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患者有哪些表现
缺铁性贫血患者有哪些表现
1.症状 贫血的发生是隐伏的。症状进展缓慢,患者常能很好地适应,并能继续从事工作。贫血的常见症状是头晕、头痛、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耳鸣等。
2.特殊表现 缺铁的特殊表现有:口角炎、舌乳突萎缩、舌炎,严重的缺铁可有匙状指甲(反甲),食欲减退、恶心及便秘。欧洲的患者常有吞咽困难、口角炎和舌异常,称为Plummer-Vinson或Paterson-Kelly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可能与环境及基因有关。吞咽困难是由于在下咽部和食管交界处有黏膜网形成,偶可围绕管腔形成袖口样的结构,束缚着食管的开口。常需要手术破除这些网或扩张狭窄,单靠铁剂的补充无济于事。
3.非贫血症状 缺铁的非贫血症状表现: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或行为异常,表现为烦躁、易怒、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及学习成绩下降。异食癖是缺铁的特殊表现,也可能是缺铁的原因,其发生的机制不清楚。患者常控制不住地仅进食一种“食物”,如冰块、黏土、淀粉等。铁剂治疗后可消失。
吃肉有什么好处 缺铁性贫血
预防和纠正缺铁性贫血,饮食调理是根本手段。
蛋白质是血红蛋白合成的必备原料,对纠正缺铁性贫血相当重要,铁是血红蛋白合成的主要原料。
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应适当增加瘦肉特别是红肉类(瘦牛肉、瘦猪肉、瘦羊肉)的摄入。
缺铁性贫血患者口服铁剂治疗后恢复周期
口服铁剂治疗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临床上常用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及其制剂。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患者临床表现逐渐改善、血红蛋白升高、网织红细胞增多等。
大多数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恢复周期主要如下:
12~24小时--缺铁性贫血患者一般服用铁剂12~24小时后细胞内含铁的酶就开始恢复,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进。
36~48小时--服用铁剂36~48小时后,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出现红细胞系统增生现象。
48~72小时--网织红细胞一般于服用铁剂48~72小时后开始上长。
4~11日--网织红细胞4~11日达高峰,此时血红蛋白开始迅速上升。
2~3周--缺铁性贫血患者心脏杂音一般于服用铁剂2~3周后减轻或消失,脾脏逐渐缩小。
3~4周--服用铁剂3~4周后,大部分缺铁性贫血患者贫血症状可得到纠正,患者恢复正常。
特别提醒:服用铁剂后即使恢复正常也不能立即停药,至少还要继续服药一个月,然后再减量维持2-3个月,才能真正恢复体内正常水平的铁贮存量,避免贫血复发。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1.口角炎与舌炎
约10-70%患者有口角炎、舌面光滑与舌乳头萎缩,尤其老年人明显。
2.食道蹼。
3.萎缩性胃炎与胃酸缺乏。
4.皮肤与指甲变化
皮肤干燥、角化和萎缩、毛发易折与脱落;指甲不光整、扁平甲,反甲和灰甲。
5.神经系统方面症状
约15-30%患者表现神经痛(以头痛为主),感觉异常,严重者可有颅内压增高和视乳头水肿。5-50%患者有精神、行为方面的异常,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精神迟滞和异食癖。原因是缺铁不仅影响脑组织的氧化代谢与神经传导,也能导致与行为有关的线粒体单胺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
6.脾肿大
其原因与红细胞寿命缩短有关。
以上6大危害就是影响老年人缺铁性贫血患者身心健康的问题了,想要了解老年人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就必须要了解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贫血有效的改善方法
一、补铁食物最主要
机体缺铁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根本原因,补铁是改善缺铁性贫血的首要工作。食物中的铁元素可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前者的吸收率明显高于后者,血红素铁多存在于红肉、动物肝、动物血、乌鸡、黄鳝等动物性食物中,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饮食应以这些食物为主。
