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山苦荬叶的营养价值

山苦荬叶的营养价值

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生于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苦菜有很多种,其中以紫花苦菜对人最为有利,对于胆囊炎、胃炎有很好的疗效。一般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因开紫花而得名,其生长在沟边、山坡,呈散状集中分布,采摘时机不同,其药效不同,适时采挖才能保证药效。20世纪50-60年代用来充饥,紫花苦菜原产地位于江苏省东北部的灌南,紫花苦菜的生长条件要求苛刻,必须满足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的要素。山苦荬别名: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败酱草。主要分布于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

山苦荬叶的营养价值

性味:味辛、苦,微寒。

归经: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主治:用于肠痈,肺痈高热,咳吐脓血,热毒疮疔,胸腹疼痛,产后腹痛,痛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者60-120g);外用捣敷。脾胃虚弱者慎用。

扩展阅读::山苦荬叶的用途

嫩根和叶可食用,也可作饲料。全草入药。

饲用价值:山苦荬属中等牧草。茎叶柔嫩多汁,在青鲜时绵羊、山羊喜食。据牧民反映,它于春季对小畜有抓膘作用。牛、马也少量采食,但干枯后不能利用。此外,它还是养猪、养兔、养禽的良好饲料。它的营养价值也较高,据分析,在花果期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较低量的粗纤维。在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中,以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的含量较高。100克全草中含维生素C7018毫克。

山苦荬的生长习性

山苦荬为多年生中旱生草本,它的适应性较强,广泛地分布于海拔500—4000m的山坡草地乃至平原的路边,农田或荒地上,为一种常见的杂草。十堰山区分布广泛,品种较多,常生于田间、地头、路边、林下等。

本种耐旱也较耐寒,在北方干旱地区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及其他沙质地上也见有生长。它在海拔3300—4000m高寒的青藏高原亦可适应。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区,返青较早,而在晚秋季霜冻后亦可短期存活。山苦荬为根蘖型草本。以种子和根蘖进行繁殖,但以营养繁殖为主,在内蒙古地区一般4月上、中旬返青,4—5月为营养期,5—6月为开花期,6—7月结实,其后为果后营养期,10月上旬枯黄。

山苦荬的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体无毛 。茎少数或多数簇生,直立或斜生。基生叶莲座状,条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条形,长7—20厘米,宽0.5—2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狭成柄,全缘或疏具小牙齿,或呈不规则分裂,灰绿色。头状花序顶生,花冠黄色。民间食用苦菜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亦常用做草药。

花茎直立,高20—40厘米,上有1—3叶,无柄抱茎,全缘或有稀疏浅齿,与基生叶形似而较短。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稀疏的伞房状,总苞圆筒状或长卵形,长7—9mm,宽2—3mm,外层的总苞片小,6-8,内层的较长,7—8,全为舌状花,黄色、淡黄色、白色或变淡紫色。瘦果红棕色,狭披针形,稍扁,长4—6mm,有长约3毫米的喙,具10条等形的纵肋,冠毛白色。

苦菜的基本信息

苦菜随地域的差异,所指植物不同。一般是指菊科(Compositae)、苦苣菜属(Sonchus)一类植物。该属据资料记载有九种,分别是:

1、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inn.

2、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 Linn.

3、花叶滇苦菜:Sonchus asper (Linn.) Hill.

4、短裂苦苣菜:Sonchus uliginosus M. B.

5、长裂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 DC.

6、南苦荬菜:Sonchus lingianus shih

7、全叶苦苣菜:Sonchus transcaspicus Nevski

8、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

9、沼生苦苣菜:Sonchus palustris Linn.10.蛐蛐菜(滨州)叫法。

山西把第五种“长裂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 DC.)”当作野菜普遍食用,称作 甜苣菜。另外山西北部把菊科乳苣属植物乳苣(Mulgedium tataricum (Linn.) DC.)也当苦菜食用,称作苦苣菜。

山苦荬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拼音名】Shān Kǔ Mǎi

【英文名】all-grass of Chinese Ixeris

【别名】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败酱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xeris chinensis (Thunb.) Nakai [Lac-tuca chinensis (hunb.)Makino]

采收和储藏: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主肠痈;肺脓疡;肺热咳嗽;肠炎;痢疾疾;胆囊炎;盆腔炎;疮疖肿毒;阴囊湿疹;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捞员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每次3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或煎水熏洗。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止泻,消肿。治蛇伤,尿结石。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泻肺火,凉血,止血,止痛,调经,活血,化腐生肌。治无名肿毒,阴囊湿疹,肺炎,跌打损伤,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哪些人不宜食用山苦荬叶

