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力衰竭病人如何进行抗血栓治疗

心力衰竭病人如何进行抗血栓治疗

心衰时,扩张且低动力的心腔,以及促凝因子活性的增高可能有较高血栓栓塞事件危险,临床研究提示,心衰时血栓栓塞事件的年发生率大约在1%-3%左右。目前几乎没有证据证实抗血栓药物可以减少心力衰竭死亡危险或血管事件的发生,几项回顾性的分析也未得到一致意见。但是房颤必须使用抗血栓治疗,另外心肌梗死前使用阿司匹林或口服抗凝药物可作为二级预防治疗。心力衰竭采用抗血栓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证据很少,并未显示出有无抗血栓治疗以及不同抗血栓治疗之前的结果差异。阿司匹林和ACE抑制剂合用可能存在不良的相互作用。总之,因为缺乏结论性证据,对于窦性心律的心力衰竭病人长期采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是不恰当的。

许多失代偿期心力衰竭病人需要住院及卧床休息。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这些病人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至少在大剂量使用时有效。目前的研究尚未证实该治疗可以减少肺梗死的发生,尽管有降低死亡率的趋势(该死亡率可能与肺梗死有关)。目前尚无使用普通肝素以及使用或不使用肝素的对照研究。严重心力衰竭卧床的病人应当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

有关心衰时的抗凝治疗可参照下列原则:(1)心衰伴房颤,心衰伴过去血栓栓塞史,这些患者必须长期抗凝治疗,可常规方法口服华法令,并调整剂量,使INR保持在2-3之间。还可以配合中药通心络胶囊降脂抗凝,抑制血栓形成。(2)极低EF值、左室室壁瘤、显著心腔扩大、心腔内有血栓存在,这些指标在评估血栓栓塞危险中的意义尚未明确,也缺乏长期抗凝价值的评价。但有些医师对上述情况仍给予抗凝治疗以预防可能发生的血栓栓塞事件。(3)抗血小板治疗常用于预防冠状动脉事件,但尚无对心力衰竭本身的适应征。

心力衰竭病人如何进行饮食治疗

心力衰竭系指心功能改变、心排出的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其营养治疗原则,主要是少量多餐,食物容易消化,以减少心脏的负荷,并限制钠盐,防止水肿,保护心脏。膳食要求如下:

(1)少量多餐。心脏病病人不宜吃得过多,每日总热能分4~5次摄入,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膈抬高,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晚饭应早些吃,宜清淡,晚饭后不进或少进任何食品和水分。

(2)限制钠盐。这是控制心力衰竭较为适当的方法。为了减轻水肿,应限制食盐,每日约3克以内为宜。

(3)适当限制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心力衰竭时,每日蛋白质可控制在25~30克,热能600千卡;2~3日后,蛋白质可加至40~50克,热能1000~1500千卡。病情好转后渐增蛋白质和热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

(4)应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心脏病病人由于血液循环功能减退,胃肠道瘀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所进食物应易于消化。开始可用流质、半流质饮食,然后改用软饭。

(5)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适量的无机盐,如维生素b1及维生素c,以保护心肌。供给适量的钙,以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钾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不足时引起心律失常。用利尿药时,除补钾外,还应注意镁、锌的供给。

心力衰竭的护理

一般治疗

(1) 休息

要限制病人体力和脑力的活动。体力和脑力上的休息对早期心力衰竭病人治疗是 十分重要的。休息可以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心脏作功;通过减少骨髂肌耗氧,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管滤过率,有利于肾排钠排水,减轻心脏容量负荷;病人应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因为站立位刺激醛固酮生成,卧位减少醛固酮生成,从而有排钠利尿作用,轻度心力衰竭的病人休息就可以使病情明显减轻。病情恢复期应鼓励病人适量活动。

长期卧床易致静脉血栓和肺拴赛、直立性低血压、虚弱等。对于在家休息的病人,注意病人家庭、经济和社会处境等,如果病人身负家务如买菜、做饭、打扫房间等,显然不能卧床成坐在椅子上休息,需动员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力量帮助病人,以减少过早活动对病人的危害。

