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退烧 按揉鱼际穴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退烧 按揉鱼际穴

按摩鱼际穴能缓解发烧引起的不适,主治咳嗽,咽干,失音,头重,扁桃体炎,咽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症。

位置:鱼际穴位于手拇指下,第一掌骨重点内侧丰肉际,形如鱼腹。

按摩方法:从拇指尖峰端沿第二掌骨边缘点按该穴即可。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的方法

按揉膻中

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按揉鱼际

这个穴位位于第一个手指骨的手背和手掌肌肤的交界处。

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宝宝咽炎按摩什么位置

小儿咽炎按摩常用穴位

1.点揉天突: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胸骨上窝中央,按摩时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穴位。

2.点揉缺盆:缺盆位于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按摩时用中指指腹稍用力点揉穴位。

3.按揉合谷: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摩时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穴位。

4.揉大鱼际:大鱼际位于手掌拇指根部,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部位,按摩时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大鱼际。

5.按压少商:少商位于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按摩时将拇指和食指做钳状,夹住少商穴,一夹一松的按压。

6.点揉风府:风府位于项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按摩时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穴位。

穴位解析:天突降逆止呕,理气平喘;缺盆调理气血,清咽止咳;合谷镇静止痛,通经活络;大鱼际消炎止痛;少商宣肺解郁,清热止呕;风府散热除湿,通关开窍。六穴配伍,长期按摩,有助于缓解小儿咽炎。

自我按摩让你更快入眠!

头部按摩

方法一:取坐位,双目不闭,不断转动眼球,擦热双手,用掌心紧贴颈部来回按摩,重点是颈项部;接着十指弯曲梳头,直至头部有温热感;最后用两手拇指指端按揉两侧风池穴(枕后发际凹陷处)30次。

方法二:取仰卧位,双手拇指按摩从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至上星(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反复2分钟;再用拇指揉攒竹(眉头凹陷处)、鱼腰(眉毛的中心)、丝竹空(眉梢凹陷处),太阳、安眠(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3分钟;此后,以双手大鱼际肌按摩前额2分钟,轻摩眼球2分钟;然后用拇指揉百会(后发际直上7寸处)、神聪四穴(百会穴前后左右旁开各1寸处)3分钟。此后坐起,五指从前发际正中线向后分按推至风池穴,并揉风池穴,拿颈后大筋、肩井(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5分钟。

说明:以上两法对顽固失眠者尤佳,坚持按摩10~20天后,效果明显。

其他部位按摩

用手掌大鱼际擦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足趾向下弯曲时呈凹陷处)5分钟;

用手掌大鱼际按顺时针方向按揉中脘穴(脐上4寸)5分钟;

按摩神门穴(位于手掌根部横纹小指一侧凹陷处)数十次。

深呼吸

入睡时,注意力集中到受压的部位,取左侧卧位做深呼吸数次,右侧卧位深呼吸数次,最后恢复自然体位,自然呼吸,不久即可入睡。还有一些人在按摩过程中即能入睡,故不必强求将全部操作做完。

润燥养肺四要穴

中医学里将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初秋多发生温燥,深秋多见凉燥,因此在选择养生穴时是有所区别的。

初秋温燥宜选鱼际、曲池、迎香穴 初秋主要以温燥为主,主要表现为发热微恶寒、头痛、干咳痰黏稠、咳痰困难、鼻咽干燥、咽喉疼痛、口渴喜欢喝冷饮、咳嗽时胸闷痛或痰中带血,舌红苔白津少,脉浮数。这时可以选择双侧的鱼际穴、曲池穴、迎香穴来按摩,以滋养肺气。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端凹陷中便是此穴。一切外感病均可应用此穴,具有很好的清热泄火作用。宜在每天阳气最盛的中午1~3点按揉两侧曲池穴2分钟。需要注意的是,按此穴容易造成流产,因此孕妇应禁用。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按摩迎香穴不仅可以防止鼻炎的复发,预防伤风感冒,还可以为鼻子美容。按摩时,用双食指指尖揉动鼻孔两侧的迎香穴,每次200下。搓揉的手法不可过于轻柔,以能忍受为宜。

深秋凉燥宜选鱼际、迎香、合谷穴 深秋主要以凉燥为主,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四肢酸痛、口咽鼻干燥、鼻塞流涕、喉咙发痒、干咳少痰或咳痰难出、胸闷不畅,舌苔白少津,脉浮滑。每天坚持按揉鱼际穴、迎香穴、合谷穴,以还肺一片清凉。

