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饭别多半勺
孩子吃饭别多半勺
给孩子喂饭要重视营养行为和营养气氛
喂孩子吃饭,很多家长感到头疼。为啥挺有营养的饭菜喂不出健康的宝宝?喂养孩子除了重视饭菜的营养成分即营养素外,还应重视营养行为和营养气氛。
“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早期喂养不好会影响孩子一生。孩子最终能否获得足够的营养即营养结局包括三方面内容:营养素、营养行为和营养气氛。营养素,就是“吃什么”,营养行为和营养气氛,说的是“怎么吃”,比如是快吃还是慢吃?是大块吃还是小块吃?专家们做过实验,把等量的鸡肉分为切成大块的和切成细丝的两份,让孩子自选一份。结果发现胖孩子大都选大块的吃,而且速度很快。
“只有弄明白怎么吃,才能让孩子吃出健康。”前些年有的幼儿园,孩子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有的孩子又过胖。有关部门检查了幼儿园的食谱,发现没问题,就让专家来研究怎么回事。
研究发现,原因出在幼儿园阿姨身上。很多阿姨为了让孩子早早吃完饭,就催促快吃,结果孩子在催促声中急急地吃,有些胆小的孩子因害怕索性不吃了,结果营养缺乏。有些孩子吃得快,阿姨常常再添给半勺,结果吃出了不少小胖墩,专家称“半勺现象”。
吃饭时气氛很重要,有时孩子正玩得兴起,家长却突然命令吃饭,孩子还想着玩呢,当然不想吃。这时大人“骗”他们,“快吃,吃完给你买礼物”,或者自己先吃一口说:“可好吃了,再不吃我就吃光了!”这时孩子看家长的举动像看“表演”一样,以为家长逗他们玩呢,就更兴奋了,更不想吃饭的事了。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孩子贫血的毛病,很多贫血患儿在医院开药吃了也没效,殊不知是因为“怎么吃”没搞好。
孩子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呢?安静很重要,而且要让孩子玩和吃饭之间有一段时间的休息,不要转换得太突然。孩子吃饭时不要有一大群人围着,让孩子自己安静地吃,吃多少算多少,不要以预想的标准来衡量,每天饭量有一定波动是正常的。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平静、轻松、愉快的环境。
以上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健康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要是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就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我们的专家会为您做详细的介绍,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让孩子胃口大开的4种方法
1.孩子身体健康,身高、体重符合标准,平时很少生病,就是吃饭慢、吃得不香,家长可以通过增加孩子的运动量,多进行户外活动,来刺激孩子的饥饿感。孩子感觉到饿了,吃饭时就不会挑挑拣拣。千万不能在孩子吃饭前给孩子吃零食。
2.如果孩子原来吃饭很好,最近因为生病吃药而影响到胃口,家长可先观察孩子的舌苔,如果偏白,说明孩子体内寒重,可以打一个鸡蛋放入碗中,搅碎后放一边,然后在小锅里放半碗水、2~3片生姜、小半勺红糖,烧开5分钟后,用滚烫的生姜红糖水去冲鸡蛋,冲出的鸡蛋茸在每天早晨让孩子起床后空腹喝上一小碗,能起到暖胃、祛寒、滋养被药物损伤的胃肠黏膜的作用,帮助胃肠功能的恢复。
3.家长在家中也可以按前面教的方法给孩子捏脊,按摩孩子的肚脐及周围,或在每晚孩子睡觉前按摩脚底的胃肠反射区,一只脚几十下就可以了,一次按摩的时间不要太长,坚持一阵子,孩子就会胃口大开的。
