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切除术治胃良性肿瘤
局部切除术治胃良性肿瘤
胃良性肿瘤约占胃肿瘤的3%,根据其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源于胃壁粘膜上皮组织的腺瘤或息肉样腺瘤。另一类源于胃壁间叶组织的平滑肌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等。
治疗胃良性肿瘤可以采用局部切除术,其局部切除术的治疗方法有:
适应症:
经专科检查诊断为息肉状腺瘤、乳突状腺瘤、平滑肌瘤、血管瘤、纤维瘤、脂肪瘤等。
手术效果:
带蒂息肉样腺瘤可在纤维胃镜下行电凝圈套法切除。在肌层或浆膜下的瘤子可经腹部切除肿瘤及胃局部组织。疑有恶变者行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效果满意。
禁忌症:
高龄、体弱不能承受手术者及有出血倾向者。
麻醉方法:
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麻醉禁忌:
病重、年老体弱者有一定风险。
胃内平滑肌瘤怎么办
一、治疗:
1.由于胃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鉴别较为困难,而平滑肌瘤又可以发生恶性变,所以应以外科手术治疗为宜。一般选择局部广泛切除术,切缘应距肿瘤边缘至少2~3cm以上。疑有恶变者应作胃大部切除术或全胃切除。
2.对单发的、有蒂的瘤体直径小于2cm者,可经内镜电切除;对多发的、无蒂的、直径大于2cm或有出血、梗阻等症状或内镜活检、细胞学检查疑有恶变者,应予以腹腔镜下或剖腹手术切除。
3.手术方式可视病变的具体情况而定,对直径小于5cm的胃体、胃窦及胃底平滑肌瘤,若肿瘤界限清楚,瘤体无坏死,瘤体部位胃黏膜无溃疡,腹腔又无转移灶,可行肿瘤局部切除,切缘距肿瘤1cm。位于幽门或贲门部位的平滑肌瘤,当肿瘤直径小于3cm时可行保守的局部切除或连同部分胃壁作楔行切除。
4.若对于体积较大的平滑肌瘤(直径≥5cm),必须按恶性肿瘤处理,除非能最后病检等方法能肯定它的真正性质。或幽门、贲门部位的肿瘤直径大于3cm,则行远端或近端胃大部切除,手术切缘距肿瘤2~3cm。
二、预后:
1.本病临床症状无特异,诊断率为21.1%~42.9%,癌变率为2.1%,早期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故值得临床重视,争取早期发现,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治疗肿瘤的常规方法
西医治疗良性肿瘤一般选用手术治疗,原则为完整切除肿瘤,须在包膜外切除,条件许可时,应同时切除包膜外少量正常组织,术后必须做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防止恶性肿瘤的误诊。良性肿瘤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治愈性手术
治愈性手术是指手术范围包括肿瘤全部及其在器官或组织的大部分或全部切除,必要时还要将该部位周围的淋巴结整块切除,即所谓根除术,如乳腺癌根治术,即是全部乳腺及胸大肌、胸小肌连同腋下的脂肪、淋巴组织做整块切除,这种方式也可用于直肠癌、宫颈癌、头颈部肿瘤。
姑息性手术
由于切除原发灶或转移病灶达不到根治,而做一些简单的手术,旨在防止和解除可能发生的症状,以提高生存质量。姑息性手术常用术式:各种造瘦术,如胃造瘦、空肠造瘦、结肠造瘦等;器官部分或全部切除;肠管吻合转流术;血管结扎术;神经阻滞术。
男性胃部良性肿瘤的症状是什么
胃良性肿瘤很少出现症状 ,有的因肿瘤生长较大发生并发症或恶变后才发生症状 ,所以易被忽略。常见并发症有贲门附近的良性肿瘤可出现吞咽困难症状; 幽门区的良性肿瘤可发生幽门梗阻或幽门梗阻现象或带蒂腺瘤滑入幽门管和十二指肠内 ,多数自行缓解 ,少数可发生充血、水肿、甚至出现肠套叠、坏死、穿孔而发生腹膜炎。如肿瘤表现有溃疡 ,可出现胃部不适、疼痛、甚至出血。平滑肌瘤和神经纤维瘤可发生急性大出血。
对胃良性肿瘤靠临床症状很难确诊。 X光钡剂检查可见胃内有边缘整齐的圆形充盈缺损 ,肿瘤表现有溃疡时可见龛影。
但是 , X线钡剂检查并不能鉴别肿瘤的良恶性 ,尤其更不能发现肿瘤的早期恶变。因此胃镜的检查尤为重要。胃镜下可见息肉样脉瘤呈球形、单发或多发 ,有蒂或广基。若腺癌表面有结节、糜烂、溃疡或菜花样改变、色泽较周围粘膜苍白 ,广基且周围胃粘膜较肥厚者 ,则多为恶变。平滑肌瘤在间叶肿瘤最为多见 ,常较小 ,界限明显 ,不向周围组织侵犯 ,局部切除即可治疗。
