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补气方法十五则
民间的补气方法十五则
补气方俗话说:人活着就是一口气。民间人们检查――个人是死是活,通常摸一摸这个人还有没有气,可见,气对于人体是多么重要。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祖国医学认为:人身三宝精、气、神。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它充满全身,运行不息,关系着人体的健康与寿夭。祖国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早就指出过:“百病生于气”,意思是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人体气的运行有关。因此,要养好生,必须注意补气。补气法,适应于气虚之人,不是气虚,不能用这种方法。所谓气虚,即气不够用,动则即喘。经常感到疲倦乏力、少亩懒语、面色胱白、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舌边有齿痕(即有牙印),脉虚弱无力。[方一]椰子1个。将椰子剥去外皮,去壳,取白色肉瓤,切成小块食之,每次数块。椰子肉,异名椰子瓤,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胚乳,色白,嚼之似肉质。味甘性平,“益气,去风,食之不饥,令人面泽”(《本草纲目》)。椰子果肉含油量为60%一65%,油内大部分脂肪酸为饱和脂肪酸,仅有很少的油酸与亚油酸。这与一般植物油有很大不同。饱和脂肪酸尽管有一些弊端,但也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为了维持良好的健康水平,营养学家建议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最好各占1/3,即保持1:1:1的比例较为适宜。此外椰子肉尚含有一些蛋白质、蔗糖、葡萄糖,对皮肤的健美也有益处。老年人、高血脂症、肥胖者慎用。[方二]豆浆200克,粳米59克;白糖适量。豆浆加水与米同煮为粥,或粳米如常法煮粥,临熟时加入豆浆,继续煮至粥成,以白糖调味,每日2次。本方补虚羸,肥健人,适合于体弱多病,形体消瘦者食用。[方三]大麦100克,草果6克,羊肉50克。将羊肉洗净,制成肉末,备用;大麦煮汤,临熟时,加人羊肉末、草果、黄酒及食盐,搅拌均匀,小火继续煮至熟烂,遂停火,佐餐食用。本方温中、养胃、肥健,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消渴、体弱消瘦者食用。[方四]生黄芪30--60克,粳米2两,红糖少量,陈皮末1克。每次取生黄花浓煎取汁,选用粳米、红糖少量同煮,等粥将成时,调入陈皮末,稍沸即可。本方补益元气、健睥养胃、利水消肿,适用于劳倦内伤、慢性腹泻、体虚自汗、老年性浮肿、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疮疡久溃不收口等一切气血不足的病症。[方五]芡实、山药、茯苓、莲肉、薏苡米、白扁豆、党参、白术各6克,大米100克,糖适量。将前8味中药,加水共煮40分钟,捞出党参与白术之药渣,再人淘干净的大米,继续煮烂成粥,分顿调糖食用,连吃数日。本方健脾益气,温阳利湿,适用于体虚无力,虚肿,泄泻等症。[方六]干山药、白术各30克,人参3克,面粉500克。山药、白术、人参研成细粉。加面粉,清水合面,斡薄切片煮食。本晶有补气健脾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大便泄泻,疲倦无力。本方出自《圣济总录》,原方名“山芋丸”,用于“脾胃虚弱,不思进饮食”,为补气健脾常用方。脾胃虚弱,运化无权,生化无力,则见食少便泻,疲倦无力。法宜补气健脾,方中以山药为主,补气健脾;以白术、人参、面粉为辅佐,白术补气健脾,人参大补中气,面粉补养肠胃。诸料合用,更增强补气健脾功效。本方补气之力较强,对于元气虚弱也可应用。本方对外感及实热病证者不宜食用。[方七]水发燕窝10克,水发竹荪40克,鸡腿肉150克,水发香菇100克,火腿丝10克,精,盐、味精、白糖、胡椒粉、水淀粉、姜汁、猪油、料酒、高汤各适量。鸡肉、香菇、竹荪切成条。竹荪、香菇下锅氽透捞出。锅加入猪油、姜汁、料酒、水,先将燕窝下锅滚片刻捞出,放人竹荪、香菇、鸡肉滚煮,待鸡肉熟后倒出放人碗内,加人燕窝火腿丝。