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蜈蚣的药用价值

蜈蚣的药用价值

1、蜈蚣可以治疗肝癌,蜈蚣、阿魏、五灵脂各15克,红娘(糯米炒)4.5克,炙狼毒9克,蜂房21克,急性子24克,全蝎、僵蚕、木鳖子、咸灵仙各30克,山慈姑50克 共研细末,水泛为软坚丸,每服1.5克,日2次,温开水送。能使症状缓解,肿块软缩,延长生存期。

2、还可以治疗白血病。蜈蚣、壁虎、蟾蜍各26枚、水蛭、急性子各24克,徐长卿、韩信草各48克,七叶一枝花、金牛根、穿心连、虎杖、白花蛇舌草各90克 共为细末,和猪胆汁、马蹄子制成颗粒,压成舌癌片,亦可制成丸剂,每服9克,日服3次。

3、有效治疗胃癌。蜈蚣5条,三棱、莪术、枳实各12克,海藻、昆布各15克,水蛭24克,银花90克 切碎,水煎3次分服,白糖调磅。开始时或有恶心、闷胀等副作用,继续应用,可以缓解。坚持6个月,可使胀痛等症状消失,肿块软缩,溃疡平复,病情显著好转。

蜈蚣酒的营养价值 蜈蚣酒的营养成分

蜈蚣酒中含有酒精、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毒素、黄嘌呤、腺嘌呤、鸟嘌呤、胆碱、蜈蚣毒、酷胺酸、蚁酸、胆甾醇、脂肪、花生四烯酸、琥珀酸、组氨酸、精氨酸、鸟氨酸、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酷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牛磺酸、谷氨酰胺、几丁质、脱乙酰几西质、葡萄糖胺、酸性磷酸酶等,尚含糖类、蛋白质、铁元素、锰元素、钙元素、锌元素、镁元素等营养成分。

蚰蜒和蜈蚣有什么不同

蚰蜒的形态结构与蜈蚣很相似,主要的区别是:蚰蜒的身体较短,步足细长。当蚰蜒的一部分足被捉住的时候,这部分步足就从身体上断落下来,使身体可以逃脱这是蚰蜒逃避敌害的一种适应。 蜈蚣颜色比较暗,腿短,爬行的时候弯弯曲曲的行进,速度不是很快。通常是在地面发现它多些,而蚰蜒多半发现它在墙上游走。蚰蜒也咬人,但不很厉害,蜈蚣比较厉害,尤其大蜈蚣咬上很痛,没有生命危险。 药用价值:蚰蜒又称草鞋虫,性温味辛,破积解毒,治症瘕痞满,痈肿噎膈,口吐涎沫

蜈蚣新功用 治传染性肝炎

蜈蚣,又名百脚、天龙。在古书《广雅》上称为“吴公”。中医认为,蜈蚣味咸、性温、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传统主要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等痉挛抽搐之症,以及疮疡肿毒、顽固性头痛、风湿痹痛等。

据现代药理研究,蜈蚣具有抗肿瘤、镇静、止痉和抗真菌等作用。蜈蚣的药用成分,正是它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据临床试用,具有以下新的功用:

治传染性肝炎:用蜈蚣注射液,每次肌注2毫升,每次1~2次,10日为一疗程。

治肺结核:将蜈蚣去头足,烘干,研末内服,每次为3克,每日3次,连服一个月,停药休息一周。

治癌症:取蜈蚣晒干,研末,每日量约为2~3克,分3次服。

治阳痿:蜈蚣18克,当归60克,白芍60克,甘草60克,共研细粉,分为40包,每次服0.5~1包,早晚各一次,空腹用黄酒送服,15日为一疗程。

治癫痫:蜈蚣、全虫等量制成片剂,每片0.3克,每次4~5片,每日两次。

治慢性骨髓炎:蜈蚣60克,淫羊藿30克,肉桂10克,研细末,每日服20~30克,分2~3次用温开水送服。

蜈蚣的药用价值

蜈蚣,中药名。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春、夏二季捕捉,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本品呈扁平长条形,长9~15cm,宽0.5~1cm。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全体共22个环节。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主要分布于华中、华南、华东、西南及陕西等地。

