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气不和的青苏茶怎么泡
治疗肝气不和的青苏茶怎么泡
青苏茶
原料
青皮5g、苏叶3g、白芥子3g、龙胆草3g、归尾2g、花茶3g。
用法
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
疏肝行气止痛。
用途
肝气不和,胁肋刺痛如击如裂者。
如何治疗肝气不舒有效
1、肝气不舒的症状
肝气不舒的症状有很多,主要有出血,头晕目眩或者是浑身乏力,失眠多梦等等的情况,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调,闭经、痛经或者是乳房胀痛等等。当患者朋友出现这种情况时,会感到胸闷不畅,呕吐目眩,整天会处于一个低迷的状态,不仅会对身体会造成一个严重的伤害,还会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要早日对肝气不舒的症状引起重视。
2、肝气郁结怎么调理
对于肝气郁结的调理方法主要是饮食药物方面的调养。肝气郁结常表现为经常叹气,疲倦无力,失眠多梦,入房涨痛等等,所以我们建议患者朋友们平时的一定要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芹菜,西红柿,胡萝卜,青菜,柑橘等等,也可以多喝一些茶,比如红枣枸杞茶,生姜红糖茶,或者是冰糖雪梨。这些对于治疗肝气郁结都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生麦芽的功效与作用 疏肝解郁
生麦芽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常配伍菜户、香附、川楝子等药。
荔枝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理气止痛
荔枝核入肝、肾经。具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疗肝气郁结、肝胃不和、胃脘久痛等病症。
肝气郁结中医来给你支招
饮食调养
气郁气质着具有气机郁结而不舒畅的潜在倾向,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豆豉、苦瓜、萝卜、洋葱、菊花、玫瑰等。气郁体质者应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南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柠檬等,一面阻滞气机,气滞则血凝。亦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激凌、冰冻饮料等。
疏肝理气,少量饮酒
可少量饮酒,以活动血脉,提高情绪。(最好喝葡萄酒,因葡萄酒有降血脂和美容的作用)。
多食行气的食物
佛手、橙子、柑皮、韭菜、茉莉花、玫瑰花、荞麦、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皮、刀豆、香橼等。
黄花菜做解忧汤
白居易有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杜康是酒大家都知道,但萱草单听名字您可能很陌生,但说起它的花——黄花菜,可是无人不知。
买干的黄花菜25克与合欢花10克,加水煮半小时,用药汁兑蜂蜜,睡前喝一杯。症状改善后,一周喝两次作为巩固。合欢可以舒解心中郁闷,安神活络,令人欢乐无忧。而黄花菜能除烦安神,这两样配合到一起就能达到除烦、解郁、安神之效,专门治疗虚火上炎导致的烦躁、精神不安,闷闷不乐、失眠健忘。
中药调理方法
治疗肝气郁结宜疏肝解郁,必要时配以理气化痰,活血软坚等法。
常见的治疗肝气郁结的药方是:柴胡12g,木香10g,郁金10g,厚朴10g,当归10g,茯苓10g。(本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医生辩证后再对症下药)
它的主要功效是疏肝解郁,理气和胃。药方是为肝气郁结导致肝脾不和而设。柴胡、郁金可以疏肝理气解郁,以祛致病之因,为主药。当归补血活血为辅药。木香、厚朴、茯苓理气健脾共为佐药。所有药合用,既可疏肝理气解郁,补肝血,又可醒脾补中。
如果是长时间的肝气郁结,肝睥不和,而又经日常调理无效时,可以吃一些中成药来调理。那肝气郁结吃什么药好?例如逍遥丸或者加味逍遥丸,加味逍遥丸一般是用于肝经有热,也就是比较容易发火的这一类肝气郁结的治疗,普通的肝气不舒可以使用逍遥丸。
如何治疗肝气不足
一、肝气不足的缓解方法
1、调理方法多以养肝为主,“逍遥散”:为疏肝理脾常用方剂,方中仍以柴胡为君,顺其条达之性以疏肝解郁,当归、杭芍、白术、云苓以养血柔肝健脾。