(2) 心理护理

精神应激在心力衰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时甚至诱发肺水肿。同时心力 衰竭时所致的呼吸困难常使病人感到紧张和恐惧,护理人员要给予病人足够的关注和心理安慰,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以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脏带来的不利影响。

(3) 饮食及控制钠盐的摄人

心力衰竭病人的钠排泄常减少,任何方式的插入钠盐均可加 重症状。重度心力衰竭的病人应限制钠盐在0.5—1.0g(相当于食盐1—2.5g),轻度心力衰竭病人限制钠盐在2—3g(相当于食盐5~7g)。如果病人已经使用利尿剂,一般不必严格限制钠盐的摄人。

限制钠盐的程度应根据心力衰竭的程度和利尿剂治疗的效果而定。病人应进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宜,避免摄入难消化及产气多的食物。要少食多餐,对于夜间有阵发性呼吸困难的病人,可将晚饭提前。对于血浆蛋白低,发病与营养缺乏有关的病人,蛋白摄人不低于1-1.5g/(kg·d)。适当限制热量摄入,以减少心脏负担。

心力衰竭的护理

(1) 休息

要限制病人体力和脑力的活动。体力和脑力上的休息对早期心力衰竭病人治疗是 十分重要的。休息可以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心脏作功;通过减少骨髂肌耗氧,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管滤过率,有利于肾排钠排水,减轻心脏容量负荷;病人应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因为站立位刺激醛固酮生成,卧位减少醛固酮生成,从而有排钠利尿作用,轻度心力衰竭的病人休息就可以使病情明显减轻。病情恢复期应鼓励病人适量活动。

长期卧床易致静脉血栓和肺拴赛、直立性低血压、虚弱等。对于在家休息的病人,注意病人家庭、经济和社会处境等,如果病人身负家务如买菜、做饭、打扫房间等,显然不能卧床成坐在椅子上休息,需动员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力量帮助病人,以减少过早活动对病人的危害。

(2) 心理护理

精神应激在心力衰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时甚至诱发肺水肿。同时心力 衰竭时所致的呼吸困难常使病人感到紧张和恐惧,护理人员要给予病人足够的关注和心理安慰,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以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脏带来的不利影响。

(3) 饮食及控制钠盐的摄人

心力衰竭病人的钠排泄常减少,任何方式的插入钠盐均可加 重症状。重度心力衰竭的病人应限制钠盐在0.5—1.0g(相当于食盐1—2.5g),轻度心力衰竭病人限制钠盐在2—3g(相当于食盐5~7g)。如果病人已经使用利尿剂,一般不必严格限制钠盐的摄人。

限制钠盐的程度应根据心力衰竭的程度和利尿剂治疗的效果而定。病人应进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宜,避免摄入难消化及产气多的食物。要少食多餐,对于夜间有阵发性呼吸困难的病人,可将晚饭提前。对于血浆蛋白低,发病与营养缺乏有关的病人,蛋白摄人不低于1-1.5g/(kg·d)。适当限制热量摄入,以减少心脏负担。

慢性心力衰竭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1呼吸道感染

较常见,由于心力衰竭时肺部瘀血,易继发支气管炎和肺炎,必要时可给予抗菌素。

2血栓形成和栓塞

长期卧床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后可引起肺栓塞。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与栓子大小有密切关系。小的肺栓塞可无症状,大的肺栓塞可表现为突发呼吸急促、胸痛、心悸、咯血和血压下降,同时肺动脉压升高,右心衰竭加重。相应肺部呈现浊音,呼吸音降低伴有湿罗音,部分病人有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体征,巩膜可有黄染,或有短阵心房颤动发作。起病后12-36小时或数天后在下肺野出现三角形或园形密度增深阴影。巨大的肺动脉栓塞可在数分钟内导致心原性休克和猝死。心力衰竭伴有心房颤动者,易发生心房内血栓,栓子脱落而引起脑、肾、四肢或肠系膜动脉栓塞。

长期卧床的病人应注意及时翻身按摩肢体作被动活动,预防血栓形成,对有栓子脱落引起肢体动脉栓塞者,轻症者可用尿激酶或链激酶进行溶血栓治疗,肢体缺血严重者应作外科治疗。

