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眼压检查诊断

高眼压检查诊断

一、诊断标准:

1、采用任何药物,反复测量眼压>21 mmHg(2.79kPa);

2、眼底检查正常;

3、视野检查正常;

4、房角开放;

5、眼压描记值正常;

6、眼底照相未见有视神经纤维层损害。

二、其他视功能检查:

除了视野损害以外,青光眼的早期还可有其他视功能的异常,包括:

1、空间/时间对比敏感度下降;

2、辨色力下降,尤其是蓝、黄色觉受累较早、较重;3、电生理中图形ERG振幅下降、图形VEP峰潜时延迟等。

如何发现眼压不高的青光眼

正常人眼压在11~21mmhg的范围内,但由于每个人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力不同,有些眼压虽高出正常值却不发生视神经及视野的损害,称为高眼压症,而不能成为青光眼;另一些人虽由于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但眼压却在正常值范围内,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因此,高眼压并不一定都是青光眼,而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一种慢性、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的青光眼。病人往往是因其他眼疾就医,被细心的医师发现;或是在接受健康体检包括眼底镜检查时被发现眼底视神经乳头生理凹陷扩大而发现的。一般而言,患有心血管疾病,有偏头痛及周边血管收缩疾病,有高血脂血粘度、糖尿病,或是有血压过低病史等,较易罹患此病;高度近视可能也是好发因素之一;女性发病率较高,与遗传因素有关。由这些容易罹病患者的特征可以看出视神经血流量不足或有微细血管病变等因素在导致此病的重要性。

要诊断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其实并不容易,医师必须将许多可能会造成类似视神经病变的诊断排除,且做24小时眼压曲线和多次眼压测量均低于21mmhg后才能确定诊断。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病情恶化的速度在不同病人之间具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性,有些人在一两年内视神经功能就表现出退步的现象;有些人经过长期追踪病情都维持稳定。目前正常眼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眼底视盘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检查、动态和静态视野检查以及电生理辅助检查,如光栅对比敏感度,图形视网膜电流图,图形视诱发电位和色调试验等。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眼科新颖高分辨率的横断面影像学诊断技术,能活体显示生物学组织的细微结构,可定量地测量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的厚度,也可测量杯盘比(c/d)值,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变化追踪观察有着相当的优势。

老年人青光眼的化验检查方法是什么

1、眼压检查

正常人眼压为11~21mmHg,若测量眼压大于24mmHg,则为病理性眼压,需进行详细的青光眼排除检查。需要注意的是,11~21mmHg的正常眼压值是统计学概念,只代表了百分之九十五人群的生理性眼压值,所以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高眼压不等于青光眼”,表示高眼压患者中有“高眼压症”的存在,患者仅仅表现为眼压高,而没有青光眼症状;“低眼压不等于没有青光眼”,因为低眼压患者中也存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所以,对待眼压须灵活、谨慎。

2、眼底检查

目前最常用的器械是直接检眼镜。借助直接眼底镜,可以很容易窥见眼底结构,其中视乳头结构的变化对青光眼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视野检查

视野检查是青光眼排除和诊断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它能够非常直观地了解青光眼对视神经的损害程度,了解青光眼的进展、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同时能够为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依据。

4、前房检查

通过裂隙灯观察前房深度,前房角镜检查前房角宽窄程度,能够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眼部结构特点,评估患者发生闭角型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及早预防和早期干预青光眼的发生。

血压检查诊断标准

即3次检查核实后,按血压值的高低分为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和诊断高血压。

(1)正常血压:收缩压在18.7kPa(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12.0kPa(90mmHg)或以下,而又非低血压者,应视为正常血压。

(2)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8.8~21.2kPa(141~159mmHg)和舒张压在12.1~12.5kPa(91 ~95mmHg)之间者为是。

(3)确诊高血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21.3kPa(16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2.7kPa(95mm Hg)者为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血压正常与否是人为划的界限,它会随着对血压的进一步认识而不同。过去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增高的趋势,不同的年龄组其数值是不同的,尤以收缩压更明显。而现在有资料表明,

无论处于哪个年龄组,收缩压超过21.3kPa都会增加脑卒中、心肌梗塞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和死亡率。21.3kPa的收缩压是个危险的标志,因此,将21.3kPa作为确诊高血压的界点是有道理的。

