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颈酸痛按什么穴位 常按风府穴
肩颈酸痛按什么穴位 常按风府穴
风府穴在风池穴的旁边,与风池穴相平。长按风府穴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麻木,能够促进散热。
颈部有什么穴位
1、颈部有什么穴位
颈部几大穴位位置及主治疾病:风池穴。胆经穴位。别名:热府穴。位于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主治疾病: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风府穴:督脉穴。在颈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两风池穴连线中点。主治疾病:癫狂,痫证,癔病,中风不语,悲恐惊悸,半身不遂,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目痛,鼻出血。
2、按摩后颈部穴位
按摩后颈部穴位:一为风府穴,双手微微分开,沿着后颈部脊柱左右,轻按穴位。“风”,指穴内气血为风气也;“府”,府宅也。中医认为,督脉之气在风府穴吸湿化风,所以刺激这个穴位有散热、吸湿的功能。这个穴位的位置在后脑勺,后背正中往上,头发边缘。二为风池穴,风池穴有两个,也在后脑勺。风池穴具有壮阳益气作用。如果头痛头晕,容易耳鸣,可以多按摩这个穴位。
3、颈部的相关穴位
首先是中渚穴。中渚位于小指和无名指指间,下方约2厘米处(手腕侧)的部位。用手指触摸时,大约是在小指和无名指指骨之间的凹处。接着是阳池穴。阳池位于手腕中央,靠近小指侧的部位。各手指在手腕处会形成很粗的筋,在中指和无名指的粗筋交叉至手腕为止的部位,就是阳池的位置。第三处是关冲穴。关冲位于无名指指甲、靠小指侧的下端。正确地说,应该是在无名指指甲左边,画上一条直线,在指甲下端画一条横线,这二条线相交的地方,就是关冲。
颈部容易出现的疾病
颈椎病多因颈椎骨、椎间盘及其周围纤维结构损害,致使颈椎间隙变窄,关节囊松弛,内平衡失调。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颈、肩、臂、上胸背疼痛或麻木、酸沉、放射性痛、头晕、无力,上肢及手感觉明显减退,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肌肉萎缩。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督脉受损,经络闭阻,或气血不足所致。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慢性劳损是首要罪魁祸首,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外伤是颈椎病发生的直接因素。往往,在外伤前人们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使颈椎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外伤直接诱发症状发生。
怎么预防颈椎病
第一步,放松头部,将头部分别向两边转,动作要慢舒缓,来回十次。然后低头抬头来回10次。
第二步,站立的时候,我们把双脚打开,保持双脚与肩同宽,手臂要很自然的放下。抬头但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往后面仰,双眼看天空,保持几秒钟,然后吐气,之后再将头尽量的往前面低,下额最好能靠近身体,保持几秒。
第三步,手脚姿势同第二步保持不变,先将头部向左边侧头,耳朵尽量向肩贴近,保持片刻之后换右边侧头,来回10次。
第四步,手脚姿势同第二步保持不变,先将头部向前打圈10次,再将头部向后打圈10次。
第五步,手脚姿势同第二步保持不变,先用力地缩起脖子,肩部抬起,停留片刻之后,再将脖子、肩部放松。放松之后再将肩部用力往下沉,脖子向上拉伸,停留片刻之后放松。重复10次。
第六步,站立的时候,我们把双脚打开,保持双脚与肩同宽,手头一起用力坚持5秒左右,然后再换到前额做相同的动作,这样重复几次就好了。
风府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风府为什么不能艾灸
风府是散风吸湿的穴位,风最喜欢侵袭头部,常常会引起头痛,按摩风府穴能改善血液循环,但是是不能艾灸的,艾灸是火和热,火借风势,若是艾灸风府,风邪出不来会更加猖狂,在体内乱窜反而会加重头痛的症状。
小儿咽炎按摩改善
1.常用手法
(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拇、食、中三指挤捏天突穴30~50次,然后,以拇指指腹轻轻按揉1分钟.
