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病因
新生儿惊厥病因
1、围生期并发症:HIE,颅内出血,脑损伤。
2、感染:各种病原体所致脑膜炎,脑炎,脑脓肿,感染中毒性脑病,破伤风,高热。
3、代谢因素: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低血糖,碱中毒,维生素B6缺乏症,核黄疸,尿毒症。
4、脑缺氧: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出血,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捂热综合征。
5、颅脑异常:先天性脑发育不良,颅脑畸形,颅内肿瘤。
6、先天性酶缺陷:枫糖尿病,尿素循环障碍,高甘氨酸血症,丙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异戊酸血症,半乳糖血症,维生素B6依赖症。
7、家族性:良性家族性癫痫,肾上腺白质萎缩,神经皮肤综合征,Zellwegen综合征,Smith-Lemli-Opitz综合征。
8、药物:兴奋剂,异烟肼,氨茶碱,局麻药,有机磷,撤药综合征。
9、原因不明:约占新生儿惊厥的3%。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患儿可同时有多种病,如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合并低钙血症,低镁血症或低钠血症等。
小孩惊厥怎么回事
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婴幼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有些抽搐具有潜在危及生命风险。一般短暂的抽搐几乎对大脑没有明显影响,但长程抽搐尤其是癫痫持续状态则可能导致永久神经系统损害。小儿惊厥可伴发热也可不伴发热,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有脑膜炎、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等;颅外感染性疾病常见有热性惊厥、各种严重感染(如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败血症等)。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脑瘤等。
小儿惊厥的病因(一)颅内疾病
①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惊厥病因的60%~70%,惊厥多见于生后24小时内。
②缺氧性及产伤性颅内出血:惊厥多见于生后2~3天。
③脑梗塞:多为大脑中动脉梗塞、惊厥多见于生后1~4天。
小儿惊厥的病因(二)感染
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为多。宫内感染者,惊厥见于生后3天内,生后感染者则多见于生后1周后。新生儿高热惊厥罕见。
小儿惊厥的病因(三)代谢异常
①低血糖: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
②低钙血症:包括惊厥发生于生后1-3天的早发型及生后1~2周的迟发型。
③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
④高钙或低钠血症。
⑤维生素B6缺乏症:惊厥见于生后数小时到2周,镇静剂无效。
⑥胆红素脑病。
⑦氨基酸代谢异常:枫糖尿症、苯丙酮尿症、高甘氨酸血症等。
小儿惊厥的病因(四)药物
①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兴奋剂、氨茶碱、有机磷等。
②撤药综合症:孕母用麻醉药,苯巴比妥类药物,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分娩后药物供应突然中断,常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惊厥,24~48小时恢复正常。
小儿惊厥的病因(五)先天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畸形
脑积水、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等。
小儿惊厥的病因(六)家族性良性惊厥
为自限性疾病,惊厥发生于生后3天以内,发作频繁但一般情况良好,87%于数周至数月后自愈,13%发展为癫痫。
小儿惊厥的病因(七)其他
包括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高血压脑病等,或原因不明。
喝淡盐水有效防高热惊厥
儿科专家指出,对有高热惊厥患儿,现在处于感冒初期,并伴有发度热(体温≥37、8'C)口渴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喝2杯淡盐冷开水(一次饮水量度100~200毫升,间隔1-3小时),可起到防治低钠血症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度高热惊厥复发及惊厥性脑损伤目的。当然,家长应带他去正规医院诊治。
新生儿惊厥的治疗首先是针对原发病变其次是惊厥。除非是表现为呼吸暂停的惊厥,通常惊厥过程中不用止痉,因为一般它们是自限性的,很少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功能,具体的治疗婴儿惊厥的办法有:
如果血糖低应给予10%葡萄糖2ml/kg静注;如果有低血钙,给予10%葡萄糖酸钙2ml/kg(含18mg/kg)(注意:给予葡萄糖酸钙的速度不能超过50mg/min,同时作连续的心脏监护)应避免渗出血管外,因为会引起皮肤腐蚀,如果有低血镁给予50%硫酸镁0.2ml/kg肌注。应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惊厥感染。
在确定新生儿惊厥原因检查开始后应立即针对惊厥本身治疗。选用苯巴比妥,给予负荷量20mg/kg静注如果惊厥未停止,可每15分钟给予5mg/kg直至惊厥停止,或最大用量40mg/kg已给予维持治疗在12小时后开始。剂量从3—4mg/(kg.d)起,根据临床反应和血清药物浓度可增加至5mg/(kg.d)。苯巴比妥必须静脉给药,特别在惊厥反复发作或长时间发作时当惊厥控制后,苯巴比妥可给予口服,苯巴比妥的有效治疗浓度为15—40μg/ml(65-170μmol/L)
如果需要第2种药物可用苯妥英,负荷量为20mg/kg,在新生儿唯有用静脉注射才有效,应分成2次(10mg/kg)缓慢静脉注射,以防止低血压和心律紊乱。新生儿苯妥英中毒的体征很难发现持续的高浓度将是有害的。如果能测血浓度,危险性就会减少维持量从5mg/(kg.d)开始,分2次使用,根据新生儿惊厥临床症状和血浓度进行调整苯妥英的有效治疗血浓度为10—20μg/ml(40—80μmol/L)。
对使用抗新生儿惊厥药的婴儿应予以密切观察药物过量可导致呼吸抑制,而呼吸骤停将比惊厥本身更危险,抗惊厥治疗必须持续至惊厥控制和以后发生惊厥的危险减少为止。
新生儿惊厥的五种表现类型
1、强直性惊厥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表现为全身的伸展和僵硬,伴呼吸暂停、双眼向上斜视,少数呈全身性强直发作。本型以早产儿多见。
2、肌阵挛性惊厥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本型临床上少见,常提示弥漫性脑损害,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同时发生的急促的牵拉运动,脑电图常无特殊形态的异常。
3、微小发作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较其他类型常见,以头面部表现为主,无肢体强直或阵挛,发作时运动现象轻微,抽搐微弱而局限。
4、局灶性阵挛性惊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这种惊厥开始起于单侧肢体或一侧面部,并可扩展到同侧其他部位,一般无意识障碍,发作中可在中央沟附近查到一侧局限性高幅尖波,并可能扩展到同侧半球的邻近区域或对侧。轻微的局限性发作有时不能辨认。
5、多灶性(游走性)阵挛性惊厥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这种惊厥是游走性的,无固定顺序,长时间的局灶性阵挛运动在其他部位开始前只限于一个肢体或同侧的上下肢。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
1.围产期窒息
围产期如果出现严重的窒息情况,会引起脑缺氧,这主要多见于满月婴儿,临床特点是儿童伴有意识障碍,以及惊厥。
惊厥多在生后12小时左右出现,开始为微小型发作,以后可出现强直性或多灶性阵挛性惊厥。此时常有颅压增高,窒息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颅内出血。
2.产伤性颅内出血
由于接生技术提高近年来已逐渐少见产伤性颅内出血。因难产或产程延长而致头部物理性损伤使小脑幕或大脑镰撕裂,引起大量硬脑膜下腔出血,多见于体重较大的足月儿。通常在生后12~24小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生后第2~3天出现限局性或多灶性阵挛型惊厥。
3.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主要由于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基质尚未退化,具有丰富毛细血管,对缺氧、酸中毒极为敏感,易出血。在一次严重窒息或缺氧后2~3天,临床症状突然恶化,神经系统症状在数分钟及数小时内迅速进展,表现为意识障碍、肌张力低下和呼吸节律不整,随着前囟膨隆或紧张,很快出现强制性或多灶性阵挛性惊厥,出血量多者在1~2天内死亡。
4.感染
感染以化脓性脑膜炎为主,大多数是后天感染,通常发病会在出生后一周内,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惊厥在一开始是微小后来才变为强直性。
胎儿在宫内感染风疹、弓形虫和巨细胞病毒,可引起胎儿脑炎,若胎内病变持续至出生时,则生后即可出现惊厥。不合并脑膜炎的败血症也可引起惊厥,可能和心血管功能衰竭、血中电解质和葡萄糖代谢紊乱有关。
5.代谢异常
(1)低血糖
血糖<2.2mmol/L(40mg/dl)为低血糖。常见于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小于胎龄儿、早产儿和有缺血缺氧及其他应激的新生儿。低血糖多发生在生后3天内,常同时有原发病存在,除惊厥外尚可表现为呼吸暂停、意识迟钝、肌张力低下和哺乳困难等。低血糖也可由于遗传代谢病,如:果糖不耐受症、枫糖尿病等引起。
(2)低血钙
定义为血清钙水平<1.8mmol/L。生后3天内起病的低血钙与低出生体重、窒息、母亲糖尿病等有关。生后1~2周发病的低血钙通常不伴有其他疾病,可能由于母亲维生素D不足、新生儿肾脏和甲状旁腺功能不完善以及牛奶喂养所引起的。
