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测量身高的方法

宝宝测量身高的方法

3岁前的宝宝,由于站立不稳或难以安静,因此应该让他平躺着来测量身高。测量时,可让宝宝平躺在桌上或木板床上,在桌面或床沿放上一把卷尺,然后在宝宝的头顶和足底分别放上两块硬纸板,测量两块硬纸板之间的距离,所测得的数据即为宝宝的身高。测量宝宝身高时,应注意放在足底的硬纸板一定要紧贴其足底,而不能只贴在脚尖处,否则,会使测得的身高稍微大于其实际身高。

3岁以上的宝宝,可站着来测量身高。测量时,可把身高计或卷尺钉在墙上进行测量。此时,宝宝要保持直立,背靠在墙壁上,使两足后跟、臀部、双肩及头部均接触到墙壁,两手垂直于身体两侧,两膝站直,不能弯曲,足跟并拢,足尖稍分开,两眼平视正前方,头不能上仰或俯视,然后用一横木板紧压其头顶,读取身高计或卷尺的数值,即为宝宝的身高。

值得注意的是,给宝宝测量身高时,要脱去其鞋子、帽子等,最好在上午进行测量,这样容易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

四个月女宝宝身高体重都是多少呢

宝宝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宝宝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出生时宝宝身长平均为50厘米,1-6个月宝宝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所以周岁时比出生时差不多增长25厘米,也就是75厘米左右。4个月宝宝在60厘米上下。

根据个体差异,体重身高上下浮动10%都属于正常现象,如差太多,可以咨询医生建议。

每个月都要给宝宝测量一下身高,拿软的皮尺就可以,从头顶一直量到脚掌。一般来说呢,女宝宝相对会较轻一点点,不过现在的孩子很多营养过于丰盛,也很容易发胖的,但是很多孩子一般要高一点。

当自己家的女宝宝的身高和体重和宝宝的标准身高以及体重的测量公式所得的结果偏差太大的话,父母还是要注意的,可能是宝宝的身体出了一些问题,家长一定要及时的带着宝宝到正规医院的儿童科室去咨询,如果是宝宝的营养吸收的好,长得和标准的测量有些差距就不碍事了。

三个月女宝宝发育指标规律

1.身高(长)是指头、躯干、下肢三者长度的总和,三者的比例在宝宝不同阶段不一样。

年龄越小,头和上半身的比例越大,随着年龄增长下半身的增长速度将快于上半身。

出生时宝宝平均身长为50cm左右。

第1年的身高(长)增长得最快,1-6个月时每月平均身高增长2.5cm,7-12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1.5cm,1周岁时比出生时大约增长25cm,是出生时的1.5倍。

在出生后第二年,宝宝身长增长速度开始变慢,全年仅增长10-12厘米。

从2岁一直到青春发育期之前,宝宝的身长平均每年增加6-7cm。

2-7岁宝宝身长计算公式=年龄×5+75cm

贴心小提示

为宝宝测量身高(长)时要脱去鞋、帽、袜子。

身高(长)的测量最好选择在上午进行,这样得到的数据会比较准确。

较小并且不配合的宝宝可选择平躺的姿势测量。测量时要注意膝关节伸直,头部有人用手固定。

同龄男宝身高(长)都要比女宝略有优势。单助词,如瓶子、洗澡、球球、喝水。

新生儿体检基础测量有哪些

测量婴儿身高,最好由两个人进行。一人用手固定好宝宝的膝关节、髋关节和头部,另一人用皮尺测量,从宝宝头顶的最高点,至足部的最高点。测量出的数值,即为宝宝身高。

道具:两本厚重、不易移动的书(如字典)和一把卷尺。

方法:在宝宝熟睡时,把一本书轻轻抵住宝宝的头;然后将宝宝的身体放平直,在用一只手按直宝宝的同时,另一只手将另一本书抵在宝宝的脚掌后;最后把两本书都立稳后,将宝宝轻轻移开。这时两本书的距离就是宝宝的身高了。

温馨提醒:无需天天为宝宝测量身高,两三周测量一次即可。

发育规律:

