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病怎样治疗
溶血病怎样治疗
孕妇血浆置换:Rh血型不合孕妇,在妊娠中期(24~26周),抗体滴度高,但是胎儿水中尚未出现时,可以进行血浆置换,每周需10~15L的血浆,这个方法比胎儿宫内输血或新生儿换血安全,但费用较高。宫内输血。途径为胎儿腹腔内输血和脐静脉输血,需要一定的技术,具有一定的风险。终止妊娠时间和方式。妊娠期越接近预产期,体内的抗体会越多,对胎儿的危害也越大。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各方面来确定分娩方式,轻度患者原则上不超过预产期等可阴道分娩。重度患者则需要保守治疗到32~33周时可剖宫产终止妊娠。宝宝刚出生就要做好各项治疗工作。首先在分娩时就应该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娩出就应该立刻剪断脐带,以免抗体进入宝宝体内;同时保留脐带,以备严重溶血病患儿换血用。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
一、光照方法: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变成水溶性异构体,随胆汁和尿排除体外,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时婴儿用黑布遮眼,除尿布外,全身皮肤裸露持续光照1~2天,少数可延长3~4天,可获得满意疗效。
二、换血疗法:
目的:1、换出新生儿体内致敏的红细胞及抗体,阻止溶血进一步发展;2、换出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3、纠正贫血,防止心衰发生;4、如果Rh-孕妇过去输入过Rh+血,第一胎也可能发生Rh新生儿溶血病。给分娩72小时内的Rh-初产妇注射抗Rh(抗D)免疫球蛋白,可防止其在第二胎发生Rh新生儿溶血病。也可用换血疗法治疗。
三、其他疗法:补充白蛋白、纠正酸中毒可减少血中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可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四、纠正贫血:如贫血严重需输血治疗时,开始应少量输血,确信输血后未加重溶血,方可继续按需要量输入。
溶血性贫血病的治疗方法
血劳指因先后天亏损,血液生化不足,或因失血、溶血等耗伤血液,以致营血亏少,脏器失其濡养。以面白舌淡,眩晕心悸,血红细胞少,血红蛋白量低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贫血,如缺铁性、失血性贫血,或慢性溶血性贫血等。
用药治疗
1、脾虚血亏证
证候: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腹胀,便溏,头晕眼花,妇女月经量少,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脾养血。
主方:归芍六君子汤(当归 白芍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制半夏)。
加减:可选加黄芪、紫河车、阿胶;腹胀、便溏,加厚朴、山药、薏苡仁。
2、气血两虚证
证候: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肢体麻木或瞳动,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色淡,舌淡,苔少,脉弱。
治法:补益气血。
主方:八珍汤(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白芍 熟地 川芎)。
加减:可加黄芪、紫河车、阿胶;兼出血,加棕榈炭。
3、心肝血虚证
证候: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肢体麻木,或有多梦健忘,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或经闭,舌淡,脉弱。
治法:补益心肝气血。
治疗方法:
1.生活调理至关重要,要起居有常,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外感。劳倦过度,包括体劳,神劳及房劳过度,均可加重本病,应加以避免。
2、饮食调理本病病机为虚夹杂,病久多为气血两亏,甚则脾肾俱虚。平素以虚为主或虚中夹实。禁忌生冷瓜果以免损伤脾胃,辛辣滋腻之品亦当避免或少食,精神调理正确对待疾病,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精神紧张、调清志、勿激动,可适当锻炼,如打太极拳,以增强体质,但气血亏虚者勿练气功,以免动气耗血,加重气血虚。
新生宝宝发生ABO溶血怎么办
如果备孕女性的血型是O型,而男性不是O型血,那么所生孩子就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那么,根据相关检查,孕妇在分娩前和生完宝宝后都要注意以下事项:
1、新生宝宝刚出生时就要做好各项工作:
a.分娩时,就要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
b.胎儿娩出立即断脐,减少抗体进入宝宝体内。
c.保留脐带,以备严重溶血病患儿换血用。
2、对小宝宝的治疗ABO溶血病患儿主要表现为黄疸、 肝脾肿大、贫血。临床症状轻重差别很大,轻者常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相似,严重者可有明显的症状。新生儿出生后要严密观察黄疸出现时间,一般第2~3天,严 重者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并要注意黄疸加深速度,如胆红素浓度过高,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以后影响智力,所以ABO溶血病要及早治疗。
a、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 简便有效的方法,它的优点是退黄疸快,副作用少,皮肤黄疸接受光照后胆红素可分解成水溶性,从肠道、尿中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中胆红素浓度,可避免胆红素 脑病的发生。副作用:光照疗法时有的宝宝可出现一过性皮疹,大便次数增多等轻微的副作用,这些症状不需要处理,停光照后可自愈。
