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烧伤的中医释义

烧伤的中医释义

【中医释义】烧伤,病名。指因沸水(油)、光、烈火、电、放射线或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损伤。见《千金翼方》卷二十。亦称火烧疮、汤泼火烧、汤火伤。轻浅者通常不影响内脏功能,仅在局部出现红晕,起疱,或腐烂;重者损害面积大而深,产生火盛伤阴,热毒炽甚,耗伤体内阴液。甚则热毒内攻,或气血两虚等全身症状,临床可见口渴,发热,便秘,小便不利甚或烦躁不宁,神昏谵语。治疗轻者只需外治,用地榆、大黄等量,冰片少许研末,香油调敷。重者宜辨证施治,清热解毒,凉营熄风,或固气养阴,回阳救逆,多选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羚羊钩藤汤或生脉散、参附汤等加味,若病程日久,耗伤气血者,则宜补气养血,可用八珍汤加味。外治方法包括清洗疮面,水泡处理,清除焦痂或植皮等项。亦可将上述药膏涂敷疮面,严重者应及时进行中西医抢救治疗。

烧伤面积估计:

[中国九分法]

中国九分法

中国九分法:根据实测人体体表面积而获得的估计方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烧伤的评估,将全身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的等分,另加1%,构成100%.即头颈部=1*9%:两上肢=2*9%;躯干=3*9%;双下肢=5*9%+1%,共为11*9%+1%.可简记为:3,3,3(头面颈),5,6,7(双手, 双前臂,双上臂),13,13(躯干前,躯干后),1(会阴),5,7,13,21(双臀,双足,双小腿,双大腿)

烧伤的临床诊治决策

烧伤分类

依据组织损伤的深度,皮肤烧伤被分为:浅表或表皮烧伤(Ⅰ度),部分皮层烧伤(Ⅱ度),或全层烧伤(Ⅲ度)。烧伤深至皮下组织以下,累及筋膜、肌肉和/或骨骼,被分为Ⅳ度烧伤

浅表烧伤— 浅表或表皮烧伤仅累及皮肤的表皮层。浅表或表皮烧伤不起水疱,但会引起疼痛、干燥、发红,并且按压时发白

部分皮层烧伤— 部分皮层烧伤累及表皮和部分真皮。其特点是烧伤深度可浅可深。

全层烧伤— 这类烧伤深及并破坏真皮各层,并通常会损伤真皮以下的皮下组织。烧伤焦痂(死亡和变性的真皮)通常是完整的。如果焦痂是环形的,则可以影响肢体或躯干的血运和活动。

Ⅳ度烧伤— Ⅳ度烧伤是指深部的和可能危及生命的烧伤,损伤从皮肤深达下层组织,例如筋膜、肌肉和/或骨骼。

估算成人烧伤全身体表面积的两种常用方法是Lund-Browder图表法和“九分法”,而在儿童中,则推荐使用Lund-Browder图表法,因为其考虑到了受生长影响的体表面积的相对百分比。

Lund-Browder图表法— Lund-Browder图表法是用于估算成人和儿童TBSA最准确的方法。其考虑到了生长发育对体表面积相对百分比的影响(图形 2)

§每条腿占的18%全身体表面积

§每条手臂占全身体表面积的9%

§前部和后部躯干各占全身体表面积的18%

§头部占全身体表面积的9%

轻度热烧伤的处理

·治疗 — 轻度热烧伤的初始治疗主要包括去除衣物和碎屑、降温、简单清洗以及适当包扎。疼痛治疗和预防破伤风很重要。

·降温 — 在去除所有衣物、珠宝(如戒指)以及非粘附性的碎屑后,烧伤创面可用常温或冷自来水进行降温以减轻疼痛并限制组织损伤。将无菌生理盐水浸润的纱布冷却至12°C左右外敷是有效的降温方法。应避免直接使用冰块,因为其可导致损伤和疼痛加剧。当给覆盖超过10%的烧伤降温时要小心并密切监控患者,因为此时低体温的风险增加。

