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患者产后不宜母乳喂养
甲亢患者产后不宜母乳喂养
甲亢是由于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综合性疾病,发病初期主要以多食消瘦、突眼等几个典型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尤其对于围产期的甲亢患者,产后在应用药物的同时,是否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就成为所有产后甲亢患者最担忧的问题。
据大量临床病例研究数据显示,围产期的甲亢患者在产后经常会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所以在治疗甲亢的过程中,不但要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并且要加大药物剂量,治疗过程也比较漫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患者正处于特殊的哺乳期,母体服用药物是否会对婴儿造成不良的影响呢?
药物对于机体本身就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特别是在加大用药剂量的时候,对于机体的副作用就会随之加大,特别是对于乳汁,药物对于乳汁的影响远远高于对于母体血液等系统的影响。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抗甲状腺激素药物在母乳中的药物浓度可达到在机体血液中浓度的3倍,药物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影响其甲状腺功能。所以,产后的甲亢患者不宜母乳喂养,以免对婴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哪种情况下不宜母乳喂养
1、患慢性病需长期用药如癫痫需用药物控制者,甲状腺功能亢进尚在用药物治疗者,肿瘤患者正在抗癌治疗期间,这些药物均可进入乳汁中,对婴儿不利。
2、处于细菌或病毒急性感染期母亲乳汁内含致病的细菌或病毒,可通过乳汁传给婴儿。而感染期母亲常需应用药物,因大多数药物都可从乳汁中排出,如红霉素、链霉素等,均对婴儿有不良后果,故应暂时中断哺乳,以配方奶代替,定时用吸乳器吸出母乳以防回奶,待妈妈病愈停药后可继续哺乳。
3、进行放射性碘治疗由于碘能进入乳汁,有损宝宝甲状腺的功能,应该暂时停止哺乳,待疗程结束后,检验乳汁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平,达到正常后可以继续喂奶。
4、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农药有害物质可通过乳汁使婴儿中毒,故哺乳期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及远离有害环境。如已接触者,必须停止哺乳。
5、患严重心脏病 心功能衰竭者,哺乳会使母亲的心功能进一步恶化。
6、患严重肾脏疾病 患有肾功能不全者,哺乳可加重脏器的负担和损害。
7、患严重精神病及产后抑郁症患 会对婴儿的安全构成威胁。
8、处于传染病急性期 如母亲患开放性结核病,各型肝炎的传染期,此时哺乳对婴儿感染的机会将增加。
母乳喂养是一个女人一生与宝宝最亲密接触的机会,在尽可能的条件下都应给自己的宝宝一份最健康珍贵的礼物。但如果遇到上述情况,还是应该多注意,遵循医嘱进行调整。
哺乳期甲亢能喂奶吗
目前的最新研究认为,哺乳期甲亢患者可以哺乳,但甲亢会使乳汁分泌减少,应勤哺乳以保持乳汁分泌;同时尽快就医,定期检查婴儿的甲状腺功能以确保其正常及无甲状腺肿大,这样就可以治病、哺乳两不误。甲亢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全身各个系统,所以得了甲亢要及时治疗。近20年的研究表明,哺乳期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对后代是安全的,但是应监测婴儿的甲状腺功能。母亲应该在哺乳完毕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之后要间隔3~4小时再进行下一次哺乳。
甲亢治疗指南指出,甲亢患者哺乳期间适当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是安全的,应首选甲巯咪唑治疗。甲巯咪唑剂量每天20~30mg,对于母婴都是相对安全的。丙硫氧嘧啶可作为二线药物,剂量每天300mg以内也是安全的。服药的方法是在哺乳后分次服药,因甲巯咪唑服用后两小时在乳汁内达到峰值,所以可以避开这个时间喂奶;服药4小时后,乳汁里的药物含量就微乎其微了。
从最新研究来看,哺乳期间甲亢患者是可以喂奶了。但是还是建议最好不要母乳喂奶,因为这种药物可以被宝宝通过乳汁吸收到宝宝的身体里,可能会引起宝宝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所以,如果妈妈们出现了甲亢这种症状,最好能够给宝宝喂养配方奶粉,保证宝宝能够健康的成长。
有哪些妈妈不适合给宝宝哺乳
坚持母乳喂养的前提应该是妈妈的身体健康,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时,就应该暂时或完全停止母乳喂养了。 如母亲患有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精神病、活动性肺结核、恶性肿瘤等病症,或体质过于虚弱,都不宜进行母乳喂养。若母亲患有疾病,乳汁成分受到影响,则不适合哺乳。而且有病的母亲需要服药,这会导致某些药物通过体内代谢影响乳汁,新生儿吸食后引起药物反应,从而对生长发育不利。
哪些情况不能母乳喂养?
