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调皮捣蛋怎么办 选择正向的管教方式
小孩调皮捣蛋怎么办 选择正向的管教方式
惩罚往往增加孩子对我们的反抗,威胁、强迫、体罚、大呼小叫等,让孩子学习了侵略,感受了孤独,说教和忽视,则让孩子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假使孩子因某些状况,对自己或另一半有挑衅等不敬行为,我们可能会及时发火,但若能深呼口气并让自己冷静,再进行一连串的「不自然」行为,效果可会好上许多。
小孩多动症有什么特征呢
1、活动过多:婴幼儿、学龄前期表现为多动、好哭闹、不安静、难以 满足要求,随着年龄的增加,活动量增多,上课不注意听讲,干事情不能专 心,做事有始无终。活动多但无目的性,杂乱。多动症的行为不分场合,不 顾后果,无法自制,在家里乱翻东西,对课本、文具、玩具、图书、闹钟等 用品毫不爱惜,任意拆散丢失。课堂搞小动作,妨碍别人学习。对家长和老 师教育训斥毫无效果。
2、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在上课、做作业时不专心、潦草、拖时间、出 差错,易被周围事物所吸引,做其他事也往往有始无终。
3、学习困难:多动症患儿智力正常,但由于不易集中注意力,学习主 动性较差,成绩不稳或不及格,甚至留级。
4、性格或行为障碍:任性、倔强、易冲动,缺乏自我克制能力,在集 体生活中不合群,好争吵、贪玩、逃学,打架甚至说谎,少数患儿成年后会 留有性格和行为上的缺陷。 多动症患儿的家长应注意什么? 多动症患儿的家长,整天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良、不服管教、调皮捣 蛋、教师责备,而常常感到焦虑、沮丧、愧疚、发怒,怨恨自己孩子不争 气,有时采取严厉手段进行管教、惩罚,甚至打骂,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有 时虽然好一阵子,但过后就忘,老病又犯,对这样的孩子,除了药物治疗外, 家长应配合医生实行家庭疗法。
小孩调皮捣蛋怎么办 爸妈总是对的,认清问题吧
如果家长认为自己有责任去说服孩子「爸妈总是对的」,或是相信他们「一定认同爸妈的选择」,那恐怕爸妈们要大失所望了。事实上,若愿意花点时间去细看许多争吵的原因,会发现许多来自于个人喜好问题。
建议家长在面对核心价值观如:诚实、良善等问题时,要稳定坚持立场,如果是个人偏好问题,就稍微睁一只眼避一只眼,毕竟亲子关系还是比较重要的。
小孩调皮捣蛋怎么办 爸妈冷静下来,孩子才能脱离当下情绪
通常在我们冷静下来的同时,孩子也比较脱离情绪,这时候我们可以询问:「你可以跟我分享,刚刚为什么要这样吗?」、「你知道这么做别人可能会受伤?」记得,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表明清楚自己的想法,此外,也可和孩子讨论下回遇到相同事件时,可以有什么其他解决方式,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谨慎的观察类似事件。
当然,这样的行为既「不正常」也不简单,但对孩子来说却很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如此较正向的循环,也有利于面对未来不同状况的亲子冲突。
别再用自己的冷漠惩罚孩子
停不下来的孩子
地铁上,对面坐着一对母子。妈妈很年轻,至少也是“85后”(指1985年后出生),打扮入时,一直埋头玩着手机。小男孩五六岁,长得虎头虎脑,正是坐不住的年龄。
小男孩一会儿爬上座椅,透过玻璃窗向外张望;一会儿在车厢里走来走去;一会儿抓着扶杆跳“钢管舞”。他在做这些的时候,总是时不时看看妈妈,找机会跟她说话。
“妈妈,你看!外面那里怎么有亮光?”
