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高怎么控制 使用小一号的餐具
餐后血糖高怎么控制 使用小一号的餐具
糖友们应根据自己的体重、活动强度等因素,计算出一日所需的主食量,也可咨询专业营养师。一般主食摄入量推荐:女性在3-5两,男性在5-7两,平均每餐在1-2两之间。
进餐时,可以选择容积小一些的餐具,少量多次盛装,这样可以清楚地控制摄入量,也有更多的时间来感知胃的饱腹信号。
餐后血糖高的原因是什么
1、病人用要不当:一部分2型糖尿病病人,有明显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但一直都在使用长效的胰岛素促泌剂,这类药物由于起效时间较长,不能很好地改善糖尿病的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和减轻胰岛素抵抗,故往往很难控制餐后血糖。部分病人在使用胰岛素时,主要是用中、长效的胰岛素,而不是结合用起效快的短效或超短效的胰岛素,故餐后血糖也容易偏高。
2、基础用药量不够和清晨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相当数量的糖尿病病人仅在白天服用降糖药,包括胰岛素治疗者。由于降糖药的疗效不能持续到下半夜,且因为黎明时分,为了迎接白天的工作,体内拮抗胰岛素降糖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可以升高血糖,致使清晨和早餐后的血糖明显升高。
3、胰岛细胞受损:糖尿病病人由于早时候胰岛素分泌受损,胰岛素高峰延迟,餐后血糖往往明显升高,如果病人合并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则餐后高血糖会持续很长时间。
4、缺乏对餐后血糖的监控:大多数病友在监测血糖时,往往只重视空腹血糖,很少监测餐后血糖。由于缺乏对餐后血糖的监控,也就很少有针对餐后高血糖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控制饮食、运动或使用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等,从而导致一旦医生要求检查餐后血糖,往往就发现自己的血糖高得惊人,且糖化血红蛋白也明显升高。
餐后血糖高怎么办
餐后血糖高的治疗要对症治疗,由于餐后血糖高症状常见于2型糖尿病中第二期临床表现,因而要针对这一时期糖尿病的症状表现进行治疗。2型或 LADA患者当饮食及口服降糖药不能控制时,亦须长期补充胰岛素。2型患者待β细胞贮备功能渐恢复数月后可逐渐减量、甚而恢复口服药与饮食治疗。采用胰岛素时必须严格控制进食量,以免发生肥胖,甚而对胰岛素产生抵抗性。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此病到目前为止是一种不能根治,但可 以良好控制的疾病。如果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确运用好现在的三类基本疗法,包括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在内的综合疗法,而进行终生性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 以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颐养天年。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我保健知识,积极预防各种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避免致残、致死,从流行病学资料来看,如果控制 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餐后血糖〈8.9mmol/L(160mg/dl),糖化血红蛋白〈8%者极少发生并发症,亦是延缓 其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遵循严格控制高血糖,坚持治疗达标的原则,才是治疗糖尿病的根本保证,不能偏听、偏信社会上的“游医”所谓 “包医、根治糖尿病”的谬论。
餐后血糖高病因
一、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占90%,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
二、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其他因素
1、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 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2、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3、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4、现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
降血糖的方法
1、增加活动量
