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草果
什么是草果
草果,多年生草本,高2-2.5m。全株有辛辣气味。茎基部膨大,直径达6cm。叶2列,11-14枚,无叶柄,或上部叶有短柄;叶舌带紫色,长1-2cm,膜质,被疏柔毛;叶鞘具条纹,叶舌及叶鞘边缘近革质;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卵形,长20-83cm,宽5-19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花葶从茎基部抽出,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花葶从茎基部抽出,长13-28cm;总花梗长4-13cm;鳞片阔卵形,长1-8cm;穗状花序长9-15cm;苞片淡红色,长圆形,长3.3-4cm,宽7-9mm,外面疏被短柔毛;小苞片管状,长1.7-2cm,2浅裂;外被疏短柔毛;花浅橙色,长5.5-7cm;小花梗长不超过5mm;花萼长2.3-3cm,3齿裂,一侧浅裂,近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花冠管长2.5-2.8cm,被短柔毛,裂片长圆形,长约2.3cm,宽约6mm,后方一枚兜状,长约2.5cm,宽约1.5cm;唇瓣长圆状倒卵形,长3-3.5cm,宽约1.6cm,边缘多皱,中脉两侧各有一条红色条纹;雄蕊长2-2.5cm,花丝长约1cm,花药长1.3-1.5cm,药隔附属体长约5mm,具啮蚀状牙齿;花柱被疏短毛,柱头漏斗状;子房无毛。蒴果成熟时暗紫色,近球形,长2.5-4.5cm,直径2-2.5cm,干时变橄榄形,黑褐色,先端具残存的花被管,基部有短柄。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8-9月。草果知识介绍: 草果为姜科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实。草果多年生草本,生于沟边林下,分布于广西和云南南部地区,果实成熟呈红褐色时采收,晒干或烘干,或用沸水烫2至3分钟后,再晒干或烘干。
草果果实呈椭圆形,长2至4.5厘米,直径1至2.5厘米。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具3钝棱及明显的纵沟及棱线,先端有圆形柱基,基部有果柄或果柄痕。果皮坚韧,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7至24粒,多集结成团,黄棕色或红棕色。气芳香,味辛、辣。以个大、饱满、色红棕、气味浓者为佳。
草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草果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我们国家的明朝时期,我们就有着对于草果的记载,草果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在我们国家,只有云南会盛产草果,草果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下文我们将针对草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对草果做一个全面的剖析。
草果具有很好的养生功能,因为草果可以起到健脾胃的功效,能够治疗疟疾和反胃等症状,是我们可以多吃的好东西,草果的食用方法一般我们是直接用来烹调的,特别是炖煮肉类的时候。
食疗价值
姜科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实。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微炒、捣碎用。
性味辛温。能燥湿散寒。温燥之性胜于草豆蔻。用于脾胃寒虚,脘腹胀痛,呕吐或腹泻。常与草豆蔻同用。
可以用来制作卤水用。
烹调用途
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气,增进食欲,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
草果用来烹调菜肴,可去腥除膻,增进菜肴味道,烹制鱼类和肉类时,有了草果其味更佳。
炖煮牛羊肉时,放点草果,即使羊肉清香可口,又能驱避羊膻味。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草果煲牛肉;又如云南特产封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
宜忌: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应忌食草果。
草果赤豆炖青鸭的制作材料:
主料:鸭1500克药食帖士
辅料:草果15克,赤小豆250克