心力衰竭病人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心力衰竭病人对环境的要求是:(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属于心理社会的范围。心力衰竭病人容易产生抑郁、焦 虑、恐惧、悲伤等心理反应,精神不安可直接增加心脏工作量,又 会引起失眠和消化不良而间接地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家人、护 士、病友要经常与病人进行思想交流、沟通,相互尊重,坦诚友善 相处,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并保持良好的精神 状态,减少消极情绪。使病人体会到家庭或一个群体的温暖。(2)尽快适应环境«病人住院治疗时,由于医院内的环境、结构、陈设、声音、气味 等都与家居环境不同,难免会产生陌生和不习惯。病人......

心力衰竭有哪些病因

现在有很多疾病的发病率都在升高,其中就包括心力衰竭这个疾病,而且心力衰竭的危害性有多大,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吧,因此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患上心力衰竭这个疾病,那么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心力衰竭呢?

一、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

心力衰竭绝非最终诊断,明确心力衰竭的病因、心力衰竭的加重因素以及合并其它疾病情况对于治疗有重要意义,对所有病人均应仔细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可能为:心肌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变、心包疾病或心律失常诱发、贫血、肾脏或甲状腺功能不良,抑制心脏药物可加重心力衰竭,偶尔也可以是心力衰竭的病因。

二、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的变化

在中国心力衰竭的病因也有了很大变化,根据资料,慢性心力衰竭病因中,风心病比例明显下降,而冠心病和高血压比例明显上升。

另据调查,心力衰竭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死亡率却占40%,提示预后严重,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国家对1980年、1990年、2000年 2400例三个年份的心衰病人的发病原因、患病率、治疗方法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发现20年来心衰的病因、发病年龄、病死率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心衰病人发病原因1980年主要是心脏瓣膜病变,风心病引起的心衰占47%,到了1990年和2000年分别只占24.3%和8.9%; 而冠心病引起的心衰呈上升趋势,由1980年的29.1%上升到1990年的38.8%和2000年的50%衰竭。其间,应当努力寻找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针对病因采取特异治疗措施疗效更好。

社会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导致心力衰竭的病因也是会有所改变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就是的补充自己关于心力衰竭的知识,从而让自己有办法去对付心力衰竭,那样才可以让自己健健康康的生活,避免心力衰竭的困扰。

心力衰竭患者该如何保健

首先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整齐,空气新鲜,冬天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感染而加重病情。氧疗可改善机体缺氧,促进组织代谢,维持生命活动,是心功能不全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给氧应从小流量开始,待病人适应后根据需要调节流量。

一、轻度心力衰竭病人,限制体力活动。较重心力衰竭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心功能改善后,应适当下床活动,以免下肢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

二、 减轻胃肠道负担,宜少量多餐,适当控制每日进食总量。宜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不宜超过5克(1钱);忌食盐腌制食品及含盐炒货。心力衰竭时,由于胃肠道充血,消化机能低下,容易引起腹胀,如再进食过多,胃部饱满,易导致膈肌痉挛,影响心肺功能,因此,心力衰竭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以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或软食为主,并少食多餐。

三、 严禁烟、酒不喝浓茶或咖啡。

四、严格按医嘱服药。不得随便改变药物的用法和用量,特别在服用利尿剂和地高辛时更应如此,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五、感冒、腹泻、发热或病情变化时要及早就诊。

心力衰竭的日常保健有哪些

关爱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你都了解老年人常患的疾病有哪些么?心力衰竭就是众多疾病的一种。为了帮助广大的朋友们减轻心力衰竭的危害,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心力衰竭的日常保健方法。

1、轻度心力衰竭病人,限制体力活动。较重心力衰竭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心功能改善后,应适当下床活动,以免下肢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

2、 减轻胃肠道负担,宜少量多餐,适当控制每日进食总量。宜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不宜超过5克1钱;忌食盐腌制食品及含盐炒货。心力衰竭时,由于胃肠道充血,消化机能低下,容易引起腹胀,如再进食过多,胃部饱满,易导致膈肌痉挛,影响心肺功能,因此,心力衰竭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以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或软食为主,并少食多餐。

