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口水疹的护理和缓解
宝宝口水疹的护理和缓解
口水疹是由于皮肤经常受潮湿及摩擦等物理因素的刺激,可导致皮肤角质层受损出现口水疹。其临床 表现为局部皮肤潮红、疼痛、轻度肿,好发部位是嘴唇四周。
其实宝宝流口水是有个过程的。新生儿时期的宝宝是不会流口水的,因为他们的唾液腺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宝宝嘴里没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时宝宝的主食是奶或流质食品 ,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
宝宝长牙期是口水流得最频繁的时期,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 ,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不过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因口腔 内有粘膜保护,不致侵犯到深层。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
如何护理和缓解口水疹?儿科专家崔玉涛说,口水疹与接触食物 或唾液刺激有关。如果保持局部干燥并适当用些润肤露效果肯定不错,但是保持口周皮肤干燥谈何容易!再有,口周涂润肤露容易吃进口腔,又会担心副作用。所以建议用清水清洗,并用干软纱布蘸干局部后,涂上薄薄一层橄榄油,效果会不错,而且安全。
提醒妈妈们,在宝宝长牙期要随时为他擦去口水,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给宝宝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以棉布质地为宜,要经常洗烫。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温和的润滑剂(如冷棉的椰子油、杏仁油或红花油),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如果宝宝已经长了口水疹的话,可以试试用香油或者芝麻油给宝宝抹上,然后涂上湿疹软膏。
如何预防宝宝长口水疹
1、勤擦
宝宝爱流口水,妈妈要注意勤用柔软、干净的毛巾帮宝宝擦,也可以使用纸巾。但给宝宝擦口水,不是“一擦而过”这么简单的,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最好把毛巾和纸巾沾湿水后再给宝宝擦,因为唾液偏酸性,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外流到皮肤时,容易刺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口水疹。
2)另外还要注意动作要轻柔,前面提到了,由于宝宝的皮肤比较幼嫩,摩擦的刺激也会导致宝宝长口水疹。
3)提醒妈妈们一句,别用湿纸巾,一来是因为没有必要;二来是担心宝宝舔嘴巴时,不小心把湿纸巾的某些成分吃进了肚子里。
2、给宝宝轻轻抹上一层橄榄油
给宝宝洗完脸,或者擦干口水后,可以在宝宝的嘴巴周围、下巴到脖子的地方抹上一层薄薄的橄榄油,以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宝宝舔不到的地方,也可以使用温和、不刺激的润肤霜。当然,两种当中选一种就可以了,没必要两种都用。
3、避免给宝宝使用质地粗糙的口水巾
为预防宝宝的口水蔓延到脖子胸口以下的地方,有些妈妈会给宝宝使用口水巾。这里又有一个细节需要妈妈们注意的:宝宝的皮肤要多嫩就有多嫩,根据《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直接接触婴儿皮肤的纺织品,一定要符合A类的标准,否则也有可能会增加宝宝患口水疹的风险。
三个月宝宝流口水怎么回事 三个月宝宝流口水怎么办
1、妈妈要及时擦掉宝宝的口水,做好宝宝口水流到处的护理,防止口水腐蚀宝宝娇嫩的肌肤。
2、妈妈可以给宝宝戴上围嘴,防止口水把衣服弄脏。
3、跟宝宝玩耍时,不要捏宝宝的两颊,以免刺激唾液腺的分泌。
4、疾病导致宝宝流口水,妈妈要带宝宝及时就医诊治。
宝宝口水多怎么回事
导致宝宝口水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生理原因造成的,因为宝宝出生不久所以涎腺细胞还不是很发达再加上宝宝的唾液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宝宝口水多多半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们也无需过分担心。
导致宝宝口水多的还有一个常见原因就是因为饮食不当的关系,如果宝宝食用大量的酸甜食物的话也会出现口水多的现象,因为酸甜的食物会促进宝宝唾液的分泌,所以饮食不当也是导致宝宝口水多的原因之一哦。
宝宝口水多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还需要考虑是否是因为某些疾病原因所致,中医认为宝宝口水多的话就是因为脾胃湿热的关系,除此之外宝宝如果患有口腔疾病或者是身体其他疾病的话也容易出现口水多的症状哦。
宝宝口水多还有可能是因为宝宝正处于长牙期的阶段,宝宝在乳牙期的过程中因为乳牙的生长导致会出现发痒和口水增多的情况,这都是比较正常的,所以家长们也不要过分担心哦,一般宝宝过了长牙期的话就会有所缓解的。
