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推拿
膝关节推拿
1、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仰卧,伤肢伸直并外旋。术者先点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等穴。然后在损伤局部及其上、下方施揉、摩、擦等法。急性损伤肿痛明显者手法宜轻,日后随着肿胀的消退,手法可逐渐加重。
2、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仰卧、术者点按髀关、伏免、双膝眼、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解溪等穴,然后于患肢大腿前侧及膝关节周围运用衮、揉等法。对单纯髌上滑囊出血的患者,术者一手握患肢踝部,另一手按住髌骨上缘血肿处,先使膝关节伸展,然后迅速灵巧地使膝关节充分屈曲,再伸直膝关节。
3、膝关节脂肪垫劳损:患者取仰卧位,将膝关节屈曲90°。术者先点按梁丘、血海、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穴。然后将患肢伸直,术者施以一指禅推法和揉法于膝关节髌骨下方5-10分钟。
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损伤初期,可在膝关节周围和大腿前部施以衮、揉等法,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加速血肿消散。
膝关节炎患者应如何锻炼?
1、有氧锻炼,如骑自行车、游泳及行走。因膝关节的最大负荷出现在上下楼梯时,故此项锻炼不适合它会影响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震荡或冲击膝关节的运动可能进一步损伤关节软骨。
2、增强肌力和活动范围的锻炼。
对膝关节炎的患者,膝关节的伸直力量可降低达60%,所以要增加膝关节伸肌的力量。首先是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①坐在凳子上时,将下肢伸直,紧紧收缩大腿肌肉,用力将膝关节推向地面;
②如果躺在床上,将下肢伸直,紧收大腿肌肉,将膝关节向床的方向推进;
③保持5秒;
④此后放松,反复10次—15次,渐进性加大活动量。
①坐在凳子上或躺在床上
②交叉双踝,将左下肢搁在右下肢上方,下肢伸直,将足跟触地或紧贴床垫,将左下肢尽量推向下,而将右下肢尽量推向上方,使踝关节推挤在一起;
③保持5秒;
④将下肢位置交换,重复以上动作,10—15次。
膝关节滑膜推拿治疗方法
推拿疗法
1,用温水把双手洗净,擦干后双手互相摩擦至温热。
2,找一安静的环境,最好是在床上,仅穿短裤,露出腿部。
3,点压穴,站立或者平坐在床上,双腿平放或者自然弯曲膝部都可以,,搓热双手,用大拇指点压患有滑膜炎的腿部穴位,力度要由轻入重,至相应穴位有麻痛感为好。
4,推按大腿,平坐在床上,双腿平放或者自然弯曲。搓热双手,把患有滑膜炎的腿放平,双手从大腿根部往膝盖方向缓慢推按,力度由轻开始慢慢加重。做此步骤时意念集中在手推过的部位,意念气血被手推向了膝盖部位。推按3分钟。
5,按压膝部,平坐在床上,患病腿平放或者自然弯曲。搓热双手,双手按压患病膝部,先左右相对按压(左手在膝盖左边,右手在膝盖右边)1分钟,然后上下按压(一只手在膝盖上部,另一只手在膝盖下部)1分钟,接着全方位的按压膝部关节(用双手掌心从各个角度揉按膝盖至膝部发热)2分钟。
注意:按压时要用手掌心使劲,类似揉面那种力道,足腿导引,平坐在床上。以左腿患膝关节滑膜炎为例具体如下:
第一步,左腿膝盖弯曲,左手握住脚趾部位,右手握住脚跟部位;
第二步,左手把脚趾向左方向牵引,右手把脚跟向右方向牵引,慢慢牵引到不能动为止,力度要柔和,同时配合呼吸为呼气;
第三步,双手依然握住脚趾和脚跟,慢慢牵引让脚自然归位,同时配合吸气。以上第二三步重复10次。如果右腿患病反之。每晚外敷通膜消痛膏,以生姜水以生姜擦拭皮肤后,将本膏药直接贴患处,左右各一贴。注意:做牵引的力度一定要柔和,动作一定要缓慢,幅度要到不能动为止。
膝关节疼痛的推拿疗法
1. 按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或小鱼际,或掌根部,或手指罗纹面部分着力吸定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做轻柔缓和的环旋动作,不要在皮肤上摩擦,而要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活动本法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也有活动关节,消肿止痛的作用
2. 捏拿法:患者仰卧,医者用双手或单手,用拇指与余指相对提起捏拿按揉患侧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等软组织拿法捏法强调动作柔缓连贯,用力均匀,持久深沉,使作用力透达肌肉
3. 点按法:取患肢承山梁丘血海犊鼻阳陵泉阴陵泉等穴及髌上囊施用指揉法指按法
