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免疫疗法的种类

免疫疗法的种类

治疗性抗体

治疗性抗体是在实验室设计合成的能够摧毁癌症细胞的抗体。有一类治疗性抗体称为抗体药物复合体(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FDA已经批准了几种ADC治疗不同的癌症。ADC是将抗体和细胞毒药物或者有放射活性的药物连接在一起的复合物,抗体使得ADC连接到癌症细胞表面的靶向分子,一旦连接,细胞毒药物或者有放射活性的药物将杀灭肿瘤细胞。FDA批准的几种ADC药物有: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Kadcyla),Brentuximab vedotin (Adcetris)和Ibritumomab tiuxetan (Zevalin)。其他的治疗性抗体不携带毒性药物,有些抗体能够诱导癌症细胞凋亡,有些抗体连接到癌症细胞,这些抗体能够被免疫系统识别,引起癌症细胞的死亡(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或者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CDC)。有时候这几种机制同时存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癌症细胞包含大量的体突变,这些突变导致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会被免疫系统认为是外来抗原进而启动免疫反应。尽管在动物模型和患者身上可以观察到内源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但这种免疫反应并不足以对抗癌症,因为肿瘤细胞可以引发肿瘤特异T细胞的免疫耐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即基于此而设计,阻断由癌症细胞发出的免疫抑制信号。目前FDA批准了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pilimumab(Yervoy)针对CTLA-4,Nivolumab(Opdivo)和pembrolizumab(Keytruda)针对PD1。CTLA-4和PD1同为免疫哨卡,但在不同地方站岗。

CTLA4的岗位设在淋巴结,即癌症-免疫循环的第三部,类似情报人员存在的树突细胞将捕获的情报(癌症抗原)交给T细胞,以激活T细胞使其成为有杀伤力的军方即效应T细胞。而CTLA4就是抑制这个情报传递过程的敌情甄别人员,CTLA4的内源性配体表达于树突细胞表面,一旦与CTLA4结合,就阻止了T细胞的激活。Ipilimumab作为抗CTLA4抗体,拦住了敌情甄别人员喊停免疫反应,使T细胞正常地激活。PD1的岗位设在肿瘤组织,即癌症-免疫循环的第七步,这里是免疫系统和癌症对抗的战场,研究提示癌症-免疫循环在进行到这一步之前往往都是顺利的,但却可能会被PD-L1和PD1的结合阻止,抗PD1或者抗PDL1的抗体能够阻止PD1与PDL1结合,接触这种抑制,使得T细胞可以顺利杀伤癌症细胞。

癌症疫苗

治疗性疫苗通常是从患者的癌症细胞或者癌症细胞合成的物质出发进行设计,使得树突细胞负载上肿瘤特异的抗原递呈给宿主T细胞,进而将T细胞激活,引发免疫应答。癌症细胞可以通过创造一个抑制免疫反应的微环境来引发免疫耐受,要打破免疫耐受,就要寻找高质量的抗原即给情报人员提供准确的情报,再用上合适的联合用药,使得这些抗原顺利地诱导免疫系统攻击携带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然而目前为止不论是使用单一抗原(例如MAGE-A3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还是肿瘤细胞裂解物(例如GVAX),都没有取得成功。

树突细胞是最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癌症疫苗的另一个研发思路就是DC疫苗。目前全球唯一批准上市的治疗性疫苗Sipuleucel-T(Provenge)就是DC疫苗。从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提取树突细胞,负载上前列腺癌特异的抗原,回输至患者体内。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了4个月。但是临床试验并没有显示出肿瘤缩小或疾病反应率的提升。并且鉴于方法较复杂也并没有被广为使用。

溶瘤病毒

溶瘤病毒并不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对病毒治疗癌症的研究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却长久以来都没实现以毒攻毒的效果,直至人们可以使用基因工程对病毒进行改造,溶瘤病毒疗法才有了新的希望。目前FDA批准上市的溶瘤病毒只有一种,即在2015年10月27日批准上市的lmlygic (Talimogene laherparepvec),也称为T-VEC,是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单纯疱疹病毒,用于皮肤及淋巴结黑色素瘤的治疗,T-VEC随后也被欧盟批准上市。

