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的形态
红豆的形态
思子是藤本植物。茎细弱,多分枝,被锈疏白色糙伏毛。羽状复叶;小叶8-13对,膜质,对生,近长圆形,长1-2厘米,宽0.4-0.8厘米,先端截形,具小尖头,基部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稀疏白色糙伏毛;小叶柄短。[3]
总状花序腋生,长3-8厘米;花序轴粗短;花小,密集成头状;花萼钟状,萼齿4浅裂,被白色糙毛;花冠紫色,旗瓣柄三角形,翼瓣与龙骨瓣较窄狭;雄蕊9;子房被毛。[3]
荚果长圆形,果瓣革质,长2-3.5厘米,宽0.5-1.5厘米,成熟时开裂,有种子2-6粒;种子椭圆形,平滑具光泽,上部约三分之二为鲜红色,下部三分之一为黑色。花期3-6月,果期9-10月。
红腰豆和红豆的区别
红腰豆和红豆有什么区别呢?其实红腰豆和红豆最大的区别可以通过肉眼看出来,那就是红腰豆形状偏大,红豆形状偏小。红腰豆在日常生活中比红豆应用得比较少,人们通常食用红豆比较多。
红腰豆就是像腰子一样的豆,也叫猪腰豆,大红豆。体型像猪腰形状,是两三个红豆的大小。红腰豆适宜平和、气虚、阳虚和瘀血的体质的人群食用。但是,由于豆类都有植物血球凝集素,红腰豆所含有的植物血球凝集素会刺激消化道粘膜,并破坏消化道细胞,降低其吸收营养成分的功能,如果毒素进入血液,还会破坏红血球及其凝血作用,导致过敏反应。
而红豆是红色绿豆,也叫红小豆,一般就是家里熬汤喝。红豆一般都是小个圆圆的。一般适宜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以及肥胖症等病症患者食用。
红豆汤用大红豆还是小红豆
一般用的是小红豆。
在煮红豆汤的时候,一般用的都是小红豆,小红豆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等多种功效;而大红豆多是指的花豆,形如动物肾脏,颜色白色与褐红色相间,它同样也可以用来煮粥煲汤,但是平时喝的红豆汤不是用的这种。
豆蔻的形态
株高达3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50-65厘米,宽6-9厘米,顶端渐尖,并有一短尖头,基部渐狭,两边不对称,边缘被毛,两面均无毛或稀可于叶背被极疏的粗毛;叶柄长1.5-2厘米;叶舌长5-8毫米,外被粗毛。
总状花序顶生,直立,长达20厘米,花序轴淡绿色,被粗毛,小花梗长约3毫米;小苞片乳白色,阔椭圆形,长约3.5厘米,基部被粗毛,向上逐渐减少至无毛;花萼钟状,长2-2.5厘米,顶端不规则齿裂,复又一侧开裂,具缘毛或无,外被毛;花冠管长约8毫米,花冠裂片边缘稍内卷,具缘毛;无侧生退化雄蕊;唇瓣三角状卵形,长3.5-4厘米,顶端微2裂,具自中央向边缘放射的彩色条纹;子房被毛,直径约5毫米;腺体长1.5毫米;花药室长1.2-1.5厘米。果球形,直径约3厘米,熟时金黄色。花期:4-6月;果期:5-8月。[2]
(1)原豆蔻:果皮横切面: 外果皮为1列扁长方形薄壁细胞。中果皮薄壁细胞类圆形,长圆形,内侧有外韧型维管束。维管束外侧为纤维束,呈半月形,维管束间有1~4列石细胞断续成带,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壁孔明显。内果皮为1列长方形薄壁细胞,排列整齐。种子横切面: 种子表皮为1列径向延长的细胞,长40~90μm,宽10~40μm,壁较厚,外被透明角质层,下皮为1~2列薄壁细胞,充满棕色色素。油细胞1列,较大,类长方形,径向60~80μm,切向40~100μm,排列整齐。其内色素层为2~4列充满色素的薄壁细胞。内种皮为1列较小的类长方形石细胞,内壁特厚,胞腔偏于外侧,含类圆形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充满细小淀粉粒,并含少数细小草酸钙棱晶; 内胚乳及胚细胞中含细小糊粉粒。
(2)印尼白蔻:白豆蔻之名始见于唐《本草拾遗》 缩砂密项下 : “缩砂密,似白豆蔻子”。[3] 外果皮细胞较大,长20~40μm,宽约12μm; 中果皮薄壁组织较厚,石细胞壁较薄。种皮表皮细胞较小,长12~40μm,宽8~20μm;油细胞长方形,排列整齐,长60~100μm,宽60~80μm。
