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骨不全症怎么治
成骨不全症怎么治
目前治疗有效的药物为双膦酸盐类药物,虽然早期的双膦酸不能防止疾病进展,也不能彻底治愈,但是可以降低日后骨折的发生概率,减轻患者的疼痛,增加椎体的高度,从而减轻该病的严重度,改善生活质量。
雌激素和生长激素对该疾病的作用,仍在研究中。
成骨不全的预防
成骨不全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的遗传病,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方式,可为散发病例,所以现在唯一的预防方法就是做好婚前检查和产前检查。如夫妻一方有此病家族史,即使未表现出相关症状,生育时也应到医院做咨询或检测,早发现,早处理,避免生出有病后代。
成骨不全症严重患者在子宫内死亡,或在娩出后1周内死亡。大多数由于颅内出血所致,或因继发性感染。如能存活1个月,就有长期存活的可能性。在婴儿期,多次多处的骨折,为处理上的主要困难。过了青春期,骨折次数即逐渐减少。妇女在绝经期后骨折又有增加的趋势。骨折虽能正常愈合,但因未及时发现或因处理不当而发生假关节者亦不少。骨盆的畸形可使分娩发生困难。神经系统的发症,包括脑积水,颅神经受压而产生相应的功能障碍,脊柱畸形可造成截瘫。
成骨不全症类型
类型
不同类型成骨不全病的主要特点
类型I
MIM 编号 166200
遗传方式 常显
表型 蓝巩膜,轻至重度骨脆性,早期听力丧失,牙本质发育不全( ± )
产前诊断 COL1A 1 或 COL1A 2 连锁分析
类型II
MIM 编号 166210
遗传方式 常显或散发
表型 极度骨脆性,宫内骨折,呼吸衰竭,新生儿死亡
产前诊断 超声学
类型Ⅲ
MIM 编号 259420
遗传方式 散发,常隐或常显
表型 中至重度骨脆性,明显骨畸形, 脊柱侧凸,不同巩膜颜色
产前诊断 超声学
类型Ⅳ
MIM 编号 166220
遗传方式 常显
表型 巩膜颜色正常,轻中度骨脆性及畸形,牙本质发育不全( ± )
产前诊断 COL1A 1 或 COL1A 2 连锁分析
成骨不全症患者身材是不是更矮小
不一定。成骨不全症根据骨折特点和临床表现可分为 Ⅰ~Ⅳ 型。
Ⅰ 型的成骨不全症患者身高正常。
Ⅱ 型成骨不全患者基本在胎儿期就死亡了。
Ⅲ 型患者常常身材矮小,随着年龄增长,骨折发生的情况越来越多,病情逐渐加重,这类常常身材矮小,脊柱畸形。而且常常伴随有其他器官的异常,比如听力受损,牙发育不全等。
Ⅳ 型患者的身材矮小,但整体成骨不全程度较 Ⅲ 型轻。
为什么会得成骨不全症
成骨不全症,或许没什么人了解,其实它是一种不常见的身体疾病,但如果得了此病,将十分痛苦。所以为了自己,为了下一代,平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想知道成骨不全症遗传以及先天性成骨不全症吗?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成骨不全症虽然发病率不高,但也不是没有,所以千万不能轻视,下面就给你们介绍下成骨不全症。
成骨不全症的病因
本病病因不明,为先天性发育障碍。男、女发病相等。可分为先天型及迟发型两种。先天型指在子宫内起病,又可以再分为胎儿型及婴儿型。
病情严重,大多为死亡,或产后短期内死亡。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迟发型者病情较轻,又可分为儿童型及成人型。大多数病人可以长期存活,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5%以上的病人有家族史。
本病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方式,可为散发病例。蓝巩膜的传递为100%,听力丧失依年龄而异。散发病例多因新突变所引起,常与父母高龄有关。
成骨不全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组成I型胶原的α1或α2前胶原(Pro-α1或Pro-α2)链的基因(即COL1A1和COL1A2)的突变,导致I型胶原合成障碍,结缔组织中胶原量尤其是I型胶原含量下降,胶原是骨骼、皮肤、巩膜及牙本质等组织的主要胶原成分,因而这些部位的病变更明显。
发病机制
主要表现在构成全身皮肤、肌腱、骨骼、软骨以及其他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发育不良。有作者报道,病人的胶原组织中脯氨酸的成分过多,当病人口服脯氨酸后,血内脯氨酸的高峰较正常小儿低。
