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如何催奶 排除病因
产后如何催奶 排除病因
发现自己产后48小时内仍无奶水的产妇应立即去医院排除生理性病因,同时确保自己没有服用影响泌乳的药物,最常见的药物是避孕药。
产后催奶新妈切勿走入这3大误区
产后怎样催奶,3大误区莫走入:
专家建议,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乳汁不足,新妈妈都要对母乳喂养充满信心,切不可轻易走进“催奶”误区。
催奶误区1:奶水不好就找催奶师
案例:市民季女士刚做妈妈几天,就遇到了烦心事:乳房胀得不行,可宝宝就是吃不饱。听同事们说,孩子生下来就要找催奶师催奶,于是,季女士发动了亲朋好友,帮忙介绍催奶师。
经过催奶师的按摩,乳房肿胀当时就得到了缓解,可没想到第二天,乳房里又出现了硬块,季女士这下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难道几百块钱就这么白花了吗?
专家解读:有一些催奶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如果按摩不当,很容易诱发别的乳腺疾病。对于新妈妈来说,有没有乳汁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精神因素,遗传因素,个人体质,等等。并不是只要找了催奶师,就能解决宝宝吃饱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要新妈妈坚持喂母乳,宝宝的吸吮就能直接刺激乳腺,奶水会越吃越多,足够喂养宝宝。但对于比较特殊的体质,如一些女性乳房腺体组织本身就少,那么无论怎么催奶,奶水都不会多。
这两年,一个新兴行业“揉奶师”正在悄然兴起。妇产医院的门口,常有“揉奶师”主动递上名片;医院的产科病房,也有自称是“揉奶师”的人“上门推销”。这些揉奶师靠谱吗?
现在市面上这些“揉奶师”良莠不齐,并没有任何权威部门的资质认证。专家认为,“所谓揉奶,实际上是乳房护理,需要懂得泌乳知识、了解乳房构造的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士来做。可是现在的这些所谓揉奶师,却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家政服务人员。”
新生儿应该按需喂养,每天频繁吸吮妈妈乳房,不限制次数(泌乳早期最好每24小时哺乳次数在8—12次以上),并且保证夜间哺乳,这样能充分刺激乳汁分泌,80%以上的正常母亲都能有足够的乳汁喂养宝宝。
催奶误区2:吃不完的奶水要排完
案例:宋先生为了让自己的父母少受累,早早就请好了月嫂。老婆生完孩子,当一家人还沉浸在喜悦中时,烦恼却跟着来了。“老婆刚开始奶水还可以,但因为孩子吃得不多,月嫂就说孩子吃不完的奶水最好能排干净,这样不但可以使奶水越来越多,宝宝也不至于吃‘剩奶’。”可让宋先生烦恼的是,现在老婆的奶水非但越排越少,而且乳房出现疼痛症状,这可急坏了宋先生和家人。
专家解读:宝宝吃不完的奶水要排干净是许多新妈妈都存在的观念误区。排奶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乳腺管,但如果过度排奶不但不会让奶水越来越多,还会诱发其他乳房疾病。另外,许多新妈妈排奶的方式一般都采用吸奶器或手挤,因为力度和手法不当挤乳房的情况有很多。喂养宝宝时,不要让宝宝只吃一边,要两边换着吃。所谓吃不完的奶水一定要排空,根本没有必要。
催奶误区3:中药催奶对宝宝不好
案例:因为女儿奶水不够,李女士找了许多催奶的法子给女儿催奶,可半个月过去了,效果一点都不明显。看着吃不饱的外孙嗷嗷直哭,李女士很是着急。几天前,李女士从好朋友那里得到了一个催奶的中药方子,于是赶紧去药店抓了回来。可女儿却不领情,说哺乳期吃药影响宝宝健康。这让李女士犯了糊涂,难道这药真的就不能吃吗?