1、主治功能:

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能。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

2、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3、临床应用:

(1)治疗结核病。

(2)治疗百日咳。

(3)治疗癌症。

(4)治疗颌下淋巴腺炎。

(5)治疗骨髓炎。

(6)治疗甲沟炎。

(7)治疗烧烫伤。

4、药学作用:

(1)抗肿瘤作用:蜈蚣提取物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一定作用。

(2)抗菌作用。

(3)促进免疫功能。

(4)止跌打:蜈蚣泡酒能治跌打,对于跌打造成瘀血未破、肿痛,用蜈蚣酒擦之,能快速消肿、止痛,同时对毒疮和无名肿毒也有良好效果。

(5)通络止痛,用于风湿顽痹、顽固性头痛。

(6)攻毒散结,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

蜈蚣的副作用

孕妇禁用。

蜈蚣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科学论述:

(1)、《本草纲目》: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蛇伤。

(2)、《本草从新》:善走能散。治脐风撮口。

(3)、《本经》:鬼疰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疟,去三虫。

2、药方配伍:

(1)、天吊惊风:目久不下,眼见白睛,及角弓反张,声不出者,双金散主之。用大蜈蚣一条去头足,酥炙,用竹刀批开,记定左右。又以麝香一钱,亦分左右各记明,研末包定。每用左边者吹左鼻,右边者吹右鼻,各少许,不可过多。若眼未下,再吹些须,眼下乃止。(《直指方》)

(2)、女人趾疮:甲内恶肉突出不愈。蜈蚣一条,焙研敷之。外以南星末,醋和敷四围。(《医方摘要》)

(3)、治口眼歪斜,口内麻木者:蜈蚣三条(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煨,并去失足),天南星一个,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煨,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钱。通为末,入麝少许。每服一钱,熟(酒)调下,日一服。(《世医通变要法》)

被蜈蚣咬了怎么处理 蜈蚣怕什么

为了再次被蜈蚣咬,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蜈蚣再次出现,那么蜈蚣怕什么呢?

1、除虫菊酯。买除虫菊酯(药店可能有卖),在蜈蚣经常出现的地方洒上一些,下水道入口也撒一些,可杀之。

2、石灰粉。在门口和窗口及另外有可能爬入蜈蚣的地方撒石灰粉,因为蜈蚣喜欢潮湿的环境。

3、鸡。鸡是蜈蚣的天敌。

浅谈蜈蚣解毒抗癌的药用

蜈蚣是中医常用的一味有毒中药,药用名称:蜈蚣,别 名:天龙、百脚、吴公,钱串子,其性味辛、温,入肝经,有解蛇毒、疮毒及止痉挛的作用。

随着恶性肿瘤的高发趋势,更多的中医家把蜈蚣这类具有毒性的药物应用于临床,但绝不是利用蜈蚣“以毒攻毒”的毒性,请大家不要错误理解,凡是治病,中医总是讲辨证论治,是根据病情、病因、以及所用药物或处方的功效去治病的。《药典》有关蜈蚣具有的功效是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对于肿瘤及疮疡痈毒,皆有消坚化毒之效。临床初步观察,蜈蚣配合地龙、穿山甲可用于治疗脑瘤、脑转移癌导致的头晕、抽搐、头痛等症状;我们用蜈蚣配合山慈姑、全蝎、莪术等化瘀散结药物适量内服或外敷骨转移疼痛的部分可减轻疼痛,改善症状。现代医家朱良春老先生应用蜈蚣配合木鳖子、炮山甲等品治疗胃癌、乳腺癌、食道癌、肝癌、皮肤癌等也有一定效果。

