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和肝性脑病有什么区别
肝昏迷和肝性脑病有什么区别
肝昏迷是肝性脑病分期中严重的一个阶段。
肝性脑病自轻微的精神改变到深度昏述分为4期: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矢常,例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个整或随地便溺,应答尚准确,但吐字不清较缓慢,可有扑鼻样震颤,亦称肝震颤(嘱患者两臂平仰, 肘关节固定手掌向背侧伸展,手向外侧偏斜,掌指关节、腕关节、甚至肘与肩关节的急促而 不规则的扑翼样抖动,嘱患者手紧握医生手1分钟,医生能感到患者抖动),脑电图多数正常,此期历时数日或数周,有时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前一期的症状加重.走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对时、地、人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构图(如搭积木、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阳性Babinski征等。此期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患者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答问话,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加,四肢被动运动常有抗力。锥体束征呈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夫,个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痛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雕防射和肌张力仍力进;由于患者个能合作,扑鼻样震颤人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换气过度。脑电图明显异常。
肝癌引起肝性脑病后的常见症状
肝癌可以引起肝性脑病,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以下介绍肝癌引起肝性脑病后的一些常见症状。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或肝脑综合征,是肝癌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和代谢紊乱为特点,以智力减退、意识障碍、神经系统体征及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现,也是肝癌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约导致30%左右的患者死亡。
一、病因
肝性脑病的发生与肝功能的衰竭密切相关。导致肝癌病人肝功能衰竭的常见因素包括弥漫型肝癌及巨块型肝癌细胞晚期,癌细胞广泛侵润或合并有肝硬化,肝功能有明显的损伤,或现代抗肿瘤治疗如肝动脉结扎、肝动脉栓塞化疗、放射治疗等。
二、诊断
肝癌并发症脑病的诊断不难,以下几点可作诊断依据:
1、血氨增高>59μmol/L。
2、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有明显诱因而出现上述症状。
3、晚期肝癌患者,出现一系列精神、神经异常征象,如意识改变、睡眠到错、扑翼样震颤、昏迷等。
4、可由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继发感染、过量放腹水、大剂量利尿剂的使用。手术创伤、应用损害肝脏药物及高蛋白饮食等原因诱发。
5、脑电图有明显异常改变,如出现节律变慢,出现β波,两侧同时出现对称的高电压慢波。数字连接、数字标字试验、搭积木试验,签名试验为主,此类试验均有助于早期诊断。
三、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在上腹部肿块、肝区痛、消瘦、食欲减退等肝癌常见症状基础上出现神志恍惚,定向力和计算力减退,嗜睡。昏迷及扑翼样震颤等。其中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的特征性表现。1983年中华医学会将肝性脑病分为以下三级:
I级:反应迟钝,无集中能力,失眠,欣快感,性格改变,对周围事物缺乏反应,行为异常,抑郁,嗜睡,失去定向能力。
Ⅱ级:精神错乱,不认人,木僵,昏睡,扑翼样震颤或不自主运动。
Ⅲ级:昏迷,包括深昏迷和浅昏迷。
I级常被忽视,Ⅱ级才被重视,脑电图有助于诊断。
老年人肝性脑病的注意事项
因为老年人肝性脑病并不是遗传性的疾病,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护理经验。就算是知道家里老人患有肝性脑病需要仔细照顾,也不知道如何下手,然而对于家里有患这种病的老人的来说,这些问题非常重要。
肝性脑病(HE)是由严重肝病或广泛性门-体静脉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肝性脑病多见于肝硬化患者和(或)门-腔静脉分流手术后,以慢性反复发作性木僵与昏迷为突出表现,常因进大量蛋白食物、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放腹水、大量排钾利尿等而诱发。
老年人肝性脑病的注意事项
①暂停蛋白质饮食意识障碍期应禁食蛋白质,目的在于减少氨的形成。待病情好转、神志清醒后,可逐渐恢复,从小量开始。每日先给20g,每隔两天增加10g, 逐渐达到50g左右,但需密切注意病人的耐受力,反复尝试,掌握较适当的蛋白质量。
