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突然失灵 要警惕颅内肿瘤
五官突然失灵 要警惕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引起的症状多种多样,一旦发现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很多人谈“瘤”色变。确实,在门诊有很多病人发现肿瘤时,肿瘤已经很大了,这给手术及病人的预后都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其实,大部分颅内肿瘤在发病初期还是有一些“苗头”的。尤其是当我们出现“视力、听力、嗅觉、发音等不同的五官症状”时更应注意,这些是“预警信号”,但大家往往会忽视,以致错过了及时发现肿瘤、及时诊治的时机。
长时间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情况下,偶尔头痛或因体位改变而头痛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长时间头痛就应引起重视。长期头痛或经常头痛可能是重病的先兆,有时疼痛还可伴随有恶心呕吐现象。头痛也是颅内压增高的常见症状,发生率为80%~90%。初起较轻,以后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清晨时加重是其特点。
精神异常
有些颅内肿瘤生长的部位可能会引起精神异常,临床上以情感障碍、感觉迟钝、记忆力下降为多见,如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少语、忧郁、傻笑、语言错乱、缺乏自制力;近期记忆力下降明显,甚至遗忘家人的姓名、年龄;理解、计算、定向困难。因此,老年人出现精神异常,除了患精神疾病之外,还要警惕颅内肿瘤,需进一步检查。
视力下降
很多老年人以为视力下降就是老花眼造成的,实际上颅内肿瘤也能造成视力下降,且和老花眼不同。老花眼可以通过配镜来矫正,而颅内肿瘤造成的视力下降不能通过配镜来矫正。此外,颅内肿瘤还可造成视野的缺损,但早期要用专业仪器来检查。到自己发现视野缺损时,往往已经很严重了。
听力进行性减退
若无中耳炎或外伤等病史,仅一侧耳朵听力呈进行性减退,伴有同侧耳鸣,很可能是颅内肿瘤压迫听神经所致。由于人是用双耳来听声音的,所以一侧耳朵听力下降很难发现,除非经常用一侧耳朵听电话,才会发现突然听不到了。
实际上,颅内肿瘤引起的症状多种多样,上面说的仅是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的。颅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起着支配全身的重要作用,但有些部位目前还没有发现它的功能,被称之为哑区。如果良性肿瘤长在哑区,在初期患者没有任何不适,至发现症状时,肿瘤可能已经长得很大,有的手术难度极高甚至不能全切除,手术风险和复发的可能就很大。但如果恶性肿瘤生长在相对无功能区,且能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复发的几率反而小。因此,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嗅觉下降或幻嗅
嗅觉下降一般很难发现,如果偶然发现一侧或双侧嗅觉下降,除了去看五官科外,应高度怀疑颅内累及嗅神经的病变,如前颅底/嗅沟脑膜瘤、嗅母细胞瘤,或累及前颅底的脊索瘤等。如果周围本来没有异味而闻到有怪味(幻嗅),可能是一种癫痫的特殊表现,应高度警惕颞叶内侧面的肿瘤。
口齿不清
说话口齿不清是典型的脑病先兆信号,如果在努力吐字发音的情况下,仍有70%-80%的字发音不清,就要考虑与脑病有关。此类患者除及时接受治疗外,还要坚持练习吐字发音,防止说话功能的进一步退化。
总之,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除了到相应症状的科室就诊检查外,建议到神经外科或神经内科进行检查,最好先做一个核磁共振MRI平扫,如果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再作增强扫描,这样绝大部分颅内病变都能发现。如只做CT平扫,可能会漏诊,因为部分病灶在CT平扫上不能显示,特别是后颅窝病变!