4. 铲刮法:医者食指扶持拇指,用拇指前端顶住患膝疼痛激发点,或痛性筋结索条,贴筋着骨,做向前铲推动作,或用食指缘刮动松解髌骨周围筋膜粘连,有利于缓解或消除疼痛此法施术时患者较痛,但痛而后不同一般用于有明确压痛点的患者一次仅作3-5下,视耐受能力而定
5. 松髌法:患者仰卧伸膝位,分别采用下列松髌手法
医者以拇食中指捏住卡握在髌股关节两侧缘,用力相挤,使之分开然后沿肢体长轴上下滑动,要作到皮肤不移动而动在皮下最后再将髌骨由下向上(垂直方向)提拿,以增大髌股关节间隙,改善关节面受压
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踝关节上方,屈膝45度左右,另手拇指握压在髌上囊,使伸直膝关节时采用水平力量,拇指分别由髌骨的内上缘中上缘外上缘,推向外下方下方,然后沿相反方向推向内下方,重复数次,以扩张伸膝装置,并增加髌骨的活动度
6. 镇定法:使膝关节被动地屈曲或伸直,达到最大限度后,持续维持该位置几十秒或一分钟,以使肌肉受到充分牵拉而放松关节,增加活动范围
7. 理筋法:先沿肌腱韧带肌纤维走行垂直方向,施以往返弹拨的分筋手法;再沿肌腱韧带肌纤维走行方向,用手指做连续旋转捻按移动动作
腰间盘突出怎么推拿 腰间盘突出常用推拿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屈曲膝关节,推拿者一手置于患者腰骶部,另一只手夹持住患者双下肢,双手来回推拿晃动患者腰部。
患者取俯卧位,推拿者一手提起患者对侧下肢,另一只手按在腰骶部,双手用力向相反的方向做扳腿推腰运动。
患者仰卧,双下肢屈髋屈膝,推拿者一手固定双下肢,另一只手托住患者腰骶部,使患者在床上反复滚动。
患者仰卧,推拿者一手抬起患者患肢,保持伸直位逐渐抬高至极限,然后另一只手按压足底使踝关节背伸。
膝关节滑膜炎的推拿手法
⑴ 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以法在髌上方操作,以指揉或掌揉法在髌下,内、外侧操作15分钟。
⑵ 拔伸屈膝法:患者仰卧位,膝关节曲屈90°左右,助手固定住大腿,医者双手握住踝关节先做对抗牵引半分钟左右之后,在保持牵引力的同时左右扭动2~3次,然后将膝关节尽量屈曲,再恢复至膝关节屈曲90°位,可行2~3遍,最后一遍在保持一定牵引的情况下,助手慢慢放松,使患膝完全伸直。
⑶ 用拿法拿股四头肌及小腿后侧肌肉3~5遍,搓揉膝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其他:中药外敷。
自我推拿防治膝关节病
膝关节是人身体较大而复杂的屈曲关节,在承受几乎全部体重的同时还要担负起腿部的各种运动任务。如果不注意保护膝关节,很容易损伤,恢复不好就会有转为慢性病的趋势。如果能够掌握一些膝关节的保健治疗方法,并且能坚持治疗,就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下面介绍几种膝关节自我推拿保健的手法。
点揉痛点
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拇食指腹在压痛点处进行点揉(见图①),压痛点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及膝后腘窝处。膝后腘窝处可以用食中指点揉。按揉每个痛点时注意力度,先由轻至重点揉20次,再由重至轻点揉20次。
此手法可以促进痛点炎症吸收,松解粘连,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膝关节疾病。
点揉穴位
点揉膝关节周围的一些特定穴,每个穴点揉1分钟,以酸胀为佳。关节水肿时,点揉穴位疗效较好。
1. 血海穴、梁丘穴(见图②)
位置:下肢绷紧,膝关节上侧肌肉最高处,内为血海、外为梁丘。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配合股四头肌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尤其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抬腿无力、屈伸困难,效果显著。
2. 犊鼻穴、膝眼穴、委中穴(见图②、见图③)
位置: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为犊鼻穴,内侧凹陷处为膝眼穴。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作用:刺激此三穴可增加关节内血液供应和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
3. 阴陵泉穴、阳陵泉穴(见图④)
位置:阴陵泉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高骨后侧凹陷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高骨稍前凹陷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疏通下肢经络,改善小腿无力、疼痛等异常感觉。