另一方面,有资料显示,只有当舒张压降至10 .7kPa(80mmHg)以下,才可能减少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发生和死亡。可见,现在的血压值仍然可能偏高。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资料和试验进行验证,以便确定更合理、更全面的血压界点和肯定正常血压界点的实际意义。

​晚期青光眼的检查

青光眼视野检查的目的在于两方面,即检测有无视神经损害和监测病情进展情况。检测有无视野缺损,判断有无视神经损害。青光眼的诊断不完全决定于眼压,单纯眼压高而没有视盘损害及相应视野缺损,只能诊断为高眼压症。相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眼压正常,仅有视盘改变和视野缺损。因此视野缺损是诊断青光眼的主要指标之一,这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尤为重要。临床上高眼压症患者可不治疗,定期随访眼底及视野,一旦出现早期视盘损害及视野改变,即予治疗。

通过视野检查,监测病情进展。抗青光眼治疗是否有效,不能仅凭眼压,而应检查视盘损害及视野缺损是否继续进展。眼压一日之内有波动,一次测量眼压正常不等于眼压控制满意,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尤其是那些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视盘对眼压的耐受性低,即使眼压在正常范围,视功能损害可能继续,如不定期检查眼底和视野,可能给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视野检查技术已有了很大进展,特别是计算机辅助的视野检查,准确性、可靠性显著提高,并能准确记录、保存检查结果,便于对比。在接受抗青光眼治疗的患者,连续视野检查结果的比较是病情有无进展的敏感指标,视野缺损稳定无变化意味着治疗有效,而缺损进行性加重,是需要加强治疗力度的指征。

如何诊断青光眼

对可疑患者,首先应测量眼压。眼压大于24mmHg为病理性高眼压,但一次眼压偏高不能诊断青光眼,而一次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因为眼压在一日内呈周期性波动。日眼压波动大于8mmHg为病理性眼压。正常人双眼眼压接近,如双眼压差大于5mmHg也为病理性眼压。下一步检查眼底,观察视盘改变,青光眼的视盘改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常表现为:病理性陷凹,目前普遍采用陷凹与视盘直径的比值C/D表示陷凹大小。C/D大于0.6 或双眼C/D差大于0.2为异常;视盘沿变薄,常伴有盘沿的宽窄不均和切迹,表示盘沿视神经纤维数量减少;视盘血管改变,表现为视盘边缘出血,血管架空,视盘血管鼻侧移位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此外,眼底检查可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由于它可出现在视野缺损前,被认为是早期诊断指征之一。

视野检查对青光眼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因为它代表了视神经的损伤,临床常见视野缺损类型有:视阈值普遍降低、弓形缺损、鼻侧阶梯、垂直阶梯、颞侧扇形缺损、中心及颞侧岛状视野。

通过上述检查,我们可以诊断青光眼,但在开始治疗前还应确定青光眼的类型。首先检查前房角,房角开放者为开角型青光眼,反之则为闭角型青光眼。通过房角检查,青光眼分类诊断仍有困难时,可查房水流畅系数C值。C值小于0.1为病理性,压畅比P0/C大于150为病理性,主要见于开角型青光眼。但需注意,闭角型青光眼反复发作后C值及压畅比也可异常。另外我们对一些疑似青光眼可选一些激发试验,以辅助诊断。

继发性青光眼的诊断,首先有眼部或全身病变,当然还有高眼压和视神经损伤。通过房角镜检查,了解造成高眼压的原因是房角关闭还是小梁滤过功能障碍,以诊断是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抑或闭角型青光眼。

电脑族体检时最好测眼压

据了解,眼球的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作用力称为眼压,就像血管内的压力叫做血压一样。正常的视功能有赖于正常眼压的维持,正常范围的眼压可维持眼球的稳定,保持良好的眼的光系统的光学质量和保证眼内的正常代谢过程。正常人的眼压为10 mmHg-21mmHg,眼压>24mmHg或<8mmHg为异常,分别为高眼压和低眼压。在病理下,眼压过高或过低都会不同程度地损害眼的组织和视功能,尤其以眼压过高为甚。 因此,眼压是眼科检查项目中重要的一项,其值的高低关系到眼的视功能。