·清洗 — 应清洗烧伤创面。虽然有的临床医生使用皮肤消毒剂(如聚维酮碘),但这些消毒剂可抑制愈合进程,我们不赞成使用。相反,我们建议仅使用温和的肥皂和自来水清洗烧伤创面,而越来越多的烧伤中心支持该方法。

·清创 — 脱落或坏死的皮肤,包括破裂的水疱都应该清创。轻度和重度烧伤的创面清创将单独作更详细的讨论。

·水疱 — 浅Ⅱ度烧伤可能有水疱形成。破裂的水疱应清除,但是对清洁、完整水疱的处理仍有争论。应该决不使用针吸水疱,因其增加感染的风险。

·持续几周而无吸收的水疱提示可能有潜在深Ⅱ度烧伤或Ⅲ度烧伤,必须转诊到烧伤中心或有烧伤治疗专业技术的外科医生处。

·疼痛治疗 — 对于轻度烧伤,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单独使用或和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通常已经足够镇痛。最开始,镇痛药应全天候覆盖给药,并在更换敷料前或体力活动增加时给予额外“解救”用药。在伤后几天将脚和手烧伤部位抬高高于心脏平面可减轻疼痛和水肿。

·许多临床医师在Ⅰ度烧伤处使用芦荟或一种基本的局部抗生素(如杆菌肽)。两种都不贵,且芦荟还有一定抗菌活性。然而,还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在轻度烧伤中使用这些方法可改善结局。

·敷料 — Ⅰ度烧伤不需要使用敷料。虽然Ⅱ度和Ⅲ度烧伤常包扎,但一些相对轻度的烧伤可能可以不用敷料。这种方法可能改善面部烧伤的外观,然而这种方法对婴儿、儿童、年轻好动的成年人以及那些有创面污染风险的患者不实用。

在酸碱性烧伤中为什么碱烧伤的后果严重

由于酸烧伤时,酸会使组织蛋白凝固而坏死,使组织脱水,不形成水泡,皮革样成痂,不向深部侵蚀。而碱烧伤时,碱可与组织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后,能皂化脂肪组织,皂化可产热,进一步损伤组织,另外,碱离子能向深处穿透。

中医药茶疗法治疗闭经

闭经是一种不好治,治疗时间很长的疾病,那么到底要怎么治疗闭经呢?我国中医将闭经分为5个证型,下面介绍闭经不同证型的中医药茶疗法。

1.气血虚热证

推荐药茶:西洋参熟地黄茶:西洋参5克,熟地黄15克。沸水冲泡饮用。

药茶功效:益气清热,养血调经。

药茶释义:方中西洋参补气清火生津;熟地黄补血滋阴。两药共奏益气养血、滋阴降火之效,使气充血旺,血海充盈,阴足火降,月经通行。

相关宜忌:脾胃虚寒者慎用。

2.阴虚血燥证

推荐药茶:生地黄知母茶:生地黄、知母各15克。煎水代茶饮。

药茶功效:养阴,清热,调经。

药茶释义:方中生地黄为滋阴要药,能滋阴清热凉血;知母能清热滋阴,与生地黄相配有壮水制火之功。两药合用既能滋肾阴,又能降泻虚火,使肾水足、虚火降,冲任条畅,月经自通。

3.肾气亏损证

推荐药茶:菟丝河车饮:菟丝子10克,紫河车15克。煎水代茶饮。

药茶功效:补肾益气,调理冲任。

药茶释义:方中菟丝子补阳益阴,既能补肾填精,又能补肾气助阳;紫河车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两药合用,使肾气足,冲任调,月经至。

相关宜忌:实证、热证者慎用。

4.气滞血瘀证

推荐药荼:红花玫瑰茶:红花5克,玫瑰花8克。沸水冲泡饮用。

药茶功效:理气,活血,通经。

药茶释义:方中红花活血化瘀通经,使血行通畅,冲任瘀阻消除而经行;玫瑰花疏肝理气解郁,肝气舒达则血行通畅。两药合用既有活血调经之功,又有理气解郁之效,使气血流畅,冲任瘀血消散,经闭得通,诸症自除。

