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别陷入饮食误区
痛风患者别陷入饮食误区
误区一:最好多吃粗粮
粗粮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而多数痛风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常食用膳食纤维可改善代谢综合征,进而改善痛风患者的整体代谢情况。但是,谷物糙皮中嘌呤含量相对较多,过多食入会引起血尿酸升高。
建议:主食以细粮为主,可选择性地摄入嘌呤含量低的粗粮,如小米和玉米等。
误区二:多吃豆制品
豆制品
国外研究发现,吃豆制品对痛风患者有保护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与粗粮一样,豆制品为中等嘌呤含量食物,食用过多同样会升高尿酸。
建议:痛风患者选择豆类及豆制品的顺序是:豆腐→豆干→豆浆→整粒豆,摄入量也应按顺序逐渐减少至不吃。
误区三:不可以喝茶
茶
茶叶中含有茶叶碱,其代谢产物不会在关节处沉积,也不会形成痛风石。茶叶是弱碱性的食品,适量饮用有助于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
建议:痛风患者可适量饮茶,但不要过量和饮浓茶,特别是不宜在痛风发作时饮用。
误区四:缓解期也严格限制嘌呤
含嘌呤食物
过于严格控制嘌呤,容易引起“二次痛风”。“二次痛风”是指过于严格控制嘌呤时,造成体内尿酸急剧下降,使得A关节壁上的尿酸盐大量被释放到血液中,随血液涌入关节B中,引发又一次痛风发作。这可能也是有的痛风患者再次痛风发作时,其尿酸水平并不高的原因。
建议:在痛风缓解期可以少量摄入含嘌呤较高的食物。
误区五:最好吃素食
素食
荤菜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荤菜摄入过少,会导致营养不良和机体抵抗力下降。
建议:人们每天摄入蛋白质要符合三个原则:①均衡搭配原则,即动植物食物、多种食物搭配;②不过多原则,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11%~15%;③不过少原则,即使痛风发作期也要保证每日最低蛋白质需要量的供给。
误区六:禁食海产品
海产品
海产品是否适合痛风患者食用,主要取决于嘌呤含量。如同样是动物性海产品的海蜇和海参,其嘌呤含量分别只有93毫克/100克和4.2毫克 /100克,比青菜还要低。所以,这些嘌呤含量低的海产品,痛风患者完全可以吃。还有,海藻属于较低嘌呤食物,痛风患者适当食用对改善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好处。
建议:海产品不应一律禁食,可选择食用嘌呤含量低的海产品。
误区七:不重视维生素、水和盐的作用。
维生素B
维生素B和C能促进组织内沉着的尿酸盐溶解。饮水有利于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因而要注意补充。
建议:菜肴宜清淡低盐,因痛风常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病,高盐饮食可加重这些病,同时也影响尿酸的排出。
误区八:急性期与缓解期的膳食一样对待。
鸡蛋
急性期时膳食的选择比较严格,如只选用牛奶、鸡蛋、粮食、低嘌呤蔬菜和水果,假若缓解期时也同样用这样的食物,就会造成营养失调。
建议:目前主张根据痛风病情不同时期选择合理膳食,即缓解期可适当放宽食物谱。
误区九:喝啤酒无害。
啤酒
酒是痛风重要的诱发因素,原因是酒精易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排泄有抑制作用。目前发现啤洒的诱发作用更强,因为它还含有较高浓度的嘌吟。
建议:无酒精饮料可以饮用,因为可可碱、茶叶碱和咖啡碱在体的代谢产物是甲基尿酸盐,不是尿酸盐,不会沉积在痛风石里.