1岁以内婴儿身高增长很快,前3个月每月可增长3.0~3.5厘米,以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婴儿期平均每月身高增长2~3厘米。前半年大约可增长约16厘米,后半年的增长8~9厘米。

1周岁时身高约在75厘米左右,约为出生时的1.5倍。宝宝第二年身高增长速度减慢,一年约增加10厘米;两岁以后身高增长速度趋于平稳,平均每年增长5~7厘米。

每个婴儿的先天差异和后天养育环境不同,相互之间也会有一定的区别。

另外,身高增长速度在四季也不相同,春季万物生长,宝宝的生长激素也分泌的比较多,因此身高增长最快的是五月份,而十月份则长得最慢。 所以,每年四五月份是宝宝身高增长的最佳时间,新爸爸新妈妈们要把握好宝宝的生长高峰期。

4岁宝宝身高体重最新标准

4岁男生体重标准:14.8-18.7,女生体重标准:14.3-18.3。4岁男生身高标准:98.7-107.2,女生身高标准:97.6-105.7

测量婴儿身高,最好由两个人进行。一人用手固定好宝宝的膝关节、髋关节和头部,另一人用皮尺测量,从宝宝头顶的最高点,至足部的最高点。测量出的数值,即为宝宝身高。

道具:两本厚重、不易移动的书(如字典)和一把卷尺。

方法:在宝宝熟睡时,把一本书轻轻抵住宝宝的头;然后将宝宝的身体放平直,在用一只手按直宝宝的同时,另一只手将另一本书抵在宝宝的脚掌后;最后把两本书都立稳后,将宝宝轻轻移开。这时两本书的距离就是宝宝的身高了。

温馨提醒:无需天天为宝宝测量身高,两三周测量一次即可。

0-3岁宝宝身高自测法

宝宝身高测量法

0-3岁的宝宝由于不会站立,或者站不安稳,测量身高一般要采取仰卧位测量。

l.家庭测量

爸爸妈妈如果在家里为宝宝测量身高的话,可以采取的具体做法是——

让宝宝仰卧在桌面上,两下肢并拢并伸直,用书本顶住宝宝头部并使书本与桌面垂直,用笔在书本与桌面的接触处作一个直线标记。爸爸妈妈可以相互配合,同时用书抵住宝宝的脚板,并用同样的办法划出宝宝脚板处的标记。最后,用尺子测量出两线之间的长度,就能得到宝宝的身高。

2.专业测量

如果使用医疗机构的专业测评设备来测量宝宝的身高就更方便了——

宝宝躺在一张内侧有刻度的小床上,脑袋顶住床头,一块滑板顶住宝宝的脚板,读出刻度就知道宝宝的身高了。

宝宝身高生长规律

一般来说,新生宝宝的平均身高为50厘米左右,0-1岁时增长得最快。1-6个月时,平均每月的增长幅度是2.5厘米;7-12个月时,平均每月增长的幅度为1.5厘米。

在满周岁时一般会比刚刚出生时高25厘米,大约是出生时身高的1.5倍。

从1岁左右开始,身高的增长速度就会开始变缓。1-2岁全年约增长12厘米;2-3岁增长8厘米左右。

宝宝出生42天主要检查什么 发育情况检查

为宝宝测身长、头围、体重看是否达标;检查宝宝的心、肺、肝、脾等全身情况,看是否都在正常范围。检测宝宝的运动发育能力:把宝宝扶坐好,拉住他的手臂,观察宝宝是否能够自己通过颈部的力量,将晃动的头部保持稳定。让宝宝俯卧,观察宝宝是否可以通过肩部和颈部的力量,将头部抬起来。

(1)身高测量标准:增长5—6厘米左右。

(2)体重测量标准:增加大概1.0—1.7千克。

(3)头围测量标准:平均在35—40厘米之间。

(4)心肺检查:评估宝宝的胸部发育情况,包括肺部的发育、胸廓的大于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

身高(长)增长标准基本规律

身高(长)是指头、躯干、下肢三者长度的总和,三者的比例在宝宝不同阶段不一样。

年龄越小,头和上半身的比例越大,随着年龄增长下半身的增长速度将快于上半身。

出生时宝宝平均身长为50cm左右。

第1年的身高(长)增长得最快,1-6个月时每月平均身高增长2.5cm,7-12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1.5cm,1周岁时比出生时大约增长25cm,是出生时的1.5倍。

