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脑死亡的判断不能单纯依据某一症状或体征,也不能像传统上判断死亡的三个标准。必须综合观测才能做出判断。通常包括以下项目:①持续深昏迷、对外界刺激完全无反应;②无自主呼吸,需要呼吸机维持;③无自主运动,肌肉无张力;④脑干反射消失,包括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动眼反射、角膜及咽喉反射、睫反射等均消失。另外体温调节紊乱亦有参考价值;⑤脑电波呈平直线或等电位图,又称大脑电沉默,或脑电图波幅不超过2mV、24小时(中国标准是12小时,美国标准是24-72小时)后复试仍无反应;⑥结合心搏停止前情况进行分析,并排除抑制脑功能的可能因素,如低温(�32.2℃)、严重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如肝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非酮性高血糖脑病)、肌肉松弛药、中枢神经抑制药和其他药物的作用等。一般①--⑤连续出现24小时以上而毫无变化即可判断为脑死亡,还有学者建议若条件许可应进行如下检查:①阿托品试验:静脉注射阿托品2毫克(1-5mg),同时观察心电图,阳性者较原心率平均增加20-40%,脑死亡者为阴性;②变温试验:用冰水注入外耳道,观察有无眼球震颤,脑死亡者为阴性;③头颅超声示脑搏动消失,或用多普勒超声探头观察,颈总动脉血流全部流向颈外静脉;④头颅扇形扫描,大脑前、中动脉搏动消失;⑤四条脑血管造影或同位素闪烁扫描均无血管显影或造影剂仅充盈在脑底血管;⑥其他:如脑CT、颈动静脉氧差测定、脑脊液乳酸测定等方法。所有的办法中只要能证明脑循环停止是最可靠的指征。
脑出血的诊断标准
1.脑出血诊断主要依据
1)大多数为50岁以上,较长期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
2)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3)发病快,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4)查体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5)脑CT扫描检查:脑内血肿呈高密度区域,对直径大于1.5cm以上的血肿均可精确地显示。可确定出血的部位,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有无脑水肿和脑疝形成,确诊以脑CT扫描见到出血病灶为准,CT对脑出血几乎100%诊断。
6)腰穿可见血性脑脊液,目前已很少根据脑脊液诊断脑出血。
2.病因诊断
1)脑实质内小型动静脉畸形或先天性动脉瘤破裂。破裂后形成血肿,畸形血管或瘤体自行消失。即使做脑血管造影也难显示。
2)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病毒、立克次体感染等可引起动脉炎,导致管壁坏死、破裂。
3)维生素C和B族缺乏,脑内小血管内膜坏死,可发生点状出血亦可融合成血肿。
4)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缺乏性紫癜、血友病等。
5)抗凝治疗过程中,可发生脑出血。
6)颅内肿瘤出血:肿瘤可侵蚀血管引起脑出血,肿瘤内新生血管破裂出血。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以腹股沟、臀部和大腿部位为主的关节痛,偶尔伴有膝关节疼痛,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常有髋部外伤史、皮质类固醇应用史、酗酒史以及潜水员等职业史。
2、MRI 的T1加权像显示带状低信号影(带状类型)或T2加权像显示双线征。
3、X线片改变:水滴征、低密度征、新月征、断裂征、硬化征、变形征和修复征等表象。
4、CT检查表现为股骨头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囊状透光区,囊状透光区边缘 模糊,有高密度硬化骨。股骨头软骨面有不规则的断裂变形,股骨头塌陷变形,髋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
5、核素骨扫描在股骨头坏死初期血流灌注相显示灌注下降,呈灌注缺损(冷区);坏死修复期血池相显示热区中有冷区即“面包圈样”改变。
6、DSA造影表现为上支持带供血动脉细小、中断,失去了正常形态,或股骨头静脉回流延迟造影剂淤积。
7、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骨髓坏死。
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标准即可确诊。
脑死亡的法律地位
脑死亡不仅在医学界得到公认,而且许多国家为之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标准,已获得法律认可。
从国际上脑死亡的立法情况看,脑死亡的法律地位主要有以下3种形态:
1、国家制定有关脑死亡的法律,直接以立法形式承认脑死亡为宣布死亡的依据,如芬兰、美国、德国、罗马尼亚、印度等10多个国家;
2、国家虽没有制定正式的法律条文承认脑死亡,但在临床实践中已承认脑死亡状态,并以之作为宣布死亡的依据,如比利时、新西兰、韩国、泰国等数十个国家;
3、脑死亡的概念为医学界接受,但由于缺乏法律对脑死亡的承认,医生缺乏依据脑死亡宣布个体死亡的法律依据。
脑膜炎的诊断标准
疾病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与鉴别
根据发热,头痛,脑膜刺激症以及脑脊液中多形核白细胞增多为主的炎症性变化等,诊断不难,但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非化脓性脑膜炎
