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因狂躁症突变购物狂
妻子因狂躁症突变购物狂
我也曾经狂!躁!过!
影星张柏芝曾经演过一部电影,叫《最爱女人购物狂》,讲述的是一个被遗弃在百货公司的女孩方芳,长大后有心理障碍导致购物狂。但是这个故事是喜剧,最终方芳不仅被医生治好了病,还跟医生喜结连理。但南京市民李女士却没这么幸运,因为狂躁症造成的心里障碍,李女士也成了购物狂,一年内花光了和丈夫的全部积蓄20多万,而丈夫在制止无效的情况下,选择了诉讼离婚。 通讯员 秦媛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贾晓宁
10年结发妻突变“购物狂”,一年花光20万积蓄
没钱了找亲戚借钱继续消费,丈夫忍无可忍要离婚
李女士和丈夫王先生已经结婚10年了,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本来夫妻感情很好,但2013年,李女士得了抑郁症和狂躁症,开始时并不算严重,但治疗却没让李女士的病好转。随后,李女士就慢慢成了一个“购物狂”,她要买高档衣服,高档女士皮包,要去高档餐厅用餐,甚至要在高档酒店开房间不回家住。
开始时王先生适当给予了满足,但李女士的奢侈生活变本加厉,王先生就受不了了。毕竟,王先生也是工薪阶层,孩子要念书。于是,王先生设法规劝妻子不要如此奢侈生活,但李女士并不理会,大吵大闹要丈夫满足自己要求,扬言丈夫不给自己钱花,就拿刀砍死丈夫,夫妻俩为此多次大打出手报警。面对这种局面,王先生无法约束妻子,李女士一年就把两人的积蓄20万花了个精光。而更让王先生不能容忍的是,李女士在花光自己的积蓄之后,还跟王先生的亲戚借钱消费,先后借款6万,这让王先生忍无可忍,在还债之后,王先生将妻子告上法庭要求离婚。
诉状中王先生说,本来夫妻关系不错,但没想到一年之间,妻子性格大变,过于“爱慕虚荣”,不仅一年内花光家里积蓄20万,还跟亲戚借款让自己偿还。这样的生活,王先生觉得无法继续,要求离婚,并要求妻子赔偿自己6万元,因为这钱是已经还给亲戚的,自己没有义务承担这笔额外债务。诉状中,王先生没提及妻子的抑郁症和狂躁症,他可能也没有意识到妻子的“购物狂”与狂躁症有关。
怎么会这样
“购物狂”因狂躁症而起 法院一审没判离
一个好端端的人,为何会性格大变成为“购物狂”?李女士随后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最终的检查结果为,李女士的“购物狂”是狂躁症的一种表现,而且李女士的狂躁症和抑郁症,都已经变得很严重了。李女士的医生在诊断书里这样描述,李女士的狂躁症,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夸大自己的能力、地位和财富,已经到了妄想的程度。为小事暴躁易怒,自控能力降低,花钱如流水,不计后果……
法院基于医院诊断,以及双方当事人陈述,认为夫妻感情并未破裂,所以没支持王先生的离婚请求。法官表示,李女士也不同意离婚,表示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法官也希望王先生和李女士在今后的生活中能相互扶助,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改善夫妻关系。
无奈的结局
夫妻关系最终难挽救 丈夫补偿12万离婚
第一次诉讼后,李女士积极投入治疗。不过可惜的是,她的“购物狂”没得到太多改观。为给李女士治病,王先生又花掉十几万元。面对尴尬局面,不堪重负的王先生今年年初再次提出离婚诉讼。第二次庭审中,李女士的法援律师指出,夫妻之间有互相扶养的义务,现在李女士在病中,王先生提出离婚,不能借此逃避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最终,李女士和王先生达成协议,家庭之前所有的债务,由王先生承担;孩子由王先生扶养,李女士有探视权;王先生要补偿李女士12万元,用于保障李女士离婚后的生活和治病,双方解除婚姻关系。对于这样的结果,李女士表示接受。
新闻延伸
记得这位好莱坞女星吗 她也一度狂躁症入院
大约是2011年4月,41岁的好莱坞女星凯瑟琳·泽塔·琼斯与7岁的女儿身穿相同的条纹母女装,手牵着手逛街购物(下图)。这是泽塔·琼斯因为狂躁症入住精神病院后的首次公开亮相。目击者称:“虽然凯瑟琳处境艰难,她的气色却好的惊人。”
泽塔·琼斯被曝因狂躁症在精神病院住了五天,据称她的病主要是因为丈夫迈克尔·道格拉斯的喉癌治疗中,她承受着巨大压力和情绪紧张所致。她的发言人说:“治疗后,现在她感觉好多了,将投入新片的拍摄。”
你或许也有这样的疑问
购物狂怎么也是狂躁症的表现?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购物狂”怎么算狂躁症呢?医学专家介绍,狂躁症属于精神类疾病,其发病可能有生理、遗传、心理的因素。患者处于发病状态时,常常表现为易激惹、冲动控制能力弱,判断力受损而做出非理智行为,比如有可能出现行为轻率、不顾后果,随意挥霍、盲目投资、伤人、毁物等等。不符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的疯狂购物也符合上述特征。 本报综合
