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冰枕冰敷降温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冰枕冰敷降温
用冰袋给宝宝降温有助于宝宝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冰袋外面最好裹一层布,以免冻伤宝宝皮肤。
相关阅读:小儿推拿退烧图解
宝宝发烧的物理降温方法
1、温水擦拭
用温水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给宝宝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要多擦几下,以微红为度。
2、温水洗澡
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3、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4、 冷敷降温
如果宝宝一直发烧,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来降温。妈妈可以在宝宝的额头、手腕、小腿等处各放一块湿冷毛巾,起到降低体温、保护大脑的作用。
5、冰枕
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去医院买个冰袋(不是热水袋)。把冰块倒入盆里,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装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装满,2/3满就可以,排净空气,夹紧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很快宝宝的体温会降下来。
6、 用退热贴
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下发烧带来的不适。同时要补充水分,促进排尿。
7、增减衣服
如果宝宝四肢冰凉又打寒颤(畏寒),表示需要温热,需要外加毛毯遮盖,如果宝宝四肢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新生儿体温38度原因
在临床上,普遍是认为新生儿的正常体温要比大人的正常体温要高一些,而当对新生儿的腋下体温进行检测时,如果检测结果为38度的话,在面对新生儿体温38度的情况下,家长应该如何进行处理呢?下面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请看下文为大家支的招数。
当然有点发烧啦,超过37.4度就为发烧了,先不要打针吃药,先用物理降温法试试降温,如果降不下来再去医院。
物理降温的最佳方法:
除了药物退烧,运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帮助发烧的孩子降温。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温或温水擦浴三种办法,那么,哪种方法最适合宝宝呢?
酒精擦浴是以前人们常用的退烧方法,但是现在不提倡给宝宝用这种方法,用酒精擦拭宝宝的身体,会造成孩子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大,另外还有可能造成小宝宝酒精中毒。
用冰枕或冰敷额头方式退烧,是许多家长经常采用的。但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小宝宝易受外在温度影响,使用冰枕会导致温度下降太快,让宝宝难以适应。另外,宝宝发烧时全身的温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温作用,倒不如温水擦拭宝宝全身效果好。
温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时还可以再用稍凉的毛巾 (约25℃)擦拭额头脸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
由上可见,新生儿体温38度就属于发烧的情况了,因此,要及时的为新生儿进行降温处理,为了安全起见,物理降温的方法是在新生儿体温增高后可以采取的方式,而温水擦浴、冰敷额头和酒精擦浴这三种方法,就是大家可以采用的降温方式。
宝宝发烧不同体温的处理办法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会发烧,孩子一发烧爸爸妈妈就会十分着急,有的妈妈会在第一时间给孩子吃退烧药,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吃退烧药也要看宝宝发烧的体温情况,接下来小编就告诉各位家庭,宝宝发烧怎么办,不同的体温的处理办法。
38.5℃以下,物理降温为主
通常状况下宝宝发烧分3种:低烧(37.5~38℃),中烧(38.1~39℃),高烧(39.1~40℃)。妈妈要知道的是,要是宝宝体温在38.5℃以下,整体感觉也还好的话、没有很嗜睡,那么其实可以顺其自然,按照平时那样照顾孩子,妈妈不用在第一时间里面给宝宝喂药,物理降温对于宝宝来说是最好的。
建议方法:
1、不要盲目“捂汗”
一部分的爸爸妈妈觉得给宝宝“捂汗”对于发烧有着治疗作用,如果这样做的话,宝宝身体的热量就不可以散发出去了。对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一般情况下是采用“开包”的,打开衣被少穿衣服,这样就是在物理降温了。通常情况下,发高烧的宝宝最好是不要盖厚被子,衣服也不要穿太多。
2、擦身降温
妈妈最好是使用温水擦身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不过要知道的是,不要使用酒精,避免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宝宝体内。
3、多喝水排尿
宝宝发烧了一定要多喝水,让宝宝尿尿帮助体内循环。并且要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看情况可以让宝宝喝些葡萄糖水或者淡盐水。
38.5~39℃,可适当吃药
当宝宝发烧在38.5~39℃时,在家中采取物理降温的同时可以看情况服用退烧药,但是不能够随意用药,让宝宝舒服一些,预防宝宝高热惊厥。
建议方法:
1、使用退烧药
常用的退烧药妈妈可以备上一点,这样可以让宝宝舒服一些。要是宝宝不喜欢口服药物,那么也可以采用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2、温湿敷
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不要用空调,防止宝宝进一步严重。并且,用一些比较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等到毛巾热了再去换一条。
(3) 冰敷或用冰枕
用冰袋放在宝宝额头或者两侧颈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也是可以的。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冰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都能够有效帮助宝宝退烧。不过最好是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不要伤害到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要是宝宝还不到半岁的话最好采用退热贴,让宝宝舒适一些。
