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女性快走死亡率减七成

女性快走死亡率减七成

经常进行快步走等中等强度运动的女性与最不爱运动的人群相比,总体死亡率低60%~70%,但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与较低的死亡率之间没有关联。研究被刊登在美国心脏协会会刊《循环》杂志上。

李教授指出,此次新研究首次依据可穿戴装置测量数据,结果更精准,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老年女性总体死亡率降低六七成,且不吸烟者的死亡率降低幅度比吸烟者多50%。

新研究还为美国心脏协会等机构推出的健康指南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健康指南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或两者结合);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增强肌肉力量的运动。

禽流感的死亡率

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感染的,不是病毒感染,H5N1自然是病毒啦。

对付病毒感染用的是抗病毒类药物,各种霉素是抗生素,利巴韦林(病毒唑)之类的是抗病毒的。

治疗病毒的最佳途径不是用抗病毒药物,而是自身机体产生专门抗体,能让病毒失去活性。对付SARS时,我们给病人打入激素类药物让其免疫系统高度活跃,这样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疫苗呢,有的是直接注射抗体,有的呢是用灭活或活性低的病毒注射,让机体内产生抗体。天花接种的牛痘就是低活性的天花病毒

流感有一定的致死率,而高致病性禽流感则十分危险,顾名思义,感染后死亡率很高,换句话说,这种病毒我们难以产生抗体。

我个人觉得啊,因为禽流感的发病特征与流感是一样的,就是流感嘛,如果不做专门检测很可能被判断为普通流感(特别在初期),这样病人就可能被延误病情。而少数本身抵抗力较强的人得了之后可能在针对普通流感的治疗之中会自行康复,被检出确诊为禽流感的可能性不大。

这么说的佐证呢,也比较明显,你看看这几个报道的病例一般都是省会以上城市,这些城市的医疗水平和检测水平相对较高,所以最终确诊为禽流感。一些相对落后的地方不可能说是没有发病和死亡,只是没有能力检测出来。幸亏,这种死亡率高的流感还不能在人与人间直接传播(缺乏证据),爆发的可能相对较小。但病毒一旦变异了就难说了。。。

塞卡病毒死亡率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20nm,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偶然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中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

最早一次暴发流行是2007年发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亚群岛的雅铺岛,更大的一次流行于2013年-2014年发生在大洋洲的法属波利尼西亚,感染了约32000人。伊蚊还传播黄病毒科中的另外三种病毒,包括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黄热病毒,也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几十年前,非洲的研究者注意到伊蚊传播的寨卡病毒疫情莫名其妙地跟随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疫情之后。类似的规律开始于2013年,当基孔肯雅病毒从西到东传播时,寨卡病毒紧跟而来。 寨卡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但近期证实,通过血液和性接触也可能传播。 被感染后的常见征状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头痛和结膜炎(红眼)。其病情通常较温和,征状可持续数日至一周。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病情并不常见。 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寨卡热。

女性快走死亡率减七成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布莱姆妇女医院流行病学专家李爱民(音)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对16741名平均年龄72岁的女性参试者,展开了为期4年的跟踪调查。研究人员要求参试者佩戴可穿戴式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每天至少戴10小时,每周至少戴4天,并将她们的运动数据与研究期内的死亡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发现,经常进行快步走等中等强度运动的女性与最不爱运动的人群相比,总体死亡率低60%~70%,但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与较低的死亡率之间没有关联。研究被刊登在美国心脏协会会刊《循环》杂志上。

李教授指出,此次新研究首次依据可穿戴装置测量数据,结果更精准,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老年女性总体死亡率降低六七成,且不吸烟者的死亡率降低幅度比吸烟者多50%。

新研究还为美国心脏协会等机构推出的健康指南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健康指南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或两者结合);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增强肌肉力量的运动。

结核性脑膜炎死亡率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趋势。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

结核性脑膜炎,是指人体软脑膜上发生的一种炎症。它在上儿所患各种脑膜炎的疾病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患有肺结核病并伴有营养不良的小儿,最易发生。小儿患了此病,就会出现发烧、呕吐、嗜睡、抽风等症状,严重者则呈现昏迷或合并感染而死亡。

结核杆菌侵入淋巴系统进入局部淋巴结,因菌血症经血行播散进入脑膜和脑实质,包括室管膜下等部位,并在此复制,当宿主免疫功能降低或因年老,病灶内的结核菌激活而破入蛛网膜下腔,随脑脊液播散,历时数天至数周即可引起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传染吗?本病是由结核桿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常继发于粟粒性结核以及肺、淋巴、肠、骨等器官的结核病源,血源性播散是结核桿菌侵犯脑膜的主要途径。本病近年有死灰复燃之势,发病率在逐步上升,主要见于贫穷落后、医疗卫生设施不足的农村地区。多侵犯少年儿童,但成年人也不少见,早期有效的治疗往往能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所以说结核性脑膜炎不会传染的。