相关宜忌:气虚、血虚者忌服。

5.痰湿阻滞证

推荐药茶:白术陈皮饮:白术10克,陈皮6克。煎水代茶饮。

药茶功效:健脾化痰,燥湿调经。

药茶释义:方中自术健脾益气,脾胃健运则痰湿不生;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两药合用,标本同治,使脾健湿除痰消,经脉通畅,经血自行。

相关宜忌:两药有燥湿之效,阴虚津亏者慎用。

中医解释舌苔

舌苔,中医术语。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叫舌苔。由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血细胞等组成。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咀嚼和吞咽动作,以及唾液、饮食的冲洗,经常不断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质,仅表现为薄白的一层舌苔。当患病时,进食少或只进软食,使咀嚼和舌的动作减少,或唾液分泌减少,舌苔就变厚。正常人的舌苔,一般是薄而均匀地平铺在舌面,在舌面中部、根部稍厚。

中医理论

因舌苔由胃气所生,而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舌苔的变化可反映脏腑的寒、热、虚、实,病邪的性质和病位的深浅。舌苔的望诊包括望苔色、望苔质两部分。

苔色:即舌苔的颜色,病态的苔色主要有白苔、黄苔、灰黑苔。有时也可发生绿苔(多由白苔转化而来,常见于温疫、湿温,为湿热郁熏之征)、霉酱苔(红中发黑、又兼黄色的舌苔,常见于夹食中暑或内热久郁,主湿热病日久者)。

苔质

即舌苔的形质,分为下列几种:

1、苔的有无:正常舌有一层薄白苔,由胃气而生。在疾病过程中,舌苔从有到无,是胃气阴不足、正气渐衰的表现;但舌苔剥落之后,复生有薄白苔,则是邪退正生,胃气渐复的表现。

2、苔的厚薄: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质为厚苔。舌苔的厚薄可测定正邪盛衰和病情的深浅轻重。薄苔主外感表证,亦主内伤气郁。厚苔主痰饮、湿邪、积滞。舌苔由薄变厚,病邪自表入里,邪盛病进;舌苔由厚变薄,为病邪自里达表,正胜病退。

3、舌苔的润燥可了解津液的变化:若舌面润泽,干湿适中为正常舌象,虽有病而津液未伤;若扪之湿而滑利,则称滑苔,多主寒主湿,或阳虚水饮内停。若舌面望之干枯,用手扪之无津液,则为燥苔,多由热盛伤津、阴液亏耗,或气不化津所致。

4、舌苔的腐腻和舌苔的偏全:舌苔在舌面分布的变化。舌苔布满全舌称为全。舌苔偏布于舌面的前、后、左、右某一局部,称为偏。察舌苔分布的偏全,可判断病变的所在。全苔为邪气散漫,多为湿痰阻滞中焦之征;舌苔偏见于舌的一侧,为邪在半表半里,或病在肝胆;苔中根厚腻,多为痰饮或胃肠积滞等。

5、舌苔的剥落和消长:舌苔薄厚、多少的变化,也是正邪进退的反映。舌苔由少变多、由薄复厚,一般说明邪气加重,主病进;舌苔由厚变薄、由多变少,说明正气渐复,主病退。若舌苔骤增骤退,多为病情暴变的征象。

6、舌苔的真假:辨舌苔的真假,可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舌苔真假的判断以有根无根为标准。凡舌苔紧贴舌面,不易刮去,似从舌体上长出来的,即真苔又称有根苔。若苔不着实,如浮涂在舌面,刮之即去,即假苔又称为无根苔。在疾病的初期、中期,有根苔比无根苔为深重,疾病后期有根苔比无根苔为佳。若舌面上浮一层厚苔,望似无根,而其下部生出一层新苔,属疾病趋愈的征象。在辨别假苔时需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清晨舌苔满布,饮食后苔即退去,虽属假苔,并非无根;若退后苔少或无苔,则是里虚;第二,有苔有色,刮之即去,病轻浅;若揩之即去,病更轻浅;第三,厚苔一片而无根,其下不能续生新苔,是原有胃气,其后胃气虚乏,不能蒸化胃液上潮。多因过服寒凉药损伤阳气,或过服热药损伤阴液所致。

