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也会患高血压吗
小孩也会患高血压吗
会的!目前,儿童高血压患病率约为3%,而且还呈上升趋势。有关专家指出:相当一部分成年人的高血压是由儿童高血压发展而来的。儿童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小于10岁的小儿所患的高血压,绝大多数是继发性的。可继发儿童高血压的疾病肾脏疾病如急性肾炎、隐匿性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先天性肾发育不良或畸形、肾动脉狭窄、肾动脉血栓形成等,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主动脉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心室内出血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及肺发育不良等,其他少见的有高钙血症、神经源性肿瘤、嗜铬细胞瘤、肾小腺皮质增生、肾上腺恶性肿瘤等。
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于10岁以上的儿童,其病因复杂。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遗传基因缺陷与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
研究发现,患儿的父母均无高血压的,其高血压患病率为28.3%;父母中有一方是高血压患者,其高血压患病率为33.3%;父母双方均是高血压患者,其高血压患病率为46%。由此可见,高血压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除此之外,高血压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关系更为密切。比如,小儿经常受到不良刺激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异、训斥挨打等,学习负担过重及考试成绩不好造成的精神过度紧张、睡眠不足,偏食、挑食或嗜食过咸、过甜食物,缺少活动,过于肥胖,居住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因素,都可引起孩子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代谢失调而导致高血压。
儿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儿童高血压若不能及时被发现和得到妥善治疗,会殃及孩子终身。因此,父母要关注孩子的血压,注意避免和克服那些容易导致儿童高血压的不利因素(如长期精神紧张、学习压力过大、情绪剧烈波动、高糖高脂饮食、过度肥胖等)。好为孩子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以便及早发现高血压,并采取积极妥善的治疗措施,把儿童高血压控制在初始阶段。
青少年患上高血压的原因
有不良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改变是很关键的一点,是引发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大量饮酒、吸烟都可引发高血压。有研究表明有经常熬夜习惯的人易患高血压病,甚至还有可能发生中风,而生活井然有序,平时早睡早起者患高血压比例低。
家族遗传
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家族中有高血压史的人,子女患有高血压的几率也非常高。若父母均有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64%,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28%,父母为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百分三,一般正常生活是基本不会患上高血压的。
遗传性高血压可逆转吗
高血压病异常遗传特性亦可能是多基因的,并对高血压的基因多肽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是百分之三到五,父母一方患高压病者,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是百分之二十五到二十八,而双亲均为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是百分之四十五到五十五。远远高于一般人群的患病率。
挛生子女一方患高血压,另一方也易患高血压。
高血压病患者的亲生子女和养子女生活环境虽一样,但亲生子女较易患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患者的亲生子女和养子女生活环境虽一样,但亲生子女较易患高血压病。
在同一地区不同种族之间的血压分布及高血压患病率不同。
警惕高血压的误区
误区一:肥胖者才会得高血压
肥胖是引发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还包括多种因素,如环境、遗传、适应性、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因此,无论身体偏胖或偏瘦,都可能由于超重之外的其他因素而引发高血压病,所以都应定期测量血压。
误区二: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事
相对于青少年来说,中年人患高血压几率比较大。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方面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生活节奏加快等,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青少年的发病率悄然增加。一项针对青少年体质调查的资料显示,男女学生中有相当数量者血压偏高。
误区三:有贫血的人不会患高血压