后烧锅,加入高汤、猪油、味精、白糖、胡椒粉,待沸后用水淀粉勾稀芡,淋在面上即成。本汤莱以竹荪燕窝合鸡肉、香菇、火腿而成。竹荪又名竹参,竹笙,为世界上著名的珍贵食用真菌,被誉为“山珍之王”,“菌中皇后”。竹荪菌体洁白细嫩,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其中含粗蛋白20.1%,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并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特别丰富,竟高达1.76%。所以它不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而且是一种上好的调味品。竹荪历来被作为高贵的馈赠礼品,也只有在帝王御膳中才能见到它。竹荪具有补气益肾,止痛止咳,防腐解毒之功效,且能减少腹壁脂肪的贮积,对高血压、高胆固醇患者也有一定疗效。竹荪配用大补元气、润肺益肾之燕窝,健脾滋肾之火腿,补血益气之鸡丝,开胃化痰之香菇,则具补元气、益肺肾、开胃健脾之功。对于体虚痨瘵之人食用效果更佳。此汤菜味鲜;素为人爱。[方八]黄羊肉250克,党参50克,精盐、味精、料酒、姜丝、猪油、肉汤各适量。将黄羊肉洗净,切片。党参润透洗净切片。先在锅内加油、姜丝、料酒、味精、盐及肉汤,烧开后加入黄羊肉、党参共煮,至肉熟烂,调味即成。黄羊肉具补中益气功效,常用治劳伤、虚寒。党参益血补肺,补益中气,两者相合为用,则此汤菜补中益气之效更著。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反胃,饮食减少,消瘦之人。健康人食之能健脾胃。[方九]水发鱼翅1000克,熟火腿50克,香菜、豌豆苗各25克,料酒、精盐、味精、白糖、白胡椒粉、葱、姜、熟猪油、鸡汤各适量。先将热火腿切成3厘米长的细丝,豌豆苗掐根留尖洗净,葱切段,姜切片,均拍松,备用。将水发鱼翅滗去碗内原汤,用沸汤烫一次,重新放在碗内,上放葱段、姜片,倒入鸡清汤,加料酒、精盐,放在笼中蒸20分钟,取出滗去汤,拣出姜葱。另坐锅于火上,倒人熟猪油,油热后,投入葱段、姜片,倒入鸡汤,放人蒸过的鱼翅,加精盐、白糖、料酒,烧开后,移至小火上将鱼翅炖至软烂。同时,另取锅于火上,倒入鸡汤,加料酒、精盐,烧开后,加味精调好口味,把炖烂的鱼翅拣去葱姜,捞在一个大罐子内,将烧开的鸡汤浇于罐中,撒上火腿丝、豌豆苗、香莱末、白胡椒粉即成。鱼翅,为海味珍品。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等物质,为上乘名菜。中医认为此物性味甘、平,人于脾胃经。具有益气、养胃、补五脏、益肾、强筋骨的作用。可治疗病后,年老体弱,并有强壮健身作用。[方十]葱刃克,猪蹄4只。食盐、味精各适量。将猪蹄拔净毛,洗净,用刀划口置锅中,葱切段加入锅内,加盐、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炖熬至熟烂即成。吃肉喝汤。本汤菜补气消肿,适用于血虚四肢疼痛,浮肿,疮疡肿痛等。[方十一]老鸭2只,猪蹄1对,葱1根,姜1抉,花椒少许,料酒、食盐各适量。将老鸭宰杀后,热水煺毛,剖腹去内脏,切成小块,放入开水锅中氽2分钟捞出,控去血水,洗净备用。猪蹄刮尽毛垢,洗净,劈破为两块。生姜切片,葱切长段。砂锅内放水适量,将老鸭与猪蹄同入锅内,先用武火烧开,撇去汤面上浮沫,然后投入姜片、葱段、料酒、花椒,用文火炖约2小时,至猪蹄与鸭均脱骨为度,放食盐入锅再炖数分钟,即停火起锅,分次食之。补气肥体,健脾开胃。适用于身体赢弱,病后体虚,产后少乳。[方十二]鳖甲30克,鸽子1只,料酒、精盐、味精、胡椒粉各适量。将鸽子去毛和内脏,洗净。将鳖甲打碎放人白鸽腹内加清水适量,料酒、胡椒粉、盐,放瓦盅内炖熟,以味精调味,装汤碗即成。鳖甲味威性平,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之功效。《医学入门》谓之“主劳疟、老疟、女儿经闭、小儿痫疾。”《本草衍义补遗》谓之“补阴补气”,是一味补阴软坚常用之晶。鸽肉能滋肾益气。《本草逢原》谓之能对“久患虚羸者,食之有益。”《四川中药志》记载它能“治妇女干血劳,月经闭止。”二料共用,具有滋肾益气、散结通络之功效。适用于妇女因身体虚弱而致月经闭止之人。另对于肾虚、气虚、身体瘦弱者食之有益。脾胃阳衰、食减便溏及孕妇忌食。[方十三]羊肉、牛奶各250克。生姜20克,山药100克。