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孩一岁多了断奶后总是不好好地吃饭,该怎么办
我家小孩一岁多了断奶后总是不好好地吃饭,该怎么办
宝宝不爱吃饭有可能是缺锌了的,妈妈要给宝宝适量补锌的,这个是可以增强宝宝的胃口的,对宝宝的食欲的提高都是有帮助的,另外菜式上面可以花样多点的,也是有帮助的。
断奶经验总结
1岁4个月的儿子终于断奶了,总结整个过程,从儿子过分恋奶影响发育使得我不得不把断奶提上日程,到断奶几天后我和孩子都很适应了,整个过程远比我预期的要顺利的多,我们母子各方面都还不错。实践出真知,有一些经验想与大家分享。
1、关于怎样算断奶成功了?个人认为断奶成功的标志应该从母子两方面来看。做母亲的能顺利的回奶,没有得乳腺炎等疾病,母亲潇洒的看待母子第二次分离,没有断奶后的太大的失落感。孩子不再吮奶,饮食睡眠均好,没有因断奶产生身体上火、发烧、腹泻等疾病,没有因为断奶而带来心理上的恐惧感,也没有产生断奶后夜间哭闹难哄等后遗症。
2、关于从什么时候断奶?国际母乳协会的说法是2岁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支持母乳喂养,现在一般做法是1岁以内就断奶,而有的也能断奶晚一些,甚至能喂养到3岁以上。断奶早晚没有定论,断奶结果好坏主要与断奶实施过程相关。个人认为孩子到了1岁以上如果母乳影响了孩子的正常饮食、睡眠、专注力或者独立性的话,把奶断了对母子双方更有利。如果没有上述问题且母亲能够有精力和体力继续喂下的话,一直母乳喂养下去到自然离乳也不错。季节方面,一般都建议春秋季节断奶,因秋季容易得秋季腹泻,所以春季更好。当然,断奶与做其他事情一样,也要讲究契机的,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像我们家孩子就是这段时间过分恋奶对所有的辅食都不感兴趣,以至于严重时二十分钟就要吃一次奶,严重影响了他的饮食、身体健康和玩游戏时候的专注力和独立性,于是我决心断奶。一开始家人不太支持,先是孩子爸爸不想断奶,后来他看到孩子总靠着这一口儿实在不好好吃饭就同意断奶了。姥姥开始也是心疼孩子哭闹不愿意我断奶,她心脏又不好我也怕她着急犯病,后妈妈经过与我做医生的姑姑通电话,我姑说再不断奶就是害了孩子了之后,她也同意断奶了。这样,全家人意见比较统一了,我立马实施断奶,有了一家人的支持,断奶实施的比较顺利。
3、关于断奶的节奏。个人认为断奶不能急躁,甚至有必要提前给孩子敲边鼓告诉他们长大了,慢慢的会没有奶吃了,让孩子有个心理上的准备。我们家孩子就是这样,因为他已经1岁零四个多月了,懂很多的事情了,给他说的这番话他应该也明白。到了正式断奶的时候,我也是分段断的,第一天先断了部分时间的白天的奶,晚上让他吸了一阵,第二天白天晚上都没给他吸,我见他虽然哭但是不是很厉害,只是哼哼唧唧,抱一抱就不哭了,于是以后也就再也没让他吃。我见过一些妈妈是前三天晚上偷偷的给孩子吃了点奶,呵呵,这样做也不错。总之,过程要温和,要在孩子能接受的范围内。另外,温和断奶的话,对乳房的损伤也会降低,据说断奶特别快,而奶又涨的很厉害的话,可能会乳房下垂呢,呵呵。
4、关于断奶要不要抹东西和抹什么东西。对于我们家的已经懂事的恋奶的儿子来说,如果没有任何理由就不让他吃奶他肯定会很纠结的。而我一直也是对他很温和的,做不到在他硬掀起衣服来找奶吃的时候就生硬的捂住不让他吃。我想还是要用点小策略让他主动放弃吃奶的好。一开始,我给他抹过莴苣,他尝试了三次,最后感觉没有那么苦了就大口大口的吃起奶来了。抹过苦瓜水,压根就是一点作用不起。粘过纱布,但是被他笑眯眯的一把就抓了下来。正觉得无计可施的时候,微甜的甘草水却起了作用,他尝试了五六次都没能接受这种味道,慢慢的也就主动不吃奶了。还有人给我推荐了红汞和辣椒水抹上,但是我觉得那样刺激性太强,孩子也容易上火,所以没有采用。其实,还有的母亲没有抹一点东西只是告诉孩子奶不能吃了就断奶成功了,我很佩服,可我估计我们家孩子应该做不到这一点。
5、关于是不是要母子分离。一开始要断奶,就有很多人给我说把他送到老家,几天就断了,我是很舍不得。前期,婆婆曾想单独带他一晚,到了夜里12点他哭的都要吐了,我忍不住接过来孩子。所以我想断奶母子分离对于孩子来说简直太残酷了。如果引起孩子有心理上的阴影,那么将难以弥补。所以在整个断奶过程中,我非但没有母子分离,反倒是比以前跟他接触的更多,白天好好陪他,所有的晚上也都是我自己哄着他睡的。我很庆幸这样的做法,因为在我们家孩子感到委屈的时候,就哭着要我抱,而且只让我抱,其他人都不行。想象一下如果母乳没有了,连最爱的母亲都不能在身边的话,拿什么来满足他的脆弱的安全感呢!
