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照顾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照顾方法有哪些
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的内衣(包括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由于新生儿头部散热较大,气候寒冷或室温较低时应该戴小帽子,同样要柔软舒适。 尿布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做到勤洗勤换,通常白天要换4次以上,晚上应换2次以上,每次更换时均应清洗小屁股,并外涂适量护肤油剂;尿不湿则选择质量较好且透气性能好的,在家里时尽量用尿片,出门或睡觉时则用“尿不湿”;注意尿片或尿不湿包裹不宜太紧,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
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当经常变换体位;足月儿因活动力较强,出生头几天可以适当采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入气管,但俯卧必须拿去枕头,头侧向一面,此时要有家长在一旁监护。
新生儿通常每天要睡18~20个小时,但未满月的宝宝不宜长时间睡眠,家长应该每隔2~3个小时弄醒一次,以方便喂养。
照顾新生儿的禁忌有哪些
一、捏宝宝的小脸蛋
小宝宝很可爱,而很多家长表达喜爱的方式就是捏捏他们的小脸蛋,乖巧的孩子也会因这个动作而抱以微笑,但其实这个动作并不是很好,有的时候家人没有控制好力道,容易对孩子的腮腺和腮腺管造成外力伤害,引起口腔炎等疾病。我们表达对孩子的喜爱以及关怀要用安全无害的方式。
提示:捏脸蛋看上去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对宝宝的潜在伤害却是非常大的。长此以往,婴幼儿的腮腺和腮腺管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挤伤,会造成宝宝频繁流口水、口腔黏膜炎等疾病。家长无心之举对宝宝产生的危害往往是隐性的、不易察觉的,等家长意识到重要性时,往往积劳已久。
二、脑袋怕摇晃
宝宝的脑袋无论长度、重量在全身所占的比例都较大,而且加上宝贝颈部还比较柔软,控制力较弱。因此大人的摇晃动作容易使宝宝稚嫩的脑组织因惯性作用在颅腔内不断地晃荡与碰撞,从而引起宝宝脑震荡、脑水肿,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等问题。
提示:年龄越小的宝宝受害越大,10个月以内的小宝宝尤其危险。爸爸妈妈们不要随意摇晃童车或摇篮,必要时可采用轻拍或抚摸宝宝背部、臀部的方法帮助宝宝入睡,抱在怀中的宝宝也只适宜轻缓摇晃,不可用力晃动。至于将宝宝抛起来或抓住宝宝臂膀左右摇动的做法,更应绝对禁止。
三、剪掉孩子的眼睫毛
眼睫毛长确实很好看,而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今后有着长长的眼睫毛,他们就会给孩子先剪掉一些,其实这种做法并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眼睫毛的作用是为了保护眼睛,把孩子的眼睫毛剪掉,保护功能就会减弱,眼睛就很容易被外界的灰尘等物质干扰,引起孩子的不适。
提示:首先来说剪掉的是睫毛的末梢部分,比较细软,剩下的根基则比较粗硬,这部分睫毛很容易刺激到眼睛,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产生怕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其次,小宝宝毛囊娇嫩,万一在给宝宝剪睫毛的时候不小心刮伤了毛囊,那么以后就再也长不出睫毛来了。如果再给宝宝剪睫毛是不小心刮伤皮肤,眼皮部分被细菌感染而溃烂、结疤,也可能不再长睫毛了,还会留下难看的疤痕。
想让宝宝睫毛变长,可以在宝宝大一点的时候,在辅食里面添加有助于睫毛生长的食物,比如:黑芝麻、黑豆,以及豆腐类、海藻类、水果类、蔬菜类。
四、让孩子睡在父母的中间
新生儿需要照顾,许多年轻的父母喜欢睡觉的时候把孩子放在中间,他们考虑的初衷就是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更好的照顾他们,殊不知这个行为其实对孩子的健康并没有好处,首先如果是有一方父母侧着睡的时候,被窝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间隙,冷风容易进来,会让睡在中间的宝宝着凉,再有孩子两边睡着的成人会跟他们争夺氧气,孩子越小,脑部耗氧量所占的全部比例越大,在氧气不足的环境下容易引起睡眠不足或是哭闹等现象。因此专家还是建议,能够将孩子放在舒适的婴儿床内但同时在父母的视野范围内。
提示:人体中脑组织的耗氧量最大。成人脑组织的耗氧量约占全身耗氧量的20%,而孩子越小,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比例就越大,婴幼儿可高达50%。婴儿若睡在父母中间,成人排出的“废气”双管齐下,会使孩子处于一个缺氧和高浓度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使孩子出现睡眠不安、半夜哭闹等现象,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五、小肚子忌着凉
