采用的推拿施治手法主要有:开天门,推坎宫,分推额阴阳,揉运太阳,双揪铃铛,分推面颊,掐人中,点揉神庭、百会、前顶、后顶、脑空、脑户、风池等穴,五指拿头顶,三指拿颈项,扫散法,干洗头等。 若患者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则同时要求做肢体推拿,上肢的推拿手法主要有拿上肢、滚上肢内外侧面,点揉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

手足口病推拿方法怎么推

对于手足口的防治,除了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注意饮食,及时治疗外,也可以采用推拿法辅助治疗: 清心经300次 位置: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 清肝经300次 位置:在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肝经一般宜清不宜补,若要补可用补肾经代替。 清肺经300次 位置: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

常被忽略的护肤盲点

推拿手法:在眼尾的加强按压最轻易产生细纹的眼部。使用具有紧致眼周效果的眼霜,以弹点方式涂擦上后,再利用指腹的气力加强按压眼尾部位。 法令纹 推拿手法:对于很难消的法令纹就用拇指与食指来往上掐捏!从下往上的方向轻轻的掐捏,最后再用拇指指腹往上画圆推拿。 颈部皱纹 推拿手法:将颈霜或是乳霜左右往返推拿。要知道,向上提拉颈部肌肤,也轻易产生皱纹哦! 唇周皱纹 推拿手法:两颊的松弛经常会造成嘴角也跟著产生松弛的状况。所以记得在嘴角的位置也要涂擦保养品,顺着颧骨的方向轻轻提拉。

宝宝腹泻怎么推拿

寒湿泻推拿手法 主证: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推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义:推三关,揉外劳温阳散寒;配补脾经,揉脐与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温中散寒;补大肠,推七节骨,揉龟尾温中止泻。 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清肝经,掐揉五指节。 湿热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外感风邪哮喘推拿手法

主证:恶寒,头痛,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痰声漉漉,唇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则:解表发汗。 取穴:揉阳池穴,揉一窝风穴,揉小天心各5分钟;推清肺经8分钟;推退下六腑10分钟;拿列缺2-3分钟。配穴:揉掌小横纹5分钟,推下板门6分钟。 推拿功效:揉阳池,一窝风,小天心疏解风邪散寒;推清肺金,推下板门,揉小横纹,顺气化痰,止咳定喘;拿列缺穴,使邪随汗解;推退下六腑以清热退烧。

宝宝呕吐推拿手法 伤食吐推拿手法

主证:有伤食史,食已则吐,呕吐酸臭,嗳腐吞酸,腹胀不食,或泻下酸臭,日晡潮热,夜寐不安,手心发热,舌红,苔白厚腻,脉滑,指纹滞。 治法:消食导滞,降逆止呕。 推拿方法:清脾土,清板门,揉足三里,逆运内,外八卦,推四横纹,揉中脘,苍龙摆尾,下推七节,揉涌泉,清大肠,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小天心。 推拿功效:板门为脾胃之门,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功在健脾胃以促纳运;内八卦与四横纹为消法的代表穴位,能化积导滞;苍龙摆尾,下推七节及揉涌泉具有降逆的功效;清天河水退六腑可清热安神。

宝宝咳嗽有痰咳不出来怎么办 推拿化痰

正确的推拿手法能够帮助宝宝健胃脾、止咳化痰,下面就为各位家长介绍宝宝咳嗽有痰的时候要采用哪些推拿手法来止咳化痰: 1、清肺经: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无名指面指根到指尖。 手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泻热解表,止咳化痰。 2、内运八卦: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手法:家长的左手握住宝宝除大拇指以外的四指,右手在宝宝的八卦穴上做环形推动。 作用:行滞销食,宽胸利膈,理气化

宝宝鼻塞推拿按摩手法 风寒型鼻塞推拿手法

基本症状:有鼻塞症状,但间歇性发作,如静坐时鼻塞加重,运动时症状消失,鼻涕呈粘稠状,通常还有头晕头痛症状,除基本症状之外,还有畏寒发热,体表无汗,舌质淡红等特征。 推拿方法: 主穴:掐天门穴1-2分钟;推坎功2分钟,揉太阳穴2分钟;揉迎香穴2分钟;揉合谷穴2分钟。 配穴:推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肺经4分钟;揉曲池穴1分钟,揉大椎穴2分钟。 推拿功效:掐天门穴可疏风解表;推坎功,揉太阳穴可安神醒脑,缓解头痛;揉迎香穴可缓解鼻塞;揉合谷穴有止痛的作用。 推清板门,清肺经可疏风解表,清肺部积热,温中散寒;揉曲池穴

婴儿湿疹推拿按摩手法有哪些

小儿湿疹可以推拿以下穴位 按揉曲池 定位: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摩曲池穴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按揉板门 定位:板门位于双手拇指近侧,在手掌肌肉隆起处。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小儿的板门穴3分钟。 按揉血海 定位:屈膝,血海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血海穴3分钟。 按揉足三里 定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揉按足三里穴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