②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肝性脑病多有水潴留倾向,水不宜摄入过多,一般每日2000ml左右。对有脑水肿可依的病人,尤应限制。
什么是肝性脑病,其并发症怎么处理
大多数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肝性脑病都不是很了解。肝性脑病,这种病又称肝昏迷,分为两种一种是慢性,一种是急性。下面给大家介绍介绍肝性脑病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并发症的处理。
定义
肝性脑病症状中的急性肝性脑病常发生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因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病情较重、常无明显诱因很快进入昏迷状态。
诱因
慢性肝性脑病多见于各种肝硬化和门体分流术后,常见诱发原因有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量利尿或放腹水、高蛋白饮食、氮质血症、镇静安眠药、感染和缺氧、外科手术、麻醉、便秘或尿毒症等。
分期
肝性脑病分为以下四期:1.前驱期 2.昏迷前期 3.昏睡期 4.昏迷期。肝性脑病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治疗
治疗是综合性的,首先要祛除诱因、采取营养支持治疗、改善肝细胞功能、给予维生素和能量合剂、减少或拮抗氨及其他有害物质、改善脑细胞功能,如有脑水肿时应予以脱水治疗、饮食上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禁蛋白质、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抢救
抢救肝昏迷患者必须做到以下,及早发现肝昏迷征兆、及早控制病情发展、及时去除诱因、及早治疗、实施优质护理,做好上述五点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肝昏迷,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提高生存率。
并发症的护理
1,消化道出血:
除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外,还应清除肠道积血,减少氨的产生。可用食醋20mL、生理盐水180mL每天保留灌肠1次,灌肠液温度适宜,选较细肛管,插入深度17ClTI左右,低压灌肠后取右侧卧位,使药液进入右半结肠,保留2h以上再排便,以利药物吸收。肠内pH值保持5~6。忌用肥皂水及碱性溶液灌肠,口服乳糖、果糖溶液,可促进双歧乳酸杆菌生长,并分解为乳酸和醋酸,也可口服或鼻饲25%硫酸镁导泻。
2,脑水肿:
按时使用镇静剂、脱水剂,严格控制输液滴数,观察尿量。观察瞳孑L、对光反射、血压、呼吸变化,有无恶心、头痛、意识异常现象,严格控制输入量,成人每Et输入量应小于2500mL,同时,消除引起脑水肿的因素,如体位不当(头低位)、低血氧、高碳酸血症、发热等,减少脑水肿的发生。
3,肝肾综合征:
发现少尿、无尿、血尿素氮升高,应按肾衰竭护理。
4,感染:
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吸出口腔及呼吸道痰液,防止吸人性肺炎、压疮等发生。
5,口腔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口腔3次或4次,以保持口腔清洁,去除口臭、污垢,预防口腔感染。
6,皮肤护理:及时更换被污物污染的被褥、衣物,及时清洁皮肤,定时翻身,保持皮肤干燥,预防压疮发生。
7,加强监护:
去除病房内的不必要设备和危险物品,以免伤人和自伤并及时和病人家属联系,说明病情,请家属陪护,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对基础病、合并症、并发症以及输液等各种治疗要全程掌握,有问题及时妥善解决,不良因素及时排除。
肝性脑病属于常见急危重症,预后不良,对病情的观察护理有很高的要求。及早治疗,避免或消除不利因素,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先兆是降低肝性脑病发病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此外肝性脑病患者有低氧血症应予以吸氧等。
肝昏迷能活多长时间
肝昏迷的分期及各期特点得了肝性脑病还能活多久?肝性脑病患者如何护理?肝硬化为什么会出现肝昏迷如何预防肝性脑病呢?肝昏迷病例
导读:我外婆是肝癌晚期,现在在医院接受治疗不过已经进入肝昏迷状态,性格及行为都很异常,全家人很是担心,医生建议我们做好心理准备,所以我想请教一下: 关于肝昏迷活多久的问题,肝病专家指出:肝昏迷是肝癌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具体活多久不能一概而论,与患者病情程度、自身体质、治疗情况有关,若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症状有所改善,有可能会挺过来,而不会危及生命,并且一般不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病情急剧的恶化,患者处于昏迷或深昏迷状态,其治疗难度就大、治愈率极低,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
因此,肝昏迷能活多久与多方因素有关。 另外,肝昏迷是十分严重的并发症,不管存活时间的长短都应高度引起注意,及时治疗乃为关键,治疗的同时注意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关怀,让患者树立求生的意志及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对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安慰都是极为有利的,因此,不要一味地关注肝昏迷还能活多久,当下应精心照顾才是首要。
