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养生 背部
小雪养生 背部
背为阳中之阳,如忽视背部保暖,容易受风寒入侵,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建议:冬天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天气好的时候,别忘了给后背来个“日光浴”,热流会让全身舒服。
小雪养生 腰部
腰部是肾之腑,一旦它觉得冷就会立刻闹情绪,男性会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女性则容易月经紊乱,出现痛经等。
建议:天冷时一定要穿中长外衣,不要让腰部裸露。平时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每天早晚各做50次,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小雪养生食谱 鱼肉火锅
食材:鱼肉400克、冻豆腐3块、白菜适量、冬菇5个、鸡汤5碗、当归30克切薄片、 盐适量。
做法:
1先将白菜斜切成片,香菇泡软洗净切丝,鱼肉切成薄片,冻豆腐切成小块,再将鸡汤放入火锅内,并将切好的当归片全部放入火锅内;
2用大火煮开后,再用文火煮20分钟,使当归的药效成分煮出来;
3加适量盐、味精等调味,然后再将鱼片、豆腐、白菜、香菇等下锅,煮开即可食用。
功效:活血御寒,温暖身体,改善容颜。
小雪养生食谱 黑豆羊肉炖当归
食材:羊肉(瘦)1000克、黑豆100克、当归10克、桂圆10克。
做法:
1先将黑豆用2杯清水煮软,同时另一个锅煮已切薄片的羊肉,煮时要除去泡沫及肥油;
2将黑豆及羊肉倒入炖盅内,加入当归,同时加入切碎的桂圆肉,隔水炖上3小时即可。
功效:温补肾阳,还可以降低胆固醇。
小雪养生食谱 枸杞肉丝
食材:枸杞20克、瘦猪肉100克、青笋20克、油、盐、砂糖、味精、绍酒、麻油、干淀粉、酱油适量。
做法:
1 瘦肉、青笋洗净切丝,拌入少量淀粉;
2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翻炒,烹入绍酒,加入砂糖、酱油、食盐、味精搅匀,放入枸杞子翻炒致熟,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滋阴补血,滋肝补肾。
小雪养生远离各种误区
居室开空调时注意保湿通风
天气越来越冷,不少家庭开始启用空调,但冬天室内外温差较大,使用空调时要注意谨防 “空调病”。不少人喜欢将空调温度设得很高,对此,专家表示一般来说,冬天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外出时,一定要注意增加衣物,谨防感冒。
此外,专家还提醒,冬天再次使用空调前,也要注意经常洗洗过滤网。因为过滤网极易堆积灰尘,更是霉菌等滋生的温床,若不及时清洗,很容易造成微生物、颗粒满天飞等情况,严重者还会引起皮肤过敏,甚至通过空气传播,侵犯人体皮肤、呼吸系统等。为此,冬天使用暖风空调前,应先对空调过滤网进行消毒。使用过程中,最好每隔一个月消毒一次。
冬天气候本就干燥,再加上长时间吹空调,皮肤特别容易干燥。在开空调时,可在室内放一盆水或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开窗通风,使室外湿润冷空气与室内暖空气对流交换,不仅保持屋内湿度,还可将室内浑浊空气排出,益于健康。
睡眠蒙头睡觉、整夜电热毯不可取
冬季昼短夜长,睡眠时间相应增多。合理调节睡眠,利于身心情志调养。但如何保证良好睡眠?上海市中医医院睡眠专家许良提醒说,睡觉时“头凉脚暖”、“蒙头睡觉”或“以衣代被”等,都可能影响到睡眠质量。
天气寒冷,不少人睡觉时喜欢将头埋入被窝。但被窝内不仅氧气不足,还充满各种代谢气体,可能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醒来后人会感到头晕、胸闷、乏力、精神不振,甚至还可能诱发做梦……还有些人喜欢穿着袜子和厚厚的衣服睡觉,对此,许良提醒说,人在睡眠状态下,毛孔要保持呼吸透气,代谢气体才更易排出。如果穿着过多的衣服睡觉,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发挥。此外,衣被过多,温度太高,衣服还易汗湿,引发感冒。
为过一个温暖的冬天,许多市民还都用上了电热毯。但专家提醒说,一般人群最好不要整夜都开着电热毯睡觉,因为被窝内温度持续过高,容易使人感到发干发燥,甚至上火等。电热毯最好能在睡前就先接通电源,被褥加热后一段时间关闭电源,这样入睡时不会觉得太冷即可。
饮食适当吃点阳性、黑色食物驱寒
冬天很多人畏寒,于是会通过吃羊肉来驱寒。专家表示,怕冷是一种阳虚体质,也有可能是因为内火不能疏散到体表,两者应该区别对待。如果是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来保持体内的阳气充足,让身体变暖。但对于内火旺盛而不能散发的人,则要减少摄入热性食物,比如:可以多吃一些白萝卜、香菇等凉性食物,促进血液循环,让体内火气能传送至体表,这样也就不再畏冷了。
但总体来说,冬天阴郁寒冷,适宜多吃一些补肾又温补的食材。潘主任建议说,除了核桃、牛羊肉等之外,一些黑色食物也是很好的选择,比如:黑木耳、黑芝麻、黑米、黑大豆等,这样都是能够迅速帮助恢复身体热量的食物。
小雪养生 耳朵
耳为宗脉之所聚,耳朵的热量很容易散发,再加上皮肤薄,容易长冻疮。
建议:建议大家外出时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如戴上耳罩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
小雪养生四个小贴士
风俗:
因气温急剧下降而开始降雨,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时已呈初冬景象。谚云:“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小雪雪漫天,来年必丰产。果园清得净,来年无病虫。”小雪过后是加工腊肉和制糖的最佳时期。
起居:
