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来确定尿毒症
如何来确定尿毒症
1、病史及症状
既往多有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及痛风病等病史。早期常有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和夜尿多,逐渐出现少尿、浮肿或血压高。多数病人口中有异味、口腔粘膜溃疡、鼻出血或消化道出血等,可有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肢体麻木、嗜睡或躁动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有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者,提示并发尿毒症性心肌病,咳嗽、咯痰或咯血、夜间不能平卧者,提示并发肺水肿或尿毒症性肺炎;
少数病人胸闷、持续性心前区疼痛,或伴有不同程度发热,可能为心包积液;如皮肤瘙痒、骨痛或肌肉抽搐,甚至行走不便,提示并发继发性甲旁亢或肾性骨病;病人易罹患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或皮肤感染等。
2、影象学检查
b超示双肾体积缩小,肾皮质回声增强;核素肾动态显象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核素骨扫描示肾性骨营养不良征;胸部x线可见肺淤血或肺水肿、心胸比例增大或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
3、体格检查
多数血压高、贫血貌或面色黝黑,颜面部或下肢浮肿。可有精神神志异常、全身或局部出血、呼吸浅快或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肺部干湿性罗音、心界扩大、胸膜或心包摩擦音、心率或心律改变、肝肿大及腹水等体征。
4、鉴别诊断
当无明显肾脏病史、起病急骤者应与急性肾衰相鉴别。严重贫血者应与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相鉴别。此外还应重视对原发病及诱发因素的鉴别,判定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5、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减少,红细胞压积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部分病人血三系细胞减少。
①尿素氮、肌酐增高。
②血红蛋白一般在80g/l以下,终末期可降至20-30克/ l,可伴有血小板降低或白细胞偏高。
③动脉血液气体,酸碱测定;晚期常有ph值下降、ab、某人及是均降低,paco2呈代偿性降低。
④血浆蛋白可正常或降低。
⑤电解质测定可出现异常。
一般来说,血肌酐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肾衰患者的肾功能状况,血肌酐的水平越高,就表明肾功能的损伤程度越来越严重,反过来说,就是肾功能损伤越严重那么血肌酐的水平就会越来越高,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尿失禁的预防及治疗 尿失禁的诊断
诊疗时医生会先了解症状及病史再做详细的内诊看有无神经病变或脱垂肿瘤等,此外会再安排做尿液及血糖之检查,必要时会安排膀胱尿动力学检查来确定尿失禁之病因及种类与程度,作为治疗之重要依据。
肾功能不全就是尿毒症吗
首先明确,肾功能不全不见得是尿毒症,前者的范围较广,包括尿毒症前期和尿毒症期,所以一般尿毒症指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不全,发展到一定阶段,到后期时出现的消化,神经等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自身中毒症状,这时才称为尿毒症,
据你以上所述,尿素氮,肌酐均在正常值内,伴有中度尿蛋白,尿酸增高,建议你应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确定病因,再做相应治疗,判断预后,如尿酸高,应考虑是否为痛风性肾病等,应合理饮食,适当休息,降低尿酸等,其外,还应注意血压,血糖等
尿毒症的影像学检查有哪些
1.X线检查:尿毒症患者可作腹部X线平片检查,目的是观察肾脏的大小和形态,有无泌尿系统内结石。腹部侧位片可显示有无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因肾脏排泄造影剂的功能差,注射造影剂后多不显影,因此一般不宜作造影检查。
2.放射性核素肾图、肾扫描检查:可通过图像了解到尿毒症两侧肾脏的大小、血流量、分泌和排泄功能。
3.肾超声、CT:肾超声及CT检查可确定尿毒症患者肾的位置、大小、厚度以及肾盂有无积液、结石、肿瘤等。通常情况下,尿毒症患者双肾萎缩,皮质变薄。但糖尿病、狼疮、血管炎等继发性病因导致的尿毒症患者双肾可以无明显缩小,但B超下皮质回声增强。肾脏超声检查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这是因为其具有经济、方便、无创、快捷等优点,能判断肾脏的大小、皮质回声等。
前列腺疾病需要做那些检查
1、体格检查:检查患者反应是否迟钝、有无贫血、有无浮肿。高血压(认定或除外早期尿毒症的线索);腹部有无包块及位置(判定尿路梗阻的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尿道有无分泌物,附睾是否肿大(判断有无合并感染)。