小宝宝的肚子对气温特别敏感,最怕着凉,一旦着凉,可能使肠蠕动增强,从而导致腹痛、腹泻的发生。而腹痛、腹泻反过来又会严重影响小宝宝的营养吸收,使宝宝的抵抗力进一步下降,进而为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入侵开了方便之门。
提示:爸爸妈妈平时应根据气温的变化给宝宝穿厚薄适当的衣裤。如今,进入深秋季节,气温逐渐趋低,爸爸妈妈要尽可能使用空调、电暖器、火炉等升高室温。在给宝宝更换尿布或洗澡时动作要尽量快些,贴身内衣要先捂暖再给宝宝更换。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不能让宝宝一丝不挂地裸睡,要用毛巾或肚兜护住宝宝腹部。
六、洗脚忌热水
用热水洗脚或泡脚,是大人们的养生之道,但如果套用在宝宝身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人的足部由26块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骨头组成,彼此间借助于韧带和关节相连,共同构成一个向上突起的弓状结构——足弓。足弓可以缓冲行走与跑跳时对机体的震荡,保护足底的神经血管免受压迫。足弓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儿童期,而热水有可能使足底的韧带松弛,导致平足形成。爸爸妈妈切忌不要给宝宝用热水泡脚哦。
提示:爸爸妈妈可以选择用温水给宝宝洗脚或泡脚,以避免此种弊端。
新爸妈如何照顾新生婴儿
1、注意保温:俗话说,若要小儿安,注意饥和寒。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够成熟,皮肤调节功能又不健全,体温可随室温的高低而变化。室温高,体温也高;室温低,体温也低。因此,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是维持新生儿体温的重要条件。夏天不要穿得太多,包得太紧,冬天,应防寒保暖。
2、科学喂奶:母乳是新生儿最佳营养品,里面所合的蛋白质、脂肪、糖和维生素等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温度适宜,哺乳方便。因此,要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如果母乳不足,则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也可以,不过要注意配制方法。常用的有下列几种配制法:
(1)配方奶粉配制法:按容积1:4的比例来配制,即1份奶粉加4份水,也就是一汤匙奶粉,加四汤匙水。
(2)牛奶加等量大米汤:这种混合的配制法,适合于消化不良的婴儿。如果长期服用,还需增添其他辅助食物。
新生儿出生后6-8小时,可试喂母奶,以刺激乳头分泌乳汁,以后隔3-4小时喂奶一次。在两次哺乳中间,喂点水或葡萄糖水,午夜停喂一次,以保证母亲的睡眠,同时也不会影响婴儿正常的营养和发育。产后2-3天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初乳不仅含有新生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而且还含有抵抗疾病的物质叫抗体。如果用奶瓶喂奶,要将奶头煮开消毒后使用。喂完奶后,要把婴儿竖起来轻拍背部,使吞入胃内的空气排出,以防吐奶。
3、保护皮肤:新生儿皮肤表面有一层白色油脂附着,叫做胎脂。胎脂有保护皮肤,防止细菌侵入及保温的作用。出生后不必立即擦去,只须将胎脂积聚较多的部位,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用无菌纱布,蘸少许干净的食油轻轻擦抹即可。第二天用温水给新生儿洗澡,先洗上身,后洗下身,不要把脐部弄湿。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破损,因此,洗澡时动作宜轻快,以后每日或隔日洗澡一次。初次洗澡将胎脂洗去后,皮肤呈显深红色,医学上叫“新生儿红斑”,这不是皮肤病,而是一种生理现象,经过一、二天后会完全消退的。
4、注意衣着:新生儿衣服应柔软而宽适,式样简单,穿脱方便,可用带子代替纽扣,随外面温度的变化,可包以夹被或棉被。尿布要用柔软吸水性强的布做成。
5、注意大小便: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天排出的大便呈棕褐色,以后渐趋为正常黄色粥状粪便,微带酸气,每日4-6次。若大便次数增加,粪与水分开,说明有消化不良;大便次数增加,呈绿色,量少,说明进食太少;大便次数增多,呈水样,或脓样,说明有肠道感染。因此,在每次更换尿布时,也要注意大便的颜色、量、性质、臭气,以及有无粘液、脓液等。
新生儿出生后大都排尿,以后排尿次数及多少,要根据新生儿大小、身体情况、奶量和水分多少而定。如果出生后12小时以后仍无排尿,则应仔细检查生殖器及尿道有无畸形,因此,在更换尿布时,也要注小便的情况。
6、注意保护脐带:新生儿出生后在12小时内,要严密观察脐带有无渗血。脐带敷料必须每日检查一次,如发现敷料被污染,要及时更换。换叛料时,要注意脐带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脐带断端有无分泌物,有无臭味。脐带脱落后,脐轮处如有湿润或炎症时,就要用酒精消毒后,涂上龙胆紫,或在脐窝部撤点消炎粉,然后,用纱稍绷带包扎起来。
