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呕吐按摩图解 第五步:按揉足三里
小儿呕吐按摩图解 第五步: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下肢外膝眼下约3寸,胫骨外侧约小儿一横指的位置。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经穴,通过按摩刺激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面对准穴位着力,按揉足三里穴50-100次。
小儿呕吐按摩手法 第六步:按揉胃俞
胃俞穴在小儿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按摩胃俞穴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胃痛呕吐等症状,在进行推拿的时候可让小儿趴在床上,双手拇指同时着力,按压此穴,然后再以画圆圈的方法按揉,约按揉50次即可。至此,一整套的小儿治疗呕吐的按摩手法到此结束。
宝宝便秘按摩哪里最快排便 体虚型便秘按摩
如果孩子的便秘是体虚所致,家长可以选择补脾经,清大肠,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按揉膊阳池,推三关,揉上马,揉肾俞,按揉足三里,揉脐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按摩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揉上马,揉肾俞,捏脊,按揉足三里帮助补益脾肺肾,增强体质,补益气血,清大肠,按揉膊阳池,摩腹,揉脐帮助排便。
低血压按摩图片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胫骨外侧,在膝盖下方约四横指宽处。
按摩主治:低血压,贫血,腹泻等。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平躺或膝盖稍屈曲,按摩者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小儿呕吐按摩手法 第三步:揉中院
中脘穴位于肚脐直上约4寸处(小儿肚脐与剑突下端连线的中点),为人体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主要可治疗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小儿呕吐可通过揉中脘穴来健脾和胃,和中止呕。具体体操作方法为:将小儿平躺在舒适的床上,用手掌根部着力,在小儿的腹部中脘穴处做环形揉动50次。
儿童保健按摩哪里
摩腹
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这是最简单的儿童按摩保健手法。
补脾经
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一般可操作300~500次。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按揉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通络导滞的作用。一般可按揉50~100次。
捏脊
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操作时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5遍。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捏三提一一般运用在最后一遍手法操作上。捏脊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健身体的作用。
小儿咳嗽按摩哪里可以止咳
小孩子有咳嗽症状时,应辩证分型,根绝实际病情进行按摩,具体按摩方法有以下一些:小儿外感咳嗽按摩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清肺经,运内八卦,揉掌小横纹各1分钟;揉膻中,乳旁,乳根,分推膻中,揉肺俞,分推肺俞各1分钟;按弦走搓摩10遍,拍上背部30次。
按摩方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能疏散表邪;清肺经,运内八卦,推揉膻中,揉乳旁,揉乳根,揉肺俞,分推肺俞,揉掌小横纹,摩胁肋,拍上背部,有助于肺气顺畅,化痰止咳。
外感咳嗽辩证加减
外感风寒表现加推三关,揉一窝风各1分钟,掐揉二扇门,拿风池5次来促进发汗,驱散寒邪,揉迎香,黄蜂入洞各1分钟以缓解鼻塞。
外感风热表现则将揉太阳改为推太阳1分钟,加清天河水加强清热的作用。如果痰多则加上揉丰隆穴1分钟以帮助化痰。
小儿痰湿咳嗽按摩
补脾经2分钟,补肺经,运内八卦,揉膻中,揉乳旁乳根,分推膻中,揉肺俞,分推肺俞,揉脾俞,按揉足三里,揉丰隆各1分钟。
按摩方解:补脾经,揉脾俞,按揉足三里,有助于补益脾胃,促进消化,祛除痰湿;补肺经,揉肺俞,以补益肺气,化痰止咳;推揉膻中,揉乳旁,揉乳根,运内八卦,分推肺俞,揉丰隆,能帮助调理气机,缓解胸闷,化痰止咳。
小儿肺虚咳嗽按摩
补脾经,补肺经各2分钟,补肾经,运内八卦,揉膻中,揉乳旁乳根,擦,按揉肺俞各1分钟,揉足三里2分钟, 揉膻中,擦肺俞,以适热为度。
按摩方解:补肺经,补肾经,揉肺俞,有助于肺肾功能的提高而达到止咳的目的;补脾经,揉足三里,有助于补益脾胃,帮助化痰除湿,有助于咳嗽的缓解,运内八卦,推揉膻中,揉乳旁乳根,分推肺俞,有助于调理气机,缓解胸闷,化痰止咳。
中医丰胸按摩教程
第一步:直推乳房。按摩者先用一手大鱼际着力,从对侧乳房上缘开始,用力柔和均匀,向下垂直推运至乳房下缘,再用小鱼际着力,从下往上以相同的手法沿原路线返回,重复10至20遍。
第二步:横推乳房。按摩者先用一手掌根着力,从对侧乳房内侧开始,用力柔和均匀,横向推运至腋下,再用并拢的五指指面着力,以相同的手法沿原路线返回,重复10至20遍。
第三步:合推乳房。按摩者用一手掌面托起对侧乳房的底部,另一手掌面放在同侧乳房的上部,然后双手掌相对向乳头方向合力推运10至20次。按摩动作沉稳,按压力道适中。
第四步:按揉膻中。此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重点,此穴主要治疗咳嗽、哮喘、胸痛、乳汁过少、急性乳腺炎等。按摩者用中指端着立,按揉膻中穴20至30次,按压力道适中。
第五步:按揉乳根。次穴位于乳房直下、乳房根部。此穴主要治疗胸满、咳嗽、乳腺炎、乳汁不足、乳房肿痛、噎膈等症状。按摩者用双手中指指端着力,按揉乳根穴20至30次。
第六步:掌摩乳房。双手搓热,用手掌对乳房做环形抚摩2分钟,按摩时不要急不要紧张,确认好位置后,再一步一步来,就能得心应手,速度频率缓慢,按摩动作沉稳。
第七步:按揉天池。此穴位于乳头外1寸、第4肋间隙中。此穴主要治疗乳腺炎、乳汁不足、胁肋痛、腋下肿同。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指端着力,按揉天池穴20至30次,按压力道适中
第八步:按揉膺窗。此穴位位于前正中线旁开4寸、第3肋间隙中。此穴主要治疗胸满、乳腺炎等。按摩者用双手中指指端用力,按揉膺窗穴20至30次,按压力道适中。
第九步:按揉足三里。此穴本可治疗呼吸器官疾病、心脏病、食欲不振、腹部胀气、腹部不适、对更年期障碍、皮肤粗糙也很有其功效。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指端着力,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左右。
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的学说,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位于足阳明胃经之分野,只要刺激这些经络的某些穴位,或直接对乳房按摩搓揉,均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气血,让乳房得到充分的气血滋润。
生长痛怎么治疗 按摩减轻疼痛
轻轻按摩疼痛部位的肌肉,使肌肉放松,减轻疼痛:
1、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按压,小儿外膝眼稍下方的足三里穴处,按揉50-100次。
2、推拿小腿肚:让小儿俯卧,家长双手掌搓热后,由下至上,推拿小腿肚2-3分钟。
3、膝关节被动运动:让孩子仰卧,做被动屈膝、屈髋运动。同时,使膝关节屈伸旋转5-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