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风预防
鹅掌风预防
夏季是手足癣的高发季节,北京天桥皮肤病专家指出,手足癣并非小病,如果处理不当,可导致全身发疹,若继发感染,可发生丹毒,重者导致败血症。手足癣在治疗上比较复杂,不同类型的足癣、不同阶段、甚至不同个体,选用何种药物没有统一的规定,此外,不同个体出汗情况及对癣菌的易感性也不同。因此,足癣患者应去正规医院积极治疗。而且要一边治疗,一边预防手足癣。
手足癣的预防更为重要。专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穿别人的鞋和袜子,洗脚盆要一人专用。手足癣患者的袜子洗涤时应尽量与其它衣物分开。容易出脚汗的人宜穿棉线袜,不宜穿不透气的尼龙袜和胶鞋。同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天天洗脚,勤换袜子,保持鞋袜的干燥,避免到不清洁的浴池、游泳池洗浴和游泳,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尽量不要在过湿过热的环境下工作。避免使用公用剪刀和指甲钳。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手足癣的发生,达到了预防手足癣的目的。
鹅掌风特效药
1鹅掌风亦称手癣,是一种易发于手掌的顽固性皮肤病,初起皮下一个个小水泡,瘙痒,以后叠起白皮渐脱屑,日久皮肤粗糙变厚,入冬皲裂,痛痒;若日久不愈可蔓延至指甲,使甲板失去光泽,变形增厚
2内服药方: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荆芥5克,防风5克,黄柏10克,地肤子3克,葱白6根。 用法:上药水煎取1/3内服,另2/3药液趁热浸泡熏洗手掌50分钟,若药凉可加热再熏洗,然后涂擦外敷药。再配合纯中药的癣春霜按摩膏。能活血化瘀,护肤,排湿。
鹅掌风疾病是如何分型的
鳞屑角化型鹅掌风症状:为片状红斑,伴角质弥漫性变厚、粗糙、脱屑,表面覆有鳞屑,边缘尚清楚,中心纹理比较显著,触之有粗糙感。在户口处形成较深的裂隙,常疼痛出血。可向手背发展,形成有鳞屑的斑片。大多干燥无汗。
浸渍糜烂型鹅掌风症状:好发于指间,由于该处皮肤较薄嫩,相互紧接触,不透气,易潮湿,局部皮肤浸渍发白,呈腐皮状,揭开腐皮见鲜红色的糜烂面,伴渗液。有时发出恶臭,瘙痒难忍。可因搔抓引起细菌感染。继发淋巴管炎、蜂窝织炎或丹毒。
水疱型鹅掌风症状:在掌心、指侧发生针头至米粒大小的深在性水疱,疱壁发亮、较厚,可融合成多房性水疱,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瘙痒。主要发生在夏季。水疱自行干燥后形成白色点状或环形鳞屑。
进入夏季想要预防鹅掌风该怎么做
鹅掌风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传染病。主要通过公用拖鞋、公用洗脚盆、公共浴池及毛巾互相感染。手癣大多由足癣感染而来,常因搓足引起。每到春夏季节,患“鹅掌风”的人会明显增多,这是因为温暖潮湿的环境为真菌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足部汗腺较发达,加上鞋袜使汗液不易挥发,局部温度较高,真菌可以大量繁殖,如果不常洗脚或脚汗多,就更容易引起真菌的生长繁殖。病人常表现为趾间潮湿、发白或起小水疱,剥去皮屑为湿润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真菌生命力极强,鹅掌风病人脱落的皮屑就是传染媒介。如果使用病人用过的脚盆、毛巾、鞋袜,就容易染上鹅掌风,穿球鞋和不透气胶鞋的人容易患足癣。因而要经常保持鞋内的清洁干燥,做到常刷洗,晚上将鞋放在通风处,也可用无水明矾或无水氯化钙、生石灰等用纱布包好,放在鞋内吸潮气,次日早晨再将纱布放在密闭容器内,以备再用,保持鞋子干燥。
鹅掌风的预防更为重要。专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穿别人的鞋和袜子,洗脚盆要一人专用。足癣患者的袜子洗涤时应尽量与其他衣物分开。容易出脚汗的人宜穿棉线袜,不宜穿不透气的尼龙袜和胶鞋。同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天天洗脚,勤换袜子,保持鞋袜的干燥,避免到不清洁的浴池、游泳池洗浴和游泳,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尽量不要在过湿热的环境下工作。避免公用剪刀和指甲钳剪病甲。
鹅掌风传染吗
鹅掌风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手癣,临床上很常见,主要多发于一些经常长期双手浸水、老是接触洗涤剂等等因素导致,鹅掌风传染吗,鹅掌风是传染的,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多发于青年和中年妇女。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手掌的某些地方出现水疱,针眼大小,有清晰的液体包含其中。
手癣出现的症状多为红斑、水疱等现象,应该及时治疗,一开始只是一点点水疱,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蔓延整个手掌甚至是双手,致使手部皮肤越来越粗糙,冬天的时候很容易干裂开口。
手癣是由真菌引起的,因此它有一定的传染性,尤其是在手癣的发展阶段,皮疹非常活跃,出现红斑、豆疹、水疱和脱屑等病变,此时真菌生长繁殖也很快,传染性也较强。因为,随时可以有真菌随皮屑散布出来,若用患病的手接触食物,食物也会被污染,当人使用时就会毫不犹豫的传染给他人。