最后指出:关于肝昏迷能活多久是不能给予肯定回答的问题,只能说是很危险的并发症且病死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治疗乃为关键。相关链接:肝昏迷者应如何护理?肝昏迷的原因是什么?肝昏迷救护措施
肝昏迷的一般治疗方法
“肝昏迷”现称为肝性脑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肝硬化发生肝性脑病率可达70%。肝性脑病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量腹水(1000ml以上)、大量高蛋白饮食(如大量鱼、瘦肉、鸡蛋)、便秘、感染等。去除肝性脑病发作的诱因是其一般治疗的基本原则,亦是其他药物治疗的基础,包括以下措施。
(一)调整饮食结构:肝硬化患者常有负氮平衡,因此应补充足够蛋白质。但高蛋白饮食可诱发肝性脑病,因此对有肝性脑病患者应该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保证热能供给。Ⅲ~Ⅳ期患者应禁止从胃肠道补充蛋白质,可鼻饲或静脉注射 25% 的葡萄糖溶液。Ⅰ~Ⅱ期患者日应限制蛋白质在 2Og/d 之内,如病情好转,每 3~5 天可增加10g 蛋白质,以逐渐增加患者对蛋白质的耐受性。
待患者完全恢复后每天每千克体重可摄入0.8~1.0 蛋白质,以维基本的氮平衡。由于植物蛋白质(如豆制品)富含支链氨基酸和非吸收纤维,后者可促进肠蠕动,被细菌分解后还可降低结肠的 pH 值,可以加速毒物排出和减少氨吸收。因此,肝性脑病患者应首选植物蛋白。乳制品营养丰富,如病情稳定可适量摄入。
(二)慎用镇静药: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镇静药可激活GABA/BZ复合受体,此外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减退,药物半衰期延长,因此,使用这些药物会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如患者出现躁狂时,应禁用这些药物,试用异丙嗪、氯苯那敏 ( 扑尔敏 ) 等抗组胺药。
(三)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肝硬化患者由于进食量少,利尿过度,大量排放腹等造成低钾性碱中毒,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因此利尿药的剂量不宜过大,大量排放腹水时应静脉输人足量的白蛋白以维持有效血容量和防止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患者应经常检测血清电解质、血气分析等,如有低血钾或碱中毒应及时纠正。
(四)止血和清除肠道积血:上消化道出血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因此,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应采取各项紧急措施进行止血,并输入血制品以补充血容量。清除肠道积血可采取以下措施:口服或鼻饲乳果糖、乳梨醇溶液或25% 硫酸镁,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液(如醋酸)进行灌肠,将乳果糖稀释至33.3%进行灌肠。
(五)其他:如患者有缺氧应予吸氧,低血糖者可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如有感染应及时控制。
避免诱发因素拒绝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的一种严重表现,预后不良,死亡率高。了解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对肝性脑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是有利的。
一、引起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
(1)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大出血后,一方面血容量减少致使红细胞减少而携氧不足、可直接使脑细胞缺血缺氧,引起昏迷;另一方面,由于肠道积血在细菌作用下产氨,引起血氨升高,促发肝性脑病。
(2)大量放腹水或利尿之后电解质紊乱,蛋白质丢失过多,诱发肝性脑病。
(3)肝硬化病人易合并感染,细菌和其他毒素侵人肝脏的机会和途径增多,加重了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促进了肝性脑病。
(4)有的药物如氛化胺、利尿药中双氢克尿噻、镇静止痛剂,可使血氨升高,电解质紊乱,以及加重肝细胞的损害而引起肝性脑病。
(5)其他还有麻醉、手术、短时间过多蛋白质的摄人等均可诱发肝性脑病。
二、现代医学解释肝性脑病发病机理的学说:
肝性脑病(以前叫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意识和昏迷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倾向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现分述各学说如下:
(1)氨代谢紊乱所致氨中毒学说:目前公认肝硬化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特别是外源性肝性脑病的重要原因。
(2)硫醇学说:肝性脑病病人的呼气中有类似大蒜、尿液或烂苹果样味,谓之“肝臭”。这是因肝脏不能分解蛋氨酸的中间产物硫醇等,致使血和尿中的硫醇等明显增加之故。所以怀疑硫醇与肝性脑病有关。