通过我们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胃部良性肿瘤的症状,建议大家如果发现自己有这种疾病,请马上去医院治疗,因为拖延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良性肿瘤也会变成恶性肿瘤,到那时就后悔莫及了。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良性胃肿瘤的检查
1.钡餐检查
胃内可见形状规则、边缘整齐的半圆形充盈缺损阴影,但周围黏膜和胃蠕动正常。
2.胃镜检查及活检
可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确诊。
诊断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可确诊。
治疗
由于胃良性肿瘤临床有时难于完全排除恶性可能,即使为良性,今后也可能恶变或出现梗阻、出血等并发症,故亦应积极手术治疗。可根据肿瘤具体情况选择胃部分切除或全胃切除术等。
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方法
不管是良性的甲状腺瘤病人,还是甲状腺癌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这是因为甲状腺瘤病人在手术前往往难以确诊,虽然有很多先进的检查手段,包括B超、CT扫描、核素扫描和细针穿刺,都难以准确确定病变的性质,细针穿刺的细胞和病理学诊断结果容易受到多方面影响,病变的良恶性绝大多数是在手术中依靠快速病理确诊的。
1.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
甲状腺腺瘤应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张行患叶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可减少复发率,而不宜行单纯肿瘤摘除术。因为临床上诊断为单发结节者,术后证实有1/3为多发结节。术后应常规服甲状腺激素,可防止腺瘤的复发。
2.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
①手术治疗:各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与转移途径不同,故治疗原则也各不相同。
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恶性程度较低,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目前对于甲状腺手术切除范围和是否行颈清扫术尚无统一意见。
适合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甲状腺手术方式有3种: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切除大部分可见的甲状腺组织,仅保留少量附着在喉返神经进入环甲肌部位周围的组织(约1 g)]和甲状腺全切除术。一般认为对肿瘤直径<1.0cm、单发、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乳头状癌,可行患侧甲状腺叶切除。如有下列情况,建议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或全切除术:①肿瘤直径>1~1.5 cm;②肿瘤对侧存在甲状腺结节;③有局部或远处转移;④患者有头颈部放疗史;⑤患者一级亲属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病史。年龄较大(>45岁)的患者复发率较高,建议也采用上述术式。如果癌肿虽>1cm,但尚局限在一侧腺叶腺体内,颈部淋巴结没有转移,国内也有许多专家主张可将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对侧腺体大部切除。病变局限在峡部者,可作峡部切除和两侧腺叶次全切除。
②内分泌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表面表达TSH受体,对TSH刺激起反应,使甲状腺特异蛋白表达增加,细胞成长率增加。给予甲状腺癌病人高于生理剂量的L~T4,可抑制垂体TSH分泌,减少甲状腺癌复发的危险。由于抑制TSH疗法存在亚临床甲亢、加重心绞痛、发生心房纤颤和绝经妇女发生骨质疏松危险性增加等副反应,推荐对甲状腺癌高危病人应将TSH抑制到<0.1 mU/L水平,低危病人应将TSH抑制到0.1~0.5mU/L水平。