中医治烫烧伤偏方大全

乳香冰片治烧烫伤

【功能主治】主治Ⅰ~Ⅱ度烧烫伤。

【偏方组成】乳香、没药各20克,冰片1克,生蜂蜜150毫升。

【用法用量】将乳香、没药、冰片研成细末加人蜂蜜中,调成糊状即可。对烧烫伤有水疤者,将水疙刺破一小孔排完水(孔不宜大,以防感染),之后,将受伤部位涂此药膏即可。每日1次。

【宜忌】冰片的用量不宜过多,因其刺激性强,过量易引起患部疼痛。

【病例验证】用上药治疗Ⅰ~Ⅱ度烧烫伤患者40多例,一般5~10天可愈,稍重者两周内痊愈。本方对于Ⅲ度烧烫伤的治疗,效果尚不理想。

苍术治烧烫伤

【功能主治】主治烧烫伤。

【偏方组成】苍术、白芝麻油各适量。

【用法用量】将苍术研成细末,加白芝麻油调成稀糊状。用经酒精消毒的鸡翅毛将药糊薄薄地涂抹于烧伤、烫伤部位。每天1~2次,直至伤口愈合。第二次涂药时,对脱痴或干燥处稍多涂一些。

【宜忌】涂药后不必包扎,让其暴露,但要避免搔抓。饮食以易消化食物为宜,忌油腻、煎炒食物。对已合并感染者,可服清热解毒中药辅助治疗。

【病例验证】采用此方治疗烧伤、烫伤50例,效果良好。轻者3~4天可结痴,7~10天脱痂愈合,重症者疗程稍长。

中医解释胃酸烧心原因

1、脾胃湿热

胃为水谷之海,主纳谷,凡水谷无不先入胃,若受寒受热,蕴于中焦,或其人饮酒过度则化热生湿,湿热既久,伤及脾胃,则中宫如同火灼样烧灼感。

2、阴虚内热

凡人脾胃病郁久,或内伤七情,郁而化火,火郁伤阴,阴虚内热,五内煎熬,阴液不足,则心中如同火灼样感。

中医解释胃酸烧心原因

1、脾胃湿热

胃为水谷之海,主纳谷,凡水谷无不先入胃,若受寒受热,蕴于中焦,或其人饮酒过度则化热生湿,湿热既久,伤及脾胃,则中宫如同火灼样烧灼感。

2、阴虚内热

凡人脾胃病郁久,或内伤七情,郁而化火,火郁伤阴,阴虚内热,五内煎熬,阴液不足,则心中如同火灼样感。

3、热物所伤

过食热物,饮酒过度,或食物过快,伤及食管及胃,亦可导致物理性损伤,而致进食时即有火灼样、刺破样感觉。此病程一般较短,经过饮食及药物治疗,很快即可恢复。

中医解释癌症

对于癌症的描述,《内经》里面只有“积”这个病比较相似,但对其的论述很少,证明古代人是很少有癌症的或者说癌症在古代不算一个很难治疗的疾病。

积的病因有内外因。内因是吃太多的生冷食物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寒湿内生。加上外感寒邪入里,两寒交结,在加上人的情节不舒,气机不畅,久而成积。

这个病因跟现代肿瘤的成因有很多符合的地方。第一,都认为肿瘤的发生跟人的内在病变和外界的影响有关(现代医学认为病毒跟肿瘤的发生有很密切的联系)。第二,都很重视人的精神因素。特别中医,治疗这种疾病很大程度是通过调畅情节,疏导气机实现的。现代医学也发现了精神不畅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