将羊肉洗净切小块,生姜洗净切片共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微火炖7―8小时,用筷子搅烂匀。另取砂锅一只,倒人羊肉汤1碗,加人山药(洗净切片)煮烂,再倒入牛奶煮沸即成。奶香浓郁,色泽明亮。温中补虚,益精补气。适用于病后、产后经常肢冷,疲倦,气短者。牛奶中含大量的钙、镁、铁等金属元素,可与某些有机碱类如四环素类药物发生结合反应,减弱二者疗效。故服食本方时不宜吃其它食物。[方十四]牛肉250克,红枣10枚,盐、味精少许。将牛肉切成小块与红枣文火炖熟。补中益气,助肌生长,促进伤口愈合。[方十五]醋炙五味子5克,枸杞子10克,白糖适量。五味子和剪碎的枸杞子放人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再调入白糖。趁热频饮,随饮随兑人沸水适量至味淡。经常饮用本品有益气补肾功效。适用于素体或病后倦怠,乏力,虚汗,腰膝痛等肾气亏损诸症;也可作为养生补益之剂。本方出自《摄生众妙方》,品名为后加,原用于治“注夏虚病”,为脾胃虚弱或气阴不足者常用之品。五味子以酸为主,温而不燥,敛气滋阴;枸杞子甘平,既滋肾阴,又助肾阳。适用于常人或病者诸百损之症。本方注解适合用治“夏虚”,说明对气阴耗散征象者尤为适宜。
民间常用的气血双补方
[方一]
牛肉1000克,食盐适量,黄酒250毫升。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去除血污和浮沫,继小火煎煮半小时调入黄酒和食盐,煮至肉烂汁稠时即可停火,待冷装盘食用。佐餐食用。
本方补脾胃,益气血,肥健人,适用于虚弱、消瘦、少食、乏力、精神倦怠者食用。
[方二]
童子鸡1只,黄酒、生姜、食盐、葱白各适量。将鸡宰杀,去除内脏和鸡毛,洗净切块,在汽锅内放入鸡块,并放葱、姜、黄酒、食盐等佐料,不加水,利用汽锅生成的蒸馏水,制得“鸡露”。佐餐,饮露食肉。
本方益气、补精、肥健,凡体弱、产后、病后、老年消瘦者均可酌情选用。
[方三]
松子仁50克,蜂蜜25克,胡桃肉50克。松子仁、胡桃肉捣成碎末,与蜂蜜拌匀,上火煮沸遂停火,待冷装并备用。
本方润肺益肾、补中肥健,适用于身体瘦弱者长期服用。
[方四]
太子参15克,山药、白术各10克、生黄芪15克,麦冬、黄芪各10克,黄精、鸡血藤各15克。水煎服,每周服1剂。
本方益气补血,主治形体消瘦,肤色无泽,精神不振。
[方五]
黑大豆10阗克,猪油适量。黑大豆如作酱法,取黄捣末,调入猪油熬炼成膏。每次1匙,开水冲服,每日2次。
本方长肌肤,益颜色,加增气力,肥健人, 《图经本草》曰:“久服令人身重”。
[方六]
黑驴肉500克,豆豉、黄酒、食盐各适量。驴肉冲洗干净,切块,放入锅中,加豆豉、黄酒、食盐、清水,旺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熟烂即成。
本方有补血益气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风眩,心烦。
本方出自《饮膳正要》,原方用于“风狂,忧愁不乐,安心气”,为补血益气方。久病体虚,或劳伤过度,气血耗损,则见劳损;血气不足,不能上荣头目,则见虚风眩晕;气血亏虚,心神失养,则见心烦。法宜补血益气。方中重用驴肉为主,血肉有情之物,大能补血益气;以豆豉为辅佐,兼清心除烦,合用而为补血益气之方。本方补气血重在补血,用治气血亏虚而以血虚为主。
[方七]
人参10克,大枣5枚。人参切片备用。大枣洗净备用。人参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浸泡半天,加大枣,煮约1小时即成。
本方有大补气血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虚弱劳损。
本方出自《十药神书》,原方用于“止血后此药补之”,为大补气血的代表方。日久调摄不当,久病失于调治,或失血过多,均可导致气血严重亏虚和虚弱劳损,法宜大补气血。方中以人参为主,大补元气;
以大枣为辅佐,补气养血。人参与大枣配伍,并可益气生血,合用而成大补气血之方。
本方可用于贫血。
本方补益之力较强,对实症、热症者不宜食用。
[方八]
鲜葡萄汁500毫升,蜂蜜1000毫升。葡萄汁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粘稠如膏时,加入蜂蜜,加热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一汤匙,以沸水化开代茶饮用。适用于热病烦渴,或食欲不振等症。