(3)假性递质学说:在正常情况下,神经冲动的传导是通过递质来完成的。肝性脑病时,正常的递质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鲜胺,故称为假性递质。临床上使用左旋多巴抗肝性脑病,就是根据此学说。
(4)其他代谢紊乱
①氨基酸代谢失衡:支链氨基酸明显下降,而芳香族氨基酸则见增加。
②中分子量物质:中分子量物质与肝性脑病病人的神志状态有关。
③脂肪代谢异常:丁氨酸等短链脂肪酸在肝性脑病时明显增高。
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尤其是低钾与低钾性减中毒能使血氨增加,加重肝性脑病。
玉米肽的功效与作用 护肝
玉米肽的氨基酸组成中,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含量很高。肝昏迷、肝性脑病患者血中支链氨基酸含量下降,输入高含量支链氨基酸可使病情得到缓解,高支链输液广泛应用于肝昏迷、肝硬化、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的治疗。
原发性肝癌的4个并发症
1、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昏迷,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肝性脑病通常是原发性肝癌终末期的并发症,约1/3的患者死于此症。
2、上消化道出血
原发性肝癌患者常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血管静脉曲张、小肠静脉淤血等一系列变化,血管容易破裂出血,患者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另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肝功能障碍致凝血功能异常而广泛出血,约15%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死于出血。
3、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肿瘤逐渐增大、坏死或液化时可自发破裂,受到外界刺激时也会发生破裂,如破裂局限在包膜内,则产生明显的局部疼痛,如穿透包膜则可引起腹膜刺激征,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或死亡,约1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死于结节破裂出血。
4、继发感染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晚期患者消耗严重,加之放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抵抗力微弱,容易并发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等。
急性肝性脑病吃什么药好
经常有网友提出这样的疑问:肝性脑病吃什么药好?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对肝性脑病进行了解。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由于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 因此减少氨的吸收和加强氨的排出是药物治疗肝性脑病的主要手段。
对于肝性脑病吃什么药好?没有绝对的答案,具体的治疗方案以及用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在这里百济药师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常用于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雅博司。
雅博司用于因急、慢性肝病(如各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炎后综合症)引发的血氨升高及治疗肝性脑病,如伴发或继发于肝脏解毒功能受损(如肝硬化)的潜在性或发作期肝性脑病,尤其适用于治疗肝昏迷早期或肝昏迷期的意识模糊状态。雅博司(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可保护肝细胞膜稳定性,改善肝组织的微循环,有利于肝细胞的能量供应,疏通了毛细胆管,促进胆汁排泄。雅博司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恢复肝细胞的功能,保护和促进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的恢复;增强枯否代细胞功能及对肝细胞膜的保护作用,改善瘀胆状态,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进食过量蛋白质可诱发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性昏迷,大部分肝性脑病是由各型肝硬化和门体分流手术引起。临床上肝性脑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肝昏迷两大类。这里,小编就介绍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肝昏迷患者的诱发因素
常见引起肝昏迷的诱因如进食过量的蛋白质、上消化道大出血、氮质血症、过多的利尿和大量的放腹水、麻醉、手术、过量的镇静剂、合并感染等。对这些因素必须早期预防,一旦出现,须及时治疗纠正。
临床上要从下面几个方面预防肝昏迷:
(1) 肝硬化病人大量呕血便血,腹水病人大量放腹水或利尿治疗后。