白领一族长期使用电脑,容易导致眼压升高,患上“青光眼”的风险增大。但眼压不是诊断青光眼的唯一因素,不能机械地以眼压高低判定是否青光眼。临床上有一种青光眼直至失明,眼压还在正常范围内,称之为“低眼压性青光眼”,这是因为其本身基础眼压就低,即使在正常人眼压波动范围内,也足够造成对其眼底的损害。还有一种表现为高眼压,但却没有青光眼的任何临床表现及眼压破坏,我们称之为“高眼压症”,这类人只有10%发展为青光眼。

眼科常规检查流程

1.眼科就诊为什么先要查视力? 眼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是视力下降,视力检查是发现眼部疾病并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

2.眼科就诊为什么要进行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检查可以清楚地观察眼睑、结膜、巩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及玻璃体前1/3,可确定病变的位置、性质、大小及其深度。因而裂隙灯检查是眼科检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3.眼科就诊为什么要查眼底? 眼睛与身体各个器官密切相关,许多疾病的发生常会在眼底反映出来。医生利用检眼镜可看到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乳头和视网膜动、静脉,从视网膜的组织结构、形态、血管变化,即可发现有无异常,从而推断患者患了什么病。 眼底检查不仅对眼科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还能发现不同的眼底表现,对某些全身性的疾病,特别是内科和神经科疾病并作出诊断或提供线索。

4.眼科就诊为什么要测眼压? 在国内外失明的人口中,大约10-15%是由青光眼所引起的,而四十岁以上的成年人,大约2%患有青光眼,青光眼是由于眼压过高而引起视神经的损伤萎缩,进而造成各种视觉的障碍和视野的缺损。眼压的检查是发现青光眼的三大重要检查之一,也是最简单的检查。因此就诊的患者应作眼压检查,以排除高眼压和青光眼的可能性,以期及早发现及治疗

眼睛检查的项目以上就全面做了介绍,相信很多想通过眼睛检查的朋友,已经全面了解了眼睛检查的项目有哪些?所以在全面了解以后,为了能保障自己眼睛的健康,在了解了以上的介绍后,可以尽快的通过检查,保障自己眼睛的健康。

高血压检查诊断

1、血压。两侧血压对比核实,

取较高侧的数值。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较低的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2、身高、体重及腰围。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如俗话所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3、用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的变化可以反映高血压外周小动脉的病变程度,外周小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心脏的负荷越重。

4、有无颈部血管杂音、颈静脉怒张或甲状腺肿大、腹部血管杂音及肿块、周围动脉搏动等,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5、心肺检查以及神经系统检查等,了解有无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青光眼应该做哪些检查

青光眼应该做哪些检查

1、检测有无视神经损害

检测有无视野缺损,判断有无视神经损害。青光眼的诊断不完全决定于眼压,单纯眼压高而没有视盘损害及相应视野缺损,只能诊断为高眼压症。相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眼压正常,仅有视盘改变和视野缺损。因此视野缺损是诊断青光眼的主要指标之一,这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尤为重要。临床上高眼压症患者可不治疗,定期随访眼底及视野,一旦出现早期视盘损害及视野改变,即予治疗。

2、监测病情进展情况

通过视野检查,监测病情进展。抗青光眼治疗是否有效,不能仅凭眼压,而应检查视盘损害及视野缺损是否继续进展。眼压一日之内有波动,一次测量眼压正常不等于眼压控制满意,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尤其是那些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视盘对眼压的耐受性低,即使眼压在正常范围,视功能损害可能继续,如不定期检查眼底和视野,可能给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如今,视野检查技术已有了很大进展,特别是计算机辅助的视野检查,准确性、可靠性显著提高,并能准确记录、保存检查结果,便于对比。在接受抗青光眼治疗的患者,连续视野检查结果的比较是病情有无进展的敏感指标,视野缺损稳定无变化意味着治疗有效,而缺损进行性加重,是需要加强治疗力度的指征。

老年性白内障如何检查

1.眼压检查

排除高眼压引起的视功能损害。

2.房角检查

应用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进行房角的检查,以了解虹膜角膜角的宽窄和开放程度,主要是在伴有青光眼史的患者中,为手术方式的制定提供依据。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是目前了解眼前段组织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够检查虹膜、房角、晶状体及其悬韧带情况,特别是在眼前段屈光间质混浊或小瞳孔时,是白内障手术前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3.B超检查

对于白内障患者是一种常规检查方法,可排除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和眼内肿瘤等疾患。在晶状体明显混浊,眼底镜检查不能辨明眼底情况时尤为重要。

4.眼部特殊检查

对手术效果存在疑虑或有特殊要求,怀疑合并其他眼病的患者,要进行相关的检查。

近视眼手术成功率怎么样

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虽然很先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这种手术,在手术之前,需要经过多项的严格检查,才能确定您是否适合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以及保证您的近视眼手术成功率首先你要来医院做一个全面的眼部检查,这个很关键而且手术现在已经很成熟,不要太过担心!