6、断奶时的精神胜利法。儿子尝试着吃奶,发现奶不好吃后,我故意也很委屈的说,“妈妈也不知道为什么,妈妈也不想啊,可是为什么奶不好吃了呢,是因为你长大了啊,长大了的变棒了的小朋友就没有奶吃了”。断奶的几天,我们也尽量的夸他,凡事征求他的意见,让他体验到长大了的好处,所以他除了少数时候觉得没有奶吃很委屈外,多数时间还是很享受这种长大了的感觉的。同时,我喃喃的不厌其烦的在他耳边说,“妈妈虽然没有奶给你吃了,但妈妈会永远的爱你陪着你的,陪着你慢慢长大,看着你考大学,工作,有自己的孩子,到时候妈妈再帮着你带孩子”、“你会越长越大,长的比现在的爸爸妈妈还要大,比爸爸妈妈都要强,你长大了要做什么呢?要当科学家,好不好,你童童姐姐长大了当医生,好不好”,“妈妈以后会更多的抱抱你,亲亲你,陪陪你,夸夸你,因为妈妈爱你啊”,这番催情的话,估计我们家懂事的娃听后也能感到些许温暖吧。
7、吃炒麦芽回奶很管用袄。在网上查过可以用喝炒麦芽水的办法回奶,其他还有服用维生素B6、外敷芒硝等。我觉得买炒麦芽最方便,于是药店买了,第一次去的地方他给的是发了长芽的黄色的麦芽,泡出来的水是黄色的甜的(我后来想这种应该是生的),效果不好,第二次买的是炒成黑色的基本上没有发芽的大麦芽,泡出来的水是黑色的微苦的,效果不错。而且,听说如果在断奶前一周就开始喝的话,在奶分泌减少的时候再断奶,奶就会涨的没有那么厉害。
8、奶涨的厉害要不要吸一下。网上对能不能吸吸多少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要坚持住让奶自动回去,有的说奶涨的太厉害不吸的话会得乳腺炎,有的说要吸空,有的说只能吸一部分不涨即可。我一开始想忍住不吸,可是因为偏到只有一个乳房有奶的我奶水涨的实在厉害,我害怕得乳腺炎,于是狠狠心吸空了一次,结果后来再也没有涨的那么厉害了,一周左右后,奶就基本上都回去了。几天后,恰好单位妇女查体,遇到计生委的大夫,也咨询了这件事情,大夫说把奶吸回去同时喝炒麦芽水,回奶效果不错而且会少受罪的。之前我也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家孩子出生14天左右生过一场病住院,我与孩子七八天完全隔离,当时也是每天都用吸奶器吸空了,四五天后奶就快没有了,后来靠吃了N多的中药才把奶救回来的。
9、断奶后的习惯养成。断奶后,孩子需要建立另一种生活习惯,而且需要寻找另一种可以得到安全感的方式。我们家孩子以前夜里是要喝夜奶的,每两个多小时醒一次,断奶后,到了原来醒来的时间点他仍醒,就哭闹着让我抱着睡,让我一边抱还要一边走,不能停下,不能坐下,还要一边唱歌一边讲故事,连歌都不能重复的。这样熬了两天后,每天晚上我只能睡4个小时左右,精神很恍惚。我想这种情况一定要改变,查阅了相关资料,说如果一醒就抱的话,孩子的不良的生物钟会延续,就会造成断奶后孩子仍不能安睡整晚的情况。后来的几天,我见孩子的情绪已经没有那么急躁了,就逐渐采用拍一拍他,揽在怀里的办法让他睡,哪怕他哭一小阵也不去抱他,慢慢的他也习惯自己睡下了。而且睡眠时间大大延长,破天荒的一下睡了六个小时,后来也是睡到八个小时以上,基本上能一觉睡到天亮。
10、革命尚未成功的时候,戒骄戒躁。周围有一个人,都断奶第七天了,马上快要成功了,回到家后,高兴的往床上一趴,后来可想而知,乳腺炎,发烧打了N天的吊瓶。
11、断奶后,多数的孩子饭量大增,有很多父母就会高兴的多多喂,多多喂。在我看来,断奶后,孩子不停的吃东西,也是他寻找安全感的一种方式,只是还不适应,并不见得是真正的饿,而且这段时间孩子情绪波动厉害,脾胃消化能力有限,所以,饮食要适度,而且要吃便于消化和清火的食物,多喝水。
12、做妈妈的心理上的调整。虽然断奶我也有很多的不舍,也很怀念孩子在妈妈怀里贪婪又开心的吃奶的感觉,但做妈妈的只要想到了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就感到欣慰,感到自己现在的决定是对的,因此也就没有感到非常失落,而且,我还要一直好好的陪着孩子的,只是换了种方式而已。
13、孩子有成长的需求和很好的适应能力。这次断奶,让我看到了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有很强的“长大了”的愿望的,而且能因为要让自己“长大了”,而肯牺牲或者放弃原有的心爱的东西的。他们的适应能力很强呢,从没有奶吃到让抱一抱来寻找安慰,到我看他哭也不抱他后他能自己安睡到天亮,从原来不好好吃饭到现在的天天肚子像喂不饱似的。总之,能看到了孩子的小宇宙也是很强的。
网上的信息很多,各有说辞,因为各自有各自的断奶环境,各自的孩子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不能偏听偏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决策,而且要把自己好的做法再反馈回来啊,呵呵。
小孩子几个月断奶比较好呢
宝宝几个月断奶最好
1、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营养需要,8一12个月是断奶的适当时期。个别可延至一岁半,最迟两岁应完全停止母乳喂养。若遇气候炎热不宜断奶,可延至秋季凉爽时再断奶。
宝宝几个月断奶最好
2、小儿患病期间不宜断奶,应延至病愈后断奶。如果母亲患有重病或怀孕,必须立即停止母乳喂养,否则会影响母亲健康,或者将疾病传染给小儿。
宝宝几个月断奶最好
3、断奶的方法,必须逐渐进行,小儿三、四个月,可加米汤,菜汤,五、六个月加米汤、面糊、蛋黄,七到九个月加米粥、烂面、肉末、豆腐、饼干,十到十二个月加米饭、面条、肉末、蔬菜、豆腐等。随着饭食逐渐增加,喂母乳次数也就逐渐减少,至一岁左右完全断奶,吃儿童饭食。
宝宝几个月断奶最好
4、断奶切忌操之过急,应该循序渐进,让宝宝有足够的过度过程,此外应该让宝宝逐渐学会适应新的食物,不要让宝宝产生抵触情绪。
以上是对“孩子几个月断奶最合适”的简单介绍,我们了解到了宝宝身体的大概知识。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宝宝身体状况的,但是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对待这些问题,并处理好这些问题。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最后也让我们一起努力,顺利的完成宝宝的断奶大计吧。
宝宝为什么喜欢摸别人的脖子
我家宝宝1岁半了,喝水睡觉的时候喜欢摸别人的脖子,拿到奶瓶就会爬到我腿上摸着我的脖子喝;摸着脖子才肯睡觉,并且半夜会摸索着找脖子摸,摸不到就会醒!