误区十:不控制总热量摄入。
高热量食物
肥胖及糖尿病史痛风的诱因,调节饮食、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肥胖是防治痛风的重要环节。只想到不吃荤菜,而不知道控制总的热量摄入是痛风反复发作的因素之一。
建议:肥胖者总热量每日供给以105-126千焦/千克(25-30千卡/千克)为宜,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因此先知脂肪的摄入是有益的。
温馨提示:痛风患者饮食很重要,营养分配要合理,在限制总热量前提下,三大营养素的分配原则是:高碳水化合物、中等量蛋白质和低脂肪。碳水化合物如米面、包括蔬菜和水果,应占总热量的55%~60%。这也符合国人的饮食习惯,如此,可以减少脂肪分解产生酮体,有利于尿酸盐排泄。另外痛风患者要注意体重、注意劳逸结合,肥胖者要积极减肥,减轻体重,这对于防止痛风发生颇为重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精神紧张、感染、手术,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参加跑步等较强的体育锻炼,或进行长途步行旅游。
痛风的饮食误区
误区一:动物性食物=高嘌呤食物
有些患者认为动物性食物都是高嘌呤食物,因而在自己的食谱中对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敬而远之,这种片面认识非常普遍。其实,动物性食物是指鱼、肉、蛋、奶等一大类食物,其中不少食物确实含有大量嘌呤,如动物内脏、肉汤、各种肉类以及大多数鱼类等,但是牛奶、蛋类却是低嘌呤食物,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
“痛风患者应尽量限制动物内脏、海鲜、鱼类、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对于牛奶、蛋类则完全可以食用,血脂异常者需注意蛋黄不要过量。”由于嘌呤易溶于汤中,各种肉汤嘌呤含量极高,病情较轻的痛风患者也不能喝肉汤,但可以将瘦肉经煮沸后弃汤限量食用。
误区二:蔬菜=低嘌呤食物
“反之,将蔬菜等同于低嘌呤食物,坚持‘宜素不宜荤’的认识也是错误的。”蔬菜的嘌呤含量与动物性食物相比,总体来说确实要低一些,但也有例外。如豆类及豆制品、芦笋、香菇、紫菜、豆苗等,其嘌呤含量就比较高。
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除限制嘌呤含量高的动物性食物外,也要尽量避免食用豆类、芦笋、香菇、紫菜等含嘌呤较高的蔬菜,缓解期减少进食次数和进食量即可。
误区三:急性期与缓解期的饮食一样
一般人正常膳食每日摄入嘌呤为600~1000毫克,急性发作期嘌呤摄入量每天应控制在150毫克以内,这对于尽快终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加强药物的疗效均是有利的。缓解期也应遵循低嘌呤的饮食原则,但可稍稍放宽限制。
“我们一般将食物按嘌呤含量分为三类,分别是每100克食物含嘌呤小于25毫克、25~150毫克、150毫克以上。”急性期的痛风患者宜选用第一类低嘌呤食物,以牛奶及奶制品、蛋类、细粮、蔬菜、水果为主;到缓解期可增加第二类中等嘌呤食物,如鸡、羊、猪、牛肉等,但应适量,如肉类每日不超过150克,尤其不要一餐进食过多,或将肉煮沸弃汤食用;不论急性期或缓解期,均应避免第三类高嘌呤食物。
常见的2型糖尿病的饮食误区
糖尿病有两种不同的种类,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不同的类型对应着不同的诊疗方案,还有不同的护理措施。很多人患病之后,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也做了护理措施,就是病情控制不住,那是由于他们陷入了一些饮食误区。
一般,常见的2型糖尿病的饮食误区有:
1、饮食控制只要不吃糖就行:的确单糖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但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才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需要注意的。少量的单糖反而可以刺激胰岛分泌。
2、饭要少吃:饭就是糖,要少吃。从临床经验来看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一事实上要成比例。否则可能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的酮症酸中毒。
3、水果不能吃: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认为水果是甜的,不敢吃。其实只要空腹血糖控制在7.8毫摩尔/升就可以食用,因为水果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但是食用水果也有一些注意点,比如要在两餐之间吃,选一些血糖生成指数低的水果,如樱桃、李子、柚子。