b、药物治疗黄疸较严重者可反复多次光照疗法,同时加用药物治疗。可用抑制抗原反应的药物以减少继续溶血,活跃肝细胞酶系统,可加速胆红素代谢和排泄或阻止胆红素在肠道的再吸收及中药利胆退黄。
c、补充铁剂或输血绝大多数ABO溶血病的宝宝不需要换血,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新生儿ABO溶血病常同时伴有贫血,其程度与溶血程度一致。轻度溶血者常贫血较轻,严重溶血病患儿可有较重的贫血,可根据贫血程度给予补充铁剂或输血等相应的治疗。
坏血病治疗
每日口服或注射维生素C100~200mg,病情迅速恢复,疼痛、触痛消失,骨膜下血肿逐渐吸收,体格恢复正常发育。一般2~3天即有显著好转,四肢活动时疼痛消失。充足的维生素C(儿童每日50mg,成人75—100mg)可预防坏血病。人体对维生素C有很大的耐受性,过量也不会引起中毒或其他病理状态。
对于坏血病的治疗,鉴于其在表现症状上不是多么严重,医生也往往会建议患者服用一些药物来进行。专家表示,坏血病多是由于患者身体内维生素C含量比较少而引发的,因此,其治疗药物也多与此有关。
新生儿溶血病如何预防
大家都知道,如果输血时血型不合,两种血型就会在体内“战斗”而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输血前必须做血型鉴定。同样,如果母亲与孩子的血型不合,母亲体内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宝宝的身体,从而使“战场”转移到宝宝的身体里,引起新生儿溶血病。那么,新生儿溶血病如何预防?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项统计显示,在所有分娩中大概有20%-30%的几率会出现母婴血型不合,即这些母亲分娩出的孩子都有可能患上新生儿溶血病。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只有不到一成的父母会到医院做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来使孩子远离溶血病。
一、如何预防新生儿溶血病
1、你可能生溶血病宝宝吗
当妈妈为O型血,爸爸为A、B或AB血型时,宝宝可出现A、B型血,有发生ABO溶血病的可能。当妈妈血型为Rh阴性,宝宝为Rh阳性时,有发生Rh溶血病的可能。
2、选择合适的怀孕时间
曾因ABO血型不合引起流产、死胎的女性,最佳的怀孕时间是在抗体消失半年以后。曾分娩过Rh溶血病宝宝的女性,在体内抗体仍处于较高值时不宜怀孕,经治疗后体内抗体效价降低后,才能怀孕。
3、进行产前预防性治疗
母亲为O型血,父亲为非O型血时,母亲应该进行血清抗体效价检测。如果产前血清Ig效价检查结果≥1:64,则发生ABO溶血病的可能性较大。Rh溶血病一般第一胎不发病,随怀孕次数增多,发病几率也大大增加。所以,对怀孕次数较多、年龄较大或有不良生育史的Rh血型孕妇也应进行血清学检查。
4、反复血浆置换
对重症Rh溶血病孕妇产前监测血Rh抗体滴定不断增高者,可给予反复血浆置换治疗,以换出抗体。减轻胎儿溶血。
5、宫内输血
胎儿水肿,或胎儿Hb<80g/L而肺尚未成熟者,可行宫内输血,直接将与孕妇血清不凝集的浓缩红细胞在B超监护下注入脐血管。
6、药物
自妊娠4个月起,可口服中药益母草、当归、白芍、广木香,每天一剂,直至分娩。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孕妇可给中药如茵陈等预防。孕妇在预产期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90mg/d,以诱导胎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产生。
新生儿溶血病如何预防?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准妈妈在整个孕期应定期检查,进行产前预防性综合治疗,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溶血病的发病率。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借鉴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成功经验,疗效也有了明显提高,初期治疗完全缓解率可达70%以上,约30%左右患者有望治愈可能。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50年来稳步提高,5年无事件生存率达80%。主要是联合药物化疗的应用。支持治疗的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预防治疗及危险因素进行的分组治疗。所以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策略是:诱导缓解治疗、巩固强化治疗、维持治疗和庇护所(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及睾丸)治疗。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在高危及复发时应用要掌握适应证。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借鉴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成功经验,疗效也有了明显提高,初期治疗完全缓解率可达70%以上,约30%左右患者有望治愈可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是一个整体,包括药物化疗方案的改进;支持治疗的加强。干细胞移植的推广和不断上市的新药应用等。也与按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和疾病危险分层进行合理选择治疗的策略密切有关。
abo溶血病怎么治疗
abo溶血病怎么治疗?Abo溶血病在宝宝中疾病中比较普遍的疾病,其实abo溶血就是宝宝和妈妈的血型不符合的,这种疾病对于宝宝的身体健康又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科技的发展,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已经有了很深的发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ABO溶血症的病情一般较轻,所以家长朋友们对不要太担心,那么该怎么样去治疗这种疾病啊?