手癣俗称鹅掌风,足癣俗称脚气,手癣、足癣统称为手足癣。 传播方式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长期的局部潮湿和皮肤损伤及皮肤PH值失调,用手搔抓患癣部位或与患者共用鞋袜、手套、浴巾、脚盆等为主要传播途径。长期的手足癣未治愈可导致灰指甲及其它真菌性妇科病。
手癣的治疗
1.水疱鳞屑型可外用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琐辛搽剂等。角化增厚型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咪康唑霜或10%冰醋酸浸泡。有皲裂者,可加用尿素脂。皮损消退后继续搽药2周以上。
2.手部因经常水洗,所以局部搽药次数应增加,特别是洗手之后要加搽软膏或霜剂。
3.病程久或局部治疗效果差者,加口服灰黄霉素、酮康唑或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药治疗。
4.甲癣和手癣互为传染源,应予以同时治疗,包括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病。
鹅掌风的治疗并不麻烦,关键一点是要用对方法,并且要尽早治疗,及时治疗,避免传染给家人或者亲朋。鹅掌风传染吗?鹅掌风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因此得了鹅掌风要尽量远离别人,避免直接性接触。治疗鹅掌风需要到正规专业医院,这样才能避免反复复发。
鹅掌风症状
1.水疱鳞屑型多为单侧起病。先从手掌的某一部位开始,为针头大小的水疱,壁厚且发亮,内含清澈的液体。水疱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自觉瘙痒。水疱干后脱屑并逐渐向四周蔓延扩大,形成环形或多环形损害,边缘较清楚。病程多慢性,可持续多年,直到累及全部手掌并传播至手背和指甲,甚至对侧手掌。有时水疱可继发感染形成脓疱。与足癣相比,手癣较少继发严重的细菌感染。
2.角化增厚型多由水疱鳞屑型发展而成。患者常有多年病史,累及双手,也可为单侧。皮损一般无明显的水疱或环形脱屑。掌面弥漫性发红增厚,皮纹加深,皮肤粗糙,干而有脱屑。冬季则常发生开裂,有时裂口很深伴出血,疼痛难忍,影响活动。促使手掌角化增厚的因素除皮肤癣菌外,还与长期搔抓、洗烫,肥皂、洗涤剂、各种化学物品和溶剂刺激以及不当治疗有关。
手癣辩证施治
1.风湿蕴肤
症状:手掌或指间可见针帽大小的水疱,瘙痒,破裂后水液外渗,干后脱皮,有环状鳞屑,或指间潮湿、糜烂,自觉瘙痒难忍,舌红苔白腻,脉滑数。
治法:祛风清热利湿。
方药:消风散
2.肌肤湿热
症状:水疱聚集,瘙痒难忍,有灼痛感,破裂流水,微热汗出,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祛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
3.血虚风燥
症状:病程迁延日久,或失治误治,皮纹深厚粗糙,皲裂痒痛,宛如鹅掌,舌燥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血润燥,补脾杀虫,祛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或养血润肤饮加白鲜皮,地肤子,土茯苓,白蒺藜
4.其他治法
(1)外治法:有渗液、水疱或糜烂时,选用黄丁水洗剂或黄精水洗剂湿敷,再予鹅掌风止痒粉;以丘疹、鳞屑为主时,选用土槿皮酊;鹅掌风干裂疼痛时,选用二矾散熏洗之。
(2)针刺疗法:毫针刺内关、合谷,施泻法。
(3)灸法:皮疹区。生附子切厚片置于阿是穴上,艾柱灸5-10壮,再以鹅掌风癣药水外敷。
治鹅掌风的药膏
鹅掌风是指发生于指,趾间及掌蹠部位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初起手心及手指皮下有小水疱,并有瘙痒感,日久水疱隐没,叠起白皮,粗厚皲裂,形如鹅掌,故名鹅掌风。
鹅掌风多由传染而得,往往夏轻冬重,难于治疗,为顽固性皮肤疾病。可外用无激素的帕芙欧珍肤膏,每日涂抹1-3次,迅速止痒,坚持半月可康复。
鹅掌风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感染的重要诱因有双手长期浸水、摩擦受伤、接触洗涤剂和溶剂等,故鹅掌风在某些行业中发病率可相当高。患者以青年和中年妇女为多,其中许多人有戴戒指的历史。
市面上治疗鹅掌风的药膏大多以西药软膏为主,但其实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膏治疗鹅掌风更安全,轻松治愈不复发。配方如下:黄柏30克,炒炭存性,贯仲15克,复合维生素B30片,共研末,加复方鱼肝油软膏50克,混合调匀即成药膏,一般用药3~5次可愈。
因为鹅掌风会传染,所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护理和清洁更要注意。鹅掌风患者*不要与其他家人同用毛巾,洁具,洗脸盆等。贴身使用物品,衣服或毛巾等清洁用品与其他家人分开使用,穿纯棉的衣物,不要长时间用水浸泡患处,脚部的脚藓如果出脚汗,要及时换洗,保持干爽,免得病情反复甚至严重。要注意住处的通风。
不要随意搔挠,挠破患处,容易引起化脓、红肿,导致病情加重,更不易恢复。脚部鹅掌风患者,不要用手直接去触碰,很容易传染到手上。不要吃辛辣、刺激、腥发的食物,不熬夜,早睡早起,每天排便。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按时睡眠,不要烦恼,也不要过度焦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