妈妈头也没抬地“嗯”了一声,手指依然忙碌。
“妈妈,我可以把脸像这样贴在玻璃上。”
“好。”
“妈妈,你在玩什么?给我也玩一下……”还没说完,小男孩就伸手去抓手机。
“老实点!给我好好坐着!”妈妈终于抬起头,吼完后又立即盯着手机屏幕。
小男孩没安静几秒钟,又有新花样。他站在座椅上跳起了“健美操”,身体东倒西歪,然后仿佛是故意的,一下就摔在妈妈身上。
妈妈忍无可忍,把手机丢进包里,用力把小男孩按在座椅上,并狠狠教训了一顿。而小男孩死性不改,妈妈则只关注她的手机。
如是者,母子俩形成了一种怪异的互动:妈妈只顾着玩手机,儿子调皮捣蛋;妈妈大吼,儿子安静一会儿。直到下车时,妈妈才收起手机,拉起儿子的手。
孩子需要关注
在生活中看到类似的情形,我都觉得很心痛,心痛孩子。
地铁里的小男孩调皮捣蛋,只是想妈妈把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自己身上,想得到她的关注和爱。哪怕这意味着训斥,但孩子迫切地需要它,所以才一刻也不消停。因为,如果妈妈“忍不住”了,还是会暂时放下“买来的儿子”,望一眼他这个亲生儿子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指出,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与母亲建立一种温暖、细心、负责、语言丰富、稳定和安全的互动关系。
可是,孩子还不懂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需要,甚至不能清晰地意识自己内心的感觉。他们不会跟忙碌的家长说:“爸爸妈妈,可以多点关注我,多跟我玩会儿吗?能不能不整天工作、玩手机?”于是,他们本能地调皮捣蛋、发脾气,这往往可以换来他们想要的关注,只是这些关注通常是消极的批评和惩罚。
更有甚者,有些孩子会莫名其妙地不断生病。这时,家长自然会紧张起来。但这些病的特点是反复发作。因为,只有他们生病了,父母才可能停止争吵,他们才能得到平时没有的细心照顾和优待。
现在,有些年轻父母想出的招数是同化孩子,塞给孩子一部手机或iPad,让“电子保姆”带孩子。结果,孩子真的安静了。其实,这招并不新鲜,只是之前用的是电视。
但韦钰说道:“让孩子伴随家人看电视,对孩子心灵发展的伤害,就像吸二手烟对身体的损害一样。”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得到家长的积极关注,会健康成长;即使得到消极关注(如责备、惩罚等),孩子也会比得不到任何关注、被忽略、被漠视的孩子要健康。冷漠是对孩子最严厉的惩罚。
其实,伤害的不仅是孩子。孩子的成长过程无法重来,当孩子认了“电子保姆”时,被冷落的将会是父母。
我们还应避免一些不经意的忽略。比如孩子没完没了地提一些奇怪的问题时,家长往往只是“是吗”“哦”“好”地应付,而没有停下来,尝试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样问。我们没理由错过这些孩子急切想与我们交流的机会,这不仅是孩子成长的阶段,也可能是我们将来无法追回的幸福时光。
小孩调皮捣蛋怎么办 同理心,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孩子和我们一样,有许多自己生活上的挑战,有时遇到状况,他们会显得无所适从、烦躁、害怕,或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没有做错。如果我们认清这点,懂得以他们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时,便会知道他们的反应也是相当「自然」,许多时候,他们其实是在寻求爸妈的关注,好获得进一步的帮助。
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特征有什么
(1) 活动过多,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2) 异乎寻常的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无抵御环境干扰的意志力量。 (3) 情绪不稳,多冲动行为,做事不考虑后果,任性而行。 (4) 行为不良,好打架斗殴,爱发脾气,横行霸道,不服管教。这也是儿童多动症的特征之一。 (5) 学习困难,成绩低劣。智力发育虽基本正常,但学不进去,有厌学情绪。 儿童多动症的特征在婴幼儿期就有异常表现,如易兴奋、喂养较困难,不易养成大小便定时的习惯。以后活动增多,动作不协调,尤其是精细动作差,注意力不持久,行为无目的,情绪易冲动并缺乏控制能力。儿童多动症的特征还表现在入学后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话多,小动作多,常常违反课堂纪律,学习成绩一般。多数患儿到青春期其症状明显减轻,少数患儿在成年后还留有性格上的缺陷。过去由于对此病缺乏认识,常把这类有严重行为障碍的儿童视为调皮捣蛋、桀骜不驯,一味批评惩罚,不但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家长与子女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对抗。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迄今无定论。一般认为环境因素如产前、产时和产后的轻微脑损伤为最主要的原因;也有人认为与遗传、脑外伤、神经代谢异常
借游戏做好亲子之间的沟通
她一踏上讲台就用气若游丝的声音跟学生说:“老师今天喉咙不舒服讲课声音会很小,所以同学上课要特别安静否则会听不清楚哟。”
原本吵吵嚷嚷的课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台下的学生们个个睁大眼睛竖直耳朵全神贯注的听她讲课;当她把讲课重点写在黑板上时,不需她催促提醒,学生们都自动自发的拿起笔记本来抄写,连平日上课总调皮捣蛋扰乱秩序或总是去“梦周公”的几个差生,听课的态度也都判若两人。
当天由于她无法如往日般,能站在讲台上大声向一些学生喊话:“××赶紧交作业!”“××去把教室后的纸箱拿去做资源回收!”“××不可以在走廊上奔跑!”“快点排放学伍!××不要讲话,××….”