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加强锻炼一般都会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简单的运动,如每天步行20分钟,只要能坚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体重。研究证实,经过合理的运动锻炼,糖尿病患者确实可以减少降糖药的用量,甚至可以完全脱离药物治疗。
2、“粗”粮不要细作
控制粮食碾磨的精细程度非常关键。以面包为例,白面包食物GI为70,但掺入75%~80%大麦粒的面包为34,所以提倡用粗制谷物代替精制谷物。
3、餐盘用小号
选用小号餐具能减少食量,降低对食物的摄取欲望和热量摄入,保持合理体重。
4、早餐换成“稠的”
由于稀饭加热的时间较长,淀粉容易转化为糊精进而易分解为萄萄糖。同时,稀饭呈半流体状态,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比较短,所以吃稀饭比吃主食更易于升高餐后血糖。因此,早餐最好不要只喝稀饭,要吃点“稠的”食物,坚持以吃主食为主。
5、饭量一定要算计
过度肥胖的人减掉5%的体重就能将糖尿病发病率降低70%。计算一下每日的摄入量,看看自己该少吃多少。
6、增加维C摄入
增加饮食中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的含量,能防止动脉血管壁被破坏,减少斑块堆积和心脏病,从而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增加膳食中果蔬的比例,能提供抗氧化剂的最佳来源。
7、增加无糖液体的摄入
脱水也会引起血糖的升高,人每天都应该摄入大约2~3升的无糖液体。当血糖升高时,喝水除了可以冲淡血糖还可以避免食物的过多摄入。存在心脏病或肾脏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适当限制液体的摄入,具体细节应该去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发现降低血糖最好的技巧
1、增加活动量
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加强锻炼一般都会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简单的运动,如每天步行20分钟,只要能坚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体重。
研究证实,经过合理的运动锻炼,糖尿病患者确实可以减少降糖药的用量,甚至可以完全脱离药物治疗。
2、“粗”粮不要细作
控制粮食碾磨的精细程度非常关键。以面包为例,白面包食物GI为70,但掺入75%~80%大麦粒的面包为34,所以提倡用粗制谷物代替精制谷物。
3、餐盘用小号
选用小号餐具能减少食量,降低对食物的摄取欲望和热量摄入,保持合理体重。
4、早餐换成“稠的”
由于稀饭加热的时间较长,淀粉容易转化为糊精进而易分解为萄萄糖。同时,稀饭呈半流体状态,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比较短,所以吃稀饭比吃主食更易于升高餐后血糖。
因此,早餐最好不要只喝稀饭,要吃点“稠的”食物,坚持以吃主食为主。
血糖为什么要测餐后血糖
测餐后血糖的意义
1.能完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数据的检测,一些非胰岛素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高,餐后的检测能帮助其更好的控制血糖。
2.餐后2小时血糖能反应用药是否合理,药物对血糖的控制是否正确。
3.餐后2小时血糖是胰岛细胞的储备功能的体现,尽早了解胰岛细胞功能性能变化,及时做好预防。
4.餐后2小时的血糖高低程度也是反应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体现,给积极预防糖尿病其他并发症给了良好的指标。
高血糖吃什么蔬菜好 魔芋
很多血糖高的人都容易吃晚饭后血糖升高,也就是餐后血糖高,如果能够经常吃魔芋,就会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减轻胰岛的负担。
怀孕后血糖高怎么办 怀孕后血糖高控制饮食
第一次检测出血糖超标之后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控制饮食,很多孕妈到后期体重增长过快,那么就容易造成孕期肥胖,孕期肥胖自然会导致血糖超标,请医生帮忙安排合理的孕期食谱,严格按照孕期的食谱来饮食,除此之外要定期复查,一直到指标下降顺利生产之后才可以安心。
降血糖的方法
1、增加活动量
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加强锻炼一般都会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简单的运动,如每天步行20分钟,只要能坚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体重。研究证实,经过合理的运动锻炼,糖尿病患者确实可以减少降糖药的用量,甚至可以完全脱离药物治疗。
2、粗”粮不要细作
控制粮食碾磨的精细程度非常关键。以面包为例,白面包食物GI为70,但掺入75%~80%大麦粒的面包为34,所以提倡用粗制谷物代替精制谷物。
3、餐盘用小号
选用小号餐具能减少食量,降低对食物的摄取欲望和热量摄入,保持合理体重。
4、早餐换成“稠的”
