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的处理方法
骨折后的处理方法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粉碎性骨折与其它骨折有何区别
粉碎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区别:
1.开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耻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肠破裂,均为开放性骨折。因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处受到污染。
2.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没有污染。
粉碎性骨折与其它骨折有何区别?您现在是不是对这三种骨折的区分有一定的了解,希望我们为您讲述的对您有所帮助。
鼻子骨折一般处理方法有哪些
一、鼻外复位法。适用于向侧方移位的鼻骨骨折。在局部浸润麻醉及鼻粘膜表现麻醉下,用双手拇指压迫向外突起的骨折片,使其复位。
二、鼻内复位法。适用于向内塌陷移位的鼻骨骨折。在局麻下用套有橡皮管或裹有油纱布的骨膜分离器,插入鼻腔内,使其前端伸到骨折处,将内陷的骨折片向前外方推动,同时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示指在鼻外侧辅助复位。复位后用碘仿纱条填塞于鼻内骨折部,以防止骨折片再移位,同时有助于止血。
三、开放性处理法
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首先止血,然后清创。因面部血供丰富,抗感染力较强,要尽可能保留软组织及骨组织,完全游离的碎骨片及异物皆予以清除。可能时用肠线缝合鼻腔粘膜,鼻内填压凡士林纱条或碘仿纱条后,将骨折对位,缝合皮肤。皮肤缺损不够缝合时,可游离周围皮肤,作减张缝合。如鼻翼缺损,采用耳廓复合组织移植修补术,或鼻唇沟翻转带蒂皮瓣或“z”字成形术。
如合并鼻窦骨折,则按鼻窦骨折处理原则处理,如有颅底骨折,应请神经外科协同处理。有脑脊液鼻漏时,一般不宜填压纱条,仅在前鼻孔放一无菌棉球,同时全身给予大量抗生素,以防发生颅内感染。
骨折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不随意搬动患者
对于凡是有可能骨折的病人,均应该按照骨折处理,不要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损伤。不必要脱去病人的衣服,以免过多的移动伤肢增加疼痛,若肢体肿胀明显,可以剪开衣服。
促进骨折愈合的物理疗法 西医促进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刺激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骨折处局部注射,刺激毛细血管增生,复活骨折处细胞代谢,促进骨折愈合。
因此想要促进骨折的愈合可以通过服用和注射特殊药物间接促进内源性生长激素分泌,加速骨盐形成与沉积,促使骨折愈合。
外踝骨骨折该怎么办
一、一般处理:凡有骨折可疑的病人,均应按骨折处理。首先抢救生命。闭合性骨折有穿破皮肤,损伤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尽量消除显著的移位,然后用夹板固定。
二、创口包扎:若骨折端已戳出创口,并已污染,但未压迫血管神经时,不应立即复位,以免将污物带进创口深处。若在包扎创口时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创口内,须向负责医师说明,促其注意。
三、妥善固定:骨折急救处理时最重要的一项。 急救固定的目的有三:1、避免骨折端在搬运时移动而更多地损伤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2、骨折固定后即可止痛,有利于防止休克;3、便于运输。
四、迅速运输 治疗骨折的原则: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怎样判断骨折愈合了没有
(1)骨折部无压痛及沿肢体纵轴无叩击痛。
(2)自行抬高患肢无不适感。
(3)用适当力量扭转患肢,骨折处无反常活动。
(4)X 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5)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
自然铜的功效与作用 促进骨折愈合
自然铜的水浸液能充分溶解二硫化铁,和一些其他的矿物质,摄入后对骨折处的骨痂的形成和成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增强骨折处的拉伸应力和弯曲应力,降低骨折处再次损伤的风险,常用于促进骨折愈合。
骨折的分类症状及处理
一、骨折的分类
1、按外伤造成的后果分:
a.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无损伤,无裂开、骨折断端不外露、又称单纯性骨折、
b.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有创口,甚至骨折断端刺伤局部肌肉和皮肤,使骨折端和外界相通,容易感染,又称复杂性骨折。
2、按骨折程度分:
a.不完全骨折(青枝骨折),仍有部分骨质相连。
b.完全骨折,骨质完全离断。
二、症状
1、疼痛;
2、骨折肢体功能障碍;
3、局部肿胀、或成角、变短、扭曲等畸形;
4、骨折处有时可触到骨磨擦音。
三、处理
1、认真细致检查局部伤情和全身情况,及时采取下确的止痛、止血、因定措施。
2、因定骨折部位
目的是使骨折不再活动而加重刺伤周围组织和加重移位变形、减少疼痛。有创口出血时,包扎止血后再固定,不能将刺出创口外的骨端强行送回内。包扎固定后送往医院。
粉碎性骨折与其它骨折有何区别