专家解读:对于李女士的疑问,医生这样解释:哺乳期吃药影响宝宝健康,主要看吃什么药,一般情况下,只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物一定是安全的。比如催奶的中药,产妇是完全可以服用的,对宝宝健康并不会造成影响。因为每个人身体都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催奶的方子不能乱用。像李女士那样,拿着别人的方子就去抓药,女儿即便吃了也未必能达到效果。
宝宝厌奶要先排除病理原因
宝宝厌奶要先排除病理原因
在宝宝4到6个月大时,偶尔会有三两天的时间食奶量减少,表现得像胃口不佳,不想进食,这就是宝宝特有的厌奶现象。何明娇介绍,厌奶期可能出现在吗?家长往往为此忧心不已。母婴专家指出,宝宝厌奶期应积极应对。
宝宝厌奶要先排除病理原因
在宝宝4到6个月大时,偶尔会有三两天的时间食奶量减少,表现得像胃口不佳,不想进食,这就是宝宝特有的厌奶现象。何明娇介绍,厌奶期可能出现在宝宝3-4月,也可能会在6-10个月左右出现。引起宝宝厌奶的原因有很多,但可分为生理性厌奶和病理性厌奶。
生理性厌奶持续时间短,大多数是两三天,这时宝宝的精神状态是正常的,也不会出现发烧,哭闹等异常现象,父母不必担忧。
病理性厌奶,就是因疾病导致了宝宝不愿意吃奶,有些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代谢性疾病都可能引起厌奶现象。另外就是急性感染,如鹅口疮会造成口腔疼痛, 孩子喝奶的时候会感觉疼痛进而不愿进食。因此除了厌奶外还会伴随其他的异常表现,比如睡得不好,精神不振,容易哭闹,甚至出现腹胀、呕吐、发烧或呼吸急促 等,家长应该重视,并及时到医院检查就医。
厌奶不一定会造成营养不良
宝宝一旦出现厌奶现象,家长自然就会担心营养是否跟得上。除了疾病造成的厌奶之外,大部分的厌奶现象都是生理性厌奶。比如出牙期牙龈肿胀不舒服,换新奶粉后口味不喜欢或造成腹部不适等,从而对进食暂时不感兴趣或者抵抗。
另外,随着宝宝的长大,开始关注周围的世界产生好奇并喜欢探索,一些外界嘈杂声音会轻易吸取宝宝的注意力,让他不再专心吸奶,甚至是停止吸奶,这都是属于生理性厌奶。
医生表示,大多数宝宝的厌奶期在一周左右,此间的厌奶行为并不等同于绝食,因为饥饿仍然会 促使宝宝进食。所以尽管喝奶量减少了,大多仍能维持正常的成长。营养摄入是一个长期的概念,不会因几天的饮食异常就造成营养不良。父母也可以依据成长曲线图,评估宝宝的生长状况。
宝宝厌奶期应积极应对
短期内的厌奶情况家长无需过于担心,如果厌奶期持续时间较长,对孩子以后的饮食习惯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家长应该积极应对,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喂奶时减少来自外界的刺激
宝宝到了好奇的阶段很容易被一点点风吹草动吸引了注意力,而“忘记了”吃,因此最好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进食环境。
少吃多餐
如果宝宝在每一顿吃很少的话,那么他就会很快感到饿,可以少量多次的喂奶。而且家长在宝宝厌奶期要有耐心喂奶,如果孩子确实不愿意吃,也不要强迫,否则可能越强迫越不吃,适得其反。
及时添加辅食
宝宝到了6个月,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了。如米糊、果泥、菜泥等,但注意开始添加辅食时不要吃得过多,因为此阶段仍然是以奶为主, 进食过多主食以防影响吃奶量。6个月后就可以较大量的添加粥、肉泥、面条、胡萝卜泥等。这时可增加宝宝食物摄入的种类,同时可以用不同的辅食的颜色吸引宝宝的食欲。
不要频繁更换奶粉
如果宝宝厌奶情况发生在更换新的配方奶后,有可能是宝宝不喜欢新的配方奶的口味,或新配方奶让宝宝身体不适。此外,家长给宝宝替换配方奶时,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添加方式。
排宿便吃什么好 酸奶排宿便
每天喝酸奶能够帮助排宿便。酸奶能够帮助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群增殖,清洁肠道的同时帮助排出宿便。但是要注意乳酸菌的效果并不能持久,所以最好能够每天喝酸奶排宿便。
如何喝酸奶排便:可以空腹喝酸奶排便,如果是胃酸过多的人最好是在两餐之间喝,且每天的量最好不要超过300毫升。
不同白带状况不同解决方法
1.水样白带增多
这种情况可能是和子宫癌症有关系的,比如说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等,因此我们建议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到医院去进行检查,从而排除病变。
2.透明粘性白带
如果白带透明并且看起来像是鼻涕的话,又处在排卵期或者是妊娠期的话,这些就是比较正常的表现了,如果是子宫内膜增生的话,采用雌激素药物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就可以了。
3.血性白带增多
对于育龄妇女而言,血性白带增多以宫内节育环有关系,当然也不排除恶性肿瘤等原因,因此建议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到医院进行科学的检查,以排除病变。