葡萄性味甘酸乎,能滋肝肾阴液,配合蜂蜜,具有补益气血,润燥作用。
[方九]
黄精50克,粳米100克。黄精清水浸泡后捞出,切碎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备用。黄精与粳米放人锅内,加清水,旺火烧沸后用小火煮至粥成。
本方有补虚损,益气阴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
本方出自《调疾饮食辨》,原方用于“一切诸虚百损,不拘阴阳气血衰惫,无不宜之”,为治疗虚弱劳损常用方。虚弱劳损,多由久病失于调治,耗损气阴而成,法宜补虚损,益气阴。方中以黄精为主,补虚损,填精髓,益气阴;以粳米为辅佐,补气养血以增强黄精补虚之力。两者合用而为补益虚损之方。本方滋补之力较强,虚弱劳损以阴虚精亏为主者尤为适宜。
本方加冰糖调食,可增强其滋补润肺功效。适宜于肺痨咳嗽,咯血。
本方可用于肺结核。
本方性质滋腻,易助湿生痰,故脾虚湿困、痰湿咳嗽以及中寒便溏者不宜食用。
十全大补汤中药方剂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全大补汤
【处方】 人参、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芎、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甘草(炙)、黄蓍(去芦)、川芎、当归(洗.去芦)、白芍药,各等分。
【炮制】 上一十味,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并皆治之。此药性温不热,平补有效,养气育神,醒脾止渴,顺正辟邪,温暖脾肾,其效不可具述。
【用法用量】 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页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十全大补汤
【别名】 十全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十补汤《仁斋直指》卷十五)。
【处方】 人参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芎 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甘草(炙)黄耆(去芦)川当归(洗,去芦)白芍药各等分
【制法】 上药十昧,锉为细末。
【功能主治】 温补气血。治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忱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2个,同煎至100毫升,不拘时候温服。
【备注】 本方是由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再加黄耆、肉桂所组成。方中四君补气,四物补血,更与补气之黄耆和少佐温照之肉桂组合,则补益气血之功更着。惟药性偏温,以气血两亏而偏于虚寒者为宜。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大寒节气吃什么 小寒节气是什么时候
公历1月5日-7日之间。
小寒节气时,太阳公转到黄经285°的位置,小寒节气是冬天的第五个节气,也是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也是数九寒天中最冷的“三九”期间,温度到达了全年的最低值,为了御寒,民间有补冬文化。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宜食物品
桑椹
俗称桑果、桑枣,宜紫黑者为优。性寒,味甘,有补肝、益肾、滋阴、明目的作用,中医常用以治疗肝肾阴虚的头昏、目暗、耳鸣、口干、消渴等病。对肝肾阴虚的男性更年期综合症,宜于夏令多吃些新鲜紫黑色桑椹子,颇有裨益。《本草经疏》中说得极好:“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五脏皆属阴,益阴故利五脏。热退阴生,则肝心无火,故魂安而神自清宁,神清则聪明内发。”
山药