③放射治疗:未分化癌以外放射治疗为主,放疗通常宜早进行。分化好的乳头状及滤泡状癌对外放射治疗不敏感,仅对术后少量残留病灶或手术不好切除以及孤立远处转移灶才选用放射治疗。
手术后进行放射碘去除残余甲状腺的目的是减少癌肿局部复发、以利于进行全身碘扫描及通过血清Tg测定监测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
以上就是关于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方法介绍,甲状腺恶性肿瘤是目前可以“治愈”的疾病,其中乳头状癌的10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并且在术后绝大多数病人在规范的手术治疗后口服甲状腺素就可以了,只有极个别病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放化疗、核素碘治疗等。
卵巢囊肿的保守治疗是什么
卵巢囊肿分为良性囊肿和恶性囊肿,良性囊肿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也就是中医治疗的方式。如果囊肿转化为恶性,囊肿非但没变小还在增大的话,则应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以免形成恶性肿瘤。
一般来说,如囊肿直径小于5厘米,又无证据提示肿瘤的话,多为功能性囊肿,可以密切随访,即2-3个月检查一次,以后再根据情况调整检查间隔时间;若囊肿 直径大于5厘米,则多为卵巢肿瘤,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如果同时伴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及性交痛、盆腔有触痛性结节,则应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巧克力囊 肿)。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
良性卵巢囊肿的手术为卵巢囊肿切除术,输卵管卵巢切除术,附件及全子宫切除。多无月经障碍可行卵巢囊肿切除术,一侧卵巢囊肿发生于年龄较大(45岁以上) 患者或是双侧卵巢囊肿多行一侧或双侧输卵管输卵巢切除术,患者周身情况不能胜任或炎症严重者常行全子宫切除术。恶性卵巢囊肿就诊时多已达晚期,多采取卷地 毯式或包饺子式将子宫与肿瘤连同盆腹膜整块切除。
恶性卵巢囊肿的手术治疗:
①多数患者就诊时多已达晚期,因此要尽一切可能切除原发囊肿及所能见到的盆,腹腔转移灶。由于卵巢恶性囊肿常与子宫,附件粘连或浸润,浑然一体,且紧贴盆腹膜,故现多采取卷地毯式或包饺子式将子宫与肿瘤连同盆腹膜整块切除,又如大网膜切除,部分肠切除,部分膀胱,输尿管切除。
②对于合并腹水的卵巢恶性肿瘤,不论是否全部切除,均宜在腹腔内留置导管,以便术后腹腔内注射抗癌药剂或放射性胶体金或胶体磷。
卵巢囊肿的治疗方式大体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否采用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剩余、囊肿的体积跟大小、有无其它病症等决定。卵巢囊肿在农村地区的发病率很高,跟生活方式和医疗水平的落后有很大关联。
膀胱癌还能治好吗
手术治疗
1、肿瘤局部切除及电灼术,多通过膀胱镜进行。适合肿瘤只浸润粘膜或粘膜下层,恶性程度较低、基蒂较细的膀胱乳头状瘤。
2、膀胱切除术,适用于范围较局限的浸润性乳头状癌,位于远离膀胱三角区及颈部区域的肿瘤。可保留大部分膀胱,患者在手术后仍可正常排尿。
3、胱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范围较大,分散的多发性肿瘤,不宜作局部切除者;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附近;或者位于膀胱颈部的浸润性肿瘤。手术时,男性的前列腺和精囊通常会被切除,而女性的子宫、卵巢和部分阴道会被去除。整个膀胱被切除后,要进行尿路改道,医生通常利用肠道创造一个储存和排泄尿液的途径。
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它可以通过激活、增强、调整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达到对抗肿瘤的效果。卡介苗灌注常用来预防和治疗膀胱癌。
化疗