■扬子微评 每个人身上都有可能发生一些不幸事情,然而生活不是电影,不可能谁都有一个大团圆的喜剧性结局。但也不要因此而失去希望。人生还在继续,衷心祝愿李女士能勇敢面对变故,并能正确认识自身的问题,通过积极治疗尽快好起来,回归正常的生活。
近在咫尺的离婚狂躁症
我们所知的狂躁症大多以情感高涨、言语动作过多、思维奔逸为表现形式。实际上,狂躁症作为躁狂 抑郁症 的一种发作形式,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还有令人费解的离婚狂躁症形式。听来可能觉得稀奇,但这种狂躁症类型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它就近在咫尺,而且越是生活安定、衣食无忧的家庭越是容易出现离婚狂躁症症状。
在安逸的生活状态下,一些人会不知不觉地出现求新求变的狂躁心理,在他的潜意识里非常希望有什么突发事件(比如,离婚)能打破现有的平淡无奇,开始一段新生活经历,这就是比较典型的离婚狂躁症。这一类疾病的患者理智是很成熟的,生活的道理也都懂,但就是无法控制偶尔出现的欲望,当然因为理智还占居上风,当事人十分明白离婚的后果,所以即使这种狂躁症状会周期性出现,但患者并不会真正离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离婚狂躁症对患者及其家庭是无害的,在当事人经历了离婚狂躁后,夫妻感情受到程度影响,婚姻生活也会走向麻木。所以,这种症状还是需要通过医疗手段进行控制的。
躁狂症的临床症状大盘点
一、狂躁症会导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躁狂症病人相对于正常人发生多种致命性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高。其中包括心律失常病、卒中患病率、高血压等。狂躁症会导致容易患多发性硬化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事实表明至少10%的多发性硬化病人被确定同时患有狂躁性抑郁症。并且医学表明,狂躁性抑郁症的产生和多发性硬化所致的神经损伤有关。狂躁症会容易诱发其他疾病胃溃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肾衰等疾病,被证实躁狂症患病率都比普通人群高,并且行为轻率或追求享乐,不顾后果,或具有冒险性。
二、狂躁症它会容易形成酒依赖、物质滥用、药物依赖由于病前人格和受疾病症状的影响,患者会有酗酒、物质滥用等恶习,容易发生酒后乱性、药物上瘾等恶劣后果。狂躁症会导致情绪失控,出现高危行为躁狂状态时,由于易激惹、冲动,控制能力弱,判断力受损而做出非理智行为,有可能出现行为轻率、不顾后果,随意挥霍、盲目投资,乱交友、乱性行为,伤人、毁物。
三、每天活动增多,但却碌碌无为。狂躁症患者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没有空闲时间,整天忙忙碌碌,这类人喜欢参加活动,乐于助人。有的整天忙于梳洗打扮或上街购物。有些病人则成天忙进忙出,结果是“一点名堂也没有忙出”。
四、思维敏捷,话语增多,患者与人谈话时不仅对答如流,而且不时地会穿插着一些风趣和幽默,感染着周围的人,使人觉得十分轻松和快乐,有的病人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并且眉飞色舞,表情异常丰富、生动。
五、情绪高涨。这是躁狂症的主要症状,病人自觉心情特别的好,愉快喜悦,终日沉浸在节日般的欢乐中。病人整天嘻嘻哈哈、谈笑风生。他们爱管闲事,周围有什么热闹事绝对少不了他的身影。有些病人易激惹,容易与周围人发生冲突。
治疗躁狂症的具体费用是多少
近年来躁狂症的发病率出现明显的上升,很多人在疾病初期就感觉到自己状态不对。但是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再加上每个人都有讳疾忌医的心理,因此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人们必须要了解躁狂症,如果出现疾病的相应症状,要立刻接受治疗。
治疗躁狂症的具体费用和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以及治疗方式有关。一般疾病早期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控制,减轻患者的躁狂状态,减轻患者的攻击性行为。躁狂症的治疗药物为心境稳定剂,通过长期服用药物,可以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发作的作用。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时联合抗精神病以及镇静药物进行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控。患者家人以及医护人员,一旦发现患者有情绪的突然变化,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以免躁狂症发作,危害到他人的健康。同时躁狂症患者还应该要接受心理治疗,以改善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改变躁狂的状态,争取早日摆脱躁狂症。
