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冬季保健谨防冻疮

冬季保健谨防冻疮

常见治疗冻疮的验方:

桔皮生姜汤:用新鲜桔皮3~4个,生姜30g,将上药加水2000ml煎煮30分钟,待水温降至温热时浸泡患处并用药渣覆盖皮损,每晚1次,每次30分钟,通常3~5次即愈。

桂附煎:桂枝50g,附子20g,荆芥20g,紫苏叶20g,加水3000ml煎沸,稍冷后将患处浸泡20~30分钟,每日3次,连用3天,如耳廓,面部无法浸泡可用毛巾浸透药液后作热敷。

复方阿托品霜:阿托品,尿素,樟脑,赛庚啶,均加入单纯霜基质拌匀使用。

山樟膏:山莨菪碱40g,肉桂3g,樟脑2g,研磨细粉加凡士林95g,用于红斑水肿期或取上方药100g,再加入土霉素25万单位拌匀即可,用于糜烂溃疡者。

局部理疗:可用红外线局部照射,氦氖激光,TPD治疗器,音频电疗,水浴疗法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疗效。

冻疮初期,有红肿而未溃破时用以下三处疗法:

1、将卤豆腐用的卤水加热后,浸泡患处,对消除红肿效果佳。

2、取红花30克,王不留行30克,干姜10克,桂枝10克,干辣椒20克,陈皮20克,共煎水30分钟后趁热浸泡患处,每天1次。

冻疮溃破期可用以下几种方法治疗:

1、取桂枝15克,苏木15克,当归10克,艾叶10克,花椒10克,生姜10克。用水煎30分钟,温热时浸洗患处15分钟,每天1剂可洗3次,连用1周至愈。

2、取黄柏20克、芝硝10克,研为粉末,用 水或雪水(冷开水欠佳)混合均匀,涂于患处,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3、用一个鸡蛋,少许冰片。鸡蛋打碎后取鸡蛋黄,放在勺中加热即成油,加入冰片调匀。用时,先用生理盐水洗净患处,然后涂上此药,1日3次。

冻疮溃烂化脓期用以下2种疗法:

1、取蛙皮数个,研成细末,撒在溃烂处,用纱布包扎并用胶布固定,1日1换。

2、取柿饼一个,用900毫升米酒泡1夜,再用已被泡烂的柿饼,敷患处,疗效佳 .

冬季如何防冻疮辣椒生姜预防冻疮

冬季如何防冻疮?

冬天也开始来临了,手脚容易冰冷的女性在冬季就更应该注意了。如果不小心很容易被冻得手脚麻木乃至诱发冻疮。那么,女性朋友怎样才能有效预防冻疮呢?

专家提醒,在恶劣的低温环境下,可经常揉擦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预防冻疮。万一“中了招”,可巧用辣椒和生姜等常见的食材自制膏方涂擦患处。

“冻疮是由于气候寒冷、潮湿引起局部血管痉挛、淤血而发生的。”专家建议,平时多加强耐寒锻炼,如用冷水洗脸、洗脚、洗手或冷水浴等都有助于预防冻疮。当然,这种锻炼要从秋天就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使身体有一个较好的适应过程。

洗冷水加强耐寒锻炼

另外,用冷水洗脸、洗脚、洗手甚至冷水浴的“度”,应因人而异,平常体质差的人,不宜太“急进”,耐寒锻炼主要可针对只暴露在外的皮肤。遇到冷天时,要扎扎实实防寒,保持身上衣物鞋袜的清洁和干燥,外出前不妨戴上手套,并在面部、手等容易受冻部位涂些护肤油脂。每天洗手、脸、脚时,可轻轻揉擦皮肤至发热,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以预防冻疮。

辣椒、生姜各有妙用

“万一患了冻疮,不要用火烤或放在很热的水中浸泡,以免因受冻部位失去知觉而发生烫伤。”朱铭华提醒说,最好在室内按摩受冻部位,使患处血液畅通,温度恢复到自然状态。

花椒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预防冻疮

花椒泡脚具有预防冻疮的作用。

冬季天气寒冷,四肢末梢距离心脏较远,因此血液难以供给到四肢,容易出现长冻疮的情况,而性热的花椒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血液供给到四肢,具有预防冻疮的作用。