宝宝口水疹是湿疹吗
宝宝口水疹是湿疹吗不是。
口水疹与湿疹最大差异:发生部位不同
口水疹的症状跟一般湿疹很类似,保湿度如果不足,宝宝的皮肤皆会出现干裂、发痒及红肿现象,还会出现一粒粒的小水泡,抓破之后会流出组织液,恐怕引起细菌感染,所以要分辨宝宝是因为口水疹或湿疹而引起发炎,最大的差异在于发炎部位不同。
引发口水疹的主要部位集中在宝宝容易沾上口水的地方,像嘴巴周围或下巴的发炎情况会最为明显。
宝宝口水疹是什么引起的流口水
引起宝宝口水疹的一个原因是宝宝流口水。由于是新生儿口水流较多,停留在嘴唇周围的时间过长造成的发炎现象,就称为口水疹。
具体原因:
口水含有消化酵素,在人体内扮演消化的角色,但若这些酵素在皮肤表面停留时间过久,皮肤的角质层会逐渐受到分解产生干燥现象,况且宝宝的皮肤比较细致柔嫩,因此容易引起皮肤发炎。
常见的宝宝口水疹时期:
1、长牙阶段,长牙阶段,宝宝会比较多的流口水,容易出现口水疹。
2、其他要进食母奶或配方奶期间,宝宝的口腔一旦分泌大量的唾液,都是容易出现口水疹的时期。
长期含奶嘴
引起宝宝口水疹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长期含奶嘴。长期含奶嘴导致念珠菌感染,也会起红疹。
具体原因:
宝宝长期含奶嘴,因吸吮奶嘴摩擦嘴边周围皮肤所造成的,尤其是经常使用奶嘴的宝宝,有些含奶嘴的时间很长,如果家长观察宝宝并不常流口水,但嘴边仍出现红红平平的一片,就有可能是长期吸吮奶嘴所引起。
宝宝口水疹好发年龄:
1、由于每个宝宝的生长时程不同,好发的年龄从4至6个月或7至8个月都有可能。
2、通常到了1岁左右,宝宝的牙齿渐渐长齐,也开始接触许多副食品后,唾液大量分泌的情形会逐渐趋缓,口水疹的发炎现象就会愈来愈少发生。
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感染也是宝宝口水疹的原因。
具体原因:
念珠菌感染也会引起嘴边红红一片,但不同的是会出现凸起的红色小疹子约5、6颗。
念珠菌是什么:
念珠菌是霉菌的一种,存在于空气中,因为有的宝宝某些部位的皮肤抵抗力较弱,就容易受到感染引起红疹子。
如何预防护理宝宝口水疹如何预防及改善宝宝口水疹病情,让宝宝重新恢复健康可爱小脸,爸爸妈妈可以从小地方做起。
1、口水不久留
一旦看到宝宝流出口水,就可以拿出柔软的纱布巾轻轻擦去,保持唇部及脸部的清洁。
2、擦拭保湿乳液
为了避免肌肤过于乾燥而发痒,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的唇部及脸部周围,擦拭适量乳液,也能不让口水直接接触到皮肤。
3、剪短指甲
宝宝不像成人一样,能够忍耐搔痒感觉而不去抓疹子,往往发现时,都已经抓出一道道伤口了,所以平时爸爸妈妈可以帮宝宝把指甲剪短,在他抓痒时,对皮肤产生的伤害也能较小。
4、亲密接触不要过多
亲密接触下,成人的唾液也会残留在宝宝的脸上,时间久了,也会对宝宝的肌肤产生负担,所以偶尔亲吻宝宝一下即可。
宝宝口水多怎么回事 宝宝口水多怎么办
宝宝口水多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宝宝口水多一般是不需要予以特殊治疗的,只要多注重日常护理就可以,宝宝口水多家长们需要及时为宝宝擦干并且注意护理宝宝口腔周边的皮肤以免因为口水多而感染湿疹。
既然宝宝口水多是无法避免的那么家长们就要想办法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为避免宝宝口水多而浸湿衣服的话家长们可以给宝宝佩戴一个围嘴,最好是下面一层具有放水功能的,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宝宝的口水浸湿衣物,而且还可以保持宝宝口腔周围卫生。
宝宝口水多还有可能是因为食用过量的酸甜的食物导致的,所以为缓解宝宝口水多的症状家长们还需要注意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尤其是爱吃甜食的宝宝尽量避免大量食用以免家长宝宝口水多的症状同时对宝宝口腔卫生也很不利哦。
缓解宝宝口水多的症状保持宝宝口腔卫生也是很重要的哦,所以家长们在宝宝每次喝完奶或者是吃东西后记得及时为宝宝清洗口腔,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同时对宝宝的牙齿生长也提供一个很好的环境,所以不要觉得宝宝年龄还小就不需要进行口腔清洁哦。
婴儿口水疹的治疗
其实宝宝流口水是有个过程的。新生儿时期的宝宝是不会流口水的,因为他们的唾液腺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宝宝嘴里没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时宝宝的主食是奶或流质食品,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
宝宝长牙期是口水流得最频繁的时期,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不过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因口腔内有粘膜保护,不致侵犯到深层。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
如何护理和缓解口水疹?儿科专家崔玉涛说,口水疹与接触食物或唾液刺激有关。如果保持局部干燥并适当用些润肤露效果肯定不错,但是保持口周皮肤干燥谈何容易!再有,口周涂润肤露容易吃进口腔,又会担心副作用。所以建议用清水清洗,并用干软纱布蘸干局部后,涂上薄薄一层橄榄油,效果会不错,而且安全。
