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呕吐按摩图解 第五步:按揉足三里

小儿呕吐按摩图解 第五步: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下肢外膝眼下约3寸,胫骨外侧约小儿一横指的位置。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经穴,通过按摩刺激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面对准穴位着力,按揉足三里穴50-100次。

小儿呕吐按摩手法 第六步:按揉胃俞

胃俞穴在小儿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按摩胃俞穴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胃痛呕吐等症状,在进行推拿的时候可让小儿趴在床上,双手拇指同时着力,按压此穴,然后再以画圆圈的方法按揉,约按揉50次即可。至此,一整套的小儿治疗呕吐的按摩手法到此结束。

宝宝便秘按摩哪里最快排便 体虚型便秘按摩

如果孩子的便秘是体虚所致,家长可以选择补脾经,清大肠,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按揉膊阳池,推三关,揉上马,揉肾俞,按揉足三里,揉脐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按摩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揉上马,揉肾俞,捏脊,按揉足三里帮助补益脾肺肾,增强体质,补益气血,清大肠,按揉膊阳池,摩腹,揉脐帮助排便。

低血压按摩图片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胫骨外侧,在膝盖下方约四横指宽处。

按摩主治:低血压,贫血,腹泻等。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平躺或膝盖稍屈曲,按摩者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小儿呕吐按摩手法 第三步:揉中院

中脘穴位于肚脐直上约4寸处(小儿肚脐与剑突下端连线的中点),为人体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主要可治疗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小儿呕吐可通过揉中脘穴来健脾和胃,和中止呕。具体体操作方法为:将小儿平躺在舒适的床上,用手掌根部着力,在小儿的腹部中脘穴处做环形揉动50次。

儿童保健按摩哪里

摩腹

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这是最简单的儿童按摩保健手法。

补脾经

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一般可操作300~500次。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按揉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通络导滞的作用。一般可按揉50~100次。

捏脊

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操作时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5遍。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捏三提一一般运用在最后一遍手法操作上。捏脊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健身体的作用。

小儿咳嗽按摩哪里可以止咳

小孩子有咳嗽症状时,应辩证分型,根绝实际病情进行按摩,具体按摩方法有以下一些:

小儿外感咳嗽按摩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清肺经,运内八卦,揉掌小横纹各1分钟;揉膻中,乳旁,乳根,分推膻中,揉肺俞,分推肺俞各1分钟;按弦走搓摩10遍,拍上背部30次。

按摩方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能疏散表邪;清肺经,运内八卦,推揉膻中,揉乳旁,揉乳根,揉肺俞,分推肺俞,揉掌小横纹,摩胁肋,拍上背部,有助于肺气顺畅,化痰止咳。

外感咳嗽辩证加减

外感风寒表现加推三关,揉一窝风各1分钟,掐揉二扇门,拿风池5次来促进发汗,驱散寒邪,揉迎香,黄蜂入洞各1分钟以缓解鼻塞。

外感风热表现则将揉太阳改为推太阳1分钟,加清天河水加强清热的作用。如果痰多则加上揉丰隆穴1分钟以帮助化痰。

小儿痰湿咳嗽按摩

补脾经2分钟,补肺经,运内八卦,揉膻中,揉乳旁乳根,分推膻中,揉肺俞,分推肺俞,揉脾俞,按揉足三里,揉丰隆各1分钟。

按摩方解:补脾经,揉脾俞,按揉足三里,有助于补益脾胃,促进消化,祛除痰湿;补肺经,揉肺俞,以补益肺气,化痰止咳;推揉膻中,揉乳旁,揉乳根,运内八卦,分推肺俞,揉丰隆,能帮助调理气机,缓解胸闷,化痰止咳。

小儿肺虚咳嗽按摩

补脾经,补肺经各2分钟,补肾经,运内八卦,揉膻中,揉乳旁乳根,擦,按揉肺俞各1分钟,揉足三里2分钟, 揉膻中,擦肺俞,以适热为度。

按摩方解:补肺经,补肾经,揉肺俞,有助于肺肾功能的提高而达到止咳的目的;补脾经,揉足三里,有助于补益脾胃,帮助化痰除湿,有助于咳嗽的缓解,运内八卦,推揉膻中,揉乳旁乳根,分推肺俞,有助于调理气机,缓解胸闷,化痰止咳。

中医丰胸按摩教程

第一步:直推乳房。按摩者先用一手大鱼际着力,从对侧乳房上缘开始,用力柔和均匀,向下垂直推运至乳房下缘,再用小鱼际着力,从下往上以相同的手法沿原路线返回,重复10至20遍。

第二步:横推乳房。按摩者先用一手掌根着力,从对侧乳房内侧开始,用力柔和均匀,横向推运至腋下,再用并拢的五指指面着力,以相同的手法沿原路线返回,重复10至20遍。

第三步:合推乳房。按摩者用一手掌面托起对侧乳房的底部,另一手掌面放在同侧乳房的上部,然后双手掌相对向乳头方向合力推运10至20次。按摩动作沉稳,按压力道适中。

第四步:按揉膻中。此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重点,此穴主要治疗咳嗽、哮喘、胸痛、乳汁过少、急性乳腺炎等。按摩者用中指端着立,按揉膻中穴20至30次,按压力道适中。

第五步:按揉乳根。次穴位于乳房直下、乳房根部。此穴主要治疗胸满、咳嗽、乳腺炎、乳汁不足、乳房肿痛、噎膈等症状。按摩者用双手中指指端着力,按揉乳根穴20至30次。

第六步:掌摩乳房。双手搓热,用手掌对乳房做环形抚摩2分钟,按摩时不要急不要紧张,确认好位置后,再一步一步来,就能得心应手,速度频率缓慢,按摩动作沉稳。

第七步:按揉天池。此穴位于乳头外1寸、第4肋间隙中。此穴主要治疗乳腺炎、乳汁不足、胁肋痛、腋下肿同。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指端着力,按揉天池穴20至30次,按压力道适中