7、注意乳腺及生殖器:新生儿出生后,不论是男是女,生后3-4天,常常出观乳腺肿大,8-10天达到高峰,有时,还可挤出乳汁样物,这是-种生理观象,是由母亲身体里一种内分泌素,通过胎盘作用到胎体的结果。这种现象,经过2-3周后可自然消退,千万不要用手去挤压,以免引起擦伤和感染。此外,女婴出生后,阴道常有一种白色分泌物排出,有时还为血性,一般过几天后会自然消退的。
8、预防感染:由于新生儿抵抗力低,容易感染,因此,在照顾新生儿方面,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凡患有呼吸道感染、痢疾、皮肤病或其他传染病的人员,都不要接触新生儿。母亲有传染病时,也应暂时隔离。
9、预防接种:新生儿的预防接种,主要是卡介苗,一般在出生后一周内接种。
怎么照顾新生儿
1、宝宝专用澡盆和小方巾:水放1/2或2/3,记得先放冷水,再放热水,以免宝宝不慎烫伤喔!
2、水温计:新生儿适合的洗澡水温为37~41℃;若没有水温计(不是一般的温度计喔),妈咪可用手肘前臂的下侧部位去试水温(因此部位皮肤较敏感)。
3、宝宝专用沐浴乳和保湿乳液(或婴儿油):因为新生儿表皮与真皮尚未发育成熟,加上在子宫内长期泡在羊水中,出生后容易有脱皮的现象,因此建议在宝宝洗完澡后,为宝宝擦些婴儿乳液或婴儿油,顺便按摩一下,也有助于宝宝睡眠喔!
护理长小叮咛:帮宝宝洗澡的时段可选择在中午或下午一天中温度较高的时间;冬天时天气较冷,建议可以在房间先打开暖气或放置电暖器。洗澡时间点最好在喂奶后的2小时左右,或于喂奶前洗澡。
新生儿的十大标准
1、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2、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3、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4、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色绿粘笛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黄色(金黄色或浅黄色)。
5、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如超过或第一周内每日排尿达30次以上,则为异常。
6、新生儿体温在37-37.5℃之间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体温会降低到36℃以下。
7、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8、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允、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反射。
9、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个月开始起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10、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照顾新生儿注意事项
新生儿的睡眠时间
足够的睡眠是保证新生儿及婴幼儿健康的先决条件之一。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宝宝出生后数日内每天睡眠时间可达20小时左右,即除哺乳时间外,基本上处于睡眠状态。
舒服的睡姿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新生儿是采取仰卧睡觉姿势,因为这种睡觉姿势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对新生儿的心脏、胃肠道和膀胱的压迫最少。但是,仰卧睡觉时,因舌根部放松并向后下坠,会影响呼吸道通畅,此时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睡眠情况。对于侧卧睡的宝宝,家长应适时调整左右方向,以免造成偏脸现象。新生宝宝不提倡俯卧位睡姿,容易发生意外窒息。
最佳睡眠环境
婴儿要在温暖和舒适的地方睡觉。建议把宝宝放在摇篮或婴儿床里,床的两边要有保护栏。睡眠环境的温度以24℃—25℃,湿度50%左右为宜。不要给宝宝穿的、盖的太厚。
因为婴儿头部温度比体温低3℃左右。温度较高,会使宝宝烦躁不安,从而扰乱了正常的睡眠。夜间睡眠时光线不能太过强烈,尽量营造一个柔和而安静的环境。
哄睡禁忌
当宝宝哭闹不睡时,父母会想出各种方法来哄睡宝宝,但有些不正确的方法却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不利。
(1)摇睡:因为摇晃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震荡,造成脑组织表面小血管破裂,轻者发生癫痫、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脑水肿,脑疝危及生命。
(2)陪睡:妈妈熟睡后不注意就可能压住宝宝,造成孩子窒息。
哄睡妙招
(1)轻拍宝宝: 宝宝睡下后,如果他的情绪还是不太安定,妈妈可以边哼儿歌,边轻拍宝宝,给他一个惬意的心情和绝对的安全感。
(2)轻柔的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音乐帮助宝宝睡眠。要知道,宝宝对音乐具有天生的鉴赏力哦!