贫血患者会不会出现高血压呢,一般来说呢,贫血是不会出现高血压等疾病的。原因主要是贫血通常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压积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而高血压病则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指血压超过正常标准,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贫血患者同样也会患高血压病。
误区四:血压在每天中午最高
有的人认为中午体内血液最“旺”,单纯地以为中午血压最高。其实,正常人群及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都呈“双峰一谷”的变化,即一般上午8~9时、下午4~6时为两个高峰,凌晨2~3时为低谷。中午并不是血压最高的时候。
误区五:降压药会使血压越降越低
人体中存在着十分精致而又微妙的血压调节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只要血压降至正常,医生都会酌情减少降压药量,适当的维持量不但不会使血压降得过低,还能有效地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只有认识高血压病,才能积极预防和治疗它,维护自身的生命健康。
高血压病遗传的机理是什么
①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是3%,父母一方患高压病者,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是28%,而双亲均为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是45%。
②高血压病患者的亲生子女和养子女生活环境虽一样,但亲生子女较易患高血压病。
③挛生子女一方患高血压,另一方也易患高血压。
④在同一地区不同种族之间的血压分布及高血压患病率不同。
⑤高血压产妇的新生儿血压要比正常血压者为高。
⑥ 动物实验研究已成功建立了遗传性高血压鼠株,繁殖几代后几乎100%发生高血压。
⑦嗜盐、肥胖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也与遗传有关。
亚麻籽油的功效与作用 调节血脂
高血脂症是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脑血栓、中风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这类血脂较高引起的疾病在内陆的发生率较高,而在海边的人群发病率相对较低,对常年以海鱼为食的爱斯基摩人进行调查,他们几乎不会患高血脂,这主要原因是鱼油中的EPA和DHA能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能有效的控制人的血脂,预防疾病,亚麻籽油中含有的EPA和DHA比鱼油还高,也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患高血压的原因
1、高盐饮食:
有些人喜欢吃特别咸的食物,人体每天可摄取的食盐是有一定量的,多了对人体的血压有影响。中国人的饮食往往偏咸,每天摄盐量达到8-20克。而且据观察,中国人饮食中盐对人体的作用比西方人强,这可能与中国人饮食中相对缺少钾、钙、优质蛋白质等对血压有保护作用的成分有关。所以专家建议成人每天摄盐不宜超过5克。
2、超重肥胖:
很容易会发现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一大诱因,这些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胖子随之明显增多,这对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来说并不是好现象,而且加重了高血压疾病给人们带来的负担。
3、吸烟嗜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使小动脉收缩,容易导致高血压。现在认为嗜酒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专家主张人们可以喝点红葡萄酒,因为红葡萄皮中的白黎芦醇有益于心血管。但嗜酒,尤其是经常饮白酒,量又较大(酒精量>15克/天)肯定是有害的。
4、有高血压家族史:
迄今为止的医学研究认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可能有某些遗传特点,但这些遗传因素关键还是要通过环境因素才起作用,因此,高血压只能说是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家族中有多人发病,往往是因为一个家族具有相同的生活方式的缘故。
高血压的遗传几率有多高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比无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更易患高血压。父母中有一人是高血压患者,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28%,父母如果都是高血压,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高血压病人的成人兄弟姐妹中65%可患高血压,其中单卵双生子比其他亲属高血压相关性更高。一些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如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盐饮食等,与遗传也有密切关系。
概括为两大因素,即基因加环境,即在多基因遗传的作用下,再加上同家族共同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性格爱好等等而出现家族中多发病的倾向。但这也并不是说,父母患高血压,子女就一定会患有高血压,通过控制高血压的其它诱因,如抽烟、嗜酒、过度疲劳、情绪不稳定等,高血压是可以减少发病的。
长期饮水不当也会患高血压
长期饮水不当也容易患高血压?