另外也有人报道利用蜈蚣解蛇毒,《本草纲目》记载:本品"最能伏蛇",是治蛇咬中毒的要药。将蜈蚣研为细末,每次服2~3克,1天4次,治蛇咬伤,并以消毒粗针穿刺咬伤肿胀部位,引流排毒,可使肿胀逐渐消退而痊愈。

其它的应用,以蜈蚣加茶叶同敷患处,可治瘰疬。用蜈蚣加盐浸油,取油擦小儿秃疮,疗效颇佳。对肺结核的潮热,服用本品也有缓解之作用。

蜈蚣能不能拱走牛皮癣

蜈蚣能不能拱走牛皮癣?蜈蚣是一种用途和药用价值非常高的动物,对于很多的疾病它都能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且如果用它进行治疗的时候,也能让很多的疾病治愈。蜈蚣也是可以用于治疗牛皮癣的,那么用于它的时候要怎么使用呢?下面来给你介绍一下两个蜈蚣的偏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蜈蚣用于牛皮癣:土茯苓60g,蜈蚣2条,蝉蜕10g,僵蚕6g,双花30g,白芷10g,芥穗6g,防风 6g,地肤子15g,白鲜皮10g,蛇床子10g,当归10g,川芎6g,赤芍10g,生地15g。

可随病情的变化加减药方,如血热加生地、丹皮;血瘀加丹参、川芎、当归;胃寒加桂枝;便秘加川军;湿重加薏米等等。

用法:将干药用净水浸泡30-50 分钟,先用小火煮沸,然后微火煮煎约20分钟,过滤消毒,把药汤盛入容器,再把过滤出来的药渣重复煮1次,最后把两次的药汤混合起来。每日两次,每次约 200ml,饭后一个小时后服用,避免生、冷、辛、辣。

蜈蚣用于牛皮癣:准备蜈蚣1条,白酒100毫升,先将蜈蚣入酒浸泡数小时后煮沸,再温洗患处。

以上就是蜈蚣用于牛皮癣的方法,那么这些方法能不能拱走牛皮癣呢,没有人能够确定,也没有人去专门做过研究。因此患者在选择使用蜈蚣偏方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毕竟这些治疗方法,不是正规的治疗方法,使用以后带来的副作用不敢保证。

蜈蚣泡酒能喝吗

我们都知道蜈蚣是有毒的,可是还是有很多人用蜈蚣做药引,其中蜈蚣泡酒就是比较常见的,而且蜈蚣泡酒有很大的功效。那么,蜈蚣泡酒到底能不能喝呢?

1第一:虽然蜈蚣是有毒的,但是他们的毒是神经毒素,构成成分是蛋白质,用酒那些泡很容易让它失去活性的,先用沸水将其烫死后,沸水烫死后,最好找来薄竹片,用两头尖的竹片插入头尾两端,绷直后晒干或风干再泡酒。蜈蚣《本经》药材:饮片中还有制蜈蚣,是用少量酒喷洒拌炒而成,以制其腥臭气。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肝经。

2第二:息风止痉:主治肝风惊搐,急慢惊风。通络止痛:适于风湿顽痹,伏风头痛。解毒散结:外敷疮痈,瘰疬。用量用法 1-3g。研末吞服,每次0.6-1g。外用适量。

3第三:蜈蚣泡酒能治跌打,对于跌打造成瘀血未破、肿痛,用蜈蚣酒擦之,能快速消肿、止痛,同时对毒疮和无名肿毒也有良好效果。具体泡法是将体型较大活体蜈蚣放入瓶子内,加上50度以上的白酒,盖紧,置阴凉避光处约25天以上就基本可用了。仅可外用,直接饮用有毒,孕妇忌用。

注意事项:蜈蚣泡酒是可以的,但是蜈蚣是有毒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慎重,不要自行食用。

蜈蚣治疗男性阳痿有什么依据

治疗男性阳痿,很多人在西医求法不得,转而在中医上寻求治疗的方法,其实我国中医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关于阳痿的治疗方法,而且效果还不错,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古方:蜈蚣治疗男性阳痿,有人要问了,蜈蚣治疗男性阳痿有何依据?蜈蚣可以入药吗?