每天早上按揉两侧迎香穴,直至鼻内湿润,全天不定时按揉两侧合谷穴和鱼际穴,每次每穴按摩3分钟。

按摩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哪些

第一步:摩擦涌泉穴

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心处,脚掌前1/3与后2/3的交界凹陷处。

方法:用手掌小鱼际处左右交替摩擦涌泉穴,早晚各100次。

动作要领:临睡前洗脚后进行推拿或早上起床前推拿。用左手小鱼际处摩擦右足涌泉穴,右手小鱼际处摩擦左涌泉穴。注意用力宜轻,手贴足心皮肤来回摩擦,频率宜快,摩擦的距离稍长。以足心透热为佳。

第二步:按揉印堂穴

位置:印堂穴位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方法:用中指螺纹面按揉100次。

动作要领:手法宜轻柔,带动皮下组织做顺时针方向的按揉,注意将意念集中在印堂穴,起诱导作用。以局部有轻松感为佳。

第三步:按揉太阳穴

位置: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

动作要领:注意手法要轻柔,带动皮下组织做顺时针方向的按揉,将精神放松,意念集中与太阳穴,以局部有轻松感为佳。

第四步:按揉前额

部位:额头部。

方法:用手大鱼际肌肉处按揉额头处100次。

动作要领:将手掌大鱼际紧贴于前额皮肤,带动皮下组织做顺时针方向的按揉,手法宜轻柔,以局部有请快感和温热感为佳。

打球脚踝扭伤怎么办 采用穴位按摩

打球出现脚踝扭伤之后,可以指掐或按揉鱼际穴,能帮助减轻扭伤疼痛感。扭伤三天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尝试进行穴位按摩,如用拇指指腹按揉解溪穴、悬钟穴、昆仑穴等,也是能帮助缓解疼痛,减轻肿胀的。

止咳按摩哪里管用 按揉鱼际穴

按揉鱼际穴可治疗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发热,扁桃体炎以及乳痈,乳房肿胀疼痛,手部冻疮,皮肤干瘪等症。

鱼际穴位置:掌心向上,在大鱼际肌肉最丰厚处。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对侧拇指端用力向下按压半分钟,然后按顺时针方向轻柔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退烧

大椎穴:按压大椎穴主治头痛,咳嗽,气喘,呕吐,发烧和感冒等症状。

位置: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按摩方式:用手指指腹向下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风池穴:按摩风池穴主治发烧,颈部酸痛, 落枕,失眠等症,还能舒缓眼睛疲劳。

位置:位于后颈部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的外缘凹陷处,左右各一。

按摩方式:双手的拇指分别放在两边的风池穴上,其余的手指则放在头部上,拇指抵住风池穴,上下滑行按压。

鱼际穴:按摩鱼际穴能缓解发烧引起的不适,主治咳嗽,咽干,失音,头重,扁桃体炎,咽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症。

位置:鱼际穴位于手拇指下,第一掌骨重点内侧丰肉际,形如鱼腹。

按摩方法:从拇指尖峰端沿第二掌骨边缘点按该穴即可。



相关推荐

怎么按摩缓解疲劳

缓解头脑疲劳按摩法:用拇指丘和指头摩擦头部,从额头发际开始,依次到头顶,后脑勺发际,直到后颈,稍加施力摩擦36次。再用左右手手掌相互摩擦36次,生热后用拇指丘(大鱼际)和指头摩擦头部。若整日感到头昏脑胀,心神不宁,按揉气海穴可调节自主神经使其趋向平衡,并使气血流畅,身心清爽,还有助于减轻精神压力。 缓解眼疲劳按摩法:双目紧闭,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按住上眼眶眉梢丝竹空穴,眉中鱼腰穴,眉头攒竹穴,连续按揉30次,再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压下眼眶30次。做完后用左右手的中指,从左右外眼角向太阳穴按去,经太阳

中医按摩帮你甩掉哮喘

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点按少商 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按揉鱼际 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