颅内肿瘤引起的症状其实多种多样,上面说的仅仅是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的。颅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起着支配全身的重要作用,但是有些部位目前还没有发现它的功能,被称之为哑区。如果肿瘤长在哑区,初期患者没有任何不适,至发现症状时,肿瘤已经长得很大,有的手术难度极高,甚至不能全切除,手术风险和复发的可能就很大。但如果肿瘤早期发现,生长在相对无功能区,如手术彻底,不光复发的几率小且预后可能也会更好。
癌症的早期信号都有什么
1、原因不明的胸痛,咯血丝痰。
2、炎症在肺同一部位反复发生,经积极的抗炎治疗,效果不佳。
3、肺结核病人病情稳定后,突然复发恶化。
4、肺局部肺气肿或肺不张者,应提高警惕,必要的时候做支气管镜检查。
5、原因不明的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即使无明显的眼底改变,也应进行常规头部CT检查,对可疑病例应进一步行MRI检查。
6、对于眼肌麻痹患者,在排除外伤、糖尿病及炎症等因素后,应行头颅CT检查。
7、因颅咽管瘤多发生于儿童或青春期前,故如幼儿仅出现轻微的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但同时伴发育停滞,智力低下,应高度警惕颅内肿瘤的存在。
8、鞍区肿瘤除眼部视觉改变外,常常会有其他全身症状伴随,如内分泌障碍,头痛等。因而当出现这些症状时要怀疑颅内肿瘤的存在。
9、咽下梗噎感:最多见,可自选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常在病人情绪波动时发生,故易被误认为功能性症状。
10、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较多见。咽下食物时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其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样,以咽下粗糙、灼热或有刺激性食物为著。
医学家指出癌症病因是: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常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癌症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所引起的一大类疾病。
呕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枢性神经系统疾病
如果出现呕吐的症状,要警惕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呕吐、癔症、各种脑膜炎、脑梗阻、脑出血、高血压脑病、颅内肿瘤、脑外伤以及脑震荡等,这些疾病都会因为颅内压增高引起引发呕吐,且呕吐多为喷射样呕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
一般起病隐袭,表现为散在的皮肤出血点及其他较轻的出血症状,如鼻衄、牙龈出血等。紫癜及淤斑可出现在任何部位的皮肤或黏膜,但常见于下肢及上肢远端。ITP患者的出血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数在20~50×10/L之间轻度外伤即可引起出血,少数为自发性出血,如淤斑、淤点等,血小板数小于20×10/L,有严重出血的危险,血小板数小于10×10/L,可能出现颅内出血。查体通常无脾大,少数患者可有轻度脾大,可能由于病毒感染所致。
儿童急性ITP在发病前1~3周可有呼吸道感染史,少数发生在预防接种后。起病急,少数表现为暴发性起病,可有轻度发热、畏寒,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黏膜紫癜,甚至大片淤斑。皮肤淤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黏膜出血多见于鼻腔、齿龈,口腔可有血疱。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不到1%的患儿发生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如患者头痛、呕吐,则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少数迁延不愈转为慢性。
警惕儿童的颅内肿瘤
颅咽管瘤主要有三个临床症状:
(1)、颅内压力增高引起的头痛,重时可伴有呕吐。
(2)、视力减退,可发生一眼或双眼
(3)、内分泌功能障碍,因垂体的生长激素的缺乏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体格矮小但身体各部
癌症的早期信号
1、原因不明的胸痛,咯血丝痰。
2、炎症在肺的同一部位反复发生,经积极的抗炎治疗,效果不佳。
3、肺结核病人病情稳定后,突然复发恶化。
4、肺局部肺气肿或肺不张者,应提高警惕,必要的时候做支气管镜检查。
5、原因不明的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即使无明显的眼底改变,也应进行常规头部CT检查,对可疑病例应进一步行MRI检查。
6、对于眼肌麻痹患者,在排除外伤、糖尿病及炎症等因素后,应行头颅CT检查。[6]
7、因颅咽管瘤多发生于儿童或青春期前,故如幼儿仅出现轻微的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但同时伴发育停滞,智力低下,应高度警惕颅内肿瘤的存在。
8、鞍区肿瘤除眼部视觉改变外,常常会有其他全身症状伴随,如内分泌障碍,头痛等。因而当出现这些症状时要怀疑颅内肿瘤的存在。
9、咽下梗噎感:最多见,可自选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常在病人情绪波动时发生,故易被误认为功能性症状。
10、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较多见。咽下食物时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其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样,以咽下粗糙、灼热或有刺激性食物为著。
11、食物滞留感染和异物感: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粘附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
12、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
没吃东西想吐怎么回事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如果经常出现空腹呕吐的症状,就要警惕是否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呕吐、癔症、各种脑膜炎、脑梗、脑出血、颅内肿瘤、颅内出血、脑外伤以及脑震荡等,这些疾病都会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引发呕吐。
嗅觉不灵敏是怎么原因 嗅沟脑膜瘤
如果是突然丧失了嗅觉,要警惕嗅沟脑膜瘤。这是由于颅内的肿瘤压迫或者破坏了传递嗅觉的神经纤维,进而引起了嗅觉失灵。这种肿瘤通常是良性的,一般可以治愈,如果延误治疗可能还会影响到视觉。
老人脑肿瘤的警告信号介绍
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生理和病理的改变,其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与青年人有一定的差异。老年人出现下列征象应作为颅内肿瘤的信号:
一、老人突然出现智力改变和精神症状突然加剧。
二、头痛持续或缓慢加剧,又非高血压,应想到脑瘤的可能。慢性脑血管病虽有时头痛,但不剧烈,无进行性加剧,如伴有频繁呕吐,应注意脑瘤的可能。
三,老人出现癫痫,应首先考虑是否患了脑瘤。据统计,老年脑瘤合并癫痫者可达30%一50%,而脑血管病合并癫痫者只占12%左右。
四、缓慢进行的偏瘫,尤其是经过对症治疗2周以后仍在进行者,要考虑脑瘤的可能。
五、恶性肿瘤患者(尤其肺癌),出现脑损害症状时,要首先考虑到颅内已有转移瘤.