治疗躁狂症的具体费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上文已经为大家简要进行了介绍。越早接受治疗治疗的难度就越低,因此治疗的费用也越低。早期治疗躁狂症的费用大约在3000元左右,而若是病情加重,则治疗的费用会增加到5000-1000不等,希望患者尽早治疗。
狂躁症能生孩子吗 狂躁症的成因
许多因素都可能引起狂躁症,主要有:
性格因素:患者多为脾气暴躁,争强好胜性格。
内分泌因素:内分泌紊乱导致精神异常;遗传因素,狂躁症有一定的遗传性。
心理因素:重大的生活事件的刺激,比如丧偶等可能诱发狂躁症。
躁狂症患者吃什么食物最有益
躁狂症患者吃什么食物:1、多吃蔬菜:饮食中应该包含蔬菜、水果、核果、种子、豆类。全麦等谷类是最好的选择,但不能食用过多的面包。每周吃两次白肉鱼以及火鸡。
躁狂症患者吃什么食物:2、补充营养素:
躁狂症患者吃什么食物:(1)镁:研究指出镁能够代替锂做为治疗躁郁症的药物,用来对付关于该病状连续变换的情况。它无毒副作用。
躁狂症患者吃什么食物:(2)L-牛磺酸:缺乏牛磺酸将会导致过度好动、焦虑、大脑功能力差。
躁狂症患者吃什么食物:(3)L-酪胺酸:是治疗躁狂症的重要的物质,能稳定情绪变化。氨基酸是治疗此病的重要一种物质,尤其是牛胆氨基酸以及酪胺酸。
躁狂症患者吃什么食物:(4)不饱和脂肪酸: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及稳定血压的重要物质。
躁狂症患者吃什么食物:(5)维生素C:是强效的免疫促进剂,并有助抗过敏。
躁狂症患者吃什么食物:(6)锌:保护脑细胞。
躁狂症患者吃什么食物:3、患者应避免咖啡、可乐、茶、巧克力、酒精等含兴奋元素的食品。同时躁狂症患者也要避免糖制品、乳制品、和添加化学成分及色素的食品。
躁狂症复发的症状是什么呢
1、擅自减药或者停药
专家表示,很多患者的狂躁症复发都与擅自减药或停药有关。其中一些患者对于狂躁症及其治疗药物缺乏科学的认识,自己认为好了就停止用药;还有的患者甚至认为服药时间长了自己会变傻因而中断用药。这些不良操作肯定会影响狂躁症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为狂躁症复发甚至病情加重创造了条件。
2、患者面临心理危机
一个人的心境好坏对疾病有着明显的作用,狂躁症也不例外。因此,狂躁症复发与个人面临心理危机有很大关系。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总或者治愈后,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甚至陷入困惑和绝望中,极易诱发狂躁症复发。特别是在春夏两季,狂躁症患者的情绪变化比较明显,更是容易造成疾病的复发。
3、患者住院时间过长
有专家认为,与其他疾病不同,狂躁症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很多患者狂躁症复发,与其住院时间过长也有一定关系。因为住院时间过长,会使患者脱离社会的时间过长,再次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社会及家庭价值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这就导致他们往往心灵脆弱、遇事容易受到打击、适应社会生活能力降低,更为狂躁症复发创造可能的心理环境。
儿童患上躁狂症后的危害
1、躁狂症患儿对学习生活丧失兴趣,在课堂上不闻不问,多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的现象,严重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但患儿也会情绪突然高涨,病因多是由于沉重生活压力和滥用药物而引起的。
2、躁狂症患儿在生活中常常睡懒觉不起床,不愿自己去梳洗和换校服上学,中午会有所缓解,下午症状又会加重,常大笑喧哗。这样的躁狂症孩子在学校会留给大家不好的印象。
3、躁狂症患的策划和组织能力差,患儿随年龄增长病情会更加难以控制,这批儿童的学习上非常容易遇上挫折。长大成人会影响患者的信心,遇到挫折就容易退缩甚至是想不开。
躁狂症的症状表现
提起躁狂症很多人都不会觉得陌生,脑海里基本上会闪现出一个样子,就是抓狂甚至愤怒……那么真正的躁狂症症状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没几个人能够原原本本的说出其症状表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谈一谈患上躁狂症之后会出现的症状是什么?