感冒穴位的按摩手法

一、缓解打喷嚏,鼻塞,流鼻涕 1、迎香穴:在鼻的两端半个手指处; 2、列缺穴:双手虎口自然交叉,食指接触到的位置; 3、四白穴:眼眶底下一个手指处(有个小窝的就是); 4、合谷穴:五指并拢,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最高点; 5、风池穴:后脑双侧骨下 (有两个窝就是)。 二、头痛,怕冷,肌肉酸痛 1、太阳穴:眼角外侧一个手指处(张开嘴的时候有个窝); 2、印堂穴:眉毛中间; 3、攒竹穴:眉毛的内端(有个小窝); 4、百会穴:头顶中央; 5、风池穴:后脑双侧骨下; 6、太冲穴:脚背 第一拇脚指和第二脚趾之间。 三

按摩哪个穴位可以治失眠

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按摩左足心涌泉穴不少于3分钟,然后换右足心涌泉穴。 用两手中指指尖轻轻揉按太阳穴。 用手指轻轻拍击前额处。 用两手拇指指间揉按风池穴。 用两手手掌大鱼际部位交替轻轻揉按中脘穴。 接下来将两手移至下腹部,然后用手掌大鱼际轻轻揉按丹田。

宝宝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1、按摩治疗 ①推印堂:将患儿置于正坐位或仰卧位。医生用拇指点按印堂穴64遍,再以双手拇指交替推印堂至上星穴,反复20多次,最后点按上星穴片刘。 ②额部分推法: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医生凫两拇指自额部发际向两侧额角分推,再由印堂穴经眉上方分推至太阳穴,并轻缓揉按太阳穴10余次。 ③两拇指点按两侧迎香穴。 ④两拇指揉按风池穴,一指重点大椎穴。 ⑤拿肩井、合谷穴,重按承山穴。 随症增减手法 对于鼻塞、流涕的患者:由山根摩至迎香穴,最后点按迎香穴。 对于发热韵患者:由风池到风府作搓摩法,重点大椎、曲池穴。 对于咽痛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止咳

按揉天突穴有助于治疗咳嗽,失语,咽喉肿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喉炎等症。 天突穴位置:颈部正中线上,胸骨上窝凹陷的中央。 按揉方法:取坐位,用左手拇指指尖点于天突穴,食指末节位置于颈项平行位置,指力沿胸骨柄的后缘向下点住不动一分钟,以不影响呼吸为宜。 按揉膻中穴有助于治疗咳嗽,呼吸困难,胸部疼痛,乳腺增生,乳房疼痛,心悸,缺乳症等不适。 膻中穴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以左手大鱼际或掌根贴于穴位,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扩散为佳。

网球肘按摩能好吗

网球肘按摩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按摩治疗能缓解紧张,痉挛的软组织,松解组织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水肿的吸收,从而缓解疼痛,恢复肘关节的功能活动。网球肘保健按摩可采用以下手法: 1.按揉穴位:拇指螺纹面按揉阿是穴3分钟,曲池,手三里各30秒。 2.鱼际揉肘:用大鱼际揉肱骨外上髁周围2分钟。 3.鱼际擦肘:暴露患肘,小鱼际直擦伸腕肌群,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 4.屈伸肘部:有节律的屈伸患侧肘关节约20次。

感冒发烧按什么穴位

1、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肩井穴 该穴在颈部到肩端的中间部位,肌肉较丰富。两手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提拿对侧该穴10次即可。此法可起到疏风及散寒解表的作用,尤其适合风寒感冒引起发烧患者。 3、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

感冒怎么按摩好的快 风热感冒按摩方法

1.取坐位,按摩者站立在患者前方,用禅推法自印堂上推经神庭至百会穴,再沿眉弓横推至太阳,最后沿两侧鼻翼向下推至迎香,并在印堂,神庭,百会,太阳,迎香,攒竹穴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整个过程10分钟。 2.取坐位,按摩者站立在患者身后,用手小鱼际滚颈,项,肩部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风池,风府,风门穴各1分钟,最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捏拿肩井穴1分钟。 3.取仰卧位,按摩者站立在患者侧面,用拇指指端持续按压合谷,曲池,尺泽,外关,鱼际,列缺穴各1分钟,再用手掌自上而下擦胸50次。 4.取俯卧位,按摩者站立在患者侧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穴位按摩快速退烧

位置: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五指并拢之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的最高点处。左右手各有一个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点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 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较大骨头的下缘部位。 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对大椎穴进行用力按压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够帮助防止感冒,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发热或者是高热不退。 位置: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