4. 三阴交穴、足三里穴(见图④)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内踝高点上四横指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令下肢有力。具有补益肝脾肾,健步强身的作用。
掌揉髌骨
以掌心扣按髌骨(见图⑤),在保持足够压力的情况下,使髌骨产生向内向上的轻微运动,在此基础上,带动髌骨做环转运动2~3分钟。按压时,以髌骨下产生酸胀温热为宜。此手法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水肿及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拿捏股四头肌
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捏股四头肌(即膝盖上丰厚的肌肉,见图⑥)约1~2分钟,以微微酸胀为度。此手法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内的血液供应。特别是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股四头肌内侧头萎缩,膝关节不能伸直者。
弹拨膝关节内外侧肌腱
用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触摸膝关节后窝内的两侧,可以摸到两侧有两根“大筋”(见图⑦),此即是大小腿主要肌腱穿行处。膝关节病患者多由于膝关节不能充分伸直而引起这些肌腱“挛缩”,久之腿就会无法伸直。用双手四指经常弹拨此两处“大筋”,可以起到舒筋通络的作用,松解挛缩,恢复肌腱原来的长度。这样,渐渐地膝关节就能伸直了。
拿揉小腿肚
用手掌轻揉地拿揉小腿肚(见图⑧)。每侧各1分钟,以小腿肚微微发热为佳。此手法的作用是松解患者小腿肚痉挛的肌肉,增加小腿后侧肌群的血液供应。
擦膝盖
可在膝盖周围涂擦少量红花油或扶他林,然后用一只手快速在膝盖周围的皮肤上来回擦动(见图⑨),以关节周围产生热感为佳。能够有效增加血供,改善因血供不良而出现的麻木、僵硬感。
转膝提腿
站立,双下肢并拢,膝关节微屈,身向前倾,两手掌分别按在两膝上,膝部左右旋转40次(见图⑩);然后坐下,让两下肢悬空,提起左腿,如踢球状30次,左右轮换。此方法主要是活动关节内部各组织,促进关节内润滑液的分泌和滋润。
结束手法
以双手手掌按压并吸附住患者的腿部双侧皮肤及皮下组织(见图),做快速的搓动,由大腿向小腿方向操作,以深层组织有热感为宜。
调护知识
1.膝关节损伤恢复期和膝关节慢性病,比较适合运用自我按摩保健疗法。注意每次操作适可而止,不可急于求成,应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以保持关节平衡。
2.膝关节在半蹲位是最容易受损伤的。半蹲位时切不可左右旋转上半身以免伤及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一旦关节韧带发生损伤,一定注意休息。否则今后容易因膝关节稳定装置受损而造成关节不稳,最终发展成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3.膝关节里最易磨损的部位是髌骨,因为髌骨是下肢曲伸动力中的“加力”装置,也可以说是伸直膝关节时的一个“支点”。锻炼膝关节的关键是要在膝关节尽可能承受小一些压力的状态下进行周围肌肉和骨质的锻炼。其中,直腿抬高运动就是一个很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方法如下:平躺在床上,把腿伸起,让大腿上的肌肉收紧、绷直,与床成45度夹角,每次都维持1秒,让伸直的腿停留在半空中,再慢慢地放下。如此重复50个,50个为一组。此种运动方式也可以站着练习。初次做的时候,次日大腿肌肉会有一些酸痛感,但是持续练习一周以后,酸痛感就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膝关节的抗负荷能力逐渐得到加强。
药 浴
治疗目的:改善物质代谢和微循环,抑制退行性变的进一步发展,消炎止痛,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处方:肉桂50克,鸡血藤80克,川芎50克,木瓜50克,独活50克,苏木50克,川续断50克,络石藤80克,路路通50克,海桐皮50克,豨莶草50克,仙灵脾50克,刘寄奴50克,土茯苓50克,秦艽50克,伸筋草80克。
方法:药浴的温度保持在43℃左右。煎药浸泡双下肢为佳,上述药水煎去渣取液2500毫升,分为5份,每份再加清水3升,浸泡双下肢,每次45分钟,1天1次,1份药液可用5天,但每次用完后要注意低温冷藏(不要冰冻),15天为1个疗程。注意每次药浴宜加入少量白酒(35度~45度,10毫升左右)。药浴后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膝骨关节炎的推拿疗法
1、取仰卧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自上而下旋推其患侧膝关节周围5分钟。
