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长时间哭会损伤大脑
婴儿长时间哭会损伤大脑
如果婴儿啼哭会损伤大脑,那么我们周围一定会有很多脑神经受损的婴儿。苏黎世大学雅各布基金会的科学总监迪特尔-沃尔克称:“如果你关注婴儿的哭泣现象,就应该从生物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确保爱哭的婴儿大脑神经并没受损。”
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任由婴儿啼哭是危险的,有时他们的啼哭是向外界发出特别的信号。这种说法,引起了运用“可抑制的啼哭”法来养育孩子的家长的特别关注。而这种方法可是育儿专家推荐的。
一位叫玛戈特-桑德兰的专家,开办了一个举办研讨会和讲座的机构——名为“儿童精神健康中心”,她说,婴儿因感觉不适而啼哭时,体内的压力水平就会升高,而且这种较高的压力水平长时间持续的话,就会引起脑细胞死亡。所以经常长时间啼哭会导致婴儿在今后的生活中出现神经官能症和情绪紊乱。 那么,何谓长时间的哭泣呢,5分钟,10分钟,还是更多?
桑德兰研究了几百份有关压力与大脑发育的论文后,得出结论:“大约20分钟就足以引起脑损伤。”
“如果这是真的,一定会令人震惊。”儿童健康研究所认知发展学教授安妮特-卡米洛夫-史密斯博士面对这一结论,如是说。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发育神经科学专家马克-约翰逊也说:“对我来说这还是新闻。”
但沃尔克坚持自己的论点,“婴儿啼哭多半是对身体感到不适。不满6个月的婴儿,啼哭大体上属于纯粹地请求帮助,而不仅仅是一种吸引大人注意的方式。平均起来,不满3个月的婴儿,每天会哭两个半小时,而1岁大的婴儿每次会哭到1个小时。
沃尔克说,一旦婴儿满6个月后,如果只是为了吸引注意而啼哭的话,就随他们长时间哭叫也没什么——这就是所谓的“可抑制的啼哭”。
但他认为,“在孩子还不到6个月大的时候,千万不要任其哭泣而置之不理,因为不满6个月大的时候,他们还不具备仅仅为了吸引注意而哭泣的能力,他们哭泣一定是有原因的。”
怎么正确的用毛巾敷额头退烧 为什么不建议用退热贴
主要是因为无法辨清具体病情。
退热贴含有高分子凝胶、纯化水、甘油等物质,其使用原理用冰袋、湿毛巾敷头作用差不多,也是通过水的汽化把热量带走,从而降低局部的温度,但其面积太小,对于发热或过热都没用。而且发热本身通常不会损伤大脑,如果是脑膜炎、脑炎等疾病引起的发热,退热贴也丝毫保护不了大脑,加上很多孩子对退热贴过敏,长时间贴后额头上会起小疹子、红色的斑块,贴完退热贴还要涂皮肤药,反而得不偿失。
新生儿低钙血症的表现 注意事项
虽然大部分新生儿因为此症而出现的惊厥持续时间不长,但是也需要家长重视起来,因为反复的惊厥可能会损伤大脑,影响脑部的发育,导致孩子智力低下。
偶尔睡眠不足也会损伤大脑
据英国11月1日报道,英国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偶尔睡眠不足也会损伤大脑。
报道称,10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夏令时调回冬令时,很多人在这周末多睡了一小时。不过这并不是件坏事,因为英国人似乎长期处于睡眠严重不足的状态。据英国睡眠委员会调查显示,英国人平均每天只睡 6.5 小时,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根本不够。
大量研究表明,无论你是否有意缩短睡眠时间,睡眠不足都会使身体受到严重影响。
报道称,长期睡眠不佳会影响血糖控制,诱使人们过度进食,甚至引起DNA异常。几年前,在英国纪录片《相信我,我是医生》中,英国萨里大学进行了一项试验,要求所有参与者每天缩短一小时睡眠时间,为期一周。负责这项试验的西蒙•阿彻(Simon Archer)博士发现,每晚少睡一小时会对这些参与者的基因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比如与炎症、糖尿病有关的基因。
婴儿大哭超20分钟会伤大脑吗
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报道,美国医生皮尼罗普-林奇在其新书中表示,如果孩子大哭20分钟以上,大脑就会受到损害。孩子大哭不止时,如果不予理睬,他们的确会哭累了自己停下来。但这种失望、压抑的情绪会让他们分泌一种“压抑激素”,对婴儿大脑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将给孩子未来的成长留下阴影。