由于稀饭加热的时间较长,淀粉容易转化为糊精进而易分解为萄萄糖。同时,稀饭呈半流体状态,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比较短,所以吃稀饭比吃主食更易于升高餐后血糖。因此,早餐最好不要只喝稀饭,要吃点“稠的”食物,坚持以吃主食为主。
5、饭量一定要算计
过度肥胖的人减掉5%的体重就能将糖尿病发病率降低70%。计算一下每日的摄入量,看看自己该少吃多少。
6、增加维C摄入
增加饮食中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的含量,能防止动脉血管壁被破坏,减少斑块堆积和心脏病,从而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增加膳食中果蔬的比例,能提供抗氧化剂的最佳来源。
7、增加无糖液体的摄入
脱水也会引起血糖的升高,人每天都应该摄入大约2~3升的无糖液体。当血糖升高时,喝水除了可以冲淡血糖还可以避免食物的过多摄入。存在心脏病或肾脏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适当限制液体的摄入,具体细节应该去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每天这样吃才可降低血糖
1、“粗”粮不要细作
控制粮食碾磨的精细程度非常关键。以面包为例,白面包食物GI为70,但掺入75%~80%大麦粒的面包为34,所以提倡用粗制谷物代替精制谷物。
2、餐盘用小号
选用小号餐具能减少食量,降低对食物的摄取欲望和热量摄入,保持合理体重。
3、早餐换成“稠的”
由于稀饭加热的时间较长,淀粉容易转化为糊精进而易分解为萄萄糖。同时,稀饭呈半流体状态,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比较短,所以吃稀饭比吃主食更易于升高餐后血糖。因此,早餐最好不要只喝稀饭,要吃点“稠的”食物,坚持以吃主食为主。
为何糖尿病人餐后血糖高
1.餐后高血糖也与病人的饮食有关。一天中的餐后血糖以早餐和午餐后血糖升高明显,这除了与早晨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肝脏产生大量的葡萄糖有关外,可能还与病人早餐的质、量、烹调方法有关。有些病人早餐喜欢吃稀饭,由于稀饭加热的时间较长,淀粉容易在水中溶解,进食后能广泛与消化液接触而易吸收。另外,稀饭呈半流状态,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比较短,故早餐吃稀饭比吃干饭更易于升高餐后血糖。
2.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本身有关。尿病病人由于早相胰岛素分泌受损,胰岛素高峰延迟,餐后血糖往往明显升高,如果病人合并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则餐后高血糖会持续很长时间。
3.餐后血糖高与病人对餐后血糖的忽视有关。大多数糖尿病病人在监测血糖时,往往只重视空腹血糖,很少监测餐后血糖,只要空腹血糖达标,就认为万事大吉,无须调整药物的用量;由于缺乏对餐后血糖的监控,也就很少有针对餐后高血糖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控制饮食、运动或使用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等等,从而导致一旦医生要求检查餐后血糖,往往就发现自己的血糖高得惊人,糖化血红蛋白也明显升高。
降血糖吃什么比较好
1、“粗”粮不要细作
控制粮食碾磨的精细程度非常关键。以面包为例,白面包食物GI为70,但掺入75%~80%大麦粒的面包为34,所以提倡用粗制谷物代替精制谷物。
2、餐盘用小号
选用小号餐具能减少食量,降低对食物的摄取欲望和热量摄入,保持合理体重。
3、早餐换成“稠的”
由于稀饭加热的时间较长,淀粉容易转化为糊精进而易分解为萄萄糖。同时,稀饭呈半流体状态,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比较短,所以吃稀饭比吃主食更易于升高餐后血糖。因此,早餐最好不要只喝稀饭,要吃点“稠的”食物,坚持以吃主食为主。
4、饭量一定要算计
过度肥胖的人减掉5%的体重就能将糖尿病发病率降低70%。计算一下每日的摄入量,看看自己该少吃多少。
5、增加维C摄入
增加饮食中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的含量,能防止动脉血管壁被破坏,减少斑块堆积和心脏病,从而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增加膳食中果蔬的比例,能提供抗氧化剂的最佳来源。
餐后血糖高糖友如何是好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及餐后血糖高的治疗基础,而且需要终身坚持。一般情况下,休息的病人每天主食量为200-250克,如果食用含碳水化合物较高的红薯,土豆,山药,莲藕,粉皮,粉条,需适当减少主食量。将全天的主食分为5次进餐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高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合理的早餐,早餐也需换成“稠的”,由于稀饭加热的时间较长,淀粉容易转化为糊精进而易分解为萄萄糖,同时,稀饭呈半流体状态,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比较短,所以吃稀饭比吃主食更易于升高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高选择胰岛素治疗,对于由于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早餐后高血糖者,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可以帮助控制空腹血糖,进而使早餐后血糖明显下降。餐后血糖高患者采用混合型胰岛素制剂要注意两点:一是密切观察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水平小幅度调整胰岛素用量;二是为了防止低血糖每次调节一个点的用yao量,2-3天调整一次,直到满意为止。