现代中医则认为肿瘤的病因还有气结、痰凝、淤血、热毒郁结等。但个人认为这都是“结”所衍生出来的不同情况而已,其根本病因还是“结”。

烫烧伤严重程度如何分类

轻度烧伤:总面积在5%以下的Ⅱ度烧伤。

中度烧伤:总面积在5%~15%的Ⅱ度烧伤或5%以下的Ⅲ度烧伤。

重度烧伤:总面积在15~25%,或Ⅲ度在5%~10%的烧伤。

特重度烧伤:总面积25%以上,或Ⅲ度烧伤在10%以上者。

但烧伤防治研究协作组总结了724名小儿烧伤,发现不同面积烧伤的休克发生率、败血症及死亡发生率均有所不同,并提出了小儿烧伤分类法的建议。

轻度:总面积在10%以下的Ⅱ度烧伤,无Ⅲ度烧伤。中度:总面积10%~29%的Ⅱ度烧伤,或5%以下的Ⅲ度烧伤。重度:总面积30%~49%的Ⅱ度烧伤,或5%~14%的Ⅲ度烧伤。特重度:总面积50%以上的Ⅱ度烧伤,或15%以上的Ⅲ度烧伤。

脚扭伤中医治疗

一、手法治疗见‘推拿按摩’。

二、药物治疗:早期治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内服七厘散及舒筋丸,外敷消瘀止痛药膏、七厘散等。中后期宜温经止痛、舒筋活络,内服小活络丹,外贴狗皮膏、伤湿止痛膏。并可配合活血舒筋的外洗药物,如四肢损伤洗方等。

三、固定疗法:理筋手法之后,将踝关节固定于损伤韧带的松弛位置。可选用夹板、石膏或胶布固定等方法予以固定。外翻损伤固定于内翻位,内翻损伤固定于外翻位,一般固定2~3周。

针灸

推拿按摩对单纯的踝部损伤或不完全韧带撕裂者,可使用理筋手法。患者平卧,术者一手托住足跟,一手握住足尖部,缓缓作踝关节的背伸、跖屈及内翻、外翻动作,然后用两掌心对握内外踝,轻轻用力按压,理顺筋络,有消肿止痛作用。再在商丘、解溪、丘墟、昆仑、太溪、足三里等穴按摩,以通经络之气。损伤严重,局部瘀肿较甚者,不宜作重手法。恢复期或陈旧性踝关节扭伤者,手法宜重,特别是血肿机化,产生粘连,踝关节功能受损的患者,则可施以牵引摇摆,摇晃屈伸等法,以解除粘连,恢复其功能。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中医解释胃下垂

祖国医学“胃缓”一症与现代医学胃下垂颇为相似。胃缓,首见于《内经》,《灵枢·本藏篇》有:“脾应肉,肉月国坚大者胃厚,肉月国么者胃薄。肉月国小而么者胃不坚,肉月国不称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月国不坚者,胃缓……”的记载。

胃下垂是指x线胃肠钡剂造影检查发现胃的位置低于正常,胃小弯在髂脊连线以下,且伴有临床一系列症状如腹胀、上腹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临床上常与肾下垂合并存在,可为内脏下垂的一部分。究其原因首先为体质因素,即所谓无力型体质者,胃壁肌肉张力弛缓,胃遂延长下垂,“胃无力”乃下垂的原因,下垂是无力的后果;其次为腹压因素,腹壁肌肉弹性降低或腹腔内压力突然下降(如妊娠分娩、大量放腹水后)可致内脏下垂。另外十二指肠溃疡或幽门病变引起不全梗阻,可使胃扩大,日久可导致胃下垂;精神忧郁,长期脱离劳动,使腹壁肌肉缺少锻炼,饱食之后长途行走或劳动均与胃下垂有关,因此说胃下垂的病因是多方面的。

其病机可概括为脾胃失和。引起脾胃失和的原因有饮食失节,内上七情,劳累过度等。故《脾胃论》说:“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木位,此所以病也。”“形体劳役则脾病”。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脏腑功能失调即表现在脾胃这一对矛盾的功能紊乱,或为脾湿,或为胃燥,或为胃气上逆,或为脾气下陷,或为脾不运化,或为胃不受纳。既有虚证也有实证,故气虚可见,气滞亦有。初病在经在气,久病入络在血,故《金匮要略》有:“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总之可以认为饮食、七情、劳累,可以使机体肌肉瘦薄,加之脾胃失和,纳食减少。味不能归于形,更使形体瘦削,肌肉不坚,而形成本病,其他如先天禀赋薄弱,分娩后的腹壁松弛,均可能使肌肉不坚,是重要的发病因素。本病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本是虚证,又因运化障碍,气机阻滞,且日久入络,又有瘀内停,更可挟湿、挟饮,故多实为呈虚实挟杂,正虚邪实或本虚标实之证。临床治疗除了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以治本外,更宜佐化饮、降逆、行气、活血、辛开苦泄以治标,以图标本兼顾。