(3)背光而睡:宝宝待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适应了黑黑的睡觉环境。所以可以让宝宝朝着背光的方向睡,让他慢慢适应。
教你如何科学照顾新生儿
A.安静:新生儿除了哺乳时间外,大部份时间都在睡眠,因此婴儿房间应该保持整洁和安静。
但是也无需刻意避免所有的声音,适当的声音婴儿会适应且是听觉发展所必需的。
B.保温:新生儿对于体温调节能力较差,父母应注意婴儿的体温,婴儿房间的温度宜保持25-28℃左右,且要留心室内空气的流通。
C.衣服:婴儿衣服的选择,应以轻软、温和而不易褪色,并避免使用易燃烧之尼龙料为宜。棉织内衣没有刺激性,又容易吸汗,是最适当的衣服。衣服的型式须简单,太紧和太宽,都会妨碍婴儿的活动。
D.换尿布:婴儿解大小便时,马上换尿布,并用温水洗净屁股,再以棉巾轻轻拭干。
E.洗澡:1.每天要为婴儿洗澡,除提供清洁舒适外,还可借此观察身体有无异常现象,如红疹、瘀斑、外伤等等,并可增进亲子关系。
2.洗澡的时间最好在喂奶前半小时或喂奶后1个小时,可避免吐奶,选在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段(约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左右),室内温度要暖和(约26- 29℃)水的温度要适当,先放冷水再放热水(37.5-39℃)可用手腕内侧测试,感 觉热热不烫即可洗澡,时间约5分-10分为宜。
3 。避免洗澡水进入耳朵、预防中耳炎,洗后用清洁小棉棒清洁耳朵盖,仅防将棉花棒插入耳鼻孔深处。
洗澡时千万不要让婴儿单独留在浴缸中,以预防发生意外。
F.脐带护带
1.目的:预防脐部感染。
2.促进早日干燥及脱落。
3.观察有无出血及异常情形。
脐带通常于出生后7-14天会脱落,在脱落前,每洗完澡至少做一次脐带护理,但如果脐带潮湿或有臭味,即要多做几次护理,并保持干燥,当脐轮周围发红、脐部出血、脐带脱落伤口未愈而长肉芽、臭味时,均需找医师诊治。
1.脐带消毒溶液:75%酒精和95%酒精。
2.消毒法:洗澡后先用小棉棒将脐部水份擦干,再用一支小棉棒沾消毒溶液,一手用姆指、食指轻压脐部周围将皱折处撑开,由脐部内面往外环消毒1-2次。
尿片要覆盖在脐带上面,避免常尿湿引起感染,若不慎尿湿需再做脐部护理。
G.避免感染:因婴儿对于感染的抵抗力很低,接触婴儿或准备婴儿食物时应先洗手,千万不要让婴儿接近有传染病的人,例如有伤风感冒的患者,并切忌亲吻婴儿的嘴,以免传染疾病。
H.量体温:1.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稳定,故其变化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一般可低至36.1℃,可高至37.7℃。
2.婴儿测量体温的部位为肛门,若有特殊情形,如腹泻、肛门囗有瘜肉时,改测量腋温。
3.一般测量体温是在每天洗澡前测一次,平时若现宝宝脸部发红,四肢冰冷全身发抖时,也应随时测量。
4.测量体温的方法是在测量前先检视肛表水银端的完整性,将水银甩至35度以下,用凡士林类之油剂润滑,以旋转方式插入肛门约二分方,测量一分钟取出肛温表,用卫生纸擦干净,与视线成水平的位置,查看水银度数,正常体温为36.5-37.5℃。
判断宝宝健康的十项因素
1、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2、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3、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4、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绿色粘冻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金黄色或浅黄色。
5、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
6、新生儿出生体温在37-37.5摄氏度之间为正常。
7、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2-3周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8、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吮、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反射。
9、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月开始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10、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如何预防婴儿猝死 安全睡眠环境降低猝死风险
