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样避免传染上禽流感呢

怎样避免传染上禽流感呢

避免染上禽流感,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二、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含。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人多且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四、注意个人卫生,少接触禽鸟;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和鼻。

禽流感为什么能够流行久远

禽流感在中国大地上的肆虐让人谈禽色变,因为其极强的传播性和致命性让很多人都心存畏惧。然而这种疾病并不是只发生在我国,在世界的其他国家也有发生,那为什么它能传播或者流行得那么远,那么久呢?现在就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问题。

禽流感是世界范围分布的,1994年、1997年、1999年和2003年分别在澳大利亚、意大利、中国香港、荷兰等地爆发,2005年则主要在东南亚和欧洲爆发。除鸡群中的禽流感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外,没有其他明显的规律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蔓延引起世界关注。我国气象专家对疫情地气候特征的分析表明,禽流感“不喜”睛热天气。

禽流感:无需谈“禽”色变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病禽粪便是传播的主要渠道,也有专家认为,候鸟的迁徙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天气气候条件作为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其变化或异常通常会对一些疾病的发生、加重或缓解起一定作用。专家认为,禽流感病毒喜欢冷凉和潮湿,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冬末春初,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忽高忽低,对控制和预防禽流感的发生将是不利的。另外,随着气温的回暖,候鸟将会向北迁徙,候鸟传播病毒的范围将会扩大,对控制禽流感发生也将是不利的。

WHO认为,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病毒株会散布在空气中,并被风带走而传播禽流感。从日照时数看,分析材料显示,日照较少的地区易发生禽流感。这与农业专家提出的禽流感病毒在阳光下只能存活24~28h,一般多在冬春两季流行,在5~10月份就基本平复的观点是一致的。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进行传染,借助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吸附可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上。又借助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N)作用于核蛋白的受体,使病毒和上皮细胞的核蛋白结合,在核内组成 RNA型可溶性抗原,并渗出至胞质周围,复制子代病毒,通过神经氨酸本作用,以出芽方式排出上皮细胞。一个复制过程的周期为4~6h,排出的病毒扩散至附近细胞,产生炎症反应,临床上出现发热,肌肉痛和白细胞减低等全身毒血症样反应。

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黏膜的上皮细胞,引起上皮细胞增生、坏死、黏膜局部充血、水肿和浅表溃疡等卡他性病变。4~5d后,基底细胞层病变可扩展到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支气管周围组织,引起黏膜水肿、充血、淋巴细胞浸润,并伴有微血管栓塞、坏死、小动脉瘤形成和出血等,引发全身毒血症样反应。少数重症进行性肺炎除细支气管炎症变化外,可有肺泡壁充血水肿、纤维蛋白渗出,单核细胞浸润和透明膜形成,以及肺出血等,引起诸多并发症。

因此,一旦被传染上禽流感,身体里面的病毒就会在里面慢慢的扩散,从而引起其他的并发症。如果没有及时的得到治疗的话,蔓延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这个病是很棘手的,毒性也是很强的。

H7N9潜伏期多久

人在接触携带H7N9病毒的禽类或者禽类粪便、羽毛等,就可能被传染上H7N9病毒,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所以出现了发热、流鼻涕、咳嗽、咽痛等和H7N9禽流感相似的症状后,一般医生会询问发病前一周有无接触禽类以及禽类分泌物的历史,以判断是否可能患有H7N9禽流感。

禽流感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空气传播:禽流感是具有多种途径传播的,往往通过禽类粪便中的的大量病毒污染空气,然后直接在空气之中进行传播,因而人呼吸空气的时候,就会导致被感染人禽流感这种疾病,这种疾病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2)接触病禽和污染物:直接接触病禽,还有接接触病毒污染物等,都是会造成感染禽流感这种疾病的,这就人在禽流感这种疾病高发的季节,避免接触禽类,禁止吃禽类食物,要是吃的话一定到正规的场所购买,吃煮熟熟透的食物。。

(3)禽流感疫区的车辆:来往于禽流感疫区的车辆,其实也是传播禽流感病毒的,要是这些病毒感染人类,也会导致人类感染上人禽流感这种疾病的,可见这种疾病真的是具有很多的传播途径的,这就重视预防的工作。

(4)野生候鸟的迁徙:往往野生候鸟也是人禽流感传播途径,这就大家在野生候鸟的迁徙的季节,一定避免接触野生候鸟,避免接触的野生候鸟的粪便等,从而避免自己会患上禽流感这种疾病。