调料:盐10克,大葱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草果,我们也认识了草果的功效和作用,我们知道草果有利于帮助我们健脾胃,帮助我们的消化,上文还介绍了草果的食用方法,一般我们是将草果用来烹调。
草果是什么
草果为姜科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实。草果多年生草本,生于沟边林下,分布于广西和云南南部地区,果实成熟呈红褐色时采收,晒干或烘干,或用沸水烫2至3分钟后,再晒干或烘干。草果最早史载于明代,我国云南是草果的主产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食用量大于药用量。
草果其实是一种香料植物的果实。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味,增进食欲,是烹调作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由于和罂粟长的相似,经常在火锅店被误认为是“违禁品”的罂粟。
如何辨别白豆蔻
豆蔻即白豆蔻,它与草豆蔻、肉豆蔻均为烹饪中常见的香辛料,由于三者均带有“豆蔻”二字,因此很容易被人们误解。
白豆蔻,又名豆蔻、白蔻仁、白蔻、蔻米等,为姜科植物圆豆蔻的干燥果实。白豆蔻外形呈圆球形,具有不显著的钝三棱,表面乳白色或淡黄色,果皮为木质且脆,易纵向裂开,内壁色淡而微有光泽,种子有二三十粒。白豆蔻气味苦香、味辛凉微苦,烹调中可去异味,增辛香,常用于卤水以及火锅等。
草豆蔻,又称漏蔻、草蔻、草蔻仁、飞雷子,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种子团,也是一种香辛调味料。草豆蔻外形为长圆形或扁圆形的种子团,顶端尖,基部略呈三角形,表面呈灰棕色,质坚硬,如将其破开,断面色白,如蜡质。草豆蔻具有去除膻味、怪味,增加菜肴特殊香味的作用,在烹饪中可与豆蔻同用或代用。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也有人认为草豆蔻就是草果,这是不正确的。草果果大,色黑油亮,外壳较硬,内有细籽,又名草果仁、草果子,它是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
肉豆蔻,又称肉果、玉果,俗称肉蔻,它是肉豆蔻科常绿乔木的果仁,这种果仁是将果实收获后,先剥取肉豆蔻衣(肉豆蔻衣同样为较常见的香辛料),压碎硬壳后取仁,置于石灰水中浸渍,然后干燥而得。肉豆蔻外形呈椭圆形,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表面灰色或灰黄色,整体有分歧顺纹,皱纹外多挂白霜,质坚硬不易碎,破开后有棕黄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肉豆蔻可直接用于制卤水,也可去脂后加工成粉末使用。
多掌握一些挑选食材的方法我们在买够才能买到更多美味营养的食物,上面就是对什么样的草豆蔻好的介绍,这样我们在购买草豆蔻的时候就能够仔细地挑选了,另外平时在生活中多注意一些细节也能让生活质量提高。
草果在调料中的作用有哪些
草果我们经常可以在餐厅、家厨烹调必备调味香料中看到它,其味醇香异常,沁人心脾。下面我们就看看草果在调料中的作用有哪些?
草果用于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草果煲牛肉;又如云南特产封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
草果是餐厅、家厨烹调必备调味香料,其味醇香异常,沁人心脾;草果味辛性温,是中医芳香性健胃性药,有消食健胃,顺气、祛寒之功,主治疟疾、呕吐,并能解酒毒去臭气。
一、草果食疗作用
草果味辛,性温;归脾、胃经;芳烈燥散;
具有燥湿温中,辟秽截疟的功效;
主治胸膈痞满,脘腹冷痛,恶心呕吐,泄泻下痢,食积不消,霍乱,瘟疫,瘴疟。
二、草果的保存方法
草果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草果仁、炒草果仁、姜草果仁、煨草果仁,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三、草果做法指导
1.草果忌铁。
2.用于寒湿阻滞脾胃、脘腹胀满、疼痛及呕吐腹泻等症,可与草豆蔻、厚朴等同用。
3.用于疟疾,对山岚瘴气、秽浊湿邪所致的瘴疟尤为常用,可与常山、柴胡、知母等配伍。
四、草果的烹调用途
用于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草果煲牛肉;又如云南特产封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
五、草果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六、草果禁忌
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忌服草果。
“草果在调料中的作用有哪些”我们就讲解到这里了,对于草果的食疗方法相信我们都有所了解了,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就是草果的禁忌。