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找出病因,作出及时的对因处理和治疗,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盘点可以排除病痛几种水果
1.过度用脑吃香蕉。过度用脑除了导致大脑疲惫,还会使人情绪低落。此时吃点香蕉可补充所需营养物质并缓解消极情绪。由于过度用脑消耗多种维生素,因此还可以同时补充符合维生素片。
2.过度用眼吃木瓜。长时间盯电脑机屏幕或电视屏幕,视网膜感光的关键物质维生素A被大量消耗,眼睛容易干燥、疼痛、怕光。此时就需要食用可提供大量维生素A的木瓜。
3.牙龈出血吃猕猴桃。牙龈健康与维生素C息息相关。缺乏维生素C的人牙龈常常容易出血、肿胀,甚至引起牙齿松动。猕猴桃的维生素C含量是水果中最丰富的,因此最有益于牙龈健康。
4.有心脏病史吃西柚。胆固醇过高严重影响心血管健康,尤其有心脏病史者,更要注意控制体内胆固醇指标。西柚是医学界公认最具食疗功效的水果,其所含天然果胶能降低体内胆固醇,预防多种心血管疾病。
5.长期吸烟吃葡萄。葡萄中所含有效成分能提高细胞新陈代谢率,帮助肺部排毒。另外,葡萄还具有祛痰作用,能缓解吸烟引起的等不适症状。
6.肌肉拉伤吃菠萝。肌肉拉伤后,组织发炎、血液循环不畅,受伤部位红肿热痛。菠萝所含的菠萝蛋白酶成分具有消炎作用,可促进组织修复,还能快速消肿,是此时身体最需要的水果。
7.预防皱纹吃芒果。若皮肤胶原蛋白弹性不足就容易出现皱纹。芒果是预防皱纹的最佳水果,因为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和独一无二的酶,能激发肌肤细胞活力,促进废弃物排出,有助于保持胶原蛋白弹性,有效延缓皱纹出现。
8.供氧不足吃樱桃。容易疲劳在多数情况下与血液中铁含量减少、供氧不足及血液循环不畅有关。吃樱桃能补充铁质,其中含量丰富的维生素C还能促进身体吸收铁质,防止铁质流失,并改善血液循环,帮助抵抗疲劳。
9.脚气病困扰吃脐橙。体内缺乏维生素B1的人容易有脚气病困扰。这种情况下最适合选择脐橙,它富含维生素B1,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脚气病。
肛门湿疹的注意事项
专家提醒说,在治疗肛门湿疹时还需注意三方面:止痒很重要,排除病因是关键,坚持服药别乱停。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第一,止痒很重要。肛门湿疹的瘙痒让很多患者难以忍受,都会情不自禁抓挠患处。我院专家指出,湿疹再痒也不能搔抓,搔抓并不能止痒,只会加重皮疹,使皮痒更加明显,还可能引发感染,使湿疹变得越来越严重和复杂。止痒可使用抗组胺药及镇静药,必要时可用一些麻醉剂等。顽固性湿疹服药时间比较长,一般情况下在2~4周,有的患者甚至需要更长时间。
第二,排除病因是关键。专家说,肛门湿疹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往往是多种内外因素互相作用,例如:进食某些食物,如鱼、虾、蛋、牛羊肉等;吸入某种花粉,或尘螨、羊毛等;有些感染,如扁桃体炎,肠道寄生虫;生活环境,如日光、炎热、干燥等;多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另外,胃肠功能失调、新陈代谢异常等消化疾病也可成为诱因。神经因素、体质因素亦常与本病有关。故由于原因复杂,患者的文化水平不同,表述疾病的能力也不一样,加之医生问诊时间也短,这样就更不利于找到病因。因此,患者要找那些有耐心的医生,能竭尽全力帮助患者找病因的专家看病。排除病因才是预防和治疗湿疹的根本。另外,用药方法也很重要,主要是外用药,特别是对那些角化性湿疹病人,用药后封包患处,这样药物才能被吸收,才能发挥作用。
第三,坚持服药别乱停。像对于过敏性疾病造成的慢性肛门湿疹,有的患者服用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时,症状一消失就自行停药,这样皮疹还会复发。我院专家提醒,如果不坚持用药,非常容易复发,所以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减量至停药。比如,开始一天1次,皮疹消失后不要马上停药;几周后,可以改成两天1次或者三天1次。然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如果复发,还要重新治疗,按原剂量用药。由于一种药使用久了效果可能就不明显,因此,可以换用其它药物,耐药性比较强的人要循环用药。
八岁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小儿发烧的病因是相当多的,临床上可以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以感染性多见,如感冒等是最常见的病因,对于发热需要首先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体温过高时容易引起小儿高热惊厥,所以也是有必要控制体温的,主要是采用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的方法,具体用药最好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最好去医院,特别是在发烧38.5度以上时必须去,同时给孩子物理降温,不能捂的太厚,以免高热惊厥.伤害大脑.