副作用

无副作用

禁忌人群

无特殊禁忌

我们的口味和饮食习惯总是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我们也要根据身体的情况去调整,这样才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了解了哪些人不适合吃山苦荬叶之后,希望我们能够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多吃适合有利于健康的食物。

苦荬菜的营养价值 消痈排脓

苦荬菜有消痈排脓的功效。可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该品辛能散结,寒可泄热。临床上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用治肠痈(急性阑尾炎);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用治肺痈(肺脓疡);与银花、连翘等配伍,用治疮痈肿毒,同时用该品鲜草捣烂外敷。

曲曲菜和苦菜的区别

苦菜的样貌特征

苦菜的学名叫做“苦苣菜”,为菊科1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圆锥状,垂直直伸,有多数纤维状的须根。茎直立,单生。基生叶羽状深裂,全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头状花序少数在茎枝顶端排紧密的伞房花序或总状花序或单生茎枝顶端。全部总苞片顶端长急尖,外面无毛或外层或中内层上部沿中脉有少数头状具柄的腺毛。

舌状小花多数,黄色。瘦果褐色,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披针形,压扁,每面各有3条细脉,肋间有横皱纹,顶端狭,无喙,冠毛白色,长7毫米,单毛状,彼此纠缠。花果期5-12月。

曲曲菜的样貌特征

为桔梗目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全株有乳汁。茎直立,高30~80厘米。地下根状茎匍匐,多数须根著生。苣荬菜又名败酱草(北方地区名),黑龙江地区又名小蓟,山东地区称作苦苣菜、取麻菜、曲曲芽,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系野生于海拔200米—2300米的荒山坡地、海滩、路旁等地。能食用,东北食用多为蘸酱;西北食用多为包子、饺子馅,拌面或加工酸菜;华北食用多为凉拌、和面蒸食。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乳汁。茎直立,高30~80厘米。地下根状茎匍匐,多数须根著生。地上茎少分支,直立,平滑。多数叶互生,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20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基部耳状抱茎,边缘有疏缺刻或浅裂,缺刻及裂片都具尖齿;基生叶具短柄,茎生叶无柄。头状花序顶生,单一或呈伞房状,直径2~4厘米,总苞钟形;花全为舌状花,鲜黄色;雄蕊5枚,花药合生;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纤细,柱头2裂,花柱与柱头都有白色腺毛。 瘦果,有棱,侧扁,具纵肋,先端具多层白色冠毛。冠毛细软。花期7月至翌年3月。果期8~10月至翌年4月。匍茎苦菜多年生草本,高30-60cm。

苦菜的主要价值

营养成分:苦苣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每100g鲜苦苣菜中含蛋白质1.8g,糖类4.0g,食物纤维5.8g,钙120mg,磷52mg 及锌、铜、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烟酸等。此外,还含有甘露醇、蒲公英甾醇、蜡醇、胆碱、酒石酸、苦味素等化学物质。同时苦苣菜中还含有维生素C88mg,胡萝卜素3.22mg,分别是菠菜中含量的2.1和2.3倍。

①治肝硬化:苦苣菜、酢浆草各一两。同猪肉炖服。(江西)

②治朴蛇瘴:野苦马汁、灯心(浸水良久捻其末)。和朋之。(《普济方》)

③治慢性气管炎:苦苣菜一斤,大枣二十个。苦苣菜煎烂,取煎液煮大枣,待枣皮展开后取出,余液熬成膏。早晚各服药膏一匙,大枣一枚。(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④治小儿疳积:苦苣菜一两,同猪肝炖服。(江西)

⑤治对口恶疮:野苦荬擂汁一钟,入姜汁一匙,酒和服以渣敷。(《唐瑶经验方》)

⑥治壶蜂叮螫:苦苣菜汁涂之。(《摘元方》)

⑦治妇人乳结红肿疼痛:紫苦苣菜捣汁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曲曲菜的主要价值

曲曲菜嫩茎叶含水分88%,蛋白质3%,脂肪1%,氨基酸17种,其中精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43%。这3种氨基酸都对浸润性肝炎有一定疗效。精氨酸还具有消除疲劳,提高性功能的作用;谷氨酸能在体内与血氨结合,形成对机体有益的谷氨酰胺,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的有害作用,并参加脑组织代谢,使脑机能活跃。