草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草果具有很好的养生功能,因为草果可以起到健脾胃的功效,能够治疗疟疾和反胃等症状,是我们可以多吃的好东西,草果的食用方法一般我们是直接用来烹调的,特别是炖煮肉类的时候。
食疗价值
姜科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实。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微炒、捣碎用。
性味辛温。能燥湿散寒。温燥之性胜于草豆蔻。用于脾胃寒虚,脘腹胀痛,呕吐或腹泻。常与草豆蔻同用。
可以用来制作卤水用。
烹调用途
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气,增进食欲,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
草果用来烹调菜肴,可去腥除膻,增进菜肴味道,烹制鱼类和肉类时,有了草果其味更佳。
炖煮牛羊肉时,放点草果,即使羊肉清香可口,又能驱避羊膻味。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草果煲牛肉;又如云南特产封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
宜忌: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应忌食草果。
草果赤豆炖青鸭的制作材料:
主料:鸭1500克药食帖士
辅料:草果15克,赤小豆250克
调料:盐10克,大葱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草果,我们也认识了草果的功效和作用,我们知道草果有利于帮助我们健脾胃,帮助我们的消化,上文还介绍了草果的食用方法,一般我们是将草果用来烹调。
草果的种植技术
草果的种植技术
草果(学名:Amomum tsaoko)是姜科豆蔻属植物草果的果实,别名草果仁、草果子。干燥果实呈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厘米,直径1~2.5厘米。分布于中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地。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主要功效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食。
草果最早史载于明代,我国云南是草果的主产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食用量大于药用量。草果具有燥湿健脾,除痰截疟的功能。主治脘腹胀满,反胃呕吐,食积疟疾等症。好多中成药离不开它的配方,如透骨搜风丸、益肾丸、开郁舒肝丸、宽胸利膈丸、洁白丸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需要,草果的用途和用量将越来越大越多。
草果的地理分布
草果分布在我国的西南边陲,多为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技术落后。
资源分布:云南、广西、贵州等地。
产地代表:红河州、金平、文山州、麻栗坡、马关为主产区,德宏州、陇州、盈江、腾冲等地为次产区。
草果的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
1、整地施肥:宜选择山谷坡地、溪边或疏林下,土壤富含腐殖质、质地疏松的砂壤土栽种。在选好的林地上,要清理杂草和灌木,过密的乔木也应疏伐,调节遮阴度,翻土起畦挖穴,穴内施堆肥、厩肥和火烧土等作基肥,与表土拌匀后待植。
2、适时播种:选出饱满、充分成熟、无病虫害的果实作种,宜随采随播。播种前先用新高脂膜浸种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后用的草木灰拌和,播入沟内,播后覆土并盖草淋水。
3、促花促果:在植株生长期喷施促花王3号,提高坐果率,抑梢狂长,彻底均衡大小年。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壮果蒂灵,增粗果蒂,加大营养输送量,防落花、提高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加快膨大速度,确保果品优质高产。
4、防虫防病:根据植保措施喷洒药剂灭虫,并同时加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秋末冬初,做好园地和树体的越冬抗寒准备。要增施肥强底墒,保障树体营养供给,确保树体的健壮,为来年丰产增收奠定基础。
分株繁殖