全面系统的眼部检查包括:

视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和戴镜最佳矫正视力。

屈光检查:包括电脑验光,医学验光和散瞳验光三个步骤。验光度数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眼前节及眼底检查:重点检查角膜透明度,角膜是否有疤痕,晶体是否浑浊,眼底检查是否有玻璃体浑浊

,眼底病变等。 眼压检查:以排除高眼压和青光眼的可能性。 角膜曲率检查:排除圆锥角膜及扁平角膜可能性。

以上就是关于近视眼手术成功率的相关介绍,大家看看是不是对近视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所以说大家要健康生活,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尽可能不让眼睛受到伤害。

近视术前应做的检查有哪些

近视这种病症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度数的控制来矫正,但是也有一些不喜欢戴眼镜的人会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远离。专家表示,手术治疗病症需要很多问题,像做好检查,手术中的注意事项等等。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近视手术前的检查工作吧。

近视眼术前该做的检查

1、视力检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2、眼前段检查:瞳孔直径的测量,包括角膜、结膜、前房、晶体、玻璃体前段。

3、眼压检查:以排除高眼压和青光眼的可能性。监测手术前后眼压的变化情况,防止术后激素性高眼压造成眼的损害。

4、眼底检查:术前必须散瞳仔细检查眼底,排除视网膜裂孔、脱离、变性、出血等眼底疾病。

5、屈光度:验光度数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一般采用电脑验光、检影验光和主觉验光相结合的方法,精确屈光度数。同时综合考虑患者的职业、年龄、角膜厚度等因素,确定所需矫正最合适的屈光度数。

6、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厚度对于手术的选择及切削量大小的设计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角膜厚度的测量,将使手术获得更精确的预测结果。

对于近视手术前的检查工作,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毕竟只有将自己近视的情况全部诊断正确,我们在进行手术的时候才顺利。上文的资料讲解就是说的近视手术前需要做的检查事项,希望能为你手术的成功带去帮助。

相关推荐

眼压症与青光眼的区别在哪

1、高眼压症是针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治过程中,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逐步深入认识到的一种特殊现象。人们在临床工作中也不断证实了绝大多数明确诊断的青光眼患者都具有眼压升高的共同特征。高眼压症虽然发展缓慢,且较少引起视盘和视野损害,但毕竟具有与开角型青光眼共同的重要病理因素,即眼压升高。 2、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3、青光眼不是自己能随便吃点药就能治好的

高血压的检查诊断依据

一、检查 出血进入蛛网膜下腔,发生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腰椎穿刺可能发现血性脑脊液。 头颅CT平扫为首选检查,可以迅速明确脑内出血的部位,范围和血肿量,以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是否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也可鉴别脑水肿和脑梗死,血肿的占位效应可通过侧脑室的受压移位,大脑镰的移位及基底池的丧失来推测,这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还可根据血肿部位和增强后的CT表现来鉴别其他病因,如血管畸形,动脉瘤,肿瘤等。 当怀疑引起脑出血的病因是高血压以外的因素时,进行MRI检查是有价值的,可以鉴别诊断脑血管畸形,肿

青少年患青光眼的原因

1、青少年:高度近视或是潜行性青光眼 中国学生的近视率排世界第二,人们都知道近视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却很少有人知道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是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危因素之一。 近期,一项对316例被诊断为青光眼的患者进行屈光分析的调查显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近视发生率为53.3%,而正常人近视发生率为26.3%,与正常人群比较,近视率高达两倍之多。同时,高眼压症患者年龄小于30岁的近视发生率为88.5%,明显高于相似年龄的正常人群。 含有近视眼的人以为他们独特的解剖关系,所以对高眼压的耐受性相对差一些,这样就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有哪些诊断方法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方法有什么呢?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作为常见的青光眼的类型及时的诊断会造成患者的身体出现很大的问题,甚至会造成全身性的症状,因此要早诊断早治疗,具体的请看下面的介绍。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典型时,关键在于观察高眼压下的前房角状态。当眼压升高时房角变窄,周边虹膜前粘连在各象限程度不一致,甚至在部分房角依然开放,而眼压下降至正常时,房角就变宽了。因此观察高眼压和正常眼压下的前房角状态,将有助于与开角型青光眼的鉴别。只有在具有正常眼压,视盘与视野,而房角窄但完全开放的可疑开角型青光眼,需要选择暗室试