六、短期内反复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且每次复发后偏瘫更加明显时,要想到是脑胶质瘤出血的可能性.
老年人颅内肿瘤容易与脑血管疾病混淆,必须提高警惕。凡发现上述征象之一,须及时到医院诊治。
经常头痛警惕脑瘤
经常头痛警惕脑瘤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头痛的毛病,但是很多人都不以为然,觉得头痛时小病,吃吃止痛药就好了,那你就可错了,肿瘤科专家称经常头痛警惕脑瘤,真的头痛脑袋里面就能张瘤吗?由肿瘤科专家给大家介绍如下:
针对经常头痛警惕脑瘤的问题。肿瘤科专家指出:脑组织被包藏在封闭的颅腔内,如在脑组织上长出即使是蚕豆大小的新生物(脑瘤),也势必会占据一定空间,随着它的日益增大,必然使脑组织受挤压、移位,从而引起头痛。如果这个新生物长在后颅凹(如小脑肿瘤)或在脑脊液循环的通路上,很快使脑脊液循环受阻,引起颅内压急速升高,那么头痛即成为患者早发及突出的症状。
所以对经常头痛警惕脑瘤的问题而言肿瘤科专家给出了警告:头痛虽然是脑瘤的最常见症状,但脑瘤早期不一定都有头痛,脑瘤一定会头痛吗主要取决于脑瘤的生长部位及脑瘤的性质,如有恶化,瘤体迅速增长,不仅占据颅腔空间引起颅压急剧升高,还可破坏脑组织及其附属疼痛敏感结构,则头痛出现早,且较严重。反之,良性脑膜瘤生长缓慢,使颅腔有较长时间的调整和代偿,其头痛可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加重。
小编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头比较疼的话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和就医,不要自行解决以免使原本能治好的疾病反而严重。
老年患者颅内肿瘤须警惕早期症状
1出现精神障碍
颅内肿瘤常常会引起患者的精神异常。发生该症状的患者可占颅内肿瘤患者的25%~40%。颅内肿瘤引起的早期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失眠、情感淡漠、精神迟钝、记忆力差等。这些表现常被误认为是神经官能症造成的。当病情严重时,出现精神障碍的患者常表现为傻笑、语言错乱、定向障碍、缺乏自制力、理解困难;有的还会出现动作障碍和行为障碍。因此,老年人若出现精神异常,除可能患有精神疾病之外,还有患颅内肿瘤的可能。
2出现幻嗅
幻嗅是指一个人感觉自己嗅到了一种或几种令人恶心的怪气味,而实际上这些气味并不存在。这是因为人的嗅觉中枢存在于大脑颞叶部的一个叫做海马沟回的地方。当颅内长有肿瘤时,肿瘤对脑神经的压迫会干扰到嗅觉中枢,使人出现幻嗅。因此,当老年人出现幻嗅时应考虑到有患颅内肿瘤的可能。
3视力突然下降
颅内肿瘤会导致患者的视力突然下降。该症状在肿瘤出现的早期并不明显,当瘤体逐渐增大,压迫了视神经后,就可引起视神经萎缩,导致患者的视力突然下降甚至失明。另外,这类患者还经常伴有视野缺损,常常需要歪着头斜视才能看清楚一个物体。因此当老年人出现此类症状时,应想到有患颅内肿瘤的可能。
4突然发生癫痫
癫痫患者多为20岁以内的青少年,若老年人突然发生癫痫就有可能是颅内肿瘤引起的。据临床研究表明,有1/3以上患颅内肿瘤的病人会出现癫痫症状。出现癫痫症状的这类病人会出现持续、频繁的抽搐,在抽搐的间歇期神志不能恢复,如果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一般来说,生长在大脑前半部、靠近大脑皮层的肿瘤易引发癫痫,这类肿瘤多为良性肿瘤或是程度不高的恶性肿瘤。对这些肿瘤如能早期作出诊断并及时进行手术,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但这些颅内肿瘤的患者因为长期有癫痫症状,所以经常被误认为是患了癫痫病,而延误了治疗。
5清晨常常头痛
这种头痛常发生在早晨四五点钟,患者往往在熟睡中被痛醒,起床活动后,到上午八九点钟该症状会逐渐减轻以至消失。这是因为颅内肿瘤会使脑循环的脊髓液发生部分梗阻。人入睡后其脑脊液的流动变得缓慢,所以颅内肿瘤患者最容易在入睡后发生脑脊液梗阻,进而出现脑积水;到了清晨,由于脑积水的增多,患者便出现剧烈的头痛。起床后患者脑脊液的循环会加快,这时其头痛的症状可暂时得到缓解。因此,当老年人常常出现清晨头痛的症状时就应考虑到有患颅内肿瘤的可能。