传染性疾病
当妈妈患有结核病、肝炎、重感冒时不宜给宝宝喂奶,以防传染给宝宝。 当妈妈患重感冒时,细菌或病毒可借喂奶的机会由呼吸道传给新生儿。另外,母亲发烧时乳汁浓缩,可能引起新生儿消化不良。
代谢疾病
当妈妈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不宜给宝宝喂奶,以免引起宝宝的甲状腺病变; 当妈妈患有糖尿病正在接受药物治疗时不宜给宝宝喂奶,应该等到病情稳定后、停止服用抗糖尿病的药物后可恢复母乳喂养。
肾脏疾病
当妈妈患有肾炎、肾病时不宜母乳喂养,因为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必然导致乳汁中蛋白质量的减少。而宝宝吃妈妈的奶又要消耗掉一部分的蛋白质,必然给妈妈的健康带来不利,对宝宝的健康也不利。
产妇什么情况不能喂奶 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在急性期的传染性最强,通过哺乳容易感染孩子,因此,在急性期应暂缓母乳喂养。可每日将乳汁吸出,以保持乳汁的持续分泌,待康复后开始哺乳。乙型肝炎单纯表面抗原阳性者不必禁止母乳喂养,大三阳者,因传染力强,不应母乳喂养。如已确诊艾滋病毒感染,原则上也不宜母乳喂养。
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母乳喂养
1.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是经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在急性期有较强的传染性,哺乳的密切接触容易感染孩子,因此在急性期应暂缓母乳喂养。可每日将乳汁吸出,以保持乳汁的持续分泌,待康复后开始哺乳。
乙型肝炎较为复杂,我们在怀孕合并肝炎的部分已详细介绍了有关母乳哺养问题,请查阅。
2.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可经母亲乳汁排出,因此,急性巨细胞感染的母亲应暂缓哺乳。如属非急性感染,母血中巨细胞抗体(CMVIgG)阳性者,可以母乳喂养,婴儿可从母亲那里得到抗体而具备对这种病毒的免疫力。
3.艾滋病
妊娠期,该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产后一部分产妇的乳汁中可以找到病毒。原则上不宜哺乳。在有良好的母乳代用品,保证足够营养的前提下,主张人工喂养。
4.梅毒
患梅毒的妇女在怀孕期即可在宫内感染胎儿。产后婴儿一旦接触有破损的乳房乳头亦可被感染。
因此,产妇乳房乳头有破损时不宜母乳喂养,直至破损治愈方可母乳喂养。
5.结核
患有结核病的妇女,很少有胎儿宫内感染发生先天结核的。但新生儿对结核有高度易感性。与母亲的密切接触是感染的原因。对活动性肺结核痰中,分泌物中查到结核菌者要母婴隔离,待细菌转为阴性后方可母乳喂养。
甲亢、甲减不宜哺乳
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慢性淋巴甲状腺炎(多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仅有甲状腺功能的异常,且有免疫功能的异常,血清中含有高浓度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菌素体和抗微粒体抗体。
这些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母亲产后由于免疫功能的变化,可使甲亢和甲减的病情加重。母乳具有浓缩碘的能力,通过乳汁,如甲减、慢性甲状腺腺炎,会影响乳汁向婴儿提供碘,导致婴儿碘的不足,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而波及脑组织和骨骼的发育。因此这种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患甲亢的病人,产后往往病情加重,需要加大抗甲状腺药物剂量,药物可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甲状腺功能,如他巴佐母乳中浓度高于血中浓度3倍,因此每日服用较大剂量时,也不宜哺乳。母亲服放射性131碘治疗,该药亦会通过乳汁,引起婴儿甲装腺功能减退。因此患此病的产妇不能喂乳。
这几种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1、宝宝有乳糖血症
半乳糖血症为血半乳糖增高的中毒性临床代谢综合征。半乳糖代谢中有3种相关酶中的任何一种酶先天性缺陷均可致半乳糖血症。患有这种疾病的宝宝一旦进食含有乳糖的母乳、牛乳后,就会会引起半乳糖代谢异常,致使1-磷酸半乳糖及半乳糖蓄积,从而引起其神经系统统疾病,导致智力受损。同时,有的宝宝还伴有白内障,肝、肾功能损害等。
在临床,急性半乳糖血症,宝宝会出现拒乳、呕吐、恶心、腹泻、体重不增加、肝大、黄疸、腹胀、低血糖、蛋白尿等症状。轻型的多无急性症状,但随年龄增长逐渐出现发音障碍、白内障、智力障碍及肝硬化等。
如果被明确诊断者,要立即停止母乳及奶制品喂养,以特殊的不含乳糖的代乳品喂养。
2、宝宝有枫糖尿病
枫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支链氨基酸代谢障碍的疾病,分为经典型、间歇型、中间型、硫胺素反应型和E3缺乏型,其中以经典型最多见,占75%,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受损,如肌张力增加惊厥、嗜睡和昏迷,同时有代谢性酸中毒健康搜索。多数患儿还伴有惊厥、低血糖,血和尿中分支氨基酸及相应酮酸增加,有特殊的尿味及汗味。