如何防止手脚冻疮

冬季人的活动量少,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减缓,特别是手背、耳朵、脚容易产生瘀血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造成冻疮。为了预防冻疮的发生,除注意保暖外,最好的办法是经常揉搓按摩手、脚和耳朵,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或适当的体育活动,加快血液流动。在冻疮初期可采用新鲜的辣椒、茄子的根茎各两棵,新鲜橘皮三枚,生姜八片,玫瑰花十五枚。首先将辣椒、茄子的根茎和生姜煎开十五分钟后,放入玫瑰花,橘皮煎八分钟,取汁泡手和脚,每日一次。若已溃烂待伤口愈合后方可使用。冻疮的预防和治疗冻疮是冬季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发生在身体的外露部位和离心脏较远的肢体末端,如耳朵、鼻类、手、脚等。

①身体锻炼法:这是预防冻疮的最佳办法,通过身体锻炼而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②御寒准备法:冬季在户外工作时,一定要吃饱、穿暖,做好各种御寒准备。如戴手套、帽子、穿棉鞋。体内衣物要保持干燥。易受冻的耳、脸、手、脚等部位要经常擦些油脂保护皮肤。

③冷、温水法:为了预防冻疮,平时可用冷水摩擦易冻部位,擦到发红为止,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洗易冻患处。均可增加这些部位的耐寒力。

根治冻疮的6个民间偏方

身体锻炼法

这是预防冻疮的最佳办法,通过身体锻炼而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如晨跑、打太极拳等。

御寒准备法

冬季在户外工作时,一定要吃饱、穿暖,做好各种御寒准备。如戴手套、帽子、穿棉鞋。体内衣物要保持干燥。易受冻的耳、脸、手、脚等部位要经常擦些油脂保护皮肤。

冷、温水法

为了预防冻疮,平时可用冷水摩擦易冻部位,擦到发红为止,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洗易冻患处。均可增加这些部位的耐寒力。

独头蒜法

对每年易发冻疮的部位,在冬季来临前可采用此法。取独头蒜一个,捣烂后放在太阳下面晒热,在易发冻疮部位反复轻轻磨擦至局部出现一个小泡,然后用消毒针把水泡挑破。此法可使局部气血畅通,以减少冻疮的发生。

生萝卜法

取萝卜或青萝卜切成大块(片),放在火上烤热后轻擦易患冻疮部位,冷后再烤热再擦至萝卜水分完为止。此法可预防冻疮也可治疗冻疮。

生姜(片)法

用生姜片轻擦冻疮处,待有发热时止,或用鲜生姜一块,在炉旁煨热后切成片,涂擦患处。或将生姜50克捣烂后,放入白酒一两浸泡,搅匀后外涂患处,一日三次。

预防冻疮的方法都有哪些

①身体锻炼法:这是预防冻疮的最佳办法,通过身体锻炼而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②御寒准备法:冬季在户外工作时,一定要吃饱、穿暖,做好各种御寒准备。如戴手套、帽子、穿棉鞋。体内衣物要保持干燥。易受冻的耳、脸、手、脚等部位要经常擦些油脂保护皮肤。

③冷、温水法:为了预防冻疮,平时可用冷水摩擦易冻部位,擦到发红为止,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洗易冻患处。均可增加这些部位的耐寒力。

④独头蒜法:对每年易发冻疮的部位,在冬季来临前可采用此法。取独头蒜一个,捣烂后放在太阳下面晒热,在易发冻疮部位反复轻轻磨擦至局部出现一个小泡,然后用消毒针把水泡挑破。此法可使局部气血畅通,以减少冻疮的发生。

⑤生萝卜法:取萝卜或青萝卜切成大块(片),放在火上烤热后轻擦易患冻疮部位,冷后再烤热再擦至萝卜水分完为止。此法可预防冻疮也可治疗冻疮。

⑥生姜(片)法:用生姜片轻擦冻疮处,待有发热时止,或用鲜生姜一块,在炉旁煨热后切成片,涂擦患处。或将生姜50克捣烂后,放入白酒一两浸泡,搅匀后外涂患处,一日三次。