(2) 各种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合并细菌感染,加重肝脏解毒的负担。
(3) 以上肝病病人出现呕吐、腹泻、便秘、营养吸收不良、肠道毒素入血,促进肝昏迷发生。
(4) 严重肝病饮食不节,饮酒或食用过量的肉、蛋、奶等食物,血氨升高诱发肝昏迷。
(5) 有以上肝病而使用某种药物不当,如镇静药、止痛药、抗癫痫药、磺胺类药、抗结核药。
肝性脑病饮食护理措施
肝性脑病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治疗肝性脑病除了有传统的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通过食物的方法进行调养,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之一,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保健。
一、肝性脑病患者饮食宜忌
1、对能进食者供给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选葡萄糖、米汤、藕粉、果汁、果酱、果冻等,以及细粮和纤维少的水果。豆制品含丰富的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为肝性脑病病人蛋白质的良好来源。牛乳蛋白质产氨较少,在病情好转时可适量逐渐增加。要注意电解质的变化,纠正电解质紊乱。
2、肝昏迷前驱期,宜选用易消化的低蛋白、低脂肪、低盐、高碳水化合物的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已有昏迷者,可用鼻饲流食。
3、肝昏迷少渣半流质饮食:能量1600kcal,蛋白质30g,脂肪30g,碳水化物300~320g,食盐1~2g,铜3mg,锌15mg。微量元素不足者可应用相应的营养素补充剂补充。
4、肝昏迷鼻饲流质饮食:能量5.9~1400~1500kcal,蛋白质20g,脂肪30g,碳水化合物280g,食盐1~2g,铜3mg,锌15mg。
5、肉类、蛋类等蛋白质产氨较多,不宜供给。
二、肝性脑病食疗方
1.舒肝理气、健脾养胃食疗方:鸡内金10克,生山楂9克,茯苓10克,薏米10克。每日一副,煎熬后,分4次口服,疗程2个月。
2.活血养阴、补肾益肝食疗方:桑葚10克,麦冬10克,沙参9克,紫河车9克,圆肉6克。每日一副,煎熬后,分4次口服,疗程2个月。
以上文章为大家详细介绍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保健,我们都知道,正确的饮食可以辅助疾病的治疗,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以上的保健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尝试以上的食疗方,只要您耐心坚持,相信您的病情会逐渐好转的。
老年人肝性脑病吃什么好
老年人肝性脑病吃什么好呢,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老年人肝性脑病以及老年人肝性脑病可以采用何种食疗的方式治疗,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找到适合老年人肝性脑病患者的食物。
适宜食物:
1、对能进食者供给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选葡萄糖、米汤、藕粉、果汁、果酱、果冻等,以及细粮和纤维少的水果。豆制品含丰富的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为肝性脑病病人蛋白质的良好来源。牛乳蛋白质产氨较少,在病情好转时可适量逐渐增加。要注意电解质的变化,纠正电解质紊乱。
2、肝昏迷前驱期,宜选用易消化的低蛋白、低脂肪、低盐、高碳水化合物的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已有昏迷者,可用鼻饲流食。
3、肝昏迷少渣半流质饮食:能量(1600kcal),蛋白质30g, 脂肪30g,碳水化物300~320g,食盐1~2g,铜3mg,锌15mg。微量元素不足者可应用相应的营养素补充剂补充。
4、肝昏迷鼻饲流质饮食:能量5.9~(1400~1500kcal),蛋白质20g,脂肪30g,碳水化合物280g,食盐1~2g,铜3mg,锌15mg。
不适宜食物:肉类、蛋类等蛋白质产氨较多,不宜供给。
食疗:1.舒肝理气、健脾养胃食疗方:鸡内金10克,生山楂9克,茯苓10克,薏米10克。每日一副,煎熬后,分4次口服,疗程2个月。
2.活血养阴、补肾益肝食疗方:桑葚10克,麦冬10克,沙参9克,紫河车9克,圆肉6克。每日一副,煎熬后,分4次口服,疗程2个月。
上文我们强调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我们也介绍了如何护理疾病以及护理疾病的重要性,上文介绍了一种疾病就是老年人肝性脑病,我们知道老年人肝性脑病的患者需要饮食的护理,上文也介绍了老年人肝性脑病吃什么好。
肝性脑病的类型有哪些
一、什么是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又称为肝昏迷或门体脑病。它是指肝病进行性发展,肝功能严重减退,伴有(或)广泛门体短路时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等。
二、肝性脑病的类型
①急性肝性脑病:如暴发性、重症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化学药品如四氯化碳或毒蕈引起的中毒性肝炎,以及急性妊娠期脂肪肝。
②慢性肝性脑病:见于各种病因的晚期肝硬化、门-腔吻合术后、晚期肝癌、门静脉血栓形成以及任何慢性肝病的终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