这样的宝宝也不适合母乳及普通奶粉喂养,要用低分支氨基酸的特制奶粉喂养。
3、妈妈感冒发烧不得不服用药物
妈妈感冒发烧不得不服用药物时,可等病愈停药后再喂。但应注意每天按喂哺时间把奶挤出,保证每天泌乳在3次以上。挤出的母乳也不要再喂给宝宝吃,以免其中的药物成份给宝宝带来不良影响。
4、妈妈处于细菌或病毒急性感染期
致病细茵或病毒会进入妈妈的乳汁,由于身处感染期,患者需要用药物控制,这些数药物也能够进入从乳汁。这些都会对宝宝造成不良的影响。
5、妈妈进行过放射性碘治疗
碘同样会进入乳汁,如果宝宝喝含有碘的乳汁,甲状腺的功能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要等到疗程结束后,再检验乳汁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平,达致正常后再继续给宝宝喂奶。
6、妈妈接触贵有毒化学物质或农药
母亲生活在污染严重的环境或从事污染性较大的工作,乳汁中有毒成分会相当高,如在制药厂、电镀厂、农药厂、皮革厂工作的一线工人,会接触大最的农药、杀虫剂、除草剂、放射性物质、铅汞等有毒金属、镉砷等有毒化学物质。
母乳中有机氯化合物毒性最大,可导致基因突变诱发癌症、损害肝脏及免疫、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婴儿成年后睾丸体积变小、精子数目下降)。哺乳妇应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已接触者必须停止哺乳。正在接受美沙酮治疗者不宜哺乳。
7、婴儿有苯酮尿症
婴儿体内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使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造成苯丙氨酸在体内大量堆积,干扰脑组织代谢,引发智力障碍。婴儿皮肤色素减退,头发黄,汗液、尿液有霉臭或鼠尿味。一旦确诊应避免苯丙氨酸饮食的摄入,尽管母乳中苯丙氨酸含量远远小于牛奶,还是不宜吃母乳或须严格限制母乳用量。应摄入不含苯丙氨酸的特制奶粉或低苯丙氨酸水解蛋白,再辅以奶糕、米粉、蔬菜。
8、婴儿乳糖不耐受
婴儿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不吸收,吃母乳或牛奶后出现长期腹泻,影响生长发育,并因免疫力低下反复出现感染。可服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或大豆配方奶。
9、早产儿
孕周<34周、体重<1500g的早产儿,因无吸吮及吞咽能力,暂时不能母乳喂养。
10、唇腭裂患儿
因先天性缺陷在手术矫正前不能哺乳。
11、妈妈患有严重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等疾病
妈妈患有严重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等疾病时,应暂停母乳喂养,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但可以把母乳挤出,用滴管或勺子喂哺宝宝,尽量不用奶瓶,以避免宝宝产生乳头错觉,也可以试用仿照妈妈乳头形状制作的仿生奶嘴,如果宝宝能用奶嘴吃奶,也不会因此拒绝母乳,这是最理想的。
12、妈妈患严重肾脏疾病
哺乳同样会加重脏器的负担和损害,从而对母亲的生命造成伤害。
13、妈妈患严重精神病及产后抑郁症患
这样的妈妈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威胁到宝宝的人身安全。
甲亢的预防方法是什么
1、养成良好的情绪
患者应该注意调畅情志,修身养性,要遇事不怒,静心休养,常听优雅动听的音乐,养成种花、养鱼、养鸟等习惯,以怡情养性,安静神志,逐渐消除精神症状。家人及同事也要同情安慰、理解关心,避免直接冲突,这是甲亢的预防方法之一。
2、合理妊娠
一般来说,甲亢病人妊娠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否可以妊娠,应征求内分泌科医生及妇产科医生的意见,妊娠期间,甲亢症状并不会加重,胎儿也不受影响,但妊娠期间应严格遵从医嘱,服药剂量宜小,分娩后应人工喂养,不宜母乳喂养,这是甲亢的预防方法。
3、保护眼睛
眼睛出现凹凸,是甲亢的重要表现特征之一。所以对于患者来讲应该切忌保护眼睛,防止眼部出现严重并发症,外出应戴墨镜,避免强光、风沙、灰尘的刺激。睡眠时抬高头部,适量涂眼膏保护,这是甲亢的预防方法。
4、不可劳累过渡
患者应该注意适当的休息,不可劳累过渡。对于患者来讲不宜过多操劳家务。当病情稳定后,应参与一些有益的活动、工作,以调节生活乐趣,但不宜过劳,也不宜长期病休。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生活中我们应该合理安排使生活养成良好的规律,那样我们就可以防止大多数 的疾病的发生,今天我们的专题式甲亢的预防方法,但是还有千千万万的疾病在时刻想要向人类突进,所以生活中还是希望所有朋友都听取专家的意见,尽量让疾病远离我们,拥有一个完美 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