一项在436位不可切除的黑色素瘤患者中的III期临床试验显示,接受Imlygic治疗的研究受试者有16.3%的人其皮肤及淋巴结中黑色素瘤病灶减小,并且这种减小持续至少6个月,相比之下,接受对照药物治疗的受试者中有2.1%的人达到这一标准。溶瘤病毒被认为通过两种机制发挥作用,一是选择性地感染肿瘤细胞而导致肿瘤细胞的裂解破碎死亡,二是诱导系统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细胞治疗

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人体内可以识别肿瘤细胞的T细胞数目是非常非常少的,在多达10的10次方数量级的T细胞中,能识别肿瘤细胞的也就几千个,通过以往免疫调节的手段可能也只能达到10的5次方的数量级。所以正常情况下,尽管人体内存在识别肿瘤的T细胞,但也没有引起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原因是数目太少。细胞治疗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细胞治疗目前还是一种实验性的治疗技术,称为过继细胞转移(adoptive cell transfer,ACT)。在一些小型的临床试验中,一些患有晚期癌症的患者(主要是血液肿瘤)通过ACT疗法之后肿瘤彻底消失了。某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ACT的一种方式,就是从肿瘤中提取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通过实验室检测挑选出最能识别患者肿瘤细胞的TIL进行扩增,然后用免疫系统信号蛋白(即细胞因子)将其激活以后回输入患者体内。这种方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TILs已经有识别肿瘤细胞的能力,只不过在肿瘤微环境中,TIL的数目以及识别能力还不够,不足以消灭肿瘤细胞,或者战胜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信号。而通过体外扩增并激活的方式可以跨越这些障碍进而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

另一个被广泛研究的ACT的方式是CAR-T细胞治疗。从患者血液中提取T细胞,将其进行修饰,使其表达一种称为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的蛋白,扩增之后回输到患者体内。CAR是一种修饰后的T细胞受体,表达于T细胞表面。这些受体能够将T细胞连接到癌症细胞表面,一旦连接,这些T细胞就会被激活进而攻击癌症细胞。

免疫系统调节剂

还有一类免疫治疗是调节免疫系统活性的蛋白,包括细胞因子和某些生长因子。两种常用于癌症治疗的细胞因子是白介素和干扰素。免疫调节剂可能通过多种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例如,干扰素可以激活包括自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细胞在内的白细胞,进而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症细胞的杀伤能力。

免疫疗法的理论

肿瘤免疫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免疫系统具有识别肿瘤相关抗原、调控机体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科学家提出了肿瘤-免疫循环的概念来解释肿瘤抗原启动免疫反应的过程。

在生长形成肿瘤组织的过程中释放抗原并被树突细胞识别是第一步,这种免疫原性信号可能是由癌症细胞死亡释放的包括促炎细胞因子在内的物质释放;然后,树突细胞将捕获癌症抗原递呈给T细胞(第二步),激活T细胞,启动效应T细胞抗癌症特异抗原的反应(第三步);最后,激活的效应T细胞随血液循环至肿瘤组织(第四步),并在肿瘤组织中浸润(第五步),特异性地识别(第六步)并杀死肿瘤细胞(第七步)。这些死掉的肿瘤细胞又释放了癌症细胞抗原,增加免疫反应的强度。

这是一个简化的理想模型,实际上,肿瘤抗原可能并不会被免疫系统察觉到,树突细胞和T细胞可能会将肿瘤细胞认为是自体细胞(实际上也是突变了的自体细胞)而不会引发效应T细胞反应,T细胞也可能没法正确找到肿瘤组织,也可能在浸润肿瘤组织这一步遭到阻碍,又或者(也是最重要的)即便浸润了肿瘤组织,肿瘤微环境也可能通过各种手段来抑制这些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

癌症免疫治疗的目标就是启动自维持的癌症免疫循环,使其扩增和传播,但又不能强烈至产生不受控的自身免疫反应。因此我们必须严谨巧妙地设计免疫治疗的手段,克服种种不能识别的问题和负反馈机制,扩增整个肿瘤-免疫循环,但又不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目前已经批准上市的药物或者是正在研究中的疫苗、药物、细胞疗法,都是以此免疫应答机制为理论基础,在下面的段落中会具体介绍。

肾癌的免疫疗法

说到肾癌我想大家都不陌生,肾癌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恶性肿瘤,并且危害是比较大的,有些患者在得知自己确诊为肾癌后变得郁郁寡欢,每天都以泪洗面、等待着死神的降临,对自己的治愈失去信心,那么如果人患上肾癌究竟能活多久呢?