在出生后第二年,宝宝身长增长速度开始变慢,全年仅增长10-12厘米。

从2岁一直到青春发育期之前,宝宝的身长平均每年增加6-7cm。

2-7岁宝宝身长计算公式=年龄×5+75cm

贴心小提示

为宝宝测量身高(长)时要脱去鞋、帽、袜子。

身高(长)的测量最好选择在上午进行,这样得到的数据会比较准确。

较小并且不配合的宝宝可选择平躺的姿势测量。测量时要注意膝关节伸直,头部有人用手固定。

同龄男宝身高(长)都要比女宝略有优势。单助词,如瓶子、洗澡、球球、喝水。

区分清楚双胞胎的小招数

如何区分双胞胎?

有些同卵双胞胎的长相相似度极高,连爸比妈咪都不分清楚,该如何辨别刚刚喂过哪个宝宝呢?如果是龙凤胎当然就是以性别来区分,不过,即是同性别的双胞胎,身上也一定会有些不同区分,如:胎记、体型、发量…等特征,或者让宝宝穿着不同颜色衣服、手上系着不同颜色的手圈来区别。

观察大小便状况

台安医院婴儿室暨婴儿加护病房护理长薛惠珍表示,最主要还可以观察宝宝的大小便状况来得知是否吃饱了?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是胎便,其颜色较深黑,而一般宝宝出院已经是出生后4~6天,这时后大便应该是越来越黄;小便部份,刚出生4~5天的宝宝,一天可能小便4~5次;出生6天以上的宝宝,一天排尿约5~6次。

其实,宝宝如果饿了自然就会有所反应,不过,的确有些宝宝的奶量需求性很大,1~2小时就会想喝ㄋㄟㄋㄟ;反之,有些就不太喜欢吃奶。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生长速度,即便是双胞胎,因此,薛惠珍护理长建议,每次施打预防针时,医护人员都会帮宝宝测量身高、体重以及头围,爸妈应该将这些数据纪录下来,使用儿童健康手册上的「新版儿童生长曲线图」,按宝宝的性别,先找到横向坐标标示的宝宝足月/年龄,再对照纵向坐标标示之身长/身高、体重与头围数值,画出一条生长曲线图。

宝宝测量身高的方法

对于3岁前的宝宝,由于站立不稳或难以安静,因此应该平躺着来测量身高。测量时,可让宝宝平躺在桌上或木板床上,在桌面或床沿放上一把卷尺,然后在宝宝的头顶和足底分别放上两块硬纸板,测量两块硬纸板之间的距离,即为宝宝的身高。测量宝宝的身高时,要注意足底的硬纸板一定要紧贴其足底,而不能只贴在脚尖处,否则,会使测得的身高大于其实际身高。

对于3岁以上的宝宝,可站着来测量身高。测量时,可把身高计或卷尺钉在墙上进行测量。此时,宝宝要保持直立,背靠在墙壁上,使两足后跟、臀部、双肩及头部均接触到墙壁,两手垂直于身体两侧,两膝站直,不能弯曲,足跟并拢,足尖稍分开,两眼平视正前方,头不能上仰或俯视,然后用一横木板紧压其头顶,读取身高计或卷尺的数值,即为宝宝的身高。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的身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内分泌、营养、疾病以及体育锻炼等等。一般来说,在5岁以前,宝宝的身高受遗传的影响不大,主要受营养、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婴儿身高的测量方法

测量婴儿身高,最好由两个人进行。一人用手固定好宝宝的膝关节、髋关节和头部,另一人用皮尺测量,从宝宝头顶的最高点,至足部的最高点。测量出的数值,即为宝宝身高。

道具:两本厚重、不易移动的书(如字典)和一把卷尺。

方法:在宝宝熟睡时,把一本书轻轻抵住宝宝的头;然后将宝宝的身体放平直,在用一只手按直宝宝的同时,另一只手将另一本书抵在宝宝的脚掌后;最后把两本书都立稳后,将宝宝轻轻移开。这时两本书的距离就是宝宝的身高了。