4.晚上睡觉总蹬被子、在家中爱光脚、爱坐地上、常年水果不断的孩子很少有胃口好、脸色好的,因为以上几点都是在增加孩子体内的寒凉,它们会直接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这类孩子很容易生病,而吃药会伤脾胃,长久下去,必然陷入恶性循环。
孩子吃饭多少正常 2~3岁的孩子正餐吃多少
在计算食量上,在计算食量上,2~3岁的孩子正餐只要能吃足儿童用的小不锈钢碗半碗至一碗的量皆算是合理的范围,在这样的份量中,淀粉类应占80%,蔬菜跟肉类各占10%。如果孩子有略胖的情况,则可适度降低淀粉的比例,并增加蔬菜的份量。点心的部分则约是半碗至一碗的量或是一颗小水果,这都算是正常的份量。
预防小儿肥胖的几个对策
1、父母、长辈的意见要统一
首先,要取得所有家庭成员的意见统一,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不然他们一心软,父母一边督促孩子减肥,爷爷奶奶在背后给孩子补充营养多多,甚至直接对父母的做法直接予以否定,那么,减肥之路必定阻力重重。
2、多喝果汁和水,少喝甜饮料
肥胖的孩子大多酷爱喝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这些饮料含糖多、含热量高,喝多了,宝宝不发胖才怪。
因此,控制宝宝喝碳酸饮料是预防小儿肥胖的重要途径。平时,妈妈应尽量用不含糖的果汁和清水来代替。在吃饭前,妈妈让孩子喝点果汁,一杯果汁进肚,小小的胃容量也就不多了。
3、均衡饮食,吃肉也要吃蔬菜
肥胖的孩子大多都喜好吃肉,而不喜欢吃蔬菜,这使得肥胖宝宝的某些营养缺乏很严重。因此,父母应逐渐培养孩子什么都吃的好习惯。
孩子的饮食习惯很少是天生的,多半取决于后天父母的榜样。如果你告诉孩子某样食物既营养又美味,而自己每回都躲得远远的,反而会让孩子对它更加反感,从而引起宝宝的偏食。因此,父母在设法让孩子多吃蔬菜的时候,自己也要做好榜样。
4、不要暴饮暴食,少食多餐
在幼儿园,孩子们吃饭有时有点,而且妈妈反复向老师交待,孩子吃得差不多了就不用给了。
在家里,妈妈也应该注意,不要看到孩子喜欢吃什么就无限量地让孩子吃,以免把孩子的胃撑大了,这样会使孩子吃得更多。一般两顿饭的间隔可以让孩子吃些水果,免得到了吃饭时,孩子由于饥饿吃得过多。
5、少看电视,多运动
吃饭的时候,电视里放的大多是卡通片,因此,为了让孩子安静、顺利地吃饭,父母就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喂饭,但是这样做并不好,这样很容易导致喂饭过多。另外,父母可以发现生活中,爱看电视,少运动的孩子大多比较胖。
4大行为会让孩子从此讨厌吃饭
1、恐吓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是否吃饱是大事,对幼年的孩子不惜以恐吓来让孩子吃饭。当孩子吃饭不认真或者不想吃时,大人就会说“你再不吃,我叫大灰狼来抓你”,“你再不吃,我把你丢给老虎”……年幼的孩子不懂得分辨想象与现实,他们在大人的恐吓下乖乖吃了,但是由此引致的心理阴影你知道多大吗?他们不敢违抗大人不吃饭、甚至不敢独睡、不敢进入黑暗的房间,只因为无知大人捏造的“大灰狼”或“老虎”。在这种情况下咽下的饭,是索然无味的,只是因为孩子们心中充满恐惧。
2、哄骗
幼年时期的孩子,吃饭的时候喜欢玩,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尽快吃饭,会哄骗孩子说“吃完饭我给你吃糖”,“赶紧吃饱,我带你去买玩具”……这类哄骗吃饭的行为对孩子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有些孩子饭后得到了糖或玩具,但是这些孩子会渐渐养成习惯,要大人给他们承诺才会吃饭,否则不吃饭。有些纯粹忽悠的大人,会让孩子感觉到欺骗,渐渐地,他们也会学着模仿。有实验证明,经常被家长哄骗的孩子更容易说谎。