2、取仰卧位,家人立其患侧,一手患者髌骨外侧缘,一手握患肢踝部,屈伸膝关节十数次,直至完全屈曲膝。
3、取仰卧位,家人将其患侧膝关节屈曲至90度,小腿内旋或外旋,摇转2~3次,然后伸直,继而屈曲,使足跟与臀部接触。
4、取仰卧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按压患肢阴陵泉、血海、足三里穴各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5、取仰卧位,患侧膝关节屈曲,下肢肌肉放松,家人用两手拇指横放于膝关节两侧膝眼处,其余四指置于膝关节外后方,两手拇指沿膝眼,用适当力量作向心性摊挤,然后两拇指再沿膝关节间隙自前向后推挤,重复操作10遍。
膝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1:自我锻炼。
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在锻炼时量力而为,不要过度,因为膝关节是人体承重最大的关节,负荷过量易造成膝关节炎,一旦发病也不能完全停止运动,只要根据情况调整运动量,或做游泳、骑单车等不负重的运动,对膝关节炎还是很有好处的。
2:推拿疗法。
推拿治疗多在患病局部采用揉法、摩法、拿法、穴位指压等方法治疗,应用得当对膝关节炎疗效也很好,但在急性炎症期最好不用推拿法。
3:针灸疗法。
针灸有消炎止痛、退肿、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通过改变患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把一些致病炎性因子带走,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也是膝关节炎很好的治疗方法。
骨关节炎有哪些推拿方法
骨关节炎在临床上面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而且也是一种多发疾病,由于骨关节炎比较的难治,所以很多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都会配合推拿治疗。下面我们具体的了解下骨关节炎的推拿治疗。
采用推拿配合针灸和中药熏蒸治疗骨性关节炎,取穴:鹤顶、内膝眼、犊鼻、阳陵泉、阴陵泉。施术部位:理疗、熏蒸以患膝部为主;推拿以患肢肾、肝、脾胃经脉为主;
操作:推拿用轻柔缓和的手法,弹拨研磨髌骨,摇膝屈伸,促进膝关节正常滑液分泌,达到膝关节力学平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熏蒸以自制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熏蒸患部,每次30MIN,10 次为1个疗程;针刺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10MIN 行针1 次,留针30MIN。
对照组:取穴针刺操作同治疗组。治疗组有效率94.2%,对照组有效率82.2%。有专家报道结合中药烫熨治疗骨关节炎患者62例,其推拿手法采用一指禅推法推犊鼻、内膝眼、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和膝周之阿是穴,优良率为78.42%。
最后,小编要提醒大家,上面介绍给大家的骨关节炎的推拿治疗方法,大家不要盲目的自我使用,因为这些穴位的力度大家掌握不好反而会伤害身体健康。还是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正规的推拿。
膝关节炎怎样治疗好
1:自我锻炼。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在锻炼时量力而为,不要过度,因为膝关节是人体承重最大的关节,负荷过量易造成膝关节炎,一旦发病也不能完全停止运动,只要根据情况调整运动量,或做游泳、骑单车等不负重的运动,对膝关节炎还是很有好处的。
2:推拿疗法。推拿治疗多在患病局部采用揉法、摩法、拿法、穴位指压等方法治疗,应用得当对膝关节炎疗效也很好,但在急性炎症期最好不用推拿法。
3:针灸疗法。针灸有消炎止痛、退肿、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通过改变患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把一些致病炎性因子带走,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也是膝关节炎很好的治疗方法。
膝盖疼痛的治疗方法
膝关节是人身体较大而复杂的屈曲关节,在承受几乎全部体重的同时还要担负起腿部的各种运动任务。如果不注意保护膝关节,很容易损伤,恢复不好就会有转为慢性病的趋势。如果能够掌握一些膝关节的保健治疗方法,并且能坚持治疗,就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下面介绍几种膝关节推拿保健的手法。
一 推拿点穴法
1点揉痛点