南京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梁超表示,“即便大哭超过20分钟,如果没有明显闭气缺氧反应,应该不会伤到大脑这么严重。”按照研究结果,所谓的大脑伤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所以妈妈不用担心宝宝的大脑会出现不可逆的生理性损伤。
因此,并不是说孩子不能哭,或者一哭就必须马上制止。有时孩子只是哼哼几声,那就过几分钟再抚慰。但如果孩子不停地哭,父母就要上心了,不要让他们的哭喊超过20分钟。
哄睡不当会伤宝宝大脑,如何哄睡宝宝 哄睡不当会伤宝宝大脑
摇晃宝宝,是很容易损害到他们颈部的肌肉和韧带的,严重的话甚至会扭伤宝宝的颈部。
宝宝的大脑尚处在发育初期,有的家长把宝宝高高抛起,会使宝宝体内的血液不时地冲击大脑,这样会导致脑部暂时性充血。
当被摇晃时,宝宝就像成人在玩高速运转的游乐项目,其身体是无法承受巨大的离心力的,血液流向一边,容易造成局部性贫血。
美国儿科学会这样说:大力摇晃婴儿是一种严重虐待,最常见于婴儿1岁以内。大力或剧烈摇晃婴儿,包括撞击婴儿的头部,常常是因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因婴幼儿不断哭闹而精神崩溃或过于愤怒。摇晃或击打婴儿的头部可以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甚至造成婴儿死亡。虐待引起的头部损伤会造成很多严重伤害,包括失明或眼部损伤、脑损伤、脊柱损伤或耽误正常发育。迹象或症状包括易怒、昏睡(难以清醒)、发抖(颤抖)、呕吐、癫痫、呼吸困难、昏迷。
美国儿科学会强烈反对大力摇晃婴儿。如果你怀疑婴儿的看护者曾摇晃或伤害婴儿,或者你或你的配偶一时失控做了这些事,应立刻带婴儿去看儿科医生或去急诊室。假如已经出现了脑损伤,不进行治疗只会让情况变得更严重。不要因为羞愧或恐惧而不敢带婴儿就医。
婴儿缺氧多久会脑损伤
婴儿缺氧有没有后遗症主要看缺氧的程度,如果严重的缺氧可能会对神经系统和心脏都会有影响;如果缺氧程度不是很重,及时予以氧疗的话,可能问题不是很大。但是还是要看宝宝的具体情况。有时候婴幼儿的再生能力和耐受氧的能力会更强一些,如果有缺氧症状,每个月监测他的神经系统发育都是跟上的,没有落后,应该问题不是很大。
婴儿脖子短要怎么办
竖抱宝宝伤害大。医生举了两个例子:4个月的女婴,脖子还是软塌塌,脑袋直不起来;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竖抱宝宝时,宝宝头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
宝宝在1-2个月时,颈肌还没有完全发育,颈部肌肉无力,应防止这种不正确的怀抱姿势对宝宝脊椎的损伤。这些损伤当时不易发现,但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所以抱宝宝不宜笔直的竖抱。一般当孩子能主动稳住自己的脑袋,大人就应该试着竖抱他们了,这个时间一般在80天到3个月。
宝宝趴在游戏有助脖子发展。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所以只要在他醒着时一边照顾他,一边抱着他,和他说话、温柔地摸摸他即可。
接近2个月时,听到母亲的声音,有的婴儿会露出微笑,对母亲做出反应。这时候他们的体格已逐渐稳健。可以经常让他趴着玩,促进脖子的发育。如果他不喜欢,就不要勉强他,等有机会再做。找婴儿高兴的时候和他做游戏,这点非常重要。婴儿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爱哭、有的很温驯。对于母亲来说,爱哭的婴儿虽然要花较多的时间照顾,但相对的母子接触时间也较多。
脑震荡到底会不会损伤大脑
脑震荡指头部受撞击后,暂时失去意识及大脑功能的情况。意识丧失的时间可能是几秒钟、几分钟或者几小时,但一天内会恢复。脑震荡时,检测不到脑组织的损伤。
出现脑震荡时,大脑受伤的性质研究人员并不十分清楚。大部分脑震荡对大脑的损伤很小,几乎没有后遗症。但是有些脑震荡会严重损害大脑功能。
医生将脑震荡分成三个等级。一级脑震荡一般不会出现意识丧失的情况;二级脑震荡失去意识的时间通常在5分钟以内;三级脑震荡会让人失去意识5分钟以上,而且失忆状况会持续24小时以上。
症状
脑震荡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失忆等,有些症状需要及时进行医学观察。若感觉意识模糊、头晕、行为不正常、感到越来越疲惫、说话不清楚、身体某部分麻木或瘫痪、一只瞳孔比另一只大,要立即联系医生。
脑震荡后一年,有些人还会出现脑震荡后综合征。这些症状可能不会延续几小时、几天甚至几星期,它们包括头晕、头痛、疲惫及失眠等,可能还会出现创造力或积极性下降等症状,这与抑郁症的症状相似,所以常被误认为患上了抑郁症。
