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小儿发烧按摩退烧方法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小儿发烧按摩退烧方法

采用清肺经,揉太阳,清天河水,推脊等方法,借以疏通经络,清热解表,达到退烧目的。

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推时采用清法,即由手指末端向指根方向直推,连续200-300次。

太阳穴位于眉梢后凹陷处,推拿时采用揉法,即以双手中指端按揉此穴,连续30-50次。

天河水位于上肢前臂正中,推拿时用食指和中指,由腕部直推向肘,连续100-200次。

推脊是指用食指和中指在脊柱自上而下做直推,连续100-200次。

宝宝长期低烧,中医认为是由于久病伤阴而产生的虚热,治疗可采用揉内劳工,清天河水,按揉足三里,推涌泉等手法,借以调节脏腑功能,引热下行,虚热得以清退。

内劳宫位于手掌心,推拿时采用揉法,连续100-200次。

清天河水方法同外感发烧疗法相同。

足三里穴位于下肢胫骨前嵴稍外处,推拿时用拇指端在该穴按揉,连续50-100次。

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正中,推拿时用拇指向足趾方向直推,连续50-100次。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外感发烧

采用清肺经,揉太阳,清天河水,推脊等方法,借以疏通经络,清热解表,达到退烧目的。

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推时采用清法,即由手指末端向指根方向直推,连续200-300次。

太阳穴位于眉梢后凹陷处,推拿时采用揉法,即以双手中指端按揉此穴,连续30-50次。

天河水位于上肢前臂正中,推拿时用食指和中指,由腕部直推向肘,连续100-200次。

推脊是指用食指和中指在脊柱自上而下做直推,连续100-200次。

长期低烧

宝宝长期低烧,中医认为是由于久病伤阴而产生的虚热,治疗可采用揉内劳工,清天河水,按揉足三里,推涌泉等手法,借以调节脏腑功能,引热下行,虚热得以清退。

内劳宫位于手掌心,推拿时采用揉法,连续100-200次。

清天河水方法同外感发烧疗法相同。

足三里穴位于下肢胫骨前嵴稍外处,推拿时用拇指端在该穴按揉,连续50-100次。

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正中,推拿时用拇指向足趾方向直推,连续50-100次。

小孩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小孩发烧常用按摩部位

定位: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按摩方法:搓热掌心,手掌成中空状,有节奏的拍打曲池30-50次。

定位:位于前臂正中,自腕至肘,成一直线。

按摩方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自下而上推摩天河水30-50次,以皮肤发红,发热为度。

定位:位于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按摩方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推30-50次,力度由轻至重,再由重至轻。

定位: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点揉风池1-2分钟,力度由轻至重。

小孩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推摩天河水

定位:位于前臂正中,自腕至肘,成一直线。

按摩方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自下而上推摩天河水30-50次,以皮肤发红,发热为度。

退六腑

定位:位于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按摩方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推30-50次,力度由轻至重,再由重至轻。

点揉风池

定位: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点揉风池1-2分钟,力度由轻至重。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发烧按摩合谷穴助退烧

位置: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五指并拢之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的最高点处。左右手各有一个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点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

发烧按摩大椎穴助退烧

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较大骨头的下缘部位。

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对大椎穴进行用力按压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够帮助防止感冒,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发热或者是高热不退。

发烧按摩涌泉穴助退烧

位置: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对涌泉穴进行点按即可。力度以感到微微的酸胀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散热生气,对感冒引起的身体乏力、鼻塞、口干等症状有缓解效果。

小孩发烧按哪个穴位退烧

小孩发烧按哪个穴位退烧

1、小孩发烧按摩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小孩发烧按摩肩井穴

该穴在颈部到肩端的中间部位,肌肉较丰富。两手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提拿对侧该穴10次即可。此法可起到疏风及散寒解表的作用,尤其适合风寒感冒引起发烧患者。

3、小孩发烧按摩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4、小孩发烧按摩太阳穴

按揉迎香穴可散风清热,宣通鼻窍。按揉太阳穴用两手食指或中指尖以一定的力度揉按双侧太阳穴60~100次。

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的颞部,眉外梢和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横指的凹陷处(快接近发际处)。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