3、饭桌上唠叨批评
有些父母在饭桌上喜欢唠叨,比如这菜多贵,一定要吃,否则浪费;比如饭桌上跟孩子说妈妈赚钱多辛苦、做这顿饭多累,不吃会浪费妈妈心血等。这种行为会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硬着头皮吃下去,但是渐渐地,孩子会产生心里排斥和反感。尤其是那些喜欢在饭桌上批评孩子今天犯了哪些错误,甚至在饭桌上责骂孩子的,这类孩子更容易厌食。
4、饭菜一成不变
有个朋友非常讨厌吃稀饭,他跟我说自己的童年如何被母亲“虐待”的。他的母亲认为小孩子肠胃娇弱,就应该吃稀饭,他5岁前几乎就只是吃稀饭,早餐、午餐、晚餐,顿顿都是稀饭,他稍微表现出反抗,这个母亲就威迫利诱恐吓一起上,还说家里没钱,不吃稀饭不懂事,反正能出的招数都出了。即使大人天天吃稀饭都会厌倦,更何况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在母亲的“淫威”下,是乖乖吃饭了,但是长大后,他每当看到稀饭都恨之入骨。
两岁宝宝偏食怎么办呢
调整饮食结构。给孩子吃的食物要多样化,不仅种类多,制作方法也要多样,这样才可以有效改善孩子厌食挑食症状。今天吃面条,明天可以吃馒头,后天可以吃米饭;同样吃鸡蛋,今天吃煮的,明天吃蒸的,后天吃炒的等。如果孩子实在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可以切碎、磨泥、打汁或以模型切割等方式改变形状,再加入其它食物一起烹调,这样孩子就喜欢吃了。有时间的可以把面食(如米饭)制作成卡通人物形象(见下图),以激发孩子食欲。
构建轻松饮食氛围。很多孩子厌食挑食是因为大人的不断催促,甚至高声叱呵,搞得孩子烦躁不安,更不喜欢吃东西了。大人应该耐心的劝导,用柔声细语去说服孩子吃饭。让吃饭的氛围变得轻松一些,孩子会慢慢接受食物。毕竟开开心心的吃更有利于消化吸收。因此吃饭时大人一定要有耐心,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另外吃饭时尽量不要看电视、看书等,以免影响孩子进食。
控制摄入点心零食。很多孩子都喜欢点心零食,在两餐之间吃一些也可以。但大人一定要控制孩子的摄入量,不能吃起来没完,否则影响孩子的正常吃饭,慢慢的会引起厌食挑食。吃点心零食要选正规厂家的,不要选择很咸、很辣的零食,那些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适当吃一些儿童钙奶饼干或坚果比较好。
两岁左右的宝宝如果出现偏食的情况,那么家长朋友应该从孩子的心理角度开始入手,跟孩子讲一讲食物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家长可以陪在孩子的身边,同孩子一起吃饭,多鼓励孩子。但是孩子的胃口是比较小的,不要一次性强迫孩子吃太多。
孩子吃饭多少正常 小时候胖不是胖吗
一般来说长辈们通常喜欢肉肉的小孩,也常常会说:小时候胖不是胖,但实际上儿童肥胖会对他的健康和心理状况产生短期和长期影响,且面临着罹患高胆固醇、高血压、心脏疾病、糖尿病等风险。比较立即的影响则可能让皮肤出现如湿疹、真菌感染及粉刺等症状,还有骨关节问题、睡眠呼吸暂停,以及身材而受到他人的侮辱而伤及孩子的自尊等情况。如果当肥胖的情况持续到青少年时期,会增加孩子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胆固醇或高血压的机率,从一份以5至17岁的人口为基础样本的调查中发现,肥胖青少年中有70%的比例会有至少一个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而且他们的血糖看来,显示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机率。