祖国医学“胃缓”一症与现代医学胃下垂颇为相似。胃缓,首见于《内经》,《灵枢·本藏篇》有:“脾应肉,肉月国坚大者胃厚,肉月国么者胃薄。肉月国小而么者胃不坚,肉月国不称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月国不坚者,胃缓……”的记载。说明全身肌肉健壮者胃厚,肌肉瘦削者胃薄;肌肉瘦薄与形体不相称者,则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够坚实者胃缓,同时说明,患胃缓者必然有胃下,在后世医家有关脾胃虚弱证治章节中有比较详尽的论述

中医对发烧发热的解释

很多人都有手心发热的症状,手心发热会让人感火急火燎的,很不舒服,舒心湿湿的,感觉总很尴尬。那么

中医对发烧发热的解释是什么呢?了解发热的常识是很重要的,大家跟着我来了解一下吧。

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发热原因,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外感发热多实,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内伤多虚,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发热类型,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以发热时间分,有平旦热、昼热、日晡发热、夜热等。以发热部位分,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又有瘀积发热、食积发热、饮酒发热、瘀血发热、病后遗热等。

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体温在36.3~37.2℃;肛门内体温36.5~37.7℃;腋窝体温36~37℃。

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急诊科专家总结性的说,手心发热的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动气,饮食以清淡为主。儿童则要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

相关推荐

胃气的中医解释

吃早餐应该吃“热食”,才能保护“胃气”。中医学说的胃气,其实是广义的, 并不单纯指“胃”这个器官而已,其中包含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后天的免疫力、 肌肉的功能等。因为早晨的时候,夜间的阴气未除,大地温度尚未回升。体内的肌肉 、神经及血管都还呈现收缩的状态,假如这时候你再吃喝冰冷的食物,必定使体内各 个系统更加挛缩、血流更加不顺。 也许刚开始吃喝冰冷的食物的时候,你不觉得胃肠 有什么不舒服,但日子一久或年龄渐长,你会发现怎么吸收不到食物精华,好像老是 吃不结实,或是大便老是稀稀的,或是皮肤越来越差,或是喉咙

常见烧伤后处理五大误区

误区:“土方子”治烧伤 越治越厉害 误区一:烧伤后涂牙膏治疗 很多人在烫伤后,会用涂牙膏,认为牙膏中起到清凉散热的作用。但是王磊副主任医师指出,牙膏本身没有抗感染作用,且常带有一定数量的细菌。牙膏中的摩擦剂对创面是一种刺激物,发泡剂和调味剂对创面也无治疗作用,易引起肉芽增生和创面感染。 误区二:创面涂紫药水、红药水、酱油 在烧伤的创面涂紫药水、红药水、酱油,是常见的“土方子”,殊不知这也会加重伤势。王磊介绍说,紫药水、红药水、酱油抗感染能力不强,且深色药物遮盖了创面,无法准确判断出创面范围和面积,影响医生

治骨伤中医扮中药角色

医源性因素的增加和交通、工伤事故的频发,导致我国骨伤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中医治疗骨伤正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批继承创新的新疗法越来越显示出临床治疗优势,与微创手术的有机结合使90%骨伤病人不经历创伤性手术就可以康复。 记者在10日开幕的“首届全国骨伤专科专院高峰论坛”上还了解到,中医骨伤科医疗、教育、科研事业发展迅速,医疗机构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骨伤科专科医院和骨伤科专科门诊现有1000多家,综合医院的骨科达20000多个,已有20多个高等中医院校招收骨伤专业研究生。近年来,以“五维活补一体化疗法”