按揉太阳穴可清头明目,通络止痛。

5、小孩发烧按摩合谷穴

掐压按揉合谷穴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右(左)手的合谷穴上,适当用力掐压按揉60~100次。两手交替进行。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第二掌骨中点,即“虎口”处。取法:当拇、食指合拢时,大拇指与食指之间,便会有一稍微隆起的部位,在隆起的部位正中央即是。

按揉合谷穴可疏风解表,镇痛通络。

小孩发烧怎么退烧

1、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2、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同时能够给宝宝降体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3、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4、毛巾湿敷,用温毛巾擦宝宝四肢,或用湿毛巾敷额部,帮助退热。

5、药物退烧一般选择退热贴、退热栓剂,也可以选用口服溶液剂型或者颗粒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6、反复多次给宝宝喂水,尽量让宝宝卧床休息。对发热的孩子采取上述退热措施的同时,应密切观察宝宝的其它情况,如有没有咳嗽、精神状况好不好等等,温度过高则要去医院就诊。

小孩发烧的家庭护理方法

1、观察病情: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体温的测量分为口腔、肛门、腋下三种方式,腋下测量清洁卫生、方便安全,最适宜家庭应用。呼吸频率成人正常值为每分钟16~20次,儿童则相对较快。发烧病人的脉搏会加快,一般而言,体温每上升1℃,脉搏增加10次。

新生儿时最快,婴儿每分钟100~120次,1~3岁幼儿每分钟100次左右。脉搏与体温不相称常提示某些疾病。如婴幼儿肺炎合并脓胸或中耳炎时,脉搏会达每分钟140~160次,与体温升高不相称。

2、环境降温:松解宝宝衣物及包被,让室内通风或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左右,必要时可以开空调和风扇,促进皮肤散热,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着孩子。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防止烟尘。如果屋里干燥,应洒些水或使用加湿器。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发烧按摩穴位

定位:位于内脚踝往上约7指幅宽,在脚后方边缘约大拇指横宽距离的地方,左右各一。

按摩功效:退烧,舒缓宿醉,失眠,头晕,腰部疼痛,恶心呕吐和膝盖疼痛等症。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或指节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定位:位于脚背隆起处,大脚趾与第二趾结合处的连接线上,左右脚各一。

按摩功效:治疗发烧和食欲不振,舒缓坐骨神经痛,腹泻和脚麻。

按摩方式:用手指指腹或指节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定位:人的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的时候,脚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即为涌泉。

按摩功效:散热生气,有助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烧,身体乏力,口干,鼻塞等症状。

宝宝发烧按摩退烧图解 肺胃实热型发烧按摩图解

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各1分钟,清天河水,退六腑各2分钟,揉天枢,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

按摩方解:清肺经,清胃经,能帮助清除肺胃的湿热;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天枢,顺时针摩腹,有助于促进消化,帮助排便,以退内热;清天河水,退六腑,重在清热退热。

宝宝发烧按摩什么穴位退烧快

1、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左右。

2、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

3、揉太阳

位置:眉后凹陷处。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外侧自前向后直推,推30~50次。再用中指端向耳方向揉该穴,揉30~50次。

4、推三关

位置:前臂外侧缘,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一直线。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一手握持手,另一手以拇指外侧面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推100~500次。

5、推脊柱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操作:以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约100~300次左右。

6、推坎宫

位置:坎宫就是指眉弓,从眉心其沿着眉棱骨向眉梢成一条线。操作方法:用双的拇指指腹从小儿的眉心向两侧的眉梢处分推50次。功效:推坎宫可以疏风解表,醒脑明目,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烧、惊风等病症的治疗。

宝宝如何退烧才靠谱

1.身体散热退烧

宝宝发烧,身体的温度会随之上升,因此,我们可从身体散热方面入手帮助宝宝退烧。首先,家长要先将宝宝身上的衣物解开以免闷到宝宝。其次,家长可以为宝宝准备些温水,并将毛巾入水拧干为宝宝进行全身的擦拭揉搓。这样的办法有利于提高宝宝的血管扩张,以此起到退烧的作用。