1、纠正贫血和心力衰竭:立即吸氧,选用呋塞米(速尿)和毛花苷C控制心衰,穿刺放腹水,病情稳定后,尽快换血治疗。
2、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出生后一旦确诊为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可按500mg/kg给予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于2h内滴入,或800mg/kg,1次/d,连用3天。因IgG可阻断Fc受体,抑制溶血过程,使胆红素产生减少,可减少交换输血。
3、光疗方法:对出现黄疸和胆红素较高的患儿,应采取措施降低血清胆红素,以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主要方法有光照疗法、药物治疗、交换输血等。
方法:
(1)单面光疗法(简称单光):适用于预防性治疗。用20W或40W蓝色或绿色荧光灯6-8只,呈弧形排列于上方,灯管间距约2.5cm,灯管距患儿正面皮肤35cm左右,患儿裸体睡于中央,每隔2-4h翻身1次,周围环境维持在30℃左右。
(2)双光治疗:适用于胆红素已达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治疗用。选用蓝光箱治疗,箱内上下均有6只荧光管,排列同上,上方距患儿35cm,便于对患儿进行护理和操作,下方距患儿25cm,患儿睡在箱中央有机玻璃板上。因上下方均可受到光照射,而且下方距离缩短,照射到皮肤的强度明显增加,疗效优于单光治疗。
(3)毯式光纤黄疸治疗仪:近年来国内外均已开始用,适用于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早期新生儿或家庭治疗。治疗仪包括一个主机(体积24cm×10cm×21cm,移动方便,可置于婴儿床外)和一个光垫(由一条1.2米长的纤维光缆连接)组成。光垫直接贴于婴儿的胸部或背部,其外包裹衣被,不妨碍喂奶、输液和护理。虽然光垫直接与皮肤接触,但几乎不产生热,也不直接照射脸部,副作用很小。缺点是照射面积较小。
(4)光疗照射时间:分连续照射和间歇照射两种,过去认为连续照射效果优于间歇照射,故前者用于治疗,后者用于预防。间歇照射方法各异,有的照6-12h停2-4h,有的照8h停16h,有的照射12h停12h。近年来有的资料报道间歇照射效果与连续照射效果并无差别,认为也可用于治疗,并可减少副作用,尚未取得一致看法。疗程一般2-3天,发病早,程度重,病因未消除者需适当延长,胆红素降至220.5mol/L以下可以停止光疗。
ABO溶血一定要查吗
以下妈妈容易生出ABO血型不合的宝宝:
1.病史中有自然流产史及前一胎新生儿黄疸史者.
2.血型检查为O型,其丈夫为A,B或AB型.
3.O型血准妈妈在孕前查出抗A或抗B抗体效价较高者.
4.O型血准妈妈孕期抗A(B)IgG效价>1:64者.
得了ABO溶血病怎样治疗?
一,新生宝宝刚出生时就要做好各项工作
a.分娩时,就要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
b.胎儿娩出立即断脐,减少抗体进入宝宝体内.
c.保留脐带,以备严重溶血病患儿换血用.