3、严格按医嘱服药,不得随便改变药物的用法和用量,特别在服用利尿剂和地高辛时更应如此,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4、感冒、腹泻、发热或病情变化时要及早就诊。

5、要注意的是育龄妇女要做好避孕工作。

如果您是一位心力衰竭患者,您不妨尝试一下上述的日常保健方法。虽然它不能完全的治愈心力衰竭,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您治疗心力衰竭。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珍爱自己的身体健康。

心力衰竭的护理

一般治疗

(1) 休息

要限制病人体力和脑力的活动。体力和脑力上的休息对早期心力衰竭病人治疗是 十分重要的。休息可以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心脏作功;通过减少骨髂肌耗氧,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管滤过率,有利于肾排钠排水,减轻心脏容量负荷;病人应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因为站立位刺激醛固酮生成,卧位减少醛固酮生成,从而有排钠利尿作用,轻度心力衰竭的病人休息就可以使病情明显减轻。病情恢复期应鼓励病人适量活动。长期卧床易致静脉血栓和肺拴赛、直立性低血压、虚弱等。对于在家休息的病人,注意病人家庭、经济和社会处境等,如果病人身负家务如买菜、做饭、打扫房间等,显然不能卧床成坐在椅子上休息,需动员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力量帮助病人,以减少过早活动对病人的危害。

(2) 心理护理

精神应激在心力衰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时甚至诱发肺水肿。同时心力 衰竭时所致的呼吸困难常使病人感到紧张和恐惧,护理人员要给予病人足够的关注和心理安慰,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以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脏带来的不利影响。

(3) 饮食及控制钠盐的摄人

心力衰竭病人的钠排泄常减少,任何方式的插入钠盐均可加 重症状。重度心力衰竭的病人应限制钠盐在0.5—1.0g(相当于食盐1—2.5g),轻度心力衰竭病人限制钠盐在2—3g(相当于食盐5~7g)。如果病人已经使用利尿剂,一般不必严格限制钠盐的摄人。限制钠盐的程度应根据心力衰竭的程度和利尿剂治疗的效果而定。病人应进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宜,避免摄入难消化及产气多的食物。要少食多餐,对于夜间有阵发性呼吸困难的病人,可将晚饭提前。对于血浆蛋白低,发病与营养缺乏有关的病人,蛋白摄人不低于1-1.5g/(kg·d)。适当限制热量摄入,以减少心脏负担。

相关推荐

心力衰竭病人的预后如何判断

心力衰竭病人的预后应从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右心衰竭和慢 性心力衰竭三方面加以说明。(1)急性左心衰竭:属于心血管病的急症,争分夺秒及时的救 治,可以挽救大多数病人的生命,使病情得到控制。但预后是与病 人年龄、发病原因、诱因、心力衰竭的程度、就诊时间早晚、药物治疗 的反应等密切相关。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死亡率要比中青年人 高。急性左心衰竭控制后,要继续对症治疗,防止病情反复。(2)急性右心衰竭:也属于心血管病的急症,但比急性左心衰 竭稍缓和些。经过积极救治大多数可以控制病情...

心力衰竭应该如何预防才好

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科学的手段自我保护,是延缓病情进展、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环节。患者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控制好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 如针对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通过长期治疗把收缩压及舒张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 预防可促发心力衰竭的因素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预防呼吸道感染 已有心力衰竭病症但病情稳定的人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因此,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 2、掌握好活动量 做一些

心力衰竭应该如何预防才好

控制好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 如针对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通过长期治疗把收缩压及舒张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 预防可促发心力衰竭的因素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预防呼吸道感染 已有心力衰竭病症但病情稳定的人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因此,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 2、掌握好活动量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3、选择清淡