2.冷敷散热

除了身体散热的办法外,冷敷额头也可帮助宝宝起到退烧的作用。一方面,家长可用冷毛巾敷住宝宝的额头,让其热量充分地被毛巾吸收。在此过程中,家长注意要勤换毛巾以免热量聚集额头无法被吸收消散。另一方面,家长可以直接用冰块裹住毛巾以此为宝宝冷敷额头,在此期间家长要注意避免冰水弄湿宝宝的衣物,加重发烧症状。

3.补充充足的水分

俗话说:“水能治百病。”对于发烧的宝宝更是如此。当宝宝发烧时,身体的水分会随之流失,因此会出现喉咙干的症状。这时候,家长就要注意及时为宝宝补充水分以免宝宝身体水分流失严重。发烧期间,家长也可为孩子准备果汁或者蔬菜汁,此类饮料不仅能够帮助宝宝开胃,而且有利于补充宝宝体内的维生素及其水分。

4.穴位按摩退烧

穴位按摩也是帮助宝宝退烧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之一。家长不妨试下推揉宝宝的前臂外侧的三关穴,使之起到散寒发汗的功效。另一方面,天河水穴位于宝宝前臂的正中位置,家长可对此穴位进行按摩推揉以此起到清热解表,缓解发热的作用。比起吃药退烧,按摩所带来的副作用会更小些,但家长要注意力度要把握得当。

婴儿发烧按摩退烧穴位图示 清肺经

位置:肺经位于无名指的掌面,由指根到指尖的一条直线上。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面着力,从小儿的无名指指尖自推向指根处,连续推100次。

功效:清肺经可以宣肺清热,疏风解表,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发热治疗效果明显。

宝宝发烧按摩退烧图解 宝宝发烧常用按摩方法

开天门:按摩者两拇指交替自两眉中至前堂发际一直线处自下向上推,为“开天门”。

推坎宫:按摩者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分推,即推坎宫。

揉太阳:太阳为眉梢与眼外角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按摩者用中指指端揉或运,为揉太阳。

运耳后高骨: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中,与翳风,风池成等腰三角形。

清肺经:肺经在无名指掌面,按摩时用拇指在小儿无名指掌面自指根向指尖直推100-300次,为清肺经。

清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前臂掌侧中央,腕至肘的正中直线上,按摩时食指,中指并拢,放于小儿腕部正中,自腕向肘反复直推。

推三关:三关位于前臂桡侧(拇指侧)的腕至肘的连线上。按摩时拇指,食指张开,食指放于患儿肘横纹拇指侧,拇指放于腕横纹拇指侧,拇指向肘部直推。

掐揉二扇门:按摩者一手托患儿的手,掌心朝下,用拇指指甲掐按二扇门3-5下后,再用拇指指端按顺时针方向按揉100-300次。

拿风池:风池位于后发际下大筋外侧凹陷处,按摩时用拇指,食指用力提拿,有节奏的一松一放,为拿风池。

清胃经:胃经位于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用拇指直推称清胃经。

清大肠:按摩者拇指在患儿食指外侧缘,自指根向指尖直推,称清大肠。

揉板门:板门位于拇指根下方的大鱼际处,拇指端在患儿大鱼际的中点处,先顺时针揉按,再逆时针揉按。

运内八卦:用拇指指腹沿顺时针方向运内八卦,以患儿感觉酸胀发热为度。

揉天枢:按摩者中指与食指分开,按于患儿脐左右旁开2寸处,即天枢,顺时针旋揉50-100次,再逆时针旋揉50-100次。

补脾经:脾经在拇指桡侧外侧缘,按摩者用拇指在小儿拇指外侧缘,自指尖向掌侧直推,为补脾经。

补肾经:肾经位于小指掌面,按摩者用拇指在患儿小指掌面,自指尖向指根直推200-300次。

清心经:心经位于中指末节掌面。按摩者拇指在患儿中指末节掌面,自掌侧向指尖直推100-300次。

退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的腕至肘的连线上,按摩时拇指,食指张开,拇指放于患儿肘部尺侧,食指放于腕部小指侧,拇指反复向肘部直推100-300次。

揉小天心:中指端放于患儿大小鱼际交接处,顺时针方向揉按100次,再逆时针方向揉按100次。

相关推荐

小孩发烧怎么退烧 退烧

我们知道发烧是身体的防御反应,但是持续的高烧不退也会使小孩子健康受威胁。很多家长都偏向使用退烧药来给孩子退烧。这种方法是可以的,但是退烧药切不可滥用,特别是使用APC类解热镇痛药,一定要权衡利弊,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宝宝发烧按摩退烧图解 第六步:清肺经