温馨提醒:无需天天为宝宝测量身高,两三周测量一次即可。

宝宝出生48厘米正常吗

足月宝宝出生时经医生测量身长为48厘米是正常的。

正常情况下,足月出生的宝宝身长为47—53厘米左右,如果宝宝在出生时测量身高为48厘米,那么实在正常范围内,家长可不用担心。

3岁宝宝的身高体重标准怎么看

三岁宝宝身高

给小宝宝测量身高最佳时间是上午进行,因为下午宝宝会因为疲劳而使得颈椎受到压力而导致测量并不是那么的准确。

小宝宝测量身高的方法:先让宝宝躺在桌子上,桌子需紧靠在墙壁,再让宝宝顶靠在墙上,然后按住宝宝的膝关节将其伸直,用软尺量出宝宝身高。

小宝宝身高标准公式:小宝宝年龄×5+75(厘米)得出的结果就是小宝宝的身长(厘米)

判断方式:正常情况3岁男宝宝身高约在91.1-98.7之间,女宝宝约在90.2-98.1之间。身高超过标准的百分之十或者是低于百分之十的就算不正常。

温馨提示:宝宝的身高会因为季节而受到影响,春夏季增长的速度快,秋冬季增长的速度慢。另外无需天天给宝宝测量身高,两三周一次即可。

三岁宝宝体重

给小宝宝测量体重的最佳时间是宝宝空腹,并且有排去大小便的时候进行,这样才不会使得宝宝的净身体重出现误差。

小宝宝测量体重的方法:测量时和宝宝的衣物一起称重,称重过后则应该减去衣物的重量,从而得到宝宝的净身高,也可以连续测量几次,得平均值。

小宝宝的体重标准公式:小宝宝的年龄×2+7(或8)得出的结果就是宝宝的体重(公斤)

判断方式:3岁男宝宝体重约13.0-16.4(kg)之间,女宝宝的体重约12.6-16.1(kg)之间。体重超过同龄同性别宝宝的体重的百分之二十为肥胖。

温馨提示:可以通过宝宝的体重增长趋势看宝宝的健康,趋势向上,则营养状况良好,趋势水平,则营养不良。一般情况下男宝宝的体重会比女宝宝的体重重一些,同龄男宝宝之间,女宝宝之间的体重也会有些差异,只要是在正常范围值都是正常。

相关推荐

如何给宝宝身高

身高是孩子骨骼发育的一个主要指标,它包括头、脊柱和下肢长的总和。 身高的增长速度和体重一样也是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在生后第一个月,宝宝身体可长高5 厘米左右。在生后头三个月,身长平均每月增加2.5 厘米。 3 岁以下的小儿应躺着测身长,在医院有特定的量板测量小儿的身长。测量前先脱去孩子的鞋、袜、帽、外衣裤及尿布。让小儿仰卧在量板的底板中线上,头接触头板,面向上。测量者站在孩子的右侧,用左手按直小儿的双膝部,使两下肢伸直、并拢并紧贴量板的底板;右手移动足板,使其紧贴小儿的足底,读取身长的刻度。在家里,如果没有

测量孕妇体重有什么用

那么,测量孕妇体重有什么用?孕妇测量体重能了解和掌握胎儿的发育情况,并及早发现妊娠并发症。如果孕妇体重严重失控,就会对分娩以及胎儿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逐渐长大,孕妇的子宫也日益增大,乳房进一步发育,胎盘与羊水的形成以及母体的血液、组织间液及脂肪发生生理变化,孕妇的体重会逐渐增加。 孕期体重正常增加同时是营养均衡的标志,也是妊娠过程正常的表现。因此,体重测量是孕妇产检的必要检查项目。 除此之外,孕妇还要进行身高测量,那为什么要测量身高呢? 最初做检查时测一次,医生将通过身高和体重的