其实,蜈蚣又名吴公、天龙、百脚虫、嗷高母,为大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或其近缘动物的干燥全虫。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陕西等地。现代药学研究主要成分为溶血性蛋白质、脂肪油、蚁酸、氨基酸、赖氨酸等。蜈蚣有祛风、定惊、攻毒、散结等作用,虽无补肾壮阳之功,但近年来常用作治疗阳痿,效佳。如《实用中医内科学》引《中医杂志》陈玉梅报道,蜈蚣配当归、白芍、甘草,治疗阳痿737例,治愈655例,好转77例,无效5例。

蜈蚣辛温有毒,为治风湿要药,而无壮阳之功。其治痿,古今文献鲜有载述。此可能有“兴阳”作用,就其机理:一是蜈蚣主入肝经,盖阳物所居,乃肝经循行所属;且肝主经,阴器又为筋脉所聚之处。二是蜈蚣辛温燥烈,搜涤疏畅,非草木之品所能为功。故对肝失条达,气血郁滞,或痰湿阻络,阳郁不伸所致阳痿确有一定疗效。由于阳痿病机以虚实夹杂为多,临床使用应在有辨证处方的基础上,酌情配伍蜈蚣“兴阳”则收效更佳。

阴阳俱虚之阳痿用壮阳亢痿散(程爵荣医师方)加蜈蚣:熟地黄、阳起石、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覆盆子各90克,生黄芪、当归、白芍、麦冬、枸杞子、柏子仁、石菖蒲、鹿衔草、鸡内金各80克,海马3条,韭子、九香虫、甘草、蜈蚣各30克。研末为丸,每服6克,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

肾气虚弱之阳痿用马钱通关散加蜈蚣:制马钱子、生麻黄、石菖蒲各12克,蜈蚣18克,烘焙后共研细末,分40小包,每晚1包,黄酒送服,并加服龟龄集,每天0。6克。

痰湿壅滞之阳痿用温胆汤加蜈蚣:竹茹、苍术、白术、枳壳各9克,半夏、陈皮各10克,猪苓、茯苓、泽泻、薏仁、车前子(包)、白芥子各15克,地龙12克,水煎取汁,每次冲服蜈蚣粉1克,每日3次。

肝气郁结之阳痿用四逆散加蜈蚣:柴胡15克,枳壳10克,赤芍20克,甘草6克,蜈蚣2条,露蜂房10克,九香虫6克,远志10克,白蒺藜15克,水煎服。

肝血瘀阻之阳痿用柴胡疏肝散加蜈蚣:柴胡15克,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各10克,赤芍20克,蜈蚣2条,露蜂房10克,九香虫6克,水煎服。

浅谈蜈蚣解毒抗癌的药用

蜈蚣是中医常用的一味有毒中药,药用名称:蜈蚣,别 名:天龙、百脚、吴公,钱串子,其性味辛、温,入肝经,有解蛇毒、疮毒及止痉挛的作用。

医家张锡纯认为,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根据蜈蚣的药性,古代医家用蜈蚣治疗中风所致口眼歪斜、手足麻木、肢体挛急抽搐、眩晕、癫痫,风湿骨痹,小儿脐风、抽搐等病。

随着恶性肿瘤的高发趋势,更多的中医家把蜈蚣这类具有毒性的药物应用于临床,但绝不是利用蜈蚣“以毒攻毒”的毒性,请大家不要错误理解,凡是治病,中医总是讲辨证论治,是根据病情、病因、以及所用药物或处方的功效去治病的。《药典》有关蜈蚣具有的功效是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对于肿瘤及疮疡痈毒,皆有消坚化毒之效。临床初步观察,蜈蚣配合地龙、穿山甲可用于治疗脑瘤、脑转移癌导致的头晕、抽搐、头痛等症状;我们用蜈蚣配合山慈姑、全蝎、莪术等化瘀散结药物适量内服或外敷骨转移疼痛的部分可减轻疼痛,改善症状。现代医家朱良春老先生应用蜈蚣配合木鳖子、炮山甲等品治疗胃癌、乳腺癌、食道癌、肝癌、皮肤癌等也有一定效果。