肺炎死亡率

肺炎球菌就寄居鼻咽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大约有50%的严重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球菌通常寄居在鼻咽部,通过咳嗽或鼻部分泌物传播。受感染的人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从口部或鼻部排出飞沫,将病菌传染给他人。由于肺炎球菌不单只存在病人身上,即使是健康的孩子或人群也依然可能携带肺炎球菌。因此,健康人群传播肺炎球菌也很普遍。一项调查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大约有72%的5岁以下儿童携带肺炎球菌。

当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肺炎球菌携带者不会发病,也没有症状,但当免疫力下降时,就可能引起肺炎球菌感染。由于肺炎球菌性疾病早期症状跟普通感冒很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烧、咳嗽等,家长容易忽视、贻误诊治,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抗生素滥用助长肺炎球菌抗生素是唯一可以用来治疗肺炎球菌感染的方法,但由于长期以来的抗生素滥用,肺炎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据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2000年至2002年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球菌耐药的流行病学监测显示:肺炎球菌菌株对青霉素耐药率逐年增高,对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耐药率也有所上升,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高达80%以上。

因为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目前肺炎球菌疾病的治疗难度越来越大、费用越来越高,治疗的周期也越来越长。

接种疫苗“一两”预防胜于“一斤”治疗疫苗是将少量没有毒性的细菌体注入人体,使身体产生对抗这种细菌的免疫力,当日后遇到相应有毒性的细菌时,就能靠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对抗这种细菌,从而避免生病。肺炎球菌实际上是可通过疫苗来预防的疾病。目前国外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为本国的儿童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由于肺炎球菌在空气中无所不在,又极易传播,专家提醒,除了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外,还要注意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及空气流通;特别是抵抗力弱的儿童,患儿病患期间应尽量留在家中,外出时戴口罩,并通过定期消毒日常接触物品等方式来进行预防。

女性快走可预防中风

中老年女性较少参加激烈运动,但是只要每天快走30分钟,中风的概率可以降低30%,预防中风的效果与慢跑、打网球、骑自行车等较激烈的快节奏运动是相同的。

从1968年到1994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的专家们对女性运动与生理的关系进行长期追踪研究,调查对象是72488名40岁到65岁的女性。

研究报告指出,中老年女性每天快走30分钟,对于预防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症、中风以及某些癌症,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没有运动习惯的女性,只要从现在开始每天快走30分钟,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良好效果。而如果中老年女性每天快走45分钟到1个小时,那么患中风的概率可以进一步降低40%。

至于走多快才算是“快走”?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在12分钟内走完1公里的距离,这样的速度可以称之为“快走”了,因为这个速度可以让心肺功能产生有效的运动。

感染性休克死亡率高吗

一旦患者病情发展为感染性休克,死亡的风险还是相当大的。但是在过去的 20 年里,随着医学的发展,重症感染患者的绝对死亡率从已经从 35.0% 下降到了 18.4%。

淋巴癌死亡率

淋巴癌它是发生在淋巴组织当中的一种恶性肿瘤,虽然说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是特别的高,但是这种恶性肿瘤也被列为是中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医学专家把淋巴癌按照他的生物学特征,分成了两大类,一种叫做霍奇金的淋巴瘤,另一种叫做非霍奇金的淋巴瘤,霍奇金的淋巴瘤,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生存率比较高,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即使经过治疗生存率也比较低。

步骤/方法:1而在我国的临床上发现我国绝大多数的淋巴癌患者全部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大约能够占到总患者的90%左右,所以说淋巴癌这种恶性肿瘤一旦发生的话,治愈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欲后也比较差。

2由此可见,淋巴癌在我国来看,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淋巴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是特别的高。不过一旦发病的话,被治愈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虽然临床上也有被治愈的病例。但是不多。

3目前对于淋巴癌这种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全身的化疗,在经过化疗之后,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再采取针对性的放射治疗来进行治疗,另外,现在还有一种生物免疫疗法,也是治疗淋巴癌比较先进的一种方法。

注意事项:对于淋巴癌这种疾病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预防,首先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尽量多吃一些碱性的食物,防止自己的体质变成酸性那样的话正常的细胞就会发生癌变。