曲曲菜还含有铁、铜、镁、锌、钙、锰等多种元素。其中钙锌含量分别是菠菜的3倍、5倍,是芹菜的2.7倍、20倍。而钙锌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尤其是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曲曲菜富含维生素。据测,每100g鲜样含维生素C58.10mg,维生素E2.40mg,胡萝卜素3.36mg。

① 治急性细菌性痢疾:苣荬菜一两,水煎服。

② 治急性咽炎:鲜苣荬菜一两(切碎),灯心草一钱。水煎服。

③ 治内痔脱出发炎:苣荬菜二两。煎汤,熏洗患处,每天一至二次。(①方以下出《河北中药手册》)

④ 治阑尾炎:苣荬莱五钱至一两,红藤二两。水煎服。(《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

吃山苦荬叶上火吗

山苦荬叶的营养价值

含有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脂肪油、淀粉、糖类、土大黄甙、卵磷脂等有效成分。

吃山苦荬叶上火吗

不会上火,山苦荬叶还能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排脓。

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正确的饮食能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上面就是对吃山苦荬叶会上火吗的介绍,这样我们就能好好调整自己的饮食。

萝卜叶营养价值

【萝卜叶营养丰富】

1、萝卜叶富含维生素A,是皮肤和眼睛都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2、萝卜叶的维生素C含量丰富,不仅能防止皮肤老化,阻止黑色素的形成,

而且还能预防血管老化和动脉硬化。

3、叶子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

4、其丰富的钙质也是良好的补钙来源。

山苦荬的简介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拼音名:ShānKǔMǎi

英文名:all-grassofChineseIxeri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xerischinensis(Thunb.)Nakai[Lac-tucachinensis(hunb.)Makino]

药理作用:100%煎剂对在体兔心有抑制作用,使心收缩力减弱,频率减少。对在体及离体蟾蜍心脏,略有增强现象,但有舒张不全。滴在蟾蜍肠系膜上,能使小动脉扩张,先用肾上腺素使之收缩时亦如此。能使麻醉兔和犬的血压下降,其降压原理似乎与迷走神经有关。

性味:味苦;性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每次3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或煎水熏洗。

考证:1.《广西药植名录》:止泻,消肿。治蛇伤,尿结石。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泻肺火,凉血,止血,止痛,调经,活血,化腐生肌。治无名肿毒,阴囊湿疹,肺炎,跌打损伤,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山苦荬的分布

山苦荬分布于中国北部、东部、南部及西南部,原苏联、朝鲜、日本、越南也有。

生物生态特征:山苦荬为多年生中旱生草本,它的适应性较强,广泛地分布于海拔500—4000m的山坡草地乃至平原的路边,农田或荒地上,为一种常见的杂草。

本种耐旱也较耐寒,在北方干旱地区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及其他沙质地上也见有生长。它在海拔3300—4000m高寒的青藏高原亦可适应。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区,返青较早,而在晚秋季霜冻后亦可短期存活。山苦荬为根蘖型草本。以种子和根蘖进行繁殖,但以营养繁殖为主,在内蒙古地区一般4月上、中旬返青,4—5月为营养期,5—6月为开花期,6—7月结实,其后为果后营养期,10月上旬枯黄。

山苦荬的鉴别

全草长20-40cm。茎多数,光滑无毛,基部簇状分枝。叶多皱缩,完整基生叶展平后线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8cm,宽1-4cm,先端尖锐,基部下延成窄叶柄,边缘具疏小齿或不规则羽裂,有时全缘;茎生叶无叶柄。头状花序排列疏伞房状聚伞花序,未开放的总苞呈圆筒状,长7-9mm,总苞片2层,外层极小,卵形,内层线状披针形,边缘薄膜质;瘦果狭披钳形,稍扁平,红棕色,具长喙,冠毛白色。气微,味苦。

黄花败酱与白花败酱两者区别点有三:黄花败酱一是地下根茎节间2cm以下,节生细根;二是叶羽状深裂或全裂,边缘具粗锯齿;三是聚伞花序集成顶生的伞房花序,花黄色。而白花败酱地下茎节间长3~6cm,节生粗毛;茎生叶不分裂;聚伞花序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花白色。两者均有败酱气,同等入药。

山苦荬叶的副作用有哪些

山苦荬叶是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对身体有很多好处,是并不适合所有的人食用,如果食用不当就会对身体起到一些副作用,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山苦荬叶。

