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热性惊厥的辅助检查是什么

儿童热性惊厥的辅助检查是什么

辅助检查:(1) 脑电图等检查:EEG、BEAM、Holter (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动态脑电图监测),可见明确病理波、棘波、尖波、棘-慢波或尖-慢波。(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糖、血寄生虫等检查,了解有无贫血、低血糖、寄生虫。(3) 脑血管造影:可以显示有无脑动脉、脑静脉畸形。(4) 腰穿CSF检查:对进行腰穿的' 'SF 进行蛋白等的生化检查及细菌培养,脑脊液有异常改变。(5) 如为继发性癫癎,应进一步行头颅CT、头颅MRI、MRA、DSA等检查,可发现相应的病灶。

儿童热性惊厥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治疗原则:1. 发作时治疗当患儿处于全身抽搐和意识丧失时,原则上是预防外伤发生及其他并发症。2.发作间歇期的治疗癫癎患儿在间歇期应定时服用抗癫癎药物,用药原则如下。 ①从单一药物开始,剂量由小到大,逐步增加;②一种药物增加到最大量且已达到药物种药物;③偶然发病,脑电图异常而临床无癫癎症状和5岁以下每次发作均有发热的儿童,一般不服用药物;④经药物治疗,控制发作2〜3年,脑电图随访癎性活动消失者,可以减少药量,不能突然停药。3. 病因治疗对查明病因者应积极进行病因治疗。

孩子发烧抽搐是怎么回事

孩子抽搐的原因很多,有热性惊厥、癫痫、电解质紊乱等等,其中,热性惊厥是孩子抽搐最常见的原因。

什么是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又称“抽风”,它并不是简单的指“发热”时出现的“惊厥”(抽搐)。

热性惊厥是指,在婴幼儿时期发病(经常为3个月至6岁之间),体温骤然上升导致大脑出现异常放电活动,引起全身肌肉痉挛性发作的情况。并且,必须是在排除颅内感染或其他明确的原因以后,才能诊断为热性惊厥。

在此之前,不发热时也出现过惊厥的,不能诊断为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和癫痫有关系吗?

不少爸妈看到孩子抽搐抽得厉害,又惊吓又心疼:这看起来怎么那么像癫痫?

虽然热性惊厥与癫痫的症状比较相像,但两者并不是同一个疾病。

热性惊厥可分为单纯性和复杂型。单纯性热惊厥多发见于6个月~3岁的孩子,且往往在发热后24小时内出现,抽搐持续时间一般小于5分钟,并且24小时内不会再发生。惊厥发作后,孩子的脑电图正常,体格及智力发育也正常。

发生热性惊厥的孩子多数是单纯型的,一般预后良好,很少会有什么后遗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作几率也会逐渐减少。

孩子高热惊厥时你该做什么

1.移开周围的危险物品,如果是在公共场所,还要疏散人员,尽量避免人群的围观,保持空气流通。

2.扶患者侧卧,头偏向一侧,这样有利于呕吐物及粘液等自然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无需将毛巾或硬物等塞至上下牙之间,以免造成小儿窒息或造成牙齿的损伤。

4.不要强行按压患者肢体,以免造成扭伤。

5.不要给患者强行喂水或任何药物,以免造成误吸。

6.发作期间家属可利用手机等录像来记录下患者发作时的状态,包括眼球、面部、肢体活动等情况,以便就诊时提供给医生作为参考。

7.发作后,患者在未清醒期间,一定要有家属陪同在旁边,以免因患儿意识模糊、自动症等而造成意外事故。

8.送医院进一步诊治明确病因,尤其是病因未明的首次发作。

由于热性惊厥是孩子日后出现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在第一次热性惊厥前就已经存在有异常的神经系统症状或发育迟缓的状态,或是小儿出现复杂性热性惊厥,或者是没有热性惊厥家族史而出现热性惊厥的患儿等,更是日后出现癫痫发作的高危因素。因此,对于有反复热性惊厥发作的儿童,有必要在发热性疾病的初始就给予积极的退热治疗,并进行适当的药物预防,以减少高热惊厥的发生机会。

小儿高热惊厥检查

小儿高热惊厥检查

因常为上呼吸道感染引发本症,所以一般外周血象检查正常;有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可显著增高。

FC患儿在发热期脑电图可见慢波活动增多或轻度不对称,枕区明显,可持续数天。这种非特异性异常对评价预后没有意义。一般应在热退1周后行脑电图检查,部分患儿可见清醒时θ节律、光敏性反应或浅睡期偶发棘波。有明显棘、尖波发放者,以后转为癫痫的危险性增加。

