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不宜用哪些中药
孕妇不宜用哪些中药
专家认为,其实,孕妇服中药并非都是绝对安全的。许多中药所含的各种生物碱及化学成分亦十分复杂,特别是各味中药相互配伍以后产生的作用差异较大,有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在怀孕的最初3个月内,孕妇除慎用西药外,亦应慎用以下四类中药,以免造成畸胎或导致早产、流产。
大毒大热药物。如生南星、朱砂、雄黄、大戟、附子、商陆、斑蝥、蜈蚣、砒石等,本身就是具有一定毒性的药物。中药雄黄已肯定有致畸胎作用,孕妇应绝对禁止内服,朱砂含有可渗性汞盐(即水银),可在孕妇体内蓄积,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耳聋、斜视、智力低下等。
活血化淤药物。如桃仁、红花、枳实、蒲黄、益母草、当归、三棱、水蛭、虻虫、穿山甲、乳香、没药等,可使孕妇血液循环加快,具有刺激子宫、反射性引起子宫强烈收缩的作用,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使胎儿发育不良及产生各种畸形,甚至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
滑利攻下药物。如滑石、木通、牵牛子、冬葵子、薏苡仁(根)、巴豆、芫花、大戟、甘遂等,多有通气利尿下泻的作用,可通过刺激肠道及消化系统,兴奋子宫并引起反射性的收缩,使胎儿着床不稳而引起流产、早产。
芳香走窜药物。如丁香、降香、麝香等,可通过神经系统引起子宫收缩,也容易导致胎儿早产或流产。不少人工流产或引产药物中,麝香均为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还应告诫孕妇的是,有许多具有毒副作用的中草药,常以配方形式出现在中成药之中,因而对含有上述各类的中药必须慎用。对已注明有孕妇禁用或慎用的中成药,应避免服用,或选择功效相似而无副作用的药品代之。
当然,在丰富的中药宝库中,对孕妇有不良作用的药物毕竟是少数,中药作为天然药物仍然比西药的副作用要小得多。所以,孕妇在患病时不必讳疾忌医,应及时找医生诊治,请医生权衡利弊选择使用药物,以利于孕妇与胎儿的健康。
当归和枸杞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当归枸杞泡水喝的注意事项
1、枸杞有较强的温热身体效果,所以正在患感冒发烧、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
2、孕妇不宜用当归枸杞泡水喝,当归有活血的功效,其中当归挥发油有兴奋子宫的作用,饮用后可能会发生子宫收缩而出现阴道流血。
3、脾湿中满、脘腹胀闷、大便稀薄的人不宜用当归枸杞泡水喝,可能会导致腹泻。
麦冬什么人不适合吃
麦冬有以下人群不宜吃。
麦冬是一种寒性的中药材,适量吃具有一定养阴生津的作用,但过量吃就会导致人体寒气加重,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来说,建议少吃麦冬会好一些。
孕妇体质比较特殊,在无医嘱的情况下,是不建议服用中药材的,避免加重其肠胃负担,导致身体亏损,因此孕妇不建议吃麦冬。
麦冬味甘性寒,归心、肺、胃经,风寒感冒者不宜吃麦冬,麦冬适宜肺热咳嗽的人群吃,风寒感冒者进行食用,会加重其病情,不利于身体恢复。
孕妇不宜用的抗结核药
孕妇身体抵抗力很弱,因此一不小心就会生病。由于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所以孕妇用药有许多讲究。有很多抗结核药是孕妇不宜食用的,如果误食有可能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所以大家应该了解孕期孕妇不宜用的抗结核药有哪些?下面就请专家为大家解释这个问题。
链霉素 本品是老牌抗结核药,有良好的疗效,但由于它对胎儿第8对脑神经与前庭功能造成永久性损害,故孕期禁用。同样,氨基甙类的卡那霉素,孕期也不能应用。
对氨基水杨酸钠 又称PAS,是作用较弱的抗结核药,由于服用剂量大,胃肠道不良反应特别严重,孕妇难以耐受,故不宜服用。
吡嗪酰胺 抗结核作用比异烟肼弱,主要是抑菌作用,单用易产生耐药性,因有严重的毒性反应如肝损害、肝坏死、发生黄疽等,故不主张孕期服用。