(2)患儿坐位或俯卧,家长以拇指掐按风府穴1分钟,然后自上向下按揉颈部,反复操作2~5分钟。
(3)以指按压肩井穴1分钟。
(4)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天突穴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病症:天突穴的主治病症为:打嗝、咳嗽、呕吐、神经性呕吐、咽喉炎、扁桃体炎、喉咙的疾病。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风府穴
取穴方法:取此穴时通常采用俯伏、俯卧或正坐的取穴姿势,风府穴位于后颈部,两风池穴连线中点,颈顶窝处。主治疾病:风府穴的主治疾病为:按摩此穴道对于治疗多种颈部疾病、头部疾病都很有疗效,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
肩井穴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主治疾病:肩井穴的主治疾病为: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
曲池穴
取穴方法:取该穴道时患者应采用正坐,侧腕的取穴姿势,曲池穴位于肘部,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主治症状:曲池穴的主治症状为:老人斑、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上肢瘫、麻、痛;高血压、贫血等。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合谷穴
取穴方法: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主治疾病:合谷穴的主治疾病为: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这里顺便提及一下合谷穴指压的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道的疗效。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扁桃腺疼痛。
肩颈堵塞的危害 肩颈人体最先衰老的地方
肩颈处有几个穴位“风池穴、风府穴、风门穴”,这几个穴位是“风寒湿邪气”进入人体的主要通道,风寒湿邪进入肩颈后,就会在这里形成瘀阻。
而人体循环是从上往下,当人体内毒素较多的时候,毒素首先堆积的地方就是肩颈,因为肩颈是人体的十字路口,毒素堆积就会造成肩颈硬化、衰老。
当肩颈不通就会造成头部脑下垂体的营养不足,不能很好的分泌生长动情激素,尤其是女性,就会直接导致内分泌失调,提前进入更年期!
怎么按摩防治颈椎病
颈椎病是很多上班族的烦恼,脖子僵硬,活动不便,这些都是颈椎病的典型症状,如果不积极的治疗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甚至会导致瘫痪,那么颈椎病该如何防治呢?中医介绍,穴位按摩是防治颈椎病的最好方法。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在格子间里的小白领特别容易得上颈椎病。人体的脊椎具有一定弯曲度。办公室一族长期伏案工作,盯着电脑超过10小时,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就会使脊椎曲度发生改变,就像是生了锈。相应地,颈椎会变得僵硬,腰椎会变直、反弓,引起腰痛。
风府穴
“风”,指穴内气血为风气也;“府”,府宅也。中医认为,督脉之气在风府穴吸湿化风,所以刺激这个穴位有散热、吸湿的功能。这个穴位的位置在后脑勺,后背正中往上,头发边缘。如果后脑勺疼痛、麻木,按摩这里可以有效缓解。
取穴:后颈部,两风池穴连线中点,颈顶窝处。
手法:按摩三分钟
风池穴
风池穴有两个,也在后脑勺。中医认为,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风池穴具有壮阳益气作用。如果头痛头晕,容易耳鸣,可以多按摩这个穴位。经常偏头痛的人,也可以留意找找这个穴位。平时如果偏头痛,就按摩疼痛方向对应的那个风池穴,见效会很快。