鼠疫死亡率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人主要是通过被带有鼠疫杆菌的鼠蚤叮咬而感染。与病鼠的皮毛、血、肉或鼠疫病人的血、痰、分泌物等接触时,鼠疫杆菌也可以经皮肤微小伤口侵入人体。细菌进入人体后循淋巴管进入淋巴结,并在那里生长繁殖,引起出血坏死性淋巴结炎,病人局部淋巴结剧疼痛,疼痛之烈可致患肢呈强迫体位,同时还会伴有高热等全身症状,此型鼠疫称为腺鼠疫。

如果细菌从淋巴系统进入血液会发生败血型鼠疫,病人高热、谵妄、昏迷,同时出现全身性出血、直至心力衰竭死亡。细菌若是借病人的痰、飞沫经呼吸道侵入人体,会引起肺鼠疫,病人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并有大量的血性泡沫样痰呈喷射状咳出,全身中毒症状更重,多于1~2日内死亡。死亡鼠疫的患者的尸体常常呈黑紫色,故本病又有“黑死病”之称。 鼠疫以病情重、病程短、流行快、死亡率高四大特点被列为烈性传染病之首。一般在不经治疗的情况下,腺鼠疫的死亡率为20%~70%,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死亡率则几乎为100%。

女性快走可预防中风

锻炼身体有多种形式,“快走”就是其中一种。据最新一期《美国医药学会季刊》报道,“快走”有利于女性的身心健康。

《美国医药学会季刊》日前刊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报告指出,中老年女性较少参加激烈运动,但是只要每天快走30分钟,中风的概率可以降低30%,预防中风的效果与慢跑、打网球、骑自行车等较激烈的快节奏运动是相同的。

从1968年到1994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的专家们对女性运动与生理的关系进行长期追踪研究,调查对象是72488名40岁到65岁的女性。

研究报告指出,中老年女性每天快走30分钟,对于预防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症、中风以及某些癌症,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没有运动习惯的女性,只要从现在开始每天快走30分钟,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良好效果。而如果中老年女性每天快走45分钟到1个小时,那么患中风的概率可以进一步降低40%。

至于走多快才算是“快走”?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在12分钟内走完1公里的距离,这样的速度可以称之为“快走”了,因为这个速度可以让心肺功能产生有效的运动。

羊水栓塞死亡率

羊水栓塞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产科急症,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诊断,因此在标准上存在差异,不同地方报道的发病率相差比较大,约为1/8000~1/80000,约2000-20000个孕妇中,才可以见到一例羊水栓塞。尽管总的发病率很低,但是羊水栓塞死亡率却高达1/10000,占发病率约80%。

羊水栓塞死亡率之所以高,和人们对它认识不够,导致延误诊治有一定的关系,若治疗措手不及难以抢救成功,因此孕妈妈及胎宝宝的生命受到极大的威胁,通常在数分钟内孕妈妈便会失去了生命,它是妇产科医生最害怕发生的一件事。

病毒性脑膜炎死亡率

1毒性脑炎死亡率高达70%的,所以为了减少病毒性脑膜炎引起死亡,所以强调治疗及时是关键。病毒性脑膜炎还需要积极的去治疗,需要对症下药的治疗。更昔洛韦是治疗巨细胞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的药物,需要一天两次。

2病毒性脑膜炎在临床上面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害症状是比较少见,偶尔发现病毒性脑膜炎的病人会有斜视或者复视的情况,也有的病人还存在着共济失调的情况,甚至病人的腱反射不对称的情况

3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根据急性起病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去判断的,而且需要综合判断病人的脑膜刺激征,而且病人一般有CSF淋巴细胞轻中度增高的情况,而且需要CSF病原学检查,正确确诊。

快走能降低癌症风险

一、运动可降低乳腺癌总死亡率,建议每周快走2.5小时

此项研究有三大成果值得女性关注,首先确诊乳腺癌后,高等强度运动可使女性总死亡率降低48%。其实,乳腺癌确诊前或者确诊后,运动都可以降低其癌症特异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只有确诊后的效果更为明显,数据显示,乳腺癌确诊后中等量的运动则可使癌症特异性死亡率下降19%,总死亡率降39%,高等强度运动量可使总死亡率下降48%。

其次,运动对于肥胖者和停经者更为有效,有证据表明,BMI≥25的乳腺癌患者参加运动,其死亡率降低效果要优于体型正常的患者。此外,运动对停经患者更有效。可能是因为停经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而运动可增强体质和肌张力、减少摔跤、改善平衡能力、增加骨密度和改善患者情绪。