⑦食醋疗法:取适量食醋在火上加热,然后取消毒纱布一块蘸醋外敷患处。

冬季吃萝卜有哪些好处 提升免疫

萝卜中含有的木质素和大量的酶,可以有效的起到降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等功效。由于富含的其他矿物质,也可以使自身的免疫力提高,冬季预防冻疮,根治冻疮。

冻疮怎么根治

1、身体锻炼法

这是预防冻疮的最佳办法,通过身体锻炼而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如晨跑、打太极拳等。

2、御寒准备法

冬季在户外工作时,一定要吃饱、穿暖,做好各种御寒准备。如戴手套、帽子、穿棉鞋。体内衣物要保持干燥。易受冻的耳、脸、手、脚等部位要经常擦些油脂保护皮肤。

3、冷、温水法

为了预防冻疮,平时可用冷水摩擦易冻部位,擦到发红为止,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洗易冻患处。均可增加这些部位的耐寒力。

4、独头蒜法

对每年易发冻疮的部位,在冬季来临前可采用此法。取独头蒜一个,捣烂后放在太阳下面晒热,在易发冻疮部位反复轻轻磨擦至局部出现一个小泡,然后用消毒针把水泡挑破。此法可使局部气血畅通,以减少冻疮的发生。

5、生萝卜法

取萝卜或青萝卜切成大块(片),放在火上烤热后轻擦易患冻疮部位,冷后再烤热再擦至萝卜水分完为止。此法可预防冻疮也可治疗冻疮。

6、生姜(片)法

用生姜片轻擦冻疮处,待有发热时止,或用鲜生姜一块,在炉旁煨热后切成片,涂擦患处。或将生姜50克捣烂后,放入白酒一两浸泡,搅匀后外涂患处,一日三次。

7、食醋疗法

取适量食醋在火上加热,然后取消毒纱布一块蘸醋外敷患处。

冬季谨防冻疮

故冻疮的发病率与天气变化、职业岗位及工作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多见于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皮损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耳廓、足趾、足缘和足跟等处。

在进入寒冷冬季,我们首先应注意预防保健,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营养不良,贫血及易患冻疮者应加强营养;入冬后注意保暖,特别要关注四肢末端,耳廓等好发部位;外出时皮肤宜涂油脂,避免长久接触寒冷潮湿,保持皮肤干燥;对好发部位可经常进行按摩及温水浴,改善血液循环。

皮肤未破损者可选用:①10%樟脑软膏、松节油、冻疮软膏、猪油蜂蜜软膏、云南白药酊剂、冻康灵、辣椒痛可贴等涂擦或外贴患处;②用茄子杆、辣椒杆或祁艾、冬瓜皮、桂皮各10克水煎后热泡患处(以不烫伤为度)30分钟,每日1-2次。2.已破溃有脓性分泌物者可选用①3%硼酸水清洗后,外敷10%硼酸软膏或10%氧化锌软膏;②碘伏涂擦后,外敷凡士林纱布;③局部感染严重者,应到医院就诊接受抗生素治疗。

猪油擦脸真的能去皮肤皱纹吗 防冻裂

冬季使用猪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防止皮肤冻裂,冬季手脚容易长冻疮的人,天气转凉以后,每天坚持使用猪油,就可以起到预防冻疮的作用。如果是嘴唇容易冻裂的话,那么涂在嘴唇上也可以,只是要注意不要吃下去。

该怎样预防冻疮

一年最冷的季节已经过去了,患有冻疮的人终于也可以告别臃肿的双手了,可是伴随着天气的转暖,患有冻疮的人也到了最难熬的季节,那种又痒又疼的感觉真是难受极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好冻疮的预防工作呢?

维生素C护手霜滋润霜内疗多吃维C、保证睡眠

护理肌肤内疗比外用的效果要好得多。到了冬季,围围脖、戴口罩是最好的遮挡寒风侵袭的好方法。对于皮肤干燥的MM,有效的护肤方法是多吃些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橙子等,而鱼皮、猪肘等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可以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

洗脸水温只要20℃—25℃

冬季天气冷,许多女孩都改用热水洗脸,其实这很不科学。任东建议,冬季皮肤较干的女士用20℃—25℃的温水洗脸。具体地说,非油性皮肤和混合肤质的人,最好用温水洗脸,但要低于体温,用手试有温热感,不觉得烫即可;这种温水不仅可以轻松洗去面部浮尘,还可使毛孔张开,利于皮肤的深层清洁。