研究显示,在两岁时即体重过重的孩子,有很高的机率在成年后会持续面对体重的问题,也就是说,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会让他们更可能成为肥胖的成年人,也因此增加了成年后的健康风险,例如心脏疾病、第二型糖尿病、中风,和骨关节炎,这些都是儿童肥胖所造成的长期影响。此外,超重和肥胖也会增加罹癌的机率,包括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食道癌,肾癌,胰腺癌,胆囊,甲状腺,卵巢癌,宫颈癌,前列腺癌,以及多发性骨髓瘤和何杰金氏淋巴瘤等。
让孩子胃口大开的九种方法
1、孩子身体健康,身高、体重标准,平时很少生病,就是吃饭慢,吃得不香,家长可以通过增加孩子的运动量,多进行户外活动,来刺激孩子的饥饿感。孩子感觉饿了,吃饭时就不会挑挑拣拣,而是感觉饭菜吃着特别香。另外,千万不能在孩子吃饭前给孩子吃零食,如吃饭前给孩子吃了饼或喝了牛奶,到了吃饭时孩子感觉不到饥饿,自然吃饭就不香了。
2、如果孩子原来吃饭很好,最近因为生病吃药而影响到胃口,家长可以通过食物的调理改善孩子的状况。先观察孩子的舌苔,如果偏白,说明孩子体内寒重,家长可以打一个鸡蛋放入碗中,搅碎放一边,然后在小锅里放半碗水、2~3片生姜、小半勺红糖,烧开5分钟后,用滚烫的生姜红糖水去冲鸡蛋,冲出的鸡蛋茸在每天早晨让孩子起床后空腹喝上一小碗,能起到暖胃、祛寒、滋养被药物损伤的胃肠黏膜的作用,帮助胃肠功能的恢复。
3、如果孩子的舌苔偏黄,舌苔底下的舌质偏红,说明孩子内热重、积食、消化不良,家长可以到药店里买炒制后的鸡内金,碾成粉,在饭前半小时给孩子吃上一小勺,可以起到开胃、消食,助消化的作用。吃上几天,孩子的胃口就开了,吃饭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4、第2、3种方法也适合一直不好好吃饭,或长得瘦小、面色发黄的孩子,这类孩子的家长还可以取一段山药切成块,放到粉碎机里再放一些水,打碎成糊后倒入锅中,一边煮一边搅和,煮开了就可以,每天下午给孩子喝一小碗,可以帮助孩子健脾胃,滋养身体。请注意,扁桃腺常常发火的孩子不适合用此方法。
5、专门给孩子制作的固元膏,家长可以每天给孩子吃1~2次,每次小半勺。有不少的家长反映,孩子坚持吃一段时间后,明显睡眠沉了,胃口开了,饭量大了。
6、胃口不好的孩子在冬天尽量少吃或不吃水果,因为水果寒凉,容易伤胃肠。平时寒凉的食物都要昼少吃或不吃,膨化食品、油炸食品、油腻难消化的食物也是如此,尽量吃烧得烂、软、利于消化吸收的食物。胃口不好的孩子最好不要吃冷饮,夏季天已经很热时,一天也最好不要超过两根冰棍,饮料最好不喝,喝白开水。
7、长期吃饭不好的孩子,家长可以带到医院的针灸科,请医生给孩子扎手指上的四缝穴。这个方法治疗孩子疳积、消化不良、没有食欲,效果非常好。此方法适合1~12的孩子。
8、家长在家中也可以按前面教的方法给孩子捏脊,按摩孩子的肚脐及周围,或在每晚孩子睡觉前按摩脚底的胃肠反射区,一只脚几十下就可以了,一次按摩的时间不要太长,坚持一阵子,孩子就会胃口大开的。
9、晚上睡觉总是蹬被子、在家中爱光脚、爱坐地上、常年水果不断的孩子很少有胃口好、脸色好的。因为以上几点都是在增加孩子体内的寒凉,它们会直接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这类孩子很容易生病,自然吃药就多,而吃药会伤脾胃,孩子自然胃口不好,长久下去,必然陷入恶性物质循环。
所以,对于胃口不好的孩子,不是家长只做好上面的某一项孩子就能彻底痊愈的,家长必须在孩子的方方面面都细心照顾,孩子才会有好的胃口,好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