取穴: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手法:按摩三分钟
肩外俞
肩外俞穴在背部,肩膀两侧,左右各一,肩胛骨上缘摸到的凹陷处就是。肩外俞所在的肩胛提肌是一条很细小的肌肉,可它一旦劳损就会导致上半身很多部位的不适,而按揉肩外俞穴能使很多上半身的疾病或疼痛得到缓解。按摩这个穴位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效果。颈椎有问题的人,容易感觉背部僵硬,总有背部肌肉被牵拉住的感觉,可以多揉揉肩外俞穴。
取穴: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手法:左手绕过肩膀按摩右侧,右手按摩左侧。左手手指按牢右侧穴位以后不动,然后右臂肩关节往前划圈或者往后划圈。这种按摩方法看起来复杂,其实动手做起来,非常简单。还可以用拍打肩胛的手法来舒经活络。办公室一族,还有经常开车的人,不妨经常做一做拍打肩胛的动作,有利于疏通经络,让上半身的神经肌肉都得到放松。具体方法是:一上一下拍打,再配合前后左右甩臂;右手掌拍左肩,左手掌拍右肩,左右交叉;甩到下面时,手背扣打腰背,每次可拍打八个八拍。
别等颈椎“生锈”,平时就要注意保养。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看电视,都能偷空给自己按摩。按对了这三个穴位,缓解颈椎问题最有效。
肩膀后面酸痛有什么穴位
一、肩膀后面酸痛有什么穴位
建议,先用热水泡过的湿毛巾热敷一下,然后擦干。双手轻轻放在双肩上侧,用中度的力量顺时针环绕着按摩5分钟,然后再进行逆时针环绕按摩。或者做肩绕环的运动,然后抖动双肩充分放松,还有一种就是用手捏,用力,因为酸痛是由于过度疲劳导致肌肉无氧运动产生乳酸,用毛巾热敷也成,但是加上手动的放松应该消除的更快。
1、风府穴
双手微微分开,沿着后颈部脊柱左右,轻按穴位。“风”,指穴内气血为风气也。“府”,府宅也。中医认为,督脉之气在风府穴吸湿化风,所以刺激这个穴位有散热、吸湿的功能。这个穴位的位置在后脑勺,后背正中往上,头发边缘。如果后脑勺疼痛、麻木,按摩这里可以有效缓解。
2、风池穴
风池穴有两个,也在后脑勺。中医认为,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风池穴具有壮阳益气作用。如果头痛头晕,容易耳鸣,可以多按摩这个穴位。经常偏头痛的人,也可以留意找找这个穴位。
慢性鼻炎怎么按摩
慢性鼻炎按摩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治则:疏风宣肺,通络开窍。
取穴:人中,印堂,上星,百会,风府,风池,大椎,睛明,曲池,通天,玉枕,合谷,迎香,口禾髎,中府,肺俞,风门,肩井。
按摩手法:
1.患者取坐位,按摩者先用一指禅推法沿颈椎棘突两侧往返操作5分钟,按揉风池,风府穴,以酸胀为度;然后从风池起沿颈椎两侧用拿法治疗,自上而下往返5遍,拿双侧肩井穴,按揉大椎,肺俞,风门各半分钟,横擦两肩与大椎一线,以局部透热为度。
2.患者取坐位或仰卧,按摩者面对而坐,先以一指禅推法施于人中,迎香,口禾髎,睛明,印堂,上星至百会穴,往复数次,再揉曲差穴,拿合谷穴。然后按摩者转至患者身后,或患者该俯卧位,按摩通天,玉枕,风池,风府,大椎穴,然后用小鱼际擦法或抹法于鼻梁两侧,以局部温热为度。
3.患者取坐位,按摩者先按揉两侧中府穴,以酸胀为度;再拿双上肢,从肩到腕往返5次,按揉曲池及拿合谷穴,最后搓双上肢以结束治疗。
颈部有什么穴位
颈部几大穴位位置及主治疾病:风池穴。胆经穴位。别名:热府穴。位于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主治疾病: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风府穴:督脉穴。在颈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两风池穴连线中点。主治疾病:癫狂,痫证,癔病,中风不语,悲恐惊悸,半身不遂,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目痛,鼻出血。