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拇食指腹在压痛点处进行点揉,压痛点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及膝后腘窝处。膝后腘窝处可以用食中指点揉。按揉每个痛点时注意力度,先由轻至重点揉20次,再由重至轻点揉20次。
此手法可以促进痛点炎症吸收,松解粘连,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膝关节疾病。
2 点揉穴位
点揉膝关节周围的一些特定穴,每个穴点揉1分钟,以酸胀为佳。关节水肿时,点揉穴位疗效较好。
(1). 血海穴、梁丘穴
位置:下肢绷紧,膝关节上侧肌肉最高处,内为血海、外为梁丘。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配合股四头肌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尤其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抬腿无力、屈伸困难,效果显著。
(2). 犊鼻穴、膝眼穴、委中穴
位置: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为犊鼻穴,内侧凹陷处为膝眼穴。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作用:刺激此三穴可增加关节内血液供应和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
(3). 阴陵泉穴、阳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高骨后侧凹陷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高骨稍前凹陷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疏通下肢经络,改善小腿无力、疼痛等异常感觉。
(4). 三阴交穴、足三里穴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内踝高点上四横指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令下肢有力。具有补益肝脾肾,健步强身的作用。
3 掌揉髌骨
以掌心扣按髌骨,在保持足够压力的情况下,使髌骨产生向内向上的轻微运动,在此基础上,带动髌骨做环转运动2~3分钟。按压时,以髌骨下产生酸胀温热为宜。此手法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水肿及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 拿捏股四头肌
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捏股四头肌(即膝盖上丰厚的肌肉]约1~2分钟,以微微酸胀为度。此手法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内的血液供应。特别是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股四头肌内侧头萎缩,膝关节不能伸直者。
5 弹拨膝关节内外侧肌腱
用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触摸膝关节后窝内的两侧,可以摸到两侧有两根“大筋”,此即是大小腿主要肌腱穿行处。膝关节病患者多由于膝关节不能充分伸直而引起这些肌腱“挛缩”,久之腿就会无法伸直。用双手四指经常弹拨此两处“大筋”,可以起到舒筋通络的作用,松解挛缩,恢复肌腱原来的长度。这样,渐渐地膝关节就能伸直了。
6 拿揉小腿肚
用手掌轻揉地拿揉小腿肚。每侧各1分钟,以小腿肚微微发热为佳。此手法的作用是松解患者小腿肚痉挛的肌肉,增加小腿后侧肌群的血液供应。
7 擦膝盖
可在膝盖周围涂擦少量红花油或扶他林,然后用一只手快速在膝盖周围的皮肤上来回擦动,以关节周围产生热感为佳。能够有效增加血供,改善因血供不良而出现的麻木、僵硬感。
8 转膝提腿
站立,双下肢并拢,膝关节微屈,身向前倾,两手掌分别按在两膝上,膝部左右旋转40次;然后坐下,让两下肢悬空,提起左腿,如踢球状30次,左右轮换。此方法主要是活动关节内部各组织,促进关节内润滑液的分泌和滋润。
结束手法
以双手手掌按压并吸附住患者的腿部双侧皮肤及皮下组织。做快速的搓动,由大腿向小腿方向操作,以深层组织有热感为宜。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推拿疗法
一、 中药治疗:医师会根据不同类型配以不同的药方。除了内服药外,也可选用以上的一些药材,置入布袋内加热后用于外敷患处,或用煎汤药遗下的药渣以布袋包裹,趁热敷患处。
二、 推拿治疗也是膝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推拿治疗应用得当对膝关节炎疗效也很好,在急性炎症期最好不用推拿法,或谨慎使用轻手法推拿,以免炎证加剧。