(3)低血镁
常与低血钙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低血钙婴儿用足量钙剂治疗后惊厥仍持续存在时应考虑低血镁。
(4)高钠或低钠血症
高钠血症常因钠的过度负荷或脱水引起,低钠血症通常由于窒息、颅内出血或脑膜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5)先天性代谢紊乱
为少见的遗传代谢病,包括枫糖尿病、苯丙酮尿症、尿素循环障碍等。
(6)维生素B6 依赖症
为遗传性犬尿氨酸酶缺乏,其维生素B6需要量为正常婴儿的5~10倍。
6.其他原因
撤药综合征、核黄疸、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色素失禁症等均可在新生儿期出现惊厥。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有哪些
1. 首先要说的引起惊厥的原因就是家族性良性惊厥:这样的惊厥一般发生于宝宝出生后3天以内,不过发作频繁,但一般情况良好,这种情况大部分会在数周后缓解的,但是有一部分会加重引起癫痫病的发作。再就是药物过量或中毒都可以引起新生儿惊厥症状的发生。这种情况的惊厥常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不过一般两天内都会恢复正常的。
2,要说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原因还可以来自于一些颅内疾病:就像产程过长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这种情况会占一半以上的惊厥人群,这个也是在出生一天内就出现了,一般会在3天左右的时候就会恢复的。再就是先天性的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像脑积水、脑发育不全等都是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原因啊。
3.还有一种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就是代谢异常引起的,那就是当低血糖现象出现时候,这个症状就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有的也会推迟发病的,还有就是会有一些感染因素也是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原因。就像是孩子感染发生了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这些都会引起宝宝惊厥现象的,还有就是没出生之前在宫内感染的宝宝,也会在出生后3天发生惊厥。
总之对于新生儿惊厥一定要重视起来,一定进行全面的检查才行,避免病情加重不好控制,引起严重并发症,再就是对于马上生产的孕妇来说一定注意正常的选择生产方式,避免不好生产产程太长引起一些缺氧性症状,这样对胎儿是不利的,生下来就容易引起缺氧症状,严重了不但是有惊厥症状的发生,还会引起小儿脑瘫的发生。
新生儿惊厥的护理方法
1、详细询问新生儿惊厥病史,协助医师明确惊厥病因。
2、观察意识水平、肌张力、反射、自主功能的变化。新生儿惊厥意识可以表现为过度激惹、嗜睡及迟钝、昏迷等。
3、观察惊厥发作类型,由于新生儿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局限性异常电活动不易向邻近部位传导,而皮层下结构发育相对较成熟,能兴奋邻近组织,故新生儿易呈皮层下动作,如口颊部抽动、眼球转动、反复吸吮、眨眼、咀嚼、四肢呈游泳式踏车样运动等,如果发现某一动作反复出现,应考虑微小发作型惊厥,立即报告医师,争取早期发现,尽早诊断及治疗。
4、观察并详细记录惊厥首次发作的日龄,对鉴别诊断严重的颅内出血、低血糖、维生素B6依赖等,明确病因有一定意义。
新生儿惊厥预后怎么样
(一) 新生儿惊厥预后的相关因素
1.与惊厥的原发病有关,如单纯由于可纠正的代谢紊乱引起的惊厥预后良好,而脑或皮层发育异常者预后极差。由于窒息、颅内出血或脑膜炎引起的脑损伤,其预后取决于损伤的严重性和范围。
2.早产儿惊厥比足月儿差得多。
3.与惊厥的类型有关,肌阵挛型、强直型和轻微型预后差,局限性阵挛型预后好。
4.脑电图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1周内脑电图正常者,75%~85%预后良好;脑电图呈多灶性异常者预后差;周期性暴发抑制型、低电压和波形平坦者预后极差。
(二) 后遗症
新生儿惊厥存活者出现后遗症的约占14%~61%(平均20%)。主要表现为脑性瘫痪、智力障碍、癫痫,其他还有共济失调、多动、视听障碍、语言障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1.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与脑性瘫痪发生有关的因素:
① 生后5分钟Apagaf评分越低者脑性瘫痪的发生率越高,在生后5分钟以后仍需复苏的新生儿惊厥的患儿中,仅这一项便能预示可能发生中度或重度的脑性瘫痪。
② 新生儿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越长,后来发生脑性瘫痪的可能性越大。发作1天者其发生率为7%,3天以上者有46%发生脑性瘫痪。
③ 新生儿惊厥发作的类型,强直型发作与后遗脑性瘫痪的关系更密切。
④ 中度或严重异常的脑电图者发生脑性瘫痪的危险性大。
2.智力障碍