还有一些抗结核作用的药品如丙硫异烟胺、环丝氨酸、卷曲霉素等,孕妇皆不宜用。
以上专家介绍的孕妇不宜服用的抗结核药,希望大家可以注意。
孕妇可以用檀香皂吗
孕妇不可以用檀香皂。
具体分析:
1、檀香皂里面添加了檀香、木香等各种香料,而孕期的准妈妈不宜用香料,因为香料的刺激性的味道有可能容易导致胎儿流产。
2、檀香皂的成分也不是很安全,其中可能含有不利于孕妇和胎儿的成分。
所以,孕妇不可以用檀香皂,最好是选择无色无味,天然不刺激的孕妇专用洗浴用品。
风油精治脚气吗 孕妇不宜用风油精治脚气
风油精虽有一定杀菌消炎,止痒防脚气之效,但是孕妇不宜用,家中有孕妇的也不宜用风油精,因为风油精成分中樟脑、桉叶油可经皮肤吸收,然后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生长,严重可有致畸喝质核黄疸的副作用,所以要特别注意。
藏红花能美容吗 哪些人不能用藏红花美容
孕妇不宜用藏红花美容,因为藏红花对于子宫有很强的刺激作用,使子宫收缩,孕妇服用可能会导致流产。
在外敷藏红花美容时,建议有红血丝、脸上起皮等角质层较薄者慎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藏红花是由植物西红花的花蕊制成,其中含有大量花粉,所以建议花粉过敏者不宜用藏红花美容,以免产生一系列过敏反应,如:瘙痒、长疹子等。
产妇月子期间不宜滥用中药
很多女性在妊娠期用药非常谨慎,而生下孩子后,用药也就不那么注意了。殊不知,从保护乳母和婴儿的角度出发,有些药物是不宜用的。但是,哺乳期的产妇用中药,还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有些中药可通过乳汁影响到宝宝的健康。一般来说,乳母一定要忌用中药大黄,因为大黄不仅会引起盆腔充血,使阴道出血增加,还会进入乳汁中,使乳汁变黄。另外,炒麦芽、逍遥散、薄荷有回奶作用,乳母忌用。如果产妇一切正常,最好在哺乳期不要用中药。
我国明代妇科专家傅山在其著作《傅青主女科》中提出了“产后用药十误”,列专篇对产后用药进行了警示,哺乳期的妇女禁止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尤其在剖腹产前不宜滥用高丽参、洋参、鱿鱼等滋补品。而在产后产妇的身体更不适宜大补,而是该温补,食用西洋参、党参、枸杞、当归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温补效果。但剖腹产后的产妇不能过早食用鸡汤、鲫鱼汤等油腻食物,可在术后7~10天再食用。产后几个月内最好每天吃两个鸡蛋,不能吃多,这既可以减少产后并发症,还保证婴儿的营养需要。
孕妇用药要小心四大个误区
误区一怀孕不能吃药
有的孕妇患感冒、腹泻时,自认为孕期不能吃药便拒绝吃药。实际上,病后不服药,会使小病酿成大病,反而不利于优生。孕妇病后合理用药不但对胎儿无害,而且能防止胎儿受母体疾病的影响。因恐惧药物,该服的药不服,常致使妊娠并发症和其他病症得不到及时治疗,从而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误区二孕妇不能服西药可服中药
有些人认为孕妇生了病,即使服药,也只能服中药而不能服西药。误以为中药无副作用。其实许多中药所含的各种生物碱和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服用不当也会给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如易致腹泻的药大黄、芒硝;润肠利小便的药材木通等;大辛大热的药材肉桂、附子等,服用时也必须十分小心,剂量不能太重。
误区三孕妇感冒可自治
有人误认为感冒是小病,吃点抗感冒药无关紧要。其实,抗感冒药大多是复合制剂,含有多种成分,常见的有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克感康、快克等等,这些药大都含组胺药,孕期不宜服用,特别是孕4周前。另外,抗病毒药对胎儿均有不良影响;消炎痛是孕妇禁忌的退热药;阿司匹林孕32周后也不宜使用;含碘制剂的止咳药孕妇不宜使用;孕妇感冒如没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不宜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可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体内,有20%~40%的可能性对胎儿构成危害。