性平,味甘,有滋肾、补肺、健脾、益精的作用。《本草正》中就说“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本草经续》中还说它 “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由此可见,男子更年期出现的腰腿酸软、头晕耳鸣、阴茎易举而易痿、精液渐少等肾阴不足之症,食之最宜,且宜多食常食。不仅如此,对心气虚怯的男子更年期患者,亦宜食之,有补虚安神的功效。正如《药性论》所说:“山药镇心神,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
黑芝麻
性平,味甘,补肝肾、润五脏,民间也常用于肝肾阴虚之人,认为它有强身体、抗衰老、乌须发、坚筋骨的效果。对肝肾阴虚型男子更年期综合征,民间有用黑芝麻配合核桃肉、桑椹子各等量捣烂混合,再用蜂蜜调匀,每次服2汤匙,每日3次,空腹服下。
枸杞子
性平,味甘,有滋肾阴、补肝血、明目的功效,凡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健忘遗精者,适宜用枸杞子泡茶常饮,对男子更年期综合症病人,食之最宜。对此,明代医学家缪希雍说得颇有道理:“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枸杞子能生精益气,除阴虚内热明目者,盖热退则阴生,阴生则精血自长,肝开窍于目,黑水神光属肾,二脏之阴气增益,则目自明矣。”不仅目明,50~60岁的男子更年期,多见有肝肾阴虚,以及阴虚火旺的综合症候群,常吃些枸杞子,可以纠正肝肾阴虚而导致的综合症。
何首乌
为男子更年期的滋补佳品,民间多用何首乌粉经常调服,或同黑芝麻混合研末加白糖食用。首乌主要功用是补肝肾、益精血、抗衰老,明·李时珍认为何首乌“功在地黄、天门冬之上”,可见其滋补能力。对男子更年期所表现的肝肾阴亏的综合症状,都有食养调理效果。
肺癌的民间偏方五则
癌症是医学界的不治之症,无法逆转,但如果治疗得当还是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在民间流传着不少治疗肺癌的偏方,有口皆碑的效果让人想试一试。小编特整理了五则,供大家参考。
[治疗肺癌的偏方一] 百合沙参汤:主治阴虚型肺癌。中医学认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
肺癌患者大多数都有伤阴的病理变化,方中百合等养阴润肺、滋阴补血、泻肺清热、清热解毒消肿。
[治疗肺癌的偏方二] 丹皮、生地各12克,鱼腥草、蒲公英各30克,丹参、王不留行、野菊花各12克,五味子9克,夏枯草、海藻、海带,各15克。水煎服,日l剂,早晚服。
本方滋阴清热,化瘀散结,对肺癌治疗有效。
[治疗肺癌的偏方三] 甜杏仁10枚,牛乳100毫升,大枣5枚,粳米50克,桑白皮10克,生姜3克。杏仁用水浸泡,去皮尖,加入牛乳绞取汁液,大枣去核,生姜切片,备用。先煮桑白皮、姜枣,煎取汤液,加米煮粥,临熟时点入杏仁汁,再继续煮至粥成,每日2次。
本方止咳平喘,补中养胃,防癌抗癌。本药膳可作为呼吸道癌症、肺气肿、肺心痛患者的辅助食品。
[治疗肺癌的偏方四] 鱼腥草30克,瓜蒌皮、八月札各15克,生苡仁、石上柏、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各30克,山豆根15克,生牡蛎、夏枯草各30克,赤芍12克,龙葵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为肺癌的有效方,功能软坚化痰,解毒散结。
[治疗肺癌的偏方五] 夏枯草、海藻、海带、生牡蛎、石见穿、徐长卿各30克,丹皮9克,瓜蒌15克,生地、野菊花、王不留行子、铁树叶、蜀羊泉、望江南、鱼腥草、蒲公英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民间女人补气补血的小偏方
方一:核桃松子佛手
材料:猪脚一只、核桃、松子仁各30克。
做法:将猪脚洗干净(选择猪前脚更有肉,后脚更有筋吃起来更好吃)然后入锅煮至半熟,然后去骨取皮,在皮肉上加入松子仁,核桃仁卷好,在用线扎紧。再将扎紧的猪脚皮装入盘中煮烂,冷切就可食用了。
此方不仅补气补血,关键还养颜,猪脚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延缓衰老,同时中医认为猪脚还具有养阴气的作用。而核桃和松子仁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也都是非常丰富的,其中的维生素E还可延缓细胞衰老,减少皮肤色不的沉着呢?