宝宝是听着母亲的心跳一点点长大的,脖子上有根大动脉,能感受到心跳,宝宝感觉到心跳就会很安心,同样把小手放妈妈的胸口也会安心,小儿就是如此。
回复一
我儿子也是那是喜欢你,让你抱的意思
回复二
一切正常,无需当心…祝你健康
回复三
一岁断奶比较好,在春秋季节,孩子身体状态比较好的情况下断奶,先断白天,然后再断晚上,孩子最好喝奶粉,这样就好断奶.
回复四
断奶最好是在春天,深秋和冬天。夏天尽可能不要断奶,易患乳腺炎。断奶要循序渐进,慢慢减少喂奶的次数。同进加辅食和配方奶粉。
两岁宝宝的正常饮食是什么
每天都喝绿豆沙,喝苹果加冰糖煮的水,一喝就喝八个月。至少你要让他食物的种类花样多一点,多元化。
光吃面、光吃米绝对不行。一定不能吃素,两岁的孩子也需要发育,你要让他长体重,避免他有佝髅病、贫血、预防他微量元素缺乏,一定要保证每天有50克以上的鱼或者肉。
豆腐每天25克左右,比如说今天我吃肉多,我可以不吃豆腐。平均一天鱼肉豆腐的蛋白质应该有一两多,50克到75克。我们吃肉的同时,我们希望肉类的东西消化得好、吸收得好,怎么办呢?吃蔬菜水果。所以菜类的东西每天有一两左右,水果一百克左右,搭配就合理了。
喝豆浆其实不如喝奶,奶是动物蛋白,比豆浆营养价值高。但是不是说豆浆不能喝,应该首选奶类的东西,鲜奶、酸奶、奶酪、奶粉。
至少现在这个季节不适合吃绿豆沙,现在秋季吃太多绿豆也没有必要。
还有苹果煮水,我们吃水果是为了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但是水一烧开,至少维生素破坏得差不多了,苹果是甜的,再加上糖,都是热量。你不吃饭光吃这个也能活。因为它生糖率很高,一吸收很快转化成葡萄糖,血糖一高孩子的饥饿感就不强了。也不需要天天吃,偶尔吃一下可以。
孩子不爱吃饭,我估计是不是经常被逼着吃,逼着哄着逗者吃。其实她不吃,如果没有病就是心理上的原因,我们尽量不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在逼着他吃、哄着他吃,要求他吃,他饿了就会吃。如果你长期的要求他吃,他一看到饭就难受。
所以有的家长就说:“如果我们等到他吃再吃,他这几天都不吃怎么办?”没有好办法,只能等,等到他饿急了,他饥不择食,不可能不吃。所以家长的喂养行为方面,不要光考虑营养。一定要多考虑孩子对吃饭的心理感受。他会享受吃饭给他带来的愉快的心理感觉。他一吃饱了,从饥饿需求到吃饱了满足感,很舒服,没饿就吃,逼着吃,他看着碗都难受。
宝宝1岁后应先吃饭再喝奶
我的孙子13个月。每天午饭或晚饭前,孩子妈都会先给孩子喂奶,等到吃饭时,孩子就说什么都不肯吃了。强喂不吃,不喂又怕饿着孩子,实在不知该怎么办了。
其实大部分1周岁左右的孩子不爱吃饭,都是由于喂奶时间不合适造成的。1周岁以后的孩子,应该是喝奶逐渐减量,辅食量逐渐增加。如果在吃饭前喝奶,孩子胃容量有限,喝奶以后的饱胀感必然导致食欲下降,导致孩子吃饭少或不吃饭。所以,建议家长不要在三餐时喂奶,而应在逐步降低奶量的前提下,在两餐之间喂奶。
此外,有些家长喜欢睡前再给孩子喝顿奶,我建议这个时间一定要提前到睡前一小时。因为奶并不是很好消化,早点喂奶,适当运动消化后才好入睡。另外,有的孩子经常后半夜醒来就哭,这时候也不要喂奶,因为这不但影响孩子睡眠,还可能阻碍牙齿的正常发育。
一岁的宝宝脸色发黄不怎么爱吃东西怎么回事
小孩一岁脸色发黄,有可能是黄疸、或者出现了贫血引起的。以前出现过贫血的病史,应该再复查一下血常规,看贫血是否恢复,同时需要检查肝功,排除黄疸的情况。 指导意见:去小儿科仔细看一看 目前跟吃母乳都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一岁的宝宝也应该断奶了,建议尽早断奶。重新安排孩子的食谱,并注意各种微量元素的补充 平时多给宝宝吃鸡蛋黄、动物肝脏、瘦肉,都是可以纠正贫血的。 如果有黄疸,需要给宝宝多晒太阳。
如何让宝宝乖乖吃饭
归结起来,我主要是在以下几点下过功夫:
1. 尽早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
从CC一岁2个月开始练习用勺子,整个过程历时2个月。舀不着饭,把饭挑得到处都是;勺子送不到嘴里;一边用勺子,一边用手抓饭,抹得满脸脏兮兮的……最大的困难在于,爷爷奶奶认为,这么小的孩子自己吃,费时不说,根本吃不饱。特别是爷爷屡屡干扰,趁我不备就会把勺子抢过来喂饭。但好在CC小时候我在家时间很多,基本都能坚持立场,控制局面。后来因为CC确实能很好地用勺子吃饭了,爷爷奶奶才算作罢。
CC一岁半开始练习用筷子吃饭。爷爷奶奶也曾干涉过,认为这么点孩子,能拿勺子吃好饭已经不易了,现在学用筷子,这不是难为孩子吗?但好在CC对新鲜事物向来执着追求,妈妈表扬过两次后,任爷爷奶奶怎么干涉,也不能从她手里夺走筷子、勺子。妈妈唯一做出的让步就是,可以喂一点,但不能抢下CC手里的勺子、筷子,小家伙想自己舀或夹菜时,必须由她自己完成。从最初的孙猴子式的大把攥,到正确用筷子,到三岁用酒店里的长筷子夹花生米,到现在用筷子夹着鸡爪子和哈哈镜的鸭舌啃得干干净净,每一步都离不开坚持。和很多妈妈一样,我也一次又一次遇到阻力,也屡次压下心里想要帮CC一把的欲望。做父母,更多的是控制自己泛滥的爱心,用克制来培养孩子的独立。