6常出现喷射状呕吐
颅内肿瘤患者可出现呕吐的症状。但这种呕吐与胃肠道疾病患者出现的呕吐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肿瘤患者的呕吐常不伴有胃胀、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而是在一阵头痛之后突然出现“喷射状”的呕吐,呕吐物常可被喷出二三尺远。这是颅内肿瘤的体积变大后使颅内压升高的结果。因此,当老年人常出现“喷射状”的呕吐时应考虑到有患颅内肿瘤的可能。
7单侧眼球凸出
在颅内肿瘤形成的初期,可造成该病患者单侧眼球向前凸出,严重时可导致其眼睑闭合不全。因此,当老年人出现单侧眼球向前突出或眼睑闭合不全的症状时,应考虑到有患颅内肿瘤的可能。
8单侧耳聋
若老年人在未患中耳炎和未受到耳部外伤的情况下,却出现了一侧耳朵的听力减退,就应考虑其颅内是否长有肿瘤。因为该症状有可能是颅内肿瘤压迫了听神经的结果。
9感觉功能减退
若老年人出现了半侧身体的感觉功能(包括疼痛、冷热、触碰、震动、形体辨别等)减退甚至丧失的症状时,应考虑到其大脑半球的中部长有肿瘤。因为感觉中枢位于大脑半球的中部,该症状有可能是肿瘤压迫感觉中枢导致的结果。
10半身不遂
若老年人的一侧身体出现无力、偏瘫、肢体活动有障碍等症状时,应考虑到其大脑半球内有生长肿瘤的可能;若老年人的一侧肢体出现共济失调、动作笨拙或举止不稳时,则应考虑其小脑半球内有生长肿瘤的可能。
嗅觉失灵须防颅内肿瘤
鼻子可以呼吸通气,可以发声共鸣,还可以嗅辨香臭。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丧失嗅觉却不予重视,认为它可有可无。嗅觉的正常存在意义非凡,一旦失去,可能是颅内、鼻腔病变或精神疾病的前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嗅觉失灵——察觉不到煤气泄漏
66岁的卢阿姨近两年来双侧鼻子的嗅觉逐渐丧失,有时伴有头痛发生,家人多次劝她到医院进行检查,她总说:“不就是鼻子闻不到香臭嘛,没啥大不了的。”一天,家中突然煤气泄漏,因嗅觉失灵,卢阿姨完全没有察觉,幸亏隔壁邻居闻到煤气味前来敲门才避免了一场灾祸。这场虚惊之后。卢阿姨去医院就医,经检查发现惠有“噢沟脑膜瘤”。手术切除肿瘤后,嗅觉逐渐恢复。
卢阿姨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这样的患者我们经常会遇到。千万不能认为失去嗅觉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它往往不是一个独立的病状,而多半是由外力大力撞击等意外或某种疾病造成。嗅觉只有在人的左右两边嗅觉神经都受损后才会完全消失,临床绝大部分人群属于部分嗅觉丢失,检查发现很多是由于脑部肿瘤或鼻腔鼻窦肿瘤压迫导致的。
嗅觉失灵: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一旦感觉自身嗅觉失灵,应及早就诊。如果发现及时,部分嗅觉障碍可以得到治愈或改善。首先应到专科进行检查,对嗅觉实施评估,仔细检查上呼吸道,特别是鼻咽部及副鼻窦,确诊鼻腔有无阻塞性疾病;如果经一段时间治疗和观察,病情仍无改善或嗅觉进一步减退,则应进一步检查,包括鼻窦cT。以排除其他可能原因,如鼻窦炎、早期鼻息肉、嗅神经肿瘤等,然后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果起病时间太久,嗅觉上皮的损害发展为不可逆,此时哪怕疏通鼻腔、治好疾病,也不一定能恢复嗅觉。
都市人群嗅觉能力普遍下降
现代都市人群的嗅觉能力普遍下降,这与在城市当中生活、工作,每日吸入不少有害气体密不可分。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化物,以及装修房子后室内残余的甲醛等,都属于会导致鼻黏膜受损的化学物质,经常接触可能使人嗅觉迟钝,应尽量避免接触以上有害气体。此外,长期使用滴鼻液对嗅觉也存在威胁。选择怎样的滴鼻液、使用多长时间、是否需要停用,这些问题最好能遵医嘱。现在市面上很多滴鼻液属于保健品,可任意购买。不少人觉得既然不是药品便可长期使用,却不知它可能潜在地损害嗅神经,从而导致嗅觉变差。老年人出现轻微的嗅觉丧失应属正常,因为随着自然年龄老化,嗅觉也会变迟钝。