2、“柴胡疏肝散”:以疏肝理气、和血止痛见长,亦在柴胡、香附等疏肝理气药中佐以杭芍养血柔肝,以免耗伤肝体肝火旺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能够帮助;清火的食物,如黄瓜,橙子,苦瓜等.喝茶也可起到清肝火的作用,如绿茶,苦丁茶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同时也可以选择养生健肝茶,用沸水冲泡后当茶饮用,养生健肝茶是由绞股蓝,溪黄草,柴胡,灵芝,枸杞子,猪苓,甘草等组成的,对营养过剩或饮食不规律所引起的脂肪肝人群和血脂偏高人群有预防调理的作用。
“一贯煎”: 本方乃于滋养肝肾药中,少加疏肝利气之川楝子组成,以使肝体得养,气机条达。
二、对于这些肝气不足的患者,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进行调理。比如在平时多吃一些可以补气易消化的食物,以及营养丰富、甘平或是甘温的食物等。这些食物主要有葡萄、木瓜、苹果、黑木耳、豆浆、鸡蛋等。除此以外,也可以喝些溪黄草、灵芝、枸杞子、菊花、甘草等养肝茶来调养,或是吃黄芪、紫河车、玉米、豆腐、人参等不起的食物或药物来达到补肝益气的作用。
三、对于肝气不足的患者,建议在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户外运动,在增强身体免疫能力的同时,达到补气的作用.。虽说对于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来说,肝气不足是很常见的症状.但是建议肝脏疾病患者不要忽视了肝气不足,应及时的做相关的检查并进行治疗,以免引起病情的恶化。
如何调理肝气郁结
1、饮食调养
气郁气质着具有气机郁结而不舒畅的潜在倾向,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豆豉、苦瓜、萝卜、洋葱、菊花、玫瑰等。气郁体质者应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南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柠檬等,一面阻滞气机,气滞则血凝。亦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激凌、冰冻饮料等。
2、疏肝理气,少量饮酒
可少量饮酒,以活动血脉,提高情绪。(最好喝葡萄酒,因葡萄酒有降血脂和美容的作用)。
3、多食行气的食物
佛手、橙子、柑皮、韭菜、茉莉花、玫瑰花、荞麦、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皮、刀豆、香橼等。
4、黄花菜做解忧汤
白居易有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杜康是酒大家都知道,但萱草单听名字您可能很陌生,但说起它的花——黄花菜,可是无人不知。
买干的黄花菜25克与合欢花10克,加水煮半小时,用药汁兑蜂蜜,睡前喝一杯。症状改善后,一周喝两次作为巩固。合欢可以舒解心中郁闷,安神活络,令人欢乐无忧。而黄花菜能除烦安神,这两样配合到一起就能达到除烦、解郁、安神之效,专门治疗虚火上炎导致的烦躁、精神不安,闷闷不乐、失眠健忘。
5、中药调理方法
治疗肝气郁结宜疏肝解郁,必要时配以理气化痰,活血软坚等法。
常见的治疗肝气郁结的药方是:柴胡12g,木香10g,郁金10g,厚朴10g,当归10g,茯苓10g。(本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医生辩证后再对症下药)
它的主要功效是疏肝解郁,理气和胃。药方是为肝气郁结导致肝脾不和而设。柴胡、郁金可以疏肝理气解郁,以祛致病之因,为主药。当归补血活血为辅药。木香、厚朴、茯苓理气健脾共为佐药。所有药合用,既可疏肝理气解郁,补肝血,又可醒脾补中。
如果是长时间的肝气郁结,肝睥不和,而又经日常调理无效时,可以吃一些中成药来调理。那肝气郁结吃什么药好?例如逍遥丸或者加味逍遥丸,加味逍遥丸一般是用于肝经有热,也就是比较容易发火的这一类肝气郁结的治疗,普通的肝气不舒可以使用逍遥丸。
肝气不和怎么调理
不良情绪是引发肝气郁结的首要原因.当然,患有其他疾病也会导致肝气郁结.一旦患有严重疾病或长期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也将会影响人的情绪, 从而影响到肝;另一方面,疾病本身会导致身体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导致肝气郁结.