在春季新芽开始萌发、尚未出土前,从母株丛中选取一年生健壮的分株,剪去下部叶片,留上部叶片2-3片,以减少水分蒸发。将带芽根茎挖起,截长7 - 10厘米,截断后栽植。按株行距1.3米×1.7米开穴,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每穴栽1丛,覆土压实,淋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1.遮荫出苗后立即揭草,若郁闭度不够可搭设简易荫棚遮荫。
2.中耕除草 种植后每年4-6月间,中耕除草各1次,在摄后1次除草时,割除结果后枯死的老株、病株。
3.追肥有条件的产区每年追肥多次。早春用干细的鸡粪拌以草木灰,撒在植株周围,夏季刚开花时,将草木灰在清晨露水未干前撒在叶面上作根外追肥,冬初收果后用厩肥、火烧土壅在根部。亦可结合中耕除草,开环状沟施追肥。
4.培土草果定植后至开花前,要进行培土,使幼芽生长健壮,开花以后,不宜培土,以免捂伤花蕾,造成腐烂不结果。每次除草时,如发现露出面的须根,可在须根处培少量的腐殖土,以利根部吸收养分。
5.排灌当根部现出球形花苞时遇上天旱,应及时灌溉;雨水太多时应注意排水,以免伤及花蕾,同时要将花蕾周围的杂物除去,使其通风透光,以免落花和烂果。
6.调整郁闭度 草果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一定荫蔽,当树木生长造成林内透光度不够时,应适当疏伐或修枝,使郁闭度控制在50% - 60%,以利新株生长。
采摘炮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晒干或低温干燥。取仁炒用或用姜汁微炒用。
卤牛肉需要哪些香料
以牛肉1000克为例,推荐用来卤牛肉需要的调味料和香料有:盐8克、酱油10克、冰糖10克、桂皮2克、草果2克、八角2克、丁香3克、花椒8克、山奈3克、陈皮3克、肉豆蔻3克、大葱10克、姜10克、甘草2克、白芷2克。
有的香料增香效果最好,如八角、桂皮、小茴香等;有的香料去腥去异效果最好,如白芷、良姜、草寇等;有的香料解腻效果最好,如陈皮、肉蔻、川砂仁等;有的香料除臭除膻效果最好,如草果、山奈、香叶,有的香料上色效果最好,如栀子,姜黄等,但卤牛肉最关键的就是要去除牛肉的腥膻味,保留住牛肉的原味,在所用到的10多种香料中,有两种香料对于去除牛肉腥膻味和增加牛肉香味效果是最好的:一个是草果,另一个是山奈,草果具有薄荷样的清凉气味且夹杂有淡淡的烟熏味,对于去除牛肉的腥膻味效果非常好,而山奈的气味和牛肉的气味非常吻合,卤牛肉中加入山奈,能增加牛肉香味。通常情况下,在卤牛肉时,这两种香料是作为主香料来使用,在整个卤牛肉的香料配方中,相较于其他香料而言,其占比是最大的。
草果有什么作用 草果食用注意事项
宜:草果性温,能温脾燥湿,尤其适宜脘腹冷痛、食积不化、呕吐反胃者使用。
忌:草果辛温燥烈,容易耗伤气血,故而气血亏虚、无寒湿邪、身虚畏寒者不宜使用。
孕:孕妇吃草果可以促进消化,并且还有温中健脾的作用。用草果炖乌鸡吃还可以缓解孕妇妊娠期腹疼症状。但是草果辛辣,吃多了容易上火,孕妇要注意适量食用。
婴:婴儿慎用。草果有燥湿除寒,祛痰,健脾开胃,利水消肿功效,宝宝可以少量吃一点,否则容易上火。
草果养生良药 调味佳品
草果:养生良药 调味佳品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于寒冬风雪之中炖煮一锅牛羊肉,与亲朋好友团聚畅聊、分享食之可谓一大快事。有经验的美食家们都知道,炖煮牛羊肉时,加入一味草果,既清香可口,又驱避膻臭。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气,增进食欲,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事实上,草果还是一味传统中药材。
有一个关于草果的传说,蜀汉建兴三年,南蛮王孟获犯境入侵。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平叛。队伍来到滇南一带,时值五月,天气炎热,南方之地,分外酷暑,军马衣甲,皆穿不得。将士们不适应气候染上疟疾,人滚马落时有发生。当地壮族民医向孔明献方馈赠草药,让蜀军上下皆口含一草药,从而使蜀军抵御了山岚瘴气的侵袭,驱除了疟魔。蜀军终擒南蛮王孟获,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蜀军口含的这种草药,就是具有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食功能的“草果”。
草果是姜科豆蔻属植物草果的果实,别名草果仁、草果子,全株均有辛香气味。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其中,云南是草果的主产地,尤以马关县、金平县等地的产量最高,品质优良。草果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中华本草》载,草果擅燥湿除寒,祛疾截疟,消食化积。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现代研究也表明,草果具有调节胃肠功能、降脂减肥、降血糖、抗氧化、镇咳止痰、防霉、抗肿瘤和抗炎镇痛等作用。