一种情况是,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在长身体,不能饿着,能多吃一口绝不少吃一口。孩子失去了独立自主的机会,吃饭就会变成是帮大人完成任务,后果可想而知。这在很多育儿书里都提到过。
另一种情况,培养孩子自己吃饭比喂饭更辛苦,不但要费尽耐心手把手教孩子用勺、筷子,要收拾孩子洒在外面的食物、洗衣服,更让很多人不能接受的是——吃一顿饭花了三顿饭的时间。于年轻的父母来说,工作了一天,回来还要伺候孩子;于老人来说,费体力比费脑力更省事些。其实,凡事亲历亲为,为孩子做一切事情的父母(甚至是老人)其实是在“偷懒”。很多书里强调:培养孩子能力的好时机一旦错过,孩子可能会拒绝再掌握这种能力。
2. 孩子能独立吃饭后,坚决不给孩子喂饭,更不准孩子下桌吃饭或者边吃边看电视。
关于这个问题,我和公公婆婆可以说是不断抗争。每个孩子都有懈怠偷懒的时候,也有该吃饭时放不下手里的玩具的时候,更有撒娇闹情绪的时候。我很早就开始向公公婆婆灌输:决不能让孩子下桌吃饭、边玩玩具边吃饭、边看电视边吃饭。公公婆婆也曾经不以为然,但只要出现以上状况,我一定坚决制止,并晓之以理。有一回,公公回来告诉我:天天的爷爷每天吃饭时给孩子看电视,说这样吃饭快、吃得多,喂什么吃什么,喂多少吃多少,因为孩子的注意力都在电视上,根本没注意给喂什么了。借别人家的事,摆自己家的道理,这可是个好机会,我趁机又宣传了我的观念,还告诉CC:要么好好在桌上吃饭,要么下桌玩够了再吃。
现在,因为CC吃饭特别好,爷爷奶奶的成就感与日俱增,也开始向别的爷爷奶奶宣传正确的做法。
孩子学会用勺是比较容易的,但运用纯熟后就会不再新鲜不想再自己拿勺子,就像刚学走路的孩子痴迷于走路,而能跑能跳的孩子总缠着大人抱一个道理。这个问题,在隔代养育中更普遍地出现。老人一看到这种情况,理所当然地接棒——喂饭。从此,孩子又“不会”自己吃饭了。解决的方法就是,给孩子来点新鲜的:练习用筷子。和老人的抗争,更多的是育儿理念的冲突,不温不火,坚持不懈才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3. 培养孩子不挑食——欲擒故纵。
CC每顿饭主食、蔬菜、肉、汤一样不少吃,蘑菇、木耳来者不拒,芹菜、蒿子秆,甚至连苦瓜也吃。大人做表率是很重要的,另一个妙方就是——欲擒故纵:但凡CC不吃的东西,我就会说:“对了,这是CC不爱吃的,那就别逼她吃了。”(小孩的独立意思都很强,最怕被迫做事——我可没逼你)。然后,夹一筷子很夸张地吃掉,自顾自说:“我最爱吃这个菜了,有*****营养,对****有好处。”再夹一筷子,喂给老公。过一会,又重复一遍以上过程。通常两三个回合,CC就会憋不住,说:“妈妈,给我也吃点吧。”我忍笑故意逗她:“这个不好吃,你别吃了。”夹一筷子继续吃。CC会再次要求吃,阴谋就此得逞!
不要强迫、说服孩子吃他/她表明不吃的东西,以免激起孩子的反抗。
每个孩子个性不同,家长要有耐心,一次不成功就试两次、三次,……要是大人比孩子还绷不住劲,那就只好认输投降了,嘿嘿嘿!
不要以为孩子一次吃某种食物,以后就都会吃;也不要以为,吃很多才算接受。重要的是,孩子吃过,哪怕每次只吃一口,这就是坚持。如果每次都吃一口,时间长了,孩子都会认为自己只是不太爱吃,但孩子吃得下这样食物的。
4. 限制孩子吃零食、控制食量。
零食对正餐、身体的影响不再赘述。但每顿饭控制孩子食量可是个法宝啊。这个办法对CC特别管用,现在连奶奶都会说:“不能再吃了,最后一口!”原来说这话有相反的意思,谁知道一发不可收拾,现在这话绝对得正面理解了!大人总不让多吃,孩子心理有被压抑的感觉,下顿饭再吃时,就会有压抑心理释放的效果——好好吃!
5. 时刻夸奖孩子吃饭好,有进步。
好孩子是夸出来滴,好胃口也是夸出来滴!不管这次比上次进步小,还是比其他孩子差距甚大,只要有可以夸奖的地方,还是应该挖掘挖掘哦。
6. 营养搭配、厨艺精湛,做个神厨老妈。
说实话,本人不怎么做饭,不是不会,是婆婆包揽家务,包括做饭,厨房那一亩三分地俺进不去。但这不妨碍在孩子面前当个“神厨老妈”。婆婆回老家,我就会露一手,孩子别提多爱吃了。现在菜谱多得很,还不花钱,练习两个拿手菜,不但让孩子钦佩,还能让老公有所期待,一举多得!
7. 切忌根据孩子饮食喜好量身定制三餐,否则后患无穷。
最后这条是必须要强调和引以为戒的!根据本人多年观察,目前中小学生中患胃病的大有人在。照说现在生活质量提高、物质极大丰富,又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怎么还会得胃病呢?
问题就出在这个“重点保护”上!很多家长保护过度:孩子不吃的,不做了;勉强吃的,往好吃、精细做;爱吃的,多做。这样下去,孩子只习惯吃家里的饭。而幼儿园、小学、中学都必须吃学校的营养配餐,哪能像在家里一样?结果,孩子在学校饿上一天,要么就吃些口感好的垃圾食品,回家猛吃一顿。这样饥一餐饱一餐,暴饮暴食,不得胃病才怪!