三、 针灸(拔罐)治疗:针灸对膝关节炎的治疗的效果较好。根据研究,针灸有消炎止痛、退肿、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通过改变患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把一些致病炎性因子带走,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可以用电针,也可加艾灸,或加拔罐法。
四、 膝关节炎的治疗方法还有药膳调理。
五、 运动锻炼: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必须从年轻开始,锻炼时量力而为,不要过度,因为膝部是人体承重最大的关节,负荷过量易造成关节炎,一旦发病也不能完全停止运动,只要根据情况调整运动量,或做一些不负重的运动,对膝关节炎还是利多于弊的。
膝关节的自我推拿保健手法
点揉痛点
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拇食指腹在压痛点处进行点揉(见图①),压痛点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及膝后腘窝处。膝后腘窝处可以用食中指点揉。按揉每个痛点时注意力度,先由轻至重点揉20次,再由重至轻点揉20次。
此手法可以促进痛点炎症吸收,松解粘连,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膝关节疾病。
点揉穴位
点揉膝关节周围的一些特定穴,每个穴点揉1分钟,以酸胀为佳。关节水肿时,点揉穴位疗效较好。
1. 血海穴、梁丘穴
位置:下肢绷紧,膝关节上侧肌肉最高处,内为血海、外为梁丘。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配合股四头肌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尤其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抬腿无力、屈伸困难,效果显著。
2. 犊鼻穴、膝眼穴、委中穴
位置: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为犊鼻穴,内侧凹陷处为膝眼穴。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作用:刺激此三穴可增加关节内血液供应和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
3. 阴陵泉穴、阳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高骨后侧凹陷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高骨稍前凹陷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疏通下肢经络,改善小腿无力、疼痛等异常感觉。
4. 三阴交穴、足三里穴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内踝高点上四横指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令下肢有力。具有补益肝脾肾,健步强身的作用。
掌揉髌骨
以掌心扣按髌骨,在保持足够压力的情况下,使髌骨产生向内向上的轻微运动,在此基础上,带动髌骨做环转运动2~3分钟。按压时,以髌骨下产生酸胀温热为宜。此手法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水肿及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脚底按摩是保健也是治疗)
拿捏股四头肌
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捏股四头肌(即膝盖上丰厚的肌肉)约1~2分钟,以微微酸胀为度。此手法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内的血液供应。特别是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股四头肌内侧头萎缩,膝关节不能伸直者。
弹拨膝关节内外侧肌腱
用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触摸膝关节后窝内的两侧,可以摸到两侧有两根“大筋”,此即是大小腿主要肌腱穿行处。膝关节病患者多由于膝关节不能充分伸直而引起这些肌腱“挛缩”,久之腿就会无法伸直。用双手四指经常弹拨此两处“大筋”,可以起到舒筋通络的作用,松解挛缩,恢复肌腱原来的长度。这样,渐渐地膝关节就能伸直了。
拿揉小腿肚
用手掌轻揉地拿揉小腿肚。每侧各1分钟,以小腿肚微微发热为佳。此手法的作用是松解患者小腿肚痉挛的肌肉,增加小腿后侧肌群的血液供应。
擦膝盖
可在膝盖周围涂擦少量红花油或扶他林,然后用一只手快速在膝盖周围的皮肤上来回擦动,以关节周围产生热感为佳。能够有效增加血供,改善因血供不良而出现的麻木、僵硬感。