青光眼是怎么引起的

青光眼是怎么引起的?正常眼压及影响眼压的因素: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所施加的压力称为眼内压(简称眼压)。维持正常视功能的眼压称正常眼压。在正常情况下,房水生成率,房水排出率及眼内容物的体积处于动态平衡,这是保持正常眼压的重要因素。如果这三者的动态平衡失调,将出现病理性眼压。我国人正常眼压值绝大多数是在1.33~2.79kpa(10~20mmHg)之间,超过3.19kpa(24mmHg)者为病理现象,介于 2.79-3.192kpa(21-24mmHg)为可疑病理眼压。但是有4.55%的正常人眼压超过3.192

孕前视力检查检查些什么

眼睛的体积虽然不大,可是眼睛包含着很多内部结构,例如眼睑、泪器、眼窝的情况,所以,孕前的视力检查也需要通过多方面去详细检查。 1、眼肌检查检查眼球转动的情况,检查眼球是否有斜视、复视,以及眼球偏斜的角度等。 2、裂灯检查。“裂灯生物显微镜”是一种特殊丁器,它以细灯光对焦在眼组织上,而经由生物显微镜的检查,来观看眼组织的情况。裂灯可检查结膜、角膜、水晶体、瞳孔、玻璃体的情况。角膜白斑、角膜破皮、角膜炎、白内障、结膜或角膜异物,靠此项检查才能精确。 ?3、眼压检查眼压检查要靠眼压计。眼压计有很多种,一般用

如何才能正确诊断青光眼疾病

对可疑患者,首先应测量眼压眼压大于3.20kPa(24mmHg)为病理性高眼压,但一次眼压偏高不能诊断青光眼,而一次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因为眼压在一日内呈周期性波动。日眼压波动大于1.07kPa(8mmHg)为病理性眼压。正常人双眼眼压接近,如双眼压差大于0.67kPa(5mmHg)也为病理性眼压。 其次应检查眼底,观察视盘改变,青光眼的视盘改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常表现为病理性陷凹,目前普遍采用陷凹与视盘直径的比值(C/D)表示陷凹大小。 视野检查对青光眼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因为它

做近视眼手术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1)、视力:包括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 2)、屈光:电脑验光、散瞳验光、复检、(屈光度数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术后效果。 3)、眼前节及眼压检查:检查角膜透明度,是否有瘢痕,晶体是否浑浊、眼底检查是否有玻璃体浑浊、眼底病变等。 4)、眼压:排除高眼压、青光眼的可能性。 5)、角膜曲率:排除圆锥角膜及扁平角膜的可能性。 6)、角膜地形图:对整个角膜表面的规则性、对称性有了解,排除各种异常因素。 7)、角膜测厚:保证手术安全的又一指标,对于角膜中心厚度低于450um者,注意角膜中心的切削深度,术前向患者说明情况

青光眼疾病有着怎样的危害

青光眼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以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多数情况下,视神经损害的原因主要是高眼压,也有少数患者发生在正常眼压,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青光眼的临床特征虽然多样化,但最重要的危害是视功能损害,表现为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 视力下降一般发生在急性高眼压时,视力下降初期是由于高眼压使角膜内皮不能将角膜内的水分正常排出,结果发生角膜上皮水肿;急性持续高眼压,可使视力降至光感,这是因为很高的眼压严重影响了视细胞的代谢。慢性高眼压及持续高眼压后期造成视神经萎缩,导致视野缺损。青光眼性视神经

妊娠高血压征检查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可以做出诊断。 1、注意病史及自觉症状:对于怀孕前患有高血压、慢性肾炎及糖尿病的患者,若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头晕、头痛及水肿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2、定期测量血压,并与妊娠前血压相比较,如血压升高,需休息1小时后再测。 3、尿液检查:尿蛋白是否异常。 4、检查肾功能、血粘度等,判断有无并发症。 5、眼底检查:眼底微小血管的变化是妊高症严重程度的标志。 6、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