因为不论是结核性,病毒性,真菌性和其他病原体所引起的非化脓性脑膜炎也会出现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症,所以应进行鉴别,非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反应多为淋巴细胞,而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中细胞增多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加上糖含量降低和乳酸脱氢酶增高可排除非化脓性脑膜炎。
2.机械,化学,中毒性脑膜损害以及癌性脑膜病
这些情况也会出现与化脓性脑膜炎类似的临床表现,但通常根据详细的病史,原发病的确定,对疾病转归的观察以及试验性治疗等可使诊断得以澄清。
3.出血性脑血管病
出血性脑血管病,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往往突然发病,也可有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症等,但腰椎穿刺脑脊液呈血性可证实诊断。
儿童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儿童脑死亡诊断更应慎重,可参考以下几条:
(1)昏迷和呼吸停止同时存在。
(2)脑干反射全部消失,瞳孔散大固定,眼球固定,呼吸活动完全停止。
(3)以上检查结果恒定无变化。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
综合日本厚生省骨坏死研究会(JIC)和Mont提出的诊断标准,制定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以腹股沟、臀部和大腿部位为主的关节痛,偶尔伴有膝关节疼痛,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常有髋部外伤史、皮质类固醇应用史、酗酒史以及潜水员等职业史。
2、MRI 的T1加权像显示带状低信号影(带状类型)或T2加权像显示双线征。
3、X线片改变:水滴征、低密度征、新月征、断裂征、硬化征、变形征和修复征等表象。
4、CT检查表现为股骨头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囊状透光区,囊状透光区边缘 模糊,有高密度硬化骨。股骨头软骨面有不规则的断裂变形,股骨头塌陷变形,髋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
5、核素骨扫描在股骨头坏死初期血流灌注相显示灌注下降,呈灌注缺损(冷区);坏死修复期血池相显示热区中有冷区即“面包圈样”改变。
6、DSA造影表现为上支持带供血动脉细小、中断,失去了正常形态,或股骨头静脉回流延迟造影剂淤积。
7、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骨髓坏死。
确认脑死亡的资格是什么
医生专业
西班牙
1979年,西班牙通过的移植法规定:脑死亡必须由3位与移植工作无关的医师确认,其中1位是神经外科医师或神经病学专科医师。
美国
美国负责判定脑死亡的医生为神经内科或外科医师,并需要两位医师同时在场时进行判定。
英国
英国标准规定:由具有经验的急救中心医生来判断,有疑问时还要与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生会诊。
台湾
台湾标准规定:由二名接受过专门训练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急救中心医生担当, 两人中至少有一人必须是精通脑干机能试验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生,参与器官移植的医生不能诊断脑死亡。
日本
日本厚生省脑死亡研究班标准规定判定脑死亡的医生为:
1、具有丰富的诊断脑死亡经验,但与移植无关;
2、由两人以上完成;
3、两次以上检查时不必由同一医生来进行,但这一医生必须参加过脑死亡的诊断。
医生人数
各国规定确认“脑死亡”所需的医生人数:
巴尔干各国、希腊、波兰、西班牙、意大利:需要3名医生;
法国:需要2名医生;
澳大利亚和芬兰:只需1名医生。
脑死亡还有救吗
1深昏迷,对任何刺激无反应。
2自主呼吸停止。
3脑干反射全部消失。
4阿托品实验阴性。
5脑电图呈等电位。上述标准中1-3项为必备条件,且在严密观察和反复监测下判定(至少持续24小时),并排除中枢抑制药、肌肉松弛剂、毒物和低温因素的影响。
脑死亡概念和诊断标准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国家,关于死亡的概念及判定死亡的标准是有差别的。中国社会一般的死亡概念是:一个人只要心跳完全停止,自主呼吸消失,就算是死亡,即“心死亡”。这一概念一直指导着我国传统的医疗和法律。
然而在当代医疗技术的条件下,呼吸机可以人为地引起呼吸动作,按摩和药物可以刺激心脏恢复跳动。1959年,法国学者莫拉雷(P. Mollaret)和古隆(M. Goulon)在第23届国际神经学会上首次提出“昏迷过度”(Le Coma Dépassé)的概念,同时报道了存在这种病理状态的23个病例。他们的报告提示:凡是被诊断为昏迷过度者,苏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根据对这23名不符合传统死亡概念的深度昏迷者的临床研究,1966年国际医学界正式提出“脑死亡”(brain death)的概念。主宰人体的脑神经细胞是一类高度分化的终末细胞(或称固定型细胞,permanent cell),死亡后恢复和再生的可能性极小。当脑神经细胞的死亡数量达到或超过一定极限时,人的感知、思维、意识以及自主活动和基本生命中枢的功能将永久丧失。脑神经细胞的这种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特性,构成了将脑死亡作为人类死亡诊断依据的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