在骨骼方面主要是成骨细胞生成减少或活力减低,不能产生碱性磷酸酶,或者两种情况均兼而有之。以致骨膜下成骨和软骨内成骨受到障碍,不能正常成骨。
组织学的改变是松质骨和皮质骨内的骨小梁变得细小,并钙化不全,其间尚可见成群的软骨细胞,软骨样组织和钙化不全的骨样组织。而骨的钙盐沉积进行正常。上述的病理变化造成骨质脆弱和骨质软化。
成骨不全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迟发性幼年骨质疏松
普遍性骨质疏松,椎体双凹变形或扁平椎体,以及脊柱的侧后突畸形和易骨折等,与成骨不全相似。
但后者尚有头大,两侧颞骨外突,扁颅底,面小呈三角形,蓝色巩膜,多发缝间骨,并有家族史等均与前者不同。
Ⅰ型OI的诊断有时十分困难,凡遇青少年骨质疏松或围绝经期出现的严重骨质疏松症均应想到Ⅰ型OI可能。
2.骨软化和佝偻病
无骨脆易折,无蓝色巩膜。矿化前沿带模糊呈毛刷状或杯口状,骺软骨盘增宽。骨软化多见于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有骨痛,血清钙、磷均降低。
3.维生素C缺乏症
病人亦有骨质疏松,但皮下、肌间、骨外膜可有出血点,可有剧痛并可出现假性瘫痪,骨折愈合后可出现钙化。
4.骨肉瘤
成骨不全病人骨折部分可出现大量骨痂。多数为良性。仅少数有血沉和血ALP升高,必要时可行骨活检鉴别。
5.关节活动过度综合征
关节松弛和活动过度是OI的特征之一,应与引起这一改变的其他胶原缺陷性疾病如良性关节活动过度综合征、Morquio)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Marfan综合征、Larsen综合征等鉴别。此外,特殊类型的OI可表现为Cole-Carpenter综合征,或青少年型骨质疏松、Ehlers-Danlos综合征、OI合并原发性甲旁亢、OI合并牙质生成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DI)、OI样综合征,应注意鉴别。
预后
严重者在子宫内死亡,或在娩出后1周内死亡。大多数由于颅内出血所致,或因继发性感染。如能存活1个月,就有长期存活的可能性。在婴儿期,多次多处的骨折,为处理上的主要困难。
过了青春期,骨折次数即逐渐减少。妇女在绝经期后骨折又有增加的趋势。骨折虽能正常愈合,但因未及时发现或因处理不当而发生假关节者亦不少。
骨盆的畸形可使分娩发生困难。神经系统的併发症,包括脑积水,颅神经受压而产生相应的功能障碍,脊柱畸形可造成截瘫。
成骨不全症脊柱畸形患者一定要手术吗
不一定,需要看脊柱畸形畸形、侧弯的角度和进展,需要医生综合评价和测量患者的骨骼发育程度,做出决定。
一般来说,畸形进行缓慢,角度小于 10 度,可以保守观察。
畸形角度在 10~20 度,可以先保守治疗,但成骨不全症的患者不宜支具矫正,因为他的肋骨也是软的,不能将力量传到到脊柱上。所以使用支具反而会使胸廓也塌陷,对患者不利。
成骨不全的偏方
1.乳香、没药、蚂蚁蛋、马钱子、麝香、螃蟹骨、自然铜、骨碎补、土鳖虫、冰片等中草药组成。方中乳香辛、苦、温,没药苦平,同归心肝脾,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为君药
2.芝麻核桃仁粉。 取黑芝麻250g,核桃仁250g,白砂糖50g。将黑芝麻拣去杂质,晒干,炒熟,与核桃仁同研为细末,加入白糖,拌匀后瓶装备用。每日2次,每次25g,温开水调服。
3.桃酥豆泥。 取扁豆150g,黑芝麻25g,核桃仁5g,白糖适量。将扁豆入沸水煮30分钟后去外皮,再将豆仁蒸烂熟,取水捣成泥。炒香芝麻,研末待用。油热后将扁豆泥翻炒至水分将尽,放入白糖炒匀,再放入芝麻、白糖、核桃仁溶化炒匀即可。
轻者可无症状,正常身高,通常寿限,仅轻度易发骨折。重者残废,甚至死亡。一般出现的症状为骨脆性增加,轻微损伤即可引起骨折,常表现为自发性骨折,或反复多发骨
成骨不全症脊柱畸形何时手术为好
成骨不全症患者脊柱骨也会受累,出现侧弯或者驼背畸形。一般是在畸形进展停止后再进行手术较好,比如轻型的成骨不全症可以在快速生在发育停止后再手术(一般来说 13 岁后)。然而有些严重的类型在儿童期 7~13 岁时,就已经侧弯大于 30~35 度,则需要尽早手术干预。
一般来说,Ⅲ 型和 Ⅳ 型成骨不全症,在 7~8 岁时,生长发育潜力已经很小,这两种严重的类型可以在此时手术,防止进一步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