粉碎性骨折与其它骨折有何区别?在生活中由于骨折是很高的一种疾病,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所有的骨折都是一样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骨折有很多种分类,那么,粉碎性骨折与其它骨折有何区别呢?以下就是专家的详细介绍。
粉碎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区别:
1.开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耻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肠破裂,均为开放性骨折。因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处受到污染。
2.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没有污染。
粉碎性骨折与其它骨折有何区别?您现在是不是对这三种骨折的区分有一定的了解,希望我们为您讲述的对您有所帮助。
怎样辨别是骨折还是软组织挫伤
对于明显的骨折是容易察觉的,就会有严重疼痛和无法完成应该的活动等。但对于轻度的骨折有时难以明确。
查体判断是否有骨折,可以对受伤的肢体做不接触伤处的挤压实验,如果疼痛明显的为传导痛阳性,就可能是骨折,阴性就不是骨折。对受伤较重的,最科学的是要拍正侧位的局部片子。但轻度骨折拍片子,有时也会看不清,那样就需要选择做CT加三维成像。或者按骨折处理,10天后复查片子,就能看的更清楚,是否有骨折。
骨折如何分类
1.根据骨折的程度
(1)不完全性骨折。骨的连续性未完全破坏,或仅一部分骨小梁的连续性中断,临床好处理,预后较好。
(2)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
2.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
(1)开放性骨折。骨折部位的皮肤或动膜破裂,骨折断端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如合并腔耽或尿道破裂的耻骨骨折,合并直肠破裂的既尾骨骨折。这种骨折容易合并感染。
(2)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动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
3.根据骨折端的稳定程度
(1)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发生移位。一般都保持良好的解剖对线,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形骨折、嵌插骨折及压缩性骨折等。
(2)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再发生移位,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及粉碎性骨折等。暴力的作用、肢体远侧段的重量、肌肉的牵拉以及搬运或治疗不当,均可造成骨折的断端移位。这样骨折就不可能愈合成原来的样子。
此外,根据骨折后就诊的时间可分为新鲜骨折(伤后2—3周)和陈旧性骨折(3周以上)。根据受伤前骨路是否正常可分为外伤性骨折(原来骨头没病,仅仅因受伤而发生骨折者)和病理性骨折(骨路先患病,在外力打击下又发生骨折)。
脚扭伤恢复要多久
脚扭伤如果没有骨折,一般三周左右可以好,如果合并骨折,就得按照骨折处理,至少需要三个月。
脚扭伤多久能好首先得去医院做一下检查,确定自己是软组织损伤,就是非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合并骨折。不同的损伤处理的方法不同,然后治疗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所以脚扭伤之后,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搞清自己有没有骨折,没有骨折打个外固定,三周左右基本上就可以痊愈了,如果有骨折,或者是打个外固定或者是做手术,一般三个月骨头也能长成一个比较坚强的愈合,所以说脚扭伤多久好呢?三周或者三个月。
骨质疏松很严重了怎么办
骨质疏松严重的程度就是出现骨折,这种骨折是由于脆性增加而造成的骨折,处理原则根据骨折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但是有一点,骨折首先要复位,另外要加强内固定,固定好了以后,应该告诉患者要适当的功能锻炼,同时在锻炼的过程中,要给予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进行处理,比如说增加钙或者是维生素D的服用,同时呢可以给予一些,促进骨的吸收、抑制骨质流失的药物对症治疗。
骨折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一、复位
包括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以手法复位为主。复位时间越早就越容易,效果也越好。如果脱位时间较长,关节周围组织挛缩、粘连,空虚的关节腔被疲痕组织充填,可给手法复位造成一定困难。对于合并关节内骨折、经手法夏位失败者,有软组织嵌人、手法难以复位者或陈旧性服位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手术切开复位。
二、固定
复位后将关节固定于稳定位置2—3周,使损伤的关节囊、韧带、肌肉等软组织得以修复。固定的时间根据个体的脱位情况而定,太长易发生关节僵硬,太短则损伤的关节囊达不到修复,容易形成习惯性脱位。陈旧性脱位手法复位后,固定时间应适当延长。
三、功能锻炼
在固定期问要经常进行关节周围肌肉的伸缩活动相思肢其它关节的主动活动。固定解除后,逐步进行患部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切忌粗暴的被动活动,可用理疗、按摩等手段,促使关节功能早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