1.患上躁狂症以后首先就是病人的情绪开始有明显的变化,多半会表现的很高涨也很强烈,尤其是是在高兴或者喜悦的时候就开始变得很疯狂,装疯卖傻的可能都会有,有些患者更严重可能会出现咬人,打人甚至是撕毁异衣物之类的表现,然后装疯卖傻之后依旧大笑。
2.病人的大脑思维开始变得明显加快,就是想得非常多,也非常的广泛,典型的表现就是当我们说起一个事物,病人立刻就会想起一些和这个事务相关的无聊的话题,甚至不着边际的话题。比较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变得自恋,认为自己是变聪明了,或者说自己终于懂的多了,欣喜若狂。
3.废话突然增多,这也是躁狂患者最明显的一个症状,并且总是停不下来,一直不停的说话,并且多是说一些废话,不着边际,听得让人哭笑不得。有些严重患者可能还会和人争吵,没事找事之类的。
老人突然话多是狂躁症吗
生活中,有些老人的话特别多,而且说起话来丝毫不感到疲倦。心理医生说这样的多话老人很可能是位躁狂症患者。引发躁狂的原因很多。现代临床研究表明,骨骼、肌肉发达,结缔组织充实的老人,较身体纤弱的人患病多。循环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好交际、开朗、兴趣广泛、好动、易兴奋乐观、也较易变得忧虑多愁。矮胖体型伴有循环型人格的老人患上躁狂的几率明显增高。
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功能逐渐衰退,心理活动的调节能力和平衡能力也较弱。特别是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老年患者,对刺激的承受力差,一旦受到强烈的情绪刺激,长时间才能平复,更容易出现躁狂症状,表现为兴奋话多,情绪高涨,精力过于旺盛,言语内容夸大,似乎无所不能等症状。巨大的刺激可直接诱发躁狂,而且,很多老人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如轻微的脑梗塞,平时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旦遇到情绪刺激可导致神经内分泌发生剧烈改变,就可能加重这些器质性病变,进而诱发躁狂。
据了解,躁狂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境高涨: 这些老人常常处于持久而强烈的兴奋状态,经常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让人莫名奇妙。常常认为自己是很有本事的人,整天喜气洋洋,好像人间从无烦恼事。病人常自称是“乐天派”、“高兴极了”、“生活充满阳光,绚丽多彩”。情绪反应不太稳定,可因细小琐事或意见遭驳斥、要求未满足而暴跳如雷,有些病人躁狂期也可出现短暂心情不佳。
二、动作明显增多: 这些老人在说话时手舞足蹈,做任何事都很积极,对人一见如故,亲热异常。终日忙忙碌碌,效率却不高。兴趣广,喜热闹、交往多,主动与人亲近,与不相识的人也一见如故。与人逗乐,爱管闲事、打抱不平。凡事缺乏深思熟虑,兴之所致狂购乱买,每月工资几天一扫而光。病人虽然终日多说,多动,甚至声嘶力竭,却毫无倦意,精力显得异常旺盛。
三、自我评价过高: 他们常常自我感觉良好。感到身体从未如此健康,精力从未如此充沛,才思敏捷,一目十行。往往过高评价自己的才智、地位,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常有“脑子开了窍”、“变聪明了”、“舌头跟思想赛跑”的体验。
四、食欲性欲增强,睡眠需求减少: 尤其是老年人性欲突增,很可能是躁狂症患者或受到躁狂情绪影响的人,其抑制性兴奋的能力下降,会出现性欲亢奋,有这种症状的老年人,千万别把这种恶性症状当做是精力旺盛的表现,一定要尽早去医院检查。
由于轻度躁狂的老人会显得自信乐观,幽默诙谐,甚至妙语连珠,容易给人积极印象。此时,家人不要被这个假象迷惑,应着重关注此人与之前是否“判若两人”,其情绪行为是否与所处的生活环境协调。如果情况加重、延续时间长,则应该去就医。