宝宝大便干千万不要吃苹果水
宝宝便秘是很常见的现象,很多家长们经常让宝宝吃些苹果,来个改变宝宝便秘。可是家长们要注意的是宝宝大便干千万不能吃苹果水的。
付医生你好,我女儿16个月了,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1 孩子从出生一直是吃母乳,到现在也不肯接受奶粉,尝试了无数次,她就是不接受,有什么好办法让她吃奶粉呢?我想最近给她断奶。
2 女儿现在每天4顿饭,很爱吃肉,有肉就能吃半碗饭,没有就只吃几口,可是总吃肉容易上火,大便很干,不爱吃青菜,但很喜欢水果,可不可以只吃饭(有少量的青菜),然后饭后多吃水果呢,像西瓜,苹果等多汁的,橘子或橙子应该少吃吧,听说容易上火。
专家: 1、可以给宝宝断母乳了,母乳营养的最好时间为0-4个月。建议你给宝宝用软橡胶的奶嘴,跟奶头的感觉相似,这样宝宝可能就会吃奶粉了。
2、饮食可以,大便干不要吃苹果水,苹果是收敛的。橘子或橙子可以吃,不会上火。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做好这些事情,这样才不会影响孩子的。
春季如何给宝宝断奶最有效
一、戒母乳时间
母乳喂养不仅能够为孩子提供营养,对妈妈来说,还可以预防女性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乳腺疾病,还可以消耗妈妈体内多余的水分和脂肪,一举多得。如果可以的话,母乳喂养到两岁也是可以的,需要注意的是,6个月以上的宝宝母乳喂养的同时,还要增加其他辅食以补充营养。另外三餐饭菜所提供的热量已占全部食品热量的2/3,就具备断母乳的条件了。
而一年四季当中,要数春秋两季是宝宝断母乳的最佳时节。因为春秋二季气候适宜,孩子少生病,而炎热的夏季断奶后要添加其他食物,容易引起孩子的消化道疾病;冬季断奶则很容易使宝宝感冒。
二、戒母乳方法
断母乳最好的办法,最理想的办法就是自然离乳,也就是说宝宝已经对吃母乳提不起兴趣,自已主动不再吃母乳为最好。当孩子已经满2岁时,家长应该有意识逐渐停止母乳喂养,以达到自然离乳的目的。
但事实上,并非所有孩子都可以这么乖乖的不吃母乳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采取逐步减少的方法来戒除母乳。戒奶的时候,要先从夜奶戒起。家长可以在睡前,一天的最后一顿奶粉里面加入米粉等又易饱,又容易消化吸收的辅食,能延缓宝宝饥饿感的产生。另外,可适当延长白天吃奶的间隔时间,并根据宝宝个人的情况增加奶粉量。与此同时,试着用软饭、粥、面条等主食加各类菜泥和肉泥来替代白天喂母乳的次数,实现逐步戒掉母乳的计划而又不至于宝宝营养跟不上。
三、断母乳不等于断奶
断母乳不等于断奶,配方奶粉当中的蛋白质、钙、磷、镁和其他微量元素是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可以为宝宝提供适量的营养。在断母乳的同时培养宝宝习惯喝配方奶。每天总量在400-600毫升左右的配方奶摄入。而张思莱医生也说过,3岁内的孩子不宜直接饮用鲜牛奶。普通液态奶会给幼儿肾脏和肠道造成较大的负担。这是因为普通液态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母乳的3倍;矿物盐含量比较高,由于幼儿的肾脏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直接喂液态奶会对幼儿肾脏和肠道造成较大的负担。
建议在断母乳期间,其他家人要多和孩子接触,和他玩,带他去公园散步,和宝宝唱歌,抱他。让宝宝觉得其他家人也是爱他的,从而获得安全感。其他看护人多与孩子在一起玩游戏或者外出游玩,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游戏和游玩中去,减少吃母乳的欲望。这样会吓坏孩子,而且有可能还会导致孩子因恐惧而拒绝吃任何食物,从而影响了身体的健康。
儿童牛奶什么时候喝最好
儿童牛奶什么时候喝最好
宝宝就要一直喝配方奶粉吗?并不是这样!孩子从出生六个月后萌出乳牙,两到三年内出齐,这时候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咀嚼能力;但是宝宝的食道短而狭窄,胃腺分泌的消化液酸度低,消化能力比成人差,但小肠的吸收功能要比大人强。所以只要给孩子做软烂易消化的饭菜,孩子就可以借助食物获得营养。从六个月添加辅食到孩子两岁已经能吃很多种食物,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天然食物给孩子补充营养,逐渐给孩子断配方奶粉后添加儿童牛奶。
家长想给宝宝直接把奶粉换成儿童牛奶,有的宝宝就是不配合,这该怎么办呢?专家建议断奶粉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家长不要太着急,要给孩子一个接受的过程,不能用强迫的方法,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抗拒,可以上午喝儿童奶,晚上喝奶粉,慢慢让宝宝适应。此外,交替的过程中,宝宝的饭菜一定要单独做,菜要切得细,饭要软烂,口味尽量保持原汁原味,营养全面以弥补牛奶中的不足。
而对于3-6岁学龄前的孩子,每天饮奶300-600ml的饮奶量较为合适,可以保证钙的摄入量达到适宜水平,并有助于均衡全面的营养摄入。
宝宝断奶心得
宝宝断奶心得一:
生活片段: 孩子8个月大了,我的工作也开始忙了起来,决心借着去大连出差执行任务的机会给孩子断奶。说起来感觉有点狠心,孩子还没有一岁就给她停掉母乳,有点犹豫有点不舍,心里好象觉得亏欠孩子似的。这么小的孩子没有母乳会有什么反应?会哭闹?会抗拒牛奶?哭闹的时候妈妈不在身边怎么办?作为妈妈的我,忙于自己所谓的工作,对孩子是不是太缺少关爱和照顾了?可是,如果不断奶,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很累,心情不好,奶水质量差了,这样对孩子也不好。下下狠心吧!