洗面奶,干性皮肤用酸性洗面奶

通常干性皮肤油脂的分泌量少,还是冻疮滋生的多发性皮肤。因此在清洁面部时就宜选用微酸性的洗面奶,并少用冷水洗脸,以免将脸越洗越干。在饮食上更要注意控制酸性食物的进食量。

保湿很重要,必用爽肤水和乳液

冬季皮肤发干的人,千万不能用洁肤水,而应该用爽肤水。它的作用就在于再次清洁以恢复肌肤表面的酸碱值,并调理角质层,使肌肤更好地吸收水分,并为使用保养品作准备。所以洗完脸之后,使用爽肤水可以迅速补充水分。

防晒也很重要,指数太高易干燥

防晒也是冬季的话题之一。除了谨记先防晒、再隔离的步骤之外,小编提醒,秋冬防晒也是保湿防干燥的重要细节,远离干燥才是远离冻疮的基本,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防晒品的指数都不要太高,指数越高会让皮肤越干燥。

做好冻疮的预防,关键是要做好保暖的措施,尤其是那些很容易被冻疮打扰的人,到了寒冷的冬季更是要小心哦,按照上面讲解的一些措施,保护好我们的双手。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好冻疮的预防,远离冻疮的困扰。

生姜红花 冬季中医双法门防冻疮

气温骤降、天气寒冷,一定要谨防冻疮。俗话说:“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冻疮常见于冬季,其是由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的人还会出现水疱、溃疡。冻疮会在气候转暖后自愈,但比较容易复发。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冻疮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两种预防或治疗冻疮的方法。

一、中药浸泡法:

1、生姜祛寒防冻疮

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需要注意的是,用生姜泡脚并不是将生姜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儿,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相关推荐

秋季养生保健谨防秋乏

进行秋季养生保健一定要谨防秋乏,那么究竟秋季养生保健方法有哪些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咨询了相关专家,专家为我们分析了如下内容,我们详细了解一下,看看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秋季养生保健拒绝秋乏: 1.拒绝秋乏 告别了炎夏,迎来了天清气爽的秋天,人们感到比夏天要舒服得多了。可是,一些人会有困倦疲乏的感觉,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秋乏。 2.拒绝秋燥 秋天干燥的气候,使人常感到口鼻咽喉干燥以及发生燥咳,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秋令还可出现大便燥结。 3.拒绝秋膘 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

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容易出现冻疮

大家都知道冻疮是寒冷的冬季冻伤导致的,可是为什么有些人要到非常冷的时候才会生冻疮,可是有些人温度下降一点就会生成冻疮,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专家表示冻疮并不只是和天气有关系,还跟很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想知道具体原因的可以接着往下看。 冻疮一般情况下是冬季见得比较多的一种疾病,大多数都是在10℃以下、气候潮湿的环境下才会发生的,天气转暖以后会自愈。可见寒冷是冻疮的根源,每个人在冬季来临的时候,都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尤其是手、脚、耳比较容易受冻的部位,更要做好保暖措施。另外冻疮的复发率是很高的,民间流传着这样

防寒防冻保养知识

在冬天,应该尽量减少洗脸的次数。洗脸时也不要使用过热的水,水温过高一方面会直接灼伤皮肤,另一方面也会把脸上的油脂冲洗干净,就起不到保护皮肤的作用了,容易造成皮肤干裂。另外,洗完脸后最好过半个小时以后再外出,这样能降低寒风对面部皮肤的伤害。 冬季嘴唇特别容易干裂,有的人喜欢用舌头舔嘴唇,用唾液来保持嘴唇的湿润,可效果却是适得其反、越舔越干。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粘稠的淀粉酶,留在嘴唇上的唾液水分蒸发完后,淀粉酶就会象一层糨糊一样留在嘴唇上,这样更加容易造成嘴唇干燥,甚至破裂出血。冬季保护嘴唇,最好还是使用润唇膏

