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产褥期的异常情况 尿潴留

产褥期的异常情况 尿潴留

由于会阴伤口疼痛,以及长时间卧床等原因,造成产后排尿困难,有尿意但尿不出或是排尿不顺畅。若产后6小时以上仍不能排尿,摸到子宫底升髙或子宫底下可以摸到充盈的膀胱,即为产后尿潴留。

处理方法:

1、用流水声诱导排尿。

2、用温开水冲洗外阴诱导排尿。

3、帮助产妇下床蹲下或入厕排尿。

4、上述方法仍无效,可在严格消毒下放置导尿管。

产褥期生理变化

1、生命指标的变化

产褥期间产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多数在正常范围内,产后一天内略升高,一般不高于38℃。产后脉搏略微减慢,每分钟60~70次,7天后可恢复正常。产后呼吸14~16次/分。产后血压平稳。

2、产褥期生殖系统变化

产褥期生殖系统变化主要包括子宫变化、子宫下段及宫颈变化、阴道及外阴变化。子宫变化,是指盘娩出后,子宫逐渐恢复到孕前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大概需要6周时间,期间主要变化为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子宫下段及宫颈变化主要在产后2~3天内,宫口任然可容纳2指。产后1周后,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复原;产后4周,宫颈恢复到没有怀孕时形态。分娩时常发生宫颈外口3点及9点处轻度裂伤,使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产前圆形(未产型),变为产后“一”字形横裂(已产型)。

3、乳房变化

产后乳房会变得更丰满,并开始分泌乳汁。产褥期2-3天会感觉乳房胀痛,这时应让宝宝早吮吸,刺激早下奶。最初几天的乳汁称为初乳,呈现淡黄色,其内含大量免疫抗体,能够提高宝宝出生后一年内的抵抗力。初乳一周后即转为正常母乳,乳汁白色,质较浓。

4、泌尿系统的变化

妊娠期孕妇体内潴留的多量水分主要通过肾排出,所以产后最初7天的尿量会增多。妊娠期发生的肾盂及输尿管扩张产后,需2~8周恢复正常。在产褥期,尤其在产后第一天,膀胱受压致使黏膜水肿、充血、肌张力降低、对膀胱内压的敏感性下降,以及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

5、消化系统的变化

产后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力减弱,大约需要2周时间恢复。因此很多产后在产褥期会发生便秘的情况。此外,在产褥期还会发生循环系统和血液变化、腹壁变化,一般在6-8周可恢复正常。

尿道感染其它症状

1.排尿异常:尿道感染的排尿异常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少见尿失禁和尿潴留。另外,慢性肾盂肾炎的患者早期会出现多尿的症状,但到了后期则会表现为无尿或少尿。

2.尿液异常:尿道感染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尿液异常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细菌尿、脓尿、血尿和气尿。

3.腰痛:尿道感染的患者还会出现腰痛的症状,腰痛的原因是肾脏及周围器官发生病变引起的,例如:肾脓肿、肾周围炎、神周围脓肿、急性肾盂肾炎等。

子宫脱垂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为主要原因。此外,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

产后习惯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

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指压利尿穴缓解产后尿潴留

尿潴留是产褥期常见的不适病症,会给产妇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诸多困扰。 一般来说,妈妈在顺产后4~6小时内就可以自己小便了,但如果在分娩6~8小时后甚至在月子中,仍然不能正常地将尿液排出,并且膀胱还有饱涨的感觉,那么,你就可能已经患上尿潴留了。产后尿潴留包括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种,前者是指自己完全不能排尿,后者是指仅能解出部分尿液。产后尿潴留不仅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指压利尿穴缓解产后尿潴留

尿潴留是产后临床常见并发症,治疗颇感棘手,临床观察发现,采用指压利尿穴位法有明显疗效,介绍如下。

病人取仰卧位,臀下置医用便盆,术者位于病人左侧,用右手食指垂直下压病人脐耻连线中点的利尿穴,先轻后重,逐渐下压,同时嘱病人放松自行排尿,排尿成功后再将术者的手离开患者腹部,若未排完尿液,可再行按压1次,直到排尿完毕。在操作过程中若膀胱充盈过度,按压时手法要轻,以免造成膀胱破裂。

产后尿潴留好发于第二产程长的产妇,多因胎儿对膀胱颈部长时间的压迫,致使膀胱水肿或神经功能障碍引起,而按压利尿穴可直接刺激膀胱神经,使副交感神经、脊髓神经兴奋,引起逼尿肌收缩,扩约肌松弛而引起排尿。

盆底康复适用哪些女性

1.阴道松弛、阴道痉挛、或是对性生活不满意的女性

2.有轻、中度子宫脱垂,阴道膨出的女性

3.各种尿失禁症状

4.易患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的女性

5.可为泌尿生殖修补术的辅助治疗

6.有产褥期症状的女性,如腰背痛、腹痛、尿潴留、乳涨、耻骨联合分离等不适症状

7.出现全身运动系统肌肉功能障碍的女性

8.下肢水肿、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的女性

9.术后疤痕疼痛的妈妈

子宫脱垂的病因

1.分娩

生产会给女性身体带来非常严重的损耗,还会给宫颈、主韧带、子宫骶韧带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加之产后支持组织没有恢复完全可致使子宫脱垂。

2.产褥期

不少产妇在坐月子爱采用仰卧姿势,这样很容易造成慢性尿潴留,生产后的子宫容易形成后位,当腹压增加的时候,子宫就会顺着阴道向下缓慢滑出,造成脱垂现象。

3.产后劳动

要是女性在生产之后没有悉心调养,反而时常蹲着做家务、洗尿布的话,会使增大腹压,进而导致子宫脱垂危险增加。

尿路感染出血怎么回事 尿道感染其它症状

尿道感染的患者除了出血以外,还会有以下症状:

1.排尿异常:尿道感染的排尿异常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少见尿失禁和尿潴留。另外,慢性肾盂肾炎的患者早期会出现多尿的症状,但到了后期则会表现为无尿或少尿。

2.尿液异常:尿道感染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尿液异常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细菌尿、脓尿、血尿和气尿。

3.腰痛:尿道感染的患者还会出现腰痛的症状,腰痛的原因是肾脏及周围器官发生病变引起的,例如:肾脓肿、肾周围炎、神周围脓肿、急性肾盂肾炎等。

相关推荐

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症状一:腰痛腰痛是临床常见症状,肾脏及肾周围疾病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肾脏包膜、肾盂、输尿管受刺激或张力增高时,均可使腰部产生疼痛感觉,下尿路感染一般不会引起腰痛;肾及肾周围炎症,如肾脓肿、肾周围炎、肾周围脓肿、急性肾盂肾炎,常引起腰部持续剧烈胀痛,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腰痛常为酸痛。 症状二: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等,主要见于上尿路感染患者,特别是急性尿路感染及伴有尿路梗阻的患者尤为多见。 症状三:排尿异常尿路感染常见的排尿异常是尿频、尿急、尿痛,也可见到尿失禁和尿潴留。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

子宫脱垂严重不严重

子宫脱垂是人们都担心不已的疾病,在生活中这种疾病的易患人群是很多的,尤其是新妈妈们,患发子宫脱垂疾病对患者的身体伤害极多,及时的治疗子宫脱垂疾病是大家都要知道的,大家都要注意其中的原因,那常见的导致子宫脱垂的原因有哪些呢? 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产后习惯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什么原因会引起子宫下垂呢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 什么原因会引起子宫下垂呢?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为主要原因。此外,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产后习惯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子宫脱落是什么原因 久躺导致腹压太大引起子宫脱垂

腹压其实就是腹部压力的简称,腹压可以由肌肉收缩的时候产生,主要是由腹壁肌以及膈肌收缩使腹内压增加,比如用力和咳嗽等,都是会增加腹压的。 一般腹压增加的话人的感觉主要就是腹胀,主要影响因素有心脏和气血等。 尤其是产褥期的女性朋友,大多都是喜欢仰卧的,容易引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和生殖道轴的方向是一致的,遇到腹压增加的时候,子宫会沿着生殖道的方向下降,从而发生子宫脱垂。 慢性便秘以及咳嗽,腹水或者是腹型肥胖,都会使腹压严重增加,从而造成子宫脱垂。

剖腹产后子宫恢复要多久 剖腹产后子宫恢复需注意

1、剖腹产后要及时排尿,防止产生尿潴留,严重还会引起膀胱肿大影响子宫恢复。 2、产褥期要避免长时间卧床,要适当的运动,防止子宫后倾。 3、产后新妈妈若子宫出血明显增多,要警惕有胎盘、胎膜残留或子宫收缩不好引起的不正常出血。 4、产后子宫在下降的过程中,肌肉会不断的收缩变短,肌细胞的长度和体积明显缩小,子宫肌层间的血管被压缩变细,肌层因为缺血会有疼痛感,这种腹痛在产后2-3天出现,主要是下腹部阵发性疼痛感,一般不需要特殊用药。

​子宫脱垂切除应该怎么办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为主要原因。此外,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产后习惯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发生子宫脱垂的解剖学基础。分娩造成宫颈,

产后要排汗吗

1、产妇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正在将妊娠期间积聚在体内的水分通过皮肤排出体外,这其实是产后身体恢复,进行自身调节的现象,不属病态。 2、产妇进食汤汤水水较多,也是出汗多的原因之一。 产后一般会出现褥汗的情况,因怀孕期体内潴留的水份在产后会以排汗的形式排出,是正常现象,出汗的情况以温度、体内潴留的水份多少而异。

子宫为什么会下垂

1、衰老造成的子宫下垂 年龄及器官衰老加上女性荷尔蒙雌激素的降低,使骨盆腔底部肌群错过张力,子宫韧带也逐步退化萎缩。 2、手术造成的子宫下垂 进行各类盆腔手术容易造成子宫下垂的后遗症。 3、先天性的子宫下垂 先天性盆腔肌群软弱、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也能够造成子宫下垂。 4、生育造成的子宫下垂 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为主要原因。 此外,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

产后尿道感染的症状

1、尿液异常:尿路感染可引发尿液的异常变化,多见的有细菌尿、脓尿、血尿和气尿等。 2、小便异常:小便异常就是其中之一种。尿路感染多见的小便异常是尿频、尿急、尿痛,也可见到小便失禁和尿潴留。 3、腰痛:肾脏包膜、肾盂、输尿管受刺激或张力增高时,均可以使腰部产生疼痛的感觉,下尿道感染通常不会引发腰痛。 4、尿道口红肿或外翻:女性尿道感染急性炎症时,尿道外口有红肿或外翻现象,这是由于粘膜表面常被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所粘合的缘故。

子宫脱垂发作的原因有哪些

1.分娩损伤:是子宫脱垂发病的主要原因。分娩,尤其是难产、第二产程延长或经阴道手术助产,易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和盆底肌肉的损伤,若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2.腹压增加: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慢性便秘及咳嗽,腹水或腹型肥胖,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 3.先天发育异常: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4.营养不良:营养严重缺乏可导致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