新生儿惊厥后遗留智力障碍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 出生5分钟Apgar评分0~3分者,45%有智力障碍;4~6分者,33%有智力障碍;7~10分者,只有11%有智力障碍。
② 出生5分钟以后仍需要复苏的患儿发生智力障碍的危险性较大。
③ 惊厥发作时间超过30分钟、新生儿期肌强直和肌阵挛发作及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与智力障碍关系均很密切。
3.癫痫
惊厥发作持续1天者后遗癫痫的发生率为11%,惊厥发作持续2天者为22%,3天者为25%,3天以上者为40%。强直型惊厥发作与后遗癫痫有密切关系。
新生儿惊厥是什么
惊厥,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抽搐、抽风,是由于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脑细胞发生不正常放电的一种疾病。在所有新生儿疾病当中,惊厥是比较常见且发生时病情较为凶险的疾病之一。这种病症常见于六岁以内的幼儿。
跟同龄宝宝相比,体质较弱的宝宝发病的概率比较大;不同年岁的宝宝相比,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病。新生儿惊厥往往预示可能会发生危重疾病,一旦宝宝出现惊厥的现象,应迅速就医诊治。
1.脑部疾病
缺氧缺血性脑病,约占惊厥病因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常见于新生儿出生后一天内;缺氧性、产伤性颅内出血,常见于出生后两到三天内;脑梗赛,常见于出生后四天以内,大多数情况为大脑中的动脉梗塞。
2.感染引起
诱发感染的疾病有很多种,其中属于中枢神经感染的化脓性脑膜炎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外感染的败血症这两种感染是最常见的。倘若是在母体中感染,惊厥常见于新生儿出生后的三天内;倘若新生儿是在出生后才感染,常见于出生后的七天内。新生儿由于高热感染引起的惊厥最为少见。
3.代谢异常
(1)低血糖所致,常发生于新生儿出生三天内。
(2)低血钙所致,原因有很多,可能由母体患有糖尿病或缺乏VD引起,也可能由与新生儿体重过低导致。低血镁所致,可能是单独发生,但往往伴随低血钙一起发生。
(3)血钠数量异常所致,血钠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起婴儿惊厥。
(4)先天性代谢紊乱,是由遗传造成的。
(5)VB6依赖症,也是由一种遗传性疾病引起。患有VB6依赖症的新生儿,需要比健康宝宝多五到十倍的VB6。
4.药物
产妇在孕期及生产时使用止痛药或麻醉药一类的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部分药物的过量使用或中毒,可致使宝宝在出生后六小时内发生惊厥。一般情况下,在产后1—2天会恢复正常。
5.先天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畸形
脑积水、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等等。
6.家族性良性惊厥
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发生于新生儿出生后的三天以内,虽然发作较频繁,但是大多数情况较为良好,百分之八十七会在几周或几个月后自行痊愈,还有小部分患儿会发展成癫痫。
7.其他原因
比如红细胞增多症、色素失禁症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新生儿惊厥。
小儿惊厥病因
感染性惊厥(25%):
颅内疾病,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细菌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静脉窦血栓形成,霉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脑型肺吸虫病,弓形虫病;颅外疾病,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重症肺炎,百日咳,中毒性痢疾,败血症为原发病),破伤风等。
非感染性惊厥颅内疾病 (15%):
颅脑损伤如产伤,脑外伤,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脑血管畸形,头大(小)畸形,脑性瘫痪及神经皮肤综合征,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囊肿,癫痫综合征如大发作,婴儿痉挛症,脑退行性病变如脱髓鞘性脑病,脑黄斑变性。
非感染性惊厥颅外疾病 (15%):
代谢性疾病如低血钙,低血糖,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维生素B1或B6缺乏症等,遗传代谢性病如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肝豆状核变性,粘多糖病,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脑病,尿毒症,心律紊乱,严重贫血,食物或药物及农药中毒等。
按年龄阶段分
新生儿期:产伤,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脑膜炎,破伤风和胆红素脑病多见,有时也应考虑到脑发育缺陷,代谢异常,巨细胞包涵体病及弓形体病等。
