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化碳的致病机理是怎样的呢
二硫化碳的致病机理是怎样的呢
1.使用二硫化碳的工业生产事故:常见用二硫化碳制粘胶纤维的化纤厂拉丝车间,以及制造玻璃纸、硫化橡胶、四氯化碳、硫氰酸盐等化工生产中。由于二硫化碳对金属、木质及橡胶等都有较强的腐蚀作用,故生产设备、管道极易受腐蚀而发生跑、冒滴、漏或突然破裂等意外事故,导致急性中毒发生。
2.无防护地使用二硫化碳:在用二硫公碳为羊毛去脂的羊毛加工业,用作衣服去渍剂的干洗业,以及用作熏蒸剂为粮食消毒、灭虫的种库、粮仓,也可因疏于防护,在通风不良环境中作业过久而吸入大量高浓度二硫化碳气体,引起急性中毒。
3.制造二化碳的生产过程中中毒:在用硫蒸气通入燃烧的炭火以制造二硫化碳的生产过程中,如设备简陋或防护措施不周,可因吸入大量逸出的二硫化碳浓蒸气而发生急性中毒。
一般人在二硫化碳空气浓度为1~1.2g/立方米的环境中几小时即可发生急性中毒症状,吸入浓度10g/立方米以上1~2h者可致死。二硫化碳液体也可经皮肤或消化道吸收。成人经口最小致死量为10ml。
手麻脚麻是什么病的前兆 药物或化学制剂引起
手麻脚麻还可能是药物或化学制剂引起的。如感冒或拉肚子时,服用了黄连素或痢特灵后,会引起手脚麻木;在含有氢、砷、二硫化碳等环境中呆时间长了,也会出现手麻脚麻的症状。
白蔹的营养价值 护肝
根醇提物醋酸乙酸酯可溶部分,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为什么洗脸巾有烧焦的味道
购买的是黏胶纤维材质的洗脸巾。
洗脸巾根据面料以及品牌的不同分成了很多种类,如果洗脸巾用的时候有一股烧焦味的话,很可能是因为购买到了黏胶纤维制成的洗脸巾,因为这种洗脸巾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二硫化碳等,是含有硫化物的,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使用,否则就会有硫化物残留,而硫化物是有味道的,沾水会有烧焦的味道。
怀孕两个月胚胎停育是怎么回事 药物影响
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孕妇服用药物是需要非常注意的,很多药物都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都应该尽量避免,如果实在是需要服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可能引起胎停育的化学药物包括二澳氯丙烷、二硫化碳、麻醉气体、口服抗糖尿病药等。
荨麻疹发病机理是什么呢
荨麻疹还有一个别名叫风疹团。但是它跟风疹又不是一回事。具体的病理介绍我们看下面的解释:此病的皮疹表现就像人接触了植物荨麻(Nettle),所导致的皮肤损害相似,故称其为荨麻疹。此病特征是:全身泛发性风团型皮肤损害,皮疹来去迅速,消退不留痕迹,自觉痒甚,可伴有全身症状和内脏损害,如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常缠绵多年不愈。
了解了荨麻疹的定义,我们要从其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机理方面着手了解荨麻疹。
1、发病原因:某些食物、药物、感染、花粉及其他吸入物(屋尘、动物皮屑等),以及精神因素、物理因素、全身性疾病、遗传素质等也可成为荨麻诊发病的原因。
2、发病机理:人体内有很多刺激性物质可引起荨麻疹,我们可将这些刺激性物质统称为介质,其中组织胺便是引起本病发生的最主要介质。该介质常常在第一型变态反应过程中所产生,当机体处于敏感状态时,抗体lge吸附于肥大细胞表面,这时若机体再受致敏物质的刺激,则在该细胞表面上可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结果组织胺这种介质可从肥大细胞中释出并作用于皮肤血管而发生风团样损害。介质除组织胺以外,还有5-羟色胺、乙酰胆碱、激肽、缓慢过敏物质(SRS-A)、前列腺素、纤维蛋白溶解素、补体等等,这些刺激性物质作用于机体都可导致风团型损害的形成。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相信大家对于荨麻疹有了更新层面上的认识,与此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由此而更加重视荨麻疹这种过敏性皮肤疾病,尽量在生活中避免沾染可以引发疾病的因素。
手脚发麻的原因有哪些 药物作用
药物或化学制剂引起的麻木。如感冒或拉肚子时,服用了黄连素或痢特灵后,会引起手脚麻木;在含有氢、砷、二硫化碳等环境中呆时间长了,也会出现手脚麻木。
二硫化碳中毒如何诊断呢
1、尿中TTCA测定