应如何预防人感染禽流感

预防禽流感的最好方法,是增强自己的抵抗力,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切勿吸烟。不要去人烟稠密和空气流通欠佳的地方。

尽可能避免接触家禽及其他雀鸟以及其粪便。如家中饲养雀鸟 , 应避免和它们紧密接触,处理它们的粪便时应戴上手套。接触它们或它们的粪便后,必须用皂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如出现感冒症状便要看医生,留在家中休息。戴上口罩 , 以免传染他人。

流感疫苗不能预防禽流感,但有助减低因感染流感而引致并发症及住院的可能性。我们因此建议长者及长期患心脏或呼吸疾病的病人注射预防流感疫苗。

禽流感不能吃什么 不食用禽类

虽然禽流感病毒在100度的开水中煮2分钟以上能够被杀死,但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在禽流感流行期间不要食用禽类,更加不要食用病禽和死禽,一旦食用即使不染上禽流感,也可能染上副伤寒、鸡白痢、鸭伤寒等疾病。

禽流感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患上禽流感后,早期症状与重症流感非常相似,表现为高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等眼部感染,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

部分患者胸部X线片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有些病人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症及其他严重威胁生命的综合征.人类患禽流感的病死率高达30%以上.H7N9禽流感病毒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经呼吸道传播,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禽流感真的比非典厉害

在学术上,禽流感是一种动物源性疾病,一般不会形成人间的传染病。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并不容易使人类发病。禽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被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和h3亚型易感。

目前在韩国和日本等地流行的禽流感病毒属h5n1型,通常只在禽类中传播,很少感染人类。此外,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目前尚未发现由于吃鸡肉和鸡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在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总部发言人彼得·科丁利说,尽管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越南的禽流感患者和疑似患者之间有相互传染的迹象,但“这种病毒可能转变成一种具有极强传染性的普通人类流感病毒”,从而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科丁利说,世卫组织之所以认为禽流感可能比非典更具威胁是考虑到两个因素,首先是这种禽流感一旦变异后可能会成为普通人类流感病毒,而人体对于新的流感病毒几乎没有任何免疫力。

其次,人类的流感病毒远远比非典病毒更具传染性。科丁利解释说,流感病毒可以在空气中迅速传播,而非典病毒则通常在近距离接触后才会被传染。所以一旦禽流感变异为普通人类流感传播开来,其蔓延速度将大大超过非典。

世界流感研究中心主任艾伦·海伊也赞同科丁利的分析。他认为一旦禽流感病毒和人体病毒混合后其潜在危害十分可怕,“我们现在对此知之甚少,也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必要措施”。

h7n9禽流感吃什么好

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可用于预防H7N9禽流感。板蓝根药性偏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喝,不可盲目滥服。

研究表明,食用煮熟了的病鸡的肉和蛋,不会感染上禽流感病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为食用鸡肉和鸡蛋感染上禽流感病毒的病例,人们大可不必谈“禽”色变。但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就很可能会进入人体。病毒进入人体如果存活,会否通过消化道传入人体各组织中、病毒在人体是如何运作的,这些机理暂时还不是很清楚。目前,我国检疫部门已采取紧急防范措施,国内也已有人禽流感发生病例发生,但正规市场的家禽基本可放心食用,关键是要煮熟煮透。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风险。

鸡蛋壳有可能被病鸡的鸡粪污染,而鸡粪里可能会有病毒存在,所以鸡蛋外壳应该用流水清洗,同时要注意洗手。另外,食用鸡蛋时应烹调充分,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但在禽流感流行的季节不要进食野生的禽类,也不要在野外猎取野生的禽类,尽量减少和野生禽类的接触。

禽流感的几种治疗方法

如果一旦发现感染上禽流感应该立即住院治疗,防止病情恶化,以防交叉传染。目前尚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只有针对症状进行支持疗法跟抗病毒治疗。

在确认或者疑似感染禽流感后,应当立即隔离,保持空气的流通并进行消毒。患者应当多休息,多喝水,加强营养,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应当密切观察患者并监测并发症,有其是儿童跟老人抵抗力较差,更应该重视。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来进行相对应的治疗,发高烧可以用解热镇痛药或者物理方法来进行降温,流鼻涕或鼻塞的患者应该用缓解鼻粘膜充血的药物,咳嗽咳痰的患者应该用祛痰止咳的药物,儿童禁止使用阿司匹林或者其他水杨酸的药物,防止引起Reye综合征而加重病情。

病情早期可以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来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通常发病一小时到两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离子通道M2阻滞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等。