有热性惊厥发作后二周内,约有20%~6.%的患儿脑电图背景活动中见到非特异性慢波活动增多,它们大多在1周前后自然消失。推测其原因可能与发热、感染本身或惊厥致脑内葡萄糖供给不足有关。大量研究已证实,发作后l周内脑电图无预后价值。临床上应主要对不典型发作(复杂性热性惊厥)考虑脑电图检查,且应安排在发作后10~14天进行。若此时脑电图出现局限性异常(局限性慢波或棘、尖波)、明显的普遍性慢波节律或棘慢复合波者,今后在临床上转变为癫痼或持续性脑电异常的可能性较脑电图正常者大。不过,脑电图正常者仍有转为癫痫的可能性。

“高热惊厥”会烧坏大脑吗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热性惊厥发作时间不超过一两分钟,有时甚至只是几秒钟,这种短暂的惊厥发作是一种良性无害的发作,不会烧坏孩子的大脑。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得过热性惊厥的孩子的智力和学习能力不比没得过的差,95%-98%有过热性惊厥的孩子不会进展为癫痫。只有出现下列情况的少数孩子有可能进展为癫痫:一,单次发作时间维持一小时以上。二,发作时只是单侧身体抽动。三,24小时内多次发作热性惊厥。四,在不发烧的情况下发作惊厥。确诊癫痫除了参考临床症状表现外,还需要结合脑电图的结果。

了解了热性惊厥没那么可怕后,家长们还需要了解热性惊厥是怎么一回事儿?科学正确的应对措施应该是什么?是否有减少热性惊厥复发的手段?有了理性的认识并掌握科学的应对措施,万一孩子发作热性惊厥才可以从容应对。

热性惊厥是怎么一回事儿?

为什么幼儿容易出现热性惊厥呢?目前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后就不会再发作热性惊厥。其二,遗传的原因。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有热性惊厥史的幼儿更容易发生热性惊厥,目前认为和家族基因有关,国际上这方面的研究还在进行中。热性惊厥的诱发因素是发烧,发烧是多种感染性疾病或非感染性疾病都会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可能是细菌感染,可能是接种疫苗的副作用(比如麻、风、腮疫苗),也可能是病毒感染,最常引起热性惊厥的病毒感染是人类疱疹病毒6,此病毒诱发的疾病便是我们常说的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

科学正确的应对措施应该是什么?

切记一个原则:应对热性惊厥不是人为停止惊厥,因为惊厥常常会自己停止,家长要做的是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同时记录发作时的表现和持续时间,如果可能用视频记录下来,这些信息对后续医生的诊断更有价值。正确应对手段包括:保持镇静,解开孩子的衣物,避免衣物包裹过紧束缚孩子的手脚抽动,同时不要把孩子抱在怀里限制他手脚的抽动。应把孩子侧躺放在平的地方,以防止嘴里的分泌物误吸进入气管。移除周围障碍物和尖锐的危险物品,以避免孩子在抽动过程中伤到自己。如果孩子嘴里有流出呕吐物或者粘液,应及时清理。不要往孩子嘴里塞任何东西,有不少家长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的手指塞进孩子嘴里,被咬了一圈血痕自己受苦不说,反倒给孩子帮倒忙。记住一点,惊厥发作中的孩子不会咬伤自己的舌头,反倒是人为塞进嘴里的手指、棉签、筷子、压舌板等物容易造成呼吸不通畅或者口腔损伤。在整个发作过程中也不要急急忙忙抱起孩子往医院跑(除非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通常的发作不会超过一两分钟,如果是第一次发作,发作停止后再去医院明确诊断。如果孩子表现出脖子僵直,大量呕吐,医生可能会建议做腰穿以排除流行性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如果有严重的腹泻,医生可能需要排除是不是脱水造成电解质紊乱导致的惊厥。如果以前明确诊断患过热性惊厥,再次发作时持续时间不超过5分钟的,可以在家观察,超过5分钟的也要及时去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医生通常会使用处方药安定(也叫地西泮)肛门给药止惊厥,使用的剂量需要按照孩子的体重进行计算。

是否有减少热性惊厥复发的手段?