位置:肺经位于无名指的掌面,由指尖到指根的一条直线上。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面着力,从小儿的无名指指尖自推向指根处,连续推100次。 功效:清肺经可以宣肺清热,疏风解表,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发热治疗效果明显。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退烧 按摩曲池穴

按摩曲池穴对感受风寒之后的发烧有确切的退烧效果,还能清心除烦,缓解心情烦躁。 位置: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纹头与肱骨外上踝连线中点,左右共2穴。 按摩方法:左肘屈曲, 用右手拇指指端对准肘横纹处的曲池穴,用力下压,并做小幅度揉动,下压力量逐步增加,直至有酸胀难忍的感觉为佳,两手交替,连续按揉2-3分钟。

小孩发烧怎么退烧 物理退烧

宝宝若是发烧体温没有超过39度,精神、气色还尚好,妈妈们可以试试物理降温来缓解孩子发烧不适。比如可以让室内空气流通、给孩子多喝点开水、或者是通过冷热毛巾敷身体等等方法。但是在降温之后最好还是能够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看发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以免延误病情。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退烧 按压大椎

按压大椎穴主治头痛,咳嗽,气喘,呕吐,发烧和感冒等症状。 位置: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按摩方式:用手指指腹向下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宝宝发烧按摩哪里可以退烧

宝宝发烧应该分型进行按摩治疗,具体分型按摩方法有以下几个: 外感型发烧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各1分钟,清肺经,清天河水各3分钟;风热表现的话,加推脊2分钟;风寒表现则加推三关1分钟,掐揉二扇门,拿风池各3-5次。 按摩方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能有助于祛除在表的邪气;清肺经,清天河水,能有助于清热;推脊以加大清热的力度;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重在帮助发汗退热。 肺胃实热型发烧 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各1分钟,清天河水,退六腑各2分钟,揉天枢,顺时针摩腹

按摩退烧的正确方法图解 按摩退烧效果怎么样

人体的皮肤和汗腺可以通过分泌汗液,皮脂的功能来起到散热或保温作用,对皮肤进行有益调节,按摩可以增强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利于汗液或皮脂排出,在揉擦,拿捏,拍打,弹拨等手法作用下,产生生热效应;再者按摩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预防和治疗发烧现象。

发烧按摩哪个穴位退热呢

一是攒竹,这个穴位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也就是额头的正中线,用两大拇指在额头正中线自下而上交替直线推动。 一是坎宫,坎宫是自眉头起沿眉毛向眉梢的一直线。用两大拇指分别放在两个眉头上,然后沿着眉毛向眉梢分推。 一是太阳穴,发烧感冒的时候,都可以揉这个穴位。 肺经,在无名指上,由指端向手掌方向直线推动,称为泻肺经。 天河水,在孩子前臂内侧正中线,自腕至肘成一条直线,用食指和中指沿着那条线从手腕推向肘,这叫做泻天河水。 以上这5个穴位及其按摩的方法,都是治疗发热的基本手法。因为发热又分风寒和风热,

小孩发烧5步按摩退烧图 小还发烧养护宜忌

1.加强护理,慎衣食,适寒热,避风邪,防外感。 2.饮食有节,以免损伤脾胃。 3.病后注意营养,以免气血津液亏损。 4.发烧高且不退,可一日按摩2-3次,并结合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

小儿发烧退烧误区

发烧是宝宝利用自身免疫力对抗病毒的一个表现,在对抗发烧的过程中,孩子的免疫力也得到了提高。为此,对日常生活中,家长经常采用的退烧误区进行一一破解。 误区一:捂汗退热 “吃点儿药,捂一会儿,汗出了就不烧了”。钟英杰说,通过捂热出汗来退热是不科学的。“孩子发烧时,穿得过多会影响机体散热使体温上升,甚至处于高热状态,出汗增多,同时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极有可能导致机体多器官、多系统受累。” 当孩子发烧时,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使其充分散热,并保证室内空气流动,但要注意宝宝手脚的保暖。 误区二:发烧不洗澡 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