小豆的形态
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高30-90厘米,植株被疏长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盾状着生,箭头形,长0.9-1.7厘米;小叶卵形至菱状卵形,长5-10厘米,宽5-8厘米,先端宽三角形或近圆形,侧生的偏斜,全缘或浅三裂,两面均稍被疏长毛。花黄色,约5或6朵生于短的总花梗顶端;花梗极短;小苞片披针形,长6-8毫米;花萼钟状,长3-4毫米;花冠长约9毫米,旗瓣扁圆形或近肾形,常稍歪斜,顶端凹,翼瓣比龙骨瓣宽,具短瓣柄及耳,龙骨瓣顶端弯曲近半圈,其中一片的中下部有一角状凸起,基部有瓣柄;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近先端有毛。荚果圆柱状,长5-8厘米,宽5-6毫米,平展或下弯,无毛;种子通常暗红色或其他颜色,长圆形,长5-6毫米,宽4-5毫米,两头截平或近浑圆,种脐不凹陷。花期夏季,果期9-10月。
红豆的形态
相思子是藤本植物。茎细弱,多分枝,被锈疏白色糙伏毛。羽状复叶;小叶8-13对,膜质,对生,近长圆形,长1-2厘米,宽0.4-0.8厘米,先端截形,具小尖头,基部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稀疏白色糙伏毛;小叶柄短。[3]
总状花序腋生,长3-8厘米;花序轴粗短;花小,密集成头状;花萼钟状,萼齿4浅裂,被白色糙毛;花冠紫色,旗瓣柄三角形,翼瓣与龙骨瓣较窄狭;雄蕊9;子房被毛。[3]
荚果长圆形,果瓣革质,长2-3.5厘米,宽0.5-1.5厘米,成熟时开裂,有种子2-6粒;种子椭圆形,平滑具光泽,上部约三分之二为鲜红色,下部三分之一为黑色。花期3-6月,果期9-10月。
赤小豆和红豆的区别 赤小豆和红豆的区别一
红豆形状较圆,个头稍大,煮完之后会变软。
赤小豆的形状则是细长的,个头较小,颜色有红也有朱红,质地较硬,即使是泡过之后,也煮不烂,吃着比较硬。
青豆的形态
青豆是种皮为青绿色的大豆。按其子叶的颜色,又可分为青皮青仁大豆和绿皮黄仁大豆两种。茎粗壮,密生灰色长硬毛。叶柄长,密生灰色长硬毛;托叶小,披针形;三出复叶,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7-13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两面均有白色长柔毛,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叶轴及小叶柄密生黄色长硬毛。
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有毛;花萼钏状,萼齿5,披针形,下面1齿最长,均密被白色长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较萼长;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2耳,龙骨瓣镰形;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被毛。荚果带状长圆形,略弯,下垂,黄绿色,密生绿色长硬毛、食用籽。
红豆的形态特征
相思子是藤本植物。茎细弱,多分枝,被锈疏白色糙伏毛。羽状复叶;小叶8-13对,膜质,对生,近长圆形,长1-2厘米,宽0.4-0.8厘米,先端截形,具小尖头,基部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稀疏白色糙伏毛;小叶柄短总状花序腋生,长3-8厘米;花序轴粗短;花小,密集成头状;花萼钟状,萼齿4浅裂,被白色糙毛;花冠紫色,旗瓣柄三角形,翼瓣与龙骨瓣较窄狭;雄蕊9;子房被毛。
荚果长圆形,果瓣革质,长2-3.5厘米,宽0.5-1.5厘米,成熟时开裂,有种子2-6粒;种子椭圆形,平滑具光泽,上部约三分之二为鲜红色,下部三分之一为黑色。花期3-6月,果期9-10月。
芸豆的形态
根系较发达。茎蔓生、半蔓生或矮生。初生真叶为单叶,对生;以后的真叶为三出复叶,近心脏形。