转膝提腿
站立,双下肢并拢,膝关节微屈,身向前倾,两手掌分别按在两膝上,膝部左右旋转40次;然后坐下,让两下肢悬空,提起左腿,如踢球状30次,左右轮换。此方法主要是活动关节内部各组织,促进关节内润滑液的分泌和滋润。
结束手法
以双手手掌按压并吸附住患者的腿部双侧皮肤及皮下组织,做快速的搓动,由大腿向小腿方向操作,以深层组织有热感为宜。
调护知识
1.膝关节损伤恢复期和膝关节慢性病,比较适合运用自我按摩保健疗法。注意每次操作适可而止,不可急于求成,应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以保持关节平衡。(按摩穴位缓解手脚冰凉)
2.膝关节在半蹲位是最容易受损伤的。半蹲位时切不可左右旋转上半身以免伤及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一旦关节韧带发生损伤,一定注意休息。否则今后容易因膝关节稳定装置受损而造成关节不稳,最终发展成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按摩足三里抗衰老)
3.膝关节里最易磨损的部位是髌骨,因为髌骨是下肢曲伸动力中的“加力”装置,也可以说是伸直膝关节时的一个“支点”。锻炼膝关节的关键是要在膝关节尽可能承受小一些压力的状态下进行周围肌肉和骨质的锻炼。其中,直腿抬高运动就是一个很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方法如下:平躺在床上,把腿伸起,让大腿上的肌肉收紧、绷直,与床成45度夹角,每次都维持1秒,让伸直的腿停留在半空中,再慢慢地放下。如此重复50个,50个为一组。此种运动方式也可以站着练习。初次做的时候,次日大腿肌肉会有一些酸痛感,但是持续练习一周以后,酸痛感就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膝关节的抗负荷能力逐渐得到加强。
膝关节疼痛的推拿点穴法
膝关节痛是关节疼痛的一种,膝关节是人身体较大而复杂的屈曲关节,在承受几乎全部体重的同时还要担负起腿部的各种运动任务。如果不注意保护膝关节,很容易损伤,恢复不好就会有转为慢性病的趋势。如果能够掌握一些膝关节的保健治疗方法,并且能坚持治疗,就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下面介绍几种膝关节痛的推拿保健的手法。
1、点揉痛点
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拇食指腹在压痛点处进行点揉,压痛点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及膝后腘窝处。膝后腘窝处可以用食中指点揉。按揉每个痛点时注意力度,先由轻至重点揉20次,再由重至轻点揉20次。
此手法可以促进关节痛点炎症吸收,松解粘连,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膝关节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
2、点揉穴位
点揉膝关节周围的一些特定穴,每个穴点揉1分钟,以酸胀为佳。关节水肿时,点揉穴位疗效较好。
(1)血海穴、梁丘穴
位置:下肢绷紧,膝关节上侧肌肉最高处,内为血海、外为梁丘。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配合股四头肌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尤其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抬腿无力、屈伸困难、关节疼痛,效果显着。
(2)犊鼻穴、膝眼穴、委中穴
位置: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为犊鼻穴,内侧凹陷处为膝眼穴。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作用:刺激此三穴可增加关节内血液供应和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关节疼痛。
(3)阴陵泉穴、阳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高骨后侧凹陷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高骨稍前凹陷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疏通下肢经络,改善小腿无力、关节疼痛等异常感觉。
3、掌揉髌骨
以掌心扣按髌骨,在保持足够压力的情况下,使髌骨产生向内向上的轻微运动,在此基础上,带动髌骨做环转运动2~3分钟。按压时,以髌骨下产生酸胀温热为宜。此手法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水肿及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