膳食补铁的吸收率因人而异,一般为10%左右,如果缺铁性贫血比较严重,可服用体恒健牌铁之缘片等安全、高效的补铁剂快速补铁改善。
二、维生素C促吸收
食物中的铁元素,摄入人体后需要经过转化吸收,才能被人体利用。果蔬中的维生素C有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缺铁性贫血患者在补铁的同时,也要适量的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这样才能最大化的提高食物补铁的效果。
胡萝卜、西红柿、绿色蔬菜、草莓、鲜枣、猕猴桃、桔子、橙子等果蔬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常吃就好。
贫血但不缺铁应该注意什么
如长期给非缺铁性贫血患者补充铁剂或高铁饮食,则会出现慢性铁负荷过重。即便是缺铁性贫血患者,补铁也要适可而止,并不是补得越多越好。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昏迷等急性铁中毒症状,严重者会致人休克、死亡。虽然贫血患者中缺铁性贫血者占多数,但除此以外,还有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如果不论贫血原因就盲目补铁,不仅不利于病情改善,还能危害身体健康。
据了解,成年人一般每日从食物中摄取铁量为10~15毫克。老年人因消化功能减退,可能会影响对食物中铁量的吸收。另外,患有各种消化道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肠道肿瘤等疾病,同样易使铁的吸收减少,进而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不过,对于非缺铁因素引起的贫血,没有必要大量补铁。李昕权主任说,人体内铁的代谢处于平衡状态,从食物中摄取的铁与丢失的铁保持动态平衡。成人需要的铁,约95%来自衰老的红细胞释放出的血红素铁,仅5%来自于食物,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铁,足够补偿所丧失的少量的铁。
因此当身体出现了贫血的症状后,不要急于盲目的为患者进行补铁,应该先到医院进行具体的检查,看看患者贫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果确实是缺铁导致的,才进行适量的补铁,如果不是缺铁导致,就要针对病因,进行对症的治疗和调理。
最为主要的贫血的护理方式
1、发生缺铁性贫血时,贫血患者除了面色苍白外,一般还会感到倦怠无力,腿像灌了铅似的发沉,头晕气喘,心悸,体力下降,容易疲倦,精神萎靡,耳鸣,贫血患者会常常感到食欲不佳,恶心等症状。假如出现这些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不要自行诊断,也不要以为吞几颗含铁的药丸就能把问题解决。确切的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只能由医生做相应检查才行。因此,这是属于贫血的护理措施之一。
2、假如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补充铁质是纠正缺铁性贫血的护理中最基本的方法,贫血的症状明显的给予口服铁剂。但补充铁剂过多,肝脏和其他器官的铁质过于饱和,也会导致疾病。所以,贫血的护理中最好的补铁办法是通过饮食,采用食物疗法治疗缺铁性贫血。含铁质丰富的有动物肝脏、肾脏,其次是瘦肉、蛋黄、鸡、鱼、虾子和豆类。
妇科病怎么预防 预防贫血:吃含铁高的蔬菜
女性因月经和生育等因素,有不少女性有轻度的缺铁性贫血,贫血会让女性气色变差,头晕乏力。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多吃动物肝脏、牛肉、鱼肉和芹菜、小青菜、觅菜等含铁多、又容易被吸收的食物。
缺铁性贫血患者食谱
贫血是不少女性朋友的通病。21岁的小美从小就有点缺铁性贫血,从小就要服用补铁口服液。喝的时间要长,而且难喝。于是她就从食疗上就行辅助治疗,效果还好转了,下面一起分享下。
1红糖归元紫米粥 这些放在一起,熬制成粥,细腻润滑,美容养眼补血。
2凉拌黑木耳 把黑木耳洗净,开水中搓2分钟,然后切丝活着切片,放入生抽、醋、白糖一起食用,具有开胃,健脾,补血功效。
3爆炒猪肝 把猪肝洗净,切成小段,然后放入配料翻炒,最后加入生粉即可。猪肝具有补铁加血的作用。
4牛奶水蒸蛋 鸡蛋两个打散,加一盒纯牛奶,白糖一点,一起搅拌,上锅蒸10分钟之后就好了!补充蛋白质,更能补血。
柿子的食用禁忌 贫血患者忌吃
缺铁性贫血患者身体本身已经缺乏铁元素,若是再食用柿子,柿子中的鞣酸很容易与身体的铁元素进行结合,加重缺铁性贫血的病情。所以缺铁性贫血患者一定要禁止食用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