首先,尽可能保持开朗的心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及其他活动,以排遣郁闷,松弛心情;其次,要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忌食辛辣食物,戒烟戒酒;最后,可以考虑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比如逍遥丸―逍遥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传统应用于口燥咽干,神疲乏力,食欲减退,两肋作胀痛等病症.
麦芽有什么作用 疏肝理气
麦芽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常配伍菜户、香附、川楝子等药。
魂门的位置在哪里
魂门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2个椎体即为第9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4横指(即3寸),平肝俞,按压有酸胀感。
魂门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健脾。
主治病证:
1.肝气不舒,肝胃不和之胸胁胀痛,呕吐,泄泻,黄疸诸病症。
2.筋脉失养之肩背筋急疼痛诸症。
3.饮食不下,消化不良,肠鸣,癔病,肝胆疾病。
常用配伍
1.配支沟,期门,日月,太冲,侠溪,肝俞,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
2.配中脘,阳陵泉,太冲,内关,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呕,治疗肝气犯胃之呕吐。
3.配下脘,璇玑,足三里,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行滞,治疗食滞饮食不下。
4.配中脘,天枢,足三里,脾俞,针刺平补平泻法,调理肝脾,治疗土虚木乘,肝脾不调之泄泻。
5.配阳陵泉,悬钟,肾俞,太冲,针刺补法,滋阴养筋,缓急止痛,治疗肝肾阴虚,筋脉失养之肩背筋急疼痛。
肝气不和怎么调理
1.和肝汤
【组成】当归10克,白芍10克,党参10克,柴胡10克,茯苓12克,香附10克,白术10克,苏梗6克,大枣4枚,薄荷(后下)5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和肝汤”是方老积多年临床经验,师((伤寒论》小柴胡汤和解之法所拟的方子。本方的应用范围极广,方老曾用于治疗肝胆系统疾病、脾胃系统疾病、心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当然,这些病的病机必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血不足、肝气不柔、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脾不健运、水湿内停或筋脉失养、经络阻滞不畅,除此无效。
2.滋补汤
【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5克,熟地黄9克,白芍9克,当归9克,官桂5克,陈皮9克,木香5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补法九方的基础上,方老自拟“滋补汤”作为补虚扶正的基本方剂。在本方中,用四君子汤之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补脾益气,培后天之本;四物汤之当归、熟地、白芍滋阴补肾、养血和肝,固先天之本;另外,佐官桂、陈皮、木香、大枣温补调气、纳气归元,使其既有四君四物之气血双补之功,又有温纳疏利之力,使全方补而不滞,滋而不腻,补气养血,调和阴阳。不管临床表现如何,只要是气血不足、五脏虚损,均可灵活加减使用。
针刺中脘可治什么病 中脘穴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可灸,散寒除湿,理气和中,如配足三里,梁丘,合谷,胃俞,治疗寒积胃痛;配足三里,大横,公孙,合谷,治疗寒积腹痛;配脾俞,胆俞,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治疗寒湿阴黄;配关元,神阙,天枢,足三里,治疗寒湿霍乱;配大椎,外关,合谷,治疗外感风寒之呕吐。
2.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调理肠胃,消积导滞,如配天枢,内庭,治疗饮食停滞之纳呆,泄泻,便秘;配足三里,内关,治疗饮食停滞,胃气上逆之嗳气,恶心,呕吐;配丰隆,内庭,神门,通里,治疗宿食停滞,胃气不和之失眠,心烦。