嗅觉丧失有三大主因
环境因素不会导致嗅觉大幅显著下降,造成嗅觉丧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鼻腔阻塞、嗅神经受损或脑部受损。如果在鼻腔内生长肿瘤或鼻子发炎等发生肿胀,导致鼻腔阻塞,就可能限制外界气味进入,从而产生嗅觉丧失现象。像常见多发病如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都可能带来嗅觉减弱,但一般是双侧均匀减弱;而其他的如鼻腔肿瘤等,带来的更多表现为单侧嗅觉丢失。部分鼻窦炎、精神障碍者会有“恶嗅”感出现,即感受到周围人群没有闻到的难闻气味。如果在一侧鼻子或两侧都闻不到味的同时,伴有慢性头痛、精神状态以及性格改变等现象,应高度警惕颅底肿瘤压迫嗅觉神经的可能。鼻炎、鼻腔肿瘤、脑部肿瘤所诱发的嗅觉失灵现象往往会随着没有及时治疗而逐步加重,但随着疾病的治愈,有些人的嗅觉还是可以不同程度地恢复的。
研究发现,嗅觉减少还可能预示精神分裂症度强迫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生。由于精神疾病可以影响到人的大脑额叶,而该部位正是脑部用来分析和辨认气味的区域,所以嗅觉异常可能暗示脑部该思维区域出现问题。除嗅觉下降、丧失外,还有部分精神疾病患者表现为嗅觉扭曲,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幻嗅”。它可能与“幻听”“幻视”同时存在。一旦有人经常表示闻到令人恶心的怪气味,如“烧橡胶”“烧臭鸡蛋”等味,而周围其他人皆未闻到时,应警惕其精神疾患存在的可能。
颅内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1.听力逐渐减退
若无中耳炎或外伤等病史,仅一侧耳朵听力呈进行性减退,伴有同侧耳鸣,很可能是颅内肿瘤压迫听神经所致。由于人是用双耳来听声音的,所以一侧耳朵听力下降很难发现,除非经常用一侧耳朵来听电话,突然发现听不到了才会发现。
2.视力下降
很多老年人以为视力下降就是老花眼造成的,实际上颅内肿瘤也能造成视力下降,且和老花眼不同。老花眼可以通过配镜来矫正,而颅内肿瘤造成的视力下降不能通过配镜来矫正。此外,颅内肿瘤还可造成视野的缺损,但是很少能够发现,除非用专业的仪器来检查。到了自己能发现视野有缺损的时候,往往已经很严重了。
3.精神异常
颅内肿瘤根据生长的部位也会引起精神异常,临床上以情感淡漠、感觉迟钝、记忆力下降为多见,有时表现为傻笑、语言错乱、定向障碍、缺乏自制力。有些表现为情感障碍,如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少语、忧郁症状,不知道或不认识自己的亲人,有情感倒错现象。
记忆力特别是近记忆力下降明显,甚至对家人姓名、年龄均遗忘;理解、计算、定向困难。因此,老年人出现精神异常,除了患精神疾病之外,还要警惕颅内肿瘤的存在,需进一步检查。
4.长时间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情况下,偶尔头痛或体位改变而头痛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长时间头痛就应引起重视。长期头痛或经常头痛可能是重病的先兆,有时疼痛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现象。
头痛也是颅内高压的常见症状,发生率为80%~90%,起初较轻,以后加重,并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清晨时加重是其特点。
5.头颅增大
头颅增大及破壶音(McCewen征)阳性,多见于婴幼儿及较小的儿童,因其颅缝愈合不全或纤维性愈合,颅内压增高可致颅缝分离头围增大,叩诊可闻及破壶音,本组头颅增大者占48.9%,1岁以内的婴儿也可见前囟膨隆及头皮静脉怒张,但不如先天性脑积水者严重,肿瘤位于大脑半球凸面者尚可见头颅局部隆起,外观不对称。