那运动量如何把握?专家建议,运动剂量小于每周快走2.5小时,随着运动量增加,死亡率下降较明显;当运动量大于这个值,降低效果就不再明显,因此建议病友在身体许可的条件下,每周以5~6千米速度快走2.5小时。

二、早有研究证实,快走能降低癌症风险

专家表示,其实早有研究表示,快走可降低各类癌症的发病风险。美国女性健康促进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即使每周1.25―2.5小时的快走,也可降低18%患乳腺癌的风险,每周快走10个小时可以降低更多。

在前列腺癌中,如果每周快步走至少3小时,可延缓甚至预防前列腺癌的扩散。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对1455名被诊断出患前列腺癌、但还未开始扩散的男性进行的研究发现,那些每周至少快步走3小时的患者,其病情扩散的速度要比慢慢步行且运动时间较少的患者减少了57%。

此外,快步走还能降低患肠癌与胰腺癌风险。哈佛大学针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发现,每天走路1小时,患大肠癌的风险可降低一半。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可使患胰腺癌风险降低一半。

三、对于快走你了解多少

很多女性对于快走的概念大多来自于减肥,其实它不但在燃烧脂肪上发挥作用外,在维持心脏健康、降低癌症风险上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专家表示,不同于大家饭后会散个步和现在流行的夜跑的运动量,快走处于中间值。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曾给快走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认为至少要达到4.8公里/小时,更形象来说,可按照“谈话测量”方法来辨别,如果你在行走过程中可以与旁人谈话,但是却无法唱歌,那么这种速度的行走就可以视为“快步走”。专家提醒,一定要把“快走”与散步走加以区分。

此外,测量心率也是衡量自己是否快步走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一般来说,对于快步走这种中等运动量,你的目标心率是你最大心率的50-75%。怎么算最大心率?就是用220减去你的年龄得到的数值,即为最大心率。举例来说,如果你是50岁,则你最大心率就是220-50=170次/分,50%心率是85次/分,75%心率是127次/分,故他在快步走过程中,心率应控制在90-127次/分。

女性适量喝咖啡死亡率更低

喝咖啡对健康的影响尚存争议,有人说好有人说坏。发表于美国《内科医学年报》的一份新研究报告指出,咖啡饮用与中年男女的死亡率无关,在女性中,似乎喝咖啡还能降低她们死于心脏病的几率,但咖啡是否对预防心脏病或癌症等其他死因起到的某种正面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该研究在1980年~2004年间追踪调查了84214名女性,发现那些每天喝2~3杯咖啡的女性,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患心脏病死亡的几率要低25%,死于其他死因(不包括癌症和心脏病)的几率则低18%。另外,从1986年至2004年他们追踪研究了41736名男性,那些每天喝2~3杯咖啡的男性,其死亡几率与非饮用者相当,不高也不低。

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进行,那些参试者之前都没有心脏病或癌症。

相关推荐

甲状腺癌症死亡率

甲状腺癌症死亡率 1、甲状腺癌症死亡率 甲状腺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分泌腺恶性肿瘤,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大多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分化型甲状腺癌如果治疗得当,预后很好,10年生存率在90%以上。 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1.5%,且有增长趋势。2012年研究发现,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已经跃升至女性易发肿瘤的第五位。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按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60%)、滤泡状腺癌(20%)、未分化癌(15%)、髓样癌(7%

走路快慢能预测寿命

多项研究表明,久坐有害身体健康,适当运动有助于轻这种伤害。最近,发表在美国肾脏病学会临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坐1小时就站起来活动2分钟,能少死亡风险33%,而对于那些患有慢性肾病的人,甚至能少41%的死亡风险。 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对3243名“健康与生活方式”研究参与者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人穿戴上运动感应装置以测量活动水平。研究人员利 用统计手段检查将久坐与其他活动搭配的效果。结果发现,每坐1小时站立2分钟,不会产生任何效果。而久坐后从事一些轻体力活动,如四处走动或做家务能产生 明显影

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关于所谓“癌中之王”,有人说肝癌是癌中之王,有人说胰腺癌是癌中之王,也有人说肺癌应该才是癌中之王。看来,到底哪种癌症才够得上”癌中之王“,尚有不同意见。所谓的“癌中之王”,是为了说明某种癌症的凶险程度可怕程度,王者,厉害也,让人畏惧也。那么哪种癌症才是真正的癌中之王呢?或者说哪种癌症最让人感到可怕? 也许在老百姓眼中,所有的癌症都是可怕的,大家普遍谈癌色变。总体来说当然是这样的,但这只是因为大家对癌症缺乏基本的了解,将所有癌症等同于“不治之症”,一说到癌症就将之等同于死亡,如此一来,当然会认为所有癌症都应