通过上文的讲解,相信大家对2型糖尿病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了吧。专家表示:在平日里,不可以吃的东西千万不要去碰它,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有利于病情的东西,这样做的话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痛风饮食误区须知
1、单纯对高嘌呤类食物进行控制;
在痛风的治疗中进行恰当的饮食操控非常重要,患者可以对高嘌呤类食物进行一个合理的操控,但是不能彻底不食用,由于体内仍是需求通过嘌呤类食物来弥补必定的身体所需。这样才不至于由于操控饮食而形成身体养分缺少然后体质抵抗力降低。
2 、以为控制尿酸在正常值范围即可;
对于长时间未愈的痛风患者来说,痛风饮食误区须知即单纯的饮食医治是难以将尿酸水平操控在一个正常水平的。尽管药物在长时间服用中会呈现一些副作用,但是还是不能怕副作用就抛弃药物操控而挑选单一的饮食操控,这样做出来效果不明显外,还易形成一个尿酸沉积严重者困惑您的日子。
痛风患者饮食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不需要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有些患者认为痛风的饮食原则就是要尽量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对每日总能量的摄入没有特别要求。
误区二:将动物性食物等同于高嘌呤食物
有些患者认为动物性食物都是高嘌呤食物,因而在自己的食谱中对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敬而远之。
误区三:将蔬菜等同于低嘌呤食物
有些患者认为蔬菜嘌呤含量低,不会激发痛风,因而不需要特别限制。
误区四:啤酒、茶水、咖啡有利于尿酸的排出
有些患者认为嘌呤易溶于水,多喝水、啤酒、茶水或咖啡等对尿酸患者有好处。
误区五:急性期与缓解期的饮食原则一样
第一类:含嘌呤较少,每100克食物含嘌呤小于50毫克
大米、糯米、米粉、小米、玉米、富强粉、鸡蛋、牛奶、南瓜、冬瓜、黄瓜、茄子、丝瓜、苦瓜、芥菜、白菜、萝卜、胡萝卜、番茄、莴苣、甘蓝、芹菜、卷心菜、山芋、土豆、洋葱、空心菜、木耳、海蜇皮、海参、海带、红枣、苹果、梨、桃、香蕉、葡萄
第二类:含嘌呤较高,每100克食物含嘌呤50~150毫克
麦片、麦麸、黑芝麻、红豆、绿豆、黑豆、菜花、茼蒿菜、枸杞、四季豆、韭菜、菠菜、蘑菇、芦笋、芸豆、豌豆、青豆、鸡肉、羊肉、火腿、猪肉、牛肉、扁豆
第三类:含嘌呤高,每100克食物含嘌呤150~1000毫克
动物内脏、脑、黄豆、浓肉汁、牡蛎、酵母粉、白带鱼、鲤鱼、鳕鱼、鲈鱼、鳝鱼、贝类、沙丁鱼、凤尾鱼、啤酒、紫菜、香菇、豆苗。
别陷入女性补钙饮食误区
以为吃牛肉有利于骨骼
不少人认为欧美人骨骼强壮是因为爱吃牛肉。事实上,很多吃牛肉甚多的人,正是钙缺乏相当严重的人。这是因为牛肉本身含钙量极低??所有的肉都是这样。
以为吃蔬菜与骨骼健康无关
不少人偏爱动物食品,却很少注意补充蔬菜。他们以为蔬菜里面只有些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与骨骼健康无关。实际上,蔬菜不仅含有大量的钾、镁元素,可帮助维持酸碱平衡,减少钙的流失,本身还含有不少钙。
绿叶蔬菜大多是钙的中等来源,如小油菜、小白菜、芥兰、芹菜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补钙蔬菜。
以为水果代餐有利于骨骼健康
很多减肥女性认为,只要吃水果就可以得到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经常用水果代替一餐饭。
实际上,水果是一种有益酸碱平衡的食品,却不是钙的好来源,而且严重缺乏蛋白质。骨骼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钙,也需要胶原蛋白作为钙沉积的骨架。如果用水果代替三餐,则蛋白质和钙摄入量都严重不足,只会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
以为喝饮料与补钙无关
饮料中大多含有磷酸盐,而磷酸盐会严重地妨碍钙的吸收,促进钙的流失。可乐是其中害处最大者??因为其中含有磷酸。把人的牙齿和骨头泡在可乐当中,它们就会慢慢地溶化!其中的精制糖也不利于钙吸收。所以,凡是需要补钙的人,都要严格控制甜饮料的数量。
茶水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其中含磷量低,还有促进骨骼牙齿坚固的氟元素,因而喝茶对骨骼健康是有益无害的。
痛风的人千万别这样吃
误区 1:不需要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生活上,很多人饮食都嫌麻烦,要么随便吃点要么不吃,这样对患痛风的人是极为不利的。有些患者痛风的饮食原则就是平时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对每日总能量的摄入没有什么要求。