而不得不由一些学生当“传声筒”去私下传达“师令”;或是用一些手势与眼神“无声胜有声”来传达意思…..竟也减少了许多她与学生直接对立的火爆场面与动怒的机会。
外甥女在三天后其实就已恢复了声音,但她却故意让自己的声音“没有好起来”,继续沿用失声期的“轻声细语”、“无声胜有声”的管教方式,因为她发现“不做大声婆”反倒更能达到武侠小说中“无影脚”的最高境界,更能掌控孩子的注意力,和提高孩子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能力。
曾读过一个太阳和风的故事
太阳和风打赌,看谁能让路上一位穿大衣的男人脱掉身上的大衣。风说我可以,于是鼓足力气吹起了十级大风,结果不仅没将那男人的大衣给吹掉,反而让男人更加裹紧了自己衣服。太阳则是让自己热力十足的照射着那个人,结果不一会儿他就忍不住在太阳热情的照射下,自然而然地脱掉了大衣。
你想要做一个如风般费大劲却无功的“大声婆”妈妈,还是愿意让自己去试试温柔和煦的太阳策略呢。建议全家一起来玩个“失声”游戏。
小孩调皮捣蛋怎么办 自然反应可伤害亲子关系
人类的自然反应,很可能会成为爸妈与孩子之间的敌人,当孩子挑战你的权利喊着说「No」时,我们会很自然的更大声反击说「Yes」,甚至补上「现在就去!」等怒吼。这样的反应很正常,而你的要求也不无道理,然而,这一连串的行为却也不只让亲子关系受损,也可能大大降低以后你对孩子的影响力。
此外,过度的肢体动作可能更糟糕,有时气到,父母甚至会推挤、大力摇晃孩子,甚至体罚他们,但众所皆知,这对于一个健康家庭必然带来伤害。以下,我们将给予一些建议,让父母遇到扰人问题,可寻得其他替代方案。
马皓轩 调皮的孩子怎么教
教育调皮捣蛋孩子措施一:用益智类教育替代暴力玩具环境
看过《一年级》的观众都知道,马皓轩特别喜欢植物大战僵尸,马皓轩妈妈深知这样的游戏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太过暴力,所以就把家里所有关于植物大战僵尸的玩具、绘本都收了起来,放上了明媚阳光、能教孩子积极向上的儿童读本,来慢慢重塑马皓轩的价值观。
其实,马皓轩在这方面并非个案。目前,孩子们接触社会的范围越来越大,武侠电影、电视剧的流行,在很多小孩子的心理上渲染了英雄主义色彩,很多不法厂商和商贩,为附和孩子的这种心理,制造暴力玩具。
南京市5岁的孩子当当之前也是暴力玩具的受害者。爸爸为了让他从暴力玩具中走出来,听取了育儿专家的意见,为他订购了能够提高孩子动手能力、创造力,还能帮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二兔邮包。
每月收到二兔邮包后,当当总是玩得不亦乐乎,读二兔绘本,玩儿童益智画册,看互动视频,还学会逐渐去给小朋友们分享自己做的手工,明显比以前阳光开朗了许多,与小朋友们的关系处得也越来越好了。
育儿专家建议:目前上市场的益智玩具有很多,有些在安全方面做得并不过关,家长在选择时一定要认清品牌,如乐高积木、二兔邮包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教育调皮捣蛋孩子措施二:学会用故事给孩子安抚情绪
“下次想生气时,就掐自己一下,不跟小朋友发生正面冲突,如果发生冲突的时候就走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好不好?!”这是《一年级》里马皓轩妈妈对马皓轩说的话。
事实上,人大脑后面有一个区域,是控制人冲动的区域,而大脑前面有一个区域,是控制和限制冲动的区域,当遇到一件事情时,大脑的两个区域会进行转换,会有思想斗争。大脑前半部分控制和限制冲动的区域,要到22岁才能发育完成,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控制力也会增强。因此,孩子的控制力弱,生气,暴怒,其实是很正常的,我们作为家长应该理解。