我出差了,带着一些担忧和留恋。电话里听家人说,刚开始孩子有点不太适应,她也许在想,怎么这两天我一顿母乳也没有呢?连续2天都是喝牛奶,吃辅食。第一个晚上哭闹的厉害,但是往往很饿的时候,家人就冲泡奶粉喂她牛奶,孩子咕咚咕咚一口气能喝完。后来就习惯了,不吵也不闹了。因为没带吸奶器,也没有吃什么药,出差在外的我只觉得乳房胀的很厉害,痛的不行,几天没有吸奶挤奶,采取了最原始的办法断了奶。从此,孩子告别了美味的母乳,我呢,也乐得清闲了。
妈妈心语:断乳期的妈妈心情是比较复杂的,要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和适应的情况,还要接受自己的心理和身体的变化,有点微妙的心理情绪,患得患失。要是不和孩子分开,妈妈很难忍耐听到孩子的哭声而不动恻隐之心,有朋友和我交流时说,她是经历了断奶的种种困难,好几次才给孩子断掉的。
专家评说:推荐母乳喂养至4-6月。从乳汁的营养和目前社会女性工作的压力,孩子8个月可以断奶了。孩子4个月时就应该开始添加辅食,8个月断奶时孩子对母乳的依赖性会降低。
断奶对于母亲和婴儿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断奶不当可使婴儿的健康受到影响。如断奶过早,又不能及时地补充婴儿所需要的 蛋白质和热能,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增加小儿患病的机会。所以母亲要掌握正确的断奶方法,最好是慢慢来,让婴儿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能突然中断哺乳。要先给婴儿适时添加辅食。或者让母亲暂时离开孩子1~2天,使孩子慢慢习惯。生活中有许多不科学的断奶方法,如强制母子隔离,或在乳头上涂抹药水、辣椒水、黄连水等吓唬孩子,强迫孩子不吃母乳,这些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都是劣性刺激,是不可取的。断奶后,如母亲感到奶胀,可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也可用炒麦芽60克,生山楂30克, 水煎当茶饮,3~4天即可回奶。
宝宝断奶心得二:
今天是航航断奶后的第十二天,从4月2日开始断奶至今天,没有再吃一口。前天,断奶第九天,像往常一样喊着“咪咪,咪咪”往我的怀里钻,为防万一抹了一些牙膏后掀开衣服告诉他,妈妈的咪咪疼,很苦,不能吃。他笑着就跑开了,不再提吃奶的事儿。我抱着他,让他吃,他笑着挣扎着就跳下来跑了,越叫他,他越笑,怎么都不肯再吃了。
总的来说,航航断奶的过程比想象的顺利,哭的次数比想象的少,哭的程度没有想象的惨烈。可以说,很顺利,很顺利的就断了。之所以大人孩子都没怎么受罪,原因有以下几点,总结一下,希望对需要断奶的亲们有所帮助。
一、人员方面。断奶之前就确定航爸作为主力军,在断奶过程中负主要责任。一方面航爸身体好,可以应对如果半夜航航哭闹时的局面,年轻力壮,就算是折腾一宿也没有关系。再一个平时带航航的机会比较多,对儿子比较熟悉,知道发生什么状况可以怎么应对。最重要的是,除了我,航航最熟悉,最亲近的就是航爸,让航航可以跟着最有安全感的人,减少烦躁不安的情绪。还有就是除了晚上我不和航航一起睡,白天睡觉之前离开一下子,剩余所有时间我都寸步不离的守着他。因为航航除了睡觉之前会自己主动找奶吃之外,其他时间看见我从来没有想起来吃奶的事儿,所以没有必要彻底隔离。
二、环境方面。断奶之初,姥姥就提出要带航航去姥姥家,离开我几天自然也就断了。我和航爸一商量,否决了这个提议。除了怕姥姥身体吃不消之外,还因为航航从来没有在姥姥家过夜,平时我们带他在那儿玩儿一到晚上就要回家。如果这个时候换一个环境,除了要应对断奶的不安情绪,还有安抚换环境的不安,不但不能顺利,反而会增加哭闹的几率。我们一直认为,在熟悉的环境里更容易减少孩子的坏心情,更有利于忘记断奶影响。所以,白天的时候照旧带他到处去玩儿,晚上还是回到家里,在熟悉的客厅里,熟悉的卧室到处跑,累了很容易就哄睡觉了。
三、天气方面。选在不冷不热的三月份断奶,主要是考虑冬天的时候天气太冷,如果半夜里睡觉的时候哭闹折腾起来容易着凉。前几天温度一直在15至25度之间,晚上也是暖暖和和的,即使晚上哭闹也不用担心着凉的问题。事实证明这个很重要,第三天的时候半夜尿了一次床,穿的秋裤都尿湿了。换衣服的过程中不担心冷的问题,航爸一个人也没有手忙脚乱的。
四、食物方面。一岁的时候是所以没有断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那时候航航不吃奶粉,只要喝一口,立马就不喝了。无论怎么喂,就是不张嘴了,还一个劲儿的摇头。考虑到一岁的时候吃饭胃口不是很好,而且很多东西都不吃,如果再不吃奶粉,突然断奶怕营养方面跟不上,所以一直拖到了一岁半。断奶前航航吃饭还是不是很多,但是青菜,肉,鸡蛋,酸奶,豆腐等等什么都能吃,而且奶粉也能喝一点,不再那么排斥,营养方面不用再担心。断奶之后,胃口突然就好了,什么饭都能吃很多,而且很专心,吃完了才自己去玩儿。喝奶的时候总是自己抱着奶粉桶来来回回撵着我们,让我们给冲奶喝,一瓶奶一口气就喝完了。
五、其他方面。
中午睡觉前,航爸总是带他出去转一圈,等到有睡意了放进小车里,来回两个圈儿就睡着了。晚上睡觉前,先把他带出去,回来之前先告诉我,我先藏起来。回来的时候总是满屋里找我,还不停的叫“妈妈”,第一天我在小屋里藏着,听着航航在外边叫了四十多声妈妈。后来看彻底找不到了,这才慢慢睡了。如果当时出去了,就前功尽弃了。这一点很重要,孩子叫妈妈也好,哭闹也好,一定要下定决心不能让他看见。如果哭闹的时候让他看见妈妈,又不让他吃奶,不但不能哄住他,反而会越闹越凶,一直到重新让他吃奶为止。
哄孩子睡觉的时候尽量保持比较安静的环境,环境越热闹,孩子就越没有睡意,总想着要玩儿,就算是很困了也不会睡觉。反而会觉得越困越想玩儿,越玩儿越难受。看着孩子只要有了睡意,就留下一个人带孩子,安静的和他玩儿,慢慢的再哄他睡,很快就睡着了。
一岁半的宝宝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也更执拗,已经习惯的事情突然让他改变很困难。所以一定不要着急,一定要有耐心。哭闹的时候一定不要骂孩子,就算是孩子故意的,没有原因的哭闹,也不能大人先烦躁。孩子哭闹是因为有愿望没有满足,但是还不会说,只有用哭闹来表示。特别是断奶的时候,比平时更不容易哄,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找他感兴趣的事来吸引他。实在不行,就让他哭一会儿,等稍微平静一点再去哄。
宝宝断奶心得三:
忙碌的春节总算静下来了,年前给宝宝断了奶,一直想发帖跟大家分享一下,没空,今天有时间了,跟大家聊聊!