39℃到40℃,温水擦浴
当宝宝发烧到39~40℃,那么就已经比较严重了。不仅仅要吃药,同时也要采用温水擦浴,帮助宝宝增强血液循环,及时散热。
建议方法:
1、温水擦身
当宝宝发烧时用40~50℃的温水擦拭脖子、腋下、肘窝、大腿根等大血管的位置帮助宝宝降温。
2、温水浴降温
温水浴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泡浴时让宝宝身体全部(头部除外)浸泡在略低于体温2℃的水里,用湿毛巾在宝宝全身进行擦拭,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以促进热的散发。每次差不多在一刻钟左右,然后四五个小时候再进行一次。这样能够帮助宝宝血液循环。
超过40℃:立刻就医
婴幼儿发烧有时候会马上到达40℃高烧,因为高烧也会产生很多的并发症,比如意识丧失、眼球固定或上翻、头颈后仰、面肌及肢体抽搐等危急症状。因此,要是宝宝很严重的话,最好是及时送到医院。
建议方法:
要是宝宝发烧超过40℃(特别是3岁以下宝宝),不是由于接种疫苗引起发烧;小便有烧灼感;烧退超过24小时后,又反复烧起来,最好还是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宝宝发烧的物理降温方法
1、温水擦拭:用温水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给宝宝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要多擦几下,以微红为度。
2、温水洗澡
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3、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4、 冷敷降温
如果宝宝一直发烧,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来降温。妈妈可以在宝宝的额头、手腕、小腿等处各放一块湿冷毛巾,起到降低体温、保护大脑的作用。
5、冰枕
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去医院买个冰袋(不是热水袋)。把冰块倒入盆里,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装入冰袋,加入 50~100毫升水,不要装满,2/3满就可以,排净空气,夹紧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很快宝宝的体温会降下来。
6、 用退热贴
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下发烧带来的不适。同时要补充水分,促进排尿。
7、增减衣服
如果宝宝四肢冰凉又打寒颤(畏寒),表示需要温热,需要外加毛毯遮盖,如果宝宝四肢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宝宝发烧先看看度数再处理
当宝宝身体体温腋下37.5℃以上或肛温、耳温38℃以上时,就可以确定为宝宝发烧了。发烧是宝宝身体的一种生理反应,也是一种身体的警讯。由于发烧是一种抵抗病原入侵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爸爸妈妈硬要替宝宝退烧,反而削弱了宝宝的抵抗力。
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38.5℃左右,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样吃、照样睡及照样玩,就不必着急地送宝宝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可以采用适当饮水、物理降温的办法。宝宝发烧我们不主张“捂汗”,这样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对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采取“开包”打开衣被、少穿衣服就可能有逐渐降温的效果,一般来说发高烧的宝宝应该不要盖厚被子,衣服也要少穿。
不过,为了减少宝宝的不舒服感,爸爸妈妈在照顾上要特别留心。应该让宝宝充分休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否则不宜在半夜叫醒宝宝服用退烧药;注意水分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黄。
低烧一般会持续数日,应时刻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他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体温在38.5℃到39℃
发烧在38.5℃39℃左右时,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热痉挛发生。
冰敷或用冰枕。当宝宝体温38.5℃时,用冰袋放在额头、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或者让宝宝睡冰枕,都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宝宝体温多少算是发烧
体温在38.5℃到39℃
发烧在38.5℃39℃左右时,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热痉挛发生。
冰敷或用冰枕。当宝宝体温38.5℃时,用冰袋放在额头、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或者让宝宝睡冰枕,都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温湿敷也是一种好方法,即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温以免着凉。另外,也可用几块稍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7分钟更换一次,宝宝也会感到很舒服。
当宝宝的体温升到38.5℃以上时,利用物理降温帮宝宝散热的同时,也要适当辅以退烧药物。如果宝宝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主要由直肠吸收,效果比较快速。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栓其退热作用强,容易退烧过度,导致体温陡降,而且药物反复刺激肛门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
体温在39℃到40℃
对于体温过高(约39℃以上)、烦躁的宝宝,泡温水澡(水温约36℃~37℃)与温水擦浴是最合适的降温方法。泡浴时让宝宝身体全部(头部除外)浸泡在略低于体温2℃的水里,同时用温湿毛巾(37℃)在四肢和前胸后背上下均匀地搓揉,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以促进热的散发。
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钟,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1次。
宝宝发烧看度护理
发烧是宝宝身体的一种生理反应,也是一种身体的警讯。由于发烧是一种抵抗病原入侵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爸爸妈妈硬要替宝宝退烧,反而削弱了宝宝的抵抗力。