另外也有人报道利用蜈蚣解蛇毒,《本草纲目》记载:本品"最能伏蛇",是治蛇咬中毒的要药。将蜈蚣研为细末,每次服2~3克,1天4次,治蛇咬伤,并以消毒粗针穿刺咬伤肿胀部位,引流排毒,可使肿胀逐渐消退而痊愈。

其它的应用,以蜈蚣加茶叶同敷患处,可治瘰疬。用蜈蚣加盐浸油,取油擦小儿秃疮,疗效颇佳。对肺结核的潮热,服用本品也有缓解之作用。

相关推荐

蜈蚣的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蜈蚣提取物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一定作用。 2、抗菌作用:本品水浸液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试管法表明,本品水浸液,乙醇、乙醚提取液对葡萄球菌,八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并不显示直接的抑制作用。 3、促进免疫功能: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服药前血清IgG和E玫瑰瑰花环形成率分别为0.034±0.025mg/L和0.213±0.022mg/L。服蜈蚣后,血清IgG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明显升高,早晚唾液中IgG、IgA均高于正常人P

蜈蚣咬伤应急处理方法

蜈蚣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局部应用冷湿敷伤口,亦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在伤肢上端2~3厘米处,用布带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伤口周围可用冰敷,切开伤处皮肤,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并选用高锰酸钾液、石灰水冲洗伤口。症状较重者应到医院治疗 1)用盐肤木的汁液涂擦伤处; 2)用黄草纸卷盐点燃后,从纸卷的另一端将烟灰吹于患处; 3)用氨水或花露水涂抹伤处; 4)用鸡蛋清或雄鸡唾液搽抹伤处; 5)用蜗牛、蛞蝓、蚯蚓身上的粘液搽抹; 6)用清凉油搽抹; 7)用大蒜汁,桑汁拌白盐搽抹; 8)用

蜈蚣咬了到底严重吗

1、蜈蚣是属于昆虫,被咬后是可以出现中毒,可以表现为全身和局部的反应。1,被咬后应该在被咬的部位使用肥皂水清洗2,再就是可以外涂蛇药片3,病情严重的话,应该上医院就诊。 2、有危害的,需要及时解毒药物和到医院处理。蜈蚣虽然有毒,但是不会致命哦,一般要的时候是痛,后来会肿,消下毒,过几天就好了。 3、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蜈蚣的毒性不大,而且轻微咬伤,主要是伤口发炎,过敏等症状。 4、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

夏季被蜈蚣咬伤怎么办

天气热蜈蚣易出来伤人 每年夏季都会有被蜈蚣咬伤的患者来进行伤口处理,因气温高、湿气重,蜈蚣提前造访了市民家中。晚上8时至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时段,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很难觅得其踪影了。 据了解,蜈蚣咬人是一种正常的自卫表现,当蜈蚣误闯入人类活动范围或当人误碰蜈蚣时会使其受惊,继而伤人。 蜈蚣又名百脚、天龙,在温度低于10℃时便停食,-7℃进入冬眠期,野生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 被蜈蚣所伤应挤出毒液并用肥皂清洗 被蜈蚣咬伤的患者情况基本相同,被咬伤的部位在手臂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很多方面,在使用上也是需要对它进行一些了解,尤其对它的中药功效都是需要进行了解,这样使用的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其他问题。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蜈蚣的功效 与全蝎的关系完全一样。息风止痉,与全蝎是典型的相须为用。以抗惊厥为主要指标看是1+1大于2。2个各用0.5g,抗惊厥作用效果相当好。用于多种肝风内动证,包括小儿急惊风,尽管偏温,就是因为它息风止痉作用比全蝎还强。攻毒散结。用于疮痈肿痛、瘰疬、痰核、瘿瘤。通络止痛。用于顽固的风湿痹证,顽固的头痛,对口眼歪斜、麻木偏瘫通络。与全蝎