宝宝流口水是哪些疾病征兆
◆家长注意!这几种口水是疾病征兆
大多数情况下,宝宝流口水都属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若在流口水的同时,还伴有这些症状时,家长应引起警惕。
1、伴有口腔溃疡
如果宝宝流口水同时伴有口腔溃疡,那有可能是患上了疱疹性咽峡炎或者手足口等疾病。宝宝在感染这些疾病后,在口腔或者舌头上会出现溃疡,宝宝会有拒食、哭闹不止等表现。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要让宝宝多喝凉开水,有镇痛的作用,而且还能使口腔保持清洁,有利于病情的恢复。症状比较严重的孩子,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比如华素片。将华素片研成粉末涂于口腔溃疡处,能快速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2、伴有发烧、流鼻涕
当宝宝口水直流,同时还伴有发烧、流鼻涕等表现时,则提示有呼吸系统感染的可能。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同时要让宝宝多喝点水,注意休息。
3、伴有行为异常
大多数情况下,宝宝流口水的现象在2岁就会停止。如果2岁以后,宝宝除有流口水外,还伴有行为异常,比如语言发育迟缓,不能走路,昏迷等,那父母就要格外注意了,宝宝有可能是患了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如智障、面部神经麻痹、 脑瘫或先天性痴呆等。
一般来说,对于这种情况引起的口水直流,只要消除了原发疾病,症状便会好转或痊愈。
◆宝宝口水直流 家长可这样护理
由于唾液偏酸性,而且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腐蚀和刺激作用,很容易引发口水疹。因此,家长一定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家长平时可以给宝宝戴上小围嘴,当有口水流出时,要用质地柔软、吸水强的棉质手帕去擦拭。擦的时候要小心,最好是"沾"。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温水洗净口水流过的皮肤,然后抹上婴幼儿专用的护肤霜来保护宝宝皮肤。
如果口水流到衣服、枕巾、被子等处,还要注意勤换洗,防止细菌滋生。家长还需要注意的是,用过的小毛巾要经常洗烫,并放在阳光下晾晒以杀菌。
2、增强吞咽及口腔协调能力
想要宝宝不流口水,唾液腺的分泌需和吞咽及口腔协调能力保持平衡,所以家长在平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增强宝宝的吞咽功能,比如:让宝宝模仿爸爸妈妈吞咽口水的动作。对于大点的孩子,还可以给他喂食鸡蛋饼、小饼干等食物。
3、给宝宝勤剪指甲
一旦长了口水疹,皮肤出现瘙痒,宝宝难免去挠。而宝宝的小指甲十分锋利,很容易使娇嫩的皮肤受损,这会让指甲里面的污垢、细菌趁虚而入,引发皮肤感染。因此,家长要给宝宝勤剪指甲。
4、注意逗弄方式
宝宝的小脸蛋肉嘟嘟的,很多大人在逗弄他们时总是喜欢捏两下。殊不知,在人的脸颊部有唾液腺,经常触碰,会对唾液腺造成反复刺激,从而引起口水分泌增多。
别把口水疹误当湿疹
口水疹的症状跟一般湿疹很类似,保湿度如果不足,宝宝的皮肤皆会出现干裂、发痒及红肿现象,还会出现一粒粒的小水泡,抓破之后会流出组织液,恐怕引起细菌感染,所以要分辨宝宝是因为口水疹或湿疹而引起发炎,最大的差异在于发炎部位不同;引发口水疹的主要部位集中在宝宝容易沾上口水的地方,像嘴巴周围或下巴的发炎情况会最为明显。
口水疹,其实是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急性期的口水疹是因为刺激物穿透皮肤通过屏障造成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轻度损伤从而刺激了炎症介质的释放使T细胞活化产生细胞毒作用。慢性期的口水疹主要是由于角质层的屏障作用遭到破坏:介导屏障功能的角质层脂质损伤使角层细胞的黏合力降低、脱屑、经表皮水分丢失增加;(水分丢失)触发皮肤屏障功能重建:促进脂质合成、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产生一过性角化多度,使皮肤表现得粗糙、肥厚。
宝宝吐泡泡是怎么回事 如何护理好“螃蟹宝宝”
如果是疾病因素导致的吐泡泡,那么解决办法只能是接受医生的治疗,才能得到改善。如果是生理因素引起的吐泡泡,那么家长着重注意,别让口水侵蚀宝宝口周皮肤:
1、宝宝口水分泌旺盛,家长需要及时清理口周分泌物,避免患上口水疹;
2、宝宝排出的唾液要用质地柔软的手帕或纸巾蘸干,不可用力去擦,以免损伤皮肤,造成“二次伤害”;
3、不建议使用湿纸巾给宝宝擦口水,因为宝宝流口水的地方出现损伤,湿纸巾所含的物质可能会刺激到宝宝稚嫩的皮肤;
4、出牙期的宝宝也会口水泛滥,家长可以准备一块柔软的棉布,用蘸温水的软毛巾擦去口水,擦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擦破皮肤引起感染。
5、家长可以给宝宝衣服上垫一块质地柔软口水巾,且及时帮宝宝更换被口水浸湿的衣服,做到勤更换勤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