体温38-38.5℃左右
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38.5℃左右,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样吃、照样睡及照样玩,就不必着急地送宝宝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可以采用适当饮水、物理降温的办法。宝宝发烧我们不主张“捂汗”,这样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对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采取“开包”打开衣被、少穿衣服就可能有逐渐降温的效果,一般来说发高烧的宝宝应该不要盖厚被子,衣服也要少穿。
不过,为了减少宝宝的不舒服感,爸爸妈妈在照顾上要特别留心。应该让宝宝充分休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否则不宜在半夜叫醒宝宝服用退烧药;注意水分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黄。低烧一般会持续数日,应时刻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他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体温在38.5℃到39℃
发烧在38.5℃39℃左右时,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热痉挛发生。
冰敷或用冰枕。当宝宝体温38.5℃时,用冰袋放在额头、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或者让宝宝睡冰枕,都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温湿敷也是一种好方法,即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温以免着凉。另外,也可用几块稍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7分钟更换一次,宝宝也会感到很舒服。
当宝宝的体温升到38.5℃以上时,利用物理降温帮宝宝散热的同时,也要适当辅以退烧药物。如果宝宝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主要由直肠吸收,效果比较快速。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栓其退热作用强,容易退烧过度,导致体温陡降,而且药物反复刺激肛门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
宝宝体温多少算是发烧
发烧在38.5℃39℃左右时,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热痉挛发生。
冰敷或用冰枕。当宝宝体温38.5℃时,用冰袋放在额头、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或者让宝宝睡冰枕,都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温湿敷也是一种好方法,即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温以免着凉。另外,也可用几块稍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7分钟更换一次,宝宝也会感到很舒服。
当宝宝的体温升到38.5℃以上时,利用物理降温帮宝宝散热的同时,也要适当辅以退烧药物。如果宝宝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主要由直肠吸收,效果比较快速。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栓其退热作用强,容易退烧过度,导致体温陡降,而且药物反复刺激肛门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
宝宝发烧38.5℃以下
宝宝发烧38.5℃以下:物理降温一般情况下宝宝发烧分3种:低烧37.5摄氏度—38摄氏度;中烧38.1摄氏度—39摄氏度;高烧39.1摄氏度—40摄氏度。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常吃、照常睡及照常玩,妈妈就不必急于给宝宝喂药,物理降温更适合。
建议方法:
不要盲目“捂汗”:一些家长认为给宝宝“捂汗”发烧会好得更快。但事实上,这样身体的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更是容易“中暑”。对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采取“开包”打开衣被、少穿衣服就可能有逐渐降温的效果,一般来说发高烧的宝宝应该不要盖厚被子,衣服也要少穿。
擦身降温:妈妈可以用 75%的酒精,再加入适量的温开水,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但需要注意的是,可以用酒精擦额头、腋下、大腿根和颈部,千万不能擦前胸。
多喝水排尿:发烧的宝宝要多喝水,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同时还要注意多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妈妈可以适当让宝宝喝些葡萄糖水或者淡盐水。
宝宝发烧38.5℃到39℃:适当吃药当宝宝发烧在38.5℃-39℃左右时,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妈妈同时考虑让宝宝服用退烧药。吃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高热惊厥的发生。
建议方法:
使用退烧药:退热药的疗效由大到小依次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和阿司匹林。使用最普遍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该药短期使用常规剂量副作用轻微,可作为首选退热药。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温湿敷: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但要注意不要开空调,以免室温过低着凉加重感冒。另外,也可用几块稍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7分钟更换一次,清凉感能让宝宝舒服很多。
冰敷或用冰枕:用冰袋放在宝宝额头或者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或者让宝宝睡冰枕,都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宝宝持续低烧物理降温方法
除了药物退烧,运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帮助发烧的孩子降温。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温或温水擦浴三种办法,那么,哪种方法最适合宝宝呢?