小雪节气中,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特别容易引发抑郁症,所以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多晒太阳,多听音乐。清代医学家吴尚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我国传统的医学理论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应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另外,在温暖的室内不要捂得太严,以温暖不出汗为好;到温度较低的地方要及时添加衣服,避免一冷一热促生感冒;开窗通风时,不要站在风口迎风而吹,易感风寒起居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饮食:
孙思邈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结,不足以生存也。”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健、益寿延年,而饮食不当则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小雪时节,饮食方面要多吃热量高、温补性和益肾食品。
温补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茸等;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熬粥、栗子炖肉、白果炖鸡、大骨头汤、核桃等。另外,为避免血液黏稠,应多食保护心脑血管的食品,如丹参、山楂、黑木耳、西红柿、芹菜、红心萝卜等。
这个节气里,室内暖气都开始供暖,外面寒冷,人们穿得严实,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就容易生“内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容易上火。“经常听说周围的人出现口腔溃疡,甚至脸上的疙瘩也比平日里多了,这些就是内火的表现”。虽然寒冷的日子里,人们喜欢吃热乎乎的食物,但是我们要告诫大家,过于麻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这会更助长体内的“内火”。
另外,寒冷干燥的室内,大多数人感到口鼻干燥,好像要冒火了,姜教授建议大家可以多喝点热汤,比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既暖和又能滋补津液。
运动养生
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慢跑,爬楼梯,快步走都好,只是衣服不要穿得过多,令身热,脚上有热感,胸中充满暖意就可以了。
养生就是顺四时,此时只有重视外在的气候变化,避寒就温才能祛病于身外。小雪正值五运六气的终之气,建议各位仍要保持每日泡热水脚的好习惯,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节喜制怒;经常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丰富生活;释放不良情绪。
小雪养生 鼻子
鼻为肺之窍,鼻黏膜一旦接触冷空气,会导致黏液分泌减少,鼻子的“屏风”作用变差,进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因此外出别忘了戴上口罩,尤其是在空气质量较差的时候。
建议:每天晨起或睡前,用双手拇指外侧相互搓热后,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下,接着按摩鼻翼两侧迎香穴15-20次,能增强鼻部血液循环,提高耐寒能力。
小雪养生食谱 黑芝麻红枣粥
食材:粳米150克、黑芝麻粉20克、枣(干)25克、白砂糖30克.
做法:
1 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和红枣,先用旺火烧沸,然后改用小火熬煮,待米粥烂熟;
2调入黑芝麻粉及白糖,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益肝补肾、养血润燥、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小雪养生 双脚
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往往不足。
建议:最好每天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2℃最佳,同时可按摩脚掌的涌泉穴,起到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
小雪养生吃什么 小雪养生食疗方
材料:党参20克,枸杞子15克,粳米150克,2味药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同煮粥。
功效:补肝健脾益肾。
材料:益智仁20克,糯米200克,益智仁洗净、晒干或烘干后研为细末,待淘洗干净的糯米放入沙锅里,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粥,待粥快好时调入益智仁末、精盐,稍煮即成。
功效:温脾胃、暖肾阳。
材料:牛肉250克,香菇150克,枸杞子60克,盐少许,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煲至肉熟烂,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补肾养肝。
材料:牛膝15克,黑豆150克,杜仲40克,大枣20克,鸡腿肉400克,鸡翅膀200克,先煎药取汁,再入各肉块和葱、生姜烹制而成。
功效:补肝益肾、强腰壮膝。
材料:莲藕500克、鲤鱼400克、生姜适量,煲煮而成。
功效:以补虚生津佐餐常用,适于糖尿病等一切体虚之人。
材料:桑椹子50克,黑芝麻80克,胡麻仁30克,白糖50克,糯米粉650克,黏米粉300克,以药汤和面,揉团成糕即成。
功效:健脾胃、补肝肾。
另外如若四肢冰凉、夜晚难暖者,可进食附片猪肉煲、乳鸽附片煲,达温阳补虚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