禽流感的特征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 常见症状有,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 禽流感主要是鸟类之间传播.对于人类的预防,只要不直接接触病鸡或者其排泄物就不会被感染.对于鸡肉鸡蛋只要煮熟食用就绝对不会感染,因为该病毒在超过70度的环境中就会全部死亡.因此只要不是饲养户这类高危人群,吃熟的禽类食品绝对不会感染,放心吧 . 另外要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不论天有多冷,每天最好都要定时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通风时间最好定在上午9:00—10:00和下午3:00—4:00,因为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该病毒,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感染性。而且新鲜空气有稀释病毒、清洁室内空气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饭时一定坚持生熟分开,如切生鸡肉的案板和刀就不能再去切熟食,否则直接入口的熟食就容易沾上病菌,如果这只生鸡正好是一只病鸡,那么人就很可能被传染上禽流感; 不要喝生水,鸡肉、鸡蛋一定要煮熟了吃。姜教授说,特别是一些吃火锅贪“鲜”的人,常常是鸡肉在锅里还没变颜色就往嘴里送。姜教授说,禽流感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22度水中可存活4天,在0度水中可存活30天以上,在粪便中可存活3个月。而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100度以上的沸水里煮2分钟即可灭活。

吃鸡肉会得禽流感吗

用鸡肉能被传染上禽流感吗?

研究表明,食用了煮熟的病鸡的肉和蛋,不会感染上禽流感病毒。目前还没有因食用鸡肉和鸡蛋感染上禽流感病毒的例子。

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蛋中含有流感病毒提示垂直传播的可能性。研究显示,在摄氏4度的环境下,病毒在粪便中可存活35天,在摄氏37度的环境下,则可存活6天,煮沸可以杀灭病毒。病毒也能在受污染的表面,例如禽鸟笼舍中,存活数周。

虽然人类感染禽流感的个案罕见,但人类一旦感染禽流感病毒,病情会十分严重,甚至会死亡。病人感染禽流感初时的症状与流行性感冒相似,包括发烧、头痛、肌肉痛、流鼻水,咳嗽及喉咙痛,但禽流感较易导致高烧、肺炎、呼吸衰竭、多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要预防感染禽流感,市民应时刻注意个人、食物和环境卫生,应该不进食生或未完全煮熟的鸡蛋(或含有生/未熟蛋的食物)。 避免未经烹煮的肉类污染熟食或即食食物(例如在处理生肉后,应立刻洗手,才再处理熟食)。 处理禽类制品或蛋类后,彻底洗净双手和与食物接触的表面。 吃没有煮熟的鸡肉或鸡蛋如果是病鸡来源的,则出现了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机会,大多数不会得病,但是有可能存在。而吃煮熟的患病鸡肉或鸡蛋理论上说不会得禽流感, 但是在处理含有病毒的鸡肉或鸡蛋的可能会使得禽流感病毒扩散,带来更大的危险。

什么是禽流感呢

第一,禽流感是一种在禽类之间传染的疾病,当然也会导致人类患上这种疾病,我们生活中常说的禽流感又叫人感染禽流感,当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发生基因的改变导致其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这种流感具有感染人的能力,才可能造成人感染禽流感疾病的发生。

第二,在生活中,人们对于禽流感一定要多加防护,比如说平时最好不要过多的接触禽类,以及病禽死禽,其中都有可能带有致病因素,会导致人们感染上禽流感,这种疾病对于人们的身体危害是非常巨大的,会出现生命危险。

第三,对于禽流感人们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比如说生活中不要自己购买禽类自己处理不要购买没有检疫证明的禽类食品,在烹调禽类食品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注意将其烧透了再食用,这样做能够非常有效的杀灭病菌,防止人们感染上禽流感病毒。

其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证自己的个人卫生干净,勤洗手,这是杜绝病菌的最好方式,其实就是要多多加强自己的体育锻炼,目的在于增强自己身体的抵抗能力,只有一定强的免疫力才能够非常好的帮助人体抵御疾病,多多休息自己的身体,避免过度劳累导致自己的身体素质下降,疾病就会趁虚而入了。

人类是怎样传染 上禽流感的

人类由于接触被感染的禽鸟或禽鸟的粪便,尤其是宰杀、拔毛和加工被感染的 禽,就有可能传染上禽流感。人染上禽流感后,症状与其他流感很相似,会出现 烧、咳嗽、咽喉疼、肌肉酸痛等,严重的甚至呼吸困难,发展为肺炎,这些都可能会危及生命。