发作过热性惊厥的孩子有1/3会有复发,下列儿童属于热性惊厥复发风险比较高的:1.首次发作时体温并不是很高的,可能没到38就惊厥的;2.发烧初起时就惊厥的,换句话说,出现发烧症状和发作惊厥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容易复发;3.首次发作时年龄小于15个月的;4.直系亲属中有热性惊厥史的。

复发风险高的孩子,进展为癫痫的风险只比一般儿童稍微高一点,因此少数这类孩子再次发烧时,可以在神经内科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处方药安定进行个体化的热性惊厥预防治疗。

孩子发烧抽搐了该怎么办

小明3岁了,从小健康活泼,昨天和爸爸游泳时不小心着凉了,半夜时开始发烧,平时发烧时给予退热处理后,小明通常都会逐渐好转,但这次到凌晨时分,家人却发现小明俄然头向后仰、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一屈一伸的抽动着,怎么呼叫他也没有反应。这可把爸爸妈咪给吓坏了。因为怕他抽搐的时候会咬到舌头,爸爸赶忙撬开小明的小嘴巴,把手指伸了进去,就这样过了2、3分钟,小明的表现终于慢慢减轻了,但爸爸的手指却被咬得鲜血淋漓,这时一测体温,原来小明已经烧到39.5℃了。

第二天爸爸赶忙带小明到医院检查,医生经过详细的问诊后,告诉爸爸,小明这种状况极有可能是一种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在5岁以下小儿的发病率约为2%-5%,起病通常在6个月到5岁之间,具有和年龄相关的自限性趋势,但以后较少发展为反复的无热惊厥。在热性惊厥中,遗传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有研究报导,同胞或父母中有过热性惊厥史的孩童,呈现热性惊厥的风险要比普通人群高4-5倍。

热性惊厥通常可分为单纯热性惊厥和复杂热性惊厥两种。单纯热性惊厥发生时体温通常超过38℃,发生形式有全身强直-阵挛、阵挛或强直发生,持续时间通常小于 15分钟,一次热程中仅有一次发生,热退一周后脑电图正常,发病限于6个月至5岁的神经系统发育正常的孩童。而复杂热性惊厥一次热程通常会有超过2次或更多次数的丛集性发生,或发生时间超过15分钟,发病年龄小于6个月或在6岁以上仍有发生,惊厥发生时体温常不足38℃,有局部性发生或者呈现发生后肢体活动障碍等。

那么,呈现高热惊厥时需要如何处理呢?有些家长一见到这种状况,马上就将患儿的嘴巴撬开,然后把手指、筷子、毛巾或其他随手拾到的硬物塞进孩子的嘴巴,其实这些方法是不科学的,这样不只可能会损害孩子的牙齿或造成窒息,并且还可将大人的手指咬伤。

正确的做法是:

1.移开周围的危险物品,如果是在公共场所,还要疏散人员,尽量避免人群的围观,保持空气流通。

2.扶病人侧卧,头偏向一侧,这样有利于呕吐物及粘液等自然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无需将毛巾或硬物等塞至上下牙之间,避免造成小儿窒息或造成牙齿的损害。

4.不要强行按压病人肢体,避免造成扭伤。

5.不要给病人强行喂水或任何药物,避免造成误吸。

6.发生期间家族可利用手机等录像来记录下病人发生时的状况,包括眼球、面部、肢体活动等状况,以便就诊时提供给医生作为参考。

7.发生后,病人在未清醒期间,一定要有家族陪同在旁边,避免因患儿意识模糊、自动症等而造成意外事故。

8.送医院进一步诊治明确病因,尤其是病因未明的初次发生。

最后,因为热性惊厥是孩子日后呈现癫痫发生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在第一次热性惊厥前就已经存在有异常的神经系统表现或发育迟缓的状况,或是小儿呈现复杂性热性惊厥,或者是没有热性惊厥家族史而呈现热性惊厥的患儿等,更是日后呈现癫痫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对于有反复热性惊厥发生的孩童,有必要在发热性疾病的初始就给予积极的退热治疗,并进行适当的药物防止,以减少高热惊厥的发生机会。

儿童热性惊厥的健康教育有哪些

健康教育:1.患儿及家长思想负担重,并且对本病缺乏认识,因此除了关心和安慰外,还要及时说明病情及预后情况,以及诊疗、护理措施,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支持诊疗计划,并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2.指导家长注意保护患儿的安全,给予高热量、优质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等。

热性惊厥与癫痫有何区别

高热惊厥不是癫痫,是指6岁以内小儿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中,体温在38.5℃以上的发热时所出现的惊厥。

热性惊厥与癫痫的区别:

(1)、反复发热抽搐的小儿,如每次抽搐体温均在38.5℃以上为热性惊厥;如不发热或低热(体温在38.5℃以下)时出现反复抽搐则为癫痫。

(2)、癫痫患儿的脑电图检查有特异的痫样放电;而热性惊厥发作1周以内约有20%-60%的患儿脑电图背景活动可见到非特异慢波活动,多在1周后自然消失。

小儿热性惊厥的症状有哪些

惊厥多发生在发热后12h内。多数为全身强直阵挛或阵挛性发作,少数为强直性发作或失张力发作,15%为一侧性或限局性发作。多数发作历时短暂,一次热程中仅有1次发作。1/3的患儿以后有复发性FC。惊厥时间超过20min(24%),24h内有惊厥复发(约1/4)或有限局性发作者称为复杂性热性惊厥。热性惊厥中仅2.4%以后转为癫痫。下列高危因素与以后转为癫痫有关:6个月以内或6岁以后起病、有癫痫家族史、精神运动发育异常、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后有神经系统异常如Todd麻痹、热退1周后有癫痫样脑电图异常。据报道,有上述1个高危因素时有6.8%转为癫痫,2个为17%~22%,3个高危因素时高达50%。小儿颞叶癫痫中1/3有FC病史,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仍有争论。

1.单纯性热性惊厥 诊断标准如下:

(1)最低标准:

①首次发病年龄在4个月~3岁,最后复发不超过6~7岁。

②发热在38℃以上,先发热后惊厥,惊厥多发生于发热24h内。

③惊厥为全身性抽搐,伴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以内,发作后很快清醒。

④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

⑤可伴有呼吸、消化系统等急性感染。

(2)辅助标准:

①惊厥发作2周后脑电图正常。

②脑脊液检查正常。

③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

④有遗传倾向。

2.复杂性热性惊厥 又称非典型性热性惊厥。除符合单纯性热性惊厥的诊断条件外,凡有以下某一种情况者即应考虑为复杂性热性惊厥:

(1)发作持续l5min以上。

(2)在24h内惊厥1次以上。

(3)发作形式呈部分性发作或发作后有阳性神经系统异常体征。

复杂性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年龄可小于6个月或6岁以上,体温不太高时即出现惊厥,而且复发次数较多。

高热惊厥几岁能好

发热引发惊厥是婴幼儿和儿童期一个常见的情况,对于这类儿童,出现惊厥、抽搐,大部分超过6岁就会自行消失。

2个月-6岁以内的宝宝高热容易引发惊厥,1-2岁是好发年龄,这个年龄段初次发生高热惊厥的,往往是单纯性居多。而3岁后开始第一次发病的,复杂性的更多,转变为癫痫的可能性较大。

新生儿高热时抽搐,不叫高热惊厥。宝宝6岁以后,如是单纯性惊厥会自然消失,依然有惊厥的话,则肯定是复杂性惊厥。

6岁以后需要检查排除癫痫的可能

高热惊厥在一般情况下预后大多数良好,但复发性的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倾向。高热惊厥通常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不归属于癫痫综合征,但与癫痫的关系比较密切。

高热惊厥发展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原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癫痫家族史;首次发作伴有复杂性高热惊厥的表现。

所以,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出现惊厥时的相关全面症状,以便之后向医生表述。其次是借助脑电图等仪器设备进行辅助参考。

儿童热性惊厥的护理要点及措施有哪些

护理要点及措施:1.防止窒息。对癫病发作的患儿,尤其是处于癫病持续状态者,应取头低侧卧位,下颌向,解开衣领和腰带,以利于呼吸道通畅和减少分泌物误入气管;及时吸出口腔及气道内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尤其是呼吸频率和节律的变fc;缺氧的患儿,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同时,可予吸氧。1. 防止受伤。患儿有前驱症状时立即平卧,避免摔伤;观察癫癎发作的类型,发作持续tt间及次数,发作时患儿的呼吸、神志的改变等。癫癎发作时及时使用压舌板或舌垫以防伤;切勿对抽搐肢体用暴力按压,预防骨折、脱臼。为预防再发作,可选用地西泮或苯巴比妥钠等药物。2. 遵医嘱使用镇静药,脱水药以控制癫癎再发作。3. 用药的护理。根据癫癎发作的类型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疗效及毒性作用,用药到一定量时可做药物浓度测定。对癫癎持续状态的患儿应由专人守护,床旁加床档。对突然发病跌倒而易受伤的关处,用棉花及软垫加以保护,以防擦伤。极度躁动患儿必要时给予约束,但要注意约束带的松紧度。