原来走路快的人会更加健康长寿

走路快的人更加健康长寿,原来寿命是能“走”出来的。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用了约10年时间,在观察了近500名老年人后发现,走路快的老人比走路慢的老人死亡率更低。 走路慢的人中有77%死亡,中速的人中50%死亡,而走路速度快的人中,只有27%的人死亡。研究人员称,该调查揭示出行走速度是寿命长短的“预警器”,即使在身体健康的人身上同样适用。这一研究在美国老年学会会议上提出,发表于《美国老年学会》杂志11月刊的相关研究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原因可能有两个,”此项研究的作者之一,来自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斯蒂芬妮·a·

现在男人患癌为什么比女人多

癌症就是男人比女人多 “很显然,现在癌症的发病率急速飙升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更令人费解的是:癌症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尽管女性癌症发病率也在快速攀升,但她们坐的只是‘小飞机’,男性则可谓是‘乘火箭’。”这两天在微信上,记者看到一条标题是“为什么现在男性得癌症比女性多”的内容,作者为何裕民。 何裕民何许人也?许多南京市民或许还不太清楚,其实他是全国著名的肿瘤治疗专家。而他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南京临床肿瘤专家们的认同。 南京鼓楼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邹征云告诉记者,恶性肿瘤包括非常多的病种,不同病种在男女中的

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也许在老百姓眼中,所有的癌症都是可怕的,大家普遍谈癌色变。总体来说当然是这样的,但这只是因为大家对癌症缺乏基本的了解,将所有癌症等同于“不治之症”,一说到癌症就将之等同于死亡,如此一来,当然会认为所有癌症都应该算“王”,这显然是错误的。 其实多数癌症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可以治愈的;还有一些癌症即便是晚期,也仍是可以治愈的,比如某些亚型的淋巴瘤,比如绒毛膜癌,比如睾丸癌,等等。 因此,那些比较容易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癌症是不能称为”癌中之王“的,比如乳腺癌、宫颈癌;那些即便难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即便到

脑溢血死亡率高吗

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栓)的死亡率为1.5%~14.1%,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死亡率为24.5%~81.6%,总的死亡率为13.8%~36.4%。近几年来,脑溢血逐渐成为广泛发生的急性病,多发病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目前我国每年因为脑溢血而死亡的患者已达全部疾病死亡人数的20%,因为其发病快、病情凶险,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成为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脑溢血早期发病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发病后不能及时被人发现的患者,50%的病人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也大多数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经研究表明,目前脑溢血

脑胶质瘤的死亡率

据介绍,脑胶质瘤是起源于脑部神经胶质细胞,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5%左右。在儿童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近30年来,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年增长率约为1.2%,中老年人群尤为明显。据文献报道,中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3-6人/10万人,年死亡人数达3万人。 脑胶质瘤在发生之初,通常没有典型的症状。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大,会表现出如下症状:一是颅内压增高和其他一般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退、复视、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脑组织受肿瘤的压迫、浸润、破坏所产生的局部症状,局部症状依肿瘤生

心跳慢者寿命长

心跳快者寿命短,而心跳慢者寿命长。 意大利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心跳速度与人的寿命有关。心跳快者寿命短,而心跳慢者寿命长。因此,降低心脏跳动的次数能够延长寿命。 科学家指出,在哺乳动物中,家鼠的心脏每分钟跳动290次,其寿命仅4年;狗的心率是每分钟90次,其寿命平均为17年;大象的心率为每分钟30次,其寿命则长得多。对8915名心肌梗死患者的跟踪调查表明,心率为81次者死亡率仅为7.1%,而心率超过100次者,死亡率达到24.4%。 如何才能降低心跳速度呢?关键是要增加体力活动。如每天用1小时步行4公里,可刺

前列腺癌的死亡率

男性中前列腺癌发生率第二高,仅次于肺癌,每年全世界有25万4000人因为这种疾病丧生。其实前列腺癌患者不用过于担心,前列腺癌的死亡率不高。其实关于前列腺癌的死亡率高吗这个疑问,美国专家专门做过调查。 美国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的大规模、长达15年调查发现,因为这种癌症去世的人比例很小,说明有些前列腺癌生长缓慢,其实病人是不需要手术的。 对1万2600名因为癌症而切除前列腺的男子调查发现,仅有12%的患者在15年后因为癌症去世,即使其中有些人出现了癌症生长快的迹象。反而有38%的病人,是因为癌症之外的其他原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