心力衰竭的并发症有哪几种呢

1、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由于心力衰竭时肺部瘀血,易继发支气管炎和肺炎,必要时可给予菌素。 2、血栓形成和栓塞:长期卧床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后可引起肺栓塞。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与栓子大小有密切关系。小的肺栓塞可无症状,大的肺栓 塞可表现为突发呼吸急促、胸痛、心悸、咯血和血压下降,同时肺动脉压升高,右心衰竭加重。相应肺部呈现浊音,呼吸音降低伴有湿罗音,部分病人有胸膜摩擦音 或胸腔积液体征,巩膜可有黄染,或有短阵心房颤动发作。起病后12-36小时或数天后在下肺野出现三角形或园形密度增深阴影。巨大的肺动脉栓

心力衰竭治疗

1、增强利钠肽系统利钠肽,静脉输注BNP 具有较强的排钠、利尿、扩张血管,有丝分裂、去甲肾上腺素NE 、肾素、醛固酮的效应,并能在心肌舒张过程中起松弛作用。血浆BNP 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左室收缩舒张功能不全病人诊断、治疗评估及预后估测的指标。重组人脑利钠肽 recombinant human BNP ,rhBNP 为一合成肽,作用与内源性BNP 相似,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短期住院治疗,安全性较好,其特点是扩管、降压而不加快心率。BNP与强效利尿药呋塞米合用,可增强呋塞米的利钠、利尿效果,维持肾小球

心力衰竭病人能结婚吗

心力衰竭程度较轻或功能恢复得比较满意的病人是可以考 虑结婚的。每一个青年都有享受爱与被爱的权利和自由,都希望 自己生活在美满、幸福、温馨、和睦的家庭中。所以当你患了心力 衰竭时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当心力衰竭纠正后,心功能恢复得比 较满意时可以考虑结婚。婚后你的伴侣会鼓励你与病魔斗争,使 你增加生活的乐趣,对疾病的恢复是有利的。当然那些严重心力 衰竭,经治疗后没有好转的,心功能很差的,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最好不要结婚。

心梗的预后

预后与梗塞范围的大小、侧支循环产生的情况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 过去急性期住院病人病死率一般为30%左右,进行临护治疗后已降至15%左右,发展溶血栓治疗后再降至10%以下。 在急性期,发病第一周病死率最高。发生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或休克者,病死率尤病,其中休克病人病死率可高达80%。 我国北京地区对心肌梗塞病人长期随访的资料表明,53.4%病人能恢复一定的工作,其中45.6%在病人后半年内恢复工作。 出院后因心脏原因而死亡者第一年有7.7%,第二年3.7%,第三年3.0%,第四年2.7%,第五年1.4%

如何治疗能改善脑血栓患者的脑部血循环

1、血小板治疗血栓:对于不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缺血性脑血栓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mg/d。急性期后可改为预防剂量(50-150mg/d);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24h后开始使用;对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等血小板。 2、治疗血栓:不是一种常规。对大多数急性缺血性脑血栓患者,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进行治疗;特殊情况下溶栓后还需治疗的患者,应在24h后使用凝剂;对缺血性卒中同侧颈内动脉有严重狭窄者,使用急性凝的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心力衰竭如何护理

1. 心力衰竭病人要限制盐的摄入,强调低盐饮食,防止水在体内潴留,导致浮肿和心脏负担加重。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为宜。注意少量多餐,因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2. 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和肥胖者宜用低脂及低胆固醇饮食。严禁烟酒和刺激性食物。控制水份。 3. 要经常注意心律和心率的变化。对正常窦性心律病人,用测脉率即可;如有心房颤动的病人,可通过听诊器来测量心率。发觉病情有异常变化,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4. 心力衰竭病人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要节欲或避孕,病情严重者

急性心力衰竭的处理呢

◆重度心力衰竭、明显浮肿或年老体弱的病人,容易产生下肢静脉栓塞、肢体萎缩、肺炎和褥疮等。原则上不能移动病人,必要时只能轻轻地调换床单及衣服。痰不易咯出时,可适当用侧体引流。 ◆心力衰竭病人要限制盐的摄入,强调低盐饮食,防止水在体内潴留,导致浮肿和心脏负担加重。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为宜。注意少量多餐,因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和肥胖者宜用低脂及低胆固醇饮食。严禁烟酒和刺激性食物。控制水份。 ◆要经常注意心律和心率的变化。对正常窦性心律病人,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