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是酒量下降,有时也会出现性格变化,患者会变得独断专行,不像以前懂得变通。
治疗方法
在诊断脑震荡时,医生首先排除脑溢血和脊髓受伤等情况。他们可能会利用X线或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来检查我们的头部。 若脑震荡症状自动消失,医生不会采取任何治疗措施。
医生可能会建议我们,让他人陪伴我们在家待一两天,观察是否会出现其他症状。他们会建议我们在家休息几天,避免剧烈运动。
医生也可能会给我们开退热净或强效止痛药来缓解头痛。但不能服用阿司匹林和如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等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因为这些药会引起出血。
脑震荡后综合征会在长期无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康复。老年人以及之前脑部受伤的人,康复的时间会更长。对于这种综合征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自信心和他人的支持很重要。
如何正确识别婴儿的哭闹
1、生理性哭闹常见于以下情况
(1)情感依赖型哭闹:抚养人离开或者想让妈妈抱时,这种哭声先洪亮再逐渐减弱,此时若抱起婴儿,其会情绪稳定,精神愉快。不理睬婴儿感情需求的做法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
(2)饥饿性哭闹:此种一般较好识别,孩子会有主动寻找乳头或吸吮动作,当得到满足哭声减低或停止哭闹。
(3)不舒适性哭闹:主要指热冷、穿着的衣物、尿布、虫咬等环境所致的不舒服感,需要全面查看,当原因找到并解除,哭闹则会终止。
(4)入睡时哭:这种哭声比较低,双目时闭时睁,哭声断断续续,中止哭闹即入睡。
(5)便时哭闹:伴有面部涨红或用力动作,大便顺利排出,停止哭闹。
2、病理性哭闹常见于以下情况
当婴儿在患病初期没有明显的病理性体征时,哭闹往往是早期病态的主要症状。如果不能用正常的原因来解释,那就要从是否患病来考虑,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肠绞痛:最常见的是肠痉挛,夜间多见,多伴有腹泻表现,突然剧烈阵发性哭闹一阵后自行缓解,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阵发性哭闹;此外,若发生肠梗阻、肠坏死,持续哭闹不能安抚。
(2)体表及关节损伤:体表擦伤、扎上、关节扭伤,有时不易发现这些异常,家长需要观察和体位姿势有关的哭声。
(3)口腔溃疡、鹅口疮:这种疾病易发现,口腔黏膜可见溃疡面,或者白色凝乳状物,不易擦拭去。
(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夜间容易哭闹,易激惹,易醒,不易安抚,伴有夜间盗汗表现。
(5)耳部疾病:耳部有炎症时,婴儿会有抓耳挠腮的动作,需要借助手电筒或者专业耳镜查看。
(6)脑性哭闹:常伴有头痛、发热、尖叫,颈部强直等颅压增高性表现,这种患儿既往多有脑损害、脑出血、或者发育异常、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史。
婴儿入睡困难夜间哭闹怎么办
婴儿入睡困难夜间哭闹怎么办 实际上这是家长使宝宝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造成的。因为在白天或晚上入睡前养成了抱、拍、晃或含奶头的睡眠伴随条件。
当夜间婴儿在睡眠周期之间醒来时,睡眠习惯好的婴儿会自动调节自己转入下一个睡周期,父母甚至不察觉。但养成以上伴随条件习惯的婴儿夜间醒来时,要求家长起来抱、拍晃才能再入睡,即使不饿,也要含奶头,吸吮几口就睡着了,不然就哭闹不已。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家长需要耐心坚持2-3天培养宝宝自己入睡的习惯。从白天开始,将快要入睡的宝宝放在小床上,如果他哭闹,可以在床边用语言和表情给予安慰,让宝宝哭一会儿抱起来安慰,放下又哭,第二次让他哭的时间长一些再抱起,以后逐渐延长时间再应答。直到宝宝觉得再哭爸爸妈妈也不会抱我了,他就学会自己入睡了。戒掉含奶头睡的习惯也同样。一旦养成自己入睡的习惯,夜间就会睡得很好。
夜间哭闹还有其他原因,如过热、过冷、吃得过饱或饥饿等等。此外有的婴儿先天气质属扶养困难型。这种孩子找不到原因,就是夜间受哭闹,需要家长逐渐找出适当方法适应婴儿的气质特点。待婴儿长大些逐渐会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