6.颈部抵抗或强迫头位
小儿颅内肿瘤有此表现者多见,第三脑室肿瘤可呈膝胸卧位,后颅窝肿瘤则头向患侧偏斜,以保持脑脊液循环通畅,是一种机体保护性反射,颈部抵抗多见于后颅窝肿瘤,因慢性小脑扁桃体下疝或肿瘤向下生长压迫和刺激上颈神经根所致,对此类患者要防止枕骨大孔疝的发生,应尽早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或脱水药降低颅内压。
小儿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即各种脑肿瘤,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很大的危害。一般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可发生于脑组织、脑膜、颅神经、垂体、血管残余胚胎组织等。继发性肿瘤指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形成的转移瘤。
近年来,颅内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颅内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5%,占儿童肿瘤的70%,而其它恶性肿瘤最终会有20-30%转入颅内,由于其膨胀的浸润性生长,在颅内一旦据一定空间时,不论其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势必使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导致中枢神经损害,危及患者生命。
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最多见。少儿以颅后窝及中线肿瘤较多见,主要为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及室管膜瘤。成人以大脑半球胶质瘤为最多见,如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等其次为脑膜瘤、垂体瘤及颅咽管瘤、神经纤维瘤、海绵状血管瘤、胆脂瘤等。原发性颅内肿瘤发生率无明显性别差异,男稍多于女。
颅内肿瘤形成的病因病机:传统中医认为,脑肿瘤的形成是由于内伤七情,使脏腑功能失调,加之外邪侵入,寒热相搏,痰浊内停,长期聚于身体某一部位而成。专家们博采众家之长,经过潜心研究,将脑瘤的发病原因概括为内外两种,即内为素质因素或易感因素,外为诱发因素或为助长因素,但一不会发病。他认为脑肿瘤属祖国医学的“头痛”、“头风”等范畴,究其发病原因,主要为肾虚不充,髓海失养,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肝风内动,邪毒上扰清窍,痰蒙浊闭,阻塞脑洛,血气凝滞,“头为诸阳之会”总司人之神明,最不容邪气相犯,若感受六淫邪毒,直中脑窍或邪气客于上焦,气化不利,经脉不通,瘀血、瘀浊内停,内外全邪,上犯于脑,并留结而成块,发为脑瘤。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有两类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类是肿瘤基因,另一类是抗肿瘤基因。抗肿瘤基因的活化和过渡表达诱发肿瘤形成,抗肿瘤基因的存在和表达有助于抑制肿瘤的发生。肿瘤基因可以存在于正常细胞中,不表达肿瘤特性,当这样细胞受到致瘤因素作用时,如病毒、化学致瘤和射线等,细胞中的肿瘤基因被活化,细胞的表型发生改变,肿瘤性状得以表达,这些细胞迅速扩增,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目前认为,诱发肿瘤发生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致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