专家指出:当孩子情绪失控时,不要责备他,骂他,而是要把他的情绪与你链接起来,让你与他有同感。问问孩子是高兴啊,伤心啊,孩子如果能拿一个词来表达他的情绪,他就会慢慢地冷静下来,形成自我控制力,同时给孩子讲故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是很不错的办法。
合肥4岁贝贝的妈妈曾经被孩子的坏脾气搞得焦头烂额,之前也曾想过给她讲故事转移注意力,但是没想到孩子正在气头上,听到她的声音反而更加暴躁。前段时间偶然的机会,关注了微信公众号“二兔”,每天晚上八点都可以收听到“二兔故事屋”这个栏目。贝贝妈妈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每当贝贝生气时,就给她放二兔故事屋,故事短小精悍,故事嘉宾绘声绘色地讲解,瞬间就让孩子忘掉了生气这件事,真的是屡试不爽。
乖巧的孩子大家都喜欢,但熊孩子也不应放任不管,或者打骂批评。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多多跟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家长如何给孩子选择幼儿园
六七月份正是家长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高峰时期,这段时期父母们都纷纷行动起来,到处联系打听,忙着给孩子找个合适的幼儿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的进步,学前教育在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普遍地被重视起来,家长为了培养孩子也都不惜血本。那么如何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幼儿园,让孩子有个幸福健康的学前生活?围绕这个问题我们请教了几位专家,让他们来帮您出谋划策。
幼儿园的体制很重要吗?
北京的幼儿园的性质主要分为公立园、私立园和民办公助园。公立幼儿园是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福利机构出资开办的幼儿园,具有福利性质。幼儿园的设备、教师的素质、伙食、教育教学、消毒措施等方面大都符合国家教委对幼儿园所的要求。私立园是指由个人承包或完全由个人独立出资所办的幼儿园,具有盈利性质。北京还有100多所民办公助园。中国音乐学院附属艺术幼儿园的桑海波园长说,幼儿园的好坏和体制的关系并不大。
他认为,几种体制的幼儿园也各有优势。公立园的历史较长,保育方面做得比较好,管理方式、师资条件比较稳定,而且国家的资助使得幼儿园的资金来源比较稳定,但是老师的教育思想比较固化。而私立、民办的幼儿园稳定性比不上公立园,但是在采取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方面做得更好,更富于活力,更适合想法前卫的家长选择。
收费高就是好吗?
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小孩接受最好的教育,现在的一些私立幼儿园,收费高得吓人。那些收入情况好的父母,把眼光盯在了收费很高的私立幼儿园上,觉得收费高的就是好幼儿园,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
选择公立园费用问题考虑起来比较容易。公立园的收费是有固定的收费标准的,按照幼儿园的水平等级收费,从二三百元到七八百元不等。而私立园的收费则完全是自主定价,豪华型的每年要好几万元,而又没有衡量幼儿园质量的统一标准,毕竟不是每所幼儿园都能够“园”有所值。因此,家长在选择的时候千万不要盲目,最好先通过试入园的方式试一试,以免花了冤枉钱。
硬件软件哪个重要?