为降低婴儿猝死症候群的发生风险,参考美国儿科医学会实证建议,并征询国内专家及相关专业医学会意见于儿童健康手册中放入「新生儿照顾锦囊-安全睡眠环境」(如附件)及「婴儿猝死症预防有诀窍」内容:
1.婴儿不与他人同床而睡:宝宝与他人同床而睡也是危险因素之一,就算是与父母或多胞胎兄弟姊妹,都建议要「同室不同床」。
2.确认无任何东西盖住婴儿头部:如使用毛巾被或毛毯时,应将婴儿裹至胸部,并将手臂露出,以减少盖住脸部的机会。
3.婴儿床表面必须坚实,不可有松软物件,如枕头、填充玩具等;且勿让婴儿睡在沙发、椅子、垫子或趴睡在父母或照顾者身上。
4.穿着一件式或睡袋型的婴儿睡衣。
5.避免环境过热,包括穿着太多衣物与过度包裹婴儿。无空调设备时,宜注意通风。
6.无烟环境,勿让任何人在婴儿附近吸烟。
10个方法教你判断新生儿健康
1、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2、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3、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4、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绿色粘冻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金黄色或浅黄色。
5、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
6、新生儿出生体温在37-37。5摄氏度之间为正常。
7、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2-3周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8、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吮、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反射。
9、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月开始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10、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如何照顾新生婴儿 如何照顾新生儿宝宝
1、尽量哺育母乳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来源,容易消化和吸收,不会刺激宝宝的肠胃,还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增加亲子连接,好处非常多。
2、不用每天洗澡 新生儿不像大的幼儿一样,很容易流汗发臭,加上他的皮肤很敏感,所以不太需要每天洗澡。只要记得保持屁股和脐带区域的干净和舒爽即可。
3、时常更换尿布 由于新生儿的皮肤很敏感,所以很容易被尿液或是粪便刺激,导致红肿、尿布疹等问题,造成宝宝疼痛不舒服。所以你应该要勤换尿布,预防尿布疹。
4、让宝宝多睡觉 新生儿身体的各系统还在发育中,睡觉时间是他们发展器官和系统的时间,所以你应该要让宝宝多睡觉。新生儿一天可以睡16~18小时以上。
大冬天如何照顾新生儿
冬季室温多少度比较合适
新生儿如果是和妈妈住一个房间的话,室内的温度应该保持在24℃为宜。如果温度过高,可能回导致新生儿体温升高,出现发热的现象,因此应当及时的给宝宝补充水分。如果室温达不到20℃,可能会使新生儿出现鼻子不通的现象,更严重的会出现“硬肿症”。室内温度过低是对宝宝的健康是不利的,此时应该设法使室内的温度升高,并把暖水袋放在宝宝的棉被或者睡袋外面,不要紧紧挨着,让小环境暖和起来就可以了。
给宝宝穿多少合适
一般来说,上述室温的条件下,宝宝穿着薄薄的棉衣,内有一件细薄的小棉毛衫即可,不必再添加毛衣等衣物。盖被子或者包裹着都不要太紧太严,要宽松,适当的留有余地。
一天应保证测量两次体温。宝宝的体温应该在37℃,体温过高就可能是发热了。如果体温超过37.5℃,接近38℃,最大的可能是室温过高或者穿太多,包裹过严,最好的做法是松散宝宝的包裹。体温过高还意味着宝宝缺水,应及时的喂水。对于月子里的新生儿,不可采取枕冰袋、用酒精擦拭的方法给其降温。假如温度半个小时仍然不退,应该带孩子去看医生。
天气寒冷的时候,怎样给宝宝洗澡
洗澡是照顾新生宝宝不可或缺的项目,可以适当的提高室内的温度,动作要快,时间要短,水要多准备一些,水温在37℃~43℃,10分钟内洗完,迅速擦干,麻利穿衣,一般就不会出现问题了。
新生儿的皮肤十分的娇嫩,尤其是褶皱的部分容易出现糜烂、炎症、而炎症容易导致败血症,所以不能够马虎。及时不能保证洗澡,也应该给宝宝分上半身、下半身的擦拭身体,特别是使用尿不湿的宝宝,要及时的给宝宝洗屁股。
清洗或者洗澡后涂抹润肤油的正确做法,是妈妈把润肤油倒在手心里面抹开,然后均匀的擦在宝宝的褶皱处或者小屁股上。直接倒在宝宝的皮肤上是很难擦拭均匀的,况且冰凉的乳液也会让宝宝感觉到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