年轻人出现高血压问题就需要摄取充足的水分,应该科学饮水,水的硬度和高血压也有很密切的关联,因为硬水里面含有非常多的镁离子和钙,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作用,如果水分摄取不足也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尽量多喝一些硬水,就是深井水以及泉水。
年轻人患高血压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一、压力过大
年纪轻的人出现高血压问题主要就是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中的压力过大造成的,如果压力过大,精神总是处在紧绷的状态,那么神经就会变得非常兴奋,血管也会收缩,血压自然就会升高。
二、身材肥胖
现在我们可以吃得食物越来越多,很多人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吃很多重口味的食物,这样就会造成身材肥胖、体重超标,这是造成年轻人出现高血压的主要原因,身材肥胖脂肪堆积在身体里面,血管变得比较硬,而且身体代谢也会出现异常情况,这样就容易造成血压升高。
三、熬夜
现在的年轻人都有熬夜习惯,每天熬夜看手机,玩电脑是普遍的情况,经常熬夜就会睡眠不足,神经就容易处在紧张状态,血管也会收缩,这样血压自然就会升高,慢慢就会形成高血压疾病。
四、不良的生活习惯
因为现在年轻人生活比较忙碌、压力很大,所以很多人都养成了抽烟习惯,香烟里面最多的成分就是尼古丁,会导致血压上升,还会造成平滑肌收缩,很多人还有喝酒习惯,会让血管的弹性变得越来越大,血压就会上升。
五、高盐饮食
高血压的出现和食盐摄取太多也有很大关系,现在年轻人的口味都非常重,喜欢吃辛辣味道咸的食物,这些食物里面钠的含量就非常多,容易堆积在身体里面无法排出,这样血管的容量就会慢慢变大,导致血压升高,引发高血压问题出现。
瘦子也会患高血脂吗
专家表示,高血脂的发病率和胖瘦没有必然联系,而且诱发高血脂的病因很多,其中和饮食关系最为密切。只是,肥胖人群患高血脂的概率比瘦子高。因为,肥胖人群进食动物脂肪、内脏、蛋类等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多,从而导致血脂升高,加大高血脂的发病率。
而且,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有统计显示,每150-200个存活的新生儿中即可发现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而且,及时注意控制饮食,改变生活方式了,仍然存在高血脂。因此,高血脂和胖瘦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因此,瘦子也会患高血脂。日常不能通过体型来判断是否患病,只有经过抽血化验才能判断血脂是否正常,判断是否患有高血脂。
如何判定小孩患高血压
不同年龄小儿高血压的判断标准如下:
1个月以内的婴儿收缩压大于12.8千帕(96毫米汞柱);
1个月~2岁的小儿收缩压大于14.9/9.8千帕(112/74毫米汞柱);
3~5岁小儿收缩压大于15/10千帕(116/76毫米汞柱);
6~9岁小儿收缩压大于16/10.4千帕(122/78毫米汞柱);
10~12岁小儿收缩压大于16.8/10.9千帕(126/82毫米汞柱);
13~15岁小儿收缩压大于18/11.5千帕(136/86毫米汞柱)。
由于小儿高血压大多数症状不明显,或者很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家长们往往容易忽视。
小儿继发性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的4倍。根据流行病学的资料,小儿高血压的发病率为1%~2.3%。小儿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仅占20%左右,通常无明确的病因,可能与遗传、饮食中含盐量过高、肥胖及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失调有关。而继发性高血压则占到小儿高血压的80%左右,其中约有90%的继发于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此类疾病的特点是常出现血尿、蛋白尿或脓尿,肾功能可出现异常。另外,肾脏畸形及肾发育不良、肾血管阻塞及肾肿瘤等也可引起小儿继发性高血压,通过x线、b超、ct及肾血管造影多能确诊这类疾病。除了肾脏疾病以外,小儿高血压还常见继发于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等,内分泌疾病,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出血、外伤等,铅中毒、维生素d中毒也会导致小儿高血压病。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是高血压的表现。在对高血压病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家长们最关心的是小儿高血压病有哪些症状,如何才能知道孩子患病。一般来说,大多数高血压患儿无明显的症状,有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耳鸣、乏力、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且常常由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劳累、睡眠不好而使症状加重。另外,年龄小的患儿即使有头痛等不适,也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因此,家长要留意孩子有无精神状况的改变,如烦躁易怒、精神不振、睡眠不安等。出现异常改变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高血压。当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如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及抽搐、偏瘫等脑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