家长亲自到幼儿园去考察的时候,往往把硬件条件作为比较幼儿园好坏的首要因素,看看教室装修是不是豪华。北京英才幼儿园的郭素萍园长说,看幼儿园不要把硬件作为主要条件,家长在幼儿园里更注重的应该是人文环境、教师的管理。桑海波园长说,特别豪华的装修其实是不适合孩子的,空调房、铺地毯对孩子的健康都不好,楼层太高的建筑物更不适合做幼儿园,所以不要盲目追求豪华。
特色园一定比普通园好吗?
现在打艺术牌、双语牌的幼儿园越来越多,正好迎合“望子成龙”的家长培养小天才、小艺术家的想法。其实,在孩子3至6岁的时候,接触一些艺术、第二语言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是很有好处的。可是要想上一个这样的幼儿园就可以让孩子获得什么样的成就就大错特错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也是不太可能的。桑海波园长说,在上幼儿园阶段没有必要给孩子定位,将来一定做一个艺术家、舞蹈家,而是应该把美术、音乐、舞蹈、语言这些内容当做培养孩子的手段,每个孩子在3至6岁时都应该接触这些东西,幼儿园也都设有这些课程。打下点儿艺术基础、语言基础,或者给孩子进行一些初级的启发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在孩子这么小的时候太强求他们学这学那,还要学出个样儿来,过大的压力反而会使孩子产生厌恶的情绪。应该把这些作为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发展的手段和动力。他还说,有些私立幼儿园考虑到经济利益,所谓的双语环境、艺术、体育这些特色招牌都是幼儿园自我宣传、扩大影响的手段。如果仅仅是上上英语课,何以称为双语教学?一位曾在政府部门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士说,现在双语、艺术、体育特色的幼儿园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认定,都是幼儿园自己给自己定名。
好孩子VS坏孩子
“宝宝真乖,真懂事!真是个好孩子。”“哎呀,谁家的坏孩子又闯祸了?”你家宝宝究竟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呢?您是如何看的呢?是不是听话的孩子就人见人爱?调皮捣蛋的小家伙就会让大人觉得头疼呢?
PART 1
《为了孩子》与新浪网亲子中心联合进行的网络调查数据
1.您觉得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吗?
A.不一定77.54%
B.是 17.71%
C. 否 4.75%
2.您觉得捣蛋的孩子是坏孩子吗?
A.不一定80.71%
B.否 16.77%
C.是 2.52%
3.如果你家“乖宝宝”跟“皮宝宝”一起玩,你会怎么做?
A.让他们一起玩,提醒孩子小心别学坏61.48%
B. 无所谓27.65%
C. 阻止他们一起玩 10.87%
4.您认为,好孩子与坏孩子的评判标准是——
A.品德上——比如有无礼貌等73.39%
B. 行为上——比如乖(听话),皮(捣蛋)11.88%
C.智力上——比如聪明,笨6.27%
C. 性格上——比如大大咧咧,斤斤计较5.53%
D.其他2.93%
5.如果别人说你家宝宝是坏孩子,您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欺负别人44.78%
B.没有礼貌39.02%
C.违反纪律36.5%
D.性格孤僻10.37%
E.反应迟钝2.02%
6.您认为社会上所应提倡的好孩子应该具备哪方面特质?