副作用

无副作用

禁忌人群

无特殊禁忌

我们的口味和饮食习惯总是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我们也要根据身体的情况去调整,这样才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了解了哪些人不适合吃山苦荬叶之后,希望我们能够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多吃适合有利于健康的食物。

相关推荐

枸骨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枸骨中含有咖啡碱、羽扇豆醇、熊果酸、胡萝卜甙、地榆糖甙、苦丁茶甙、互为立体异构体的苦丁茶糖脂、4-二咖啡酰奎宁酸、5-二咖啡酰奎宁酸、腺甙等。

山大颜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山大颜枝含β-谷甾醇、九节素、内酯、酚性成分、有机酸。根预试含酚类、鞣质、三萜。还含酚类、甾体、鞣质、内酯和有机酸。从茎中分离出一种新的萘醌一九节木萘醌及堆心菊内酯。 1、山大颜醇提物可抗炎解热。其成分可收缩子宫。 2、从山大颜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一种新的萘醌化合物九节素对体外人鼻咽癌(KB)细胞呈现显着的细胞毒性,ED50为3.0μg/ml。 3、山大颜挥发油中含有的石竹烯、雪松烯及雪松醇等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其他属植物中的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感染、抗菌作用,并对皮肤炎症有明显的疗效。

草乌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草乌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其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较高。还含肌醇及鞣质等。 1、草乌临床上主要用于镇痛,其效果较好。从草乌中分离出的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具有较强的镇痛麻醉效果。 2、草乌具有一定的抗炎功效。其抗炎成分主要为乌头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但部分研究认为草乌不含生物碱的水提取物也具有显著的抗炎功效。 3、草乌中含有的乌头碱可引起心率不齐和高血压,还可以增强毛花柑G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有明显的局部麻醉作用。 4、乌头多糖有显著降低正常血糖的作用。

三丫苦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三叉苦主要含有挥发油,主要包括大量的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此外,三叉苦茎中含有单糖,皂苷,多糖,生物碱等。三叉苦含有甾体皂苷、糖类、酚类、黄酮类等成分。 1、三丫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治热毒创痈,红肿作痛,可配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水煎内服,或用鲜品捣烂外敷;治蛇虫咬伤,用鲜品捣烂外敷。 2、三丫苦有散瘀消肿止痛作用。治跌打损伤,可水煎服或捣烂外敷。 3、三丫苦对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4、三丫苦能祛风清热除湿。治热痹关节肿痛,可配防己、络石藤等同用。

莴笋子能生吃吗

你好,莴笋和生菜一样可以生吃,能直接蘸着盐和醋生吃,没有怪味,而且生吃的莴笋营养价值比熟的高,也可以和生菜一样卷熟食引起食用。

苦荬菜的功效与作用 祛瘀止痛

苦荬菜用于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苦荬菜又有活血行瘀的功效,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症。此外对于跌打损伤也有很好的作用。

苦细生菜的营养价值

苦细生菜富含水分,每100克食用部分含水分高达94%-96%,故生食清脆爽口,特别鲜嫩。每100克食用部分还含有蛋白质1-1.4克、碳水化合物1.8-3.2克、维生素C10-15毫克及一些矿物质。苦细生菜还含有莴苣素,具有清热、消炎、催眠作用。 据研究表明,苦细生菜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有利于清除体内多余脂肪,其茎中的莴苣素和甘露醇,可以镇痛催眠、降低胆固醇、辅助治疗神经衰弱以及清肝利胆、利尿、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苦细生菜中还有一种“干扰素诱生剂”,可刺激人体正常细胞产生干扰素,从而产生

红薯吃多了好不 哪些人不宜吃红薯

红薯营养价值虽然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红薯。肠胃消化能力不佳者,肾病患者,都不宜多吃红薯

苦苦菜的营养价值

苦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 《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吃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大增。 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有的人还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椒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椒,味辛、温,主要成分为挥发油、茎含木兰花碱、竹椒碱、木犀草素-4-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4-二葡萄糖苷、芹菜索-7、4-二葡萄糖苷。 1、竹椒无体外抗菌作用,但体内实验性治疗竹极小剂量(0.35g/kg)可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 2、竹椒中、小剂量可增加免疫抑制小鼠的胸腺重量,并食色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 3、竹椒片能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和热板反盅,提高痛阈值,对小鼠的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