2、按摩后颈部穴位
按摩后颈部穴位:一为风府穴,双手微微分开,沿着后颈部脊柱左右,轻按穴位。“风”,指穴内气血为风气也;“府”,府宅也。中医认为,督脉之气在风府穴吸湿化风,所以刺激这个穴位有散热、吸湿的功能。这个穴位的位置在后脑勺,后背正中往上,头发边缘。二为风池穴,风池穴有两个,也在后脑勺。风池穴具有壮阳益气作用。如果头痛头晕,容易耳鸣,可以多按摩这个穴位。
3、颈部的相关穴位
首先是中渚穴。中渚位于小指和无名指指间,下方约2厘米处(手腕侧)的部位。用手指触摸时,大约是在小指和无名指指骨之间的凹处。接着是阳池穴。阳池位于手腕中央,靠近小指侧的部位。各手指在手腕处会形成很粗的筋,在中指和无名指的粗筋交叉至手腕为止的部位,就是阳池的位置。第三处是关冲穴。关冲位于无名指指甲、靠小指侧的下端。正确地说,应该是在无名指指甲左边,画上一条直线,在指甲下端画一条横线,这二条线相交的地方,就是关冲。
颈部容易出现的疾病
颈椎病多因颈椎骨、椎间盘及其周围纤维结构损害,致使颈椎间隙变窄,关节囊松弛,内平衡失调。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颈、肩、臂、上胸背疼痛或麻木、酸沉、放射性痛、头晕、无力,上肢及手感觉明显减退,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肌肉萎缩。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督脉受损,经络闭阻,或气血不足所致。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慢性劳损是首要罪魁祸首,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外伤是颈椎病发生的直接因素。往往,在外伤前人们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使颈椎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外伤直接诱发症状发生。
怎么预防颈椎病
第一步,放松头部,将头部分别向两边转,动作要慢舒缓,来回十次。然后低头抬头来回10次。
第二步,站立的时候,我们把双脚打开,保持双脚与肩同宽,手臂要很自然的放下。抬头但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往后面仰,双眼看天空,保持几秒钟,然后吐气,之后再将头尽量的往前面低,下额最好能靠近身体,保持几秒。
第三步,手脚姿势同第二步保持不变,先将头部向左边侧头,耳朵尽量向肩贴近,保持片刻之后换右边侧头,来回10次。
第四步,手脚姿势同第二步保持不变,先将头部向前打圈10次,再将头部向后打圈10次。
第五步,手脚姿势同第二步保持不变,先用力地缩起脖子,肩部抬起,停留片刻之后,再将脖子、肩部放松。放松之后再将肩部用力往下沉,脖子向上拉伸,停留片刻之后放松。重复10次。
第六步,站立的时候,我们把双脚打开,保持双脚与肩同宽,手头一起用力坚持5秒左右,然后再换到前额做相同的动作,这样重复几次就好了。
颈椎病推拿治疗方法
推拿治疗颈椎病取穴以颈项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为主。取风池,风府,夹脊,肩井,曲垣,天宗,肩中俞,肩外俞,缺盆等穴。
方法一:
1.患者坐位,施术者施滚法于颈背部,放松两侧斜方肌和肩胛提肌,操作3-5分钟。
2.施四指推法于颈项,上背部,配合拇指点按风池,风府,夹脊,曲池,天宗,肩中俞,肩外俞,缺盆等穴,操作5分钟。
3.施拿法于肩井,风池和两侧项肌,各处操作10-15次。
4.一手托患者下颌,一手按扶后枕部,拔伸颈椎半分钟。
5.施掌根揉法与颈背及上背部,操作2-3分钟。
6,施掌振法于大椎穴,以局部透热为度。
方法二:
1.患者坐位,施术者施滚法于颈项及上背部,配合颈椎前屈,后伸和左右旋转等被动运动,操作5分钟。
2.施一指禅推法于两侧项肌,自上而下往返3-5遍。
3.施拇指点按法于风池,风府,肩井,曲垣,天宗,肩中俞,肩外俞,缺盆等穴,以酸胀为度,每穴操作半分钟。