专家指出:中医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以中医为本的专项对症治疗方法,在肾癌治疗方法的对比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是患者非常信任的一种专业的诊疗方案。采用中医细胞免疫疗法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症状、减轻化疗毒性、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获得较高肿瘤控制率、可以在肾癌治疗中广泛应用。该疗法引进多种国际前沿检测技术,精准定位患病区域,使神经因子与特制中药精华得以相辅相成,协同作用于病灶,有效地保护肾细胞,促进机体康复,可控制复发并在一定程度上抑杀癌细胞,使患者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成功冲破以往西医治标不治本的局限,以及中医见效缓慢的困境。

丙肝免疫疗法介绍

肝病医生介绍,丙肝也属于病毒性肝炎,当然也具有传染性,而与丙肝患者一般性的接触,比如握手、交谈、走路、吃饭等等是不会感染上的。除非在接触的过程中出现皮肤黏膜破损,不小心接触到对方的血液,才有可能会被感染上的。

针对共用参加会传染丙肝吗这个问题,专家建议人们最好不要和丙肝患者共用餐具,目前丙肝还没有疫苗,建议和丙肝患者共用餐具的花到正规医院做个检查,先查明自己是否已经感染了丙肝,此后要定期到医院做好检查,及时预防丙肝传染。

另外,丙肝患者最重要的还是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去检查并治疗,以免不小心把病情传染给了家人,不仅危害着自己的健康,还打扰了家人的美好生活,那么丙肝能治好吗?

肝病治疗中心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可以准确的检测出患者的病情,还有一流的肝病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采用乙肝治疗最新方法抗hbv综合疗法,该项技术治疗丙肝效果非常好,病情可以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携带者怎么治疗),乙肝大小三阳,脂肪肝,酒精肝等多种肝病,因此患者可以放心的进行治疗。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效果好,90%患者可获得完全应答而彻底痊愈;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相对较乙型病毒性肝炎为轻,经标准抗病毒方案治疗,有机会清除病毒获得痊愈。部分患者感染20-30年后可出现肝硬化或肝癌。

习惯性流产如何根据免疫因素分类

鉴于胎儿一半基因来自父体,从免疫遗传学角度看,妊娠既是一种同种异体移植,又是自体移植,或叫做同种半异体移植。成功妊娠有赖于母体与胎儿间复杂的免疫调节。人类白细胞抗原是免疫调节过程中的重要抗原。由于免疫性因素病因组成复杂,在决定应用免疫手段治疗前,必须首先对习惯性流产进行免疫病因分类,以便选择更切合临床实际效果的免疫治疗方案。

(1) 母-胎同种免疫识别低下型:这种类型主要表现为封闭抗体和/或抗独特型抗体缺乏,是习惯性流产的主要病因。对此类患者宜采用白细胞免疫疗法及静脉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疗法,旨在促使建立封闭抗体的独特型——抗独特型网络。由于免疫抑制剂将抑制封闭抗体产生,因而不利于对胚胎的免疫保护作用,故不适于这种类型的治疗。配偶白细胞皮内免疫疗法具体方法是抽取配偶新鲜外周血50毫升,分离单核白细胞,约(2~3)×10 7个细胞,对女方进行多点皮内注射,每间隔4周免疫1次,3次为1个免疫疗程。末次免疫后1周复查封闭抗体,如仍未升高者,加强免疫1次,直至产生较高封闭抗体水平。在发现患者封闭抗体升高后,安排受孕。并于妊娠35天加强免疫1次,此后每间隔4周加强免疫1次,直至孕20周。妊娠20周后一般不需要再加强免疫。