2-硫代噻唑烷-4-羧酸(TTCA)为CS2经生物转化后由尿中排出的主要代谢物,用叠氮碘试验定量测定比较特异灵敏,尿中含量与接触空气中CS2浓度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可作为监测CS2的接触标志物,反映近期接触CS2的情况。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尿中TTCA低于检测下限(0.03mg/L或0.02mg/g肌酐)相当于其接触空气中的CS2浓度低于1.5mg/m3(0.5ppm)。美国政府工业医师协会曾提出空气(及经皮)CS2的TLV-TWA为31mg/m3(即lOppm,每日工作8h,每周5日),并建议班末尿中TTCA以5mg/g肌酐为职业接触的生物限值。Cox等提出,CS2作业者如班后尿中的TTCA未能在参加下一班工作前降至0.3mg/g肌酐以下,即有可能因接触较高空气浓度的CS2而出现不良反应。
2、其他检查
有关器官系统的功能检查,如神经肌电图、脑影像学检查、眼底网膜动脉照相、血胆固醇及β-脂蛋白、尿蛋白及肌酐、血清甲状腺素、精子计数等,已如前述。
诊断依据:
1.慢性轻度中毒:①具有长期接触超过国家允许浓度的二硫化碳职业史;②有头晕、头痛、失眠、多梦、乏力、记忆力减退、激动等神经衰弱综合征,多汗、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波动超出正常范围或心电图呈现心律不齐等植物神经失调表现;③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末端多次检查有范围恒定的明确感觉减退或肌电图显示两条以上的神经传导速度减慢;④脑电图呈中度异常;⑤视网膜微动脉瘤、出血点或片状出血、渗出;⑥有肯定的视功能(视力、视野)障碍,伴有角膜知觉消失及视网膜动脉硬化(有动静脉交叉压迫征)者。
具有①、②两项以及③、④、⑤中任l项者可诊断。
2.慢性重度中毒:①有职业接触史及轻度中毒的表现;②有中毒性中枢神经器质性损害的症状与体征,脑电图呈重度异常,或可确诊为中毒性精神病者;③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明显加重,并伴有运动障碍;④视神经萎缩,视功能(视力、视野)高度障碍。
具备①项以及②、③、④中任l条者可诊断。
甘油的介绍
丙三醇,国家标准称为甘油,无色、无臭、味甜,外观呈澄明黏稠液态,是一种有机物。
丙三醇,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难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 丙三醇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相对密度1.26362。熔点17.8℃。沸点290.0℃(分解)。折光率1.4746。闪点(开杯)176℃。急性毒性:LD50:31500 mg/kg(大鼠经口)。
幽门螺旋杆菌的致病机理
1、Hp感染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并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损害胃肠黏膜。黏膜损伤后,从炎症到癌变的过程可能是: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变。研究提示根除Hp后可以阻止这一过程的发展。
2、感染Hp后大多数患者表现隐匿,无细菌感染的全身症状,也常无胃炎的急性期症状,临床上患者往往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表现就诊。从吞食活菌自愿者试验结果可见,感染先引起急性胃炎,未治疗或未彻底治疗,而发展为慢性胃炎。
3、急性感染潜伏期2~7天,胃镜下表现为胃窦急性充血糜烂,组织学检查黏膜层有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症状可表现为腹痛、腹胀、晨起恶心、反酸、嗳气、饥饿感,重者出现呕吐。现已有足够证据表明,Hp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
二硫化碳中毒的症状是怎样的呢
急性中毒呈麻醉样作用,多见于生产事故。
轻者酒醉状态,步态不稳及精神症状,并有感觉异常。重者脑水肿,出现兴奋、谵妄、昏迷,可因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个别可留有中枢及周围神经损害。慢性中毒主要损害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早期为精神症状,随后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脑神经病变,严重的可有椎体外系损害。
精神症状不一,轻者为情绪、性格改变,重者有躁狂抑郁型精神病。多发性神经炎早期呈手套、袜套型,沿桡、尺、坐骨及外腓神经疼痛。以后骨间肌和鱼际肌萎缩,甚至步态不稳、跟腱反射消失。
如基底受损可发生震颤麻痹综合征。心血管系统可有脑、视网膜、肾和冠状动脉类似粥样硬化的损害,血液中胆固醇可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