婴儿各个月龄的身高标准

身高是衡量宝宝体格发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是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3岁以下的宝宝由于不会站立,或站不安稳,测量身高应取仰卧位测量。让宝宝仰卧在桌面上,两下肢并拢并伸直,用书本固定头部并与桌面垂直,用笔作直线标记,然后用书抵住宝宝脚板并与桌面垂直用笔画线标记,用皮尺测量两线之间的长度,即为宝宝身高。 许多孩子先天性疾病都是因为母亲孕期不注意造成的,而这些疾病往往会影响生长发育,最终影响身高,更会导致其它健康问题。所以孕妇在孕期应该尽量做到饮食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取充足。 在身材矮小的患儿中,还

10岁儿童身高是多少

一、儿童身长可预测成年身高 用小儿身长预测成年时身高法 1、男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适用于正常足月新生儿;测量身长数据时如能精确到0.1厘米,身高的预测将更准确。 2、男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女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体标准二、身高预测公式(遗传法则)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

强直性脊柱炎的非药物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的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疾病知识教育、适当锻炼、规范站姿和坐姿、睡硬板床、物理治疗、定期测量身高等。 1、疾病知识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加快疾病恢复。 2、适当锻炼:运动可以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防止畸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要谨慎而不间断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取得和维持脊柱关节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但要注意减少或避免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 3、规范站姿和坐姿:强制性脊柱炎患者应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站立时应尽量挺胸、收腹和双眼平视前方,坐位时应保

定期监测儿童生长情况的重要性

现在的家长都知道,孩子上学后,每年学校都会定期对孩子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查,身高,体重,视力,牙齿等。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定期生长监测的重要性。 生长监测是指对同一个儿童在一定时间内特定的年龄段反复测量身高和体重。 一次性测量身高、体重值反映的是测量当时的年龄所达到的生长水平。但是在临床上医生还需要了解一定时间内儿童生长的速度,因为儿童的生长速度是判断所有生长障碍最直接、最简便的有效方法。通过不同时期内连续测量身高,就可以计算出身高的生长速度,由此加速或迟缓的情况可以显而易见,影响

0-10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

身长增长指标基本规律 身长是指头、躯干、下肢三者长度的总和,三者的比例在宝宝不同阶段不一样。 出生时宝宝平均身长为50厘米左右。 第1年身长增长得最快,1-6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周岁时比出生时增长25厘米,大约是出生时的1.5倍。 在出生后第二年,宝宝身长增长速度开始变慢,全年仅增长10-12厘米。 从2岁一直到青春发育期之前,宝宝的身长平均每年增加6-7厘米。 年龄越小,头和上半身的比例越大,随着年龄增长下半身的增长速度快于上半身。 2-7岁宝宝身长计算公式

儿童身高发育慢怎么办 定期测量身高

儿童身高发育慢,父母要定期关注孩子的身高发育,每三个月测一次身高是最科学的,家长不需要每天都去测一次孩子的身高,若每年发现孩子的身高增长小于5厘米,就要及时的查找原因,以免影响到孩子的正常身高增长。

三岁孩子身高有多高

女童体重标准(公斤) 女童身高标准(厘米) 初生 3.2 初生 49.0 1岁 9.0 1岁 74.0 2岁 11.5 2岁 86.0 3岁 13.9 3岁 95.0 4岁 16.0 4岁 103.0 5岁 18.2 5岁 109.0 男童体重标准(公斤) 男童身高标准(厘米) 初生 3.4 初生 50.0 1岁 9.6 1岁 76.0 2岁 12.1 2岁 87.0 3岁 14.3 3岁 96.0 4岁 16.3 4岁 103.0 5岁 18.3 5岁 110.0 身长增长指标基本规律 ·身长是指头、躯

宝宝发烧护理千万别犯错

错误一 没把握测体温时间 孩子的平均正常体温是37℃,但一天中会有上下变化。有的宝宝在短短的数小时内体温会上下相差近2摄氏度。通常清晨体温最低,下午或傍晚达到最高。有时体育锻炼、情绪兴奋激动、进食和周围环境等因素也会导致体温升高。有些父母就会选择在这种“高温”时刻,给宝宝测体温,结果当然偏差很大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在宝宝完全平静下来,或是在吃完一顿热菜热饭30分钟之后,才测量体温。另外,向医生叙述孩子病情时,应告诉医生你是在一天中的哪段时间给孩子量体温。 错误二 用耳朵测温法 有些父母为了图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