餐后血糖高服用降糖药进行治疗,餐后血糖高的糖尿病患者,降糖yao应换成速效降糖药,能有效地补充胰岛素,控制餐后高血糖,并且安全性也有保障,而拜糖平能延缓餐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控制餐后高血糖较好的药物。注意餐后血糖高患者为了避免胰岛素用量过大,在血糖控制不满意时可同时口服降糖药。
磺酰脲类均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尿糖逐渐调整,达到满意疗效后试行减量,采用最低有效量。如果漏服应该尽快补服,但若已经接近下次用药时间,则不必补服或加倍用药。使用过程中需配合正确饮食及有效的体育锻炼。肥胖患者应限制每日摄入总热量与脂肪的比例,并进行体育活动,减轻体重,老年患者宜选用作用时间较短的磺脲类。
为减少胃肠道反应,二甲双胍应餐中或餐后立即服用。肠溶制剂可餐前服用,肠溶或缓释制剂应整片吞服,不应嚼碎掰开服用。缓释制剂晚餐时或餐后服用,均应避免与碱性饮料同服。早期联合治疗对强化血糖控制,延缓胰岛细胞功能衰竭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详细的了解糖尿病餐后血糖高怎么治疗,这样对于血糖高的发生就不要太多的惊恐了,患者只要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治疗,合理的进行调控,是可以有效减缓餐后血糖高的问题的,病情也能很快的被控制住。
哪餐后运动效果好 糖尿病什么时候运动效果最好
2型糖尿病是因胰岛素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高血糖状态,即胰岛素无法满足身体所需,或是组织抵抗胰岛素,使得身体不能有效地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高峰一般会推迟出现在餐后2小时左右,血糖高峰值可超过肾糖阈值8.9mmol/L或超过11.1mmol/L。长时间高血糖状态对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危害非常大,长期积累会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因此,控制餐后血糖高峰和血糖升高幅度,以及加快高血糖回落是治疗2 型糖尿病的主要目标。
而运动可以帮助控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峰值上升的高度或是缩短高血糖状态持续的时间,正因为此,身体条件尚可的糖尿病患者都会选择通过运动来控制血糖。为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糖尿病患者在制订运动方案时,首先应测定一段时间的三餐后的血糖峰值曲线,然后再根据血糖峰值曲线图中峰值出现的时间,选取血糖峰值变化较大的三餐之一,在血糖峰值前15分钟开始运动,这样既可以控制血糖高峰尽快回落,又能避免长时间高血糖状态的存在。
各人情况不一样,有的人可能早餐后血糖波动最大,有的人可能午餐后血糖波动最大,有的人可能晚餐后血糖波动最大,可见,至于哪餐后去运动好要因人而异。
运动要取得好的效果,运动时间也要因人而异。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时,同等运动强度下,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肌肉吸收血糖量会逐渐增多。如果血糖水平能保持在控制目标范围内,则对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控制更有利。可见,糖尿病患者选择某一项运动方式,多长时间能把血糖降至控制目标范围所用的时间,即可作为你的有效运动时间。
如:你的午餐后2小时是血糖高峰期,选择午餐后1小时45分钟时去运动,运动方式是健步走,当你走到1小时时,你的血糖水平是7.0mmol/L以下,达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则1小时就是你选择健步走时,合理的运动时间。
明确了什么时间去运动,以及运动多长时间,还得长期坚持才能使运动发挥最大的效果。一次有效运动发挥的效应可维持2~3天,明确显效需要2周时间的运动累积,且这种累积效应具有人体生物适应长期性、停训消退不稳定性和人体生物适应阶段性的特点。因此,要获得稳定的运动累积效应和长期稳定的运动治疗效果,就必须长期持续地坚持运动治疗。
总之,运动需要个体化。糖尿病患者通过监测血糖,发现自己三餐后的血糖波动规律,应尽量选择血糖波动大的那一餐后去运动,运动后血糖达到控制目标水平最为理想,且要长期坚持,这样你才能真正获得运动带来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