我家宝宝是白天很少喂奶,除了睡午睡前一餐,其它三餐吃粥或面。就是晚上超给恋奶,睡前一餐,然后晚上隔1小,2小时就会醒来找来,其实有时只是安抚试的吸吮,一觉睡醒,我感觉好像晚上在打仗,比没睡前还累,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上网查了一下说很多喂母乳的宝宝都有这种情况,到断了奶后就不会有这种现象,于是在宝宝满11个月,我做了这个决定,宝宝长大了,我希望他能一觉睡长点,晚上的时间用来睡眠,而不是频繁找奶吃!
在我准备断奶的前期,我的准备功夫做了如下:提前2个月每天一,二次奶粉喂食,每次宝宝喝的也不多,也就90ML左右。白天尽量少喂奶,除了睡午睡前一餐,其它三餐吃粥或面。
真正开始断奶,我是先断白天午睡前的,晚上还是给奶吃,然后第二天再断晚上,也就是说第二天小家伙就开始一点奶不给吃了,最难过的一晚呀!婆婆主张说晚上不要见到我,让我走开,应该就不会找了,于是BB晚上就在奶奶间房睡。奶奶跟他玩到差不多11点BB才睡着,可是1个小时后,BB又醒了,这次是闭着眼睛哭,找奶,找妈妈,我在楼上听了可心疼,坚持不住,冲到楼下去,奶奶说我了,你下来干吗,看到你这下闹的更历害,更难哄了!我没理她,一把抱过宝贝,一到我手上马上就停止了哭,趴在我肩膀上很欣慰,好像表达,妈妈你去哪了,为什么不陪我睡,为什么不给我吃甜甜!那一刻,我感觉很心痛,小宝宝不可以一下子失去他的两样最爱,但是断奶还是要继续,于是我提出让婆婆跟我一起睡,我们一起来帮宝宝断奶,这样当宝宝一醒来,我可以安慰,奶奶可以去冲奶粉。接下来麻烦又来了,2个小时后,又醒了,这次是肚子饿了,开了奶粉,谁知BB很倔强,就是不吸奶嘴,一到嘴里就用舌头顶出来,还是哭闹,我抱着他哄他,他就不哭,再试一次,还是不要奶粉,又哭闹,没办法,再哄哄他,稳定他情绪先,又过了几分钟,再试一次,这下接受了,吸完120ML睡着,就这样反反复复,终于过了一晚了!
所以说,断奶的时候,妈妈千万不能跑开,不要相信老传统说没看到妈妈就不会找奶吃,那是不可能的事,想想,从小吃到大的口粮,怎么可以没见到就不想了呢!他最需要的就是你的怀抱!你的安慰!
到了第二晚,第三晚,小BB渐渐的好转了,已经接受吃完奶粉就睡,一睡再就是3,4,5个小时了!这让我很欣慰!
跟大家说说我自己的心得,希望对想断奶的妈妈有参考的帮助!
一岁后宝宝营养食谱大推荐
1岁之后的孩子可以享用盘子里的美食了,一位厨师和一位营养学家告诉我们在为1岁以后的孩子准备食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我的儿子丁丁13个月大,他开始拒绝吃配方奶,仅是辅食和粥已经不能引起他的兴趣了。他常常一边用力摇头,一边打落我递往他的嘴巴里的勺子,还果断地说:“不吃!”但他又总是贪婪地盯着我的碗里的食物。我清楚,给1岁的孩子的健康食物不应该是成人食品。那么,孩子到了1岁后该给他吃什么呢?”
相信很多1岁孩子的妈妈都经历过这样的事,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特意请来了营养专家和幼儿园的厨师,为大家讲解1岁以后的孩子,早餐、午餐、晚餐该吃些什么,以及一些和营养有关的小知识。
早饭
粥、花卷、煮鸡蛋、芹菜胡萝卜丁。或者:一片涂有黄油或奶酪和果酱的面包,一杯牛奶,两片水果,几个葡萄干。
厨师:
孩子每天应该吃五次新鲜的水果或蔬菜,因此我在早餐时会给孩子准备一些蔬菜或水果。芹菜胡萝卜丁在制作时要先煮软(不能像成人习惯吃的口感比较脆,也不要放花生米),因为孩子的咀嚼能力有限,煮软的食物让孩子吃起来容易下咽,也不会发生危险。很多孩子不喜欢吃煮鸡蛋,所以在煮的过程中我会添加一些调料做成五香鸡蛋,让孩子更喜欢鸡蛋的味道。
营养专家:
两种早餐食谱我都觉得不错。重要的是,爸爸妈妈应该给孩子买高营养价值的食品,因为小孩子吃得不多,因此无法从大量的食品中获得重要的营养成分。此外,水果和蔬菜最好是新鲜和绿色的食品。早餐面包最好是全麦的,因为其中含粗纤维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孩子的健康更有利。与面包相配的可以是黄油(30%-45%脂肪)和新鲜的奶酪,如果再配上一小块香肠或鸭胸脯肉就更好了,因为孩子的早餐最好是能量比较多的食物。另外,葡萄干含糖量比较大,不要给孩子吃太多,在酸奶或面包上放几粒作为点缀和调味就可以了。
上午加餐
水果
厨师:
我推荐时令水果,比如冬天吃苹果、梨和橙子;夏天吃西瓜;秋天吃葡萄。另外孩子很注重食物的外观,可以说他们是用眼睛“吃饭”的,因此我会把水果切成很好看的小块,增强孩子的食欲。
营养专家:
有的孩子光吃水果还不够,因此可以再给他一小块全麦面包或一杯酸奶。
午饭
蔬菜、米饭(或高粱米饭、面条等)、鱼或肉 、汤
厨师:
我的建议是米饭可以选用两种谷物混合,比如大米和小米,做成金银饭,有颜色对比孩子会更喜欢。如果做面条,可以在酱汁里配一些蔬菜,比如在西红柿酱里配上小块的煮软的菜花、西葫芦等蔬菜。汤最好是容易烹调的蔬菜汤。或者也可以做绿色糕饼,将切成小块的蔬菜和面糊混合,放在平底煎锅里,烧熟就可以了。偶尔也可以用苹果代替蔬菜,就是苹果派了。至于鱼、肉类,我喜欢用肉馅给孩子做丸子,或为孩子煎鱼块,稍微放些盐和调料,然后让孩子们配着米饭吃。
营养专家:
蔬菜和水果是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源泉,尤其是绿色的蔬菜,例如菠菜、青菜或生菜,含有大量的叶酸,这是孩子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的。鱼里面含有碘,因此最好每周给孩子吃一次。为了造血,孩子需要摄入铁。因此,孩子的餐桌上,肉类每周应该出现两到三次(每周肉量约100克)。同时给孩子喝一杯橘子汁有助于对铁的吸收。孩子的主食可以每周添加几次粗粮或全麦食品,比如把大米换成高粱米或糙米,面食的主料可以选择玉米面或小米面等。如果孩子从一开始就适应健康食品,就不需要日后再调整了。很多爸爸妈妈觉得这样做有难度,但是值得一试!