去腥除膻 调味佳品
草果用来烹调菜肴,可去腥除膻,增进菜肴味道,烹制鱼类和肉类时,有了草果其味更佳。炖煮牛羊肉时,放点草果,即使羊肉清香可口,又能驱避羊膻味。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草果煲牛肉;又如云南特产汽锅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
草果是很好的食疗保健产品,其食疗保健作用,早在元朝《饮膳正要》当中即有记载,作为药食同源的大宗品种,可以说草果不仅仅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同时妙用草果有利于人们防止疾病。
温中祛寒 除寒湿
湿邪是六邪致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由于现代人生活习惯多喜凉食冷饮。这就导致了湿寒之气直中胃肠,出现寒湿阻滞脾胃。
临床多见身体发冷,消瘦乏力,体倦失眠,头部昏蒙,咽郁塞堵,咳嗽痰多,胸闷气短,颈强肩硬,食少纳差,胃肠功能紊乱(肠鸣泄泻、消化不良等),呕逆泄泻。
湿寒致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美尼尔氏病、慢性咽炎、颈椎病、肺炎、胸间积液病、冠心病,以及湿寒造成的多种胃病、肝病、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病、坐骨神经疼等。草果能改善湿寒病、湿寒体质,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以上疾病的发生。
草果辛温,入脾胃经,善能温中、行气、燥湿,具有振脾阳,行气止痛的作用,用草果和食材同用煲汤,能够有效预防改善寒气入体导致的胃脘疼痛,特别对寒湿体质人群具有保健作用。推荐二款食疗方:
肉桂羊肉汤
材料:羊肉1000克,肉桂10克,草果5个,香菜及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余药布包,加水同炖沸后,调入胡椒、姜末、食盐、黄酒等,炖至羊肉熟烂后,去药包,调入葱花、味精及香菜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健脾温肾。
适用人群:脾肾阳虚所致的四肢不温、纳差食少、腰膝酸软、脘腹冷痛等。
草果红糖饮
材料:草果2至3枚,红糖6至10克。
做法:草果 (压碎)、红糖用沸水冲泡,闷10分钟后趁热饮用,一次喝完。
功效:驱寒。
适用人群:受寒胃痛。
化痰止咳 防流感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室内空气不流通,尤其在我国,雾霾横行,常引发肺部疾病,急性支气管炎、流感咳嗽等发病率逐年上升。草果中的成分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儿童易外感人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且能防流感。推荐食疗方:
草果炖梨汤
材料:草果(3至5枚),梨2个。
做法:草果(压碎),梨削皮切成块,加水500毫升,同入锅中煮10分钟,出锅后吃梨喝汤。
功效:草果中的柠檬醛、d-蒎烯等具有平喘、祛痰、抑菌的作用。
适用人群:咳嗽患者可用。
利水驱虫 效果好
草果具有抑制胃肠运动,并有利水除湿作用,同时临床实践证明,草果具有杀灭体内蛔虫的作用,可以起到驱虫效果。常食草果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蛔虫病,并且缓解寒湿内聚、食积腹满,推荐食疗方:
团鱼汤
材料:甲鱼1000克,羊肉500克,草果5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团鱼放入沸水锅内烫死,去头、爪、甲壳及内脏,洗净,切丁;羊肉洗净,切块,同草果放碗中,加生姜及清水适量,武火烧沸后转文火炖至肉熟,加食盐、葱花、味精、(天下养生网)胡椒粉等调味服食,每周2剂。
作用:滋阴和胃、利水除湿。
适用人群:骨蒸劳热、脚气病等。
草果与罂粟
草果可做调料,和罂粟的外形很相似,所以在餐饮里会被误认为是罂粟。草果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能除腥,能引起人的食欲。那么草果到底是什么呢?草果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草果为姜科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实。草果多年生草本,生于沟边林下,分布于广西和云南南部地区,果实成熟呈红褐色时采收,晒干或烘干,或用沸水烫2至3分钟后,再晒干或烘干。草果最早史载于明代,我国云南是草果的主产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食用量大于药用量。