相关推荐

禽流感潜伏期多久 怎样避免禽流感感染

1.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尤其是病(死)禽,如果有接触必须尽快用肥皂吸收。 2.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避免接触,不食用(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3.注意饮食卫生,在食品加工和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处理生禽的厨具不能喝熟食放一起,在加工和处理生禽后. 4.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甲流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区别一:主要症状 关键词:警惕突然高烧 普通流感:起病急骤,畏寒、发热、头痛,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人禽流感:除了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潜伏期一般为1天-3天,通常在7天以内。 甲型H1N1流感:人体潜伏7天后才表现出病征。最初症状类似普通流感,但体温会突然超过39摄氏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

如何区分禽流感和甲型流感

甲型H1N1流感得到全球空前的重视绝非偶然。截至5月11日午9时,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共4651人确诊甲型H1N1流感,墨西哥出现缓和趋势,但美国、南美和欧洲国家疫情却日趋严重。 尽管“甲流”肆虐,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春夏之交感冒本身就是一个多发病,普通流感、禽流感等都会有散在的病例存在,一方面,我们不应把普通的感冒都当作甲型H1N1流感,自己吓自己,另一方面也不能放松警惕。在这个特殊时期,区分好普通流感、人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正确寻求预防和治疗之道显得尤为重要。 区别一:主要症状 关键词:警惕

禽流感肆虐的主要途径

病毒只单纯的靠自己努力是远远不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而影响深远的唯一途径就是迅速的将自己扩大化,迅速传染开来。专家介绍,禽流感之所以令人恐惧,除了其会致命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传染较强。那么,禽流感传染时,需要哪些传播途径呢? 禽流感肆虐的主要途径 1、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的人均易感,

春节期间严防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种什么疾病?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是人类在接触人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病/死禽或暴露在被该病毒污染的环境后发生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新发传染病,最多见的是由h5n1型感染。由于禽流感病毒受体、连接肽及基因结构与人流感病毒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人禽流感并不容易感染人类,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感染少数个别人,而没有发生稳定人间传播,目前全球人禽流感病例均为散发,也印证了这一点。 春节人口流动比较频繁,公众应如何预防禽流感? 人禽流感是一种主要累及呼吸系统的疾病,然而

禽流感传染源有哪些呢

1、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的人均易感,12岁儿童发病率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2、传染禽流感传染源主要是患禽流感的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但不排除其他禽类、哺乳动物(猪、马)成为传染源的可能。家禽的国际贸易,迁徙野鸟感染禽流感病毒可能是跨国界跨地区远距离传播的重要原因。最近德国报告在1只死猫体内检出H5N1型禽流感病毒。 3、传染途径 实验表明,通过气溶胶、鼻内、窦内、气管内、口、眼结膜、肌肉内、腹腔内、静脉内、泄殖腔和脑内接种各

禽流感的诊断与鉴别方法

诊断 1、流行病学: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广泛,鸡,火鸡,鸭,鹅,鹌鹑和雉鸡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其中以鸡和火鸡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危害最为严重,而在鸭中分离到的病毒比其他禽类多,各种日龄的禽均可感染。 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与患禽包括与患禽接触的器具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染,此外,带毒的飞鸟或水禽常常成为传染源,引起家禽大批发病和死亡。 2、临床症状:禽流感的潜伏期从几小时到3天不等,潜伏期的长短依赖于感染病毒病毒【译】: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朊病毒的非细胞形态的

禽流感传播途径 禽流感传染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但不排除其他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

禽流感的危害有哪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人们的饮食得到改善的同时,很多人在不经意间患禽流感,那么,禽流感的危害有哪些呢?说到禽流感的危害,首先当然要了解什么是禽流感禽流感是怎么传染的,导致禽流感的病因是什么?只要了解了这些因素,人们才能够远离禽流感带来的危害。下面大家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禽流感方面的常识吧。 说起禽流感,在人们的意识里,仿佛就是由于家禽的病毒感染,然后我们吃了病毒感染的家禽的肉才会患此病,这是许多人对禽流感的误解,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禽流感呢?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禽流感的病毒

禽流感的预防

从广义讲,任何传染病的流行过程,都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要预防一种传染病,就要控制这三个要素。 1. 传染源。人禽流感传染源是禽流感。我国采取控制禽流感疫情的对策是免疫、监测、发现、扑杀。比其他国家增加了对家禽的免疫接种。只有有效地控制禽流感,才能从根本预防人禽流感。 2005年,至 12月29日以来,我国卫生部公布的人禽流感共7例,安徽省2例,湖南省、广西省、辽宁省、江西省、福建省各1例。除福建省、广西省的2例外,其他病例均有禽流感疫区生活史,他们或接触病禽,或有食用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