(2) 母-胎免疫识别过渡型:表现为透明带抗体、磷脂抗体、母胎ABO血型不合等异常。治疗以免疫抑制剂为主,以降低母体对胎儿、胎盘的损伤作用。此类型禁用白细胞免疫等免疫增强疗法。否则会导致母体对胚胎抗原的过度识别,加速对胚胎的排斥反应。国外对磷脂抗体导致的妊娠失败主要采用阿司匹林或肝素治疗,并获得一定临床疗效。中医临床对透明带抗体阳性的患者采用滋补肾阴、清泻虚火的治疗方法。治疗采用中成药知柏地黄丸,每次6克,每日3次,口服。对磷脂抗体或ABO血型抗体阳性的患者,治则采用清热利湿,养血活血,标本兼治。用法:于孕前服用,每日1剂,直到孕晚期。对于磷脂抗体阳性患者要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毫克,每晚1次。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分析异常增高的抗体变化规律,透明带抗体阳性患者经知柏地黄丸治疗后,其抗体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受孕后亦维持在低水平。对于磷脂抗体及血型抗体阳性的习惯性流产患者,采用清热利湿、养血活血治疗后,各自的抗体水平明显下降。但受孕后再次反跳性升高,此时要适当增加中西药药物剂量,以使其相应的抗体再次转为阴性。

(3)母-胎免疫识别紊乱型:一小部分习惯性流产患者一方面表现为封闭抗体缺乏,另一方面亦表现出免疫损伤作用异常增高。这一类型在临床上十分棘手,治疗方案还有待探索。研究表明,白细胞免疫疗法不但不增加磷脂抗体产生,相反映可使部分磷脂抗体阳性的习惯性流产患者转为阴性,并获得妊娠预后。从这个意义上说,白细胞免疫疗法仍然适用于这种类型习惯性流产患者,若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能获得更好临床疗效。推荐的中医疗法则为清热利湿,益肾活血。对此型习惯性流产患者,坚持以上中医疗法则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基因免疫疗法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基因免疫疗法又叫DNA基因自体免疫疗法,是一种新型生物技术,根据致病病毒的特点,将生物制剂直接作用于病灶处,可以快速杀灭病毒;破坏病毒的基因生物链,防止病毒未消灭干净导致复发的情况发生,在治疗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上有着十分突出的效果。

生物免疫疗法和细胞免疫疗法有何区别

生物疗法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对于治疗恶性肿瘤有显著的疗效。生物免疫治疗,可起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积极作用,生物免疫治疗在控制癌细胞扩散转移方面也有良好的效果。治疗后多数患者食欲增加、乏力缓解,一般情况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细胞免疫治疗疗法是采集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使其数量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杀伤功能增强,然后再回输到人体来杀灭血液及组织中的病原体、癌细胞、突变的细胞,打破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兼顾治疗和保健的双重功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树突状细胞(DC)疗法、API生物免疫治疗、DC+CIK细胞疗法、自然杀伤细胞(NK)疗法、DC-T细胞疗法等。传统疗法分手术、放疗和化疗等,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并不能很好的做到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活性,导致肿瘤病人的转移复发率非常高,但各种治疗各具意义:①手术治疗对肿瘤的有效时间是早期,并且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同时手术以及放疗只能去除肉眼看得见的肿瘤组织,无法对付那些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肿瘤组织,所以肿瘤病人做完手术后经常担心复发的问题;②化疗是用化学药品进行治疗,说是药品,其实从另外一层含义讲也是毒药,既杀灭癌细胞,同时也杀伤正常细胞,因此很多病人无法耐受化疗的治疗方法,会有很严重的副作用,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加速病人的死亡。③放疗是用射线消除病灶,是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放疗不能减轻化疗的毒性作用,化疗也不能减少放疗的损伤作用,如化疗抑制全身的骨髓,放疗也产生局部的骨髓抑制,病人常常因骨髓抑制血相低而无法继续治疗。在做胸部肿瘤放疗时,化疗后的病人放射性肺炎或肺纤维变、放射性心包炎的发生明显增多,有时不得不减少放疗剂量,增加了放疗的难度。④细胞免疫治疗,它是针对如何预防恶性肿瘤的复发而来,其最主要的原理就是把患者的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属于免疫细胞的一种)在体外分离出来,经过特异性抗原作用及实验室培养,使其具备特异性杀伤肿瘤的能力,同时在体外将这种细胞扩增到一定数量后再回输到体内,杀灭那些肉眼看不见得肿瘤细胞,从而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放化疗后免疫力差,生活质量低的严重问题,并且由于自体细胞免疫治疗的机理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延缓患者的生存时间。21世纪初人类开始的生命方舟计划,使得细胞免疫治疗在治疗癌症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细胞免疫疗法的优势