热性惊厥的诊断

1、单纯性热性惊厥

诊断标准如下:最低标准 ①首次发病年龄在4个月~3岁,最后复发不超过6~7岁。②发热在38℃以上,先发热后惊厥,惊厥多发生于发热24小时内。③惊厥为全身性抽搐,伴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以内,发作后很快清醒。④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⑤可伴有呼吸、消化系统等急性感染。

辅助标准 ①惊厥发作2周后脑电图正常。②脑脊液检查正常。③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有遗传倾向。

2、复杂性热性惊厥

又称非典型性热性惊厥。除符合单纯性热性惊厥的诊断条件外,凡有以下某一种情况者即应考虑为复杂性热性惊厥:①一次惊厥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②24小时内反复发作≥2次。③局灶性发作。④反复频繁的发作,累计发作总数5次以上。

复杂性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年龄可小于6个月或6岁以上,体温不太高时即出现惊厥,而且复发次数较多。

3、癫痫

若干因素使热性惊厥患儿发生癫痫的危险性增加,称为癫痫危险因素,主要包括:①复杂性热性惊厥。②直系亲属中癫痫病史。③首次热性惊厥前已有神经系统发育延迟或异常体征。具有其中2~3个危险因素者,7岁时癫痫发生率平均达9%以上,而无危险因素的热性惊厥不到1%。脑电图在癫痫危险性的预测上价值尚无定论,故对单纯性热性惊厥无价值,一般无须做脑电图检查,但对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若EEG中新出现痫性波发放,则可能提示癫痫发生的危险性。

热性惊厥能引起癫痫吗

准确地预测某一热性惊厥能否出现后遗症,是否会变为癫痫,有一定困难。但根据一些“危险因素”进行估计是有一定帮助的。

若热性惊厥首次发作是单纯性的,且惊厥前神经系统正常,则癫痫的发生率为1%;在热性惊厥前已有神经系统异常或为复杂性高热惊厥,则癫痫发生率为2%~3%;若热性惊厥前神经系统已有异常而且为复杂性发作,则癫痫的发生率为9%。并且有报道,热性惊厥病儿如有围产期异常,当转变为癫痫时往往是全身性发作。而另一些热性惊厥的小儿,惊厥时间长,反复发作,或局限性发作,以后转变为癫痫时,往往表现为精神运动型癫痫。

总之热性惊厥一般预后良好,仅有极少部分患者可转变为癫痫,留有后遗症,其发生率为热性惊厥的2%~7%。当热性惊厥患儿出现以下危险因素时,预示转变为癫痫的百分率增高。

(1)复杂性高热惊厥,发作时间长约15分钟,限局性发作,低于38℃时发作,一次热病连续发作。

(2)热性惊厥多次复发。

(3)热性惊厥前有神经系统异常、发育异常、智力低下或围产期异常。

(4)首次发作在1岁以内。

(5)家中有癫痫或热性惊厥史。

相关推荐

小儿高热惊厥可以预防

小儿高热惊厥可以预防 小儿高热惊厥多次发生可以转变成小儿癫痫,这就比较麻烦了,因此要预防小儿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又称热性惊厥,这种疾病在儿科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一般在发热38.5℃以上时发病。本质上热性惊厥一种遗传病,而且一种遗传性癫痫病。只不过这种病很多见,大多数人最终结局都良好,不影响智力,不影响将来上学和工作,实际上并不那么可怕。一般人头脑中的癫痫“不治之症”,十分可怕,所以不愿把热性惊厥与癫痫联系起来。 约60%热性惊厥患者,终生只发作1次,不再复发,而40%的人则会复发,甚至不发热也抽搐

孩子发烧39度惊厥怎么办

高热惊厥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热性惊厥常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尤以1岁以下小儿最多见。主要由于小儿的大脑皮层发育不够成熟,神经组织发育不完善,所以在体温过高时,宝宝就会出现面部、四肢抽动,同时伴有双眼凝视或上翻、面色苍白、牙关紧闭、呼之不应,部分患儿可有大小便失禁。 这种惊厥的症状看起来很吓人,通常发作时间短暂,一般只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惊厥停止后宝宝的精神行为很快恢复正常。但由于反复惊厥损伤脑组织,影响小儿健康成长,所以还应该尽量避免的。 如果宝宝已经出现惊厥,家长应立即将患儿平放在床上,将衣领扣子解开