酒精擦浴是以前人们常用的退烧方法,但是现在不提倡给宝宝用这种方法,用酒精擦拭宝宝的身体,会造成孩子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大,另外还有可能造成小宝宝酒精中毒。
用冰枕或冰敷额头方式退烧,是许多家长经常采用的。但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小宝宝易受外在温度影响,使用冰枕会导致温度下降太快,让宝宝难以适应。另外,宝宝发烧时全身的温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温作用,倒不如温水擦拭宝宝全身效果好。
温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时还可以再用稍凉的毛巾(约25℃)擦拭额头脸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为什么呢?当病源侵入人体后,体温都要升到一个相应的温度,这就是设定温度。降低设定温度是给孩子退烧的关键。因为设定温度若不改变,散热的同时,身体仍然会发动产热作用来达到目标体温。这时用冷水给孩子擦澡,企图通过散热来退烧,不但无效,反而让孩子发抖寒战,非常痛苦,所以必须先用退烧药物,降低设定温度,这时再辅助物理散热,体温才会真正降下来。
婴儿腋下温度多少是正常
当宝宝身体体温腋下37.5℃以上或肛温、耳温38℃以上时,就可以确定为宝宝发烧了。
发烧是宝宝身体的一种生理反应,也是一种身体的警讯。由于发烧是一种抵抗病原入侵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爸爸妈妈硬要替宝宝退烧,反而削弱了宝宝的抵抗力。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5℃左右,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样吃、照样睡及照样玩,就不必着急地送宝宝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可以采用适当饮水、物理降温的办法。宝宝发烧我们不主张“捂汗”,这样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一般来说发高烧的宝宝应该不要盖厚被子,衣服也要少穿。
不过,为了减少宝宝的不舒服感,爸爸妈妈在照顾上要特别留心。应该让宝宝充分休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否则不宜在半夜叫醒宝宝服用退烧药;注意水分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黄。
发烧在38.5℃39℃左右时,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热痉挛发生。
冰敷或用冰枕。当宝宝体温38.5℃时,用冰袋放在额头、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或者让宝宝睡冰枕,都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温湿敷也是一种好方法,即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温以免着凉。另外,也可用几块稍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7分钟更换一次,宝宝也会感到很舒服。
当宝宝的体温升到38.5℃以上时,利用物理降温帮宝宝散热的同时,也要适当辅以退烧药物。如果宝宝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主要由直肠吸收,效果比较快速。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栓其退热作用强,容易退烧过度,导致体温陡降,而且药物反复刺激肛门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
对于体温过高(约39℃以上)、烦躁的宝宝,泡温水澡(水温约36℃~37℃)与温水擦浴是最合适的降温方法。泡浴时让宝宝身体全部(头部除外)浸泡在略低于体温2℃的水里,同时用温湿毛巾(37℃)在四肢和前胸后背上下均匀地搓揉,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以促进热的散发。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钟,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1次。
上面就是对婴儿腋下温度多少是正常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希望对很多家长们能够带来一定的帮助,另外在平时照顾宝宝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细心的观察,因为新生儿一般体温比较高,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也不要给宝宝穿过多的衣物,另外要保证宝宝所在的室内环境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