可能是由于肺炎引起的,目前建议你可以去医院做一个痰培养检查,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或者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注意补充营养,注意身体的保暖,防止着凉加重病情热属于人体的一种正常的免疫排斥反应;只有祛除病因,才能根本解决发热症状。根据你的描述,不排除病毒感染的可能。建议:可以适当使用如抗病毒口服液、银黄颗粒、羚羊角口服液、新雪颗粒等调理;多喂水,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催乳汤是什么
催乳汤又名催奶汤、下奶汤、催乳食谱、催奶食谱等。所谓催乳汤是指让让产妇在哺乳期内。催奶汤的作用就是当母乳达不到婴儿需求时,通过食用催奶汤对产妇进行补气补血,疏肝理气,通畅乳腺,消除淤滞的调理,增加母乳量的分泌,效果因人而议,一些公司把催乳汤的效果夸大其词是不可信的。有老人家就教喝催乳汤,需要自己制作的催乳汤有猪蹄炖花生、鲫鱼猪骨汤、鱼头豆腐汤、章鱼木瓜猪骨汤、黄豆汤、乌鸡汤。
催乳汤催乳机理就是通过科学的手法,疏肝理气、祛风湿、益肝肾、宽肠下气、理气活血,舒筋通络,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刺激母乳量的分泌和排除,解决因气血不足而引起的奶水不足的问题,如果再配合按摩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安神补气,通经行气以调节人体脏腑功能,达到促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将会更好。
小孩说话结巴怎么办 排除病因
在发现自己的孩子口吃后,家长应该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排除遗传因素及发育因素。一般来说,家庭成员里有口吃者的情况下孩子口吃的几率会大幅提高。而发育迟缓的小孩口吃几率也很高。
排骨汤放牛奶有哪些好处 牛奶排骨汤隔夜能喝吗
不建议喝。
牛奶排骨汤营养丰富,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若隔夜保存不当,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及微生物,食用变质的牛奶排骨汤,可能会导致肠胃不适。另外,牛奶排骨汤经长时间存放,会对口感及营养价值造成影响,因此不建议隔夜存放。若有多余的牛奶排骨汤,可以密封后放置冰箱冷藏,建议在2~3小时内食用完。
精油对小孩有影响吗 排除病毒细菌
儿童的抵抗力较弱,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适当的用精油给孩子进行简单的按摩,可以帮助他们排除体内的病毒和细菌,免受外界毒素的污染和侵害。
顽固性皮炎怎么调理
1、止痒很重要:
固定性皮炎的瘙痒让很多患者难以忍受,都会不由自主抓挠患处。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专家指出,皮炎再痒也不能搔抓,搔抓并不能止痒,只会加重皮疹,使皮痒更加明显,还可能引发感染,使皮炎变得越来越严重和复杂。止痒可使用抗组胺药及镇静药,必要时可用一些麻醉剂等。顽固性皮炎服药时间比较长,一般情况下在2~4周,有的患者甚至需要更长时间。
2、排除病因是关键:
专家说,皮炎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往往是多种内外因素互相作用,例如:进食某些食品,如鱼、虾、蛋、牛羊肉等;吸进某种花粉,或尘螨、羊毛等;有些感染,如扁桃体炎,肠道寄生虫;生活环境,如日光、炎热、干燥等;多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另外,胃肠功能失调、新陈代谢异常等消化疾病也可成为诱因。神经因素、体质因素亦常与本病有关。
故由于原因复杂,患者的文化水平不同,表述疾病的能力也不一样,加之医生问诊时间也短,这样就更不利于找到病因。因此,患者要找那些有耐心的医生,能竭尽全力帮助患者找病因的专家看病。排除病因才是预防和治疗皮炎的根本。
排除病理性黄疸是关键
诊断首先要排除病理性黄疸
目前尚缺乏特殊实验室检测手段确诊母乳性黄疸,鉴别是否是母乳性黄疸,首先要排除其他各种可能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比如溶血、感染、窒息、肝胆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根据三个特征可判断是否为母乳性黄疸:
1、喂养方式:是不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为主。
2、黄疸出现时间:母乳性黄疸为出生后一两周出现黄疸,且消褪慢,往往需要两三个月消退。
3、胆红素升高但婴儿状态良好:母乳性黄疸一旦发生,血清胆红素的值升高,一般都超过12mg/dl,但此时婴儿精神状况、饮食仍很好,能吃能睡。
临床中可进行试治性诊断,即暂停母乳喂养,改人工喂养3~5天后,查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值降到原来水平的50%以上,可考虑为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不主张断奶
虽然停喂母乳后黄疸会明显消退,但母乳为婴儿最理想的食品,还是不要随便断掉奶,也无需过早采取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的喂养方法。除非血清胆红素的值实在太高,才建议暂停母乳喂养三五天。
在暂停期间,妈妈应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以保持乳汁的充分分泌,待小儿黄疸减轻后仍应继续哺乳。此后,即使症状出现反复,也不主张多次断奶,但可适当考虑改变喂养方式,如:改用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法,并适当给孩子多喝点水。一般来说,随着小儿的月龄增高,母乳性的黄疸可逐渐消退,且不会对婴儿的健康发育造成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