冻疮是由于皮肤哪一部分受损而引起的

由于冬天天气寒冷,所以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如果在冬季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的话,裸露在外的皮肤比如手,脸等受到冷冻的刺激,并且这种寒冷刺激持续时间比较长,这样就会导致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循环受阻,进而造成使皮肤局部组织缺氧,因缺氧也就导致皮肤的组织细胞受到损害,进而发生冻疮冻疮的发病部位一般为皮肤表皮及其皮下组织,主要有手背及手指、脚趾及其脚部边缘、面颊、耳廓等处。在人提这些部位遭受寒冷侵袭后,受冻皮肤出现红肿、紫斑、瘙痒、麻木、至于不及时会产生皮肤水疱、严重的会导致皮肤溃烂。这种病

手上长冻疮的原因有什么

其实,人体手上容易长冻疮,是因为体内的气血不足,导致不能将血气及时的传达到身体各处而引起的。这时候就会出现手在极冷的情况下,它的皮下组织受到损坏,手开始发热,然后就会变得很样,一般这样的人群?都会是那些身体比较虚弱,或者是气血不足,抵抗寒冷的能力不强的人群,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做些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寒冷的能力,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 在冬季初来之际一定要注意好保暖的工作,在出门的时候,最好是带上手套,保暖的工作一定要做好。想要预防冻疮的发生,我们一定在没有冻疮的时候,就开始做好预防的措施。在吸收

冬天手脚长冻疮怎么预防

注意保暖 很多人,在气温除降时,不原因及时患上御寒的衣物,甚至在深秋的季节里还将脚踝漏在外面。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做法,因为冻疮的出现往往不仅仅会在气温零下的严冬出现,将身体皮肤直接暴露在0℃至10℃之间的温度里,也会增加冻疮出现的风险。因此,防冻疮不只是冬季该做的事,在气温初降的时候就要做好御寒工作。 温差水泡法 通过对双手双脚进行特殊的泡洗,也能起到预防冻疮的效果。在两个盆中分别倒入温水和热水,先将手脚在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伸入热水中;这种泡洗方式,可以有效锻炼血管收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冻疮的出现。

秋季养生保健谨防腹泻

1、维生素缺乏 腹泻对于很多人来说简直是苦不堪言的,一会跑一趟厕所,刚从厕所出来还没一会,肠胃又发出不适的信号,于是又捂着肚子迅速跑去厕所,跑厕所的次数都数不过来了。 这让腹泻患者痛苦无比,反反复复折腾几次,整个人都处于虚脱的状态,什么都不敢吃,吃点就又立马拉出来。对于一些本身体质就比较弱的患者来说,简直是摧残,实在扛不住了还会产生晕厥,最后还得送去医院注射葡萄糖。 腹泻的感觉实在是痛苦,经常腹泻会导致人体内的大量维生素以及营养素随着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产生严重的缺乏。 这些维生素以及营养素是为供给人体的

冬季保健三要诀

冬季保健三要诀 1.温水刷牙,35摄氏度左右为宜,有利牙齿健康,还利于清除齿缝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达到护牙洁齿、减少口腔疾病的目的; 2.冷水洗脸,晨起用冷水洗脸,既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又可增强皮肤弹性,同时对神经衰弱的神经性头痛者亦有益,水温以略高于10摄氏度为宜; 3. 热水泡脚,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亦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

怎样预防冬季耳朵长冻疮怎么办

预防耳朵长冻疮可以做好以下几点措施: 1、做好保暖工作 耳朵长冻疮不外乎就是温度低,再加上冷风吹引起的。所以天气冷开始转凉的时候,出门就戴上帽子或者耳罩,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开冬季的冷风。 2、按摩耳朵 准备外出或者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微微握住耳朵,轻轻的上下搓动10-15分钟,知道耳朵微微发热为止,这样可以加速耳朵部位血液的循环,血液循环加快,产热就会增加。 3、防冻疮软膏 出门前涂些防冻疮的软膏,可以减少寒风对耳朵的刺激,还有保湿锁水的效果。

冻疮是如何预防

1.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2.注意防冻、保暖防止潮湿,不穿过紧鞋袜; 3.受冻后不宜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 4.伴有其他相关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5.对反复发作冻疮者,可在入冬前用亚红斑量的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局部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我们只有掌握好疾病出现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和预防,上面就是对冻疮是怎样引起的呢的介绍,相信很多朋友都能够更好的从生活中的细节来预防冻疮的出现,另外冬季朋友们一定要注意身体上的保暖和多进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