分析:这样说法是不正确的。人体体重指数随着高尿酸血症的增加而增加的,反之则人体体重指数随着高尿酸血症减少而减少,因此对于过胖或者超重的痛风者除了平时吃少量嘌呤含量高的食物,还应控制每日的总能量的摄入。
可以再摄入能量的原基础上减少百分之十或百分之十五,每月体重减少半公斤或一公斤,逐渐达到理想体重。在这过程中,要细心留神体重降低过快,易引起痛风的急性发作。
建议:太胖的或超重的痛风患者,要控制好总能量的摄入,适当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的供给比例。每日膳食摄入总能量可按自己每公斤的标准体量来计算。
误区2:啤酒、咖啡有利于尿酸的排出
分析: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就对身体也还是有害的,因为啤酒本身也含有嘌呤,过高饮酒会使血尿酸浓度增高,从而容易诱发痛风。咖啡、茶叶等饮料虽有提神效果,不注意也可能会引发痛风急性发作。
建议:痛风患者应多饮水,一般每天至少要喝到400毫升的5杯水。
误区3:多吃豆制品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痛风
分析:豆制品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维生素,时常出现在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伙食里。而这些患者也不易察觉,国外研究表明,常吃豆制品对患者也会有保护作用的,但平时也不易过多,过多会引起体内尿酸升高。
建议:平常我们在超市购买的嘌呤含量食物也有高低区别的。我们平时爱吃的黄豆、黑豆、豆腐干等,里面的嘌呤含量相对比较高;而绿豆芽、豆浆等,嘌呤含量并不算高。痛风患者一定要注意,再选食材上要细心,适量用豆制品代替肉类也是可以的。
误区4:痛风就要一律禁食海产品
分析:海产品也是我们生活必不可缺少的食物,然而,海产品的适当摄入也是对患者有好处的。因为海产品中通常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海蜇、海参、海藻等都是比较低的嘌呤食物。
建议:痛风患者不应该全然忌食海产品,患病者也是可以有饱福的。要根据海产品嘌呤含量而定。
误区5: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不痛就不治
分析:高尿酸血症万不可忽视,就是有时候无症状,有时候尿酸高,都很可能是高尿酸血症早期,随着人们的不注意,慢慢发展壮大,就有可能引发痛风发作,进而形成痛风石、肾结石等,直至肾功能衰竭。还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危险性。
建议:因此不管有没有痛风发作,都要防范于未然。
误区6:想立即将血尿酸降到最低或擅自加大药量分析
生活中,一些高尿酸血症者都非常迫切想要降低血尿酸,但是,没有原则情况下降低血尿反而会加剧痛风的发作。因为血尿酸突然降低会导致长久沉积在体内的不溶性尿酸盐脱落下来,从而,引起痛风的急性发作,这种情况叫“转移性关节炎”。
建议:痛风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降低血尿酸水平,不要擅自加大药量。
误区7:只依赖饮食不吃药物或只吃药物不控制饮食分析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只依赖饮食不吃药物是不科学的,或者支持药物不好控制饮食更是不可取的。这样既不利于自己的理想目标,从根本上还会提前痛风发作。人体内每天产生的尿酸约 750 毫克,其中 80%来源于自身嘌呤代谢,20%来源于食物摄取。
建议:要注意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痛风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对痛风轻视
尽管这些患者只了解个别痛风发作的因素,但他们仍在尽可能的控制这部分诱因。与之相比真正危险的是那些对痛风轻视的患者。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消除疼痛之后就认为没事了。
误区二:尿酸高并不是痛风的唯一标志
其实尿酸高并不是痛风的唯一标志。根据统计表明,约有30%的痛风患者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时体内的血尿酸值是在正常范围之内。而只要继续追踪检查尿酸值则发现大多会高起来。也就是说只靠降低尿酸来预防和减少痛风的复发是不够的。
误区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也与痛风发作有密切关系
有数据表明,半数以上的痛风患者体重超标,约3/4的人合并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症。另据研究证实,人体的体表面积越大,其体内血清尿酸的水平也就越高。因此痛风患者除了要做到控制日常饮食之外,严格做到减轻体重、控制血压、血脂也是同样重要的。