女子耳朵钻进蜈蚣

女子睡梦中蜈蚣钻进耳朵,这不是在开玩笑,这也不是惊悚电影里的情节,这是最近发生的真人真事。 凌晨,扬州女子桃桃突然感觉耳朵剧痛,伴随着疼痛,桃桃还感到耳朵里有个东西在动。她随即尝试用手指去掏,几番尝试后,非但没有将耳朵里的异物掏出,而且痛感更加剧烈了。无奈之下,桃桃只好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医院。 当医生对桃桃检查时,眼前的一幕把他也吓了一跳。原来,桃桃的耳朵里有一只蜈蚣,时不时还动一下。医生往其耳道里灌入生理盐水,约5分钟后,桃桃耳道里的蜈蚣已经不动了,随后用医用镊子将死蜈蚣夹了出来。那条蜈蚣究竟是怎么爬进

一个房间用多少樟脑丸 驱蜈蚣用什么药

蜈蚣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想要驱蜈蚣最主要的还是需要保持家中的干燥与清洁,可以在窗口及门口撒上一些生石灰和硫磺来保持干燥,这样能有效避免蜈蚣从外面爬到家里来,而且家中也要定期清洁打扫。 也可以在药店买一些除虫菊酯药片,在蜈蚣经常出现的地方,比如墙角缝隙处、下水道口处撒上一些,可有效驱赶蜈蚣

蜈蚣泡酒的功效

蜈蚣泡酒的功效 蜈蚣的使用方法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泡酒喝,不仅具有舒经活络以及止痛解毒的作用,同时息风止痉的功效也是非常不错的。如果身体患有了破伤风、痉挛、急惊风、慢惊风以及头痛、风湿疼痛等症状,可以将蜈蚣泡酒服用,身体就能够恢复健康了。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服用蜈蚣之后能够起到抗肿瘤以及抗菌等等效果。事实上,将蜈蚣泡水喝之后,能够治疗肝炎、肺结核、癌症、阳痿等等疾病,让身体远离疾病。具体的蜈蚣泡水喝的功效如下: 1、治疗传染性肝炎,将蜈蚣酒服用之后,能够有效的治疗传染性肝炎,让身体远离这种疾病。 2、治疗癌

蜈蚣有毒吗

蜈蚣有毒吗,对于一些蜈蚣是有毒的,但是对于一些蜈蚣是没有毒素的。对于这样的状况,我们一定要仔细的予以认识,才能对有毒的蜈蚣予以避免,才是最为重要的,不然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我们队蜈蚣有毒吗一定要清楚。 蜈蚣有毒,特别是身型为长型(如一般笔芯小的蜈蚣无毒,大小为无名指以上有毒)的蜈蚣,此蜈蚣小脚非常多走路很快,蜈蚣的尿最毒,蜈蚣在咬物体的时候同时也会把尾巴弯过来注上尿液,被蜈蚣咬了一定要立即救治,被蜈蚣爬过或吃过的食物千万别再食用,蜈蚣喜欢在爬过或吃过的食物上拉尿,人吃了这食物就会中毒而亡。 另外

蜈蚣咬过会死吗?

当然不会。教你几个办法 1.蜈蚣咬伤。其伤口是一对小孔,毒液流入伤口,局部红肿。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中和。可立即用5-10%的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冲洗,不用碘酒。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 2.蜈蚣在有些地方又叫“百脚虫,蜈蚣越大毒性也越大,被咬后的症状也越厉害。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起到中和的作用,所以被咬后立即用淡碱水或肥皂水、石灰水来冲洗伤口,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疼痛仍不减轻的服用止痛药和蛇药片。 3. 临床表现 :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