第八步:按揉膺窗。此穴位位于前正中线旁开4寸、第3肋间隙中。此穴主要治疗胸满、乳腺炎等。按摩者用双手中指指端用力,按揉膺窗穴20至30次,按压力道适中。

第九步:按揉足三里。此穴本可治疗呼吸器官疾病、心脏病、食欲不振、腹部胀气、腹部不适、对更年期障碍、皮肤粗糙也很有其功效。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指端着力,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左右。

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的学说,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位于足阳明胃经之分野,只要刺激这些经络的某些穴位,或直接对乳房按摩搓揉,均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气血,让乳房得到充分的气血滋润。

生长痛怎么治疗 按摩减轻疼痛

轻轻按摩疼痛部位的肌肉,使肌肉放松,减轻疼痛:

1、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按压,小儿外膝眼稍下方的足三里穴处,按揉50-100次。

2、推拿小腿肚:让小儿俯卧,家长双手掌搓热后,由下至上,推拿小腿肚2-3分钟。

3、膝关节被动运动:让孩子仰卧,做被动屈膝、屈髋运动。同时,使膝关节屈伸旋转5-10次。

相关推荐

小儿发热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阴虚发热推拿

小儿阴虚发热,可选择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云内劳宫各1分钟,二人上马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推涌泉1分钟,足三里2分钟。 推拿好处:补脾经,补肾经,补肺经,二人上马,足三里以帮助促进脾,肺和肾的功能,促进人体内脏的功能,清天河水,内劳宫有助于退虚热;而推涌泉可以达到使内热自人体内下行,可通过促进小便的排出而达到清虚热的目的。

出虚汗什么穴位

1、出虚汗足三里穴 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它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足三里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能提高机体防病的能力。足三里对常年身体虚弱、汗出过多的患者更为适宜。时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先垂直向下压,边,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每天可2~3次,每次5分钟。 2、出虚汗合谷穴 位于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吐奶

1、推脾土 脾土位于小儿手拇指端骨掌面。医者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两手脾土部位轻柔地向指尖轻推各100次。 2、推胃经 胃经位于小儿拇指第一指骨掌面。医者用拇指螺纹面来回推小儿双手胃经各200次。 3、内关 内关穴位于小儿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2同身寸两筋之间。医者用指尖小儿双手内关穴各100次。 4、推膻中 膻中穴位于小儿两乳头连线正中点。医者用拇指螺纹面自小儿膻中穴向下推至脐部100次。 5、腹 医者用手掌在小儿腹部顺时针方向轻5分钟。 6、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儿膑骨下3同身寸,胫骨外侧1同身寸

小儿脾虚推拿手法图解 足三里

推拿者用拇指位于小儿膝盖斜下方的穴位,即足三里,50-100次。

痛风哪里比较好 痛风自我方法

肺俞,胃俞,擦肾俞,中脘,气海,手三里,拿合谷,拿内关,外关,足三里,三阴交,以上穴位顺序,每穴20-30次,早,晚各一遍为宜,每遍30分钟左右。

溢奶的

说到宝宝溢奶,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因食管发育比较松弛,胃又呈水平位,胃和食道联接的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较松弛,所以在胃中的奶和水或奶块易反流。减少宝宝溢奶,除了在喂养过程中多注意外,中医教您几个的方法帮助减少宝宝溢奶。 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用拇指指尖轻小儿足三里各100次。 推膻中: 膻中穴位于小儿两乳头连线正中点。用拇指螺纹面自小儿膻中穴向下推至脐部100次。 推脾土: 脾土位于小儿手拇指端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两手脾土部位轻柔地向指尖轻推各10

宝宝咳嗽手法图解 小儿痰湿咳嗽

补脾经2分钟,补肺经,运内八卦,膻中,乳旁乳根,分推膻中,肺俞,分推肺俞,脾俞,足三里丰隆各1分钟。 方解:补脾经,脾俞,足三里,有助于补益脾胃,促进消化,祛除痰湿;补肺经,肺俞,以补益肺气,化痰止咳;推膻中,乳旁,乳根,运内八卦,分推肺俞,丰隆,能帮助调理气机,缓解胸闷,化痰止咳。

醉酒哪个部位醒酒 足三里解酒

弯腿的时候,将四个指头合并放在膝盖上,小腿骨外侧一横指处即是足三里足三里可以顺胃气,一般5-10分钟即可,的时候会觉得胃很舒服,肠道有蠕动的感觉,时候配合肝经上的中封穴和太冲穴,可以更好的疏通肝经,增强肝脏的解酒功能。

婴儿吐奶的中医推拿法

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用拇指指尖轻小儿足三里各100次。 推膻中:膻中穴位于小儿两乳头连线正中点。用拇指螺纹面自小儿膻中穴向下推至脐部100次。 推脾土:脾土位于小儿手拇指端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两手脾土部位轻柔地向指尖轻推各100次。 推胃经:胃经位于小儿拇指第一指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来回推小儿双手胃经各200次。 内关:内关穴位于小儿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2同身寸两筋之间。用指尖小儿双手内关穴各100次。

小儿推拿中脘的作用 小儿中脘临床应用

1.,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临床常用于泄泻,呕吐,腹胀,腹痛,食欲缺乏等症,多与足三里,推脾经等合用。 2.推胃脘自上而下主治胃气上逆,嗳气呕恶;自下向上直推有使小儿吐的记载,临床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