A.正义和宽容 52.27%
B.以上都可 49.68%
C.勇敢和挑战 47.44%
D.独特和创造 43.05%
E.公正和质疑 27.93%
F.认真和服从18%
搞定调皮宝宝很简单
1.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孩子长期闷在家里不利于其健康的身心发育,久而久之,孩子甚至会感到心理压抑无从释放。因此很多孩子便以调皮捣蛋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事实上,家长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让孩子多些机会接触大自然。大自然不仅仅能够让孩子更好的释放情绪,而且有利于拓展孩子的视野。
2.多带孩子锻炼身体消耗精力
很多孩子之所以调皮是因为精力过盛,甚至常常处于精神兴奋的状态。这样状态下的孩子难以得到平静,他们时常选择调皮的行为来消耗自己的精力。因此,家长可以选择带孩子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此消耗孩子的精力并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当然,家长也要注意不能为孩子选择强度过大的运动项目,否则孩子吃不消。
3.不要采取单一的惩罚方式
孩子调皮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选择惩罚的方式让孩子得到教训。事实上,这种教育方式只能在短时间奏效。孩子并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家长应当试着让孩子理解自己行为的错误性。倘若一味的惩罚,久而久之,孩子也会习惯你的惩罚方式而不觉得哪里不对。所以,家长不妨静下心来,耐心地跟孩子讲解,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4.多让孩子参与集体合作
孩子调皮很难融入集体生活,得到其他朋友的认可。家长不妨制造机会让孩子多多参与集体合作的游戏。游戏过程中,家长可以陪伴孩子左右,指导孩子更好的参与协作。倘若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家长可以乘机教育孩子,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待人友好。孩子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自然也会放下调皮的性子,试着与集体磨合。
孩子多动不宜多选兴趣班
“已经换了五六个兴趣班了,没一个学得下去,还老是捣蛋,骚扰同学。”这是林先生对五岁儿子的描述。很多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小小年纪就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但孩子不但对此没多少兴趣,而且正常学习时注意力也不集中,还变得多动了。
对此,童梅玲所长提醒家长,让孩子参加过多兴趣班,很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多动症。大部分多动症孩子的初期症状多是“调皮捣蛋”,而如果不是学习下降、老师管不住,恐怕大多数家长还意识不到孩子患上了多动症。
童所长说,除先天发育因素外,儿童多动症和心理问题多发的原因还与家庭和学校教育有直接关系。比如,让学龄前儿童上过多兴趣班,学得太多,压抑天性,易使很多“调皮捣蛋”的孩子引发多动症、抽动症;家长对子女打骂、过分溺爱、老师对学生的言语刺激等都会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发育,有些甚至会伴其一生。因此,多动的学龄前儿童,家长不应过多安排上各类兴趣班,最好精选一两个兴趣班,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兴趣,又能使其集中注意力。
避免父母育儿观分歧的十种方法
1.和你的另一半谈谈你们的小时候是怎么被教育的。父母的教育方式难免会重复自己身上的教育方式,所以这会让你们更了解对方的教育风格。
2.问问你的另一半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处理方式,听着他解释,不要打断他。要耐心并尊重他的想法。问问自己,你为什么反对他的教育方式,你担心出现什么不好的后果?
3.问一下你的另一半,对于你的教育方式他会觉得有什么顾虑。
4.把所有的可选方式都放到桌面上来谈,权衡一下各种的利弊。制定出一套你们两个人都能接受并同意执行的方式。先试用几周,如果你们都觉得不满意,可以试着调整或者采取新的方法。
5.当你们开始新的尝试时,一旦出现不同意见,就要立刻解决。一次解决一个问题,但是你们要注意保持冷静,并私下解决,不要当着孩子的面。
6.妥协----但在孩子面前表现一致。如果他们看到你们立场一致,他们不会利用你们的分歧来捣乱了。千万记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否认你另一半的教育方式。
7.如果你怀疑孩子分别在你们面前耍花样(“爸爸允许我看完电视后再收拾桌子”),告诉他你先跟问一下爸爸,再回答他。或者告诉他,在他这样做前,必须先征得父母双方的同意。记住,不是所有的管教方面的决定都立马需要答案。
8.如果你的另一半有点失望---甚至你还未对他的处理方式说出自己的看法时,那就多鼓励和安慰他。你们二人独处时,温和地、不带任何偏见地跟他讲:“我知道很难。我敢肯定你现在很不好受。想不想聊聊?”
9.如果你们的孩子是学龄儿童的话,那就将家庭规则贴出来,和孩子们一起来看。这样就会向孩子表明你们是统一战线。让大些的孩子一起参与制定规则通常会让他们更好地配合。需要时,重新审视这些规则,根据孩子的增长做些调整。
10.如果你的另一半不愿意和你就某个话题进行讨论怎么办呢?那就难办了,不过不要气馁。让他列举一下看看孩子的哪些行为让他抓狂,同时问问他打算怎么样来应对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