躁狂症和狂躁症到底是一样吗
专家解析:暴躁不等于狂躁
暴躁是指在一定场合受到不利于己的刺激就暴跳如雷的人格表现缺陷。暴躁一般是在熟人或亲朋好友之中才暴露无遗,而在生人或生疏的环境中则能控制。就像小闫他在妻子面前可以无所顾忌,因而一不顺心就会激动愤怒。而在同事、领导面前为了保持自己的气度和自尊,即使受到不利于己的刺激也会尽量忍耐。
暴躁属于心理问题,像小闫这样的情况调整一下自己的睡眠方式、多锻炼、多寻找乐趣、多加强心灵的修养,就能克服。它与狂躁是有很大区别的。狂躁实际上是躁狂症的重型阶段的一个病理性表现。那么什么是狂躁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看一下。
经典案例:工作狂变工作“狂”,原是躁狂惹祸!
李新是福州某公司的中层领导,最近他接下了一件大工作,老板明确表示只要他完成了这项工作立刻就会成公司高层。这让李新变成了一个工作狂,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睡眠时间不超过3小时。照理说这样的作息,应该让李新疲惫不堪,可奇怪的是他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精力充沛,思考起问题来也是灵感喷发。
就在李新志得意满的时候,手下小王却在工作中犯了一个小错,小王本以为这是件小事,谁知一向脾气不错的李新却爆发了——
他指着小王的鼻子大骂,小王不过顶了一句嘴,他操起三寸多厚的文件夹就向小王砸了过去,小王猝不及防被砸得头破血流!这下李新也吓到了,事后回忆他当时是觉得小王要打自己,才会下意识地拿起文件夹反击。福州神康医院的医生根据他的情况判断他是患上了躁狂症。
狂躁症能生孩子吗 狂躁症的特征
1.精神高涨。患者长时间高强度的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具体表现为爱热闹,爱交际等。
2.思维奔逸。联想迅速,话语增多,说起来就滔滔不绝,显得十分轻松快乐。
3.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的能力,地位,财力等都会感觉良好,高估自己。
4.行为鲁莽。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控制,易怒,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会发生毁物,伤人。
躁狂症复发原因有哪些
第一、自行停减药物:很多患者的狂躁症复发都与擅自减药或停药有关。其中一些患者对于狂躁症及其治疗药物缺乏科学的认识,自己认为好了就停止用药;还有的患者甚至认为服药时间长了自己会变傻因而中断用药。这些不良操作肯定会影响狂躁症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为狂躁症复发甚至病情加重创造了条件。
第二、面临心理危机:在躁狂症的治疗过程中或者是在治愈以后,当他们的生活中遇到什么突然发生明显的负面变化或者是出现难以克服的困难的情况,这又会导致患者早收到突如其来的打击,甚至会导致他们陷入到困惑或者是绝望中。
第三、住院时间过长:如果患者的住院的时间越长,那么患者脱离社会的时间也就越长,再次认识对自己存在的社会和家庭价值的时候都需要一段时间,甚至有可能会很长,而他们往往都是心灵比较脆弱的,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也容易受到打击,在适应社会生活能力方面会降低。
躁郁症有哪些表现
躁郁症患者会出现极端的两种情绪反应,一是狂躁,一是忧郁。狂躁阶段的特征为:情绪异常兴奋、自我膨胀,睡眠减少,异常健谈、多话,思维也经常跳来跳去,易分心;在行为上可出现诸如疯狂购物而不计价钱此类的失控行为。忧郁阶段的特征为:心情沮丧低沉、对所有事都缺乏兴趣或反应迟缓、体重改变、出现睡眠困扰和负向的认知或看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