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的糯米一般情况要泡几个小时
包粽子的糯米一般情况要泡几个小时
最好是冷水浸泡三个小时左右。
糯米用水浸泡以后,会吸收水分而发胀,这样糯米之间的摩擦力会更大,包粽子也更紧致,不易松散,同时包好的粽子已经吸足水分,就不会在煮的时候因为大量吸水而把粽叶胀开,另外充分浸泡过的糯米,更容易煮熟,并且更加黏软,一般泡三个小时,直到用手能轻松将糯米粒碾碎为止即可,但不宜浸泡过久,否则浸泡时间太长会导致糯米粉化,营养素流失较多。
包粽子的米能泡过夜吗
包粽子的米最好不要泡过夜,一般情况下包粽子的米泡3—4个小时左右就足够了。
包粽子的糯米最佳浸泡时间为:沥水时间30分,浸泡时间40分,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这样泡出来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
包粽子的米需要泡多长时间
3个小时左右。
包粽子的米一般使用的是糯米,糯米的质地比较硬,外皮十分致密,水分很难进入到里面,所以在包粽子之前一定要将糯米放在水中浸泡,一般建议最好是浸泡3个小时以上。
这样糯米内部才能够吸饱水分,在煮制的时候才能够更快地被煮烂,而且经过浸泡之后的糯米摩擦力更大,在包粽子的时候也能压得更实,不容易出现打滑漏米的情况,煮出来的粽子也会更加软糯、清香一些。
包粽子糯米泡几个小时 糯米一般泡多久
一般糯米煮饭吃,泡1—2小时吃即可。
糯米如果和普通大米一样直接淘洗就煮饭的,其吸水性会不足,煮出来的糯米饭不够黏,口感不大好,建议煮糯米饭之前最好是泡1—2小时为宜,如想要快速泡好糯米的,可以用温度为60度左右的水浸泡,比凉水更快,然后在浸泡过程中盖上盖子,通常只需10分钟就能将糯米泡至轻易捏断米粒的状态。
生粽子怎么煮要煮多久
生粽子建议煮2个小时,如果是高压锅可以煮的快一些,但一般也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生粽子糯米不易熟,建议多煮一下比较好。另外、粽子煮多长时间和粽子本身的大小有关,糯米一定是要先泡软的,泡时最好放些灰水(咸),这样煮出的粽子才好吃。要知熟不熟,煮到一定程度捞起来用手指压一下,感到软而有粘性就是熟了,否则,翻过来继续煮。
包粽子要放什么才会黄 包粽子米要放多少碱
2斤糯米放2克食用碱即可。
在粽子里面放碱是为了缩短粽子的加热时间,而且放了碱的粽子糯米更软滑、色泽更金黄,糯米先浸泡一段时间也能起到这个作用;用高压锅的话也可以不放碱,包粽前先将糯米浸泡半天,包完放高压锅里1个半小时粽子就熟透了。
煮生粽子要多长时间能熟
生粽子建议煮2个小时。
如果是高压锅可以煮的快一些,但一般也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生粽子糯米不易熟,建议多煮一下比较好。另外、粽子煮多长时间和粽子本身的大小有关,糯米一定是要先泡软的,泡时最好放些灰水(咸),这样煮出的粽子才好吃。
煮完粽子多久捞出 糯米泡12个小时时间太长不
保存适当的话可以。
糯米是常见的谷类,也是制作粽子和其他粘黏小吃的主要材料,糯米浸泡的时间越长,煮出来的粽子会越粘,口感越香软,因此包粽子糯米泡得越久越好,一般情况下最少浸泡5个小时,有时间的话可以浸泡12个小时,以防变质,浸泡12小时的糯米最好放在低温环境下浸泡,例如放在冰箱冷藏层保存。
小贴士:浸泡糯米的时候,为了避免糯米过久浸泡导致变质,最好每2-3个小时换一次清水。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最好
包粽子的糯米需要提前用冷水浸泡一下,大概浸泡三个小时,可以放到温水里面浸泡40分钟,水一定要没过米,这样泡出来的米口感会变得更好,也可以更好的散发出米香。
注意:糯米如果想要泡更长的时间,中间一定要勤换水,每一天需要换清水2到3次,糯米浸泡以后用水洗以后需要立刻包粽子,否则糯米就不会变糯。
包粽子的米能泡过夜吗 包粽子的米为什么要泡
糯米中的黏性存贮于细胞当中,若用水淘过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会很黏。因为粽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较差,包粽子前对糯米的浸泡会让米在煮的时候更容易吸水,缩短粽子的煮制时间,并提高粽子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