3.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或平补平泻法,行气止痛,调和肠胃,如配间使,公孙,太冲,阳陵泉,足三里,治疗肝气犯胃之胃痛;配肝俞,天枢,足三里,阳陵泉,行间,治疗肝郁泄泻;配期门,天枢,气海,行间,治疗气郁便秘;配膻中,气海,足三里,太冲,治疗肝俞气鼓;配足三里,间使,天突,治疗肝气郁结,中焦气阻之梅核气;配膈俞,期门,京门,行间,三阴交,治疗气滞血瘀之胁下坚痛。
4.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或平补平泻法,补益脾胃,如配脾俞,关元俞,天枢,足三里,阴陵泉,治疗脾虚泄泻,肠鸣;配公孙,下脘,璇玑,足三里,治疗脾胃虚弱,食积不化之纳呆,食不化,翻胃;配脾俞,足三里,乳根,膻中,少泽,治疗脾胃虚弱之乳少。
5.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委中点刺出血,清热化湿,逐秽化浊,如配合谷,上巨虚,天枢,阴陵泉,治疗湿热痢疾,泄泻;配天枢,公孙,阴陵泉,委中,治疗湿热霍乱;配合谷,曲池,上巨虚,腹结,治疗热结便秘;配至阳,腕骨,阳陵泉,太冲,治疗湿热黄疸。
如何治疗肝气不舒有效
治疗肝气不舒宜疏肝解郁,必要时配以理气化痰,活血软坚等法。药方:柴胡12g,木香10g,郁金10g,厚朴10g,当归10g,茯苓10g。功用: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主治:肝气郁结症,精神抑郁,胸胁胀痛,脘闷嗳气,腹胀纳呆、月经不调,舌苔发白,脉弦等。
药方是为肝气郁结导致肝脾不和而设。柴胡、郁金可以疏肝理气解郁,以祛致病之因,为主药。当归补血活血为辅药。木香、厚朴、茯苓理气健脾共为佐药。所有药合用,既可疏肝理气解郁,补肝血,又可醒脾补中。
同时也可以采用猪肚白术汤进行食疗,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猪肚1具,白术60克,煨姜45克,胡椒15克,精盐适量。将猪肚洗净,去油脂,放入沸水中焯后去水,晾干水 后备用。将白术、煨姜、胡椒放入猪肚内,缝合猪肚,猪肚外以针刺小孔,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2小时,放入精盐调味。捞出猪肚,切块,喝汤吃猪肚。可以起到温中散寒,补脾益气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
文章中提及到的中医和食疗方法都是目前效果最为明显的,小编建议大家在怀疑自身有肝气不舒的情况时,要先咨询相关医生,然后再选择疗法进行治疗。与此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尽量保持舒缓放松的心情,以帮助症状的缓解。
肝气不和的症状是什么
肝气郁结一般的临床表现有:
1.闷闷不乐、精神抑郁;
2.胁下和肋骨之间出现胀痛,或者胁下有结块,
3.女性出现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甚至闭经;
4.梅核堵塞、气郁干呕;
5.小腹胀痛,出现肿块;
6.颈前长肿物,出现甲状腺肿大;
肝气郁结并不单单只是心情郁闷那么简单,时间久了会导致身体健康受损害,出现抑郁症、肝炎、乳腺增生、慢性咽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等的疾病,而肝脏不好也会影响我们的视力健康,因此养肝护肝很重要,中医养肝可通过饮食调理,中医药膳对各种疾病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调养肝脏的药膳有很多种,趁着春季养肝好时节,常吃些养肝护肝的药膳有助身体健康。
下面介绍一款调理肝的药膳,帮助大家养肝护肝远离肝病。
养肝药膳:双决明粥
主料:石决明、决明子
辅料:白菊花、粳米、冰糖
做法:决明子用锅炒出香味后,和白菊花、石决明一起放到砂锅中煎汁,取汁和粳米一起熬煮成粥,加冰糖调味即可。
用法:每天早晚一次,3-5天为一个疗程
作用:此粥可以养肝潜阳、清肝明目,出现赤目肿痛者可常吃,也适用于因肝阳上亢、肝肾亏虚引起的眼睛干涩、头晕目眩等症状。
平时当身体出现由以上症状的时候,最好是能够及时去中医检查,当发现有肝气郁结,可以采用以上的方法来进行调理,最好是能够在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些适合自己体质的药物酌情进行调理,平时还应该保持良好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