婴幼儿期: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手足搐搦症,婴儿痉挛症多见,有时也应注意到脑发育缺陷,脑损伤后遗症,药物中毒,低血糖症等。
年长儿: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癫痫,中毒多见,有时须注意颅内占位性病变和高血压脑病等。
引起惊厥的几种常见疾病:高热惊厥,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婴儿痉挛症,低血糖症,低镁血症,中毒,低钙血症等。
小儿惊厥的原因从按感染的有无的角度来分,可分为感染性(热性惊厥)及非感染性(无热惊厥),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分为颅内与颅外两类。
新生儿惊厥的饮食注意事项
新生儿惊厥发作的可能性和小儿的年龄有关系,年龄越小,发病的机会就会越大。妈妈除了要细心照料孩子外,在饮食上也需要了解。新生儿惊厥饮食注意事项有以下五点:
1、当惊厥发作时,不能喂水和进食,以免发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2、惊厥缓解后可给予糖水或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汁质,如鸡蛋、牛奶、藕粉、面条等。
3、新生儿惊厥不宜食用酒、醋、茶叶、咖啡、巧克力和可乐等兴奋性物质,以上几种兴奋性的物质,能够诱发惊厥的再次发作。
4、尽可能避免间接吸烟,注意避免过度疲劳或过度兴奋,以免诱发惊厥发作。
5、适当地补充奶类食物和添加辅食,可以选择给新生儿服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比如常用的有鱼肝油、水果、维生素B1及B6食物、各种矿物质等,避免新生儿处于饥饿的状态,减少低钙和低血糖性惊厥的发生几率。
新生儿惊厥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惊厥症状
在突然受到外界刺激时,新生儿都会出现惊厥症状。惊厥症状虽然常见,但由于低血糖、低血镁、先天性代谢紊乱引起的惊厥症状更为复杂。常见症状有阵挛性肢体抽动、持续性眼偏斜、呼吸骤停。少数新生儿还会出现癫痫症状。
真性惊厥要与烦躁不当相区别,烦躁不安在特殊情况才产生阵挛,比如受惊吓时,而制止阵挛的方式是握住肢体,让其不乱动。惊厥是自发的,因惊厥产生的阵挛,就算用手握住其肢体,也会感到肢体仍在强烈地抖动。
新生儿惊厥治疗
了解新生儿惊厥症状有哪些后,患者要及早查找病因,并采取去因治疗法治疗。除了病因治疗外,抗痉治疗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经过临床验证。常用的抗痉药物有苯巴比妥。在使用此药治疗过程中,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正常。若低血糖,可静脉注射葡萄糖;若低血钙,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药物后,医生要检测的心率,密切观察疾病的变化,随时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法。
小儿惊厥的原因
小儿惊厥的病因(一)颅内疾病
①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惊厥病因的60%~70%,惊厥多见于生后24小时内。
②缺氧性及产伤性颅内出血:惊厥多见于生后2~3天。
③脑梗塞:多为大脑中动脉梗塞、惊厥多见于生后1~4天。
小儿惊厥的病因(二)感染
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为多。宫内感染者,惊厥见于生后3天内,生后感染者则多见于生后1周后。新生儿高热惊厥罕见。
小儿惊厥的病因(三)代谢异常
①低血糖: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
②低钙血症:包括惊厥发生于生后1-3天的早发型及生后1~2周的迟发型。
③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
④高钙或低钠血症。
⑤维生素B6缺乏症:惊厥见于生后数小时到2周,镇静剂无效。
⑥胆红素脑病。
⑦氨基酸代谢异常:枫糖尿症、苯丙酮尿症、高甘氨酸血症等。
小儿惊厥的病因(四)药物
①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兴奋剂、氨茶碱、有机磷等。
②撤药综合症:孕母用麻醉药,苯巴比妥类药物,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分娩后药物供应突然中断,常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惊厥,24~48小时恢复正常。
小儿惊厥的病因(五)先天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畸形
脑积水、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等。
小儿惊厥的病因(六)家族性良性惊厥
为自限性疾病,惊厥发生于生后3天以内,发作频繁但一般情况良好,87%于数周至数月后自愈,13%发展为癫痫。
小儿惊厥的病因(七)其他
包括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高血压脑病等,或原因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