在各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中,细胞免疫疗法因具有以下的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为近十多年肿瘤免疫治疗中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1)免疫细胞在体外处理,可绕过体内肿瘤免疫障碍的种种机制,从而选择性地发挥抗肿瘤免疫反应。如新鲜分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往往缺乏抗肿瘤效应,而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恢复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肿瘤抗原特异性耐受的免疫细胞可被逆转。

(2)免疫细胞的活化及效应过程往往由一些细胞因子介导,而目前基因工程可大量克隆不同的细胞因子,也可大量克隆肿瘤抗原或多肽,这使体外活化扩增大量的抗肿瘤免疫细胞更为可行方便。

(3)免疫细胞的体外活化扩增可避免一些制剂体内大量应用带来的严重毒副作用,如:IL-2、TNF-α、IL-4、IL-7、IL-12等具有抗肿瘤作用,抗CD3单克隆抗体(MabCD3)的体内应用可激活T淋巴细胞,但这些制剂由于其复杂的多种作用,在体内大量应用可导致严重的甚至致死性副作用,这也是这些因子难以被批准临床使用的重要原因,而在体外操作可避免这些副作用。

(4)目前已能在体外大量扩增自体或异基因的抗肿瘤免疫细胞,其数量大于肿瘤疫苗在体内激活的效应细胞数,一些体外培养的免疫细胞已进入临床治疗。实验显示肿瘤疫苗在体内应用可增加体内的肿瘤特异性CTL数量,但到一定时候,体内的CTL到达平台期而不再增加,这主要由体内存在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调节网络限制了CTL克隆的扩增。而在体外培养可突破此调节网络,大量扩增免疫效应细胞。

什么是细胞免疫疗法

机体内具有杀伤作用的淋巴细胞有自然杀伤细胞、杀伤细胞杀伤性T细胞等,它们本身就能够对抗肿瘤细胞的产生。根据实验观察,一个肿瘤细胞需要上百个淋巴细胞对付它。而一立方厘米大小的瘤块中约有10亿个瘤细胞。因此,如果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就能够有效的消灭肿瘤细胞,对抗肿瘤细胞的生成,这就是细胞免疫疗法的基本理念。

当前,以细胞免疫疗法为首的细胞生物治疗己经初露锋芒,成为肿瘤生物治疗中重要的发展方向。细胞免疫疗法,其全称为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 ACI或AIT),是指向肿瘤患者转输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直接杀伤肿瘤或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细胞。临床上是指将体外激活的自体或异体免疫效应细胞输注给患者,以杀伤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

近年来,细胞免疫疗法一直是肿瘤生物治疗中最活跃的领域。细胞免疫疗法对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大剂量化疗、放疗后、骨髓移植后、病毒感染损伤免疫细胞数量及功能的患者,尤其是血液/免疫系统肿瘤的患者更为适合。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1],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外来异物的功能,另一方面消除体内衰老细胞以及发生突变的细胞(有的突变细胞会变成癌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和癌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癌症的最终演变。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其免疫系统的强大足以及时清除突变的癌细胞。但对于癌细胞病人来说,普遍存在免疫系统低下,不能有效地识别、杀灭癌症细胞;另一方面,癌症细胞大量增殖,会进一步抑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癌症细胞有多种机制来逃脱免疫细胞的识别与杀伤,癌症的免疫治疗就是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提高癌症的免疫原性,给机体补充足够数量的功能正常的免疫细胞和相关分子,激发和增强机体抗瘤免疫应答,提高癌症对机体抗癌症免疫效应的敏感性,在体内、外诱导癌症特异性和非特异味性效应细胞和分子,达到最终清除癌症的目的。