二,对小宝宝的治疗
ABO溶血病患儿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贫血.临床症状轻重差别很大,轻者常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相似,严重者可有明显的症状.新生儿出生后要严密观察黄疸出现时间,一般第2~3天,严重者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并要注意黄疸加深速度,如胆红素浓度过高,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以后影响智力,所以ABO溶血病要及早治疗.
a.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它的优点是退黄疸快,副作用少,皮肤黄疸接受光照后胆红素可分解成水溶性,从肠道,尿中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中胆红素浓度,可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副作用:光照疗法时有的宝宝可出现一过性皮疹,大便次数增多等轻微的副作用,这些症状不需要处理,停光照后可自愈.
b.药物治疗
黄疸较严重者可反复多次光照疗法,同时加用药物治疗.可用抑制抗原反应的药物以减少继续溶血,活跃肝细胞酶系统,可加速胆红素代谢和排泄或阻止胆红素在肠道的再吸收及中药利胆退黄.
C.补充铁剂或输血
绝大多数ABO溶血病的宝宝不需要换血,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新生儿ABO溶血病常同时伴有贫血,其程度与溶血程度一致.轻度溶血者常贫血较轻,严重溶血病患儿可有较重的贫血,可根据贫血程度给予补充铁剂或输血等相应的治疗.
妈妈孕前,孕期检查可减少溶血病的发生
1.有可能怀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妈妈,如在孕前被查出血型抗体效价高者可在孕前先进行中药治疗来降低抗体,预防怀孕后宝宝患ABO溶血病.
2.孕后定期查抗体效价,第一次孕16周开始查抗体,第二次孕28~30周,以后2~4周查一次,自抗体效价增高时开始予孕妇口服中药,每日一剂至分娩.
3.孕期诊断为血型不合溶血病者,在24,30,33周各进行10天的综合治疗,以提高胎儿抵抗力.
4.自预产期前2周开始口服肝酶诱导剂,可加强胎肝细胞葡萄糖醛酸与胆红素的结合能力,从而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孕期B超检查,严重溶血者可见胎儿皮肤水肿,肝脾肿大等.
溶血症检查是什么
1.血常规 如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脐血<13g dl="">6%)、外周血有核红细胞增高(>10/100个白细胞)等均提示患儿可能存在溶血。
2.血清胆红素 主要为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溶血病患儿生后黄疸逐渐加深,胆红素水平呈动态变化,需每天随访2~3次。
3.定血型 ABO溶血病者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或B型。Rh溶血病者母亲为Rh阴性(D抗原阴性),新生儿为Rh阳性。如母亲为Rh阳性(但C或E抗原阴性,胎儿C或E抗原阳性),婴儿Rh阳性,也可发生抗E、抗C、抗e、抗C引起的溶血病。
4.抗人球蛋白试验(antihuman globulin test) 即Coombs试验,检查特异性血型抗体,可证实患儿红细胞是否被血型抗体致敏,如直接试验阳性说明患儿红细胞已被致敏,再做释放试验阳性,即可诊断。ABO溶血病者需做改良法。
上文就是关于新生儿溶血检查项目有哪些的简单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现在的医学发达了,有很多的疾病能够在初期发现并得到有效的治疗。对于疾病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预防,还有就是及时的检查身体,在疾病初期治疗,效果最好。
新生儿溶血检查项目有哪些
新生儿溶血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常规 如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脐血<13g dl="">6%)、外周血有核红细胞增高(>10/100个白细胞)等均提示患儿可能存在溶血。
2.血清胆红素 主要为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溶血病患儿生后黄疸逐渐加深,胆红素水平呈动态变化,需每天随访2~3次。
3.定血型 ABO溶血病者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或B型。Rh溶血病者母亲为Rh阴性(D抗原阴性),新生儿为Rh阳性。如母亲为Rh阳性(但C或E抗原阴性,胎儿C或E抗原阳性),婴儿Rh阳性,也可发生抗E、抗C、抗e、抗C引起的溶血病。
4.抗人球蛋白试验(antihuman globulin test) 即Coombs试验,检查特异性血型抗体,可证实患儿红细胞是否被血型抗体致敏,如直接试验阳性说明患儿红细胞已被致敏,再做释放试验阳性,即可诊断。ABO溶血病者需做改良法。
上文就是关于新生儿溶血检查项目有哪些的简单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现在的医学发达了,有很多的疾病能够在初期发现并得到有效的治疗。对于疾病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预防,还有就是及时的检查身体,在疾病初期治疗,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