肩膀痛按摩9个穴位最有效
建议,先用热水泡过的湿毛巾热敷一下,然后擦干。双手轻轻放在双肩上侧,用中度的力量顺时针环绕着按摩5分钟,然后再进行逆时针环绕按摩。或者做肩绕环的运动,然后抖动双肩充分放松,还有一种就是用手捏,用力,因为酸痛是由于过度疲劳导致肌肉无氧运动产生乳酸,用毛巾热敷也成,但是加上手动的放松应该消除的更快。
1、风府穴
双手微微分开,沿着后颈部脊柱左右,轻按穴位。“风”,指穴内气血为风气也。“府”,府宅也。中医认为,督脉之气在风府穴吸湿化风,所以刺激这个穴位有散热、吸湿的功能。这个穴位的位置在后脑勺,后背正中往上,头发边缘。如果后脑勺疼痛、麻木,按摩这里可以有效缓解。
2、风池穴
风池穴有两个,也在后脑勺。中医认为,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风池穴具有壮阳益气作用。如果头痛头晕,容易耳鸣,可以多按摩这个穴位。经常偏头痛的人,也可以留意找找这个穴位。
3、中渚穴
中渚位于小指和无名指指间,下方约2厘米处(手腕侧)的部位。用手指触摸时,大约是在小指和无名指指骨之间的凹处。
4、阳池穴
阳池位于手腕中央,靠近小指侧的部位。仔细地说,就是将指尖反翘起来,各手指在手腕处会形成很粗的筋,在中指和无名指的粗筋交叉至手腕为止的部位,就是阳池的位置。
5、关冲穴
关冲位于无名指指甲、靠小指侧的下端。正确地说,应该是在无名指指甲左边,画上一条直线,在指甲下端画一条横线,这二条线相交的地方,就是关冲。
6、合谷穴
用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对准另一只手的虎口边,然后拇指屈曲按下去,指尖指向的位置就是合谷穴了。按压合谷穴,能够缓解久坐办公室常常会有的头疼以及眼部胀痛。
7、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膝盖下三寸的位置。腰部的僵硬酸疼,甚至久坐导致的胃部不适,都可以通过按摩足三里穴,得到一定的调整。
8、肩井穴
肩井是治疗肩膀酸痛和肌肉纠结的代表性穴位,肩膀的肌肉越僵硬,酸痛的感觉就越强烈。其位置在低头时,颈部后方会突出一块骨头,肩井穴在这块骨头与肩膀末端连接线的中间点。中指按压法,手心朝向肩膀,拇指或者中指放在肩井穴上轻轻按压。
9、中府穴
中府穴是消除肩膀酸痛的重要穴位,主要治疗由上身前弓或者长时间穿高跟鞋走路导致的肩膀酸痛。其位置在锁骨末端向下约两指宽的地方。按压方法,用手微微握住肩膀,将拇指放在中府穴上轻轻按压。
常按什么部位能缓解肩颈酸痛
1、颈部的风池穴
在后脑勺发际一寸的凹陷处,隐藏了一个重要的缓解肩颈酸痛的穴位——风池穴,经常对此穴进行按揉,能起到极好的缓解肩颈酸痛等不适的目的。
另外,当颈部动脉产生供血不足等症状时候,还会出现头晕脑胀、恶心呕吐等不适,而此时我们可以对风池穴进行按摩,也能起到极好的缓解作用。
在对风池穴进行按摩的时候,手部力度一定要轻缓,以风池穴处有酸胀的感觉为宜,另外早晚对穴位处各按摩一次。
每次按摩大概保持5分钟左右便可以,另外对于一些肩颈酸痛较为厉害的人群,每次按摩的时间长度可以适量延长。
2、肩膀的肩井穴
在肩膀处有一个重要的调节肩颈酸痛的穴位——肩井穴,也就是在肩峰与大椎连线的中点处。
此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位,并且此处的肌肉比较多,这里的经脉和穴位也很特殊。
当人体出现过度疲劳的时候, 此处的肌肉则会产生痉挛等不适,从而波及到整个肩颈部位,而此时若对肩井穴进行按揉,则能很好的对肩部的酸痛感产生调节和缓解作用。
在对肩井穴进行按摩的时候,会有明显的酸痛感觉,而出现这种感觉也表明肩部的肌肉产生痉挛。
另外身体的错误坐姿等不良习惯也会使得肩部肌肉呈现过度疲劳的感觉,从而表现出肩颈酸痛。
而在按摩时,将手部的拇指按压在肩井穴处,然后其它的四个手指放在对侧,手部稍微用点力。
对穴位处进行用力的按捏,除了按捏之外,还可以对肩井穴等周围的部位进行拍打。
但是手部的力度和动作一定要轻缓,坚持按摩5分钟左右,能很好的促进此处的气血处于一个通达状态,这对于缓解肩颈酸痛以及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