化疗主要通过腔内灌注化疗和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药液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副反应较全身用药轻很多。中晚期病患则可能需要全身用药。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包括外放射和内放射两种,但膀胱癌使用放射作为单一治疗效果不理想,目前主要用于晚期肿瘤病人的姑息治疗、或手术、化疗病人的铺助治疗。
胃腺瘤性息肉有哪些偏方疗法
偏方一:炒枣泡水治老胃病
将大枣洗干净放炒勺里炒至外皮微黑,以不焦糊为准,一次可多炒些备用。把炒好的大枣掰开,放进杯子里用开水冲泡,一次放三至四个即可,可适量加糖,待水的颜色变黄后服用。
偏方二:治胃良性肿瘤秘方
最先将0。5千克蜂蜜倒入碗中,用锅将125-150克花生油烧开,以泡消散为止,然后将油倒进盛有蜂蜜的碗中,饭前20-30分钟服用一匙,早晚各服用一次。病重者可添加一次。此方对胃炎和胃溃疡、十二指肠不舒服溃疡都有效。留心,不能 喝酒,忌食辛辣食品。
偏方三:葡萄酒泡香菜治胃良性肿瘤
普通葡萄酒数瓶,把酒倒换在广口瓶里,再放入洗净的香菜,比例为一比一。密封泡六天即可。早、中、饭各服一小杯,连服三个月。泡过的香菜假如还保持绿色,能够一起吃下去,成效更好。
肾肿瘤手术治疗方式
1 良性肾肿瘤的手术治疗
良性肾肿瘤是否行手术治疗应视患者症状、肿瘤大小及患者一般状态而定。手术原则是争取保留患者肾功能。
2 恶性肾肿瘤的手术治疗
1)手术是局限性及局部进展性肾恶性肿瘤最主要治疗方式。手术的选择包括根治性肾切除和保留肾单位手术。手术治疗原则:
①保留肾单位的手术适用于根治性肾切除术会导致功能性无肾、必须透析的患者。包括双侧肾肿瘤,孤立肾,肾功能不全,部分较小的单侧肿瘤患者,尤其适合肿瘤位于肾脏上、下极或边缘的患者;
②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为可选术式;
③如果肿瘤没有累及肾上腺,根据肿瘤大小和位置判断为非高危肾上腺转移的情况下可保留肾上腺。仅在肾上极肿瘤,巨大肿瘤或CT显示肾上腺异常时切除同侧肾上腺;
④肿瘤广泛侵犯下腔静脉的患者手术需在血管外科医生辅助下进行。
2)部分转移性肾肿瘤患者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①区域淋巴结有微小病变的患者可以接受手术治疗;
②小部分原发灶和单一孤立转移灶有手术可能的患者:如初始诊断时有原发RCC和单一的孤立转移灶,在肾切除术出现孤立性复发或转移灶的患者,可接受肾切除加转移灶切除术;
③对于原发灶合并多发转移的患者,如原发灶有手术可能,可推荐在全身治疗前进行减瘤性肾切除术。仅有肺部转移灶、较好预后因素且体力状态评分良好的患者,最有可能在全身治疗前肾切除手术获益。
全面认识输尿管肿瘤
输尿管肿瘤按肿瘤性质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输尿管肿瘤如息肉、恶性肿瘤如移行细胞癌、移行细胞合并鳞状上皮癌,粘液癌等。
输尿管肿瘤临床表现
1.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
2.肿瘤梗阻可发生患肾积水,重时可触及积水肾。
3.血块下行可引起肾绞痛。
输尿管肿瘤诊断依据
1.间歇无痛肉眼血尿;
2.膀胱镜检查见输尿管口喷血、下段肿瘤可从管口脱出。
3.尿路造影示输尿管有充盈缺损,其上段输尿管扩张,肾积水或患侧肾不显影。
4.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
5.输尿管镜检查。
6.MRI肾盂输尿管水成像。
输尿管肿瘤治疗原则
1.及早行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若对侧肾功能不良不能行上述手术或为单发乳头状肿瘤时,可行局部肿瘤切除并保留肾脏,术后定期复查。
2.如为良性肿瘤可行局部切除,效果良好。
输尿管肿瘤用药原则
抗生素仅用作术前预防感染或并发感染控制感染用。
输尿管肿瘤辅助检查
1.早期肿瘤检查框限以“A”为主;
2.疑有转移或多源性肿瘤检查框限包括“A”、“B”。
输尿管肿瘤疗效评价
1.治愈:
(1)手术切除后伤口愈合。
(2)良性肿瘤行单纯肿瘤切除,输尿管无梗阻。
2.好转:
(1)切除范围不够,留有病源或原有病源未能切除,行尿流改道术。
(2)良性肿瘤切除术后,输尿管梗阻未全解除。
3.未愈:
肿瘤未切除,症状、体征未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