方二:乌贼桃仁汤
材料:新鲜的乌贼250克、桃仁15克,黄酒,酱油、白糖等调味品可适量。
做法:将乌贼肉洗干净,切成条状备用,然后将桃仁去皮洗干净备用。再将乌贼肉,桃仁同清水一起放入砂锅中用旺火煮沸后依据个人的口味加入调味品,然后再用小火煮至其烂就可。
此主具有养血调经之功效。在《陆川本草》中说妇人经闭,可食之方,可见乌贼本身就具有养血调经之功效,加入桃仁就可活血。本方除孕妇以外一般女性都可食用。
方三:桑椹糯米粥
材料: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
做法:先将桑椹叶洗干净弄成汁,然后去渣,用桑椹汁同糯米一起煮做成糯米干饭,冷却之后加入适量的酒曲搅拌均匀,就可成酒酿。
桑椹糯米酿适合气血不足之女性每日佐餐食用,其中可补中益气,特别是对肝肾阴亏消渴者有着很好的保健功效。
方四:桂圆小母鸡汤
材料:净母鸡一只、桂圆肉、荔枝肉、莲子肉、枸杞子各15克、冰糖30克。
做法:将母鸡切成小块,同桂圆肉、荔枝肉、莲子肉、枸杞子一起至于锅中,然后在加适量的水一起用文火熬煮两个小时就可以了。
此方是民间最常见的补气养血方,特别是对病后,术后,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有一定的食疗功效。
方五:牛乳粳米粥
材料:牛乳、粳米、白糖适量
做法:将粳米洗干净,然后放入锅中用大火煮至半熟,然后加入年奶,煮成粥,加入适量的白糖就可食用了。
此方可大补阴血,特别是对于素体抱恙的女性由为适用。
小年为什么分南北呢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小年时间并不同,北方过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而南方过小年则是腊月二十四,这是因为古代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官家过小年是在农历二十三,而普通老百姓是农历二十四,还有一些在水上生活的人过小年是在农历二十五。当时由于北方地区靠近京城,受到官气的影响,慢慢也将小年改到了腊月二十三,而南方仍然保持原先的汉族传统在腊月二十四。
民间女人补气补血的小偏方
生活中很多女性都在打听如何补气血,补气血的方法都有哪些?为了解决大家的疑惑,特地整理了一些民间女人补气补血的偏方给大家,希望对有需要补气血的女人们都能有所帮助。
方一:核桃松子佛手
材料:猪脚一只、核桃、松子仁各30克。
做法:将猪脚洗干净(选择猪前脚更有肉,后脚更有筋吃起来更好吃)然后入锅煮至半熟,然后去骨取皮,在皮肉上加入松子仁,核桃仁卷好,在用线扎紧。再将扎紧的猪脚皮装入盘中煮烂,冷切就可食用了。
此方不仅补气补血,关键还养颜,猪脚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延缓衰老,同时中医认为猪脚还具有养阴气的作用。而核桃和松子仁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也都是非常丰富的,其中的维生素E还可延缓细胞衰老,减少皮肤色不的沉着呢?
方二:乌贼桃仁汤
材料:新鲜的乌贼250克、桃仁15克,黄酒,酱油、白糖等调味品可适量。
做法:将乌贼肉洗干净,切成条状备用,然后将桃仁去皮洗干净备用。再将乌贼肉,桃仁同清水一起放入砂锅中用旺火煮沸后依据个人的口味加入调味品,然后再用小火煮至其烂就可。
此主具有养血调经之功效。在《陆川本草》中说妇人经闭,可食之方,可见乌贼本身就具有养血调经之功效,加入桃仁就可活血。本方除孕妇以外一般女性都可食用。
方三:桑椹糯米粥
材料: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
做法:先将桑椹叶洗干净弄成汁,然后去渣,用桑椹汁同糯米一起煮做成糯米干饭,冷却之后加入适量的酒曲搅拌均匀,就可成酒酿。
桑椹糯米酿适合气血不足之女性每日佐餐食用,其中可补中益气,特别是对肝肾阴亏消渴者有着很好的保健功效。
方四:桂圆小母鸡汤
材料:净母鸡一只、桂圆肉、荔枝肉、莲子肉、枸杞子各15克、冰糖30克。
做法:将母鸡切成小块,同桂圆肉、荔枝肉、莲子肉、枸杞子一起至于锅中,然后在加适量的水一起用文火熬煮两个小时就可以了。
此方是民间最常见的补气养血方,特别是对病后,术后,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有一定的食疗功效。
方五:牛乳粳米粥
材料:牛乳、粳米、白糖适量
做法:将粳米洗干净,然后放入锅中用大火煮至半熟,然后加入年奶,煮成粥,加入适量的白糖就可食用了。
此方可大补阴血,特别是对于素体抱恙的女性由为适用。
方六:羊乳羊脂羹
材料:羊乳250克、羊脂60克。
做法:将两种材料一起放入锅中煮成羹食就可。
此方在出自《食疗本草》中,说其可补肾虚,亦中中风,特别是对于身体虚弱,形体消瘦的女性由为适用。《食疗本草》中也指出对于外感示清或者痰火旺之人不宜食用。
事实上民间有很多补气益气的食疗方,都是非常值得广大的女性朋友们去偿试的,这里就不再一一的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