下午加餐
水果
厨师:
很多孩子喜欢在下午吃点甜食,所以除了为他准备水果之外,还可以再给他一小杯水果酸奶或一块水果布丁。
营养专家:
偶尔让孩子在下午吃一块蛋糕或有葡萄干的面包是允许的。孩子每日摄取的能量可以有10%来自甜品。这相当于一个冰淇淋球和两小勺果酱。如果孩子习惯在下午加餐的时候吃一些牛奶制品,那最好是能最好是喝下去,比如牛奶、酸奶,因为这些更容易吸收。
晚饭
自制汉堡:两片涂有奶酪的面包,夹上火腿、生蔬菜(如黄瓜、胡萝卜或西红柿)
厨师:
我建议把孩子的晚餐做成他比较容易吃的食物,比如汉堡。因为吃过一天的米饭炒菜,孩子也不喜欢晚餐再出现相似的食物,外形新鲜又容易吃的食物往往会让他感兴趣。做汉堡时,面包尽量薄一点,如果太厚,面包里夹的东西就少了。
营养专家:
孩子晚餐后活动量比较少,所以不适合吃太多能量高的食物。对于晚餐有一条简短的健康的饮食定律:充足的植物、一定量的动物,少量的糖和脂肪。翻译过来就是,多吃水果和蔬菜,肉类和奶类定量,少吃甜食。
Tips:三餐之间孩子该喝些什么?
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或矿泉水。果汁(即便是100%的纯果汁)与饮料一样含有很高的糖分,因此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孩子只喜欢喝果汁,那么最好按照3:1的比例用白开水或矿泉水稀释。
孩子牛奶的摄入量应该是每天300毫升,从一岁之后,孩子就可以用杯子里直接喝牛奶了,而不用再从抹面包上的奶酪上摄取奶制品了。原因很简单,用杯子,孩子往往能喝得更多。
小孩吃饭磨蹭怎么办
一、小孩吃饭磨蹭的原因
首先,在0—2岁,孩子想自主吃饭的时候,可能家长怕孩子弄脏乱,总是喂,而这个敏感期过去以后,孩子渐渐大了想让孩子自己吃了,孩子已经不想自己吃了。
其次,只要看见孩子吃少一点,都要催促孩子多吃一口,让孩子对吃饭感到压力。
最后,平时是否吃了过多的零食。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平时不断的催促,孩子在用磨蹭和拖拉来被动抵抗父母的催促和指责。从这位妈妈谈到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这个原因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小孩吃饭磨蹭怎么办
1、建议父母可以做一个角色扮演游戏:即先由一方扮演孩子,另一方扮演妈妈或爸爸的角色,扮演爸妈的一方就一件具体的事情不断催促孩子,指责孩子(语气要按照平时对孩子所用的着急的语气)。最后双方交流感觉。之后再交换,双方交流感觉。
这个游戏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处境,真正能理解孩子,这是改变的第一步。
2、停止催促和指责,让孩子跟随自己的速度去学习和吃饭。同时让孩子自己去承担相应的后果。比如可以告诉孩子:“因为爸爸妈妈要上班,你吃饭速度稍微快一点,到七点我们就收,不然你就只能迟到,让家里其他人送你(或者只能饿肚子),因为爸爸妈妈迟到也是会被骂的。”
孩子厌食症是喂出来的吗
书上说,2-3岁的孩子每天至少喝600毫升牛奶,我女儿连200毫升都喝不下,每顿饭也只能喂几口,该怎么办呢?”昨日,刘女士带着营养不良的女儿就诊后,才知道是家人的“强迫喂养”导致孩子出现“厌食症”。
刘女士介绍说,3岁的婷婷(化名)从小食量就不大。按育儿书籍上的标准,婷婷没有一次达标过。为此,家里人都十分着急,为了让婷婷多吃点,家长“轮流值班”,每隔三个小时就喂她吃一顿,想方设法哄她将牛奶或辅食吃完,每次喂的时间都在半个小时以上。如今,3岁的婷婷,体重不足13公斤,总是抗拒吃饭,每次喂饭都是到处跑,家长只能趁她不注意把饭菜塞进她嘴里。
武汉市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徐辉甫介绍说,在该院门诊,经常碰到这样的年轻父母,他们对照育儿书籍,对喂食次数和数量“斤斤计较”,宝宝吃的量没达“标”就强迫其吃下去,强迫进食并不可取。
徐主任说,孩子的胃口也有好与不好的时候,家长如果在孩子拒绝的情况下还千方百计哄他吃下去,容易把正常的喂养演变成强迫喂养,降低孩子的食欲,导致他们厌食。孩子某一顿少吃些食物完全符合生理需求,家长们不要害怕宝宝少喝10毫升奶就会生长滞后。喂养婴幼儿应顺其自然,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氛围,更有利于孩子的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