草果其实是一种香料植物的果实。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味,增进食欲,是烹调作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由于和罂粟长的相似,经常在火锅店被误认为是“违禁品”的罂粟。
草果与罂粟
药理作用: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止吐。
烹调用途:用于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用草果煲牛肉;又如云南特产封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
与罂粟壳相同之处:都是毛粟般大小,都是长圆形,都呆棕粟色。
与罂粟壳的区别:顶端无放射状残留柱头。
罂粟壳顶端有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草果顶端没有明显的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而且果壳的纹路,也有显著纵沟及棱线,不像罂粟壳表面较平滑。
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毛粟般大小,都是长圆形,都呆棕粟色。
草果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
味辛;性温。
《饮膳正要》:味辛,性温,无毒。
《本经逢原》:辛,温,涩,无毒。
《本草从新》:辛,热。
【归经】
归脾、胃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
【功效主治】
燥湿温中祛痰截疟。主脘腹冷痛;恶心呕吐;胞
豆蔻的分类
.肉豆蔻:
又名玉果、肉果等,首载于《药性论》。为肉豆蔻科常绿高大乔木肉豆蔻的成熟种子。这种果仁是将果实收获后,先剥取肉豆蔻衣(肉豆蔻衣同样为较常见的香辛料),压碎硬壳后取仁,置于石灰水中浸渍,然后干燥而得。
其性味辛温,入脾、胃、大肠经,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之功,尤以“温涩”见长。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气滞或脾(肾)阳虚所致的久泻、五更泻、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症。
2.草豆蔻:始载于《雷公炮炙论》。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豆蔻的干燥成熟种子。和白豆蔻有同样性味与归经,具健脾燥湿、温中行气之功,尤以“温燥”见长。主要用于治疗寒湿阻滞脾胃或脾胃虚弱所致的胸脘满闷、呕逆、腹泻腹痛等症。草豆蔻,又称漏蔻、草蔻、草蔻仁、飞雷子,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种子团,也是一种香辛调味料。草豆蔻外形为长圆形或扁圆形的种子团,顶端尖,基部略呈三角形,表面呈灰棕色,质坚硬,如将其破开,断面色白,如蜡质。草豆蔻具有去除膻味、怪味,增加菜肴特殊香味的作用,在烹饪中可与豆蔻同用或代用。草豆蔻可与花椒、八角和肉桂等药材配合使用作为食品调味剂,可去除鱼、肉等食品的异味。此外,草豆蔻茎杆韧性大、通透性能好,是上等编织材料,编织的坐垫冬暖夏凉,具有预防和治疗坐疮的功能。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也有人认为草豆蔻就是草果,这是不正确的。草果果大,色黑油亮,外壳较硬,内有细籽,又名草果仁、草果子,它是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
3. 白豆蔻:又名紫豆蔻、白蔻仁,始载于《本草拾遗》。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有化湿温中、行气止呕之功,尤以“温化”见长。常用于治疗湿阻脾胃、气机失调或脾胃虚寒所致胸脘胀满、不思饮食、反胃呕吐、舌苔浊腻等症。
4.红豆蔻:首载于《开宝本草》。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干燥成熟果实,外表呈红棕色。其性味辛温,有温中散寒、醒脾燥湿、解酒消食之功,尤以“温里”见长。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泄泻以及饮酒过多所致的呕吐等症。 豆蔻的对症用法 对湿阻气滞,豆蔻可与苍术、半夏、陈皮等同用。用于气滞胸闷之症,豆蔻可配厚朴、枳壳等同用。用于湿温初起,如属热盛者可配黄芩、连翘、竹叶等同用;湿重者可合淡渗利湿之品如滑石、苡仁、通草等同用。用治胃寒呕恶,常合半夏、藿香、生姜等同用。治小儿胃寒吐乳,可配砂仁、甘草共研细末,常渗口中。 宜:脾胃气滞,食欲欠香,不思纳谷,胸闷腹胀,嗳气反胃,舌苔厚腻者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