癌症生物免疫治疗,其作用不是杀死全部癌症细胞,而是由于当癌症细胞负荷明显降低时,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后,通过清除微小的残留病灶或明显抑制了残留癌症细胞增殖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癌症免疫治疗正是通过人为的干预,来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癌细胞进行杀灭和抑制其增殖。

实验及临床均提示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清除癌症的作用,在原发性癌症手术切除或经氩氟刀等微创手术消融掉局部癌症后,用免疫疗法能杀灭剩余的癌症细胞,消除复发、转移的因素,增大治愈的可能性,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花粉皮肤过敏怎么办 免疫治疗

风媒花的花粉过敏很难做到完全避免。因而免疫疗法就成了花粉症地主要预防手段了。免疫疗法地原理是将患者敏感的花粉提取液,从少到多逐渐增加剂量注入患者体内(免疫疗法最常用,且效果较好者为皮下注射法),使患者体内产生免疫学变化,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该花粉地免疫力。从多年国内外地观察证实,如变应原质量较高,应用得当,病例选择适当,方法也正确,效果相当好。

相关推荐

白带黄色有异味的治疗方法

生物酸碱平衡免疫疗法通过一整套独特的治疗方案改善女性阴道环境,恢复阴道细菌群体平衡,从而使致病菌失去了生长条件,促使炎症消退。生物酸碱平衡免疫疗法成功突破了医学“三大”难题,不仅能断掉病菌的后路,还能使阴道抵御“病菌侵袭”能力大大增强。 治疗原理:生物酸碱平衡免疫疗法特殊的专业设置对女性褶皱的生殖器官进行全面清理,作用时全方位充分接触病灶,不留死角、功效确切,治疗探头的专利设计充分考虑到女性特殊的生理特征,治疗过程中无创伤、无痛苦,特殊的水流治疗不仅专业杀菌消炎,而且还能够充分保养和修复炎症侵袭受损的生殖

花粉过敏的小儿主要有三种表现

一是“花粉过敏性鼻炎”,引起鼻炎,会打喷嚏、鼻子瘙痒等不适。 二是“花粉过敏性哮喘”,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有白色泡沫样黏液、突发性哮喘发作并渐重,好后与正常人无二。 三是“花粉过敏性结膜炎”,表现为小儿的眼睛发痒、眼睑肿胀,并常伴有水样或脓性黏液分泌物出现。 预防方法编辑注意事项 如何预防花粉过敏 平时尽量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少食用精加工食物。有过敏史的人,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或是过敏性皮炎、湿诊这一类的病人,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随便去闻花草。 外出时最好戴上帽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治疗皮炎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但顽固的皮炎一直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皮肤病,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导致患病。那么患了皮炎如何治疗呢?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对治疗皮炎新型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皮炎的治疗,患者常常认为,针对病变皮肤对症下药是主要问题。而实际上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知道,皮炎不是单纯的皮肤疾病,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应该改归结于免疫类疾病,只是通过皮肤表现出病变症状。所以,一味的按照吃药抹药的治疗方式,显然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无数次临床验证

细胞免疫治疗卫计委发声严控

一度在国内遍地开花的细胞免疫疗法在“魏则西事件”之后将被严控,靠此项技术与各大医院合作的大大小小的生物技术类公司,正在紧急寻求出路。 “你帮我问问看有没有愿意合作做基因检测的,我们可能要开展新的业务。”一位本来做细胞免疫治疗的业内人士已经开始向朋友寻求帮助。他的朋友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大家都挺慌的,发愁现在业务开展不了,工资怎么发,租金怎么付。” 5月5日,“魏则西事件”继续发酵,国家卫计委发布消息称召开规范医疗机构科室管理和医疗技术管理工作会议。要求医疗机构禁止出租或变相出租科室,禁止发布虚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适应人群