中医认解释子宫肌瘤

一般认为子宫肌瘤的主要发病因素为长期大量持续的雌激素刺激,尤其在只有雌激素作用而无孕激素作用时,更易发生。但不仅于此,子宫肌瘤的发病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目前尚未明了。 根据增大的子宫和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净等临床表现,子宫肌瘤一般不难诊断。若临床检查不能肯定时,可通过测探宫腔、诊断性刮宫,B型超声及子宫腔碘油造影术加以确诊。但需注意与子宫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等相鉴别。 现代医学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状况和临床表现,一般采用手术和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主要用刮宫术和雄激素治疗月经量多而肌瘤不大的患

腰部的介绍

词目:腰部 拼音:yāo bù ㄧㄠ ㄅㄨˋ 英文释义:loin,swall of the back;waist 中文释义: 1.人体或四足动物的胯上肋下的部分,分布在脊柱的两侧,介于髋骨和假肋之间。 2.某些物体上相当于人腰位置的或状似人腰的部位;物体之中部,尤指比两头窄或细的中部。

失眠的中医解释

中医认为,失眠病位主要在心脏,并涉及肝、脾(胃)、肾三脏。机体诸脏腑功能的运行正常且协调,人体阴阳之气的运行也正常,则人的睡眠正常,反之,就会出现睡眠障碍——失眠。 按照中医传统医学的理论,失眠有许多病因,分为多种证型,但归根结底在于“心”有病。举例来说,如心血不足、心肾不交、心肝火旺、痰迷心窍等,都和“心”有关。中医学认为心主神志,失眠病机在于心神不安,正如《景岳全书》所云:“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从中医角度看,失眠基本为五种类型,并对应《皇帝内经》五行五脏,总结出失眠主要是

日本人常见的“现代病”TOP10

自认为躺枪的现代病TOP10 1位海螺小姐综合征26.0% 2位彼得潘综合征16.5% 3位心之谷综合征15.5% 4位拒绝交际综合征13.5% 5位Facebook综合征9.0% 6位星巴克综合征8.0% 6位毛毯综合征8.0% 8位断念富裕综合征6.5% 8位豪猪综合征6.5% 10位蓝鸟综合征5.5% 具体的症状理由介绍如下 1位海螺小姐综合征 释义:日本人气动漫《海螺小姐》的播放时间为每周日下午,每当此时想到第二天要工作,就会感到十分忧郁。 真的非常讨厌,周末假日又要结束了。(28岁) 即便周末休

烫伤起水泡怎么处理

水泡是二度烫伤的表现: 烫伤分类: 一度烫伤,最轻的烫伤,只损害皮肤表层,有局部轻度红肿、无水泡、疼痛明显。 二度烫伤,中度烫伤,不但损害表皮,而且也伤及皮肤中层,有水泡,疼痛明显。 三度烫伤,最严重的烫伤,皮下、脂肪、肌肉都受到损伤,呈灰或红褐色,甚至会变黑变焦,此时由于神经受到损伤,反而可能不觉疼痛。 水泡是二度烫伤的表现: 当患者被烫伤、烧伤后迅速在伤患部位起水泡,一般烧伤科医生会把此类表现定位二度烫伤或浅二度烫伤。尽管有些患者被烫伤、或烧伤后有水泡出现,但没有体现出很疼痛的自身感觉,医生也要求大家

烧伤面积计算方法

1、烧伤面积计算方法 手掌法(用于不规则伤口面积的计算):病人自己的手掌(五指并拢)相当于体表面积1%,可以此计算烧伤面积。 中国九分法:即将人体分为11等份,每份等于体表面积的9%,如头颈部占体表面积为一个九,即9%。头颈部烧伤,其烧伤面积应为9%。在头颈部又可分为发部、面部、颈部,各占3%。 儿童体表面积的计算与成人略有区别,因儿童头部相对较大而四肢较小,故不同年龄的儿童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小儿头部面积为9+(12-年龄)= % 小儿双下肢面积为41-(12-年龄)= % 2、如何估计烧伤程度 一般对

憋气的释义

1、委屈或烦恼不能发泄;心情不舒畅。 2、闷塞,不通气。 3、胸闷,呼吸困难。 4、因为某些原因,使自己心理不平衡,却又不得发泄。 5、有意识地不呼吸。 6、忍气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