2、肛门指检:检查肛门括约肌张力(区别神经原性膀胱)和前列腺情况,注意前列腺大小,中央沟是否消失,有无结节、前列腺硬度,有无压痛等。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注意发现有无合并尿路感染;血液常规及生化检查:血红蛋白降低,尿素氮升高提示尿毒症。
4、肾功能检查: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
5、超声波检查:可确定前列腺增生的大小和膀胱有无残余尿及其数量。
6、尿流率检查可测知下尿路的功能。
7、x线检查:可了解前列腺本身情况和判断前列腺梗阻对尿路造成的影响。
8、同位素肾图检查:了解尿路梗阻情况和肾功能。
9、膀胱尿道镜检查:可确定诊断并观察中叶增生情况,以及了解下尿路的病理改变。
10、前列腺活体检查:有结节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必要时做活体检查,以诊断或者除外前列腺癌。
尿毒症性心包炎诊断鉴别
尿毒症患者在心前区如听到心包摩擦音,则尿毒症心包炎诊断可确定。
诊断本病需除外心包的其他炎症,如化脓性,结核性心包炎等,脓性、结核性心包炎由原发疾病引起,如结核可有午后潮热、盗汗。化脓性心包炎可有寒战、高热、大汗等。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同时除外和确定有否尿毒症性心肌炎。化
慢性肾炎分为几个阶段
1、炎症损伤期
此阶段只是肾脏细胞的损伤,肾组织缺血缺氧,肾小球局部改变为: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电荷屏障受伤、通透性增强等等。该阶段一旦错过有效治疗,会使肾病进入难治期。晨起眼睑轻微水肿,尿泡沫增多,血压不稳定,尿常规出现潜血、尿蛋白等,血肌酐大133μmol/L以上。
2、肾功能损伤期
因炎症损伤阶段治疗不及时,出现了肾小球硬化,肾小管变型萎缩,肾组织纤维化,从而导致肾单位逐渐减少,肾功能进行性损伤加重,病情逐渐恶化。临床表现,血压升高,头晕头痛,食欲减退,贫血乏力,四肢发凉,水肿浮现,夜尿增多,泡沫加重等。肾体积开始萎缩,双肾血流减少,滤过功能下降,排泄功能延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肌酐高达186μmol/L以上,肌酐、尿素氮、尿酸尿蛋白开始上升,出现氮质血症等。
3、肾功能衰竭
由于肾纤维化和肾功能损伤能得到由效遏制,导致肾小球硬化加剧,肾小球萎缩坏死,肾单位消耗殆尽,肾功能重度丧失,进入肾衰竭期(晚期为尿毒症)。系统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衰,消化道出血,肾性骨病等,血肌酐高达451μmol/L以上,尿毒症期甚至高达1000μmol/L以上,肌酐清除率小于20ml/min,尿毒症期甚10ml/min,出现严重贫血、高血压,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排泄障碍,无尿,双肾严重纤维化等,大量尿毒在体内潴留,危害全身脏器组织。
正确诊断尿毒症的方法有哪些
尿毒症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常规检查尿毒症时,血红蛋白一般在80g/L下,多数仅有40~60g/L,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小板数偏低或正常,但功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因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常加快。
2、尿常规:尿常规检查尿毒症病人的尿改变,随原发病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3、血生化:血生化检查血浆蛋白降低,总蛋白量常在60g/L以下,其中白蛋白的减少常较明显,多低于30g/L。血钙偏低,常在2mmol/L左右,血磷多高于1.7mmol/L。血钾、血钠随病情而定。
4、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尿毒症病人可作腹部X线平片检查,观察肾脏的大小和形态,有无泌尿系统内结石。腹部侧位片可显示有无动脉粥样硬化。
(2)放射性核素肾图、肾扫描检查:对了解尿毒症患者两侧肾脏的大小、血流量、分泌和排泄功能,均有帮助。
(3)肾超声、CT:对确定尿毒症患者肾的位置、大小、厚度以及肾盂有无积液、结石、肿瘤有帮助。
尿毒症的临床诊断:
1、困倦、乏力:这可能是尿毒症很早的表现,但最容易被忽略,因为引起困倦、乏力的原因的确太多了。特别是那些在事业上“全力搏杀”的人,大多将之归咎于工作紧张和劳累。若稍加休息而症状好转,则更易被忽视。
2、面色泛黄:这是由于尿毒症所致,由于这种表现发生和发展十分缓慢,因而在一段不太短的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差”,就像人们在早晚见面难以发现各种缓慢发展的变化一样。
3、浮肿:这是一个比较易觉察的尿毒症现象。是因肾脏不能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而导致液体滞留在体内组织间隙,早期仅在踝部及眼睑部浮肿,休息后消失,若发展到持续性或全身性浮肿时,已病不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