1、各种免疫原性强的肿瘤患者(包括和黑色素瘤、肾癌、前列腺癌、肺癌、膀胱癌、胃癌、鼻咽癌等)及慢性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 2、原发灶祛除后(手术、放疗),可应用细胞免疫治疗预防复发和转移; 3、肿瘤广泛转移,无法进行手术者,可以与化疗配合使用;在化疗间歇期应用细胞免疫治疗可以尽快恢复机体受损的免疫功能,与某些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还可同时增加化疗与免疫治疗的效果。某些免疫细胞如NK细胞和T细胞等对产生耐药基因的肿瘤细胞仍有杀伤作用。 4、对放化疗不敏感者或无法耐受的肿瘤患者;部分不适宜做手术、介入治疗和其他治疗

肿瘤生物免疫疗法适应症

肿瘤生物免疫疗法适用于多种实体肿瘤,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喉癌、鼻咽癌、胰腺癌、肝癌、胃癌等实体瘤手术后防止复发,也可以用于多发性骨髓瘤、B淋巴瘤和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复发,还可以用于上述肿瘤的进一步巩固治疗,达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和抑制肿瘤恶化的目的。但生物治疗不适用于T细胞淋巴瘤患者、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自身免疫病的患者。 早期肿瘤者:生物治疗能精准杀灭肿瘤细胞,提高康复成功率 术后治疗者:

脱发治疗的4种方法

脱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趋势。临床上根据脱发发生的部位和症状,其治疗分为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免疫疗法、激素疗法等。 药物疗法的最大问题是随之产生的副作用,如有些药物男性服用会引起勃起不坚、性欲减退、精子数量减少等症状。市场上出售的生发剂的大部分原理都是使头发变粗,而不能起到促使脱发毛根长出新发的作用,即使是较好的产品的效果也仅能达到20~30%的有效率。 另外激素疗法的生发效果较好,可是长时期注射会引起较严重的副作用。免疫疗法是使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以达到抑制脱毛症状的方法。最常用的免

骨髓瘤一旦恶化到了晚期就意味着死亡吗

骨髓瘤一旦恶化到了晚期就意味着死亡吗? 专家告诉我们,骨髓瘤包括由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骨髓瘤和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骨髓瘤。原发性骨髓瘤依其生物特性又分良性和恶性。良性骨髓瘤生长缓慢,包膜较完整,不浸润周围组织及分化良好;恶性骨髓瘤生长较快,无包膜,界限不明显,呈浸润性生长,分化不良。无论良性或恶性,均能挤压、推移正常脑组织,造成颅内压升高,威胁患者的生命。 一旦确诊为骨髓瘤,以往大家都采用手术、放化疗这些常规疗法,以期获得健康。但抗癌专家表示,不要对手术、放化疗的期望过高。因为手术、放化疗只杀伤

三联基因免疫疗法的原理

第一步:生物磁环介入 有效地阻止细菌和病毒侵入,发挥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修复破溃黏膜。 第二步:基因疫苗导入 释放免疫因子保护膜,整体调节人体免疫力,避免病毒侵入,阻断口腔肿瘤恶变的发生。 第三步:系列纯中药方剂 有效地阻止细菌和病毒侵入,发挥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修复破溃黏膜。

治疗哮喘病最佳的方法

一、中医中药 选择扶正培本、健脾益气补肾的中药方和穴位敷贴膏药等预防哮喘。 二、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既可提高抗病毒感染的能力,又能降低患者的过敏状态。常用的免疫疗法有:可肌肉注射胸腺肽,每次5~20毫克,每周1~3次;或口服胸腺肽,每天15毫克,服1周休息1周。可口服左旋咪唑,每天2。5毫克/千克(体重),1周服2~3次。可口服葡萄糖酸锌,每天70毫克(含元素锌10毫克)。可肌肉注射或雾化吸入中药巴戟天,隔日1次,每次2毫升。可服用黄芪,每天6~9克。转移因子、卡介苗多糖、气管炎菌苗、核酪、麻疹疫苗、胎盘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