误区四不能用抗生素
临床上发现,孕妇患感染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出现发烧时,绝大多数的胎儿发育都要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孕妇患病后,比普通人更需要及时治疗。使用恰当,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有些抗生素如红霉素、青霉素、先锋霉素类等对孕妇、胎儿是比较安全的,副作用轻微,治疗效果好。但应提醒一下,青霉素用药前必须做过敏试验。
中药里的抗菌明星
呼吸道感染:用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等。肺炎链球菌、肺炎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嗜肺军团菌等常会造成呼吸道感染,引起感冒甚至肺炎。金银花能宣散风热,连翘能散结、消肿,鱼腥草可清热解毒。但要注意的是,出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吐稀白痰等症状时不宜用。
肠道感染:用黄连、黄柏、白头翁等。常见引起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包括痢疾志贺菌、弯曲菌等,黄连、黄柏、白头翁等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引起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患者应在明确是上述细菌引起的腹泻时才可使用。
尿路感染:用海金沙、车前子等。尿路感染在细菌感染中较常见。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及葡萄球菌等。海金沙、车前子等能利水通淋、清热解毒,对肠杆菌等引起的尿路感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孕妇不宜服用。
皮肤感染:用马齿苋、蒲公英等。马齿苋、蒲公英等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皮肤感染如毛囊炎、脓疱疮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复方马齿苋洗方由马齿苋、蒲公英、如意草、白矾等组成。但脾胃虚弱、大便泄泻者及孕妇不宜用。
提醒广大患者,中药不可能完全替代抗菌药物,若医生认为应当使用抗菌药物时不应拒绝。
陈皮和山楂一起泡水喝的功效 陈皮和山楂一起泡水喝的注意事项
1、孕妇不宜用山楂泡水喝,有可能诱发流产。
2、有发热、口干、便秘、尿黄等症状者不宜用陈皮和山楂一起泡水喝,陈皮和山楂都是温性的,喝多了会使热证加重。
3、空腹不宜用山楂泡水喝,山楂含有大量有机酸,空腹食用,会使胃酸猛增,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使胃发胀满、泛酸。
孕妇不宜用哪些中药
专家认为,其实,孕妇服中药并非都是绝对安全的。许多中药所含的各种生物碱及化学成分亦十分复杂,特别是各味中药相互配伍以后产生的作用差异较大,有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在怀孕的最初3个月内,孕妇除慎用西药外,亦应慎用以下四类中药,以免造成畸胎或导致早产、流产。
大毒大热药物。如生南星、朱砂、雄黄、大戟、附子、商陆、斑蝥、蜈蚣、砒石等,本身就是具有一定毒性的药物。中药雄黄已肯定有致畸胎作用,孕妇应绝对禁止内服,朱砂含有可渗性汞盐(即水银),可在孕妇体内蓄积,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耳聋、斜视、智力低下等。
活血化淤药物。如桃仁、红花、枳实、蒲黄、益母草、当归、三棱、水蛭、虻虫、穿山甲、乳香、没药等,可使孕妇血液循环加快,具有刺激子宫、反射性引起子宫强烈收缩的作用,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使胎儿发育不良及产生各种畸形,甚至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