总状花序腋生,蝶形花。花冠白、黄、淡紫或紫等色。自花传粉,少数能异花传粉。每花序有花数朵至10余朵,一般结2~6荚。
荚果长10~20厘米,形状直或稍弯曲,横断面圆形或扁圆形,表皮密被绒毛;嫩荚呈深浅不一的绿、黄、紫 红(或有斑纹)等颜色,成熟时黄白至黄褐色。随着豆荚的发育,其背、腹面缝线处的维管束逐渐发达,中、内果皮的厚壁组织层数逐渐增多,鲜食品质因而降低。故嫩荚采收要力求适时。每荚含种子4~8粒,种子肾形,有红、白、黄、黑及斑纹等颜色;千粒重0.3~0.7千克。
红豆杉的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或灌木;小枝不规则互生,基部有多数或少数宿存的芽鳞,稀全部脱落;冬芽芽鳞覆瓦状排列,背部纵脊明显或不明显。叶条形,螺旋状着生,基部扭转排成二列,直或镰状,下延生长,上面中脉隆起,下面有两条淡灰色、灰绿色或淡黄色的气孔带,叶内无树脂道。
雌雄异株,球花单生叶腋;雄球花圆球形,有梗,基部具覆瓦状排列的苞片,雄蕊6-14枚,盾状,花药4-9,辐射排列;雌球花几无梗,基部有多数覆瓦状排列的苞片,上端2-3对苞片交叉对生,胚珠直立,单生于总花轴上部侧生短轴之顶端的苞腋,基部托以圆盘状的珠托,受精后珠托发育成肉质、杯状、红色的假种皮。
种子坚果状,当年成熟,生于杯状肉质的假种皮中,稀生于近膜质盘状的种托(即未发育成肉质假种皮的珠托)之上,种脐明显,成熟时肉质假种皮红色,有短梗或几无梗;子叶2枚,发芽时出土。
大豆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或上部近缠绕状
,上部多少具棱,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宽卵形,渐尖,长3-7毫米,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幼嫩时散生疏柔毛或具棱并被长硬毛;小叶纸质,宽卵形,近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生一枚较大,长5-12厘米,宽2.5-8厘米,先端渐尖或近圆形,稀有钝形,具小尖凸,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通常两面散生糙毛或下面无毛;侧脉每边5条;小托叶铍针形,长1-2毫米;小叶柄长1.5-4毫米,被黄褐色长硬毛。
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长10-35毫米或更长,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植株下部的花有时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间;苞片披针形,长2-3毫米,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长2-3毫米,被伏贴的刚毛;花萼长4-6毫米,密被长硬毛或糙伏毛,常深裂成二唇形,裂片5,披针形,上部2裂片常合生至中部以上,下部3裂片分离,均密被白色长柔毛,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长4.5-8(10)毫米,旗瓣倒卵状近圆形,先端微凹并通常外反,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基部狭,具瓣柄和耳,龙骨瓣斜倒卵形,具短瓣柄;雄蕊二体;子房基部有不发达的腺体,被毛。
荚果肥大,长圆形,稍弯,下垂,黄绿色,长4-7.5厘米,宽8-15毫米,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卵圆形至长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8毫米,种皮光滑,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因品种而异,种脐明显,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