两岁宝宝抽搐怎么回事呢

孩子发热后出现抽搐,考虑热性惊厥,反复热性惊厥在成年会导致癫痫。热性惊厥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在婴幼儿更为多见,热性惊厥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典型发作多在原发疾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时,发作时体温多在39—40℃或以上。发作形势: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还可表现为双眼凝视、斜视、上翻;持续时间: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24小时内无复发,发作后意识恢复正常快。 主要呈全身发作形式,表现为强直一阵挛性抽搐,或

儿童隐睾的辅助检查什么

辅助检查(1) B超及CT检查:有助于发现未触及的睾丸。(2) 反射性同位素免疫学检查:了解病侧睾$的内分泌功能。腹腔镜和睾丸血管造影:判断患侧有无睾丸以及睾丸的位置。

热性惊厥和无热惊厥

家长们在掌握了小儿常见疾病知识喉,护理宝宝会更得心应手。下面为家长们介绍热性惊厥与无热惊厥,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 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在婴幼儿更 为多见,好发年龄为6个月~5岁,以9个月~20个月为高峰,其发病率约为2%~4%,在欧美为2%~5%。热性惊厥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 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意识突然丧失,多伴有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或四肢肌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 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

小儿高热惊厥影响大脑吗

惊厥一种孩子常见的疾病,它导致的原因也多方面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但会让家长特别担心,而且对孩子的影响也需要我们重视,在平时也要注意这种情况的预防。 孩子惊厥影响智力吗 对于热性惊厥,家长普遍担心否影响孩子智商、否会发展为癫痫、否反复出现发作、否会危及生命。过去认为,除继发癫痫外,热性惊厥可继发脑损伤,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学习和行为障碍等,这些合并症,与患儿热性惊厥发作前健康状态、发作类型、频率、持续时间及否及时正确处理有关。近期研究发现,单纯性热性惊厥,对儿童以后的行为认知、学校表

小孩发烧抽搐怎么回事

孩子发热后出现抽搐,考虑热性惊厥,反复热性惊厥在成年会导致癫痫。热性惊厥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在婴幼儿更为多见,热性惊厥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典型发作多在原发疾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时,发作时体温多在39—40℃或以上。 主要呈全身发作形式,表现为强直一阵挛性抽搐,或仅表现为强直或阵挛发作。多数发作时间仅数分钟,15分钟内停止。大多患儿在数分钟内清醒,不遗留神经系统异常体征。你可以去医院查脑ct,脑电图除外癫痫,及颅内占位。 高热惊厥

新生儿惊厥的检查

新生儿惊厥的检查包括全面的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有血糖、电解质测定,色氨酸负荷试验,血液检查,外周血检查,脑脊液检查,颅骨X线检查,脑电图(EEG)判定以及头部CT及颅脑超声波检查。 1、体检 全面的体格检查十分重要的,惊厥类型、头围大小、肌张力变化、黄疸程度、颅内压增高征等均有助于诊断。 2、辅助检查 (1)血糖、电解质测定 异常提示,相应的代谢异常如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等。 (2)色氨酸负荷试验 口服色氨酸液,新生儿尿中出现大量的黄嘌呤酸,可诊断为维生素B6缺乏病或依赖病。 (3)血液

热性惊厥与智力低下

热性惊厥能引起智力低下吗? 脑损伤可以引起惊厥,惊厥发作也可造成脑损伤。有人证明,一次惊厥发作对近记忆力有一过性影响,相当于脑震荡所致损害;惊厥持续状态可产生严重脑损害,而致智力低下。 因为在惊厥性放电时,脑组织有大量的神经元发生快速、反复的脂除极化,需较多的能量维持钠钾泵的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也增加,细胞代谢过程加快,而且惊厥时体温升高,肌肉抽搐也使全身代谢增加,高热可使动物脑代谢增加25%,这些活动所需能量比正常高出2~4倍。脑的异常放电活动即惊厥放电本身对能量的需要也明显增加,这也引起脑损伤

小儿惊厥与癫痫的鉴别方法

专家介绍,热性惊厥又称高热惊厥,小儿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一般发生于6个月一6岁的孩子,我国约5%一6%的小儿曾患过热性惊厥,日本人的比例更高,达10%。顾名思义,高热惊厥常在全身惊厥时伴高热,但抽搐完后大多数会很快清醒,约40%的病人在以后发热时会复发。 热性惊厥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性,大多数人最终结局良好,不影响智力,对脑的损害不大,所以一般人对它并不陌生,也不害怕。但值得提醒大家的,并不所有伴高热的抽搐都热性惊厥,如脑炎的患者也常常同时伴有发热和惊厥,癫痫患者发作也可以由发热诱发。热性惊厥有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